演示文稿2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8527508 上传时间:2024-07-25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演示文稿2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演示文稿2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演示文稿2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演示文稿2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演示文稿2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演示文稿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演示文稿2(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内江师范学院内江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杨杨丽丽萍萍2009级级3班班20090141085第一页杜甫一、说教材和学情(一)说教材及其地位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第二篇课文的第三首诗。课文特征: 七言律诗、句句押韵 语言凝练、情景交融(二)说学情 难 意象、意境 情感、语言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诗人杜甫的基本常识;了 解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能力目标:通过诵读分析,感受诗人悲秋的三个层次;掌握如何寻找诗文的诗眼(本诗诗眼“悲秋”)。2. 过程与方法目标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忧思【依据】“新课标”: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

2、工具性和人文性的 统一“新课标”: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语文课具有开放性。三、说重点和难点1.说重点 掌握诗中的意象与意境; 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景、境、情的关系.2.说难点理解诗中颔联中所含有的“八悲”之意(人生之秋);掌握理解本诗的诗眼“悲秋”【依据】新课标:对诗歌中的形象和意境产生感情的共鸣,发现诗歌的丰富内蕴和深层意义四、说教法和学法(一)说教法1、美读教学法2、情境教学法3、比较法【依据】 韩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善诱者,善导”(二)说学法1、朗读和默读、粗读和精读相结合的 方法。2、情境体验法。3、运用网络环境进行小课题研究。【

3、依据】叶圣陶: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苏霍姆林斯基:“每一个孩子就天性而言都是诗人。但是要让他们心灵的琴弦响起来。”五、说教学过程(一)教学思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整体感知,初步理解;仔细品读,领会感情;结合小结,归纳学习。(二)教学过程+1.说导入+回忆以前学过的有关秋的诗句,以不同的秋思的比较导入新课+【依据】+布鲁纳:“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夸美纽斯:“铁匠在打铁前,必须先把铁烧热。”+2.说作家作品简介+主要介绍作者杜甫人生经历和其诗歌的创作风格、主要作品(古体诗,律诗,绝句) +【依据】+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是以论其世也。”3.说整体感

4、知(1)教师范背诗歌;(2)教师范读,学生仿读;(3)学生自由朗读后结合注释齐读。【依据】王国维:“一切景语皆情语”。“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诵读能力,体味诗歌的音韵美。4.说深入赏析本着先易后难、分层推进的教学原则, 在课文教学过程中我进行以下步骤:(1)寻找概括全诗的情感基调是怎样?(2)全诗的情感基调是“悲”,诗人“悲”什么? 悲悲自然之秋: 首联和颔联中的意象有哪些?它们有何特点?诗中写景,用这些意象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请你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登高秋景图。悲人生之秋结合多媒体,展现杜甫生平及此诗的写作背景,引导学生解读悲己,悲人生之秋(“八悲”之意),并拓展罗大经鹤林玉露中对颈

5、联的解析,突破教学难点。悲国家之秋 结合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等大量诗人的诗作进行讨论、分析。 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熏陶。【依据】古人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 亚美路(瑞士教育家):教育最伟大的技巧是:知所启发。5. 艺术特色1、语言美和对仗艺术;2、结构美【依据】:】: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马克思六、说拓展训练和作业安排1.运用所学的鉴赏方法试着赏析诗人的登岳阳楼 2.讨论完成课本上研讨与练习的第三题3.朗诵并背诵全诗.【依据】毛泽东:“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七、 说小结 景、境、情的关系 长年漂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 有感情齐读八、 说板书设计 风 天 猿 渚 沙 鸟 自然之秋 无边落木 不尽长江 悲 人 生之秋悲秋作客 多病登台 国家之秋艰难苦恨 新停酒杯【依据】 成功的板书设计要求艺术、直观、揭示中心、突出重点 。谢谢欣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