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标准讲解课件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8429324 上传时间:2024-07-24 格式:PPT 页数:141 大小:8.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标准讲解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41页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标准讲解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41页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标准讲解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41页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标准讲解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41页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标准讲解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标准讲解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标准讲解课件(1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条文解读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标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0年4月18日 主要内容1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分类与技术特征2标准制订背景3标准编制内容定位与任务4标准主要条文内容释义 5 城际铁路与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的功能关系u系统分类 世界上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种类很多,各国对城市轨道交通分类方法也不一致。通常有以下分类: 1)运输能力 2)运营范围 3)支撑和导向方式 4)路权 5)敷设方式 6)牵引方式一、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分类与技术特征一、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分类与技术特征 u运输能力:单位时间内单向输送能力,通常以单向小时断面运输能力表示。u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城市公共交通分类标准

2、 把城市轨道交通按系统运输能力划分为高运量、大运量、中运量和低运量四个量级。 1) 按运输能力分类A)高运量系统:4.57万人次/小时B)大运量系统:2.55万人次/小时C)中运量系统:13万人次/小时D)低运量系统:小于1万人次/小时A)高运量系统:地铁B)大运量系统:地铁C)中运量系统:轻轨、单轨、磁浮 、自 动导向系统等D)低运量系统:有轨电车系统等A)市区轨道交通 服务范围:城区为主 如地铁、轻轨一般都是属于此类。B)市域轨道交通 服务范围:市域范围为主 这类系统在各国的名称不尽相同。 大连:开发区、金石滩的轨道交通3号线 天津:津滨快轨 法国巴黎的RER线、德国的S-Bahn(Sta

3、dt Bahn) 美国的区域快速轨道交通(Regional Rapid Rail Transit)等。 2) 按运营范围分类2001年版上上海海市市轨轨道道交交通通线线网网规规划划德国城市划分为三个功能圈v第一圈:一般指距城市中心5km半径的范围,以地铁为主,通常车站较多,站距短。v第二圈:指距城市中心515km半径范围,以地铁和S-Bahn为骨干,公共汽车承担轨道交通集散乘客的任务。v第三圈:指距城市中心15km以外的地区,主要以S-Bahn为主,小汽车的比重增加,公共汽车组织换乘。巴黎地区快线巴黎地区快线巴黎市区地铁巴黎市区地铁 3) 按支撑和导向方式分类A)钢轮钢轨系统B)胶轮导轨系统

4、(1)中央导向 (2)侧导向 (3)混合导向C)磁浮系统 A)钢轮钢轨系统 导向轮与支承轮合一。车辆为电力牵引的钢轮走行系统,轨道采用钢轨,适用范围广。 如: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直线电机牵引系统。B)胶轮导轨系统 导向轮与支承轮分设,走行轮为胶轮,起支承作用;导向轮也是胶轮,依靠导向板(轨)或导向糟对车辆起导向和稳定作用。 1)中央导向:天津开发区、北京T3航站楼 2)侧导向:重庆单轨、日本 3)混合导向:中央导向、侧导向C)磁浮系统 无接触的电磁悬浮(支撑)、导向。可分为高速磁浮与中低速磁浮两类。 高速磁浮:上海浦东机场线。广州直线电极系统 钢梁,靠拉直的电极定子和转子通电后产生磁力前进,

5、非粘着力牵引系统。胶轮导轨系统:中央导向,低运量天津经开区北京T3航站楼:胶轮导轨系统,低运量胶轮导轨系统:中央导向,中运量日本5000型名古屋桃花台线重庆单轨胶轮导轨系统:侧导向,中运量大版港岛线侧导向:东京临海线 磁浮系统: 直线电极,非粘着力牵引 4) 按路权分类A)全封闭系统 与其它交通方式完全隔离,不受其他交通方式的干扰,具有独立路权,地铁属于此类。B)部分封闭系统 一般在线路区间采用物理措施与其它交通方式隔离,在全部交叉口或部分交叉口与其它交通方式混行,在交叉口设置优先信号。如轻轨系统。C)不封闭系统 也称开放式系统,不实行物理上的封闭,轨道交通与路面交通混合行驶,在交叉口遵循道路

6、交通信号或享有一定的优先权,有轨电车就属于此类。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规定城市公共交通分类标准 CJJ/T1142007 u以上多个方面的分类,对于不熟悉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的决策者和使用者来说,不容易理解和交流。u有些名称在不同的国家形成不同的含义。德国列车种类ICEInter City Express城市间超特快ECEuro City欧洲城市间特快ICInter City城市间特快IRInter Regio地区间快车D-ZugSchnell zug快车RERegional Express地区间快速列车S-BahnS-Bahn地区间普速列车u城市之间干线铁路和支线铁路,包括ICE、 IC、

7、 RE、 RB等系统u城市之间普速列车,主要是S-Bahn系统u地铁、轻轨系统德国鲁尔区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有轨电车磁浮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市域快速轨道系统我国轨道交通现行分类城市公共交通分类标准(CJJ/T 1142007)划分 7个类别 u主要服务于市区,一般适用于特大城市的骨干线路。u单向运输能力:2.5万人次/小时以上。 高运量地铁:4.57万人次/小时 大运量地铁:2.55万人次/小时。u全封闭线路,独立专用路权。一般设置在地下隧道内,有时也在地面或高架桥上。u钢轮钢轨,A、B型车两种;采用直线电机牵引的地铁车辆有LB型车一种。(1)地铁系统u轻轨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中最难定义的系

8、统之一。u一般认为,轻轨系统是在传统的有轨电车系统基础上,利用现代技术进行改造后形成的轨道交通系统,英文缩写LRT(Light Rail Transit)。(2)轻轨系统香港西铁与轻铁衔接段香港轻铁香港轻铁德国城市轻轨系统高地板车辆 旅行速度:25.8 公里/小时 德国斯图加特轻轨 维也纳轻轨系统日本轻轨城市公共交通分类标准(CJJ/T 1142007)中:轻轨系统是指采用钢轮钢轨体系的中运量系统。 u主要服务于市区,特大城市的辅助线路,或大城市的骨干线路。u单向运输能力:13万人次/小时u全封闭,或部分封闭,独立路权。一般设置在地面或高架桥上,有时也设置在地下隧道内。u钢轮钢轨,旋转电机或直

9、线电机牵引。C型车,采用直线电机牵引,为LC型车。我国对轻轨系统的定义长春轻轨 车辆与特制的轨道梁组合成一体运行的中低运量胶轮导轨系统。 轨道梁不仅是车辆的承重结构,同时也是车辆运行的导向轨道。 u跨座式单轨:车辆骑跨在轨道梁上运行u悬挂式单轨:车辆悬挂在轨道梁上运行 (3)单轨系统u城市道路高差较大,道路半径小,线路地形条件较差的地区;u旧城改造已基本完成,而该地区的城市道路又比较窄;u大量客流集散点的接驳线路;u市郊居民区与市区之间的联络线;u旅游区域内景点之间的联络线,旅游观光线路等。 适用范围 重庆单轨单轨 美国拉斯维加斯旅游单轨 莫斯科直线电机牵引的单轨系统单轨系统 支撑系统、导向系

10、统及拉直的转子导向轮拉直的转子支撑轮悬挂式单轨 一种低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轨道主要铺设在城市道路路面上,车辆与其它地面交通混合运行。 v线路半径:30m;线路坡度:60 v运能:0.61.0万人次/hv旅行速度:1525 km/h v适用于地面(独立路权)、街面混行或高架 (4)有轨电车系统 1)混合车道、全开放型的路面有轨电车低运量、低速度、短运距、无专用信号、无专用隔离道路权,钢轮钢轨。轨道全部敷设在路面、与路面平齐。属地面城市公共交通层次的运行管理系统。旅行速度与城市公共汽车运行速度相当。2)局部隔离、新型有轨电车在路面有轨电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车辆新颖,性能改进,对轨道结构进行改

11、良。在局部路段封闭。在道路交叉处,仍设置平交道口,优先通行信号。 大连202线 利用电导磁力悬浮技术使列车上浮,车辆不需要设车轮、车轴、齿轮传动机构等,列车运行方式为悬浮状态,采用直线电机驱动行驶。 主要在高架桥上运行,也可地面或隧道运行。 u高速磁浮:最小半径不小于350 m ;坡度不大于100 ;最高行车速度不大于 500 km/h 。适用于城市之间远程客运。u中低速磁浮:半径不小于50 m ;坡度不大于70 ;最高行车速度不大于100km/h 。适用于城市区域中、短程客运。 (5)磁浮系统u线路半径:50m,线路坡度:70 u运能:1.53.0万人次/h,中运量系统u最高运行速度:100

12、km/h u噪音小,轨道的维护费用少。u新兴技术发展阶段,应用经验还有待总结。中低速磁浮系统u属于胶轮导轨系统。 u走行轮为胶轮, 走行在桥梁面上或专用路面上,起支承作用;导向轮也是胶轮,起导向和稳定作用。u分为两种形式 中央引导方式 侧向引导方式(6)自动导向轨道系统 u相对于市区轨道交通而言u适用于城市市域、区域内重大经济区之间中长距离的客运交通。法国RER线、德国S-Bahn等。u系统制式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根据线路的功能定位、沿线土地利用规划、自然条件、环境保护等综合确定。 u市域快速轨道系统可采用的系统:钢轮钢轨系统磁浮系统可以采用地铁、轻轨车辆,或专用车辆。 (7)市域快速轨道系统

13、u线路半径:500mu线路坡度:30 u最高运行速度:120160 km/h u客运量可达 2045 万人次/日(一般不采用高峰小时客运量的概念) 市域快速轨道系统技术指标 1 1、规划编制范围多样、规划编制范围多样二、二、 标准制订背景(规划编制现况)标准制订背景(规划编制现况)规划范围多样主城区范围都市区范围城镇密集区市域范围多次修编规划的城市,区域、市域轨道交通通道资源短缺,与主城区通道协调比较困难。哈哈尔尔滨滨市市轨轨道道交交通通线线网网规规划划(中心城区)二零零三年以中心城区为规划范围的城市较多:(第一轮)广州哈尔滨杭州大连郑州等等上海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上海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1986

14、年版(中心城区)2001年版(市域)1993年版(中心城区)1999年版(中心城区)南京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南京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03年版(都市发展区)北京(2002)近期2010年远景2050年2 2、确定的规划年限各种各样、确定的规划年限各种各样哈尔滨(2003)远期2010年(与总体规划远期一致)远景2030年福州(2002)近期2010年(与总体规划远期一致)远景2020年杭州 (第一轮)基准年:2010年、2020年、2050年南京(第一轮)远景年:2050年贵阳(第一轮)近期2020年(总体规划远期2010年)远景2050年u选取七个典型城市:北京、南京、天津、重庆、杭州、哈尔滨

15、和郑州 u9项内容受到重视,但内容存在较大差异。城市发展分析建设规模论证线网构架研究规划方案与评价客流预测运营管理换乘枢纽规划车辆基地联络线规划3 3、规划内容差异较大、规划内容差异较大u8项内容,有一半左右城市重视:建设必要性论证轨道交通模式系统选型线路敷设方式车站规划建设时序近期规划环境保护规划u下列内容,12个城市重视:设施用地规划投融资模式土地利用协调研究七个城市中,部分城市规划表现深度过浅:没有研究网络构架,直接提出方案;缺少方案比较和评价过程;建设用地无法有效控制等部分城市规划表现深度过深:细到换乘枢纽设计研究,包括换乘站、出入口、停靠站、站前广场设计方案、枢纽的交通组织和渠化等

16、4 4、内容深度深浅不一、内容深度深浅不一u客流预测结果是确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的依据。大运量系统?中运量系统?车辆编组?发车间隔?配备车辆数?站台长度?土建规模?配备的折返线、存车线?车辆基地规模?直接影响的是工程投资5 5、客流预测结果的可信度低、客流预测结果的可信度低 u北京市:2008年6月10日轨道日客流: 1号线106.43万人次;2号线为91.33万人次;13号线为43.99万人次;八通线为20.71万人次;5号线为54.33万人次 。u某城市(现状300万人)远景年各轨道线路全日客流预测结果(现状145万人)某省会城市(2002)(现状180万人)某城市(2006)上海地铁一号线

17、预测客流、实际客流对比北京城铁(13号线)预测客流、实际客流对比u一些城市规划范围为主城区,范围小,表现为单一的地铁或轻轨系统。u一些城市规划范围为市域或都市区,市域范围采用的型式多样:市域快轨地铁轻轨市郊铁路 6 6、线网规划功能层次多种多样、线网规划功能层次多种多样 上海市1996年版市郊铁路地铁轻轨2001年版市域快速铁路地铁轻轨 地铁 轻轨 南京都市区南京都市区(2003)市域快线 (城市铁路 或轻轨)市区干线 (地铁) 深圳市域深圳市域(2002) 城际轨道 市郊铁路 地铁 轻轨 广州市广州市(上版)(上版)市域的长线路服务功能、技术标准不一深圳市(2002):通向市域的线路为城市铁

18、路(快线)或轻轨。地铁一号线延伸至宝安机场的方案被否定,已修订,新增机场快线。南京市(2003):通向都市区的线路(含机场线)为地铁轻轨系统国标:地铁速度3540km/h;轻轨2535km/h线路长度2550km,全程旅行时间12个小时广州市(上版):市郊铁路为既有铁路其它通向市域的线路为地铁系统,速度3540km/h深度不够,不能有效控制用地,工程项目建设拆迁资金大 一些城市线网规划频繁修编,规划控制工作难以操作 规划调整的社会负面效应大。房地产行业,建设项目落实7 7、规划管理的操作性差、规划管理的操作性差 u以上规划编制现况及问题,直接影响到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规范化,直接影响到国家和城市

19、政府决策的科学性。u2008年底编制完成标准(报批稿)u2009年11月30日发布u2010年4月1日实施三、标准编制内容定位与任务三、标准编制内容定位与任务 1.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层面,规划编制的技术性标准。2.突出编制内容、编制深度、编制程序、关键环节等;3.突出关系到国家与社会的利益、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内容;(公共服务、投资、土地资源等)4.突出贯彻执行国家方针和公共政策的内容;5.突出城市政府部门关切的内容(如控制用地等);6.不涉及工程指导;不涉及市场化运作的内容。标准编制内容定位:标准编制内容定位:标准编制的重点任务:标准编制的重点任务:1.规范规划编制所依据的基础资料。2.规范

20、规划编制的内容。规定必须编制的内容,提出推荐编制的内容,市场化内容不予规定。3.规范规划编制的程序。对主要环节规定先后程序或顺序,以保证后续结果的科学性,如需求分析、线网方案、评价等关键环节。4.规范涉及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面的术语。四、标准主要条文内容释义四、标准主要条文内容释义 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4 交通需求分析5 线网方案6 方案评价7 车辆基地规划8 用地控制规划1. 总则总则1.0.1 为规范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编制为规范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编制内容和方法,明确编制的基本原则和技内容和方法,明确编制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要求术要求,制定本标准。n标准编制的目的n对规划编制规划编

21、制的技术要求,不是对规划规划的技术要求(不涉及技术指标类内容)1.0.2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本标准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编制。编制。 n国办发20038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 :规定了申请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人口下限150万 n建城200438号“建设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特大城市基本形成以大运量快速交通为骨干大、中城市基本形成以公共汽电车为主体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n考虑到50100万人口的大城市未来发展可能会进入特大城市的行列 ,做好用地控制工作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1 总则总则1.0.3 编制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应

22、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符合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宜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编制。 n城市总体规划:法定规划,作为依据n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非法定规划,指导性规划,要符合综合交通体系规划n分区规划、详细规划中,当强制性内容与总规不符(突破)时,应以总规为依据。1.0.3 编制编制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宜宜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编制。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编制。 n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第三十二条第四款规定: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系统。n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二者的编制工作不应割裂开来。 n实际上“应”同步编制;考虑到已经完成城市总体规划报批的

23、城市,如需要补充编制规划,无法做到同步,不作硬性规定。2. 术语术语u城市轨道交通的涵盖范围很广泛,在不同的专业规范或标准中其所指范围不完全一致。u在本标准中,城市轨道交通特指在不同型式轨道上运行的大、中运量城市公共交通工具,是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磁浮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市域快速轨道系统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总称。u不包括低运量系统,如有轨电车等。3. 基本规定基本规定3.0.1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应确定城市轨确定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规模和布局,并应提出城道交通线网的规模和布局,并应提出城市轨道交通设施用地的规划控制要求。市轨道交通设施用地的规划控制要求。明确三件任务:规模-服务水

24、平,公共资源投入布局-规划布局方案,资源空间配置用地控制-用地预留,节约工程资金3.0.2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规划范围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规划范围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范围一致,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范围一致,城市规划区应为规划编制的重点。城市规划区应为规划编制的重点。n城市规划编制办法规定,城市总体规划包括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中心城区总体规划n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规划范围:市域行政辖区n中心城区总体规划的规划范围:中心城区。城乡规划法称“城市规划区”3.0.2 城市城市城市规划区应为规划编制城市规划区应为规划编制的重点的重点。n市域 :轨道交通一般服务于城镇密集地区(或都市区) (1)覆盖

25、整个市域(东莞等) (2)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城镇密集地区n城市规划区:是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一级政府、一级规划、一级事权,该范围应为规划编制重点范围。其他地区超出事权范围。3.0.3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年限应与城市总体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年限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年限一致,同时应对远景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年限一致,同时应对远景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布局提出总体框架性方案。线网布局提出总体框架性方案。n城乡规划法规定: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一般为二十年,同时要求城市总体规划应对城市更长远的发展作出预测性安排。n在规划期限内,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城市发展规模、空间布局、土地利用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

26、是确定的 轨道线网方案稳定n城市总体规划对远景年发展仅作出预测性安排,城市发展规模、空间布局、土地利用等具有不确定性轨道线网方案弹性较大3.0.4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 城市和交通现状;2 交通需求分析;3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必要性;4 城市轨道交通功能定位与发展目标;5 线网方案与评价;6 车辆基地规划;7 用地控制规划。但不限于本条规定的内容。 3.0.5 编制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应收集社会经编制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应收集社会经济、城市规划、交通、环境、工程地质等基济、城市规划、交通、环境、工程地质等基础资料,基础资料应准确、可

27、靠,具有时效础资料,基础资料应准确、可靠,具有时效性。性。 n如果信息和数据不是来源于客观实际,不能反映事物的真实情况,即使分析方法是科学的,分析结论也是不正确的。 n基础资料应来源于归口的权威部门。如:现状人口资料来源于统计部门;规划人口资料来源于规划部门等。3.0.6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应与区域及对外交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应与区域及对外交通系统相协调,并应与有关的专项规划相适通系统相协调,并应与有关的专项规划相适应。应。 n区域及对外交通系统包括铁路、公路、民航和水运等运输方式 。 n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与区域客运交通系统(枢纽)要衔接好 ,区域一体化发展要求,区域交通特征要求。n在跨城市行

28、政区的城镇密集地区,国家或省级主管部门组织编制了区域城际轨道交通系统规划 ,要衔接好。n建立交通需求模型n基础数据要求:5年之内的居民出行特征调查,3年之内的其他交通调查数据n规定了预测的程序和关键环节的技术要求4. 交通需求分析交通需求分析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u交通需求分析的中心工作之一:建立交通需求预测模型u确定线网方案:建立在定量分析基础上u交通需求预测流程:模型估计、模型标定、模型校验和模型应用四个阶段。4.0.1 交通需求分析应以交通需求预测模型为基交通需求分析应以交通需求预测模型为基础,分析城市交通系统运行状况和城市轨道交础,分析城市交通系统运行状况和城市轨道交通需求,城市轨道交

29、通建设必要性、线网规模通需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必要性、线网规模和线网方案等论证应以交通需求分析为依据和线网方案等论证应以交通需求分析为依据。 n超过100万人的城市,5年内居民出行特征调查 ,3年内的其他交通调查数据,进行模型标定和校验。n低于50万人、或50万100万人之间且非机动化方式达到70%以上的城市,重要模型参数通过调查进行标定,一般模型参数可借用。4.0.3 建立交通需求预测模型应基于科学的理论,建立交通需求预测模型应基于科学的理论,宜利用本城市的基础数据进行模型的标定和校宜利用本城市的基础数据进行模型的标定和校验。借用其它城市的模型参数时应论证两个城验。借用其它城市的模型参数时应

30、论证两个城市的相似性或借用的合理性。市的相似性或借用的合理性。 1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服务水平指标应包括日客运量、日客运周转量、高峰小时单向最大断面客流量、平均运距、负荷强度等;2其它公共交通网络的服务水平指标应包括日客运量、日客运周转量、平均运距等;3反映城市交通系统运行状况的其它主要信息应包括各等级道路的车公里数、车小时数、平均运行速度、平均饱和度等;4交通需求预测的结果还应包括对客流空间分布形态、客运交通方式结构、主要交通方式的出行距离分布等的分析内容。4.0.5 交通需求预测结果应包含反映城市交通系统运行状况交通需求预测结果应包含反映城市交通系统运行状况的主要信息,包括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

31、各种服务水平的主要信息,包括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各种服务水平指标,以及其它公共交通网络和道路交通网络的服务指标,以及其它公共交通网络和道路交通网络的服务水平描述等,并应符合下列要求:水平描述等,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5. 线网方案线网方案主要内容:主要内容:n规定了确定线网方案的规划程序、步骤、基本方法n规定了线网方案阶段的程序:多方案比较n规定了线网方案阶段的规划内容: 线路、 换乘车站、敷设方式、建设时序、联络线等 5.0.1 线网方案应划分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功能层次,并应确定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合理规模和规划布局。 n线网方案是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核心工作内容之一n规定了任务n规定了规划程

32、序、步骤:线网功能层次划分论证合理规模规划布局方案5.0.2 线网功能层次应在分析城市交通需求特征的基础上确定,并应提出各层次线路的旅行速度、平均站间距等技术指标。 1、按照运行速度划分:、按照运行速度划分:v最高运行速度大于等于120 km/h的市域快速轨道系统,平均运行速度大于50 km/h,适用于市域、都市地区。v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等,平均运行速度2540 km/h,适用于城市市区中、短程距离线路。主要目的:u满足多层次、多元化客运交通需求u决定服务水平、规模u指导系统选型2、按照运量等级划分:(高)大、中运量系统。、按照运量等级划分:(高)大、中运量系统。

33、u(高)大运量系统主要有地铁系统,单向高峰小时最大断面客流量分别为2.55.0 万人次、 4.57.0 万人次 。u中运量系统单向高峰小时最大断面客流量为1.03.0 万人次,主要有轻轨系统、单轨系统和自动导向轨道系统等。5.0.3 线网规模应综合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城市规模、城市交通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分析确定,并应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的要求。 u线网规模体现公共资源配置,体现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水平。u规模过大,将对城市财政形成负担,不利于城市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u规模过小,难于满足未来城市发展和交通需求。 5.0.4 线网方案应在分析城市空间布局、客运交通走廊和重要交通枢纽的基础上

34、,经方案比选确定。 u城市空间布局:引导城市空间发展,与城市空间结构协调u客运交通走廊:取决于城市土地利用布局,促进土地开发,调整和优化用地功能布局u重要交通枢纽:一体化客运交通系统的核心,轨道交通线网控制节点u规定了线网方案研究的程序,多方案比较 5.0.5 线网方案应确定各条线路走廊的基本走向和起讫点位置,并应提出线网密度、站点覆盖率等技术指标。 u线网方案是用地控制规划的依据u规划阶段:各条线路的走向和起讫点位置确定线路走廊用地的控制范围确定 u工程可行性研究和设计阶段:随着研究工作深入,可对线路走向作必要调整 5.0.6 线网方案应确定换乘车站的规划布局,明确各换乘车站的功能定位。线网

35、方案应处理好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之间的换乘关系,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与其它交通方式的衔接,并应提出换乘车站的设施控制条件。 v换乘车站的功能:由公共客运网络中的位置决定v应考虑城市交通需求管理在空间上的调控作用,统筹安排所需的交通设施条件(美国华盛顿)v处于与区域客运交通枢纽衔接位置,考虑区域交通枢纽集散交通设施的安排v换乘车站若处于与城市重要客运枢纽衔接位置,要统筹考虑各种交通方式设施的安排v换乘车站是指导近期工程建设的依据,必须预留与其它线路换乘设施的工程条件 (北京西直门)华盛顿地铁网络小汽车换乘设施布局5.0.7 根据沿线土地使用、环境保护、道路交通、地形、水文地质等条件,线网方案应初步提

36、出各条线路的敷设方式。 v三种形式:地下线路、地面线路和高架线路v敷设方式的选择因素:沿线土地使用、环境保护、道路交通、地形、水文地质等v规划管理工作:在竖向上的协调依据5.0.9 线网中联络线的规划布局应按照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分期建设时序和车辆基地规划等要求确定。 v统一规划布局v联络线用地规划控制的依据v中心区用地条件紧张,要尽早控制;未来新发展地区的规划预留尤为重要6. 方案评价方案评价 内容提要:n线网规划编制程序中的重要环节,规定了确定线网方案的程序:多方案方案评价推荐方案n评价是多目标和综合性的n多目标方案评价方法基本要求内容评价指标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6.0.1 方案评价应遵循定性

37、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综合考虑多方面影响因素,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相应的评价方法,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方案进行功能与效益评价。 v在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基础上的多指标、多准则的综合性评价,确定线网方案接近规划目标程度大小的先后顺序v遵循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近期与远期相结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6.0.2 评价指标的选取应遵从实用性、独立性的原则。指标应有明确的定义,指标量化所需资料应收集方便,易于计算。评价指标的量化标度应能客观合理地反映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功能效益与服务水平等信息。 v轨道交通客流效果指标:应体现轨道线网的服务水平和客运效果,一般包括日客运量、日客运周转量、高峰小时

38、最大断面客运量、平均运距、客流密度、客流强度、换乘系数等。v综合交通系统的其它服务水平指标:包括客运方式结构、整体路网及各等级道路车公里数、车小时数、平均运行速度、平均饱和度等。v定性指标评价:可采用专家咨询法。7. 车辆基地规划车辆基地规划 内容提要:内容提要:n主要落实车辆基地大致规模、位置n用地控制规划的依据n占地规模大,要求资源共享,节约土地7.0.1 车辆基地规划应坚持资源共享的原则,集约使用土地。 v统筹研究车辆各基地的功能、布局和各项设施的配置,统一规划v明确任务分工,鼓励实施多线共段,大型检修设施集中管理使用,实现车辆及设备检修保养的集约化、规模化、社会化v避免重复建设、节省工

39、程投资 7.0.2 车辆基地规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车辆基地的分工、类型、规模及布局等 。v用地控制指标应符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的规定v布局,方案比选v随着城市建设速度加快,用地失控现象增多,对工程实施影响极大。还可能影响线路的起终点和合理运营规模,线网难以稳定。 8. 用地控制规划用地控制规划 内容提要:内容提要:n明确控制用地的内容深度要求n线路:提出走廊用地控制指标的要求n车站:主要针对换乘车站,提出用地控制原则和范围的指标要求n车辆基地:落实用地控制的范围8.0.1 用地控制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对城市轨道交通设施用地提出规划控制原则与要求,通过预留与控制设施用地,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

40、供用地条件。 n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n任务中明确规划深度:对城市轨道交通设施用地提出规划控制原则与要求n走廊用地控制,非坐标控制n内容深度难以满足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所需的内容深度要求,规划编制完成后,尚应编制用地的专项控制性规划,在控规中落实。 8.0.2 用地控制规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线路、车站和车辆基地。 n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包括:线路、车站、车辆基地、联络线及相关设施等n车辆基地包括:停车场、车辆段和车辆综合维修基地,以及车辆进出场段的出入线n相关设施主要包括:控制中心、主变电站等n本标准主要对线路、车站和车辆基地的用地控制规划进行了规定。 8.0.3 线路用地控制规划

41、应根据各线路(含联络线)的走向方案,提出线路走廊用地的控制原则和控制范围的指标要求。 条文解读条文解读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 GB 50490-2009n城市轨道交通应当在以下范围设置控制保护区城市轨道交通应当在以下范围设置控制保护区: (一)地下车站与隧道周边外侧五十米内; (二)地面和高架车站以及线路轨道外边线外侧三十米内; (三)出入口、通风亭、变电站等建筑物、构筑物外边线外侧十米内。 n在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内进行下列作业的,作业单位应当制定安全防护方案,在征得运营单位同意后,依法办理有在征得运营单位同意后,依法办理有关行政许可手续关行政许可手续: (一)新建、

42、扩建、改建或者拆除建筑物、构筑物; 等等 条文解读条文解读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建标104-2008n第28条在线路经过地带,应划定轨道交通走廊的控制保护地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走廊应以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为依据,对建成线路和规划线路应确定控制保护地界(不应小于下表规定) ,并应纳入城市用地控制保护规划范畴。 条文解读条文解读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n第28条 三、在规划控制保护地界内,应限制新建各在规划控制保护地界内,应限制新建各种大型建筑、地下构筑物种大型建筑、地下构筑物,或穿越轨道交通建筑结构下方。 必要时须制定必要的预留和保护措施,确保轨道交通结构

43、稳定和运营安全,经工程实施方案研究论证,征得轨道交通主管部门同意后,可依法办理有关许可手续。 8.0.4 车站用地控制规划应综合考虑车站功能定位、周边土地使用功能和交通系统等因素,提出换乘车站用地控制原则和控制范围的指标要求。 u规划年限内的换乘车站位置是基本确定的,远景年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形成的换乘车站也存在不确定性。u对规划年限内建设的换乘车站提出用地控制原则和控制范围的指标要求。对远景换乘车站不作硬性规定。u一般车站的位置可变因素较多,在规划阶段不易确定,一般在工可和设计阶段确定,本条不作规定。 8.0.5 车辆基地用地控制规划应确定车辆基地用地的规划控制范围 u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

44、设标准 第71条:车辆基地占地面积指标宜按表9进行控制。 五、五、 关于城际铁路与市域快速轨道交通关于城际铁路与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的关系系统的关系我国城际铁路服务功能及技术标准我国城际铁路服务功能及技术标准铁道部关于发布铁路主要技术政策的通知 2000年08月11日 实施u 在经济发达、客流集中的运输通道,修建速度300kmh左右的高速铁路 u 以客运为主的快速铁路旅客列车最高速度200kmh,繁忙干线旅客列车最高速度140160kmh,其他线路旅客列车最高速度120kmh.快运货物列车最高速度120kmhu行车密度:高速铁路按34min设计;以客运为主的快速铁路按5min设计;繁忙干线双线

45、自动闭塞区段按6min设计。 铁道部关于发布铁路主要技术政策的通知 2000年08月11日 实施u 加速快速铁路、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的建设,积极发展电气化铁路。推动合资铁路、地方铁路的建设,积极参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u客货运输特别繁忙的干线,应根据市场发展的需求,修建第二双线,实行客货分线运输。 u发展城际、市郊旅客运输。 u积极研制高速旅客列车。在旅客运输繁忙的城际铁路可采用电力或内燃动车组。开发应用摆式列车和先进的城市轨道列车。 我国城际铁路服务功能及技术标准我国城际铁路服务功能及技术标准市域快速轨道系统u地铁车辆或专用车辆u最高运行速度:120160 km/hu适用于市域内中、长距

46、离客运交通 城际铁路与市域快速轨道系统有关技术标准对比城际铁路与市域快速轨道系统有关技术标准对比城际铁路u高速旅客列车,城际铁路可采用电力或内燃动车组。开发应用摆式列车和先进的城市轨道列车。 u高速铁路300kmh,快速铁路200kmh,繁忙干线速度140160kmhu在经济发达、客流集中的通道建高速铁路,在旅客运输繁忙地区建设城际铁路(城市群地区) 发改基础20082901号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规划原则:规划原则:(三)增加路网密度,扩大路网覆盖面,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经济发达的人口稠密地区发展城际快速客运系统;规划方案:规划方案:在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长株潭、成渝以及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关中城镇群、海峡西岸城镇群等经济发达和人口稠密地区建设城际客运系统,覆盖区域内主要城镇。 欢迎大家提问题交流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