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历史地理-中原地区-28页PPT课件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8327207 上传时间:2024-07-24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区域历史地理-中原地区-28页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中国区域历史地理-中原地区-28页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中国区域历史地理-中原地区-28页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中国区域历史地理-中原地区-28页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中国区域历史地理-中原地区-28页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区域历史地理-中原地区-28页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区域历史地理-中原地区-28页PPT课件(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讲第一讲 中原地区中原地区(晋、陕、冀、鲁、豫、京、津) 第一节. 黄土(高原)的侵蚀与堆积 第二节. 各省的自然地理区划 第三节. 中原地区的古代交通 第四节. 中原地区的古代城市 第五节. 中原地区文化的地带性 第一节. 黄土(高原)的侵蚀与堆积 面积:面积:51.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国土面积的5.3、日本国土面积的1.4倍 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现在影响较大的有水成说、残积说、风成说及多成因说4种。水成说认为,黄土主要是由流水作用从离高原不远的周边地区携带来堆积而成;残积说认为,黄土是高原基岩在千万年的风化作用下就地成土的结果。 中外多数学者主张风成说,认为黄土物质的物源与我国西部

2、大面积的沙漠有关,黄土物质的搬运主要依靠来自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的高压气流。它的形成,经历了几百万年的地质综合作用,通过物源的形成、搬运、分选及堆积成土这样三个前后相因的历史阶段。多成因说近几年来异军突起,认为是黄土高原的形成是风力、流水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由于流水的下切作用,黄土高原在长期的侵蚀下形成了塬、梁、峁的独特地貌:目前较大的塬有董志塬(庆阳,天下黄土第一塬)、洛川塬等。梁、峁是陇东、陕北和晋西北最常见的黄土侵蚀地貌。2、黄淮海平原的堆积黄淮海平原(华北平原)在远古时代是一个海湾(海水可抵达今三门峡附近 ),黄河形成(距今160万年左右)后,每年从流经的黄土

3、高原地区携带大量的泥沙在下游泛滥淤集, 形成黄河大冲积扇,并与从山西高原流出的永定河、滹沱河、漳河等脱离山地后形成的众多冲积扇濒次相接,相互叠压,经过长期发展,孕育出广袤的华北大平原。 黄河的含沙量随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情况的轻重而变化,这一变化又往往与气候、降水和人类经营方式有关系。 截止20C50Y,有历史记载的黄河泛滥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比如,1128年东京留守杜充为阻止金兵南下,在滑州扒开黄河,此后700余年,黄河以南东夺淮入海为常;1855年,兰考铜瓦厢决口,黄河夺大清河入海,结束700年夺淮入海历史,1876年全线河堤筑成,形成今天黄河下游基本河道。历史上出现的黄河

4、下游河道有数十条,以筑堤后的“东汉大河”和“明清大河”流经的时间最长。 历史上的著名治河人物:王景、贾鲁、潘季驯、靳辅等。第二节. 各省的自然地理区划一、陕西一、陕西 简称陕或秦,到清朝省域才基本固定。自然地理的突出特点是从北向南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1.陕北:遍布塬、梁、峁,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属温带半干旱和暖温带半干旱气候。平均海拔10001200m,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河流有无定河、延河、洛河等。有一定的降水、植被和河流湖泊,因此在历史上能够为北方游牧民族南下或中原人开垦农地提供便利。 2.关中:关中盆地是由渭河干支流冲积而成的平原,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号称“八百里秦川”,

5、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天府之国”,周围天然关隘险阻,平均海拔在8001000m之间,由关中东出具高屋建瓴之势,“据天下之上游,制天下之命者也”(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因此在中国上古和中古时期成为立都的首选之处,是华夏文明重要发源地之一。 3.陕南:秦岭和大巴山、米仓山之间,主要为山地及山间盆地。属北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在自然地理上应与四川同属一个单元。二、山西二、山西 简称晋,又称三晋,古人常用山右或河东指代山西。 地形突出特点是“表里山河”。山地丘陵占总面积80%,地势高,固有山西高原之称。从地形地貌来看,全省可由东向西分为三大区域:1.东部山地区 2.中部盆地区 3.西部山地高原区。 山西

6、的政治和军事地理地位特殊。这里的大部分地区既能发展耕作农业,也适合于游猎、放牧,与北方草原没有大的山川阻隔,草原民族可以长驱直入插向长安、洛阳,是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乱华的主要跳板。对中原王朝而言,山西就像人体的软肋,所以明朝才会在这里增筑内长城。易守难攻,容易出现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原造成威胁和冲击,比如中国北方五代的历史,实际可以当作建都于开封(或洛阳)的中央政权同以太原为根据地的割据势力激烈斗争的历史 。正如顾祖禹所说,山西“表里山河,称为完固”,“因势乘便,可以拊天下之背而扼其吭也” ,“天下之形势必有取于山西也”。 三、河南三、河南 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得名。简称豫,来自尚书禹贡中天下九

7、州之豫州。别称中州、中原。豫北是明朝初年划分到河南的,为的是控制从黄河南部向北渡河的几个重要渡口。 黄河以南的主体部分分为豫西山地和豫东平原两大地理单元。 1.豫西山地区:主要山脉有崤山、熊耳山、外方山、伏牛山,均属秦岭余脉。属于中国地理大势的第二阶梯,伏牛山以北具有典型的黄土地貌特征。伊洛盆地和南阳盆地是豫西最宽阔的两个河谷盆地,开发早,建过都,多皇亲权贵之家,历史上分别被称作“帝都”和“帝乡”。 2.豫东(黄淮)平原区:是历史上黄河多次泛滥改道形成的大冲积扇。豫东平原河流众多,如汝河、沙河、颍河、涡河等,基本都是近乎等距离排列的西北东南流向,属于淮河水系。 除以上两大块外,河南的北部(豫北

8、地区)是属于从太行山地向平原过渡的山前下伏地带,古代称之“河内”;最南部是豫南山地区,主要是桐柏山和大别山,两者以武胜关为界。大别山西段有一些断陷,成为古代南北交通选择的孔道。四四. .河北河北 简称冀,源于禹贡之冀州。别称燕赵(大地)。 河北北部为燕山山地,西部为太行山山地,其余基本都属于华北平原。太行山东麓从北到南,在河流出山处形成北易水、唐河等洪积扇及滹沱河、漳河等洪积冲积扇,这里地势比较平缓,土层深厚,有常年流水的河流,适于发展灌溉农业,因此河北省境内大多数早期人类文化遗址和历史较长的城市都分布在太行山东麓的众多冲积扇上。海拔50m是冲积扇和洪积-冲积平原的结合部,是潜水溢出带,再向下

9、的平原中部是历史上黄河和各条出山河流经多次迁徙泛滥形成的冲积平原,分布着许多河间洼地或湖泊沼泽,在人类早期不适于生存、开辟道路或建造城池,所以华北平原地区最早形成的南北交通大道基本沿着太行山东麓50m等高线排列,重要的城市也建址在这条道路沿线。五、山东五、山东 简称鲁,别称齐鲁或山左。古代山东并不专指山东半岛地区,周秦时代,因秦的势力在华山以西的关中,故称华山或崤山以东为山东,汉晋以后山东的指代才逐渐确定在太行山以东。 山东地形以低山丘陵和冲积平原为主,全省一般划分为: 1.鲁中南低山丘陵区:分布有很多“崮子”(平缓的石灰岩盖层组成的方形山),是山东特有的地貌。号称72崮(孟良崮)。 2.胶东

10、低山丘陵区:低山丘陵是山东半岛的地形主体,海岸线多优良港湾,胶东沿海是古代通往辽东、朝鲜和日本的跳板。 3.胶莱平原区(莱州湾和胶州湾之间):位于鲁中山地和胶东丘陵之间,海拔在50m以下,宽度仅100,忽必烈时曾开凿胶莱运河,因功费难成而罢,明嘉靖、万历年间多次复议重开,终因沙随潮涨淤填河道,未果。 4.鲁西北平原区:主要是历代黄河冲积而成。与鲁中南低山丘陵交接地带断裂凹陷,地势低洼,东西两侧的水流汇成了一条狭长的带状湖群,以济宁为中心,分为南北两部分。(南四湖、北五湖)第三节. 中原地区的古代交通一、从长安向东与洛阳、开封间的横向联系 这一交通孔道称为陕洛道、崤函道或潼关道,函谷关、潼关、陕

11、州、崤山、洛阳及虎牢关是关中东出的几个主要关节点。二、秦晋交通与太行八径(陉) 由关中去山西腹地的古代交通线主要有三条: 1.沿渭河南岸东行,穿潼关、函谷关至陕州,渡茅津,至山西平陆县,越中条山进入山西。 2.禹门渡汾水道:渭河北岸东行,经高陵、大荔、韩城由龙门口禹门渡过黄河,至山西河津,再沿汾水谷地北上晋中。(泛舟之役,渭河黄河汾水浍水,水路联运,秦晋之好) 3.蒲州津涑水道:魏都安邑(夏县)后,由蒲坂经蒲州津渡黄河,沿涑水流域北至安邑。翻峨眉岭至汾水流域与前一条道路相接。(秦灭赵,始皇第三次出巡) 凡汉唐元明,秦晋之间兵事,往往济自蒲津。唐六典记“天下河桥有三”,即陕州茅津、孟州孟津和蒲州

12、(永济)蒲津(过了河的没过河,没过河的过了河)。太行八径(陉): “太行八陉”即古代晋冀豫三省穿越延袤千里、百岭互连的太行山相互往来的咽喉通道;是三省边界千峰耸立、交错山岭之间的重要军事关隘所在之地。 1.轵关陉:轵关陉在济源县西十一华里处,通垣曲、曲沃。 2.太行陉:沁阳与泽州之间,其北又有天井关(太行关),是晋东南上党盆地南下直抵怀、孟,取洛阳,逐鹿中原的要径。汉唐五代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北上太行山) 3.白陉:又名“孟门”,在辉县西。 4.滏口陉:在今河北省武安县之南和磁县之间的滏山,是长治东出安阳、邯郸的要道,今邯长铁路、公路大致依此道而筑。 5.井陉:又名土门关,在河北井陉县井陉山

13、,今有石太铁路、公路通过。 6.飞狐陉:又名飞狐口、望都关,在今河北涞源县北和蔚县南,历代都曾设重兵防守蒙古草原游牧民族的偷袭。 7.蒲阴陉:在今河北省易县西紫荆岭上,宋时称为金陂关,元、明以来称紫荆关,是达山西大同的军事要隘,易州城为守此道而设。 8.军都陉:即今北京昌平县西北之居庸关。是古代出燕入晋北去内蒙塞外的咽喉之路,连接北京与蒙古草原最近捷的通道,明代曾在这里修筑三道长城。(八陉与城市:怀庆府、邺城、邯郸、真定府、定州、易州)太行八径示意图:三、黄淮海平原的陆路交通: 黄淮海平原的陆路交通线在历史时期主要受地形、河流津渡及区域中心城市位置变化的影响。建都长安、洛阳时,交通线受西向吸引

14、,以孟津为顶点呈扇形向东发散;建都开封时,以开封为中心向四方辐射,平原中部的南北道路有所发展;建都北京时,主干道路以北京为中心,向各省城发散,并有支线相辅。 最早形成、使用最频繁的道路是沿太行山东麓的南北大道: 孟津怀庆新乡彰德邢台保定涿州北京 平原中部道路: 北京固安雄县河间清河馆陶大名濮阳长垣开封(唐、五代、宋辽时期北方势力常选择这条道路南下,因此设置了“河北三关”:雄州瓦桥关、霸州益津关、信安军淤口关,以加强防御)四、中原的运河 中原最早的运河主要有荷水(又名深沟,沟通济、泗二水,前484年吴王夫差为北上争霸所开)和鸿沟(前360年魏惠王开凿,自今河南省原阳县北引黄河水,东流经大梁(开封

15、),折南注入颍水)。 隋唐时期称运河为漕渠或漕河、运渠,当时中原地区有广通渠(富民渠)、永济渠、通济渠等,形成四通八达之势。宋代始称运河。 元明清时期中原运河工程主要有通惠河、济州河、会通河等。第四节. 中原地区的古代城市一、先秦时期的王都 伏羲都于陈(淮阳);黄帝都于有熊(新郑);颛顼都于高阳(濮阳);帝喾都于毫(偃师);尧都平阳(临汾);舜都蒲坂(永济);禹都安邑(夏县);西周以丰、镐为京,称宗周,洛邑为东都,号成周。先秦诸侯国一般都建有一个城池作为国家的象征,城丢了国也就不存在了,所谓“城破国亡”就是这个意思。二、历代都城 中国古代的国都地理变迁先以黄河为轴线的东西向移动为主,后为南北向

16、交替的位置变换。 中国历代都城位置选择的主要原则: 1.都城要建在经济发达富饶的地区,以维持统治集团的用度; 2.应选择全国居中的地理位置,或者不居中,但有便利的水陆交通条件,便于政令四达,治内御外; 3. 挑选的地方往往有凭险可守的自然条件,以保持其不会轻易被外力摧毁,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长安:在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影响也最大。 有利因素:建都关中,面山带河,四塞为固,阻西、南、北三面而守,东出足以制内。当对中原的威胁来自西北或北方势力时,择都长安便于抵御外侮,更有利于向西部开拓疆土。 不足之处:脱离人口稠密、经济繁荣的黄河下游平原及后来崛起的江南地区,关中土地有限,物产所出难以满足京师

17、用度和西北边防,惟仰借运河转漕,但运道远长,劳费不止。安史之乱后,河朔联兵,拒不纳赋,长安作为国都的地位就很难维持了。洛阳: 伊洛盆地也具备凭险易守的建都条件,其土地虽不如关中广阔,却因靠近物产丰富的黄河下游平原,并兼有水陆转输之便,少有乏粮之忧。地理位置适中,便于集聚钱粮贡赋,并有利于南进。凡有南窥江汉,欲吞诸夏之势者,必都洛阳(曹魏、拓跋魏) 不利之处在于伊洛盆地略显窄小,不足以自固,其位置偏离西北,难以照应边防,东汉、西晋对西部的经略总有鞭长莫及之感。邺城: 地处太行山东麓,面对8c以前中国经济最富庶的黄河下游平原,虽然无险可守,却得力于兼具经济优势和水陆交通之便,较为适合作为地方行政中

18、心。从曹魏都邺到580年被杨坚焚毁,先后作过曹魏、后赵、冉魏、前燕等多个北方政权的首都。开封: 地处黄河下游大平原,隋唐开始,由于通济渠(汴河)的开通,地位日益重要,具备了国都的条件,先后成为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和北宋首都。其兴起主要得惠于水陆交通之便,北宋建都后更是积极修整运河,使开封成为“天下之枢”。 不利之处:四野平畴万里,无险可守,只好在周边驻扎大量军队,造成冗费巨增,国家财政负担过重,积贫积弱。北京: “东滨海,南控三齐,西阻太行,北届沙漠”,优越的交通区位使北京城将中原、东北和内蒙古草原者三大区域紧密联系起来,极具战略地位。北方民族以北京建都,背倚草原,面向中原,便于南进实现统一

19、大业(辽南京、金中都、元大都、清北京)。凡起于江南之士,若不图半壁以安,则只能移都北京,方能镇抚漠北,控制松辽,完成南北统一。 以北京为都的不足主要在于对西部地区似乎有点鞭长莫及。第五节. 中原地区文化的地带性 由于中原地区地貌上的差异,使中原内部不同地域空间的文化各具特质,古语有“秦汉以来,山东出相,山西出将”之说,就反映了“崇文”与“尚武”两种迥异的文化心理,以及在不同地域风俗背景下形成的人才地理分布。一、陕西文化的地带性 1.陕北黄土高原文化区:古代半农半牧或着游牧的生产方式养成尚武、质朴的民俗,“高上气力,以射猎为先民俗质木,不耻寇盗。”黄土高原深切的沟壑、多风的气候、广阔单调的景观,

20、使陕北人的乐器多用羌笛、唢呐、锣鼓,喜好引吭高歌,否则无法沟壑传递声音。 2.关中平原文化区:先秦时期“其民有先王遗风,好稼穑,务本业”;西汉建都后,因贵族、官员、豪富、游侠的涌入而变得“五方杂厝,民俗不纯”,“民去本就末”;五代北宋以后,国都东移,关中民风又逐渐恢复纯朴,“其民慕农桑,好稼穑”,以农为本的风气再次成为当地人的时尚。近代关中民风主要是在明清时期形成,气候温润,少有天灾,有稳定的粮食收成可以足用,造成关中人敦厚、稳重、保守的群体性格。关中的房子半边盖,厢房喜欢用单坡顶,围成的四合院有窄长形的天井,这一民居特点反映了关中人内向含蓄的心理,也表达了强烈的防御意识。 3.陕南文化区:秦

21、巴山地多山与潮湿的生活环境,使陕南人形成信巫重鬼神而且灵活多变的性格特征,“汉中之人质朴无文,不甚趋利,性嗜口腹,食必兼肉”,“好祀鬼神,尤多忌讳”(隋书地理志)。二、山西文化的地带性 山西三大历史文化区域:雁北地区与蒙古一体;晋东南地区与河内一体;晋中南地区与关中一体。三、河南地域文化 先秦两汉时期河南各地文化风俗差异明显:河内地区“故俗刚强,薄恩礼,好生分”。春秋时为卫地,有桑间濮上积习,男女婚恋自由;伊洛河谷一带“贵财贱义,高富下贫”;韩地的颍川(禹州)一带,人际间计较是非得失,看重权势;豫东平原地区“有先王遗风,厚重多君子,好稼穑,恶衣食”。秦汉时期,由于人口流动、推行郡县制,政府重视

22、宣风易俗,文化差异逐渐缩小。隋唐时,河南各地都是“好尚稼穑,重于礼文,其风俗皆变于古”。北宋时中原各地社会风俗进一步整合趋同。到近现代河南内部地区间的文化差别已经不大,在风俗民情上,普遍非常看重人情世故,讲究礼尚往来,庙会之时都会凑钱唱大戏。四、齐鲁文化分异 山东以泰山为界,可分为齐、鲁两个文化单元,“泰山之阳则鲁,其阴则齐”。齐地农、工、商经营方式多样,地域文化尚功利,讲求革新,以“举贤而尚功”为治理观念,出了不少治国人才和理财的理论,并发展出崇武尚勇的民众性格,正如司马迁所说,“齐人尚勇刚健”;鲁地经营相对单一,以农为主,地域文化重伦理,尊重传统,以“尊尊而亲亲”为治理观念,成为孔孟之乡、中国儒学的圣地,正如司马迁所说,“鲁人文质彬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