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8028785 上传时间:2024-07-23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中国传统管理思想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4中国传统管理思想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4中国传统管理思想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4中国传统管理思想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4中国传统管理思想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中国传统管理思想(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儒家的管理思想儒家的管理思想老子老子的管理思想的管理思想法家的管理思想法家的管理思想孙子兵法孙子兵法的管理思想的管理思想我国传统管理思想的总结我国传统管理思想的总结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中国传统管理思想1 11、儒家的管理思想、儒家的管理思想儒家的管理思想点滴儒家的管理思想点滴v和为贵环境的重要和为贵环境的重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孟子 公孙丑下公孙丑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v修己自身的重要:孔子修己自身的重要:孔子“ “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 ”2 2修学:修学: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

2、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而改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博博学学之之,审审问问之之,慎慎思思之之,明明辨辨之之,笃笃行行之之。 (中中庸)庸)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修德:修德: 温、良、恭、俭、让。温、良、恭、俭、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3、。(大学)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3 3v德治长远利益德治长远利益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政者,正也。政者,正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不敢不用情。则民不敢不用情。德治的内涵德治的内涵 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或组织目标,通过道德示范、教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或组织目标,通过道德示范、教育以及营造道德环境等方式、影响和提高成员的道德水平,育以及营造道德环境等方式、影响和提高成员的道

4、德水平,使人们自觉的遵守社会或组织所要求的行为规范的治理方使人们自觉的遵守社会或组织所要求的行为规范的治理方式。式。德治的对象有两个层面德治的对象有两个层面 1 1、个人;、个人;2 2、环境、环境德治的应用德治的应用 1 1理念建设;理念建设;2 2个人修身;个人修身;3 3队伍建设队伍建设4 4v行仁追求善的管理行仁追求善的管理 仁者爱人,仁就是善。儒家的仁就是做人的仁者爱人,仁就是善。儒家的仁就是做人的道德准则,追求的是与人为善。道德准则,追求的是与人为善。 另外,道、墨都强调另外,道、墨都强调“ “爱人爱人” ”: 老子强调老子强调“ “仁仁” ”的无私、宽厚本质:的无私、宽厚本质:“

5、 “圣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 墨子将墨子将“ “仁仁” ”的理念扩大到所有的人,强调的理念扩大到所有的人,强调无差别的无差别的“ “兼爱兼爱” ”实践的应用:实践的应用:1 1领导者要树立仁的理念;领导者要树立仁的理念;2 2、以仁的要求约束自、以仁的要求约束自己;己;3 3、展现仁的行为:尽心为公。、展现仁的行为:尽心为公。5 5v义利追求真的管理义利追求真的管理孟子说孟子说“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仁,人心也;义,人路也” ”,义是人,义是人应该走的正确的路。应该走的正确的路。君子义以为质。君子义以为质。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放于利

6、而行,多怨。放于利而行,多怨。富富与与贵贵,是是人人之之所所欲欲也也,不不以以其其道道得得之之,不不处处也也。贫贫与与践践,是是人人之之所所恶恶也也,不不以以其其道道得得之之,不去也。不去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见利思义。见利思义。6 6v诚信市场经济的根本诚信市场经济的根本 子子贡贡问问政政。子子曰曰:“ “足足食食,足足兵兵,民民信信之之矣矣。” ”子子贡贡曰曰:“ “必必不不得得已已而而去去,于于斯斯三三者者何何先先?” ”曰曰:“ “去去兵兵。” ”子子贡贡曰曰:“ “必必不不得得已已而而去去,于于斯斯二二者者何何先先?” ”曰曰:“ “去去食食。自自古

7、古皆皆有有死死,民无信不立。民无信不立。”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言而有信。言而有信。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是是故故诚诚者者,天天之之道道也也;思思诚诚者者,人人之之道道也也。至至诚诚而而不不动动者者,未未之之有有也也;不不诚诚,未未有有能能动动者者也也。” ”(孟孟子子 离娄上离娄上)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7 7v中庸中庸-把握管理的适宜性把握管理的适宜性“ “中中” ”即适当、适度、恰到好处。即适当、适度、恰到好处。“ “庸庸” ”意为意为“ “常常” ”,即,即“ “常道常道” ”,就是普遍存在

8、的道理。,就是普遍存在的道理。孔子解释说,中庸就是过犹不及。孔子解释说,中庸就是过犹不及。在实践中实行中庸之道包括三个方面在实践中实行中庸之道包括三个方面 1 1、成为中庸之士。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成为中庸之士。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2 2、实行中道管理。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实行中道管理。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3 3、努力与时协行。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合、努力与时协行。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合乎事宜)乎事宜)8 8v贤人才的管理贤人才的管理辩辩才才:生生而而知知之之者者,上上也也;学学而而知知之之者者,次次也

9、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举举贤贤:“ “先先有有司司, ,赦赦小小过过,举举贤贤才才” ”;君君子子不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用才:任贤使能(孟子)用才:任贤使能(孟子)考察人才:听其言而观其行;考察人才:听其言而观其行;制度取才: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制度取才: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当前应用:当前应用:1 1建立正确的人才观;建立正确的人才观;2 2完善人才管理制度完善人才管理制度3 3提高领导者的人才管理能力。提高领导者的人才管理能力。9 9v管管理理人人性性论论:对对人人性性的的认认

10、识识是是管管理理思思想想形形成成的的重重要要理理论论依依据据。传传统统儒儒家家管管理理的的人人性性观观念念主主要要表表现现为为性无善无恶论、性善论及性恶论。性无善无恶论、性善论及性恶论。 孔孔子子:论论语语 阳阳货货上上说说: :“ “性性相相近近也也, ,习习相相远远也也。” ”孔孔子子的的人人性性观观虽虽然然没没有有明明析析人人性性善善恶恶之之分分, ,但但它它蕴蕴含含着着人人性性的的可可变变性性, ,这这正正是是儒儒家家“ “德德治治” ”思思想立论的依据。想立论的依据。 1.2 儒家管理思想体系儒家管理思想体系 1010 孟孟子子坚坚信信“ “人人之之性性善善也也, ,犹犹水水之之就就

11、下下也也。人人无无有有不不善善, ,水水无无有有不不下下” ” 。并并强强调调: :“ “恻恻隐隐之之心心, ,仁仁之之端端也也; ;羞羞恶恶之之心心, ,义义之之端端也也; ;辞辞让让之之心心, ,礼礼之之端端也也; ;是是非非之之心心, ,智智之之端端也也。人人之之有有是是四四端端也也, ,犹犹其其有有四四体体也也。” ”在在孟孟子子看看来来, ,“ “四四端端” ”是是仁仁义义礼礼智智的的萌萌芽芽, ,而而仁仁义义礼礼智智即即为为道道德德上上的的善善, ,所所以以人人的的本本性性是是善善的的。人人的的恶恶性性乃乃是是受受后后天天环环境境的的影影响响, ,为为“ “物物欲欲” ”所所蔽蔽而

12、而已已。孟孟子子根根据据“ “性性善善论论” ”导导出管理者应实行出管理者应实行“ “仁政仁政” ” 。1111 “ “性性恶恶论论” ”是是由由先先秦秦儒儒家家的的集集大大成成者者荀荀子子提提出出来来的的。荀荀子子认认为为: :“ “人人之之性性恶恶, ,其其善善者者伪伪也也。” ”基基于于“ “性性恶恶论论” ”, ,荀荀子子提提出出“ “礼礼义义之之治治” ”。人人性性本本恶恶, ,如如果果顺顺其其自自然然, ,不不加加限限制制, ,就就会会为为恶恶作作乱乱 , ,“ “故故圣圣人人化化性性而而起起伪伪, ,伪伪起起而而生生礼礼义义, ,礼礼义义生生而而制制法法度度” ”。“ “礼礼义义

13、之之治治” ”的的基基础础在在于于“ “化化性性起起伪伪” ”。1212v管理目标论管理目标论 人类对和谐的不断追求是传统儒家管理的最终目人类对和谐的不断追求是传统儒家管理的最终目标。标。“ “和和, ,谐也谐也” ”, ,指不同东西的和合与统一指不同东西的和合与统一, ,它强它强调不同事物、因素、成分的有机结合调不同事物、因素、成分的有机结合, ,适度调理适度调理, ,措措置得当。置得当。 作为管理目标的作为管理目标的“ “和和” ”, ,主要是人际关系的适度自主要是人际关系的适度自然。然。中庸中庸认为认为: :“ “中也者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天

14、下之达道也” ”。在。在中庸中庸看来看来, ,中是天下的大中是天下的大本本, ,而和是天下的达道。儒家一直把管理过程的而和是天下的达道。儒家一直把管理过程的“ “以和为贵以和为贵” ”提升到管理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提升到管理的战略高度来认识。 1313 儒家倡导儒家倡导“ “以和为贵以和为贵” ”, ,但坚持但坚持“ “和而不同和而不同” ”, ,即即追求和谐却不盲目苟同。追求和谐却不盲目苟同。 “ “和和” ”是通过各种不同因素的差异互补来寻求整体的最是通过各种不同因素的差异互补来寻求整体的最佳结合佳结合, ,这是人们处理矛盾所采取的积极态度和方法。而这是人们处理矛盾所采取的积极态度和方法。而

15、“ “同同” ”却是不讲差别却是不讲差别, ,盲目追求一致、同一盲目追求一致、同一, ,丧失主体自身丧失主体自身的价值。的价值。“ “和而不同和而不同” ”要求人们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要求人们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 ,允允许存在差异性多样性。许存在差异性多样性。 在在“ “和而不同和而不同” ”的基础上的基础上, ,儒家还强调和而不流。儒家还强调和而不流。 “ “和和而而不不流流” ”是是指指不不随随意意苟苟同同他他人人。“ “君君子子和和而而不不流流强强哉哉矫矫! !中中立立而而不不倚倚, ,强强哉哉矫矫! !国国有有道道, ,不不变变塞塞焉焉, ,强强哉哉矫矫! !国国无无道道, ,至至死死不

16、不变变, ,强强哉哉矫矫! !” ”孔孔子子认认为为, ,真真正正的的强强者者与与人人和和谐谐相相处处而而又又不不随随波波逐逐流流、不不同同流流合合污污, ,他他们们保保持持中中立立、不不偏偏不不倚倚。可可见见, ,“ “和和” ”中中有有刚刚, ,刚刚中中有有柔柔, ,刚刚柔柔相相济济, ,才才是是传统儒家传统儒家“ “贵和贵和” ”的管理目标。的管理目标。1414v管理原则论管理原则论 传统儒家把管理原则视为能否调动和发挥被管理传统儒家把管理原则视为能否调动和发挥被管理者的积极性、能动性者的积极性、能动性, ,使之与管理者齐心协力共同使之与管理者齐心协力共同完成管理目标的重要因素。在仁爱理

17、念的指引下完成管理目标的重要因素。在仁爱理念的指引下, ,儒家坚持敬、信、明、简的管理原则。儒家坚持敬、信、明、简的管理原则。 “ “敬敬” ”指敬业精神指敬业精神, ,即即“ “执事敬执事敬” ”, ,它是仁爱的具它是仁爱的具体表现。管理者对自己的工作应尽心尽力体表现。管理者对自己的工作应尽心尽力, ,尽职尽尽职尽责做到责做到“ “先之、劳之、无倦先之、劳之、无倦” ”。 “ “信信” ”有两层含义有两层含义, ,一是讲信用一是讲信用, ,“ “敬事而信敬事而信” ”; ;二是二是指取得别人的信任。指取得别人的信任。“ “君子信而后劳其民君子信而后劳其民” ”孔子孔子主张在足食、足兵与立信中

18、以立信为本。主张在足食、足兵与立信中以立信为本。1515 “ “明明” ”指明辨是非的能力。儒家强调管理者应指明辨是非的能力。儒家强调管理者应“ “明明而不察而不察” ”, ,应明确大是大非应明确大是大非, ,抓主要矛盾及矛盾的抓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主要方面, ,不必事无巨细不必事无巨细, ,秋毫必察秋毫必察, ,尤其对被管理尤其对被管理者应者应“ “赦小过赦小过, ,无求备于一人无求备于一人” ”, ,用其所长而避其用其所长而避其短短, ,做到做到“ “浸润之潜浸润之潜, ,肤受之恝肤受之恝, ,不行焉不行焉” ”, ,成为一个成为一个能辨谣和止谣的智者。能辨谣和止谣的智者。 “ “简简

19、” ”也有两层含义也有两层含义, ,一是简政一是简政, ,二是简行。简政指二是简行。简政指政策、法令、计划等力求简明精当政策、法令、计划等力求简明精当, ,平易可行平易可行, ,切忌切忌繁杂琐碎繁杂琐碎, ,让人不明所以让人不明所以, ,无所适从。简行指管理者无所适从。简行指管理者要节用爱人、执要守约、清净无为对下属做到要节用爱人、执要守约、清净无为对下属做到“ “不在其位不在其位, ,不谋其政不谋其政” ”, ,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智, ,创造性地工作创造性地工作, ,使其各安其职。使其各安其职。 1616v管理控制论管理控制论 控控制制是是保保证证各各项项管管理理

20、活活动动达达到到预预期期目目标标的的基基本本手手段段。中中国国传传统统儒儒家家管管理理强强调调礼礼治治; ;道道家家强强调调“ “无无为为而而治治” ”; ;法法家家则则强强调调“ “法法治治” ”。由由于于道道法法两两派派在在具具体体管管理理实实践践中中都都走走向向极极端端, ,所所以以强强调调以以礼礼为为核核心心、德德刑刑并并用用的的儒儒家家则则成成为为中中国国传传统统社社会会管管理理控制的主流。控制的主流。 在在儒儒家家看看来来, ,“ “礼礼” ”是是管管理理的的根根本本。孔孔子子指指出出: :“ “道道之之以以政政, ,齐齐之之以以刑刑, ,民民免免而而无无耻耻。道道之之以以德德,

21、,齐齐之之以以礼礼, ,有有耻耻且且格格。” ”以以道道德德教教化化贯贯穿穿管管理理过过程程的的始始终终, ,才才能能达达到到控控制制民民众众思思想想、稳稳定定社社会会秩秩序序的的目目的。的。1717 儒儒家家认认为为, ,作作为为管管理理者者必必须须把把“ “礼礼” ”贯贯彻彻到到自自己己的的一一切切言言行行之之中中, ,做做到到“ “非非礼礼勿勿视视, ,非非礼礼勿勿听听, ,非非礼礼勿勿言言, ,非非礼礼勿勿动动” ”。“ “礼礼” ”在在儒儒家家的的管管理理思思想想体体系系中中不不仅仅是一种外在规范仅仅是一种外在规范, ,更是管理主体的内在意识。更是管理主体的内在意识。 礼礼治治即即德

22、德治治, ,“ “为为政政以以德德, ,譬譬如如北北辰辰居居其其所所而而众众星星共共之之。” ” “ “以以力力服服人人者者, ,非非心心服服也也, ,力力不不赡赡也也; ;以以德德服服人人者者, ,心心悦悦而而诚诚服服也也。” ”因因此此, ,管管理理者者只只有有率率先先垂垂范范, ,才能使被管理者的行为自觉地纳入正常的轨道。才能使被管理者的行为自觉地纳入正常的轨道。 当当然然儒儒家家并并不不一一味味地地主主张张“ “德德治治” ”, ,在在具具体体的的管管理理实实践践中中, ,“ “宽宽猛猛相相济济似似乎乎更更有有效效率率。儒儒家家这这一一管管理理控控制制思思想想明明确确告告诉诉我我们们:

23、 :作作为为管管理理, ,一一方方面面要要制制定定出出严严格格的的规规章章制制度度; ;另另一一方方面面又又要要充充分分发发挥挥管管理理者者个个人人的表率作用。一旦出相应地惩罚。的表率作用。一旦出相应地惩罚。1818v管理人才论管理人才论 管管理理既既要要“ “人人为为” ”, ,又又要要“ “为为人人” ”, ,因因此此, ,管管理理学学实实质就是人才学。质就是人才学。 儒儒家家倡倡导导德德政政, ,而而要要实实施施德德政政必必选选用用贤贤能能之之辈辈, ,根根据据各各类类人人才才的的长长处处和和短短处处, ,科科学学而而合合理理地地使使用用人人才才。“ “先先有有司司, ,赦赦小小过过,

24、,举举贤贤才才。” ”在在人人才才的的选选拔拔上上, ,孔孔子子首首先先提提出出了了“ “举举贤贤才才” ”的的思思想想, ,主主张张扩扩大大选选拔拔管管理理人人才才的的范范围围, ,选选拔拔有有德德有有才才的的正正人人君君子子, ,把把那那些些德德才才兼兼备备之之人人安安排排在在管管理理领领导导岗岗位位上上。“ “慎慎简简乃乃僚僚, ,无无以以巧巧言言令令色色, ,便便僻僻侧侧媚媚, ,其其惟惟吉吉士士。” ”儒儒家家十十分分赞赞赏赏推推荐荐贤贤人人的的人人。“ “知知贤贤, ,智智也也; ;推推贤贤, ,仁仁也也; ;引引贤贤, ,义义也也。有有此此三三者者, ,又又何何加加焉焉? ?”

25、”认认为为举举贤贤才才的的最最好好办办法法是是“ “近不失亲近不失亲, ,远不失肖。远不失肖。” ”1919 举举贤贤才才还还要要举举荐荐言言行行一一致致, ,表表里里如如一一的的人人。“ “不不以以言言举举人人, ,不不以以人人废废言言。” ”不不要要因因为为某某人人的的话话说说得得漂漂亮亮, ,就就提提拔拔重重用用他他, ,而而要要看看他他的的实实际际行行动动; ;也也不不要要因因为为某某人人不不好好, ,就就废废除除他他说说过过的的正正确确言言论论。“ “以以言言取取人人, ,失之宰予失之宰予; ;以貌取人以貌取人, ,失之子羽失之子羽” ”。 在在儒儒家家看看来来, ,“ “释释贤贤不

26、不肖肖, ,国国之之不不祥祥也也。” ”放放弃弃贤贤人人而用那些不贤的人而用那些不贤的人, ,是国家的灾难。是国家的灾难。2020v管理权变论管理权变论 在在儒儒家家管管理理思思想想中中充充满满着着通通权权达达变变的的灵灵活活性性儒儒家家向来视权变管理为管理的智慧、管理的艺术。向来视权变管理为管理的智慧、管理的艺术。 “ “大大人人者者, ,言言不不必必信信, ,行行不不必必果果, ,惟惟义义所所在在。” ” 当当作作出出的的承承诺诺因因环环境境条条件件的的变变化化而而无无法法兑兑现现, ,或或者者兑兑现现承承诺诺无无益益而而且且有有害害时时, ,放放弃弃承承诺诺就就是是必必要要的的和和明明智

27、智的的。当当已已经经开开始始的的某某项项工工作作因因条条件件的的变变化化而而无无法法继继续续下下去去, ,或或继继续续该该项项工工作作已已毫毫无无意意义义时时, ,放放弃弃这项工作就是明智的。这项工作就是明智的。2121 在在诸诸多多儒儒学学经经典典作作家家中中, ,孟孟子子对对管管理理的的权权变变观观论论述述颇颇多多孟孟子子认认为为: :“ “执执中中无无权权, ,犹犹执执一一也也。所所恶恶执执一一者者, ,为为其其贼贼道道也也, ,举举一一而而废废百百也也。” ”权权是是秤秤砣砣, ,它它的的特特点点是是通通过过灵灵活活移移动动来来反反映映物物品品的的重重量量, ,永永远远不不固固定定在在

28、一一点点上上所所以以代代表表着着灵灵活活性性与与随随机机性性。孟孟子子反反对对用用僵僵化化的的观观点点来来观观察察和和处处理理问问题题, ,认认为为“ “执执中中” ”即即坚坚持持一一定定的的原原则则和和标标准准是是好好的的, ,但但如如果果过过了了头头, ,变变成成死死板板僵僵化化就就使使人人憎憎恶恶了了, ,因因为为它它违违背背了了事事物物发发展展的的规规律律, ,否否定定了了事事物物的的丰丰富富多多样样性性。“ “男男女女授授受受不不亲亲, ,礼也。嫂溺礼也。嫂溺, ,援之以手者援之以手者, ,权也。权也。” ” 传传统统儒儒家家关关于于通通权权达达变变的的思思想想对对于于现现代代管管理

29、理是是有有启启发发性性的的, ,它它告告诉诉我我们们, ,现现代代管管理理必必须须把把原原则则性性与与灵灵活活性性有有机机地地结结合合起起来来, ,应应根根据据外外在在的的管管理理环环境境, ,相相应应地地改改变变管管理理的的方方式式、方方法法, ,只只有有这这样样才才能能真真正正达到管理的最终目标。达到管理的最终目标。22222、老子的管理思想、老子的管理思想老子老子一书蕴涵了丰富的管理思想一书蕴涵了丰富的管理思想, ,主要包括人主要包括人本管理、柔性管理、人尽其用的人才观和利人利本管理、柔性管理、人尽其用的人才观和利人利己的共赢观。老子管理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己的共赢观。老子管理思想的哲学基础

30、是“ “道道” ”, ,总体原则是无为而无不为。总体原则是无为而无不为。2323v道是老子管理思想的哲学基础道是老子管理思想的哲学基础道是老子管理思想的哲学基础道是老子管理思想的哲学基础 在中国哲学史上在中国哲学史上, ,老子第一个提出道作为最高的哲学范畴。道作老子第一个提出道作为最高的哲学范畴。道作为天地万物的本原和宇宙间一切运动的总规律为天地万物的本原和宇宙间一切运动的总规律, ,是超越时空的是超越时空的静止不动的绝对精神。它无处不在静止不动的绝对精神。它无处不在, ,无所不有。我们可以简单无所不有。我们可以简单地把道概括为天道、世道、人道三个方面的内容。这三方面地把道概括为天道、世道、人

31、道三个方面的内容。这三方面内容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人道就是老子所总结内容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人道就是老子所总结的统治、管理规律。老子对人道的论述是在天道的基础上展的统治、管理规律。老子对人道的论述是在天道的基础上展开的。开的。 道既是哲学的抽象的道既是哲学的抽象的, ,又是实际政治生活中具体运用的管理原又是实际政治生活中具体运用的管理原则则 :“ “道常无名道常无名, ,朴虽小朴虽小, ,天下莫之能臣。侯王若能守之天下莫之能臣。侯王若能守之, ,万物万物将自宾。将自宾。” ” 老子的道蕴含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的道蕴含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天下皆知美之

32、为美, ,斯斯恶矣恶矣; ;天下皆知善之为善天下皆知善之为善, ,斯不善矣。斯不善矣。” ” (认识矛盾);(认识矛盾);“ “有有无相生无相生, ,难易相成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高下相倾, ,声音相和声音相和, ,先后相随。先后相随。” ” (矛盾共生)(矛盾共生)2424v无为而无不为是老子管理思想的总体原则无为而无不为是老子管理思想的总体原则无为而无不为是老子管理思想的总体原则无为而无不为是老子管理思想的总体原则 “ “天下万物生于有天下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有生于无。” ”老子认为老子认为, ,无比有无比有更为根本。实例论证更为根本。实例论证: :“ “三十辐

33、共一毂三十辐共一毂, ,当其无当其无, ,有车有车之用。之用。” ” 形象生动地阐述了形象生动地阐述了“ “有之以为利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无之以为用为用” ”的深刻道理。的深刻道理。 “ “为无为为无为, ,则无不治。则无不治。” ”在老子看来在老子看来, ,无为之道无为之道, ,是是最高的统治管理艺术和手段。最高的统治管理艺术和手段。 无为的第一层意思就是不要违反客观规律,管理者要遵无为的第一层意思就是不要违反客观规律,管理者要遵循客观规律循客观规律, ,循序渐进循序渐进 “ “合抱之木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千里之行, ,始

34、于足下。始于足下。” ” 无为的第二层意思是无为的第二层意思是, ,管理者不能事必躬亲管理者不能事必躬亲, ,要抓大放小。要抓大放小。他们最重要的任务是他们最重要的任务是“ “坐进此坐进此” ” 。让手下人充分发挥自让手下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己的潜能, ,实现自我约束实现自我约束, ,自我管理自我管理, ,自我发展的最高理想。自我发展的最高理想。 2525 无为不是消极的不作为无为不是消极的不作为, ,老子鼓励道法自然基础上老子鼓励道法自然基础上的无为而为的无为而为, ,而且要进一步做到而且要进一步做到“ “为而不争为而不争”“ ”“生生而不有而不有, ,为而不恃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长而不宰

35、, ,是谓玄德是谓玄德” ” 。老子认。老子认为这就是深远玄妙的为这就是深远玄妙的“ “德德” ”为、无为、无不为互为、无为、无不为互为前提和目的为前提和目的, ,它们之间的微妙关系和蕴含的丰富它们之间的微妙关系和蕴含的丰富管理思想是值得每一位管理者深思的。管理思想是值得每一位管理者深思的。 v人本管理和柔性管理是老子管理思想的主要内人本管理和柔性管理是老子管理思想的主要内人本管理和柔性管理是老子管理思想的主要内人本管理和柔性管理是老子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容容容 人本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柔性管理作为人人本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柔性管理作为人本管理的一种本管理的一种, ,是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

36、为规律的基础是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性的方式上采用非强制性的方式, ,在人们的心中产生一种潜在在人们的心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的意志变为员工自觉的行为。其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的意志变为员工自觉的行为。其主要特点是强调企业组织的灵活性强调情感因素的作主要特点是强调企业组织的灵活性强调情感因素的作用用, ,强调情感投入强调情感投入, ,而不仅仅是依靠冷冰冰的规章制度而不仅仅是依靠冷冰冰的规章制度。2626 人本管理人本管理老子哲学的基本精神就是以人为本老子哲学的基本精神就是以人为本, , “ “民不畏死民不畏死, ,奈何以死惧之。奈何以死惧之。” ” (惩罚)(惩罚)“

37、 “不贵难得之货不贵难得之货” ” (不能奢侈)(不能奢侈)实行人本管理实行人本管理, ,要多倾听职工的心声。要多倾听职工的心声。“ “圣人圣人无常心无常心, ,以百姓心为心。以百姓心为心。” ” 柔性管理柔性管理刚柔关系是刚柔关系是老子老子重要话题之一重要话题之一, ,老子认为老子认为柔弱胜刚强。柔弱胜刚强。“ “天下之至柔天下之至柔, ,驰骋天下之至坚。驰骋天下之至坚。” ” 老子所说的柔主要是一种处世的态度和自我保老子所说的柔主要是一种处世的态度和自我保全的策略。我们实行柔性管理全的策略。我们实行柔性管理, ,主要强调组织主要强调组织的灵活化的灵活化, ,制度的非刚性化制度的非刚性化,

38、,方法的情感化方法的情感化, ,影响影响的无形化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化。仅仅依靠规章的无形化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化。仅仅依靠规章制度进行管理是很难奏效的。制度进行管理是很难奏效的。 2727v人尽其用的人才观是老子管理思想的重要组人尽其用的人才观是老子管理思想的重要组人尽其用的人才观是老子管理思想的重要组人尽其用的人才观是老子管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成部分成部分成部分 老子以能否理解道老子以能否理解道, ,能否认真实践道作为甄别士能否认真实践道作为甄别士水平的标准水平的标准 。“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中士闻道, ,若若存若亡存若亡; ;下士闻道下士闻道, ,大而笑之。大而笑之

39、。” ” 察人择人。察人择人。“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 老子十分讲究合理使用人才的策略老子十分讲究合理使用人才的策略, ,认为认为“ “用人用人之力之力, ,是谓配天是谓配天, ,古之极也。古之极也。” ” “ “圣人恒善救人圣人恒善救人, ,故故无弃人无弃人; ;恒善救物恒善救物, ,故无弃物故无弃物, ,是谓袭明。是谓袭明。” ” 2828 老子管理的总体原则是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管理的总体原则是无为而无不为, ,使用人才也使用人才也要遵循这一原则。在使用人才的时候要遵循这一原则。在使用

40、人才的时候, ,必然是让人必然是让人才放手去做才放手去做, ,不要过分干预。老子还主张对人才态不要过分干预。老子还主张对人才态度谦虚度谦虚, ,“ “善用人者为之下善用人者为之下” ” 。 “ “甘其食美其服甘其食美其服, ,乐其俗乐其俗, ,安其居。邻国相望安其居。邻国相望, ,鸡犬鸡犬之声相闻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 为人才提供优越为人才提供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的物质生活条件, ,同时同时, ,让他们习惯公司的文化和人让他们习惯公司的文化和人事环境事环境, ,“ “乐其俗乐其俗” ”, ,使他们在文化心理上与公司融使他们在文化心理上与公司融为一体为一体, ,这

41、样就能够避免他们频繁的跳槽这样就能够避免他们频繁的跳槽, ,“ “安其居安其居” ”, ,与公司同呼吸共命运与公司同呼吸共命运, ,为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为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2929v利人利己,实现共赢利人利己,实现共赢利人利己,实现共赢利人利己,实现共赢 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天长长地地久久。天天地地之之所所以以长长且且久久,以以其其不不自自生生,故故能能长长生生。是是以以圣圣人人后后其其身身而而身身先先,外外其其身身而而身身存存。非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30303、法家的管理思想、法家的管理思想法家强调以权

42、力为基础,以法家强调以权力为基础,以“ “法制法制” ”、“ “术治术治” ”和和“ “势治势治” ”为基本手段的管理思想。为基本手段的管理思想。3131v法治法治法治法治法治是着眼于维护等级秩序,以建立和实施制度与规范法治是着眼于维护等级秩序,以建立和实施制度与规范来管理众人行为的治理方式。法治的基本手段是赏与来管理众人行为的治理方式。法治的基本手段是赏与罚。罚。 法制可以提高效率。法制可以提高效率。“ “一民之轨,莫如法一民之轨,莫如法” ” 建立制度规范要正视人性心理:建立制度规范要正视人性心理:“ “人臣之情非必人臣之情非必能爱其君也,为重利之故也能爱其君也,为重利之故也” ”(韩非子

43、)(韩非子) 实行规范制度要明确制度、厚赏重刑和一视同仁:实行规范制度要明确制度、厚赏重刑和一视同仁:“ “使天下之吏民无不知法者使天下之吏民无不知法者” ”(商鞅);(商鞅);“ “厚其厚其爵禄以尽贤能,重其刑罚以禁奸邪爵禄以尽贤能,重其刑罚以禁奸邪” ”(韩非子);(韩非子);“ “一断于法一断于法” ”,“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 强调变法:强调变法:“ “三代不同理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三代不同理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 ”(商鞅)(商鞅)3232v术治术治术治术治术治是着眼于对下属的有效制衡,以暗藏不露的机智术治是着眼于对下属的有效制衡,以暗藏不露

44、的机智方法考察下属,以及以设计精巧的手段制约下属的方法考察下属,以及以设计精巧的手段制约下属的一系列方法的总和。一系列方法的总和。 因静无为之术:因静无为之术:“ “古之王者,其所为小,其所因古之王者,其所为小,其所因多。因者,君之术也;为者臣之道也。为则忧矣,多。因者,君之术也;为者臣之道也。为则忧矣,因则静矣因则静矣” ”(申不害)。因就是顺应规律,静就(申不害)。因就是顺应规律,静就是无为。包括:是无为。包括:藏之于胸,秘而不宣藏之于胸,秘而不宣“ “术者,藏之于胸中,以术者,藏之于胸中,以偶重端,而潜御群臣者也偶重端,而潜御群臣者也” ”上下之间要明确分工:上下之间要明确分工:“ “明

45、主治吏不治民明主治吏不治民” ”。(韩非子)(韩非子)充分发挥下属的智慧:充分发挥下属的智慧:“ “明主不用其智,而任明主不用其智,而任圣人之智;不用其力,而任众人之力圣人之智;不用其力,而任众人之力” ”(管子)(管子)3333 机智察人之术:警惕同床、在旁、父兄被人利用;机智察人之术:警惕同床、在旁、父兄被人利用;警惕养殃、民萌、流行、威强、四方等方式危害警惕养殃、民萌、流行、威强、四方等方式危害君主;利用重端参观法、一听责下法、仪诏诡使君主;利用重端参观法、一听责下法、仪诏诡使法、挟知而问法、倒言反是法、利害有反法进行法、挟知而问法、倒言反是法、利害有反法进行察人察事。察人察事。 严格制

46、约之术。严格制约之术。“ “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实” ”(韩非子):术就是按照人的才能来派定官(韩非子):术就是按照人的才能来派定官职,根据官职的名位来要求完成工作的任务。职,根据官职的名位来要求完成工作的任务。3434v势治势治势治势治势治就是着眼于巩固权力基础,以用好权力和创造权势治就是着眼于巩固权力基础,以用好权力和创造权威为目标的管理行为。管子认为威为目标的管理行为。管子认为“ “君之所以为君势君之所以为君势也也” ”政治形势政治地位基本权力势的基本含义3535 以法、术护势。以法、术护势。“ “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47、” 增强人设之势(政治地位)增强人设之势(政治地位) 减少他人之势。减少他人之势。明确权力责任。明确权力责任。“ “定分定分” ”集权。集权。“ “偏借其权势则上下易位矣偏借其权势则上下易位矣” ”(韩非子)(韩非子),不能将权势借给下属。,不能将权势借给下属。36364、孙子兵法孙子兵法的管理思想的管理思想v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孙子兵法的成功原则的成功原则的成功原则的成功原则 功利性原则。功利性原则。“ “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 主动性原则。主动性原则。“ “因利而制权因利而制权” ”,就是根据竞争制胜,就是根据竞争制胜的一切有利条件和有利因素采取积极主动

48、的战略行的一切有利条件和有利因素采取积极主动的战略行动,造就于自身更有利的竞争态势。动,造就于自身更有利的竞争态势。 权变原则。权变原则。“ “践墨随敌,以决战事践墨随敌,以决战事” ”3737v形势之治形势之治形势之治形势之治 避实击虚。避实击虚。“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 因势任势。因势任势。“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 ”因势:因敌之势、因己之势、因竞争规律之势。因势:因敌之势、因己之势、因竞争规律之势。“ “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

49、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者,谓之神” ”,“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 ”,“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因力而动就是规律)(因力而动就是规律)任势:任势:“ “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强调主,强调主动性。善战者,能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动性。善战者,能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3838v不打无把握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 搜集信息。搜集信息。“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50、 ”“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无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先知也。无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也。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也。” ” 预测前景。预测前景。“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胜兵先胜而后求战” ”。“ “兵者,国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凡此五者,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

51、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吾以此知胜负矣。” ”3939v把握先机。把握先机。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 ”v适当放权。适当放权。“ “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v奇正之法。奇正之法。“ “以正合,以奇胜。以正合,以奇胜。” ”v诡道制胜。诡道制胜。“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

52、用,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实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4040v孙子兵法之应用孙子兵法之应用孙子兵法之应用孙子兵法之应用 品牌经营谋势品牌经营谋势 企业创新变胜思想企业创新变胜思想41415 5、我国传统管理思想的总结、我国传统管理思想的总结v顺顺“ “道道” ”v重人重人v人和人和v守信守信v利器利器v求实求实v对策对策v节俭节俭v法制法制4242中国古代的人性管理学说中国古代的人性管理学说性可塑说性不可塑说性善可塑论性恶可塑论性纯可塑论善 恶 混合论“人性淳朴 自然”论德治(礼治,仁治)法 治无为而治中国古代的人性假说及相应的管理方略国家管理方略或模式43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