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 课件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8025059 上传时间:2024-07-23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3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后现代主义 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后现代主义 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后现代主义 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后现代主义 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后现代主义 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后现代主义 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后现代主义 课件(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后现代主义产生与发展后现代主义产生与发展 后现代主义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80年代达到鼎盛,是西方学术界的热点和主流。它是对西方现代社会的批判与反思,也是对西方近现代哲学的批判和继承,是在批判和反省西方社会、哲学、科技和理性中形成的一股文化思潮。著名的代表人物有德里达、利奥塔、福柯、罗蒂、詹姆逊、哈贝马斯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1.科技和理性的极端发展及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2.人沦落为理性和机器的奴隶3.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矛盾加剧,人们的生存状态更加恶化4.资本主义对自然的破坏越演越烈,威胁着人们生存的自然家园后现代主义的思维特征1质疑现代性现代性倡导的

2、是理性、同一性、整体性、确定性和终极价值观。而后现代主义者则认为理性至上必然导致人性的异化和道德的沦丧,他们看到了科学技术所产生的一些负面的社会问题,拒绝对终极价值的追求,主张从人的生活经验出发,倡导一种非统一性的、个别性的价值认识;他们更倾向于差异性、边缘性、非确定性、多维性和动态性,甚至将差异性、边缘性原则作为判断一切事物价值的根据,试图突出被人们所忽略的一些边缘性话题。2、解构法解构最重要的是,在一特定的时候推翻等级序列。因为传统的二元对立的哲学观念中,对立面的平行位置是不存在的,在强暴的等级关系中,对立双方中一方总是统治着另一方(价值论意义上、逻辑意义上等等),要解构这一对立面,首先就

3、是要在特定的情况下将这种等级关系加以颠覆。(德里达)3、谱系学谱系学是这样一种策略,借助这种策略,只要弄清了局部推论性话语,那些曾一度处于从属地位的知识就会得到解放并开始发挥作用。(贝斯特)永远不会去追寻“起源”,不会将历史的种种插曲当成不可理解的东西忽略掉。恰恰相反,它紧盯着那些细枝末叶和偶然性。4语言游戏说后现代主义者们注重对语言的分析与考察,他们将语言本身作为理论考察的对象,并被视为所有理论的出发点。语言没有绝对的意义,语言的能指与所指的关系完全是随意的、任意的、约定俗成;语言的意义是各种各样的,语言的意义应该放在特定的语境中来加以理解。反对(否定、超越)传统形而上学的体系哲学、心物二元

4、论、基础主义、本质主义、理性主义和道德理想主义、主体主义和人类中心论(人道主义)、一元主义和决定论。 后现代主义的理论特征 1.反逻各斯中心主义、反语言中心主义2.反基础主义、反本质还原主义3.否认整体性、同一性4.反对中心,寻找差异性和不确定性5.反对理性,消解现代性6.反对真理符合论,强调实用主义的真理观和知识的商品化后现代的知识1.后现代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已经为人们所知晓”,而是等待被人发现的;是被建构的,是社会的产物,有一定的政治属性。2.后现代主义质疑现代主义对科学的信念,反对理性主义,认为知识不是中立的,而是科学事业的一部分。3.后现代主义否认知识之间具有的某种同一性,代之以碎片、

5、相对性。4.后现代主义认为知识是混乱的、不确定和无组织的;反对现代主义寻求事物的因果关系、预见性、线性的思维。5.后现代主义认为知识需要重新被定义和讨论。学校不再是知识的唯一仲裁者、生产者和承办者。后现代的儿童我们应在哲学、历史和文化的背景下理解儿童。 1.后现代儿童是一个懂得自己的价值的人,而不是仅仅把他作为理解成人的一种方式。 2.儿童需要通过用心研究和探索而后被认识、发现。 3.要根据儿童所处的特定社会和历史条件来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儿童。教育界对后现代特色的共识是:去中心化、多元化、去一元化(普遍化)、小叙事、重差异、混沌性。与后现代相关的名词:片段、吊诡、隐喻或诗的语言、意义形态、论辩、

6、权利、解构、解放、随性、冲突、变革、游戏、去霸权、后工业、后殖民、去主流、重情感、关系取向等。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一个从理论上难以精准下定论的一种概念,因为后现代主要理论家,均反对以各种约定成俗的形式,来界定或者规范其主义。后现代主义产生的理论来源后现代主义产生的理论来源1.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反形而上学倾向 现代西方哲学要么认为形而上学命题是假命题或没有意义得到命题,要么绕开形而上学问题大谈其他问题,要么认为形而上学问题是无法解开得到问题。 2.维特根斯坦的后期语言哲学 哲学的混乱和争论皆源自对语言的误解,源自哲学家说了不可说的东西。因此,哲学就是澄清问题的活动,它的根本任

7、务就是把能用命题和语言说明的与不可说的东西划分开来。这就是西方哲学史上著名的“语言转向”。3.尼采的非理性主义和非道德主义观点 尼采要打倒一切偶像,摧毁西方几千年的哲学传统即在二元对立中思维的传统,进行价值重估。尼采抬高意志,贬低理性,宣扬非理性主义。尼采把是否有利于“提高权力感”作为衡量真理和区分善恶的惟一标准。4.海德格尔对西方哲学的激烈批判及其关于“存在”、“语言”的学说海德格尔要否定包括尼采和马克思在内的一切持有二元对立的形而上学思维的哲学。他认为对“存在”应该“理解”,理解的实质是人的自我理解;“语言是存在的家”。这样,海德格尔就瓦解了传统哲学的观念与实在、主体与客体对立的二元论,大

8、大启发了后现代主义者的理论建构。5.解释学的发展对传统哲学的冲击解释学反对传统哲学对本体、本质的追问,否认中心、整体性、认识性、客观性,强调主体对事务、对象的解释、理解,注重从主体出发而发生的主体与对象的意义关系。否认传统哲学对一元论、事物的客观性和意义的确定性的强调。主张多元、主观和不确定。6.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以及文本主义的影响法兰克福学派对现代科学、启蒙遗产及现代西方工业文明的批判,存在主义对人的生存的孤独性、虚无性及不确定性的强调,以及文本主义关于“一切事物都是文本”的观点等,也都从不同的方面,如批判现代性、解构主体性、颠覆客观性等,为后现代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理论来源。后现代主义的后

9、现代主义的理论特征理论特征1.反逻各斯中心主义、反语言中心主义后现代主义坚决否认本来意义上的形而上学,即现在所说的“形而上”,否认本体论,否认有世界的最终本原、本质存在,否认“基础”、“原则”等问题。认为“形而上”的东西只是一种假设;传统哲学还假设人的认识又是通过语言来进行,即认为语言可以反映对象,表述或表达对象,人们也可以通过认识者对世界本质、规律的语言表达去认识、了解世界和事物。后现代主义认为,这是一种“元叙述”、一种“宏大的叙事方式”,是必须打破的。2.反基础主义、反本质还原主义传统哲学对事物的认识就是去追寻事物的“始基”即世界的终极基础,就是还原式寻找事物的终极本质。后现代主义认为“始

10、基”、“终极本质”就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在场”,就是“逻各斯”的一种表现形式,应该摧毁和解构这种思想和信念。3.否认整体性、同一性后现代主义否认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否认同类事物之间具有某种同一性,代之以碎片、相对性。认为事物的意义是相对的,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偶然的,比如,每一部著作都仅仅是一个文本,没有作者,没有中心思想,不同人可以读出不同的意义阅读就是一种误读,因而作品谈不上普遍性、同一性和整体性。4.反对中心,寻找差异性和不确定性中心的存在就意味着有非中心的存在,意味着有主从、本末、内外等二元论存在;意味着本质决定现象、内决定外、中心决定非中心;也意味着人的认识总是要通过非中心而揭示中

11、心。这实际上仍是一种“在场的形而上学”和逻各斯中心主义,是理应受到批判和解构的。后现代主义强调非中心、差异性和不确定性,以随意播撒所获得的零乱性和不确定性来对抗中心和本原。5.反对理性,消解现代性现代性、科学理性破除了奴役、压抑的根源,却又设置了又一新的奴役和压抑,设置了新的“权威”、“本质”、“中心”。所以,应拒斥一切现代性的理论,解构和摧毁现代性的观念、理论以及理性。现代性使主体失去了自主性,现代主义虽然确立了主体和主体性,但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主体越来越失去了自主性,同时,还忍受着内外的压力而焦虑、苦闷、彷徨、忧郁、孤独、无助,随波逐流,无所适从;主体意味着主客二分,主体的存在不仅意味着

12、主客二分的存在,也反观了现代性的缺陷;其实主体只是现代性的一个杜撰,根本不存在。世界没有人和物的关系,只有物和无的关系。6.反对真理符合论,强调实用主义的真理观和知识的商品化事物的本质不是客观的只是人解释的结果,事物不存在一个先天的本质、基础,等待人们去客观地、如实地反映和把握,事物的本质、意义只存在于人们对事物的阅读和解释行为中。应坚持实用主义的真理观。知识为销售而生产,在后现代社会里,知识不以知识本身为最高目的,只是为销售而生产,因而,知识只是一种商品。后现代主义的合理性后现代主义的合理性1. 后现代主义坚持了哲学的批判性,哲学不是现成的结论,而是对现成的反思。批判性是哲学的基本性格。而后

13、现主义恰恰是高举了哲学的批判精神这面大旗,对以往的一切以及不同于自己的一切都进行了无情而残酷的批判、解构。如本体论、二元论、现代化、科技、理性等。2. 后现代主义关注时代、关注现实,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因此必须面对现实,紧跟时代,唯如此才能从现实中吸取养分;哲学的批判精神也要求哲学直面现实、直面生活。而后现代主义正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现实和流行的现代主义的观念进行关注和反思的产物。3. 后现代主义批判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反对包罗万象的近现代世界观。形而上学一方面坚持僵死的的“二分”或“二元”,另一方面又因双方的不相容而走向极端要么全盘肯定,要么全盘否定。而正是这一思维方式才使西方社会对现代

14、化、现代性和科学的作用等问题的理解出现偏差。4.后现代主义看重被现代性所忽视的一切,看重现代性之后和之外的一切。例如不确定性、异质性、无序、平面化等,而对于被现代性所看重的一切如原则、整体性、确定性、权威、统一性、规律等都加以拒绝。应该说,是对现代主义的一次深刻的理论反省,抓住了现代主义的问题,击中了现代主义哲学的要害,有利于西方哲学朝着另一个方向发展。5.后现代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进行批判和鞭笞,对科技理性和工业文明进行质疑和解剖,有利于人们看清资本主义的真面目,能够促使资本主义正视自己的弊端。对于正在从前现代化走向现代化的国家具有启示和警示作用,避免重犯错误。后现代主义的失误后现代主义的

15、失误1.怀疑主义、虚无化。形而上学强调同一性、整体性,但是却抹杀了同一和整体内部的差异性,使同一和整体变成了僵死的、封闭的、毫无生机的“城堡”。但是,形而上学的错误不在于它承认同一性、整体性、事物的本质、基础及“二分”,而在于它把这一切绝对化、僵死化、封闭化了。纠正这一错误,只需在封闭的“城堡”上凿出一个窗口就可以了,可是,后现代主义却彻彻底底地摧毁了这一“城堡”,使这一城堡变成了一堆碎片和一个瓦砾场,以碎片、差异和多样性代替了形而上学的本质、基础和“二分”,以解构一切、摧毁一切的态势以及“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的态度对待一切事物。这样,后现代主义在使被形而上学僵死化、凝固化的世界重新动

16、荡起来的同时,又震碎了、虚无化了这个世界。人们在面对这个虚无的、瓦砾般的世界时变得无所适从,几乎也成为了一种虚无。后现代主义用绝对的否定的态度对待形而上学的绝对的肯定的态度,其实是犯了同样的错误。2.反对理性,消解主体性随着科技理性的昂首阔步,为人们带来了充分的物质财富,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的破坏和人的自主性的完全丧失。所以,后现代主义要求反对理性,消解主体。但这显然不是科技理性的错误,而是运用科技理性的社会运作方式的错误。犹如原子能本身没有错误,错误的是运用原子能制造了原子弹一样。事实上,理性也不可能被消解。其道理在于:其一,理性是人所特有的;其二,人们仍然只能依赖主体,用理性去纠正理性的偏差、

17、恢复人的主体性。人们应该做的事情是,恢复人的本性,使理性健康的发挥作用。 3. 相对主义后现代主义认为,阅读就是一种误读。要摧毁一切标准,奉行“怎么都行”(费耶阿本德语)的主张。这必然会走向相对主义。4. 局限于知识范围内的批判与解构。后现代主义把现代性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归罪于现代性观念或西方几千年以来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于是乎,后现代主义就针对传统哲学和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进行近乎“疯狂”的批判和解构,在尼采打倒上帝、福柯推倒“作者”和“人”之后,推倒了一切。以知识生活涵盖整个社会生活,或者说仅仅从知识状况出发思考当代社会,所以,后现代主义只是表征着对当代社会的一种知识态度而已。不能从根本上为

18、当代社会医治创伤。5. 一种反形而上学的形而上学。后现代主义一方面解构了真理、价值、本原、在场等传统哲学的主要概念,另一方面却又保留、借用了传统哲学的另一些概念;一方面消解或解构传统哲学的“基础”、“逻各斯”、“整体性”、“本质”以及“二元论”,颠覆了等级、结构、权威,赋予意义以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却又把非基础、非本质、边缘、碎片化、反理性等推崇为新的“神圣”,赋予了“意义的不确定性”、非中心等以确定性和权威,建构自己的“后现代”。所以,后现代主义只是以和传统哲学相对立的形而上学代替了传统哲学中的形而上学,成了一种反形而上学的形而上学。参考资料:谢武纪张明波,试析后现代主义思维方式,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