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HSE管理体系十大要素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8010392 上传时间:2024-07-23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86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HSE管理体系十大要素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HSE管理体系十大要素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HSE管理体系十大要素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HSE管理体系十大要素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HSE管理体系十大要素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HSE管理体系十大要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HSE管理体系十大要素(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HSEHSE 管理体系十大要素管理体系十大要素作者:os日期:20104-3014:41:8一、领导承诺、方针目标和责任一、领导承诺、方针目标和责任集团公司和直属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提供强有力的领导和自上面下的承诺,是成功实施 HSE 管理体系的基础。SE 方针和战略目标是集团公司在 H管理方面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是实现良好的 HSE 业绩的保证.高层管理者通过提供资源,通过考核和审核,不断改善公司的E 业绩。(一)总则石油石化企业各级组织的高层管理者应直接抓HSE管理工作,在HSE方面的承诺, 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只有做到领导重视,全员重视,将HSE管理

2、作为公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建立起一个有效的HSE管理体系。实施管理体系的全过程都是集团公司方针和战略目标的指导下进行的.方针和目标指明了集团公司在 H方面的努力方向,提供了规范组织行为和具体目标制定的框架,能指导公司有效地实施和改进它的管理体系.(二)内容公司高层管理者对SE 管理建立和实施的认可和承诺,是SE 管理标准体系建立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实践证明,高层管理者的决心和承诺,不仅是公司能够启动 HSEMS 的内部动力,而且也是动员公司不同部门和全体员工积极投入体系建立运行的重要保证。他们的支持和参与程度会直接影响着管理体系的建设和速度。在此,特别需要高层管理者做到:明确 HSE 管理

3、应为公司整个管理体系的优先事项之一,对此类事项的考虑应纳入到公司管理决策的重要议事日程中;认识到预防事故和改进集团公司形象的意义,尤其是中国石化股份公司上市后,在投资者心目中有形象,明确高层管理者承担的 HS的责任和义务;理解实施SES 对公司经济效益、公众形象、组织管理功能的促进作用,从而促进全员的HE 重视程度;承诺为建立 HEM及有关活动提供支持,保证 HSEMS 有效运行。方针目标内容是: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应遵守的内、外部要求,是对 HS管理最低限度的要求。实现持续改进是实施SEMS 贯彻始终的指导思想,也是集团公司 Q/HS0.1200的主要目的,方针中应明确这一意向。重视事故

4、预防,即尽可能防止事故发生,而不是事故发生后再补救, 执行 Q/SHS00011-01 时理-应遵循此原则.除此之外,还要包括其他内容,如倾听相关方意见,鼓励承包商、供应商建立 HSEMS 等。方针和目标应满足以下要求:公司所有的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满足 HSE 管理和各项要求;与公司其它方针保持一致,并具有同等重要性;能够得到各级组织的贯彻和实施;公众易于获得;符合或严于相关法律和法规的要求.当法律和法规没有相关规定时,可选用公司内部合适的企业标准;尽可能有效地减少公司的业务活动对 HSE 带来的风险和危害;通过定期审核和评审,不断努力改进 HE 表现,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中国石化股份公司的

5、子公司与分公司的方针应与母公司的方针和目标保持一致;与公司的活动、产品、服务和其他仍对 HS的影响息息相关。(三)建立领导承诺在SM建立和实施过程中,在/SHS0001。200中规定高层管理者的主要任务是:制定方针和战略目标,公司的方针和战略目标,公司的方针和战略目标必须由高层管理者制定,因为在方针中要承诺遵守法律、法规,承诺持续改进和事故预防,而这一定会牵涉到公司的总体管理和工艺、产品的改进,涉及许多投资和人员调配,只有高层管理者才能作出这些决定;主持评审,高层管理者要定期对 HE 体系进行评审,评价它是否适合于当前公司的状况,是否满足HSES 标准的要求,员工是否切实地按照体系的要求去做,

6、然后对体系进行改进;建立组织机构,任命管理代表;提供必要的资源,即在人、财、物等方面的支持。方针的具体内容应包括以下内容:1、长远规划方面-公司的投资或发展应考虑SE 的要求;公司的项目确定和实施应尽量降低风险和影响;影响相关方以确保公司方针的实现。、特定目标方支持采用最佳可行技术和有利于 HSE 管理的运行管理实践;强调本身安全设计,实施清洁生产;优先考虑废弃物在公司内部的循环使用;开展新工艺和产品设计,减少对 H的危害。、符合性方面与SE 监督管理机构密切合作;确保运行层次始终符合法规要求;实现地区或同行中最佳管理标准的要求;遵守石油石化行业协会等组织建立的原则。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安全、

7、环境与健康(HSE)承诺和方针目标:我们的 HS方针是: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全员动手,综合治理;改善环境,保护健康;科学管理,持续发展;我们的 HS目标是:追求最大限度地不发生事故、不损害人身健康、不破坏环境,创国际一流的SE 业绩.我们的 HSE 承诺是:在世界任何地方,遵守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在所有的业务领域,我们对 HE 的态度始终如一。-集团公司的各级最高管理者,是 HSE 的第一责任人, 每位员工对公司的 HE 事务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HSE 表现是公司奖励和聘用雇员和承包商的重要依据。保护生态环境,建设清洁生产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向社会公开我们的SE

8、 表现,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不断提高公司的 HSE 管理水平。为保证目标的实现,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支持。二、组织机构、职责、资源和文件控制二、组织机构、职责、资源和文件控制公司和直属企业应建立组织机构并明确职责,合理配置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广泛开展培训以提高全体员工的意识和技能。(一)作用1、组织机构的作用人员是管理体系的运作者,体系的成功实施,取决于整体的工作效能, 一个人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组织机构,能保证组织的各种活动按要求进行,并在发生异常情况时作出正确的反应。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往往涉及组织全部或大部人员的活动,一般可在原有组织机构的基础上, 增

9、设有关的职责和权限,规定岗位责任,保证所有的责任都落实到部门和个人,所有的部门和人员都承担本岗位的 HSE 责任。2、管理代表的作用最高管理者对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工作不可能事必躬亲,所以必须任命管理代表,规定管理者代表的职责和权力,使其在安全、环境与健康的范围内代表最高管理者进行管理,并定期向最高管理者汇报.3、资源的作用组织中任何一个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良好运作,都离不开一定的资源做保证,安全、 环境与健康管理体系也是如此,没有必要的资源,该管理体系将无法运作。4、能力及培训的作用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体系的成功实施,有赖于组织内部全体员工的参与,这就对组织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明的要求。首先

10、需要他们具备良好的安全、环境与健康意识;有高度的责任感;并对各自岗位职责和安全、环境与健康因素有充分的认识。此外,他们还需具备处理本岗位安全、环境与健康事务的能力.为培养员工的安全、环境与健康意识和能力,组织要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5、 对承包商要求的作用在现代企业经营过程中, 必须要求承包方同样遵循安全、 环境与健康管理体系标准。6、信息交流的作用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活动和组织的运行活动密不可分,和其他管理活动也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往往需要组织内各部门的互相配合,协同工作。当发生紧急情况时,要能迅速传递信息,从而敏捷地作出反应。(二)内容-1、组织机构和职责(1)最高管理者的责任负责方针和战略目

11、标的制定,作为指导组织安全、环境与健康行为的准则;为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体系的建立提供支持和资源保证;包括人力、物力、技术等等;负责定期进行评审,并根据审核和评审的结果对体系予以修正。()管理者代表最高管理者应任命管理代表,在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事务中代表他行使职权。根据组织的规模和实际需要,管理者代表可以是一名或多名,对于中小型企业,管理代表也可以是兼职的.(3)全体员工安全、 环境与健康管理职责不仅限于最高管理者和职能部门,需要全体员工都以负责的态度从事自己的工作,并在自己的岗位上承担有关的责任。2、资源在建立和实施该管理体系过程中,组织应在了解、掌握现有设施、装备条件的基础上,考虑需要在

12、设施、装备方面进行改进和补充,当现有设备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考虑按以下次序进行更新和补充:(1)不符合国家、地方法规要求的设施和设备;(2)不能满足企业安全、环境与健康目标和表现准则的各种设施和设备;(3)企业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水平持续改进所需的设施和设备现有财力资源允许的条件下,充分考虑法规要求,分阶段改进企业的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体系,不断寻求企业效益和成本的最佳结合点。3、能力组织应建立对员工进行教育和培训的程序,建立人员上岗制度,制定教育和培训计划。应保证关键岗位的人员上岗前都得到必要的培训,具备从事本岗位工作所需的能力.、承包商公司应保证其承包商按照本标准指南的要求和条款运作,并与公

13、司的安全、 环境与健康管理体系一致。如果承包商和公司在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体系中存在差异,应在签订承包合同前进行谈判或协商,将协议记入承包合同,以便在实施中解决分歧。、信息交流-为了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机制,组织应制定一套程序,针对各种内、外部信息的性质,规定联络的责任、渠道、方式.内部信息交流是组织内部各层次间的交流,它支持组织的管理活动协调有效地进行.与外部的信息交流主要是与各类相关方(有关机构、团体、所在社区、社会公众等)之间的各种信息交流,它保持组织对外部要求的了解,也向外界提供组织的信息。、文件及其控制文件工作不是一项狐立的活动。它渗透到体系运行的全部活动中。为了描述体系的全面运行情况

14、,应编制一份说明文件, 对体系中各核心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说明,并指示从有关文档中查询细节情况的途径。所有文件均应字迹清楚,注明日期(包括修订日期),标识明确,妥善保管。对于电子文件,应有必要备份,谨防数据丢失。三、风险评价和隐患治理三、风险评价和隐患治理风险评价(Ris Assest )是指在危险因素辨识的基础上,根据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分析预测存在的危险的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和可行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措施的过程.(一)风险评价的作用风险评价和隐患治理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是所有 HSE 要素的基础。通过风险评价能搞清企业运行过程中可能的S影响,并对以往的 HSE 管理进行总结,找出优势

15、和不足。 直属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应不间断的组织风险评价和隐患治理工作,识别与业务活动有关的危害、影响和隐患,并对它们进行科学的评价分析,确定最大危害程序和可能影响的最大范围.根据风险评价的结论,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预防危险和控制风险措施的应急反应计划和隐患治理措施,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 HSE 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二)风险评价的内容风险评价的内容相当丰富,评价的目的和对象不同,具体的评价内容和指标也不相同。目前常用的评价方法有安全检查表示(SCL);预先危险性分析法(H);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法(NEA)等等。直属企业的主管领导应直接负责并

16、制订风险评价管理程序,每隔一定时间或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新原料时,应重新进行风险评价。 1、风险评价首先要明确评价对象,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价方法和程序。直属企业应依据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应遵守的法律、 法规和标准要求, 进行新建、 扩建工程风险预评价和在役装置(设备) 的风险评价,判定其风险等级。 2、确定风险危害及其影响。直属企业应系统地确定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中的风险危害及其影响. 3、正确选择判别准则.判别准则是企业用来判断风险危害及其影响的依据。判别准则来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品、运输及售后服务过程中应遵守的法律、法规、合同规定、企业 HSE 方针或标准等。在新装置设计或运行期间,直属企

17、业应确定相关活动的判别准则F:AGE并评价是否符合标准。任何关于-修订判别准则的提议放宽准则要求的建议,都应得到公司高层管理者的批准。、评价危害和影响。在进行风险评价时,要充分考虑风险对人员、生产环境和周围环境、财产等因素影响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涉及到人员健康与安全的风险评价,应考虑到可能发生的火灾和爆炸事故;可能发生的冲击与撞击事故;可以发生溺水、窒息与触电事故;可能发生暴露于粉尘、化学品、物理因素和生物药剂的环境的事故;人机工程因素及可能发生的有害物料的泄漏事件等。5、记录重要危害和影响。可能发生的重要危害和影响要有详细的应对措施和资料记载。直属企业应将已确定的可能对 HS造成的显著危害和

18、影响事件形成文件,详细列出降低危害的措施。 6、建立详细目标和量化指标。直属企业应根据企业的 HSE 方针和目标、风险管理要求,建立适当的、具体的风险评价目标和量化指标,这些目标与量化指标应是可验证的、现实的和可实现的。作为风险评价的后续工作, 直属企业应制订有关 HSE 关键性的管理活动和任务和量化指标,还应定期评审这些指标的连续性和适用性。 7、确定和评价风险控制措施。直属企业应定期根据风险评价情况编制出风险评价报告,确定风险削减措施和评价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风险削减措施应包括预防事故、控制事故、预防急慢性职业病、降低事故长期的和短期的影响等部分。 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和随后的工作要求有可

19、行的管理和现场监督规定,并要求操作人员对其理解和掌握。(三)环境因素评价直属企业应建立并保持环境因素评价程序,用来确定其生产经营活动、产品、运输及售后服务中能够控制的环境因素,从中判定对环境具有重大影响的环境因素.企业在制定环境目标时,应对重要环境因素加以考虑。1、环境因素的确定范围主要的环境因素包括:生产工艺;维修保养;检验、分析、检测设施;原材料、半成品采购;设备更新;产品运输、贮存、使用和服务;废弃物的处理、贮存、处置和利用等方面。2、环境因素的变更在下列情况发生变更时应及时更新确定和评价环境因素:法律、法规、标准发生变更时;生产工艺发生变更时;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时.、评价重要环境因素

20、判定的依据评价重要环境因素判定的依据是:有关国家、地方及行业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环境影响的范围;环境影响的程度大小;环境影响的持续时间;社会和公众的关注程度和环境敏感点。4、环境目标和指标的规定直属企业应建立环境目标和指标。企业在建立环境目标和指标时,应考虑重要环境因素、可选择的技术方案、资金、运行和经营要求,同时要符合公司的E 管理方针与目标。-直属企业应制订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应包括有关职能部门在实施环境目标、指标时的职责,实现环境目标、指标的具体实施方法和详细时间表。(四)隐患治理隐患治理先要进行隐患评估。隐患评估包括:1.自评:直属企业应实事求是地按照推

21、荐的评估方法对隐患进行评估,评估后的隐患应建立完整、齐全的档案资料。2复查:直属企业 HE 管理部门应根据自评结果进行复查。在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后,编制出年度隐患项目治理计划表并列入年度综合治理计划。其中重大隐患治理项目经 HS管理者代表批准后,报公司的 HE 管理部门审查并组织实施。3。公司的 HS管理部门对上报的隐患治理计划进行初步审查。根据隐患治理情况,组织有关专家对隐患治理计划进行评估,编制出隐患治理评估报告,提出隐患治理评估结论。直属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对事故隐患应做到心中有数,组织隐患治理工作。四、承包商和供应商管理四、承包商和供应商管理承包商和供应商及相关方对企业的 HS业绩十分重要

22、,应评估他们的 H表现, 对供应商的产品和售后服务应进行验证,确保其符合企业的 HSE 管理规定和要求。(一)作用企业通过协助承包商建立一个同企业 HSE 方针、目标要求相符合的 HS实施计划,加强对承包商 HE 管理,来保护企业和承包商的双方人员,避免工作场所发生事故。当企业和承包商共同合作来加强SE 管理时, 他们都会从中获益, 益处包括:改善安全和健康表现;密切企业和承包商的工作联系;提高生产能力;改善装置(设备)的可靠性。为企业提供产品的所有供应商,由于其产品质量、设计、运输等方面的原因,可能给企业或在企业范围内工作的相关方带来风险和危害.因此,为了把供应商带来的风险和危害降到最低,必

23、须对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提出有关 HE 方面的要求。(二)内容承包商的管理、 企业项目主管部门应负责制定和实施对承包商的预认证计划。 其内容应包括: 承包商的资质证书;HSE 管理机构、管理制度和保证体系;以往的HE 业绩和表现;经营范围和工程能力;施工管理能力和队伍的素质; HE 保障体系和E 管理措施;现场负责人和现场 HSE 管理员的上岗证件; 特种作业人员的取证、持证情况;转包、分包队伍的 HE 资质。 2、承包商的选择.企业项目主管部门和SE 管理部门在确定了工程项目后,应在其招标通知书中对承包商提出 HSE 管理的具体要求和所采取的SE 管理措施.承包商在接到招标通知书后,应按招标通

24、知书中的有关 HS的要求,编制 HE 管理实施程序。企业 HSE 管理部门应检查承包商编制的 HS管理实施程序。合同签订后,承包商在项目开工前应做好如下工作:组织施工人员学习 HSE 管理制度、规定;与企业HS管理部门签订安全承诺书和安全协议书;所用的车辆、设备、机具满足企业的 HSE 管理要求;制定和落实防止伤害事故、环境污染事故的具体措施;了解装置设备的生产特点和安全要求;为施工人员配备符合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3、企业应做好开工前的准备:组织 HSE 教育和考试;签订安全承诺书和安全协议书;办理人员、车辆入厂证和作业许可证;安排 HSE 监督人员和作业监护人;审查承包商工程项目 HSE

25、 作业计划书;提供安全作业条件。 4、作业过程监督。承包商应遵守的规定:进入生产装置的施工人员必须按规定着装,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帽及劳动防护用具;严格执行安全用火管理制度和进入设备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及高处作业安全规定;进入生产装置的施工车辆,必须办理车辆进入该区的“许可证.企业主管部门、基层单位应与承包商建立作业协调联系制度,使承包商及时了解企业的H要求;承包商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活动,传达业主提出的SE 信息,开展 HSE 管理活动。 承包商应建立书面应急预案,对其雇员进行应急培训,明确生产装置内作业有关的关键设备、重要仪表的部位和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料的放空点、脱水点、排凝点、采样点以

26、及防护、控制、处理的办法.承包商应向企业 HSE 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报告所有应与承包商现场工作有关的事故和未遂事件。 5、业主应制定对承包商 HE 表现情况的管理考核规定,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不符合情况,按规定进行处理.工程管理部门应将承包商在施工作业期间S综合表现记录存档,并作为以后选择承包商的重要依据。供应商的管理企业应对供应商制定资格预审、选用和续用标准。企业供应部门应建立供应商资格认证和评价制度,制定资格预审、选用和续用标准,及时淘汰不符合要求的供应商;应建立采购供应责任追究制度,保证采购设备、材料的质量并符合 HSE 要求;应建立供应商质量保证金的制度,经常识FS:PAE别、控制与

27、采购有关质量危害和商业风险;应建立供应商的公开竞标制度;应建立采购供应材料(设备)的检验制度。五、装置(设施)的设计与建设五、装置(设施)的设计与建设装置(设施)的设计与建设是 HSE 管理体系实施环节的第二个要素,是SE 管理体系中的关键要素。管理体系通过对装置(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等诸环节实施全过程SE 监督管理,保证装置(设施)在运行寿命期间能够保持良好的安全、环保和健康状态,实现装置安、稳、长、满、优生产的目的。装置(设施)的设计与建设 HSE 管理要素全面系统地规范了新建、改建、扩建和重大技术改造过程中各个阶段的 HSE 监督要点和管理要求。充分体现了 HSE 监督管理要从设计源

28、头抓起的全新的管理监督理念,从而从根本上杜绝由于设计、建设原因而引起的各类事故和装置缺陷。现就管理监督内容分别作简要介绍:(一)总则内容完善的设计是实现装置本质安全的源头,优良的建设安装质量是保证装置 (设施)安全可靠运行的基础。总则对建设项目按劳动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的监督原则,设计、建设过程中应遵循的标-准、规范及 HSE 管理协调提出 3 条原则性要求.1、 新建、改建、扩建装置(设施)的安全卫生与环境保护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设计单位应严格遵守公司有关安全卫生与环境保护的技术管理制度、规定、要求,不断完善设计。、 企业应建立工程项目的协调管理机制

29、,统筹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 建设、安装、试车、验收等工作。(二)安全卫生预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要求根据国家有关规定, 企业应在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组织开展安全卫生预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必须经企业和地方有关部门审查,审查批准后,建设(工程)项目方可正式进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程序.没有进行安全卫生预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或安全预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没有获得地方主管部门批准的建设项目,不得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更不得进行初步设计。(三)资质、审核与责任管理内容资质、审核与责任是二级管理要素中一项重要管理监督内容,突出了 HS超前管理的监督理念。其管理监督

30、重点是建设项目的评价、设计和建设安装必须选择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或人员承担,建立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施工E 管理机制、控制程序和严格的审查、会签批复制度,从而保证劳动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设施的设计、建设、安装满足或优于国家的法规、标准要求,达到控制非标设计的目的。同时对落实设计部门高层管理者和设计人员的 HSE 责任提出具体要求。1、 资质的监督内容。企业建设项目主管部门应根据HS管理要求,建立资质审查管理机构和管理审批程序。委托具有评价资格的单位进行建设(改造)项目的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 2、审核的内容。审核主要是针对设计各个阶段的 HE 监督内容,审查设计标准、规范的执行情况.

31、审核分为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的审核、初步设计审核和施工图设计审核 3 个阶段.、施工图设计审核。施工图设计时,应充分落实和不断完善初步设计所确定的安全卫生、环境保护的措施和要求;实施设计单位自行监督;引进技术及成套引进装置的建设项目,国内设计单位应对外商施工图中的安全卫生环保设施的设计加以监督。(四)责任责任是本管理要素重要内容, 目的是落实管理者和设计人员的 HE 职责, 充分体现 “谁主管、 谁负责”管理原则,推行设计项目终身负责制,对委托人、审查审核人和设计人员实行责任追究制度.(五)设备采购与安装装置(设施)的设备、设施的采购和安装直接关系到装置(设施)在运行寿命周期内的安全、稳定、可靠

32、运行,建设单位应根据SE 管理要求,建F:PG立设备、设施的采购和安装管理机制和控制-体系,确保采购、安装的劳动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设备、设施符合国家、企业有关标准、规范。(六)阶段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 HS管理监督的基础,也是发现装置(设施)设计、安装缺陷和识别非标设计中潜在危险因素的重要手段。设计、建设、施工单位应针对各阶段、各专业的不同特点,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风险评估活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各类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降低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七)装置(设施)的试运行新建、改建、扩建和重大技术改造装置(设施 )试运行前应建立审查确认程序,通过审查确认验证建设项目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设施的设计、建设

33、、安装是否与标准、规范保持一致,HE 防范措施和审批意见的落实情况,开工前员工是否进行 HSE 岗位技能培训,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编制等情况.(八)实际偏差管理实际偏差管理内容主要是对建设、安装与设计标准发生的偏差进行监督,并及时组织对偏差实行纠正。六、运行与维修六、运行与维修运行与维修是 HE 管理体系实施阶段的第三个要素,是SE 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的核心要素之一.该要素通过建立必要的程序、规程、标准等,对作业场所、过程、装置、机械、设备以及运行程序、操作程序和维修程序进行控制,从根本上消除或降低职业危险和危害,避免偏离 HS方针、目标的运行情况。(一)运行与维修管理要素在 HE 管理体系

34、中的作用运行与维修是管理体系实际的运作过程,也是E 目标的具体实现过程,其作用就是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程序和标准,使生产设施、设备的运行符合综合设计要求,人的生产作业行为在安全状态下进行,实现 HSE 管理方针和目标。(二)SE 管理体系标准中运行与维修内容基本要求) 对所有新安装和改造的设备,应进行开车前、开车后审查,审查情况应记录存档,确认建设(建造)与设计相符。) 满足或优于适用的法规要求。运用明确的操作、维修检验或控制体系,保持运行正常和机械完好。c) 设置关键运行参数并定期监测。为保持装置在这些参数范围内运行,员工应清楚自己职责和义务。d)编制明确的开车、操作和停车规程,并指定专门

35、的审查批准人员。)停车维修和改造的设备再次投入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和试验,并应记录检查结论和试验结果。) 制定保护系统试验和维修计划,包括临时解除的管理方法,以保持可靠性和可用性.-g) 评估、管理因在运行装置上其附近进行同时施工、作业所带来的风险。h) 公司应建立关键生产装置监控系统,实现信息化管理。i)对重要环境因素应建立并保持控制程序,以确保与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和活动在程序规定的条件下运行。j) 对于使用达到报废期的设备或装置,应在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制订废弃、修补或恢复再用的计划。k) 要有质量保证体系,确保更换或改造的设备保持完好运行。以上内容是从集团公司各直属企业运行与维修管理的共性

36、上,规定了该要素的基本管理程序和管理要求,由于集团公司是一个集石油开发、炼油化工、产品销售、建设安装为一体的综合性集团公司,各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差异很大,因此,在与集团公司 HS管理体系相对应的运行与维修要素中,按照不同的行业特点,规定运行与维修管理要素的具体内容。(三)运行与维修管理要素的理解要点 HE管理体系标准要求企业确定与风险有关且需要采取控制措施的设施、 设备的运行以及作业活动,对其建立相应的管理程序,确保其运行不偏离 HSE 目标。运行与维修的控制和管理应涵盖设施、设备的整个使用寿命周期,包括开车、运行、维修、保养、报废等各个阶段,同时也包括伴随于各个阶段的人的作业和操作行为。这里

37、体现了一个全员、全过程的问题,集团公司的 HE 管理体系标准, 是从运行与维修管理的共性上描述了该要素的管理要求,不同的企业,不同的生产车间、作业队和工程建设项目部,有着不同的作业内容,也就有着不同的管理要求。针对具体的生产操作,尤其是可能引发重大事故的活动,应予以规范和控制,制定相应的程序和作业规程、操作规程,明确规定运行标准和要求.HSE 管理体系要求建立一套文件化管理程序,特别是对于可能引发事故的操作和活动,如装置的开车、停车、检修,高温、高压状态下和接触有毒有害介质的作业,紧急情况下人员的行为等,对于这些作业都应制定明确、统一的操作步骤和程序,并使相关人员所熟知,避免由于误操作而引起的

38、事故或造成事故影响的扩大。运行与维修的控制和管理不仅要考虑设施、设备及人身安全,还应考虑对环境的保护和人员健康的保障,对废物、废水噪声、粉尘等进行有效的控制,采取措施将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改善作业条件 ,提供必要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用品,最大限度的降低职业危害.运行与维修的控制和管理需要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应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在现行有效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运用先进、科学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技术,不断改进运行控制的效果。七、变更管理和应急管理七、变更管理和应急管理变更管理是指对人员、工作过程、工作程序、技术设施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地控制,以避免或减轻对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体系的影响。应

39、急管理是指生产、储运和服务进行全面、系统、细致地分析和调查研究,识别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制定可靠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变更管理失控往往会引发事故,应实施严格的变更管理.一旦事故发生,为确保人身、财产安全、不破-坏环境、不损害公司的声誉,必须实施应急管理。(一)变更管理1、目的和作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内部都会发生很多变更,如人员、工作过程、工作程序、技术、生产设施等变化,这些变化可能是永久的,也可能是暂时的.对这些方面的管理如果失控,往往会引发事故,因此必须实施严格的变更管理,进行有计划的控制。、主要内容变更管理主要包括:明确变更的内容;对由于变更可能导致的安全、环境与健康风险作出

40、记录并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制定风险削减措施;将变更的内容,及时传达到相关方,并对员进行培训。3、理解要点 a)变更类型:工艺、技术变更;设备设施变更;管理变更。 b)变更申请:变更的提出者在申请变更时,应按统一的要求填写变更申请表. c)变更审批:提出变更申请后,先由单位领导签字,然后送主管部门,由其按判定范围和实际生产的需要判定是否需要变更; 对危险范围较大及危险程度较高的变更,主管部门应组织相关职能部门组成评价小组进行危险性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决定是否批准变更申请。不论变更申请是否批准,都应将结果反馈至变更申请人及其所在单位。经批准的变更应发至所有相关单位。)变更实施:变更批准后,由主管

41、部门负责实施并形成文件。不经过审查和批准,任何临时性的变更都不得超过原批准范围和期限.)变更验收:变更实施后,由变更主管部门对变更的实施情况进行验收,形成文件,并及时将变更结果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f) 变更资料管理:变更主管部门应对所有变更的资料进行存档; 对变更前的资料一律加盖 “作废” 章,由变更主管部门保留一份外, 其余的一律作废并进行处理,新资料按有关程序及时送达到有关部门和人员手中;有关部门接到变更新资料后,及时进行资料的更替,并及时处理好旧资料,以保护所变更的资料的统一性和有效性。(二)应急管理1、目的和作用 HS管理体系通过风险评价,实施全员、全过程、全天候管理 ,减少和控制事

42、故的发生。但由于体系的不完善、员工不了解体系要求、员工FS:PAG了解但不按要求做及其他原因,还会导致事故的发生。为降低事故的发生几率、控制事故的范围、减少事故损失,将事故控制在合理可行的范围,必须实行应急管理。-、主要内容及理解要点 a)危害的辨识与分析:制定应急预案前,应系统地确定和评估设施(运行系统)上可能产生的危害.危害分析应明确:最严重事件;导致最严重事件的过程;非严重事件可能导致严重事件的时间间隔;引起其他事件的可能性;事件的后果。)应急预案的制定:每一个重大危险设施或装置、要害部位和可能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场所都应有一个现场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由企业生产综合部门组织安全、环保、技术、

43、公安、消防、工业卫生、医疗、设备、物资等相关部门制定;对于复杂的设施,应充分考虑所有的潜在危险以及事故发生的相互影响和可能引起的联锁反应;应急预案应包括保证有关设施受影响部分的安全规定(如紧急停车),制定对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应急预案应考虑各种特殊情况下配备足够的人员和设施(设备、用品),以保证应急预案的顺利实施。 c)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应实行分级管理,各级应建立相应的应急指挥系统,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参与事故处置的部门和人员要明确;应急设备、物资要齐全;有关图纸,资料要准确;紧急服务信息,如报警和内外部联络方式要通畅;事故发生后应采取恰当的工艺处理措施;有害物料的潜在危

44、险应采取措施;人员的撤离及危险区隔离要有计划;制定应急培训计划和演练要求等。d)应急预案的审查和检查:应急预案制定后,应经HS管理委员会讨论批准,并报上级应急指挥中心备案;应急预案一经批准,企业的应急管理部门应确保每一个员工和外部应急服务机构的有关人员熟悉和了解;企业的应急管理部门应进行定期检查:在事故期间通信系统能否正常运行;事故处置人员能否准确到位;各种抢险救护设备(设施)是否齐全、有效;撤离步骤是否适宜;相关人员对应急预案是否掌握等. e)应急预案的演练、 评估与修订;企业的应急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企业的应急管理部门在演练后,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找出存在的不足并进行修改。修

45、改后的应急预案要及时通知到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八、检查和监督八、检查和监督检查和监督,是S体系的一个重要链接环,正确认识这一要素,便于我们准确实施。为此,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把握:(一)目的和作用检查和监督是确保组织按照其所阐述的 HE 管理程序开展工作。在实施 HE 管理体系过程中,企业要建立定期检查和监督制度,定期对SE 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以保证 HSE 管理体系方针目标的实现。其目的在于:确定现行运行(或操作)潜在危害和影响,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 H管理进行科学的评价,以便对现行的操作标准、规章制度进行改进;通过检查监督反馈,引导管理层作出正确的管理决策。(二)主要内容检查

46、和监督应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及企业规定、制度开展工作。检查和监督的范围与内容:一是对企业活动中存在的重大危险因素进行监测, 保持它们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二是将检查和监督的结果评价与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企业的 HS管理目标、指标进行跟踪比较,考查组织活动的符合性。具体是:不同层次的人员履行职责、遵守规章制度情况;关键装置要害部位的安全运行情况;HE 设施的完整性和有效运行情况;员工的 HSE 素质与能力;各种 HSE 记录在完整性和有效性;作业场所安全情况及各种有毒有害因素的实际表现水平; 外排污染物和实测水平和环境质量的表现水平;工作场所的劳动保护水平和职工的健康水平;承包商和供应商的 HE

47、 表现情况;隐患治理项目的整改治理情况;HSE 管理制度和有关规定的有效执行情况。企业进行的 HSE 检查监督F:PAGE活动均应建立和保持一定形式的数据信息记录,以便于日后的比较分析和控制。检查和监督的不符合纠正。 “不符合”是一个专用名词,是指任何能够直接或间接造成伤亡、职业病、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的事件或违背作业标准、规程、规章的行为及与管理体系要求产生的偏差。管理体系及其表现是在不断纠正不符合的过程中实现或持续改进的。公司应制定程序,规定纠正不符合的职责和权限。当体系出现偏差和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及组织的方针、目标和指标时,要采取纠正措施。不符合的种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任何能够直接或

48、间接造成伤亡、职业病、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事件;2)违背国家、集团公司或企业的标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行为;)与管理体系要求产生的偏差:如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工艺、操作、施工、工作)纪律等。不符合情况发生后,应通过隐患整改通知单的形式,通知责任单位和相关方,责令其限期整改。隐患整改完毕后,检查单位就应组织有关人员到现场进行复查,并将复查情况填写隐患整改回执单内。(三)理解要点“检查和监督虽然是一个独立的要素,却又存在于其它要素的运行之中。检查监督和HS职责相互对应,构成了贯穿体系的一根主线。“只有检查,没有结果”的情况,是我们以往监督检查工作不够深入、达不到实际效果的主要原因。因此

49、“检查和监督”要素实施的关键就在于建立完善的检查监督考核机制。考核机制的重点是制定和实施E 管理工作的考核奖惩制度,以支持检查监督活动,保持SE 管理体系的运作。考核奖惩制度应明确对具有下列行为的单位和人员进行必要的处理:推诿、扯皮或故意不进行隐患整改、纠正工作;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纪律、导致事故发生;不履行 HSE 职责,不采取安全措施,导致事故发生;不吸取事故教训,造成事故重复发生;工作失职、失察,被上级部门查出严重管理问题.对具有下列行为的单位和人员进行奖励:因及时发现隐患,避免重大事故发生;在SE 管理上有突出表现和业绩的人员.怎样做好检查和监督工作?首先是S管理人员的素质要加强,

50、既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又要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其次是检查监督内容要明确。内容笼统或千篇一律,一成不变,就会出现检查质量差、监督不到位,甚至走过场的现象。最后是检查方式要多样化。根据 HSE 管理涉及面广的特点,既要有计划地定期组织综合性、专业性检查监督,对计划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阶段性评价,又要随机组织不定期的检查监督。九、事故处理和预防九、事故处理和预防(一)目的和作用“事故处理和预防”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 HSE 管理体系中的关键要素,它既有检查环节的内容,又有改进环节的内容,它是在一种特殊条件和非常情况下,对 HE 管理体系相关要素进行的一次检查和改进。石油化工企业的 HSE 特点, 要求

51、建立起一套完善有效的事故处理和预防机制。 预防事故和控制事故后果是 HSE一体化管理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是石油化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手段.既是我们提供社会和员工的保障,同时也是每个石油化工企业员工对SE 事务的责任.(二)主要内容1、总则总则要求企业、职能部门、二级单位、基层单位都要建立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程序,明确有关领导、部门、单位、岗位人员的相关职责,并严格考核,以保证及时地调查、确认事故(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制定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2、事故分类、分级按照石油化工的生产特点和事故发生的风险,集团公司将事故分为 8 类,即:火灾事故、爆炸事故、设备事故、生产事故、

52、交通事故、人身伤害事故、职业中毒事故、环境污染和破坏事故。根据事故后的严重程度将事故等级分为上报集团公司事故和非上报集团公司事故.其中上报集团公司事故又分为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将环保事故分为一般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较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重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和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3、事故报告迅速准确地上报各类事故情况,有利于上级部门作出正确的决策,采取恰当的对策,把事故损失和危害控制在最低程度。SE 管理体系要求:事故发生后,事故当事人或发现者应迅速直接或逐级报告企业负责人,火灾事故应先报火警.企业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 应根据事故的性质立即逐级归口上报。 并将事故发生时间、

53、地点、经过、造成的后果、原因初步分析、已采取的措施等情况,以最快捷的方式上报集团公司 HE 管理部门.地方主管部门、公安机关等部门有规定要求报告的事故,事故单位应按规定报告.、事故调查事故调查的原则:(1)分级负责原则-一般事故由企业组织调查;重大事故由集团公司主管部门参与调查;特大事故由集团公司会同地方有关部门组织调查。(2)行(专)业负责原则事故调查要按行(专)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安全、技术、劳资、工会、监察等部门参加,共同组织进行.5、事故处理事故处理是强化全体职工 HE 意识和责任的有效手段,应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严肃处理,对忽视安全生产、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玩忽职守的责

54、任人员;在事故发生后隐瞒不报、谎报、故意拖延不报、破坏事故现场的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要严肃处理。6、事故预防在事故原因分析和责任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三)理解要点1、树立“零事故思想。通过我们科学有效的 HS管理,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事故的发生。2、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各企业应制定严厉的事故处理和考核细则,加强事故处理及监督考核工作。3、认真吸取外单位的事故教训。各企业应建立一套收集外单位事故信息,分析本单位管理体系的程序,以便利用别人的教训,促进自己的管理.4、将承包商的事故与业主的管理相联系。各企业首先要加强对承包商的监督和管理,努力防止和避免事故发生.一

55、旦事故发生,则要在帮助承包商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时,认真检讨自己在 HSE 管理及协调配合方面的失误,以便作出改进。5、以事故为契机,审核 HE 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当本单位发生重大事故后,应由最高管理者或管理者代表对本单位的 HE 管理体系,组织进行内部审核,对不符合项要建立纠正措施和跟踪制度。 并作为管理评审的重要内容,不断完善 HS管理体系,实现可持续改进和动态循环.6、建立有效的事故处理和预防管理程序。公司应建立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管理程序,所制定的管理程序应保证能及时地调查、确认事故(未遂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 ,制订出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十、审核、评审和持续改进十

56、、审核、评审和持续改进(一)审核、目的和作用公司和直属企业在 HSE 管理体系运作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果没有一个不断发现、改进的-机制,则会因问题的不断出现而导致体系运作的日趋困难,或名存实亡。从这种意义上说,有效的内部审核是克服企业内部惰性、促进体系动作的动力。内部审核可做到正确地了解、掌握基层状况,特别是有助于发现隐患、评定优劣、改进管理.此外,对于第二方、第三方审核的企业而言,以便尽早发现问题,及早整改,为通过审核扫清障碍。、主要内容SE 管理体系审核的内容通常包括:HSE 管理体系的要素和活动是否有效实施;在履行 HSE 方针、实现 HSE 目标和 HE 量化指标过程中,H

57、SE 管理体系的有效性;HE 管理体系与有关法规的符合性。3、理解要点HSE 管理体系审核是基本的类型分为第一方审核、第二方审核、第三方审核.第一方审核是企业对其自身体系F:PGE、程序和活动进行的一种审核,目的是验证体系是否按标准要求有效地运行。第二方审核是一个企业对另一个企业开展的审核,又称供方审核.第三方审核是指独立于第一方和第二方之外的一个经过注册的、公正的、能胜任的审核机构所进行的审核。实施第三方审核认证的认证机构必须是获得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认可,授予了其可从事第三方审核认证的资格,且已注册,否则是不具备第三方审核认证资格的。内部审核通常分为例行的常规审核和特殊情况下的追加审核

58、两类.前者按预先编制的年度计划进行,至少一年一次。 对各部门的审核频次可依据其危险性、 工艺复杂性。 重要程度等来决定.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往往需追加审核:发生了 HSE 事故;相关方有严重抱怨;企业的领导层、隶属关系、内部机构、HSE 方针、目标、危险因素、生产工艺及作业现场等有较大变更。内部审核的过程为:建立内部审核的组织机构、人员与资源的配置,以及职责、权力的明确、其中重要的一环是任命管理者代表;按照年度审核计划,管理者代表组织实施每一次的具体审核.审核程序分为审核前准备、实施审核和审核后处理三个阶段。审核前要明确本次审核的目的、范围、时间、方式及准则等,组建审核组,任命审核组长,准备审核

59、所需资料;实施审核要编写不符合项报告,宣布审核结果;审核后处理主要编写审核报告和跟踪审核验证.(二)评审及持续改进1、目的和作用评审即持续改进是体系运作的一项重要环节。通过评审可了解体系整体运行情况及其不足,及时采取措施改进,从而确保体系的持续适应性。2、主要内容评审和持续改进的主要内容有:HSE 承诺的实现程度;HSE 管理体系文件与实际活动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方针和目标及管理措施的实施情况,有无改进的必要;针对事故、重复事故和其他单位事故的分析,来改进 HSE 管理体系;对 HSE 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高层管理者是否大力支持和提供;关键过程或装置-的风险控制情况;应急预案的有效性;根

60、据审核和评审的结论,不断完善S管理体系。、理解要点评审是由企业的最高管理者主持进行的,一般一年至少一次,通常在每年的年底或年初进行为宜。在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需要附加管理评审:当社会政治、经济、方针、政策出现重大调整时;当管理体系的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当管理体系的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时; 当发生重大 HE 事故时;最高管理者认为必要时。通过评审,要达到以下要求:明确体系的运行情况;对方针、目标及体系其它要素的总体效果作出评价;管理体系对企业的适应性作出评价;管理体系对企业的充分性作出评价;管理体系对企业的有效性作出评价;定期进行,形成正式报告,并记录评审过程和结果.评审的方法有很多种,一般有集

61、体讨论评审法、文件传阅评审法和专题研讨评审法.评审的过程或程序一般包括:HSE 主管部门编制评审计划;搜集准备评审所需资料;将需评审的项目,以评审表的形式列出,报最高管理者批准后,附上有关资料分发至参加评审人员手里;参加评审人员阐明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在规定时间内交到 H主管部门;HSE 主管部门对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提交最高管理者;由最高管理者主持召开管理评审会议,发动大家提出改进建议;编写评审报告发送到有关部门;有关部门就管理评审报告中提出的具体要求组织实施,S主管部门对实施过程和结果组织严密的追踪验证。通过管理评审形成新的方针、目标,制定新的 HS管理方案,并对所确定的危险因素实施控制和管理,不断改进、完善 HSE 管理体系,提高 HS管理水平,最终实现持续改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