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的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处理方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8010141 上传时间:2024-07-23 格式:PDF 页数:39 大小:2.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的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处理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建筑工程的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处理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建筑工程的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处理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建筑工程的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处理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建筑工程的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处理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的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处理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的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处理方案(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 1.土工程土工程1.1 场地积水 场地围局部积水原因分析: (1)场地平整填土未分层回填压夯实,土的密实度很差,遇水产生不均匀下沉。 (2)场地围未做排水沟,或场地未做成一定排水坡度,或存在反向排水坡。 (3)测量错误,使场地标高不一。防治措施: 场地的填土认真分层回填碾压夯实,使密实度不低于设计要求,防止松填;按要求做好场地排水坡和排水沟。做好测量复核,防止出现标高误差。1.2 填边坡塌 填边坡塌陷或滑塌原因分析: (1)边坡坡度偏陡。(2)边坡基底的草皮、淤泥松土未清理干净;与原陡坡接合未挖成阶梯形搭接;或填 土料采用淤泥质土等不符合

2、要求的土料。(3)边坡填土未按要求分层回填压夯实。 (4)边坡坡角未做好排水设施,由于水的渗入,土聚力降低,或坡角被冲刷而导致塌。防治措施: 永久性填的边坡坡度应根据填高度、土的种类和工程重要性按设计规定放坡;按要求清理基底和做阶梯形接槎; 选用符合要求的土料,按填土压实标准进展分层、回填碾 压或夯实;在边坡上下部做好排水沟,防止在影响边坡稳定的围积水。1.3 填土出现橡皮土 填土夯打后,土体发生颤抖,形成软塑状态而体积并没有压缩。原因分析:在含水量很大的腐殖土、泥炭土、黏土或粉质粘土等原状土上进展回填,或采用这种土作土料回填,当对其进展夯实或碾压,.z.-外表易形成一层硬壳,使土水份不易渗透

3、和散发,因而使土形成软塑状态的橡皮土。防治措施: 夯实填土时,适当控制填土的含水量;防止在含水量过大的原状土上进展回填。填区如有地表水时,应设排水沟排水,如有地下水应降低至基底。 治理法:可用干土、灰粉等吸水材料均匀掺入土中降低含水量,或将橡皮土翻松、凉干、风干至最优含水量围,再夯压实。1.4 回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要求 回填土经碾压或夯实后, 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原因分析: 1)填土料不符合要求;采用了碎块草皮、有机质含量大于8%的土、淤泥质土或杂填 土作填料。(2)土的含水率过大或过小,因而到不到最优含水率的密实度要求。 (3)填土厚度过大或压实遍数不够。 (4)碾压或夯实机具能量不够,影

4、响深度较小,使密实度达不到要求。防治措施: 选择符合要求的土料回填;按所选用的压实机械性能;通过实验确定含水量控制围 每层铺土厚度、压实遍数、机械行驶速度;格进展水平分层回填、压夯实;加强 现场检验,使其到达要求的密实度。处理法:如土料不符合要求,可采取换土或掺入灰、碎等措施压实加固;土料 含水量过大,可采取翻松、凉晒、风干或掺入干土重新压、夯实;含水量过小或碾压机具 能量过小,可采取增加压实遍数或使用大功率压实机械碾压等措施。.z.-1.5 挖边坡塌 在挖过程中或挖后,边坡土局部或大面积塌陷或滑塌。原因分析: (1)基坑槽开挖较深,放坡不够。(2)在有地表水、地下水作用的土层开挖基坑槽 ,未

5、采取有效降排水措施,由于水的影响,土体湿化,聚力降低,失去稳定性而引起塌。 (3)坡顶堆载过大或受外力震动影响,使坡体剪切应力增大,土体失去稳定而导致塌。(4)土质松软,开挖次序、法不当而造成塌。防治措施: 根据不同土层土质情况采取用适当的挖坡度;做好地面排水措施,基坑开挖围有地下水时,采取降水措施,将水位降至基底以下 0.5m;坡顶上弃土、堆载,使远离挖 土边缘 35mm;土开挖应自上而下分段分层依次进展;并随时作成一定坡势,以利泄水; 防止先挖坡脚,造成坡体失稳;相邻基坑槽开挖,应遵循先深后浅,或同时进展的施 工顺序。处理法:可将坡脚塌去除,作临时性支护如堆装土草袋、设支撑护墙等措施。1.

6、6 边坡超挖 边坡面界面不平,出现较大凹陷。原因分析:1)采取机械开挖,操作控制不 ,局部多挖。 (2)边坡上存在松软土层,受外界因素影响自行滑塌,造成坡面凹凸不平。 (3)测量放线错误。防治措施: 机械开挖,预留 0.3m 厚采用人工修坡;加强测量复测,进展格定位。处理法:局部超挖,可用三七灰土夯补或浆砌块填补,与原土坡接触部位应做成 台阶接槎,防止滑动;超挖围较大,应适当改动坡顶线。.z.-1.7 基坑槽泡水 地基被水淹泡,造成地基承载力降低。原因分析: 1)开挖基坑槽未设排水沟或挡水堤,地面水流入基坑槽 。 (2)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未采取降水措施,将水位降至基底开挖面以下。 (3)施工

7、中未连续降水,或停电影响。防治措施: 开挖基坑槽围应设排水沟或挡水堤;地下水位以下挖土,应设排水沟和集水井, 用泵连续排走或自流入较低洼处排走,使水位降低至开挖棉以下 0.51.0m。处理法:已被水浸泡扰动的土,可根据情况采取排水、凉晒后夯实,或抛填碎、小块夯实,换土三七灰土夯实,或挖去淤泥加深根底等措施。1.8 基坑槽回填土沉陷 基坑、槽回填土局部或大片出现沉陷,造成散水坡空鼓下沉。原因分析 1)基坑槽中的积水淤泥杂物未去除就回填, 或根底两侧用松土回填,未经分层夯实。 (2)基层宽度较窄,采用手夯夯填,未到达要求的密实度。(3)回填土料中干土块较多,受水浸泡产生沉陷,或采用含水量大的粘性土

8、、淤泥质土、 碎块草皮作填料,回填密实度不符合要求。(4)回填土采用水沉法沉实,密实度大大降低。防治措施:回填前,将槽中积水排净;淤泥、松土、杂物清理干净;回填土按要求采取格分层填、夯实;控制土料中不得含有直径大于5cm 的土块,及较多的干土块;禁用水沉法回 填土。处理法:假设散水坡面层已经裂缝破坏, 应视情况采取局部或全部返工;局部处理可 用锤、凿将空鼓部位打碎,填塞灰土或碎黏土混合.z.-物夯实,再重做面层。2. 2.混凝土混凝土2.1 蜂窝 混凝土构造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子多、子之间形成类似蜂窝的空隙。原因分析: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子多。

9、(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筒使子集中,造成子砂浆离析。 (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5)模板缝隙未堵,水泥浆流失。(6)钢筋较密,使用的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7)根底、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浇灌上层混凝土。防治措施:认真设计、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宜;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 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捣固,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密,浇灌中, 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 根底、 柱、 墙根部应在 下部浇完间歇 15h,沉实后再浇

10、上部混凝土,防止出现“烂脖子。小蜂窝:洗刷干净后, 用 12 或 12.5 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 用高一级细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去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外表 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展水泥压浆处理。2.2 麻面 混凝土局部外表出现缺浆和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原因分析: (1)模板外表粗糙或黏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z.-时混凝土外表被粘坏。 (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外表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3)模板拼缝不,局部漏浆。(4)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

11、效,混凝土外表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5)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外表形成麻点。防治措施: 模板外表清理干净,不得粘有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腻子等堵;模板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外表作粉刷的,可不处理,外表无粉刷的, 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 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2.3 洞 混凝土构造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 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露。原因分析: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洞和预埋件处, 混凝土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 上层混凝土

12、。(2)混凝土离析,砂浆别离,子成堆,重跑浆,又未进展振捣。 (3)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洞。(4)混凝土掉入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防治措施: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子混凝土浇灌,在模板充满,认真分层振捣密实或配人工捣固;预留洞,应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口, 防漏振, 砂中混有黏土块, 工具等杂物掉入混凝土,应及时去除干净。将洞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 膜凿除,用压力水.z.-冲洗,支设带托盒的模板,洒水充分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细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2.4 露筋 混凝土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部裸露在构造构件外表。原因分析:1)浇筑混凝

13、土时, 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 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 (2)构造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围,造成露筋。 (3)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析,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4)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漏振或振捣不实;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 筋,使钢筋位移, 造成露筋。 (5)木模板未浇水湿润, 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露筋。防治措施: 浇灌混凝土,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查;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浇筑高度超过 2m,应用串筒或 溜槽进展下料,以防止离析; 模板

14、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 混凝土振捣禁撞击钢筋,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刀片或振捣棒进展振捣;操作时,防止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 等及时调直修正;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正确掌握脱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碰坏棱 角。外表露筋:刷洗净后, 在外表抹 12 或 12.5 水泥砂浆, 将充满露筋部位抹平; 露筋 较深:凿去薄弱混凝土和突出颗粒,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混凝土填塞压实。2.5 缝隙、夹层 混凝土成层存在水平或垂直的松散混凝土原因分析:1)施工缝或变形缝未经接缝处理、 去除外表水泥薄膜和松动.z.-子或未除去软弱混凝土 层并充分湿润就浇筑混凝土。(2)施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未

15、去除或未去除干净。 (3)混凝土浇灌高度过大,未设串筒、溜槽,造成混凝土离析。 (4)底层交接处未灌接缝砂浆层,接缝处混凝土未很好振捣。防治措施:认真按施工验收规要求处理施工缝及变形缝外表; 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应清理干净并洗净;混凝土浇灌高度大于 2m应设串筒或溜槽;接缝处浇灌前应先洗 510cm 厚原配和比无子砂浆, 或 1015cm 厚减半子混凝土, 以利结合良好, 并加强接缝处混 凝土的振捣密实。 缝隙夹层不深时, 可将松散混凝土凿去, 洗刷干净后,用 12 或 12.5 水泥砂浆强力填嵌密实;缝隙夹层较深时,应去除松散局部和部夹杂物,用压力水冲洗 干净后支模,强力灌细混凝土或将

16、外表封闭后进展压浆处理。2.6 缺棱掉角 构造或构件边角处混凝土局部掉落,不规则,棱角有缺陷。原因分析:1)木模板未充分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 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好,造成脱水,强度低, 或模板吸水膨胀将边角拉裂,拆模时,棱角被粘掉。(2)低温施工过早撤除侧面非承重模板。 (3)拆模时,边角受外力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 (4)模板未涂刷隔离剂,或涂刷不匀。防治措施: 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充分湿润,混凝土浇筑后应认真浇水养护;撤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应具有 1.2MPa 以上强度,拆模时注意保护棱角,防止用力过猛过急;吊运 模板,防止撞.z.-击棱角, 运输时, 将成品阳角用草袋

17、等保护好, 以免碰损。 缺棱掉角,可将 该处松散颗粒凿除, 冲洗充分湿润后, 视破损程度用 12 或 12.5 水泥砂浆抹补齐整,或 支模用比原来高一级混凝土捣实补好,认真养护。2.7 外表不平整 混凝土外表凹凸不平,或板厚薄不一,外表不平。原因分析:1)混凝土浇筑后,外表仅用铁锹拍平,未用抹子找平压光,造成外表粗糙不平。 (2)模板未支承在坚硬土层上,或支承面缺乏,或支撑松动、泡水,致使新浇灌混凝土早期养护时发生不均匀下沉。(3)混凝土未到达一定强度时, 上人操作或运料, 使外表出现凹陷不平或印痕。防治措施: 格按施工规操作,浇筑混凝土后,应根据水平控制标志或弹线用抹子找平、压光,终凝后浇水

18、养护;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应支在坚实地基上, 有足够的支撑面积, 并防止浸水,确保不发生下沉; 在浇灌混凝土时, 加强检查; 混凝土强度到达1.2MPa以上,可在已浇构造上走动。2.8 塑性收缩裂缝 裂缝在新浇构造、构件外表出现,形状不规则,类似枯燥的泥浆面,裂缝较浅,多为中间宽两端细,且长短不一,互不连贯,大多在混凝土初凝后,当外界风速大、气温高、 空气湿度很低的情况下出现。原因分析: (1)混凝土早期养护不好, 外表没有及时覆盖, 受风吹日晒,外表游离水分蒸发过快,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而此时混凝土强度很低,还不能抵抗这种变形应力而导致开裂。 (2)使用收缩率较大的水.z.-

19、泥;或水泥用量过多;或使用过量的粉砂;或混凝土水灰比过大。 (3)模板、垫层过于枯燥,吸水大。 (4)浇筑在斜坡上的混凝土,由于重力作用向下流动的倾向,亦会出现这类裂缝。防治措施:配制混凝土时, 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选择级配良好的子,减小空隙率和砂 率;混凝土要振固密实,以减少收缩量;浇灌混凝土前,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混凝土 浇筑后,外表及时覆盖,认真养护;在高温、枯燥及刮风天气,应及早喷水养护,或设挡风设施。当外表发现细微裂缝时,应及时抹压一次,再护盖养护;或重新振捣法来消除; 如硬化可向裂缝撒上水泥加水湿润、嵌实,再覆盖养护。2.9 沉降收缩裂缝 裂缝多沿构造上外表钢筋通长向或箍筋上

20、断续出现,或在埋设件的附近围出现,裂缝成棱形,宽度不等,深度不一,一般到钢筋上外表为止。多在混凝土浇筑后发生,混 凝土结硬后即停顿。原因分析: 混凝土浇灌振捣后,粗骨料沉降,挤出水分、空气,外表呈现泌水,而形成竖向体积缩小沉降,这种沉降受到钢筋、预埋件、模板或大的粗骨料以及先期凝固混凝土的局部阻 碍或约束,或混凝土本身各部相互沉降量相差过大,而造成裂缝。防治措施: 加强混凝土配制和施工操作控制,水灰比、砂率、坍落度不要过大,振捣要充分, 但防止过度;对于截面相差较大的混凝土构筑物,可先浇灌较深部位,静停23 小时,待沉 降稳定后,再与上部薄截面混凝土同时浇灌, 以免沉降过大导致裂缝,适当增加混

21、凝.z.-土的 保护层厚度。治理法同“塑性收缩裂缝。3、凝缩裂缝 混凝土外表呈现碎小的六角形花纹状裂缝,裂缝很浅,常在初凝期间出现。原因分析:1)混凝土外表过度的抹平压光, 使水泥和细集料过多地浮到外表,形成含水量很大的 砂浆层,它比下层混凝土有更大的干缩性能,水分蒸发后,产生凝缩而出现裂缝。(2)在混凝土外表撒干水泥面压光,也常产生这类裂缝。防治措施:混凝土外表刮抹应限制到最小程度; 防止在混凝土外表撒干水泥面刮抹,如外表粗糙、含水量大,可撒较稠水泥砂浆或干水泥砂再压光。裂缝不影响强度,一般可不处理,对有美观要求的,可在外表加抹薄层水泥砂浆处理。3.1 干缩裂缝裂缝在外表出现,宽度较细,其走

22、向纵横交织,无规律性,裂缝不均,梁、板类构件多沿短向分布,整体构造多发生在构造截面处;地下大体积混凝土在平面较为多见,但 侧面也常出现,预制构件多产生在箍筋位置。原因分析: (1)混凝土成型后,养护不当,受到风吹日晒,外表水分散失快,体积收缩大,而部湿度变化很小,收缩小,外表收缩剧变受到部混凝土的约束,出现拉应力而引起开裂; 或者平卧薄型构件水分蒸发过快, 体积收缩受到地基垫层或台座的约束, 而出现干缩裂缝(2)混凝土构件长期露天堆放,时干时湿,外表湿度发生剧烈变化。 (3)采用含泥量大的粉砂配制混凝土,收缩大,抗拉强度低。 (4)混凝土经过度振捣,外表形成水泥含量较大的砂浆层,收缩量加大。

23、(5)后.z.-法预应力构件,在露天长久堆放而不拉等。防治措施: 控制混凝土水泥用量、水灰比和砂率不要过大;格控制砂含量,防止使用过量粉混凝土应振捣密实, 并注意对板面进展二次抹压,以提高抗拉强度、减少收缩量;加 强混凝土早期养护,并适当延长养护时间; 长期露天堆放的预制构件, 可覆盖草帘、 草袋, 防止爆晒,并定期适当洒水, 保持湿润;薄壁构件应在阴凉地堆放并覆盖,防止发生过 大湿度变化,其余参见“塑性裂缝的预防措施。外表干缩裂缝,可将裂缝加以清洗,枯燥后涂刷两遍环氧胶泥或加贴环氧玻璃布进展 外表封闭;深进的或贯穿的,就用环氧灌缝或在外表加刷环氧胶泥封闭。3.2 温度裂缝 温度裂缝有外表的、

24、深进的和贯穿的。外表温度裂缝走向无一定规律性, 梁板式或长度尺寸较大的构造, 裂缝多平行于短边,大面积构造裂缝常纵横交织。深进的和贯穿的温 度裂缝,一般与短边向平行或接近于平行,裂缝沿全长分段出现,中间较密。裂缝宽度大小不一,一般在 0.5mm 以下,沿全长无大变化。外表裂缝多发生地在施工期间, 深进的或 贯穿的裂缝多发生在浇灌完 23 个月或更长时间。缝宽受温度变化影响较明显,冬季较宽, 夏季较细。原因分析: (1)外表温度裂缝,多由于温差较大引起,如冬期施工过早撤除模板、保温层,或受到寒潮袭击,导致混凝土外表急剧的温度变化而产生较大的降温收缩,受到部混凝土的约 束,产生较大的拉应力,而使外

25、表出现裂缝。(2)深进和贯穿的温度裂缝,多由于构造温差较大,受到外界约束引起,如大体积混凝.z.-土根底、墙体浇筑在坚硬地基或厚大混凝土垫层上, 如混凝土浇灌时温度较高,当混凝土冷却收缩,受到地基、混凝土垫层或其它外部构造的约束,将使混凝土部出现很大拉应 力,产生降温收缩裂缝。裂缝为较深的,有时是贯穿性的,常破坏构造整体性。(3)根底长期不回填,受风吹日晒或寒潮袭击作用;框架构造的梁、墙板、根底等,由于与刚度较大的柱、根底连接,或预制构件浇筑在台座伸缩缝处,因温度收缩变形受到约 束, 降温时也常出现深进的或贯穿的温度裂缝。(4)采用蒸汽养护的预制构件,混凝土降温制度控制不,降温过速,或养生窑坑

26、急速 揭盖,使混凝土外表剧烈降温,而受到肋部或胎模的约束,常导致构件外表或肋部出现裂 缝。防治措施: 预防外表温度裂缝,可控制构件外不出现过大温差;浇灌混凝土后,应及时用草帘或草袋覆盖,并洒水养护;在冬期混凝土外表应采取保温措施,不过早撤除模板或保温层; 对薄壁构件,适当延长拆模时间,使之缓慢降温;拆模时,块体中部和外表温差不宜大于 25,以防急剧冷却造成外表裂缝;地下构造混凝土拆模后要及时回填。预防深进和贯穿 温度裂缝,应尽量选用矿渣水泥或粉煤灰水泥配制混凝土;或混凝土中掺适量粉煤灰、减 水剂,以节省水泥,减少水化热量;选用良好级配的集料,控制砂、子含泥量,降低水 灰比0.6 以下加强振捣,

27、提高混凝土密实性和抗拉强度;避开炎热天气浇筑大体积混凝 土,必须时,可采用冰水搅制混凝土,或对集料进展喷水预冷却,以降低浇灌温度,分层 浇灌混凝土,每层厚度不大于 30cm,大体积根底,采取分块分层间隔浇筑间隔时间.z.-为 57 天分块厚度 1.01.5m,以利水化热散发和减少约束作用; 或每隔 2030m 留一条 0.51.0m 宽连续缝, 40 天后再填筑,以减少温度收缩应力;加强洒水养护,夏季应适当延长养护 时间,冬季适当延缓保温和脱模时间,缓慢降温,拆模时外温差控制不大于 20;在岩 及厚混凝土垫层上,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可浇一度沥青胶或铺二层沥青,油毡作隔离 层,预制构件与台座或台

28、模间应涂刷隔离剂,以防粘结,长线台座生产构件及时放松预应 力筋,以减少约束作用;蒸汽养护构件时,控制升温速度不大于5/h,降温不大于/h,并缓慢揭盖,及时脱模,防止引起过大的温差应力。外表温度裂缝可采用涂两遍环氧 胶泥,或加贴环氧玻璃布进展外表封闭;对有防渗要求的构造,缝宽大于 0.1mm 的深进或贯 穿性裂缝,可根据裂缝可灌程度,采用灌水泥浆或环氧甲凝或丙凝浆液法进展修补,或 灌浆与外表封闭同时采用,宽度小于 0.1mm 的裂缝,一般会自行愈合,可不处理或只进展表 面处理。3.3 碳化收缩裂缝在构造的外表出现,成花纹状,无规律性,裂缝一般较浅,深15mm,有的至钢筋保护层全深,裂缝宽0.05

29、1.0mm,多发生在混凝土浇筑完后数月或更长时间。原因分析:1)混凝土水泥浆中的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 生成碳酸钙,引起外表体积 收缩,受到构造部未碳化混凝土的约束而导致外表发生龟裂。在空气相对温度低30%50%的枯燥环境中最为显著。 (2)在密闭不通风的地,使用火炉加热保温,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常会使混凝土外表加快碳化,产生这类裂缝。.z.-防治措施:防止过度振捣混凝土,不使外表形成砂浆层,同时加强养护,提高外表强度;防止在 不通风的地采用火炉加热保温。治理法与“干缩裂缝同3.4 化学反响裂缝 在梁、柱构造外表出现与钢筋平行的纵向裂缝;板或构件在板底面沿钢筋位置出现裂缝; 有的在混凝

30、土外表出现不规则的崩袭,裂缝成块状或大网格图案状,中心突起,向四 扩散,在浇筑完半年或更长时间发生; 有的混凝土外表出现大小不等的圆形或类似圆形 崩裂剥落,类似“出豆子,有白黄色颗粒,多在浇筑后两个月出现。原因分析: (1)混凝土掺有氯化物外加剂,或以海砂作集料,或用海水拌制混凝土,使钢筋产生电化学腐蚀,铁锈膨胀而把混凝土胀裂即通常所谓“钢筋锈蚀膨胀裂缝 。有的保护层 过薄,碳化深度超过保护层,在水作用下,亦使钢筋锈蚀膨胀,造成这类裂缝。 (2)混凝土中铝酸三钙受硫酸盐或镁盐的侵蚀,产生难溶而又体积增大的反响物,使混 凝土体积膨胀而出现裂缝即通常所谓“水泥杆菌腐蚀裂缝 。(3)混凝土集料中含有

31、蛋白、硅质岩或镁质岩等活性氧化硅与高碱水泥中的碱反响生 成碱硅酸凝胶,吸水后体积膨胀,而使混凝土崩裂即通常所谓“碱骨料反响裂缝 。 (4)水泥含游离氧化钙过多 多呈小颗粒 , 在混凝土硬化后, 继续水化, 发生固相体 积增大,产生体积膨胀,而使混凝土出现“小豆子似的崩裂, 多发生在土法生产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工程上。防治措施:格控制冬季施工混凝土中掺加氯化物用量,使其在允围,.z.-并掺加适量阻锈剂亚硝酸钠 ;采用海砂作集料,氯化物含量应控制在砂重的 0.1%以;在钢筋混凝土构造中防止用海水拌制混凝土;适当增厚保护层或对钢筋涂防腐涂料; 对混凝土加密封外罩;混凝土采用级配良好的子,使用低水灰比,加

32、强振捣,以降低渗透率,有效阻止电腐蚀。 采用含铝酸三钙少的水泥,或掺加火山灰掺料以减轻硫酸盐或镁盐对水泥的作用,或对混 凝土进展防腐,以阻止对混凝土的侵蚀;防止采用含硫酸盐或镁盐的水拌制混凝土,或采 用低碱性水泥和掺入火山灰的水泥配制混凝土, 降低碱性物质和活性硅的比例,以控制化 学反响的产生。加强水泥的检验,防止使用含游离氧化钙多的水泥配制混凝土,或经处理 后使用。钢筋锈蚀裂缝,应把主筋围含盐混凝土去除,铁锈用喷砂法去除、然后用喷浆 或加围套法修补,其他参见“干缩裂缝。3.5 沉陷裂缝 多为深进或贯穿性裂缝,其走向与沉陷情况而变化,有的在上部, 有的在下部, 一般与地面垂直, 或是 3045

33、角向开展,较大的不均匀沉陷裂缝,往往上下左右有一定 差距,因载荷大小而异,且与不均匀沉降值成比例,裂缝宽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原因分析: (1)构造、构件下面地基软硬不均,或局部存在软弱土未经夯实和必要的加固处理,混凝土浇筑后,地基局部产生不均匀沉降而引起裂缝。 (2)现场平卧产生的预制构件(如屋架、薄腹梁等),底模局部在回填土上,由于养护时浸水局部下沉,而构件侧向刚度差,在弦、腹杆件或梁的侧面常产生裂缝。 (3)模板刚度缺乏,或模板支撑间距过大或底部支撑在松软土.z.-上泡水;混凝土未到达一定强度,过早拆模,也常导致不均匀沉降裂缝出现。 (4)构造各部荷载悬殊,未作必要的加强处理,混凝土浇筑

34、后,因地基受力不均匀,产生不均匀下沉,造成构造应力集中而导致出现裂缝。防治措施: 对软弱土、 填土地基应进展必要的夯 压 实和加固处理,防止直接在软弱土或填土 上平卧制作较薄预制构件,或经压、夯实处理后作预制场地;模板应支撑结实,保证有足 够强度和刚度,并使地基受力均匀;拆模时间应按规定执行,防止过早拆模,构件制作场 地围应做好排水设施,并注意防止水管漏水或养护水浸泡地基;各部载荷悬殊的构造, 适当增设构造钢筋加强,以防止不均匀下沉造成应力集中。沉降裂缝应根据裂缝重程度, 进展适当的加固处理,如设钢筋混凝土围套、加钢套箍等。3.6 冻胀裂缝 构造构件外表沿主筋、箍筋向出现宽窄不一的裂缝,深度一

35、般到主筋。后法预应力构件,沿预应力筋道向出现纵向裂缝。原因分析:1)冬期施工混凝土构造, 构件未保温, 混凝土早期遭受冻结,将表层混凝土冻胀,解 冻后,钢筋部位变形仍不能恢复,而出现裂缝、 剥落。 (2)冬期进展预应力道灌浆, 未采取保温措施, 或保温不善,道灰浆含游离水分 较多,受冻后体积膨胀,沿预应力筋向道薄弱部位胀裂。防治措施: 构造、构件冬期施工时,配制混凝土应采用普通水泥、低水灰比,并掺入适量早强、抗冻剂,以提高早期强度,对混凝土进展蓄热保温或加热养护,直至到达设计强度 40%;避 免在冬期进展.z.-预应力构件道灌浆,应在灰浆中掺加早强型防冻减水剂或掺加气剂,防止 水泥沉淀产生游离

36、水;灌浆后进展加热养护,直至到达规定强度。对一般裂缝可用环氧胶泥封闭;对较宽较深裂缝,用环氧砂浆补缝或再加贴环氧玻璃 布处理;对较重裂缝,应将剥落疏松局部凿去,加焊钢丝网后,重新灌注一层细混凝 土,并加强养护。3.7 其他施工裂缝 构造、构件制作、起模、运输、拼装、堆放、吊装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而产生纵向的、横向的、斜向的、竖向的、水平的、外表的、深进的或贯穿的各种裂缝,特别是细长 薄壁构造构件更容易出现。裂缝的深度、部位和走向都随产生的原因而异,裂缝宽度、深 度和长度不一,无一定规律性。原因分析: (1)用木模浇制的构造或构件,浇筑混凝土前模板未浇水湿透,或隔离剂失效,模板与混凝土粘结,模板

37、大量吸水膨胀,常沿通常向将柱、梁边角拉裂。 (2)构造或构件成型或拆模时,受到剧烈振动或大量施工载荷作用;起模只撬一角,或用猛烈振动的方法脱模;胎模刚度不够,起吊脱模时受扭;构件过早拆模,混凝土强度不够,常导致出现沿钢筋的纵向或横向裂缝。 构件翻身脱模时,因受振动过大,或地面砂子 摊铺不平,也常使混凝土开裂。(3)后预应力构件或多板成时,如抽芯过早芯管弯曲,托管支架不平稳,抽管速度过快,转动向不一致,不均匀,常使混凝土塌陷或出现裂缝,抽芯过晚,芯管与混凝 土粘结,混凝土容易被拉裂。(4)构件运输、堆放时,支承垫木位置不当,上下颠木不在一条直线上或是悬排过长; 运输时构件受到剧烈的颠簸、冲击;或

38、急转弯产生扭转;拼装时,屋架倾斜,支.z.-撑不牢。下沉或倾倒都可能使构件发生裂缝。(5)构件起吊时,由于混凝土底模粘接,吊点位置不当,起模时构件受力不匀或受扭; 吊装时,桁架等侧向刚度差的构件,侧向未采取临时加固措施,安装时下放速度太快或突 然刹住,使动量转变成冲击载荷;构件放反,常使构件出现纵向、横向或斜向裂缝。防治措施: 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模板浇水湿润;构造构件成型或拆模,防止受到剧烈冲击振动,脱模应使构件受力均匀;翻转模板产生构件,应在平整、坚实的铺砂地面上进展翻转,脱 模就平稳,防止振动; 预留构件洞的芯管应平直, 预埋前应除锈刷油; 混凝土浇灌后,要定时15min 左右转动钢管;轴

39、抽管时间以手指按压混凝土外表湿不显印痕为宜,抽管 时应平稳缓慢均匀,转动向应一致;预制构件胎模应选用有效的隔离剂,起模前先用千 斤顶均匀松动,再平缓起吊, 防止构件受力不匀或受扭; 混凝土堆放场地应平整, 应按其 受力状态设置垫块,重叠堆放时,垫块应在一条竖线上;同时,板、柱构件应做好标志, 防止倒放,反放;运输时,构件之间应设垫木并互相绑牢,防止晃动、碰撞;急转弯和急 刹车;拼装时,要用支架撑牢,防止斜放或支撑失稳倾倒;屋架、柱、薄腹梁、支架等大 型构件吊装,应按规定设置吊点;对于屋架等侧向刚度差的构件,要用脚手杆横向加固, 并设牵引绳,防止吊装过程中晃动、巅簸、碰撞,同时下放要平稳,防止下

40、放速度太快和 急刹车。纵向裂缝,一般可采取水泥浆或环氧胶泥进展修补; 当裂缝较宽时, 应先沿缝凿成八 字形凹槽,再用水泥砂浆或细混凝土修补;由于运输、堆放、吊装等原.z.-因引起的外表较 细的横向裂缝,清洗、枯燥后,用环氧胶泥涂刷外表或粘贴环氧玻璃布封闭;当裂缝较深 时,可根据受力情况,采用灌环氧浆液或甲凝浆液、包钢丝网水泥或钢板套箍等法处理; 裂缝贯穿整个截面的构件,不得使用。4.屋面工程4.1 卷材屋面防水4.1.1 开裂 沿预制板支座、 变形缝、 挑檐处出现规律性或不规则裂缝。原因分析:1)屋面板板端或屋架变形,找平层开裂。 (2)基层温度收缩变形。 (3)吊车震动和建筑物不均匀沉降。

41、(4)卷材质量低劣,老化脆裂。 (5)沥青胶韧性差,发脆,熬制温度过高,老化。防治措施:在预制板接缝处铺一层卷材作缓冲剂;作好砂浆找平层;留分格缝;格控制原材料 和铺设质量,改善沥青胶配合比;控制耐热度和提高韧性,防止老化;格认真操作,采 取撒油法粘贴。治理法:在开裂处补贴卷材。4.1.2 鼓泡、起泡 防水层出现大量大小不等的鼓泡、气泡,局部卷材与基层或下层卷材脱空。原因分析:1)屋面基层潮湿,未干就刷冷底子油或铺卷材,基层窝有水分或卷材受潮, 在受到太阳照射后, 水汽蒸发, 体积膨胀, 造成鼓泡。(2)基层不平整,粘贴不实,空气没有排净。 (3)卷材铺贴歪扭、皱褶不平,或刮压不紧,雨水潮气浸

42、入。防治措施:格控制基层含水率在 6%以;防止雨、雾天施工;防止卷材受潮;加强操作程度和 控制,保证基层平整,涂油均匀,封边密,.z.-各层卷材粘贴平顺实,把卷材的空气赶 净;潮湿基层上铺设卷材,采取排气屋面做法。治理法:将鼓泡处卷材割开,采取打补丁方法,重新加贴小块卷材护盖。4.1.3 变形缝漏水 变形缝处出现脱开、拉裂、泛水、渗水等情况。原因分析:1)屋面变形缝,如伸缩缝、沉降缝等没有按规定附加干铺卷材,或铁皮凸棱安反,铁 皮向中间泛水,造成变形缝漏水。(2)变形缝、缝隙塞灰不,铁皮没有泛水。 (3)铁皮未顺水流向搭接,或未安装结实,被风掀起。 (4)变形缝在屋檐部位未断开,卷材直铺过去,

43、变形缝变形时,将卷材拉裂、漏雨。防治措施: 变形缝格按设计要求和规施工,铁皮安装注意顺水流向搭接, 作好泛水并钉装结实缝隙, 填塞密; 变形缝在屋檐局部应断开,卷材在断开处应有弯曲以适应变形缝伸 缩需要。治理法:变形缝铁皮上下不平,可将铁皮掀开,将基层修理平整,再铺好卷材,安 好铁皮顶罩或泛水 ,卷材开裂按“开裂处理。4.1.4 女儿墙、山墙、檐口、天窗等处渗水漏雨。原因分析:1)女儿墙、山墙、檐口、天窗、烟囱根等处细部处理不当,卷材与立面未固定牢或未 作铁皮泛水。(2)女儿墙或山墙与屋面板未结实拉结,温度变形将卷材拉裂,转角处未作成钝角,垂 直面卷材与屋面卷材未分层搭接, 或未作加强层; 或

44、卷材卷起高度过小或过高,粘贴不牢, 或未用木条压紧。(3)山檐抹灰未做滴水线或鹰嘴或卷材出檐太少。(4)天沟未找平,雨水口的短管未紧贴基层,水斗四卷材粘.z.-贴不实,或卷材层数不够;缺乏维护,雨水管积灰堵塞,天沟积水。(5)转角墙面未做找平层, 卷材直接贴在墙上, 粘结不牢, 或施工粗糙,基层不平,造成卷材翘边、翘角、漏雨。防治措施:女儿墙、山墙、檐口天沟以及屋面伸出管道等细部处理,做到构造合理、密;女儿 墙、山墙与屋面板拉结结实,防止开裂,转角处做成钝角。 垂直面与屋面之间的卷材应设 加强层并分层搭槎,卷材收口处,用木压条钉结实并作好泛水及垂直面、绿豆砂保护层;出檐抹灰做滴水线或鹰嘴;天沟

45、格按设计要求找坡;雨水口要比围低20mm, 短管要紧 贴在基层上; 雨水口及水斗围卷材应贴实, 层数 包括加强层应符合要求;转角墙面 作好找平层,使其平整;对防水层定期维护。治理法:将开裂或脱开卷材割开,重铺卷材,其他可针对原因进展处理。5. 5.抹灰工程抹灰工程5.1 墙体与门窗框交接处抹灰层空鼓、裂缝脱落。原因分析:1)基层处理不当。 (2)操作不当;预埋木砖位置不准,数量缺乏。 (3)砂浆品种不当。防治措施: (1)不同基层材料交汇处应铺钉钢板网,每边搭接长度应大于 10cm。(2)门洞每侧墙体木砖预埋不少于三块, 木砖尺寸应与标准砖一样, 预埋位置正确。 (3)门窗框塞缝宜采用混合砂浆

46、并专人浇水湿润后填砂浆抹平。缝隙过大时应屡次分层嵌缝。 (4)加气混凝土砖块墙与门框联结时,应现在墙体钻深 10cm,直径4cm 左右,再以 一样尺寸的圆木.z.-沾 107 胶水打入。每侧不少于四处,使门框与墙体连接结实。5.2 墙面抹灰层空鼓、裂缝。原因分析:1)基层处理不好,清扫不干净,浇水不透。 (2)墙面平整度偏差太大,一次抹灰太厚。 (3)砂浆和易性、保水性差,硬化后粘结强度差。(4)各层抹灰层配比相差太大。(5)没有分层抹灰。防治措施:(1)抹灰前对凹凸不平的墙面必须剔凿平整, 凹陷处用 13水泥砂浆找平。(2)基层太光滑则应凿毛或用1: 1水泥砂浆加10%107胶先薄薄刷一层。

47、 (3)墙面脚手架洞和其它洞等抹灰前必须用1:3 水泥砂浆浇水堵抹平。 (4)基层外表污垢、隔离剂等必须去除干净。 (5)砂浆和易性、 保水性差时可掺入适量的灰膏、 或加气剂、 塑化剂。 (6)加气混凝土基层面抹灰的砂浆不宜过高。 (7)水泥砂浆、混合砂浆、灰膏等不能前后覆盖混杂涂抹。 (8)基层抹灰前水要湿透,砖基应浇水两遍以上,加气混凝土基层应提前浇水。 (9)分层抹灰。(10)不同基层材料交接处铺钉钢丝网。5.3 墙面抹灰层析白。原因分析: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产生氢氧化钙,在砂浆硬化前受水浸泡渗聚到抹灰面与空气中二氧 化碳化合成白色碳酸钙出现在墙面。在气温底或水灰比大的砂浆抹灰时,析白现象更

48、重。防治措施:(1)在保持砂浆流动性状况下加减水剂来减少砂浆用水量,减少砂浆中的游离水,则减轻了氢氧化钙的游离渗至外表。 (2)加分散剂,使氢氧化钙分散均匀,不会成片出现析白现象,而是出现均匀.z.-的轻微析白。(3)在低温季节水化过程慢,泌水现象普遍时,适当考虑参加促凝剂以加快硬化速度。5.4 墙面起泡、开花或有抹纹。原因分析:1)抹完罩面后,砂浆未收水,就开场压光,压光后产生起泡现象。 (2)灰膏熟化时间不够,过火灰没有滤净,抹灰后未完全熟化的灰颗粒继续熟化,体积膨胀,造成外表麻点和开花。 (3)底子灰过分枯燥,抹罩面灰后水分很快被底层吸收,压光时易出现抹子纹。防治措施: (1)待抹灰砂浆

49、收水后终凝前进展压光。 (2)纸筋灰罩面时,须待底子灰 5-6 成干后进展。(3)灰膏熟化时间不少于 30d,淋灰时用小于 3mm3mm 筛子过滤,采用细磨生灰粉 时最好提前 1-2d 化成灰膏。 (4)对已开花的墙面一般待未熟化灰颗粒完全熟化膨胀后再开场处理。处理法为挖 去开花松散外表,重新用腻子刮平后喷浆。(5)底层过干应浇水湿润,再薄薄地刷一层纯水泥浆后进展罩面。 罩面压光时发现面层 灰太干不易压光时,应洒水后再压。5.5 外墙抹灰层空鼓、裂缝甚至脱落,窗台处抹灰出现裂缝 。原因分析: (1)基层处理不好,外表杂质清扫不干净。(2)墙面浇水不透影响底层砂浆与基层的粘结。(3)一次抹灰太厚

50、或各层抹灰间隔太近。(4)夏季施工砂浆失水过快或抹灰后没有适当浇水养护。 (5)抹灰没有分层。防治措施:(1)抹灰前,应将基层外表清扫干净,脚手架洞填塞堵,混.z.-凝土墙外表突出较大的 地要事先剔平刷净,蜂窝、凹洼、缺棱掉角处,应先刷一道 107 胶水1:4 的水泥素浆,再用 1:3 水泥砂浆分层修补;加气混凝土墙面缺棱掉角和板缝处,宜先刷掺水泥重 20%的 107胶的素水泥浆一道,再用 1:1:6 混合砂浆修补抹平。(2)基层墙面应在施工前一天浇水,要浇透浇匀。 (3)外表较光滑的混凝土墙面和加气混凝土墙面,抹底灰前应先涂刷一道 107 胶素水泥 浆粘结层,以增加与光滑基层的砂浆粘结能力,

51、 又可将浮灰事先粘牢于墙面上, 防止空鼓,裂缝。(4)长度较长如檐口、勒脚等和高度较高如柱子、墙垛、窗间墙等的室外抹灰, 为了不显接槎,防止抹灰砂浆收缩开裂,一般都应设计分格缝。(5)夏季抹灰应防止在日光曝晒下进展。罩面成活后第二天应浇水养护,并坚持养护 7d 以上。(6)窗台抹灰开裂,雨水容易从缝隙中渗透,引起抹灰层的空鼓、甚至脱落。要防止窗 台抹灰后出现裂缝,除了从设计上做到加强整体根底刚度、逐层设置圈梁等措施以及尽量 减少上述沉陷差之外,还应尽可能推迟窗台抹灰的时间, 是构造沉降后进展。窗台抹灰后 应加强养护,以防止砂浆的收缩而产生抹灰的裂缝。5.6 外墙抹灰后向渗水。原因分析: (1)

52、未抹底层砂浆。(2)各层砂浆厚度不够且没有压实。(3)分隔缝未勾缝。防治措施: (1)必须抹 24mm 底子灰。(2)中层、面层灰厚度各不少.z.-于 8mm。 (3)各层抹灰必须压实。 (4)分格缝应湿润后勾缝。5.7 外墙抹灰接槎明显,色泽不匀,显抹纹。原因分析:1)墙面没有分格或分格太大,抹灰留槎位置不当。 (2)没有统一配料,砂浆原材料不一致。 (3)基层或底层浇水不匀,罩面灰压光操作法不当。防治措施:(1)抹面层时应把接槎位置留在分格条处或阴阳角、 水落管等处,并注意接槎部位操作,防止发生上下不平、色泽不一等现象。阳角抹灰应用反贴八字尺的法操作。 (2)室外抹灰稍有些抹纹在下观看就很

53、明显, 影响墙面外观效果, 因此室外抹水泥砂浆墙面应做成毛面,用抹子搓毛面时,要做到轻重一致,先以圆圈搓抹,然后上下抽拉,向要一致,以免外表出现色泽深浅不一,起毛纹等问题。5.8 外墙抹灰分格缝不直不平,缺棱错缝。原因分析:1)没有拉通线,或没有在底灰上统一弹水平和垂直分格线。(2)木分格条浸水不透,使用时变形。 (3)粘贴分格条和起条时操作不当,造成缝口两边错缝或缺棱。防治措施:(1)柱子等短向分格缝,对每个柱要统一找标高,拉通线弹出水平分格线,柱子侧面要 用水平尺引过去,保证平整度;窗心墙竖向分格缝, 几个层段应统一吊线分块。 (2)分格条使用前要在水中浸透。水平分格条一般应粘在水平线下边

54、,竖向分格条一般 应粘在垂直线左侧,以便于检查其准确度,防止发生错缝不平等现象。分割条两侧抹八字 形水泥砂浆作固定时,在水平线处应先抹下侧一面,当天抹罩面灰压光后就可起出分格条, 两侧可抹成 45,如当天不起.z.-条的就抹 60坡,须待面层水泥砂浆到达一定强度后才能起 出分格条。面层压光时应将分格条上水泥砂浆清刷干净, 以免起条时损坏墙面。5.9 滚涂颜色不匀。原因分析 1)湿滚法滚子蘸水量不一致。 (2)聚合物水泥砂浆材料使用不同批号的水泥、 不同批号、 不同细度的颜料及不同粒径级配的骨料。颜料用量不准确或混合不匀,107 胶掺量、加水量不准确等都会使饰面层颜色 不匀。(3)基层材质不同,

55、混凝土或砂浆龄期不同或干湿程度悬殊,都会使饰面颜色深浅不一。 墙面补洞混凝土或砂浆掺外加剂,也会造成饰面颜色不匀。(4)常温施工时,温度、湿度不同,有无直射,都会使饰面颜色深浅不一。冬季施 工,以及施工后短时间淋水或室向外渗水都会产生饰面析白现象。防治措施: (1)湿滚法滚子蘸水量应一致。(2)一个楼号需用的原材料应一次备齐。各色颜料应事先混合均匀备用。配制砂浆时必 须格掌握材料配合比和砂浆稠度,不得随意加水。砂浆拌和后最好在 2 小时用完。(3)基层的材质应一致。墙面凹凸不平、缺棱掉角处,应在滚涂前填平补齐,室水泥地面必须事先抹好并养护完毕, 以免湿润外墙饰面造成颜色不匀。 (4)雨天不得施

56、工。 常温施工时应在砂浆中掺入木质素磺酸钙分散剂和甲基硅醇钠疏水 剂。冬季施工时,应掺入分散剂和氯化钙抗冻剂。(5)为了提高涂层耐久性,减缓污染变色,可在滚涂层外表喷罩其它涂料,如乙丙乳液 厚涂、JH-802 无机建筑涂料、疏水灰浆等。.z.-5.10 滚涂饰面明显退色。原因分析:采用地板黄、砂绿、颜料绿等不耐碱、不耐光的颜料。防治措施:(1)选用耐光、耐碱的矿物颜料,如氧化铁黄、氧化铁红、氧化铬绿、氧化铁黑等。 (2)如已明显退色,可在外表喷罩其它涂料。5.11 刷涂饰面颜色不均匀 。原因分析:1)颜料批号、细度不同,或用铁容器贮存107 胶或乳液。铁锈使胶色变深,对饰面颜 色有影响。(2)

57、配颜色水泥时,颜料掺量不准或混合不匀。 (3)调制水泥浆时,107 胶或乳液、甲基硅醇钠掺量或加水量不准确,或水泥浆调成后未过箩,涂刷后造成颜色不匀。防治措施:(1)单位工程所需用的原材料应一次备齐, 颜料应事先混合均匀,107 胶或乳液必须用 塑料或搪瓷桶贮存。(2)颜色水泥配制时,采用重量比。颜料比例及掺量必须准确,并认真混合均匀。 (3)调水泥浆时,107 胶或乳液、甲基硅醇钠的掺量及加水量必须准确。水泥浆调成后必须过箩,并随用随配,存放时间不得超过4 小时。5.12 弹涂色点流坠。原因分析:1)色浆料水灰比不准,弹出的色点不能定位成点状,并沿墙面向下流坠,其长度不一。 (2)弹涂基层面

58、过于湿润,或基层密实,外表光滑,表层吸水少。防治措施:(1)根据基层干湿程度及吸水情况,格掌握色浆的水灰比。(2)面积较大,数量较多的流坠浆点,用不同颜色的色点覆盖分解。(3)面积较小,数量不多的流坠浆点,用小铲尖将其剔掉后,用不同颜色的色点局部的覆盖。.z.-5.13 弹涂饰面出现弹点过大或过小等不均匀现象。原因分析:操作技术不熟练,操作中料桶浆料过少未及时加料,致使弹出的色点细小,或料桶 一次投料过多,弹力器距墙面太近,个别弹棒胶管套端部过长,产生过大的色点。防治措施: (1)弹力器应经常检查,发现弹棒弯曲、过长和弹力不够时应及时更换;掌握好投料时间,使每次投料及时、适量。 (2)根据料桶

59、浆料多少,控制好弹力器与墙面的距离,使色点均匀一致。 (3)细小色点可用同种颜色色点全部覆盖后, 弹二道色点;过多的色点可用不同色点覆盖分解。5.14 滚涂饰面花纹不匀。原因分析:1)基层吸水不同, 砂浆绸度变化或厚度不同以及拖滚时用力大小不一,都造成滚纹不 匀。(2)采用干滚法施工时,基层局部吸水过快或抹灰时间较长,滚涂后出现“翻砂现象, 颜色也比其它局部深。(3)每一分格块或工作段未一次成活,造成接槎。防治措施:(1)基层应平整,湿润均匀,砂浆稠度应保持 11.512cm,饰面灰层厚薄应一致。滚子 运行要轻缓平稳,直上直下,防止歪扭蛇行。湿滚法滚子蘸水量应一致。(2)干滚法抹灰后要及时紧跟

60、滚涂,操作时滚子上下往返一次,再向下走一遍,滚涂遍 数不宜过多,以免出现“翻砂现象。 (3)操作时应按分格缝或工作段成活, 防止接槎。(4)如发现花纹不匀,应及时返修。产生“翻砂现象时,应再薄抹一层砂浆,重新滚涂,不得事后修补。5.15 涂刷饰面起粉掉色 。.z.-原因分析:1)水泥过期、受潮,标号降低,掺胶量不够或基层太干未洒水湿润。涂刷后产生粉化剥落现象。 (2)基层油污、尘土、脱模剂等未清理干净,混凝土或砂浆基层龄期太短,含水率大,或盐类外加剂析出,刷涂后产生脱落现象。防治措施:(1)不得使用受潮、过期的水泥。掺胶量要准确。基层太枯燥时,应预先喷水湿润,或 用 1:3(107 胶:水)的

61、水溶液,进展基层处理。(2)水泥砂浆基层用钢抹刀压光后用水刷子带毛。 基层砂浆龄期应在 7 天以上,混凝土 龄期应在 28 天以上。基层有油污、脱模剂或盐类外加剂析出时, 应预先洗刷去除干净。 (3)将粉化、 脱落处清理干净,重刷聚合物水泥浆。5.16 滚涂饰面易积灰,易污染。原因分析:1)局部“翻砂处或横滚花纹以及外表凹凸不平处均易积尘污染。 (2)滚涂砂浆稠度小于 9cm 时,喷到墙上很快脱水、粉化,经半年左右就会重污染。 (3)为使颜色均匀,有的采用六偏磷酸钠作为分散剂。但此种分散剂极易污染。 (4)采用缩合度大或存放时间长的 107 胶,不能与水混溶,掺入砂浆中会使砂浆强度下降,吸水率

62、提高,极易造成污水挂流和挂灰积尘污染。防治措施: (1)不宜采用横滚花纹,局部“翻砂处理及时翻修。(2)阳台板、雨罩、挑檐、女儿墙压顶等,应尽可能向里泛水,另行导出。窗台、腰线 等不能向里泛水的部位,必须做滴水线或铁皮泛水。(3)砂浆稠度必须控制在 11.512cm。 (4)用木质素磺酸钙作为分散剂。(5)在滚涂砂浆中掺入或在饰面外喷罩甲级硅酸钠。 在没有甲级硅酸钠.z.-地区,可在滚涂 后次日用喷雾器均匀喷水养护。(6)禁使用不宜与水混溶,掺入水泥浆中会拉丝的 107 胶。 (7)墙体基层必须平整,突出局部剔凿磨平,蜂窝麻面处用水泥腻子掺20%乳胶刮平。吸水量大的基层应在滚涂前刷 107 胶

63、水溶液。 (8)在滚涂层外表喷罩无机建筑涂料,用以防水保色。6、地面工程6.1 地面起砂。原因分析:1)水泥砂浆拌合物的水灰比过大,即砂浆稠度过大。 (2)不了解水泥硬化的根本原理, 工序安排不适当, 以及底层过干或过湿等,造成地面压光时间过早或过迟。 (3)养护不适当。(4)水泥地面在尚未到达足够的强度就上人走动或进展下道工序施工,使地外表遭受磨擦等作用,容易导致地面起砂。(5)水泥地面在冬季低温施工时,假设门窗未封闭或无供暖设备,就容易受冻。 (6)冬期施工时在新做的水泥地面房间生炭火升温,而又不组织排放烟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有害气体,它和水泥砂浆或混凝土外表层接触后,与水泥水化后生成的

64、、 但尚未结晶硬化的氢氧化钙反响,生成白色粉末状的新物质碳酸钙。 (7)原材料不合要求: 水泥标号低, 或用过期结块水泥、受潮结块水泥,这种水泥活性 差,影响地面面层强度和耐磨性能;砂子粒度过细,拌合时需水量大,水灰比加大,强度 降低。防治措施: (1)格控制水灰比。 (2)掌握好面层的压光时间。(3)水泥地面压光后, 应视气温情况, 一般在一昼夜后进展洒水养护, 或用草帘、锯末 覆盖后洒水养护。(4)合理安排施工流向,防止上人过早。 (5).z.-在低温条件下抹水泥地面,应防止早期受冻。 (6)水泥宜采用早期强度较高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号不低于 325*,安定性要好。 (7)采用无砂水泥地面

65、,面层拌合物不用砂,用粒径为25 的米又称瓜米拌制,配合比宜采用水泥:米=1:2,稠度亦应控制在 3.5cm 以。 (8)小面积起砂且不重时,可用磨将起砂局部水磨,直至露出坚硬的外表,用纯水泥浆罩面的法进展修补。 (9)大面积起砂,可用 107 胶水泥修补。 先将浮砂去除并用清水冲洗干净, 地面假设有裂缝或明显凹痕时,先用水泥拌合少量的 107 胶制成的腻子嵌补;再用 107 胶分层涂抹,每层涂抹约 0.5mm 厚为宜,一般应涂抹 34 遍,总厚度为 2mm 左右,底层胶浆配合比用水泥:107 胶:水=1:0.25:0.35,底层一般涂抹 12遍;面层胶浆配合比用水泥: 107 胶:水=1:0

66、.2:0.45,一般涂抹23 遍。 (10)对于重起砂的水泥地面,应作翻修处理,将面层全部剔除掉,去除浮砂,用清水冲洗干净,凿毛外表保持湿润,刷一度水灰比为 0.40.5 的素水泥浆可掺入适量的 107 胶 ,然后用水泥砂浆另铺设一层面层,格做到随刷浆随铺铺设面层,认真做好压光和养 护工作。6.2 地面空鼓 。原因分析:1)垫层或基层外表清理不干净,有浮灰、浆膜或其它污物。 (2)面层施工时,垫层或基层外表不浇水湿润或浇水缺乏,过于枯燥。 (3)垫层或基层外表有积水,在铺设面层后,积水局部水灰比突然增大,影响面层与垫层之间的粘结,易使面层空鼓。 (4)为了增强面层与垫层或垫.z.-层与基层之间

67、的粘结力,需涂刷水泥浆结合层。 (5)炉渣垫层质量不好。 (6)门口处砖层过高或砖层湿润不够,使面层砂浆过薄以及枯燥过快,造成局部面层裂缝和空鼓。防治措施:(1)格处理底层垫层或基层 。 (2)注意结合层施工质量。(3)保证炉渣垫层和混凝土垫层的施工质量。 (4)冬期施工如使用火炉采暖养护时,炉子下面要架高,上面要吊铁板,防止局部温度 过高而使砂浆或混凝土失水过快,造成空鼓。 (5)对于房间的边、角处,以及空鼓面积不大于 0.1m2 且无裂缝者,一般可不作修补。 (6)对人员活动频繁的部位, 如房间的门口、 中部等处, 以及空鼓面积大于 0.1 m2,或虽面积不大,但裂缝显著者,应予翻修。 (

68、7)局部翻修应将空鼓局部凿去,四宜凿成块或圆形,并凿进结合良好处 3050mm,边缘应凿成斜坡形,底层外表应适当凿毛。凿好后,将修补围 100mm 围清理干净。修 补前 12d,用清水冲洗,使其充分湿润。修补时,先在底面及四刷水灰比为 0.40.5 的素 水泥浆一遍, 然后用面层一样材料的拌合物填补。如原有面层较厚,修补时应分应分次进 行,每次厚度不大于 20mm。终凝后,应立即用湿砂或湿草袋等覆盖养护,防早期产生收缩裂缩。 大面积空鼓, 应将整个面层凿去, 并将底面凿毛,重新铺设新面层。有关清理、冲洗、刷浆、铺设和养护等操作要求同上。6.3 地面面层不规则裂缝。原因分析:1)水泥安定性差或用

69、刚刚出窑的热水泥, 凝结硬化时收缩量大。或采用不同品种、或 不同标号的水泥混杂使用,凝结硬化的时.z.-间以及凝结硬化时的收缩量不同而造成面层裂缝。 砂子粒径过细,或含泥量过大,使拌合物的强度低,也容易引起面层收缩裂缝。 (2)面层养护不及时,产生收缩裂缝。这对水泥用量大的地面,或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做 的地面尤为显著。在温度高、空气枯燥和有风的季节,假设养护不及时,地面更易产生干缩出现裂缝。 (3)水泥砂浆过稀或搅拌不均匀,则砂浆的抗拉强度降低,影响砂浆与基层的粘结,也容易导致地面出现裂缝。 (4)首层地面填土质量差。(5)配合比不准确,垫层质量差;混凝土振捣不实,接槎不;地面填土局部标高不够

70、或是过高,这些都将削弱垫层的承载力而引起面层裂缝。 (6)面层因收缩不均匀产生裂缝,如底层不平整,或预制楼板未找平,使面层厚薄不匀; 埋设管道、预埋件或地沟盖板偏高偏低等,也会使面层厚薄不匀;新旧混凝土交接处因吸 水率及垫层用料不同,也将造成面层收缩不匀;面层压光时撒干水泥撒不均匀,会使面层 产生不等量的收缩。面积较大的楼地面未留伸缩缝,因温度变化而产生较大的胀缩变形,使地面产生裂缝。(8)构造变形,如因局部地面堆荷过大而造成地基土下沉或构件挠度过大,使构件下沉、 错位、变形,导致地面产生不规则裂缝。这些裂缝一般是底、面裂通的。(9)使用外加剂过量而造成面层较大的收缩值。各种减水剂、防水剂等掺

71、入水泥砂浆或 混凝土中后,有增大其收缩值的不良影响,如果掺量不正确,面层完工后又不注意养护, 则极易造成面层裂缝。防治措施: (1)重视原材料质量。 (2)保证垫层厚度和配合比的准确性,.z.-振捣要密实,外表要平整,接槎要密。混凝土 垫层和水泥炉渣或水泥灰炉渣垫层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60mm;三合土垫层和灰土垫层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 100mm。(3)面层的水泥拌合物应格控制用水量,水泥砂浆的稠度不应大于 3.5cm;混凝土坍 落度不应小于 3cm。(4)回填土应夯填密实。 (5)水泥砂浆面层铺设前, 应认真检查基层外表的平整度,尽量使面层的铺设厚度厚薄一致, 垫层或预制楼板外表上下不平时, 应

72、用水泥砂浆或细混凝土先找平。 (6)面积较大的水泥砂浆或混凝土楼地面,应从垫层开场设置变形缝。(7)使用上应防止局部地面集中堆荷过大。 (8)水泥砂浆 或混凝土 面层中掺用外加剂时,格按规定控制掺用量,并加强养护。(9)裂缝宽度在 0.5mm 以上时,可做水泥浆封闭处理,先将裂缝的灰尘冲洗干净,晾干后用纯水泥浆掺适量的 107 胶嵌缝。6.4 带地漏的地面倒泛水。原因分析:1)阳台、浴厕间的地面一般应室地面低 2050mm,但有时因图纸设计成一样平,施 工时又疏忽,造成地面积水外流。(2)施工前地面标高抄平,弹线不准确,施工中未按规定的泛水坡度冲筋、刮平。 (3)浴厕间地漏安装过高,以致形成地

73、漏四积水。 (4)土建施工与管道安装施工不协调,或中途变更管线走向,使土建施工时预留的地漏位置不合安装要求,管道安装时另行凿洞,造成泛水向不对。防治措施: (1)阳台、 浴厕间的地面标高设计应比室地面低 2050mm。(2)施工中首先应保证楼地面基层标高准确, 抹地面前以地漏为中心向四辐射冲筋,找好坡度,用刮尺刮平。 (3)水暖工安装地漏时,应注.z.-意标高准确,宁可稍低,也不要超高。(4)加强土建施工和管道安装施工的配合,控制施工中途变更,认真进展施工交底,做 到一次留置正确。(5)对于倒泛水的浴厕间,应将面层全部凿除,重抹水泥砂浆面层,并找好泛水坡度。 (6)当浴厕间地面标高与室地面标高

74、一样时,可在浴厕间门口处作一道宽 200mm、高 3050mm 的水泥砂浆挡水坎。6.5 面层有明显的水泥斑痕。原因分析:1)水泥子浆在铺设时很松软, 如果穿高跟鞋或鞋底凹凸不平较明显的胶鞋进展操 作,必将踩出很多较深的脚印。(2)铺设水磨地面面层时,由于水泥子浆中子成分较多,如果用刮尺刮平,则高 出局部的子大局部给刮尺刮走, 留下局部出现浆多子少的现象, 磨光后出现一块块水 泥斑痕。防治措施: (1)水泥子浆拌制时不能过稀,以采用干硬性的水泥子浆为宜。 (2)铺设水泥子浆时,应穿平底或底楞凹凸不明显的胶鞋进展操作。(3)面层铺设后出现局部过高时,不得用刮尺刮平,应用铁抹子或铁铲将高出局部挖去

75、一局部, 然后再将围的水泥子浆拍挤抹平。 (4)滚筒滚压过程中,应随时认真观察面层泛浆情况, 如发现局部泛浆过多时,应及时 增补子,并滚压密实。6.6 面层褪色。原因分析: (1)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会析出碱性物质氢氧化钙,假设掺入面层中颜料的耐碱性能差,则容易发生退色或变色现象。 (2)颜料本身质量差。.z.-防治措施:采用耐碱性能好的矿物颜料。如氧化铁黄的耐碱、耐光性能都非常强,上比较理想的 黄色系颜料;而铬黄的耐碱和耐光性能都较差,在地面施工中不宜用。7. 7.门窗工程门窗工程7.5 门窗框与洞口间的缝过大或过小。原因分析:1)洞口尺寸小,框只能硬塞进去,尤其遇上清水墙,墙不能剔凿,有时只能

76、把立梃砍 去一些,抹完灰,外露局部很少,外窗台泛水也无法抹。(2)过梁的放置位置偏高,洞口尺寸大于要求尺寸,致使框围有很宽缝隙。防治措施:(1)砌墙所作的皮数杆, 应按设计图纸上的标高画出过梁位置,下面窗台要留出 50mm 左 右的泛水,使门窗洞口尺寸符合设计要求。(2)砌墙排砖时,不得随意将洞口尺寸扩大或缩小。 (3)洞口尺寸适宜,安装门窗框时过梁下边要留有 1518mm 的抹灰量,两边留缝隙要均匀一致。 (4)洞口尺寸小。假设是混水墙可把砖墙剔掉一局部再安装;假设是清水墙,不允剔墙,当偏差在20mm 以时,可把立梃修掉一小局部再安装;超出 20mm 时,可把框、扇同时均分 改小再安装。7.

77、6 塑料门窗框松动 。原因分析:未按不同墙体,分别采用相应的固定法和固定措施。防治措施:(1)先在门窗外框上按设计规定位置钻, 用全丝自攻螺丝把镀锌连接件紧固。 (2)用电锤在门窗洞口的墙体上打, 装入尼龙胀管,门窗安装校正后,用木螺丝将镀锌连接件固定在胀管。 (3)门窗安装在单砖墙或轻质墙上时,应在砌墙时砌入混凝土砖,使镀锌连接件与.z.-混凝土砖能连接结实。7.7 门窗围间隙未填软质材料。原因分析: 不了解塑料门窗性能,门窗框填上硬质材料或有腐蚀性材料。防治措施:(1)应保证门窗框与墙体为弹性连接, 其间隙应填嵌泡沫塑料或矿棉、岩棉等软质材料。 (2)含沥青的软质材料也不得填入,以免 PV

78、C 受腐蚀。7.8 门窗框安装后变形 。原因分析:安装连接螺丝有松紧,框间隙填嵌材料过紧或施工时搭脚手板,吊重物等。防治措施:(1)各固定螺丝的松紧程度应根本一致,不得有的过松,有的过紧。 (2)门窗框与洞口间隙填塞软质材料时,不应填塞过紧,或有松有紧,以免门窗框受挤变形。(3)禁施工时在门窗上铺搭脚手板,搁支脚手杆或悬挂物件。7.9 门窗框边未嵌密封胶 。原因分析:把软质材料当密封材料或填得过满,无法再填密封材料。防治措施:必须按构造要求施工,填塞软质保温材料时,门窗框四外框边,应留出一条槽,并 用密封胶嵌填密、均匀,使之与框面齐平。7.10 连接螺丝直接锤入门窗框。原因分析:门窗型材为薄壁中空多腔,外力锤击变形。.z.-防治措施:在门窗框与洞口连接位置,用手电钻先引,然后旋进全丝自攻螺丝,不能简化工序, 禁用锤直接打入螺钉。.z.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