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定稿)课件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7969224 上传时间:2024-07-22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4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定稿)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定稿)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定稿)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定稿)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定稿)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定稿)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定稿)课件(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3 3章章 中国的公共事业管理中国的公共事业管理 31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公共事业管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公共事业管理 32 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 33 深化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深化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311 传统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成因传统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成因312 传统公共事业管理的特征传统公共事业管理的特征313 传统公共事业管理的弊端传统公共事业管理的弊端321 改革的历程改革的历程322 前期的改革举措前期的改革举措323 1998年的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年的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311 传统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成因传统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成因 从新中国

2、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总特点是国家统包统管,高度集中统一,这种管理体制的形总特点是国家统包统管,高度集中统一,这种管理体制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成有多方面的原因。 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是传统公共事业管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是传统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形成的经济根源。理体制形成的经济根源。 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是传统公共事业管理体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是传统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形成的政治根源制形成的政治根源 认识误区是传统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形成的思想根源。认识误区是传统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形成的思想根源。 我国传统“事业”的基本含义新

3、中国建立后,我国在特定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对非政治、非经济的关系到人民大众基本利益的社会公共事务,是以事业来代表,并以特殊的事业单位体制即政府事业体制进行管理的。事业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和体育等,并被认为是“没有生产性收入”、“所需经费由国库支出”的社会工作。 因此,所谓事业,是我国特有的与全体人民整体利益有关的、以科、教、文、卫、体等为基本内容的行业或部门,及其相应的管理体系。事业在本质上属于一种社会公共事务的范畴,而且是非政治非经济的事务,即狭义的社会事务,反映的是一定条件下我国社会公共事务的发展水平。经济根源1.新中国成立初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贫弱,所办的公共

4、事业十分有限。国家贫弱,所办的公共事业十分有限。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也没有包办所有的公共事业,当时还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也没有包办所有的公共事业,当时还存在着不少的私立私营事业机构,如私立学校、医院、诊所、存在着不少的私立私营事业机构,如私立学校、医院、诊所、私营报业、电台、书店、个体艺人等等。外国教会、商人和私营报业、电台、书店、个体艺人等等。外国教会、商人和私人基金会等组织或个人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公共事业的发展私人基金会等组织或个人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公共事业的发展与管理。与管理。2.经济重建工作的开展,对公共事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经济重建工作的开展,对公共事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为了有效地整合和

5、利用极为有限的资源,国家先后采为了有效地整合和利用极为有限的资源,国家先后采取了一系列公有化措施,迅速建立起高度集中统一的取了一系列公有化措施,迅速建立起高度集中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与此相伴随,原有的私营事业实现了经济管理体制,与此相伴随,原有的私营事业实现了国营化。国营化。在这种体制下,中央政府控制了所有社会资源,包括在这种体制下,中央政府控制了所有社会资源,包括人权、财权和物权,使社会的空间异常狭小,私人或人权、财权和物权,使社会的空间异常狭小,私人或其他社会团体不可能自办公共事业。其他社会团体不可能自办公共事业。3.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下的政事一体化。由于经济控制权的高度集中,中央政府

6、就成为一切社会经由于经济控制权的高度集中,中央政府就成为一切社会经济活动的唯一主体,直接配置社会资源,直接组织和管理济活动的唯一主体,直接配置社会资源,直接组织和管理社会生产活动,直接控制社会生活。社会生产活动,直接控制社会生活。除了包办了商企业外,也包办了一切公共事业,于是,科、除了包办了商企业外,也包办了一切公共事业,于是,科、教、文、卫、体、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住宅建设等都成教、文、卫、体、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住宅建设等都成了政府的统管范围,导致政事一体化。了政府的统管范围,导致政事一体化。政治根源1.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成立后,面对战争的废墟和脆弱不堪的

7、国民经济状,面对战争的废墟和脆弱不堪的国民经济状况,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社会经济和各项事业,建设新况,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社会经济和各项事业,建设新中国,仍是个崭新的课题。中国,仍是个崭新的课题。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所决定。我们既无经验,又不能在旧体制和西方国家管理模式中取舍,借鉴,我们既无经验,又不能在旧体制和西方国家管理模式中取舍,借鉴,惟有在总结解放区管理经验和军事斗争经验的基础上,借鉴苏联的惟有在总结解放区管理经验和军事斗争经验的基础上,借鉴苏联的管理模式,建立起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管理模式,建立起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在这一体制下,政治系统对经济和社会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控,

8、中央在这一体制下,政治系统对经济和社会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控,中央政府不仅建立强有力的政治管理机构以履行无产阶级专政的职能,政府不仅建立强有力的政治管理机构以履行无产阶级专政的职能,而且建立了强大的经济职能机构,全面控制经济活动,还自上而下而且建立了强大的经济职能机构,全面控制经济活动,还自上而下建立了一系列相应的事业职能机构,直接举办公共事业。建立了一系列相应的事业职能机构,直接举办公共事业。3.事业管理行政化。政府充当着公共事业所有者或举办者、行政管理者、经营者政府充当着公共事业所有者或举办者、行政管理者、经营者等多种角色。公共事业部门成了政府的附属物。等多种角色。公共事业部门成了政府的附属物

9、。事业管理行政化,政府主要采用行政命令、指示、规定、条事业管理行政化,政府主要采用行政命令、指示、规定、条例、指令性计划等行政手段管理公共事业,高度集中统一,例、指令性计划等行政手段管理公共事业,高度集中统一,事业单位具有相应的行政级别,具有与行政部门相同的财务、事业单位具有相应的行政级别,具有与行政部门相同的财务、人事、社会福利等管理制度。人事、社会福利等管理制度。文化根源1,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公共事业的非经济化的定位。计划经济体制下,计划经济体制下,公共事业被界定为公共事业被界定为“没有生产收入没有生产收入”、“所需经费由国库支出所需经费由国库支出”的社会工作的社会工作。事业单位被认定为不

10、直接从事物质资料生产,但直接或间接事业单位被认定为不直接从事物质资料生产,但直接或间接地为上层建筑服务,为改善社会生产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条地为上层建筑服务,为改善社会生产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条件服务,属于非物质生产部门,既不具有生产经营职能,又件服务,属于非物质生产部门,既不具有生产经营职能,又不具有实行政治统治和组织管理经济的职能。不具有实行政治统治和组织管理经济的职能。这种非经济性的定位,将公共事业活动完全排斥在经济活动这种非经济性的定位,将公共事业活动完全排斥在经济活动之外,使之与经济发展割裂开来;之外,使之与经济发展割裂开来;2.政治化的描述政治化的描述使之与政治活动逐渐靠拢。使之与政治

11、活动逐渐靠拢。政治化的描述政治化的描述将公共事业视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将公共事业视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随着阶级斗争和政治运动的升级,上述的认识逐步得到强化。随着阶级斗争和政治运动的升级,上述的认识逐步得到强化。从而为传统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从而为传统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总之,中国传统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形成和发总之,中国传统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复杂的社会历史背景。展具有复杂的社会历史背景。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和高度政治化的背景下,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和高度政治化的背景下,单一而又集中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形成具有历史单一而又集中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形成具有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合理性。必然性和现实合理性。220102463 朱海涛朱海涛220102398 虎学花虎学花220102394 何倩莉何倩莉220102446 杨淳驿杨淳驿220102439王元丽王元丽220090935 王雅漪王雅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