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六则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7954384 上传时间:2024-07-22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4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六则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论语》六则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论语》六则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论语》六则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论语》六则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语》六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六则(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1论语论语六则六则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古文的热爱字词积累会理解会背诵会默写重点、难点积累字词理解文意背诵、默写理解古代文化、文学常识。作家作品简介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 学派的创始人。曾周 游列国,大力宣扬“仁” 的学说,提倡德治和 教化。晚年致力于教 育,相传弟子三千, 贤者七十二人。自汉 以后,孔子的学说成 为我国封建文化的正统。zuy论语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辑录孔子的言论、事迹和一些孔子的弟子的言行而成的书。它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 论语在我国思想文化史上具有

2、重要的地位,南宋时,朱熹把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后成为明清两代科举考试的官定必读书。 论语有不少总结社会生活经验的言论,后来成为成语,对后世文学语言影响很大。“五经”:诗书礼易春秋课文学习1、明确字词音义、明确字词音义论论语不亦说说乎人不知而不愠愠学而不思则罔罔思而不学则殆殆默而识识之2、听录音、读课文、听录音、读课文论语六则(朗读).swfyu 愉快yn 怨恨、 恼怒wng 迷惑不解di 指学业陷入困境zh 记Ln 编纂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内容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指同一师门的师兄弟 时常温习知道 了解但,却,表转

3、接 这里指道德修养高的人固定句式:“不亦乎?译作:“不也是吗?” 参考译文:先生说:学习后并时常温习先生说:学习后并时常温习 ,不也,不也很高兴吗很高兴吗?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知道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别人不知道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先生说子曰:“温故故而知知新,可以可以为为师矣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过的旧知识从而(表顺接) 理解、领会wi,做 语气助词,相当于“了”思考 迷惑不解 危险。这里是“学业上陷入困境” 参考译文:先生说:先生说:“温习学过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温习学过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

4、,就可以做老师了。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先生说:先生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困境陷入困境。”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倒装句,即:以何译为:以什么称做 聪明 以以为耻为耻比自己低下的人因此 参考译文:子贡问:子贡问:“孔文子孔文子(死后死后)凭什么被称做凭什么被称做文文呢呢?”孔子说:孔子说:“聪敏而且爱好学习,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聪敏而且爱好学习,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看作是耻辱的事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看作是耻辱的事 ,因此被称做,因此被称做文

5、文。”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记住 满足 教导 厌倦 对于我有哪一样呢 相当于“呢”,表示反问 表少数,不是确数一定 在其中长处,优点选择他们不好的或缺点 参考译文:先生说先生说:“默默地记住它,学习而不满足,默默地记住它,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我有哪一样呢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我有哪一样呢?” 先生说:先生说:“几个人在几个人在一起走,其中也一定有我的老师;选取他们的好的长处加以一起走,其中也一定有我的老师;选取他们的好的长处加以学习、他们不好的加以改正。学习、他们不好的加以改正。”子曰:“吾

6、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有:同“又”。 (2)立:站得住的意思。 (3)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4)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5)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 (6)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

7、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懂得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不如

8、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解释】: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比喻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接受得快。 就学习而言,我们常说,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乐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 兴趣者,爱好,好也。更高的境界,则是乐。 学习的三层境界:知 、好、 乐。 乐:以为乐 子曰:子曰:“由由(1),诲女,诲女(2),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由:姓仲名由,字子路。生于公元前542年,孔子的学生,长期追随孔子。

9、(2)女:同汝,你。【译文】 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4、找出文中有关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为人处事态度的句子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为人处事态度学而时习之温故故而知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时常复习学思结合勤学好学虚心求教乐于交友宽容他人4、完成课后练习三、完成课后练习三5、相关成语:、相关成语:愠殆识厌何以字词读音意义例句例句译文yndizhynh y怨恨,心里不满危险记,记住满足凭什么人不知而不愠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别人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困境默默地记住它学习但不感到满足孔文子凭什么被称做“文”呢?温故知新诲人不倦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三人同行,必有我师作业背诵课文用格本抄写课文用单行本完成思考与练习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