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高考复习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7952612 上传时间:2024-07-22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9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选读高考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论语》选读高考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论语》选读高考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论语》选读高考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论语》选读高考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语》选读高考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选读高考复习(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材内容梳列第一课:孔子的德政主张第一课:孔子的德政主张第二课:孔子的礼治主张第二课:孔子的礼治主张第四课:孔子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第四课:孔子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第五课:孔子的人生价值观第五课:孔子的人生价值观第六课: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第六课: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第八课:孔子的交往观第八课:孔子的交往观第十一课:孔子的教育观第十一课:孔子的教育观第十二课:感人的师生关系第十二课:感人的师生关系第十三课:师生关系第十三课:师生关系第十四课:孔子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的哲学基础第十四课:孔子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的哲学基础为政以德为政以德复习目标复习目标:背诵相关章节背诵相关章节理解理解“为政以德

2、为政以德”的思想的思想为政者的基本素质为政者的基本素质“均无贫均无贫”的含义的含义2.3子曰: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孔子“为政以德为政以德”思想:思想:正己、举贤、富正己、举贤、富民、教民民、教民理解理解“为政以德为政以德”的思想的思想政、刑政、刑:用:用法令法令禁止人们做什么,并以禁止人们做什么,并以惩罚惩罚为为手段加以实施。手段加以实施。德、礼德、礼:鼓励人们做什么,并以:鼓励人们做什么,并以教育熏陶教育熏陶为手为手段加以实施。段加以实施。用对比的手法强调用对比的手法强调为政

3、以德为政以德的重要性。孔子反对的重要性。孔子反对武力征服武力征服,追求建立道德至上的理想社会。,追求建立道德至上的理想社会。13.6子曰: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正,虽令不从。”正己正己(自身要正)(自身要正)12.19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孔子对曰:“子为政,子为政,焉用杀?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2.20季康子问: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之何

4、?”子曰: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百姓被感化、被折服百姓被感化、被折服以身作则以身作则正人先正己正人先正己举贤举贤2.20季康子问: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而教不能,则劝。”(选用优秀的人)(选用优秀的人)富民、教民富民、教民13.9子适卫,冉有仆。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子曰:“庶矣哉!庶矣哉!”冉有曰: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既庶矣,又何加焉?”曰:曰:“富之。富之。”曰:曰:“既富既富矣,又何

5、加焉?矣,又何加焉?”曰:曰:“教之。教之。”12.9哀公问于有若曰: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有若对曰:“盍彻乎?盍彻乎?”曰: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何其彻也?”对曰: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足,君孰与足?”11.7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主张藏富于民主张藏富于民 反对横征暴敛反对横征暴敛教之以教之以礼、信、孝悌礼、信、孝悌为政者的基本素质

6、为政者的基本素质厚德载物、厚德载物、12.7、子贡问政。子曰: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曰:“去兵。去兵。”子贡曰: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取信于民(诚信)取信于民(诚信)1.5子曰: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使民以时。”奉公正己、厉行节约、爱民奉公正己、厉行节约、爱民如子(仁爱)、以民为本如子(仁爱)、

7、以民为本取信于民、奉公正己、厉行节取信于民、奉公正己、厉行节约、爱民如子(仁爱)、以民为本约、爱民如子(仁爱)、以民为本“均无贫均无贫”的含义的含义孔子主张孔子主张上下各得其分上下各得其分:根据自己的名分、地根据自己的名分、地位,该得多少是多少。位,该得多少是多少。哀公问于有若曰: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年饥,用不足,如之何?何?”有若对曰:有若对曰:“盍彻乎?盍彻乎?”曰:曰:“二,吾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对曰:“百姓足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8、,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和无寡,安无倾。第二课第二课 克己复礼克己复礼一、标题含义一、标题含义二、时代背景二、时代背景6.25子曰: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觚不觚,觚哉!觚哉!”3.1孔子谓季氏: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礼崩乐坏、名不符实礼崩乐坏、名不符实克己克己复复礼礼: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符合周礼。都符合周礼。复习目标复习目标:背诵背诵12.1、3.1、16.2、13.3章章理解并能够默写短语理解并能够默写短语理解理解“礼礼”和和“仁仁”的

9、含义及其关系的含义及其关系明确每一章的基本观点明确每一章的基本观点理解下列短语并能够默写理解下列短语并能够默写子曰:子曰:“周监于二代,周监于二代,郁郁郁郁乎文乎文哉哉,吾从周。,吾从周。”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可忍,孰不可忍孔子谓季氏,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天下有道天下有道名正言顺名正言顺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克己复礼克己复礼郁郁乎文哉郁郁乎文哉是可忍孰不可忍是可忍孰不可忍天下有道天下有道名正言顺名正言顺犯上作乱犯上作乱然微以自然微以自文文于君亲,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君亲其谓予何。文饰、文饰、掩饰掩饰绝不能

10、容忍绝不能容忍政治清明政治清明指做某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指做某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理解理解“礼礼”和和“仁仁”的含义及其的含义及其关系关系礼礼:以钟鼓玉帛等为外在形式,以:以钟鼓玉帛等为外在形式,以仁仁为内核。为内核。17.11子曰: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云乎哉?”3.3子曰: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仁:即仁爱。仁:即仁爱。12.11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父父、子子。”公曰:公曰:“善哉!信

11、如君不君,臣不臣,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礼与仁的礼与仁的关系关系:礼是以仁为基础,并指导仁。礼是以仁为基础,并指导仁。2.2樊迟问樊迟问仁仁。子曰:。子曰:“爱人。爱人。”问知。子曰:问知。子曰:“知知人。人。”仁仁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明确每一章的基本观点明确每一章的基本观点12.1颜渊问仁。子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

12、渊曰:颜渊曰:“请问请问其目。其目。”子曰: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勿动。”颜渊曰: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克己克己3.14子曰: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崇古崇古3.1孔子谓季氏,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秩序秩序13.3子路曰:子路曰:“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子曰:“必必也正名乎!也正名乎!”子路曰: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

13、: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正名正名1.2有子曰: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

14、者,其为人之本与?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孝悌孝悌第四课第四课知其不可而为之知其不可而为之复习目标复习目标:背诵背诵18.5和和18.7中的中的“子路曰子路曰”至该章结束部分。至该章结束部分。了解了解“知其不可而为之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的精神。了解隐者对社会现状和孔子作为的看法了解隐者对社会现状和孔子作为的看法背诵背诵18.5和和18.7中的中的“子路曰子路曰”至该章结束部至该章结束部分分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已而!。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往者不可谏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来者犹可追子路曰:子路曰:“不仕无义不仕无义。,不可废也

15、;不可废也;,如之何其废之,如之何其废之?,而乱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大伦。君子之仕也,。道之不行,已道之不行,已知之矣。知之矣。”长幼之节长幼之节君臣之义君臣之义欲洁其身欲洁其身行其义也行其义也理解并默写下列文言词语理解并默写下列文言词语往者不可往者不可谏谏,来者犹可,来者犹可追追四体不四体不勤勤,五谷不分,五谷不分知其不可而为之知其不可而为之以往的事情不可挽回了,未以往的事情不可挽回了,未来的事情还来得及改正。来的事情还来得及改正。形容脱离生产劳动,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缺乏生产知识。明知做不到却偏要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去做。挽回挽回补救补救劳动劳动了解了解“知其不可而为之知其不可

16、而为之”的精的精神神1、当时的社会现实、当时的社会现实14.21陈成子弑简公。陈成子弑简公。16.8曰: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9.9子曰: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14.38子路宿于子路宿于石门石门。晨门曰:。晨门曰:“奚自?奚自?”子路子路曰:曰:“自孔氏。自孔氏。”曰:曰:“是是知知其其不可而为之不可而为之者与者与?”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礼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礼崩乐坏、天下无道。崩乐坏、天下无道。政治主张:政治主张:克己复礼、

17、克己复礼、为政以德为政以德2、内涵、内涵“知其不可而为之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种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情怀是一种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情怀,也是一种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的人生追求,还是一种从也是一种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的人生追求,还是一种从政的强烈自信,体现了儒家思想积极的一面。政的强烈自信,体现了儒家思想积极的一面。子曰: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吾已矣夫!”子路曰:子路曰:“不仕无义。不仕无义。君子之仕也,行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道之不行,已知之矣。”曰: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

18、易也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孔子曰: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不敢不告也。君曰。君曰告夫三子告夫三子者。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以吾从大夫之后,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不敢不告也。”说明孔子一方面仍用大夫的责任要求自说明孔子一方面仍用大夫的责任要求自己,表现他对周礼的虔诚;另一方面也己,表现他对周礼的虔诚;另一方面也说明孔子对实现自己的要求原本就没有说明孔子对实现自己的要求原本就没有抱多大的希望。抱多大的希望。对对“知其不可而为之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要具体分析。的精神要具体分析。首先,要分析行为的目的是什么,是逆潮首先,要分析行为的

19、目的是什么,是逆潮流而动,还是为了正义事业和崇高理想。流而动,还是为了正义事业和崇高理想。其次,从斗争策略上说,要重视保存和积其次,从斗争策略上说,要重视保存和积蓄力量,不应做无谓牺牲。蓄力量,不应做无谓牺牲。了解隐者对社会现状和孔子作为的看法了解隐者对社会现状和孔子作为的看法18.5楚狂楚狂接舆接舆歌而过孔子曰:歌而过孔子曰:“凤凤兮凤兮!何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今之从政者殆而!”接舆接舆讽刺孔子身处乱世却周游求仕,规劝讽刺孔子身处乱世却周游求仕,规劝孔子知难而退,以免给自己带来危险。孔子知难而退,以免给

20、自己带来危险。18.6(桀溺)曰:(桀溺)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之士哉?”耰而不辍。耰而不辍。桀溺认为桀溺认为乱世之中,不能靠一己之力来改乱世之中,不能靠一己之力来改变社会,必须正视现实,不能自欺欺人。变社会,必须正视现实,不能自欺欺人。14.39子击磬于卫,有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而过孔氏之门者者,曰:,曰:“有心哉,击磬乎!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既而曰:“鄙哉!硁硁乎!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深则厉,浅则揭。”子

21、子曰:曰:“果哉!末之难矣。果哉!末之难矣。”荷蒉者以荷蒉者以根据根据水的深浅决定过河水的深浅决定过河方式方式为为喻,告诫孔子做事情要懂得喻,告诫孔子做事情要懂得通达权变。通达权变。正确认识隐士正确认识隐士:这些隐士都是那个时代出类拔萃:这些隐士都是那个时代出类拔萃的知识精英,都忧国忧民,但他们知道时代不可的知识精英,都忧国忧民,但他们知道时代不可挽回,因此不做所谓的挽回,因此不做所谓的“中流砥柱中流砥柱”,于是归隐,于是归隐山林。山林。复习目标复习目标:背诵背诵1.6、5.26两章两章理解并默写文言短语理解并默写文言短语理解理解“忠恕忠恕”内涵内涵区别孔子的区别孔子的“仁爱仁爱”与墨子的与墨

22、子的“兼爱兼爱”了解孔子对管仲的评价了解孔子对管仲的评价第五课第五课仁者爱人仁者爱人背诵背诵1.6、5.26两章两章子曰:子曰:“弟子,弟子,泛爱众而亲仁泛爱众而亲仁。,。”入则孝入则孝出则弟出则弟谨而信谨而信行有余力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则以学文子曰:子曰:“老者安之,老者安之,。”朋友信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少者怀之理解并默写文言短语理解并默写文言短语就近取就近取譬譬被被发左衽发左衽一一匡匡天下天下己欲己欲立立而立人,己欲而立人,己欲达达而达人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拿自身打比方。拿自身打比方。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替别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替别人着(人着(zhu)想。)想。披散头发,左开

23、衣襟。古代少数披散头发,左开衣襟。古代少数民族的装束。民族的装束。立身、事业有成立身、事业有成显达、地位显要显达、地位显要指沦为蛮夷。指沦为蛮夷。纠正混乱局势,使天下安定下来。纠正混乱局势,使天下安定下来。自己不愿意接受的,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不要强加给别人。不要强加给别人。己所不欲,必施于人。己所不欲,必施于人。理解理解“忠恕忠恕”内内涵涵415子曰:子曰:“参乎,参乎,吾道吾道一一以贯之以贯之。”曾子曰:曾子曰:“唯。唯。”子出,门人问曰: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何谓也?”曾子曰:曾子曰:“夫子之夫子之道,道,忠恕忠恕而已矣而已矣。”630子贡曰: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

24、仁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乎?”子曰: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谓仁之方也已。”“恕恕”指待人仁爱宽厚,推己及人,即指待人仁爱宽厚,推己及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一个可以终身践行(奉行)的字吗?有一个可以终身践行(奉行)的字吗?15.23子贡问曰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恕忠恕”是待

25、人的基本原则。是待人的基本原则。“忠忠”指积极为人,对人尽心竭力,指积极为人,对人尽心竭力,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区别孔子的区别孔子的“仁爱仁爱”与墨子的与墨子的“兼兼爱爱”1.2有子曰: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孝弟也者,其为也者,其为仁之本仁之本与与!”(第二课第二课)夫夫爱人者爱人者, ,人必从而爱之人必从而爱之; ;利人者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人必从而

26、恶之;害人者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人必从而害之。孔子的孔子的仁爱仁爱是以孝悌为根本,以尊尊是以孝悌为根本,以尊尊亲亲为基础,目的是维护等级制。墨亲亲为基础,目的是维护等级制。墨子的子的兼爱兼爱是取消等级差别的普遍之爱。是取消等级差别的普遍之爱。长幼之节长幼之节尊卑之分尊卑之分了解孔子对管仲的评价了解孔子对管仲的评价3.22子曰:子曰:“管仲之器小哉。管仲之器小哉。”或曰:或曰:“管仲俭乎。管仲俭乎。”曰: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然则管仲知礼乎礼乎”曰: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

27、反坫,管氏亦有反坫(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i)。管氏而知礼,孰)。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不知礼。”译文译文:孔子说:孔子说:“管仲这个人的器量真是狭小呀!管仲这个人的器量真是狭小呀!”有人说:有人说:“管仲节俭吗?管仲节俭吗?”孔子说:孔子说:“他有三处豪华他有三处豪华的藏金府库,他家里的管事也是一人一职而不兼任,的藏金府库,他家里的管事也是一人一职而不兼任,怎么谈得上节俭呢?怎么谈得上节俭呢?”那人又问:那人又问:“那么管仲知礼吗那么管仲知礼吗?”孔子回答:孔子回答:“国君大门口设立照壁,管仲在大门国君大门口设立照壁,管仲在大门口也设立照壁。国君同别国国君举行会见时在堂上有口也设立照壁。

28、国君同别国国君举行会见时在堂上有放空酒杯的设备,管仲也有这样的设备。如果说管仲放空酒杯的设备,管仲也有这样的设备。如果说管仲知礼,那么还有谁不知礼呢?知礼,那么还有谁不知礼呢?”越礼越礼14.17子贡曰: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子曰:“管仲相桓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为谅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原因是原因是管仲辅佐齐桓公用和平手管仲辅佐齐桓公用和

29、平手段维护华夏的统一,使百姓免遭段维护华夏的统一,使百姓免遭异族的奴役。异族的奴役。表明孔子的仁表明孔子的仁和礼之间存在和礼之间存在着矛盾。着矛盾。孔子孔子“仁仁”的标准的标准是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能是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能维护王权、爱护百姓,而不必拘于小信。维护王权、爱护百姓,而不必拘于小信。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就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就是“仁仁”。“仁仁者爱人者爱人”,强调的是待人的态度与准则。,强调的是待人的态度与准则。孝顺父母,尊敬兄长,是孝顺父母,尊敬兄长,是“仁仁”的具体准的具体准则则;使老人安逸,让朋友信任,使年轻人得使老人安逸,让朋友信任,使年轻人得到关爱,是施行到关爱,是

30、施行“仁仁”而达到的理想效果而达到的理想效果;能施恩于百姓,周济大众,是能施恩于百姓,周济大众,是“仁仁”的最的最高境界。要做到高境界。要做到“仁仁”,其途径和方法就,其途径和方法就是是“能近取譬能近取譬”,推己及人,推己及人,“己欲立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仁”并不是高深莫测的深奥理论,而是并不是高深莫测的深奥理论,而是渗透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诚心诚渗透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诚心诚意地协助盲人,同情有丧事的人;善待自意地协助盲人,同情有丧事的人;善待自然,善待动物,这些都是然,善待动物,这些都是仁仁的具体表的具体表现。现。看一个人是不是看一个人是不是”

31、仁者仁者”,不能过于注重小不能过于注重小信小节,要看他是否对社会信小节,要看他是否对社会对百姓作出对百姓作出了贡献。管仲虽然没有了贡献。管仲虽然没有“杀身成仁杀身成仁”。但。但他他“霸诸侯,一匡天下霸诸侯,一匡天下”,对于维护一统,对于维护一统安定百姓功劳极大,他就是一个不折不安定百姓功劳极大,他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扣的“仁者仁者”。复习目标复习目标:背诵背诵159、416、611、716、719、623、87章。章。积累、理解成语积累、理解成语君子自我修养的内容和要求。君子自我修养的内容和要求。孔子的义利观。孔子的义利观。理解安贫乐道和理解安贫乐道和“浮云浮云”的含义。的含义。第六课第六课君子

32、之风君子之风背诵检测背诵检测子曰:子曰:“志士仁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有杀身以成仁子曰:子曰:“,小人喻于利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义君子喻于义子曰子曰:“贤哉贤哉!回也。回也。,。人不堪其忧。人不堪其忧,。贤哉。贤哉!回也。回也。”一箪食一箪食一瓢饮一瓢饮在陋巷在陋巷回也不改其乐回也不改其乐子曰子曰:“饭疏食,饮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乐亦在其中矣子曰: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女奚不曰,其为人也,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发愤忘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乐以忘忧子曰子曰:“,;知者动知者动,仁者静仁者静;知者乐知者乐,仁者寿。仁

33、者寿。”知者乐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仁者乐山曾子曰曾子曰:“,。仁。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士不可以不弘毅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任重而道远不义而富且贵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于我如浮云患得患失、发愤忘食、任重道远、死而后已、杀身成仁患得患失、发愤忘食、任重道远、死而后已、杀身成仁无所不至无所不至箪食陋巷箪食陋巷积累、理解成语积累、理解成语没有达不到的地方。没有达不到的地方。指没有指没有什么是做不出的(什么是做不出的(多指坏事多指坏事)。)。生活清贫生活清贫。箪食(箪食(s)壶浆)壶浆: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情

34、况。拥护和欢迎的情况。君子自我修养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君子自我修养的具体内容和要求7.6子曰: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15.18子曰: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信以成之。君子哉!”14.28子曰:子曰:“君子道者三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仁者不忧,知者不知者不惑惑,勇者不惧。勇者不惧。”子贡曰:子贡曰:“夫子自道也。夫子自道也。”6.23子曰: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知者乐,仁者寿。”8.7曾子曰

35、:曾子曰:“士不可不士不可不弘毅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终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任,不亦终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12.8棘子成曰: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以六艺为基础,以仁、德为纲领,博学多才。以六艺为基础,以仁、德为纲领,博学多才。重义、知礼、谦逊、诚信重义、知礼、谦逊、诚信不忧、不惑、不惧不忧、不惑、不惧坚守道义、处理问题灵活迅坚守道义、处理问题灵活迅捷而又

36、变动自如捷而又变动自如。心胸开阔、意志坚定心胸开阔、意志坚定文质彬彬、表里如一文质彬彬、表里如一孔子的义利观孔子的义利观4.16子曰:子曰:“君子喻于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小人喻于利。”4.5子曰: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不反对正当的求利,只是主张不反对正当的求利,只是主张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译文译文:孔子说:孔子说:“有钱有地位,这是人有钱有地位,这是人人都向往的,但如果不是用人都向往的,但如果不是

37、用仁道仁道的方的方式得来,君子是不接受的;贫穷低贱,式得来,君子是不接受的;贫穷低贱,这是人人都厌恶的,这是人人都厌恶的,但如不是用仁道但如不是用仁道的方式摆脱,君子是不摆脱的。的方式摆脱,君子是不摆脱的。”君子爱财,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取之有道。理解安贫乐道和理解安贫乐道和“浮云浮云”的含的含义义7.16子曰: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浮云。”7.1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

38、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不知老之将至云尔。”(2)安贫乐道安贫乐道浮云聚散无常,浮云聚散无常,喻富贵短暂喻富贵短暂。云在天上,高不可及,云在天上,高不可及,喻富贵与己无关。喻富贵与己无关。浮云轻淡,浮云轻淡,喻富贵无足轻重。喻富贵无足轻重。(1)“浮云浮云”的含义的含义安于物质方面的贫穷,以坚持安于物质方面的贫穷,以坚持自己的信念为快乐。自己的信念为快乐。请你谈谈请你谈谈文文”与与”质质”哪个更重要。哪个更重要。良好的本质应当有适当的表现形式,否则良好的本质应当有适当的表现形式,否则本质再好,也无法显示出来。孔子说本质再好,也无法显示出来。孔子说:“质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胜文

39、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君子。”意思是:本质超过文采就粗野,意思是:本质超过文采就粗野,文采超过本质就浮夸。文采和本质相得益文采超过本质就浮夸。文采和本质相得益彰,这才是君子。一个人内在道德仁义的彰,这才是君子。一个人内在道德仁义的追求和外在的形式,诸如仪容、举止、礼追求和外在的形式,诸如仪容、举止、礼节等的修饰,都很重要的。换句话说,内节等的修饰,都很重要的。换句话说,内容与形式一样重要。容与形式一样重要。你认为君子个人修养的内容和要求有你认为君子个人修养的内容和要求有哪些?哪些?要坚守道义,行为有礼,态度谦逊,要坚守道义,行为有礼,态度谦逊,讲求诚信;能杀生成仁;要见利思义,

40、讲求诚信;能杀生成仁;要见利思义,安贫乐道,视不义而得的富贵如浮云;安贫乐道,视不义而得的富贵如浮云;不耻恶衣恶食,不患得患失;要发愤不耻恶衣恶食,不患得患失;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做到不忧、不惑、忘食,乐以忘忧,做到不忧、不惑、不惧;要动静适宜,心胸广大,意志不惧;要动静适宜,心胸广大,意志坚毅;要文质兼美,温和严肃,威而坚毅;要文质兼美,温和严肃,威而不猛,庄重安详。不猛,庄重安详。复习目标:复习目标:背诵背诵214、164、1523、1224辨析辨析“周周”“比比”“党党”等词义的异同等词义的异同。理解孔子关于察人、择友、处事、待人等方面的理解孔子关于察人、择友、处事、待人等方面的主要观

41、点。主要观点。第八课第八课周而不比周而不比标题理解标题理解:周而不比周而不比:关系密切(团结),但不勾结。:关系密切(团结),但不勾结。人际交往人际交往背诵背诵214、164、1523、1224子曰:子曰:“,小人比而不周。,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周而不比君子周而不比孔子曰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益矣,益矣。,损矣。,损矣。友直友直友谅友谅友多闻友多闻友便辟友便辟友善柔友善柔友便佞友便佞子曰:子曰:“,不以人废言。不以人废言。”曾子曰: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君子以文会友,。”君子不以言举人君子不以言举人以友辅人以友辅人辨析辨析“周周”“比比”“党党”等词义等词义的的异异

42、同同2.14子曰:子曰:“君子君子周周而不而不比比,小人比而不周。,小人比而不周。”15.22子曰:子曰:“君子矜而不争,君子矜而不争,群群而不而不党党。”周周:因为义而团结:因为义而团结比比:因为利而勾结:因为利而勾结党党:结党营私:结党营私结合到结合到一起,一起,凑到一凑到一起起聚在一起聚在一起察人、择友、处事、待人察人、择友、处事、待人新华社记者新华社记者伍晓阳伍晓阳云南省个旧市原常务副市长王云南省个旧市原常务副市长王建国因受贿建国因受贿117万元人民币和万元人民币和1万欧元,近日被法院一万欧元,近日被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审判处有期徒刑13年,据查其受贿的赃款有年,据查其受贿的赃款有94

43、万元是万元是一名一名“朋友朋友”分多次所送。王建国在分多次所送。王建国在“悔过书悔过书”中痛悔中痛悔地写道:地写道:“在我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中,一个重要的因在我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素就是交友不慎交友不慎。”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2.10子曰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15.23子曰: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察人:察人:不能片面地评价一个人,要看他的不能片面地评价一个人,要看他的行为,观察他的经历,考察他的习惯兴趣,行为,观察他的经历,考察

44、他的习惯兴趣,作出综合评价。作出综合评价。12.24曾子:曾子:“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择友的手段择友的手段:择友择友择友的目的择友的目的:16.4孔子曰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择友的标准择友的标准:友友:以:以为友(跟为友(跟交朋友)交朋友)以文会友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有益于自己以友辅仁,有益于自己仁德的养成。仁德的养成。正直、诚信、博学多闻。正直、诚信、博学多闻。处事处事待友:待友:4.26子曰:子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

45、,斯疏矣。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12.23子曰: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适中交往适中交往。交往中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不交往中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不可过分密切,否则就会自取其辱,关系也不可过分密切,否则就会自取其辱,关系也不能持久。能持久。(中庸思想中庸思想)15.15子曰: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14.34或曰:或曰:“以德报怨何如?以德报怨何如?”子曰:子曰:“何以报德?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以直报怨、以

46、德报德交往原则:交往原则:4.10子日:子日:“君子之于天下也。无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P6715.17子曰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好行小慧,难矣哉”!合乎道义合乎道义温故知新温故知新周而不比周而不比察人、择友、处事、待人察人、择友、处事、待人察人察人:不能片面地评价一个人,要看他的行不能片面地评价一个人,要看他的行为,观察他的经历,考察他的习惯兴趣,作出为,观察他的经历,考察他的习惯兴趣,作出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择友的手段择友的手段:择友的目的择友的目的:择友的标准择友的标准:以文会友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有益

47、于自己仁德的养成。以友辅仁,有益于自己仁德的养成。正直、诚信、博学多闻。正直、诚信、博学多闻。择友择友处事待友:处事待友:适中交往适中交往。交往中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交往中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不可过分密切,否则就会自取其辱,关系也不能持久。不可过分密切,否则就会自取其辱,关系也不能持久。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交往原则:交往原则:合乎道义合乎道义复习目标复习目标背诵背诵78、1122章。章。积累并理解成语:积累并理解成语:理解孔子的教育原则和方法。理解孔子的教育原则和方法。述而不作与孔子的政治主张述而不作与孔子的政治主张理解理解“性相近,习相远性

48、相近,习相远”与与“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第十一课第十一课诲人不倦诲人不倦背诵背诵78、1122章章子曰:子曰:“不愤不启不愤不启,。,则则不复也。不复也。”不悱不发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子路问:子路问:“闻斯行诸?闻斯行诸?”子曰子曰:“,?”冉有问:冉有问:“闻斯行诸闻斯行诸?”子曰:子曰:“闻斯行之。闻斯行之。”公西华曰:公西华曰:“由也由也问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有父兄在;求也问;求也问闻斯行诸闻斯行诸,子曰,子曰,闻斯行之闻斯行之。赤也惑,。赤也惑,敢问。敢问。”子曰:子曰:“,;,。”有父兄在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如之何其闻斯行

49、之求也退,故进之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由也兼人,故退之”积累并理解成语积累并理解成语诲人不倦、切磋琢磨、有教无类、诲人不倦、切磋琢磨、有教无类、闻一知十、举一闻一知十、举一反三反三不不愤愤不启:不启:不不悱悱不发:不发:述述而不而不作作:(联想类推能力联想类推能力)愤愤:想弄明白而又弄不明白想弄明白而又弄不明白。指不到学生们。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悱悱:想说而又说不出来。想说而又说不出来。指不到学生想说指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述述:阐述前人学说;:阐述前人学说;作作:创作。指:创

50、作。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创作。治学态度治学态度理解孔子的教育原则和方法理解孔子的教育原则和方法有教无类有教无类16.13陈亢问于陈亢问于伯鱼伯鱼曰:曰:“子亦有子亦有异闻异闻乎乎?”对曰: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学诗诗乎乎?对曰:对曰:未也。未也。不学诗,无以言。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鲤退而学诗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学礼礼乎乎?对曰:对曰:未也。未也。不学不学礼礼,无以立。,无以立。鲤退而学鲤退而学礼礼。闻斯二者。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日曰陈亢退而喜日曰

51、“问一得三,闻问一得三,闻诗诗,闻,闻礼礼,又闻君子之又闻君子之远远其子其子也也。”特别的听闻特别的听闻怀疑孔子对儿子怀疑孔子对儿子伯鱼有所偏私伯鱼有所偏私离开,保持距离。离开,保持距离。孔子对伯鱼无所偏爱。孔子对伯鱼无所偏爱。启发诱导启发诱导7.8子曰:子曰:“不不愤愤不启,不不启,不悱悱不发不发,举一隅不以三,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隅反,则不复也。”愤愤:想弄明白而弄不明白:想弄明白而弄不明白悱悱:想说而说不出来:想说而说不出来老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老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形成强烈地求知动机,并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形成强烈地求知动机,并适时加以指导。适时加以指导。老师

52、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老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举一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三、触类旁通的能力。的能力。5.9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115子贡曰: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子贡曰:诗诗云,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其斯之谓与?”子曰: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赐

53、也!始可与言诗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3.8子夏问曰: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绚兮。”何谓也?子曰: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绘事后素。”曰:曰:“礼后乎?礼后乎?”子曰: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矣。”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11.22公西华曰: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有父兄在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闻斯行之。赤也惑,。赤也惑

54、,敢问。敢问。”子曰: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27子游问孝,子曰: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28子夏问孝,子曰: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个人品性方面的因材施教个人品性方面的因材施教113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宰我、子贡。政事:冉有

55、、季路。文学:子游、子夏。个人发展方向上的因材施教个人发展方向上的因材施教学思并重学思并重子曰: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主张学行并重,重视社会实践。主张学行并重,重视社会实践。7.25子以四教:文,子以四教:文,行行,忠,信。,忠,信。1.6子曰: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众而亲仁。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有余力,则以学文。”(第五课第五课)强调道德实践比学习书本文献知识更重要强调道德实践比学习书本文献知识更重要教学相长教学相长: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都得

56、到提高。3.8子夏问曰: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绘事后素。”曰:曰:“礼后乎?礼后乎?”子曰:子曰:“起予者商也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始可与言诗已矣。”17.19子曰:子曰:“子欲无子欲无言言。”子贡曰:子贡曰:“子如不子如不言言,则小子何述焉?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子曰:“天何天何言言哉?四时哉?四时行焉行焉,百物生焉百物生焉,天何天何言言哉哉?”言传身教言传身教: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指用言行影响、教导别人。来示范。指用言行影响、教导别人。注重身教注重身教

57、述而不作与孔子的政治主张述而不作与孔子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政治倾向比较保守,主张克己复礼,恢孔子的政治倾向比较保守,主张克己复礼,恢复西周礼乐制度,述而不作的治学主张与这种政治复西周礼乐制度,述而不作的治学主张与这种政治态度恰恰相应。态度恰恰相应。7.1子曰:子曰:“述而不作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1)“述而不作述而不作”反映孔子思想上保守的一面,若对反映孔子思想上保守的一面,若对古代的东西只能陈陈相因,就不会再有思想的古代的东西只能陈陈相因,就不会再有思想的创新和发展。创新和发展。(2)阐述自己性格中好古的一面,正因为孔子)阐述自己性格中好古的一面,正因为

58、孔子的的“述述”,使他成为中国古代文化史上承前启后,使他成为中国古代文化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个重要人物。的一个重要人物。17172 2 子曰: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相近也,习相远也。”17173 3 子曰: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理解理解“性相近,习相远性相近,习相远”与与“唯上智与下愚不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移”前者强调后天因前者强调后天因素的作用,而后者素的作用,而后者则强调先天因素的则强调先天因素的作用。作用。孔子重视教孔子重视教育,主张因材施教、育,主张因材施教、与人为善,他应该与人为善,他应该倾向前者。倾向前者。复习目标复习目标背诵背诵174、911章章理解并积

59、累成语理解并积累成语感受孔子渊博的学问感受孔子渊博的学问了解叠句的作用。了解叠句的作用。赏析子路的形象赏析子路的形象第十二课第十二课高山仰止高山仰止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子游对曰,子游对曰,“昔者偃也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闻诸夫子曰:,。”子曰,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背诵背诵174、911章章割鸡焉用牛刀割鸡焉用牛刀君子学道则爱人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小人学道则易使也颜渊喟然叹曰:颜渊喟然叹曰:“,瞻之,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在前,忽焉在后。夫子,欲罢不能。,欲罢不能。”

60、仰之弥高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钻之弥坚博我以文博我以文约我以礼约我以礼循循然善诱人循循然善诱人理解并积累成语理解并积累成语循循善诱循循善诱斐然成章斐然成章暴虎冯河暴虎冯河登堂入室登堂入室杀鸡焉用牛刀杀鸡焉用牛刀仰之弥高仰之弥高钻之弥坚钻之弥坚高山仰止高山仰止指善于有步骤地引导,教育。指善于有步骤地引导,教育。原文喻指文化知识已灿然可观,即已原文喻指文化知识已灿然可观,即已“博学博学于文于文”。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原文指学道的深入程度。原文指学道的深入程度。比喻学问或技能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从浅到深,循序渐进循序渐进,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指治理武城这

61、种小地方用不着礼乐大道。指治理武城这种小地方用不着礼乐大道。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原文说孔子的学问高深莫测。原文说孔子的学问高深莫测。表示极其敬仰之意。表示极其敬仰之意。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现形容文章富有文采,很值得看。现形容文章富有文采,很值得看。徒步过水徒步过水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

62、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是也。前言戏之耳。感受孔子渊博的学问感受孔子渊博的学问渊博的学问渊博的学问9.11颜渊喟然叹曰: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在前,忽焉在后。”1923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譬之宫墙,赐之墙也,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类,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不见宗庙之类,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云,不亦宜

63、乎!”1924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仲尼,日月也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1)见其不知量也。见其不知量也。”赐墙及肩:赐墙及肩:比喻才学浅陋比喻才学浅陋比喻、对比比喻、对比说明孔子的道德、学问高深莫测、高不可及、说明孔子的道德、学问高深莫测、高不可及、无所不在,体现了对老师的无限崇敬之情。无所不在,体现了对老师的无限崇敬之情。11.3德行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颜渊、闵子骞、

64、冉伯牛、仲弓。言语言语:宰宰我、子贡。政事我、子贡。政事:冉有、李路。文学冉有、李路。文学:子游、子夏。子游、子夏。了解叠句的作用了解叠句的作用522子在陈曰: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610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有斯疾也!”119颜渊死,子曰:颜渊死,子曰:“噫!噫!天丧予!天丧予天丧予!天丧予!”运用了叠句(反复修辞),运用了叠句(反复修辞),强化语气和感情色强化语

65、气和感情色彩,体现了彩,体现了论语论语口语化特点。口语化特点。由衷的喜悦由衷的喜悦之情。之情。充满了痛苦与充满了痛苦与无奈。无奈。哀伤欲绝哀伤欲绝522、610、119体现了孔体现了孔子热爱学生等美丽的人格以及子热爱学生等美丽的人格以及与弟子之间感人的关系。与弟子之间感人的关系。赏析子路的形象赏析子路的形象13.3子路曰: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子曰:“必也正名乎!必也正名乎!”子路曰: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正?”子曰:子曰:“野哉,由也!野哉,由也!”(第二课)(第二课)711子谓颜渊曰: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

66、,舍之则藏,惟我与尔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有是夫!”子路曰: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好谋而成者也。”57子曰:子曰:“道不行,道不行,乘桴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直率、鲁莽、争强好胜。直率、鲁莽、争强好胜。复习目标复习目标背诵背诵“点!尔何如?点!尔何如?吾与吾与点!点!”感受孔子的教学风格感受孔子的教学风格了解孔子的政治

67、理想了解孔子的政治理想理解标题理解标题:沂水春风: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沂水春风: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背诵背诵“点!尔何如?点!尔何如?吾与点!吾与点!”曰: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浴乎沂风乎舞雩风乎舞雩咏而归咏而归感受孔子的教学风格感受孔子的教学风格5.26颜渊、季路侍。子曰:颜渊、季路侍。子曰:“盍(何不)各盍(何不)各言尔志言尔志?”11.2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子曰: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

68、以哉?如或知尔,则何以哉?”问志问志直截了当直截了当、开门见山、开门见山转弯抹角、迂回曲折转弯抹角、迂回曲折循循善诱循循善诱作用作用:营造了师生间平等:营造了师生间平等和谐的气氛和谐的气氛了解孔子的政治理想了解孔子的政治理想11.26(曾皙)曰:(曾皙)曰:“夫子何哂由也?夫子何哂由也?”曰:曰:“为国以为国以礼礼。其言不。其言不让让,是故哂之。,是故哂之。”译文译文:治理国家要讲礼让,可是他说话一点也不谦:治理国家要讲礼让,可是他说话一点也不谦让,所以我笑他。让,所以我笑他。4.13子曰: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如礼何?”译

69、文译文:能够用礼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事做不到呢:能够用礼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事做不到呢?如果不用礼来治理国家,礼又有什么用呢?如果不用礼来治理国家,礼又有什么用呢?5.26颜渊、季路侍。子曰: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盍各言尔志?”子路曰:子路曰:“愿车马衣愿车马衣轻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愿无伐善,无施劳。”第五课第五课子路曰:子路曰:“愿闻子之志。愿闻子之志。”子曰: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礼乐治国礼乐治国社会大同社会大同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天下为公。选贤与

70、能,讲信修睦,故人不。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而不闭,是大同是大同。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有才能的人选出来(为人办事),(

71、人人)讲求诚的人、有才能的人选出来(为人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因此人们不单独奉养自己的父母,信,培养和睦(气氛)。因此人们不单独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独养育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不单独养育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健康成长,(使)老年丧妻的人、老为社会效力,幼童能健康成长,(使)老年丧妻的人、老年丧夫的人、幼年丧父的人、老年丧子的人、残疾的人都年丧夫的人、幼年丧父的人、老年丧子的人、残疾的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业,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业,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

72、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享用);憎恨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要不(享用);憎恨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要不为私利地劳动。所以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为私利地劳动。所以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家家户户)就不用关闭大门了,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家家户户)就不用关闭大门了,这就是理想的社会。这就是理想的社会。子曰: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曰:曰:“莫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人,浴乎

73、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夫子喟然叹曰:曰:“吾吾与与点也!点也!”描绘了一幅描绘了一幅暮春郊游暮春郊游图图()沂水舞雩沂水舞雩或或沂水春风沂水春风景物的美好、生活的和美、心态的平和、关系的和谐,景物的美好、生活的和美、心态的平和、关系的和谐,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孔子礼乐治国、社会大同的政治理想。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孔子礼乐治国、社会大同的政治理想。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复习目标复习目标背诵背诵1116、1323、1324、1713理解中庸之道的基本内涵理解中庸之道的基本内涵儒家主张的交往原则儒家主张的交往原则背诵背诵(子贡)曰:(子贡)曰:“然则师愈与?然则师愈与?”子曰:子曰:“。”过犹不及过犹

74、不及子曰:子曰:“,小人同而不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君子和而不同子曰:子曰:“乡原,乡原,。”德之贼也德之贼也“乡人皆恶之,何如?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子曰:“未可也。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其不善者恶之中庸之道的基本内涵中庸之道的基本内涵中庸之道是儒家的处世原则,主要指折中、适当、中庸之道是儒家的处世原则,主要指折中、适当、不走极端。不走极端。中庸之道不是不讲原则的,它以仁义中庸之道不是不讲原则的,它以仁义为标准,强调是非分明、爱憎分明、善恶分明。为标准,强调是非分明、爱憎分明、善恶分明。17.13子曰:子曰:“乡原,德之贼也。乡原,德之贼

75、也。”译文译文:不讲是非的好好先生,是道德的破坏者。:不讲是非的好好先生,是道德的破坏者。7.38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译文译文:孔子温和而严肃,威严而不凶猛,庄重:孔子温和而严肃,威严而不凶猛,庄重而安详。而安详。11.22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退之。儒家主张的交往原则儒家主张的交往原则13.21子曰:子曰:“不得不得中行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4.26子游曰: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疏矣。”4.10子曰: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也,义之与比。”2.14子曰: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13.23子曰: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儒家主张中庸、适度、和而不同的交往原则,儒家主张中庸、适度、和而不同的交往原则,把把义义作为与人交往的依据,反对结党营私。作为与人交往的依据,反对结党营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