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中国古代史综合知识框架.ppt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7950888 上传时间:2024-07-22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5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中国古代史综合知识框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高三中国古代史综合知识框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高三中国古代史综合知识框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高三中国古代史综合知识框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高三中国古代史综合知识框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中国古代史综合知识框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中国古代史综合知识框架.ppt(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商业1一、概况一、概况1、发展历程、发展历程时时期期特点特点概况概况原因原因商周商周 1.产生时期;产生时期;2.工商食官政策工商食官政策商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商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农业、手工业发展农业、手工业发展春秋春秋战国战国 1.初步形成时期初步形成时期2.商业繁荣,官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局面府控制商业局面被打破,商品交被打破,商品交换发展,城市繁换发展,城市繁荣荣1.私商成为商人主体;私商成为商人主体;2.各国铸造货币种类多;各国铸造货币种类多;3.各诸侯国都城成为著名的商业各诸侯国都城成为著名的商业中心,邯郸、临淄、宛、陶等中心,邯郸、临淄、宛、陶等;4.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2、;5.各地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各地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 1.农业、手工业发展农业、手工业发展2.官府控制商业局面官府控制商业局面被打破;被打破; 秦汉秦汉 1.初步发展;初步发展;2.商品流通更商品流通更广,外贸逐渐发广,外贸逐渐发展起来;展起来; 1.许多大城市成为著名商业中心许多大城市成为著名商业中心2.尽管商人受限制、社会地位低、尽管商人受限制、社会地位低、总体水平还不高,但商人获利不总体水平还不高,但商人获利不小;小;3.中外贸易发展起来;中外贸易发展起来; 1.国家统一;国家统一;2.农业、手工业发展农业、手工业发展3.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

3、,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修筑驰道;修筑驰道;4.两汉开通并保护丝绸之两汉开通并保护丝绸之路,进行外贸;路,进行外贸;5.重农抑商;重农抑商; 2时时期期特点特点概况概况原因原因魏晋魏晋南北南北朝朝 严重萎缩,商业严重萎缩,商业萧条;萧条; 1.以物易物成为主要交换手段以物易物成为主要交换手段2.北方商业发展波动大,南方北方商业发展波动大,南方小幅发展;小幅发展;3.北魏(北方恢复),北魏(北方恢复),:商业:商业活动日趋活跃洛阳出现了许多活动日趋活跃洛阳出现了许多大的市场(城西有大市,市内大的市场(城西有大市,市内有管理的管理和场所),货源有管理的管理和场所),货源充足,交易活跃充足,交易活跃

4、“天下难得货天下难得货咸悉在焉咸悉在焉”,政府开始重新铸,政府开始重新铸造铜钱,货币交易代替实物交造铜钱,货币交易代替实物交易,商人获利丰厚;易,商人获利丰厚;对外贸易有长足发展,与对外贸易有长足发展,与朝鲜半岛诸国、日本、中亚、朝鲜半岛诸国、日本、中亚、西亚以及地中海沿岸诸国都有西亚以及地中海沿岸诸国都有商业往来(拜占庭、波斯)。商业往来(拜占庭、波斯)。 1.国家分裂、长期战乱;国家分裂、长期战乱;2.农业、手工业、外贸农业、手工业、外贸遭破坏;遭破坏; 3时时期期特点特点概况概况原因原因隋隋唐唐 1.进一步发展进一步发展2.商业流通范商业流通范围扩大,商业围扩大,商业贸易繁荣贸易繁荣1.

5、城市商业繁荣,农村集市贸易发展城市商业繁荣,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起来;起来;2.城市发展,出现国际大都会城市发展,出现国际大都会3.商人富有;商人富有;4.市场不断扩大;市场不断扩大;5.铜钱大量流行;铜钱大量流行;6.邸店、柜坊、飞钱;邸店、柜坊、飞钱;7.对外贸易发达,广州是重要港口对外贸易发达,广州是重要港口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国家统一、社会安定。2.农业、手工业发展;农业、手工业发展;3.交通发达(如大运河)交通发达(如大运河)4.对外开放;对外开放;5.金融创新(服务机构、金融创新(服务机构、工具)使商业活动更方工具)使商业活动更方便快捷;便快捷; 4时时期期特点特点概况概况原因原因

6、宋宋元元 1.繁荣;繁荣;2.古代商业古代商业进入新的高进入新的高峰期峰期两宋:两宋:1.商品种类迅速增加;商品种类迅速增加;2.许多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开始许多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开始转转向市场;向市场;3.商业活动不受限制,市坊界限打商业活动不受限制,市坊界限打破,还有夜市、草市;破,还有夜市、草市;4.城市商业繁荣,如杭州;城市商业繁荣,如杭州;5.数十座较大的市镇,四大名镇;数十座较大的市镇,四大名镇;6.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交子”;7.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元朝:元朝:1.城市商业繁荣,如大都成为国际城市商业繁荣,如大都成为

7、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国内外各种商性的商业大都会,国内外各种商品聚会于此;品聚会于此;2.外贸兴盛,泉州被誉为世界第一外贸兴盛,泉州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设市舶司管理南方外贸;大港,设市舶司管理南方外贸; 1.宋朝商业环境相对宽宋朝商业环境相对宽松,海上丝绸之路发松,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展2.元朝国家统一、政策元朝国家统一、政策开明、交通发达;开明、交通发达;3.社会相对安定;社会相对安定; 5时时期期特点特点概况概况原因原因明明清清 1.继续繁荣。继续繁荣。2.小农经济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日益密切,社会上经商社会上经商风气浓厚,风气浓厚,商业发展出商业发展出现新特点。现新特点。 国

8、内市场扩大:国内市场扩大:1.大量农副产品进入市场,商品化程度提高大量农副产品进入市场,商品化程度提高2.手工业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手工业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3.出现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出现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4.城镇商业依然繁荣;城镇商业依然繁荣;5.区域间长途贸易发展较快;区域间长途贸易发展较快;6.货币作用越来越大,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作用越来越大,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赋役征银)货币(赋役征银)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力成为商品明朝形成区域性商人群体明朝形成区域性商人群体“商帮商帮”(会馆,晋(会馆,晋商、徽商)商、徽商)1.国家统一、社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会安定;2

9、.农业、手工业农业、手工业发展;等发展;等 62、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概念:城概念:城因军事、政治需要而用城墙围起来的重要地区因军事、政治需要而用城墙围起来的重要地区市市即市场,是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场所即市场,是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场所坊坊城中居住区间,一般可杂居手工作坊和小的服务行业,以便于生活。城中居住区间,一般可杂居手工作坊和小的服务行业,以便于生活。历程:历程:唐以前唐以前城的规模、数量尽管不断发展,但有限;市中的商业交易受到城的规模、数量尽管不断发展,但有限;市中的商业交易受到政府严格控制,布局上市、坊分开;政府严格控制,布局上市、坊分开;唐朝唐朝城市兴旺,规模数量进一步发展,出现国

10、际大都会,布局更加完善,城市兴旺,规模数量进一步发展,出现国际大都会,布局更加完善,城市建设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对市仍进行严格管理;出现城市城市建设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对市仍进行严格管理;出现城市中的夜市和农村的草市;长安、洛阳、扬一益二。中的夜市和农村的草市;长安、洛阳、扬一益二。宋朝宋朝城市进一步发展,全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市镇(四大名镇);城市进一步发展,全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市镇(四大名镇);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更加普遍,市的经营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更加普遍,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早市、夜市相接),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时间限制也被打破(早市、夜市

11、相接),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的直接监管。(坊市制度的存在本质上反映出封建政府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而坊市制度的(坊市制度的存在本质上反映出封建政府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而坊市制度的突破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突破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元朝元朝重新疏浚大运河,开辟了海运,并在各地设驿站,商业发展繁荣。重新疏浚大运河,开辟了海运,并在各地设驿站,商业发展繁荣。大都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繁华的商业大都会。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大都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繁华的商业大都会。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泉州是元代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外国旅行家商业和手工业中心。泉州是元代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外

12、国旅行家誉之为世界第一大港。誉之为世界第一大港。明清明清城市进一步发展,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兴起,特别是城市进一步发展,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兴起,特别是江南地区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城市中的民营手工业出现了江南地区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城市中的民营手工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萌芽。73、特点:、特点:(1)功能:)功能:先秦到唐代,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商业贸先秦到唐代,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规模不大;唐代以后,因手工业或商业发达兴起的城市易和市场规模不大;唐代以后,因手工业或商业发达兴起的城市增多,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增多,城市

13、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2)商业活动:)商业活动:政府对城市的商业活动限制逐渐放松,商人地政府对城市的商业活动限制逐渐放松,商人地位日渐提高,市场逐渐多样化。位日渐提高,市场逐渐多样化。(3)数量和规模:)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明清不仅规模巨大的繁华城市的不断扩大,明清不仅规模巨大的繁华城市的数量增多,还兴起了大量的工商业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数量增多,还兴起了大量的工商业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4)地区分布:)地区分布:随经济重心南移,城市的重点分布区域由北向随经济重心南移,城市的重点分布区域由北向南转移,江南地区兴起了大批工商业市镇。南转移,江南地区兴起了大批工商业市镇。(5

14、)生产关系发生了新变化:)生产关系发生了新变化: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83、古代货币的形态演变、古代货币的形态演变(1)先秦:商朝人善于经商,以贝为币;战国时期,各国出现了铁钱,秦国商鞅变法开)先秦:商朝人善于经商,以贝为币;战国时期,各国出现了铁钱,秦国商鞅变法开始使用圆形方孔的半两钱始使用圆形方孔的半两钱(2)秦朝:规定圆形方孔的半两钱作为通行全国的货币)秦朝:规定圆形方孔的半两钱作为通行全国的货币(3)两汉:汉代以黄金和铜钱为主币。汉代的铜钱几经变化,至汉武帝铸造五铢钱才稳)两汉:汉代以黄金和铜钱为主币。汉代的铜钱几经变化,至汉武帝铸造五铢钱才稳定下来。定下来。(4)三国:

15、那时货币减少,布帛、谷物成为主要的流通手段。曹魏曾以法令形式废止铜)三国:那时货币减少,布帛、谷物成为主要的流通手段。曹魏曾以法令形式废止铜钱,使用实物交易,以后行废不定。钱,使用实物交易,以后行废不定。(5)隋朝:仍铸造五铢钱,禁止使用前代大小不一的旧币,有利于商业发展)隋朝:仍铸造五铢钱,禁止使用前代大小不一的旧币,有利于商业发展(6)唐朝:唐初改革币制,唐高祖下令)唐朝:唐初改革币制,唐高祖下令“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新铸造的开元通宝成。新铸造的开元通宝成为唐代的通货,后来发行量很大。以后历代的货币都以它为范式。设柜坊专营货币的存为唐代的通货,后来发行量很大。以后历

16、代的货币都以它为范式。设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7)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交子”。由金属货币发展到纸币,是社会经济发展。由金属货币发展到纸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纸币的推广,减轻了商人携带金属货币的负担,有利于商品交换,反映了的必然结果。纸币的推广,减轻了商人携带金属货币的负担,有利于商品交换,反映了商业的高度发展。商业的高度发展。(8)明初:主币是纸钞,辅币是铜钱,禁止民间使用金银交易。到明中后期,白银成为)明初:主币是纸钞,辅币是铜钱,禁止民间使用金银交易。到明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

17、的主要货币。普遍流通的主要货币。演变规律:演变规律:(1 1)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演变;)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演变;(2 2)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演变(秦朝)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演变(秦朝)(3 3)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演变(汉武帝)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演变(汉武帝)(4 4)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演变(唐开元通宝)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演变(唐开元通宝)(5 5)由金属货币向纸币演变(交子)由金属货币向纸币演变(交子)(6 6)由手工铸币向机制纸币演变(清末)由手工铸币向机制纸币演变(清末)94、对外贸易、对外贸易(1)分类:)分类:正常贸易正常贸易(西汉、唐朝、两宋、元朝)(西汉、唐朝、两

18、宋、元朝)朝贡贸易朝贡贸易(明清突出,含义、目的、特点、史实、影响)(明清突出,含义、目的、特点、史实、影响)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下的外贸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下的外贸(明前期、清)(明前期、清)(2)特点:)特点:官府控制(市舶司);朝贡贸易占有重要地位;官府控制(市舶司);朝贡贸易占有重要地位;官方贸易为主;交通发达、先陆后海(唐朝);官方贸易为主;交通发达、先陆后海(唐朝);丝织品、瓷器为主;广至亚、欧、非;丝织品、瓷器为主;广至亚、欧、非;政策由开放到闭关锁国(明清);政策由开放到闭关锁国(明清);外贸伴随着文化交流、政治往来;外贸伴随着文化交流、政治往来;受统治者政策影响大,具有鲜明的时代

19、特色;受统治者政策影响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促进了民族融合(外国人长期定居促进了民族融合(外国人长期定居回族)回族)10二、商业发展的表现二、商业发展的表现1、商业活动场所、时间变化:城市、商业活动场所、时间变化:城市农村、市镇;农村、市镇;定时、定点定时、定点打破界限打破界限2、交易内容变化:贩运、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奢侈品、交易内容变化:贩运、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奢侈品主要农副产品、城市手工业产品主要农副产品、城市手工业产品3、交易媒介变化:无物交换、交易媒介变化:无物交换一般等价物(贝、金属货币、纸币)一般等价物(贝、金属货币、纸币)4、流通领域变化:商品流通、流通领域变化:商品流

20、通商品生产流通与劳动力流通(自由商品生产流通与劳动力流通(自由雇佣劳动力)相结合雇佣劳动力)相结合5、商业运输发达:国内水陆交通、对外交通逐渐发达,、商业运输发达:国内水陆交通、对外交通逐渐发达,出现为商运服务的辅助经营场所(邸店)出现为商运服务的辅助经营场所(邸店)6、各种商业要素的发展:略、各种商业要素的发展:略11三、商业发展的特点三、商业发展的特点1、时间:起源早、不断发展、时间:起源早、不断发展2、结构:包括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北宋榷场)、对外贸易、结构:包括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北宋榷场)、对外贸易3、历程:并非一帆风顺,长期受重农抑商政策制约,宋以后逐渐、历程:并非一帆风顺,长期受

21、重农抑商政策制约,宋以后逐渐放松控制,城市商业性和经济功能日益增强。放松控制,城市商业性和经济功能日益增强。4、各阶段发展极不平衡、各阶段发展极不平衡5、商业市场形势多样(城市、夜市、早市、草市)、商业市场形势多样(城市、夜市、早市、草市)6、城市商品经济发达、城市商品经济发达7、外贸发达,构成了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促使沿海港口、外贸发达,构成了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促使沿海港口城市走向兴盛。城市走向兴盛。8、货币流通领域丰富,明朝银、钱并行的流通制度促进了商业、货币流通领域丰富,明朝银、钱并行的流通制度促进了商业资本积聚。资本积聚。9、商人群体活跃,明清形成商帮、商人群体活跃,明清

22、形成商帮10、地位:农耕经济的补充,长期受重农抑商政策和官商压制,、地位:农耕经济的补充,长期受重农抑商政策和官商压制,商人、商业地位低商人、商业地位低11、水平:较低。直到明清才出现较多的商业城市、商帮等,始终、水平:较低。直到明清才出现较多的商业城市、商帮等,始终不能动摇封建自然经济制度,对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作不能动摇封建自然经济制度,对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作用有限。用有限。12四、发展原因四、发展原因1、国家统一,政局稳定、国家统一,政局稳定2、农业、手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商品、农业、手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商品3、货币的产生于统一、货币的产生于统一4、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开放的对外政策,

23、部分统治者对商业减轻压制、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开放的对外政策,部分统治者对商业减轻压制甚至鼓励外贸的政策(唐、南宋、元)甚至鼓励外贸的政策(唐、南宋、元)5、交通发达、交通发达6、科技进步。为商品经济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促进农业、手工业商品化生产、科技进步。为商品经济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促进农业、手工业商品化生产五、影响五、影响1、对经济:刺激农业、手工业、城市发展,冲击自然经济;后期直接推动资本、对经济:刺激农业、手工业、城市发展,冲击自然经济;后期直接推动资本主义萌芽主义萌芽2、对思想:使市民的生活、思想观念变化;对、对思想:使市民的生活、思想观念变化;对“重农抑商重农抑商”观念挑战;观

24、念挑战;3、对文学:有利于文学、艺术的繁荣。(词、曲、话本、小说、绘画等)、对文学:有利于文学、艺术的繁荣。(词、曲、话本、小说、绘画等)六、启示六、启示1、交通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要想富、先修路)、交通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要想富、先修路)2、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对经济发展十分重要(稳定的社会环境、统一的市场,、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对经济发展十分重要(稳定的社会环境、统一的市场,实现统一大业)实现统一大业)3、国家对经济干预应该适度(市场调节为主、宏观调控为辅,用经济立法、国家对经济干预应该适度(市场调节为主、宏观调控为辅,用经济立法干预并推动经济发展)干预并推动经济发展)13农业14第第1讲讲发

25、达的古代农业发达的古代农业一、历程:一、历程:1、早期农业:、早期农业:原始农业原始农业(距今(距今1万年左右万年左右-商周之前)商周之前)商周农业商周农业2、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力)、(生产力)、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生产方式)(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清)清)15二、表现(生产力水平的进步)二、表现(生产力水平的进步)1、生产工具:石器、木器、骨器的刀、斧、犁、生产工具:石器、木器、骨器的刀、斧、犁青铜农具(商周)青铜农具(商周)铁农具(春秋战国开始)铁农具(春秋战国开始)2、农用动力:人力、农用动力:人力畜力(春秋战国开始

26、)畜力(春秋战国开始)3、耕作方式:刀耕火种、集体耕作(原始农业)、耕作方式:刀耕火种、集体耕作(原始农业)耒耜锄耕、集体耕作(商耒耜锄耕、集体耕作(商周农业)周农业)铁犁牛耕、精耕细作、男耕女织(春秋战国铁犁牛耕、精耕细作、男耕女织(春秋战国-清)清)(铁犁牛耕:春秋战国出现,西汉赵过推广耦犁、出现犁壁,东汉推广到珠江流(铁犁牛耕:春秋战国出现,西汉赵过推广耦犁、出现犁壁,东汉推广到珠江流域,隋唐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安装了犁评。)域,隋唐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安装了犁评。)4、耕作技术:、耕作技术:商周的田间管理技术:商周的田间管理技术: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

27、制肥料、治虫灭害春秋以后的种植技术:间作、套种、使用绿肥、耧车(西汉)、齐民要术春秋以后的种植技术:间作、套种、使用绿肥、耧车(西汉)、齐民要术提倡精耕细作提倡精耕细作田间管理技术(耕作方法):垄作法、代田法、耕耙耱技术田间管理技术(耕作方法):垄作法、代田法、耕耙耱技术耕作制度耕作制度:一年一熟(两汉)、齐民要术总结出豆类和谷物轮:一年一熟(两汉)、齐民要术总结出豆类和谷物轮作可以增产的经验、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与一年三熟作可以增产的经验、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与一年三熟制(宋以后的南方)制(宋以后的南方)165、灌溉技术:、灌溉技术: 水利工程水利工程时期时期主要工程主要工程春秋战国春秋战国

28、芍陂、郑国渠、都江堰芍陂、郑国渠、都江堰秦秦灵渠灵渠两汉两汉漕渠、白渠、龙首渠(坎儿井)漕渠、白渠、龙首渠(坎儿井)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曹魏在北方兴修水利;孝文帝下令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曹魏在北方兴修水利;孝文帝下令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灌溉渠灌溉隋朝隋朝开通大运河开通大运河唐朝唐朝大修水利工程大修水利工程北宋北宋王安石变法时颁布农田水利法,各地兴修水利工程王安石变法时颁布农田水利法,各地兴修水利工程注:水是农业的命脉。古代重视水利工程的兴修,从而成为中国传统农业进步的基本保障。注:水是农业的命脉。古代重视水利工程的兴修,从而成为中国传统农业进步的基本保障。灌溉工具灌溉工具:翻车(曹魏)、筒车(唐朝)

29、高转筒车(宋)、风力水车(明清):翻车(曹魏)、筒车(唐朝)高转筒车(宋)、风力水车(明清)17三、农作物:三、农作物:1、原始农业原始农业:北粟南稻:北粟南稻2、商周商周:“五谷六畜五谷六畜”(黍稷稻麦菽,猪牛羊马鸡狗)、豆、桑麻(黍稷稻麦菽,猪牛羊马鸡狗)、豆、桑麻3、两汉两汉:稻麦种植推广,北方主要农作物是冬小麦,也开始种稻;南方普遍:稻麦种植推广,北方主要农作物是冬小麦,也开始种稻;南方普遍种稻,东汉已有双季稻,汉水流域出现稻麦轮作的种植方法,一年两熟。?种稻,东汉已有双季稻,汉水流域出现稻麦轮作的种植方法,一年两熟。?4、北宋北宋:在全国范围调剂农作物品种,粟麦菽豆在江南大量种植,江

30、北广种:在全国范围调剂农作物品种,粟麦菽豆在江南大量种植,江北广种水稻。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也传播到北方。茶树栽培进一步扩大。棉花种植水稻。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也传播到北方。茶树栽培进一步扩大。棉花种植由福建、广东推广到江淮、川蜀。由福建、广东推广到江淮、川蜀。5、元朝元朝:农作物增多,棉花种植遍及南方。西瓜、茼蒿开始引种。:农作物增多,棉花种植遍及南方。西瓜、茼蒿开始引种。6、明清明清:棉花种植在明代由江南推向江北。明代由国外引进高产农作物新品:棉花种植在明代由江南推向江北。明代由国外引进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玉米和番薯,在清代不断推广种植。青大前期,棉花、苎麻、茶叶、烟草、种玉米和番薯,在清代不

31、断推广种植。青大前期,棉花、苎麻、茶叶、烟草、甘蔗、马铃薯、花卉、油料、药材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甘蔗、马铃薯、花卉、油料、药材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18四、生产模式:集体耕作四、生产模式:集体耕作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五、特点五、特点1、农业起源的特点:采集经济、农业起源的特点:采集经济种植经济;种植经济;多个经济中心多个经济中心周边发展;周边发展;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形成规模;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形成规模;伴随着种植业(为主)的发展,饲养业得到发展。伴随着种植业(为主)的发展,饲养业得到发展。2、总体特点、总体特点结构:结构:南稻北粟的原始农业种植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原始家南

32、稻北粟的原始农业种植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原始家畜饲养业与种植业结合。畜饲养业与种植业结合。技术、形式:技术、形式:铁力牛耕、精耕细作,一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铁力牛耕、精耕细作,一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成为古代中国农业经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成为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最主要特点。济的最主要特点。地位:地位: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经济部门;中国是独立发展、自成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经济部门;中国是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世界农业起源中心之一。体系的世界农业起源中心之一。格局:格局:重心由北向南转移重心由北向南转移19六、发展原因六、发展原因1、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33、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技术、经验、(根本原因)生产技术、经验、(根本原因)2、生产关系的调整(重要原因)、生产关系的调整(重要原因)3、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4、统治者的重视、统治者的重视5、民族间、地区间、中外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民族间、地区间、中外间的经济文化交流6、人民的辛勤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七、影响七、影响1、对经济:促进了手工业、商业发展;明清阻碍商品经济、外贸、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对经济:促进了手工业、商业发展;明清阻碍商品经济、外贸、资本主义萌芽发展2、对政治:奠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政策的经济基础、对政治:奠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重农抑商政

34、策、闭关锁国政策的经济基础3、对思想文化:影响古代科技文化与思想的发展、对思想文化:影响古代科技文化与思想的发展4、对历史:使中国在明清开始逐渐落后于世界经济潮流,未能及时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对历史:使中国在明清开始逐渐落后于世界经济潮流,未能及时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20手工业21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原始社会后原始社会后期与农业分期与农业分离离夏、商、夏、商、周官府垄周官府垄断断春秋战国官营、春秋战国官营、民营、家庭手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工业三种形态出现出现明朝前期,私营明朝前期,私营手工业取代官营手工业取代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手工业的主导地位。位。1、手工业演

35、变过程、手工业演变过程2、官营手工业演变发展历程、官营手工业演变发展历程商周时期:官府垄断,形成官营手工业一统商周时期:官府垄断,形成官营手工业一统天下的局面。天下的局面。春秋战国时期:继续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继续发展西汉武帝后:煮盐、冶铁、铸钱等行业都收西汉武帝后:煮盐、冶铁、铸钱等行业都收归官办。归官办。明朝中叶后:逐渐萎缩。明朝中叶后:逐渐萎缩。223、特点:、特点:生产范围广、规模大、分工细、工艺水平高,代生产范围广、规模大、分工细、工艺水平高,代表着生产技艺的表着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最高水平。直到明朝前期止,长期居直到明朝前期止,长期居主导地位主导地位。自给自足,自给自足,不进入市场不进

36、入市场,主要服务于帝王贵族。,主要服务于帝王贵族。4、利弊:、利弊:利:资金雄厚,规模经营,为细密分工和协作创造利:资金雄厚,规模经营,为细密分工和协作创造了条件;工匠技艺遂平高,官府对产品质量要了条件;工匠技艺遂平高,官府对产品质量要求高,严格管理,求高,严格管理,推动了工艺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工艺技术的发展。弊:原料官给,产品官收,生产不计成本,产品不弊:原料官给,产品官收,生产不计成本,产品不进入市场,封闭经营,缺乏竞争;强制劳动,进入市场,封闭经营,缺乏竞争;强制劳动,不能调动不能调动工匠的积极性。工匠的积极性。235、冶金技术成就、冶金技术成就时代时代成就成就夏夏二里头青铜器二里头青铜器

37、商商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司母戊鼎、四羊方尊西周西周三星堆青铜器、出现铁器三星堆青铜器、出现铁器春秋战国春秋战国铸铁柔化技术、莲鹤方壶、金银错技术、铸铁柔化技术、莲鹤方壶、金银错技术、雕铸技术雕铸技术两两汉汉高炉炼铁、炒钢技术高炉炼铁、炒钢技术西汉:煤为燃料,淬火技术西汉:煤为燃料,淬火技术东汉:杜诗发明水排,低温炼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水排,低温炼钢技术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 百炼钢技术成熟,灌钢法,北魏相州军刀百炼钢技术成熟,灌钢法,北魏相州军刀隋唐隋唐普遍采用切削、抛光、焊接工艺普遍采用切削、抛光、焊接工艺两宋西夏两宋西夏竖式风箱竖式风箱246、制瓷技术成就、制瓷技术成就时代时代成就成就商商原原

38、始始瓷瓷器器东汉东汉成成熟熟的的青青瓷瓷北朝北朝唐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唐三彩、秘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唐三彩、秘色瓷、色瓷、“刑白越青刑白越青”辽、宋辽、宋宋:五大名窑,定汝哥官均宋:五大名窑,定汝哥官均辽:鸡冠壶、凤首瓶辽:鸡冠壶、凤首瓶元元景德镇、青花瓷景德镇、青花瓷明明清清成成熟熟的的白白瓷瓷青花瓷、斗彩青花瓷、斗彩彩瓷、珐琅彩彩瓷、珐琅彩257、纺织技术成就、纺织技术成就时代时代成就成就商商西周西周两两汉汉魏晋魏晋唐唐织织 机机 ( 丝丝 纺纺 织织 )斜纹提花织物、刺绣斜纹提花织物、刺绣提花技术成熟、长安东西织室、二十多个花提花技术成熟、长安东西织室、二十多个花色品种、出现棉纺织

39、、毛纺织;素纱单衣;色品种、出现棉纺织、毛纺织;素纱单衣;陈宝光妻陈宝光妻吴:八辈之蚕;蜀:蜀锦吴:八辈之蚕;蜀:蜀锦吸收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缂丝吸收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缂丝宋宋棉纺织出现纺车、弹弓、织机;织锦吸收写实棉纺织出现纺车、弹弓、织机;织锦吸收写实风格风格明明花花楼楼机机清清缎,苏杭为中心缎,苏杭为中心26二、民间手工业二、民间手工业1、兴起原因:、兴起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关系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关系的变革。的变革。2、分类:、分类:家庭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私营手工业3、特点:、特点:(1)家庭手工业: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手工业:产

40、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家庭消费(2)私营手工业:产品用于民间消费)私营手工业:产品用于民间消费27春秋战国春秋战国开始发展开始发展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遭受摧残遭受摧残隋唐隋唐恢复和发展恢复和发展元朝元朝明中叶以后明中叶以后黄道婆棉纺织技术黄道婆棉纺织技术两宋以后两宋以后艰难发展艰难发展部分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部分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手工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4、发展历程、发展历程285、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经营形态对比、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经营形态对比经营经营形态形态经营方式经营方式产品产品产品流通产品流通方式方式官营手官营手工业工业私营手私营手工业工业官府作坊

41、:官府作坊:政府经营,政府经营,不进入市场不进入市场城镇作坊:自城镇作坊:自主经营,市场主经营,市场竞争竞争军用品,官府、军用品,官府、贵族生活用品,贵族生活用品,盐铁铜等专卖盐铁铜等专卖民间生产、生民间生产、生活和文化娱乐活和文化娱乐用品用品官府统一官府统一调拨、分调拨、分配配市场市场流通流通家庭手家庭手工业工业农家副业,农家副业,自主经营自主经营工资及消费和交工资及消费和交纳赋税的产品纳赋税的产品剩余部剩余部分出售分出售296、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有哪些特征?、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有哪些特征?(1 1)生产部门不断增多,分工日益细化)生产部门不断增多,分工日益细化(2 2)技术不断进步)技术不

42、断进步(3 3)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与工场手工业出现)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与工场手工业出现(4 4)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并存。形态并存。 (5 5)布局随着经济重心南移相应变化)布局随着经济重心南移相应变化 (6 6)长期领先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还远销)长期领先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还远销海外、享誉世界,广受欢迎。海外、享誉世界,广受欢迎。30时间表31夏朝(公元前夏朝(公元前2070到公元前到公元前1600)都城在阳城,今河南登封东。)都城在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商朝(公元前商朝(公元前1600至公元前至公元前1046)都城在毫,今河

43、南商丘北。公元前)都城在毫,今河南商丘北。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年,商王盘庚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庚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西周(公元前西周(公元前1046至公元前至公元前771年)都城在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年)都城在镐京,今陕西西安西。东周(公元前东周(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年至公元前221年)都城在洛邑,今河南洛阳。年)都城在洛邑,今河南洛阳。秦朝(公元前秦朝(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年至公元前206年)都城在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年)都城在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西汉(公元前西汉(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年至公元23年)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年)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东汉(公元东汉(

44、公元25年至年至220年)都城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年)都城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三国(公元三国(公元220年至年至280年)魏的都城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蜀的都城在成都,今四年)魏的都城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蜀的都城在成都,今四川成都;吴的都城在建业,今江苏南京。川成都;吴的都城在建业,今江苏南京。西晋(公元西晋(公元265年至年至316年)都城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年)都城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东晋(公元东晋(公元317年至年至420年)都城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年)都城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南北朝(公元南北朝(公元420年至年至589年)南朝经历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都城都在建康,年)南

45、朝经历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都城都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北朝的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公元今江苏南京;北朝的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公元493年,迁都洛阳,今河南年,迁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东魏的都城在邺,今河北临漳西南;西魏的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洛阳东;东魏的都城在邺,今河北临漳西南;西魏的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北齐的都城在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北周的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北齐的都城在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北周的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隋朝(公元隋朝(公元581年至年至618年)都城在大兴,今陕西西安。年)都城在大兴,今陕西西安。唐朝(公元唐朝(公元618年

46、至年至907年)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年)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五代(公元五代(公元907年至年至960年)梁、汉、周的都城在今河南开封;唐的都城在今河南洛阳。年)梁、汉、周的都城在今河南开封;唐的都城在今河南洛阳。北宋(公元北宋(公元960年至年至1127年)都城在东京,今河南开封。年)都城在东京,今河南开封。南宋(公元南宋(公元1127年至年至1279年)都城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年)都城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元朝(公元元朝(公元1271年至年至1368年)都城在大都,今北京。年)都城在大都,今北京。明朝(公元明朝(公元1368年至年至1644年)都城在应天,今江苏南京。年)都城在应天,今

47、江苏南京。清朝(公元清朝(公元1644年至年至1911年)初期都城在盛京,今辽宁沈阳。公元年)初期都城在盛京,今辽宁沈阳。公元1644年清年清军入关后,顺治帝迁都京师,今北京。军入关后,顺治帝迁都京师,今北京。3233政治体制34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一)奴隶社会时期的世袭制和分封制:(一)奴隶社会时期的世袭制和分封制:1、王位世袭制:、王位世袭制:2、分封制:、分封制: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登上王位,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登上王位,公天下公天下变为变为家天家天下下,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的目的分

48、封的目的:为了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为了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分封的对象和做法分封的对象和做法: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去做诸侯,建立诸侯国;去做诸侯,建立诸侯国;被封诸侯的义务是:被封诸侯的义务是:要服从国王的命令,要向周王贡献财要服从国王的命令,要向周王贡献财物,要派兵随从周王作战;物,要派兵随从周王作战;351、概况:、概况:专专制制主主义义专专制制主主义义是是指指中中央央的的决决策策方方式式,具具体体说就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说就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中中央央集集权权中中央央集集权权指指全全国国各各种种军军、政政、财财权权归归属属中中央央,地地方方完

49、完全全由由中中央央管管理理和和控控制制,充充分分执执行行中中央央的的政政令令。 (中中央央集集权权是是相相对对于于地地方方分分权权而而言言的的,是是一一种种国国家家结结构构形形式式,地地方方必必须须严严格格服服从从中中央央政政府府的的命命令令、一一切切受受制于中央、二者不能完全分开制于中央、二者不能完全分开)皇帝制皇帝制中中央央行行政政制制度度:三三公公九九卿卿制制、刺刺史史制制度度、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地地方方行行政政制制度度:分分封封制制、郡郡县县制制、封封国国制制、行省制度行省制度基本内容:基本内容:含义:含义:(二)、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二)、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36皇皇帝帝

50、通通过过直直接接任任免免各各级级官官吏吏来来掌掌握握人人事事大大权权,核核心是集政治、经济、军事大权于皇帝。心是集政治、经济、军事大权于皇帝。原原 因:因:专专制制主主义义中中央央集集权权制制度度是是中中国国封封建建社社会会生生产产方方式式发发展展的的必必然然结结果果,客客观观上上适适应应了了地地主主阶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需要。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需要。基本矛盾基本矛盾: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发展总趋势发展总趋势: 皇权加强,相权削弱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中央权力加强,地方势力削弱中央权力加强,地方势力削弱 对人们的思想

51、控制日益加强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 基本特征基本特征:37积极影响积极影响: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在封建社会的初期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在封建社会的初期和中期具有进步意义,表现在:和中期具有进步意义,表现在: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防止了分裂割据,抵御外来侵略,镇压人民起义,协防止了分裂割据,抵御外来侵略,镇压人民起义,协调统治集团内部矛盾,保持社会稳定;调统治集团内部矛盾,保持社会稳定;便于组织公共工程建设,保证中外经济文化的正常交便于组织公共工程建设,保证中外经济文化的正常交流,推动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流,推动科

52、技文化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和社会的进步。消极影响:消极影响:对人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压迫十分残酷;对人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压迫十分残酷;束缚了商品经济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束缚了商品经济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导致思想禁锢和文化表现在专制,严重阻碍了科技文化导致思想禁锢和文化表现在专制,严重阻碍了科技文化的发展。的发展。封建社会的后期:封建社会的后期:382、历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演变过程:、历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演变过程:基本线索基本线索: 萌芽萌芽 战国战国 建立:秦朝建立:秦朝 巩固:西汉巩固:西汉 完善:隋唐完善:隋唐 加强:北宋加强:北宋 强化并衰落:明清。强

53、化并衰落:明清。秦汉至隋唐为第一阶段,历史进步性居主流;秦汉至隋唐为第一阶段,历史进步性居主流;北宋至明清为第二阶段,其消极影响日趋突出。北宋至明清为第二阶段,其消极影响日趋突出。 391、萌芽、萌芽战国:战国: 原原因因:新新兴兴地地主主阶阶级级加加强强专专政政和和保保护护封封建建经经济济发发展展的需要的需要理论上:理论上:韩非子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韩非子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主张;权的主张;实践上:实践上: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实行中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央集权制度。40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建立秦朝秦朝A A、政治上:、政治

54、上:确立皇权至高无上;中央设三公九卿,地方实行确立皇权至高无上;中央设三公九卿,地方实行 郡郡县制;县制;B B、经济上:、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车同轨,修驰道。统一货币、度量衡;车同轨,修驰道。C C、思想上:、思想上:统一文字;统一文字;推行推行“焚书坑儒焚书坑儒”,实行思想专制。,实行思想专制。客观上适应了封建地主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需要,客观上适应了封建地主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需要,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内容:内容:意义:意义:413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巩固巩固西汉:西汉: 汉武帝加强汉武帝加强专制主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中央

55、集权的措施: :汉继承秦朝中央集权制,但又有不同:汉继承秦朝中央集权制,但又有不同:汉宽简汉宽简疏缓秦急切苛刻;疏缓秦急切苛刻;秦郡县制汉郡国并行秦郡县制汉郡国并行1 1、汉初:汉承秦制:、汉初:汉承秦制:内容:内容:积极:秦短命而亡汉长治久安;积极:秦短命而亡汉长治久安;消极:导致王国问题消极:导致王国问题影响:影响:设设“内朝内朝”消弱丞相权力消弱丞相权力设刺史制度加强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设刺史制度加强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实行推恩令,消弱王国势力实行推恩令,消弱王国势力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政治上政治上思想上:思想上:2、影响:、影响:从此从此儒家大一统思

56、想儒家大一统思想成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理成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基本定型并得以巩固。论基础。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基本定型并得以巩固。42进一步完善中央机构,加强了皇权进一步完善中央机构,加强了皇权,加强了专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制主义中央集权,央集权,三省六部制度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三省六部制度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变革,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举制使官员选拔规范化、制度化,其机构运转更加灵举制使官员选拔规范化、制度化,其机构运转更加灵活。活。隋首创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唐朝继承并完

57、备;创立隋首创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唐朝继承并完备;创立和完善科举制;和完善科举制;4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完善完善隋唐:隋唐: 内容:内容:影响:影响:435 5、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加强加强北宋:北宋: 为了防止武将专权。根本上说就是为了巩固统治,为了防止武将专权。根本上说就是为了巩固统治,以求长治久安。以求长治久安。 北宋基本国策北宋基本国策:“:“重文轻武重文轻武”目的:目的:B B、中央政府重要官员以及地方要员大都由文人担任、中央政府重要官员以及地方要员大都由文人担任、组成文官政府组成文官政府A A、不用开国功臣、不用开国功臣, ,而用科举

58、制度提拔文人担任官职而用科举制度提拔文人担任官职C C、实行官、职、差遣相分离的制度、实行官、职、差遣相分离的制度内容:内容:影响影响: 防止武将专权,保持了政局的稳定,官员的文化防止武将专权,保持了政局的稳定,官员的文化素质高素质高但带来了冗官冗禄的弊病但带来了冗官冗禄的弊病44中书省中书省行行中书中书省省腹里(大都及周围地区)腹里(大都及周围地区)全国其他地方全国其他地方(10行省行省)宣政院宣政院澎湖巡检司澎湖巡检司西藏西藏(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澎湖和琉球(今澎湖和琉球(今台湾台湾)6、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新发展发展元朝元朝元朝:行省制度元朝:行省制度1、元朝确

59、立的行省制度,是中国古代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元朝确立的行省制度,是中国古代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省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的名称为后世沿用,直至今日。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的名称为后世沿用,直至今日。2、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全国各地区的统一管辖,加强中央、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全国各地区的统一管辖,加强中央与地方、中原与边疆联系,促进了民族融合。与地方、中原与边疆联系,促进了民族融合。内容:内容:意义:意义:457、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强化明清明清明朝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设废除丞相制度,设内阁制度,形成高度强化内阁制度,形成高度强化的君主专制统治的君主专制统治; 清朝清朝

60、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顶峰。 内容:内容:积极方面:积极方面:君主专制的强化,客观上有利于统一的君主专制的强化,客观上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影响:影响:消极方面:消极方面: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造成中国社会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造成中国社会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46消极方面:消极方面: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造成中国社会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造成中国社会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政治上,政治上,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使皇权的极度膨胀,民主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使皇权的极度膨胀,

61、民主制度难以形成。制度难以形成。经济上经济上,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思想文化上思想文化上,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扼杀了人们的创造力,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扼杀了人们的创造力,使人们思想日益僵化,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思想日益僵化,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外关系上对外关系上,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使中国和世界逐渐隔,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使中国和世界逐渐隔绝,造成落后于世界潮流。绝,造成落后于世界潮流。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的影响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的影响47秦朝秦朝设三公九卿制;设三公九卿制;汉朝汉朝

62、设内外朝制度设内外朝制度隋唐隋唐的三省六部制;的三省六部制;北宋宰相之外增设参政知事、枢密使、三司使;北宋宰相之外增设参政知事、枢密使、三司使;元朝设中书省;元朝设中书省;明朝明朝权分六部,后增设内阁;权分六部,后增设内阁;清初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雍正朝始设军机处。议政王大臣会议,雍正朝始设军机处。(三)与封建专制主义制度相关的小专题。(三)与封建专制主义制度相关的小专题。1、中央官制的演变。、中央官制的演变。48皇帝三公御史大夫丞相太尉奉常郎中令卫尉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太仆九卿秦朝中央政府秦朝中央政府49皇皇 帝帝尚尚书书令令侍侍 中中常常 侍侍丞丞 相相御御史史大大夫夫太太 尉尉 九九

63、 卿卿 内朝内朝外朝外朝决策机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执行机构有事上报有事上报西汉中央政府西汉中央政府50隋唐三省六部制隋唐三省六部制 皇帝皇帝中书省(草诏)中书省(草诏) 尚书省(执行)尚书省(执行) 门下省(审核)门下省(审核)吏部吏部 户部户部 礼部礼部 兵部兵部 刑部刑部 工部工部 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 51宋朝官制改革宋朝官制改革(原则(原则:重文轻武重文轻武,分化事权)分化事权) 中央中央 :宰相权:宰相权 力一分为三力一分为三参知政事(副相参知政事(副相 )分割行政权)分割行政权枢密院枢密院 分割军权(文官为主)分割军权(文官为主)三司使三司

64、使分割财政权分割财政权地方地方 :文臣任知州文臣任知州 ,防武人干政,防武人干政设通判监督知州,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设通判监督知州,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设立转运使设立转运使 ,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死刑犯须报中央核准死刑犯须报中央核准 ,司法人员由中央委,司法人员由中央委派文官担任派文官担任 52明朝中央政权明朝中央政权53秦朝秦朝在中央设三公制,丞相为首,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在中央设三公制,丞相为首,协助皇帝处理政事;汉武帝汉武帝设内朝削弱相权;设内朝削弱相权;隋唐隋唐设三省六部制,把相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加强皇权;设三省六部制,把相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加强皇权;

65、明朝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永乐朝设内阁,实行废丞相,权分六部;永乐朝设内阁,实行“票拟票拟”;清朝清朝设军机处,这一巨变反映皇权已达到顶峰。设军机处,这一巨变反映皇权已达到顶峰。2、古代宰相(丞相)制度的变革:、古代宰相(丞相)制度的变革:从变化之中看到,皇帝对相权的分割、削弱,一步步把从变化之中看到,皇帝对相权的分割、削弱,一步步把各种大权集中到自己手中,从而有效地实行君主专制。各种大权集中到自己手中,从而有效地实行君主专制。543、古代的选官制度演变:、古代的选官制度演变: (1)世卿世禄制世卿世禄制先秦先秦(3)察举制察举制汉朝:汉朝:(5)科举制)科举制隋唐至隋唐至1905年年(2)奖

66、励军功、国君任命奖励军功、国君任命春秋战国春秋战国(4)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魏晋:魏晋:554、地方制度的演变、地方制度的演变商朝:商朝:方国联盟方国联盟西周:西周:封邦建国制封邦建国制奴隶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秦朝:秦朝:郡县制郡县制汉朝:汉朝:郡县与封国并行郡县与封国并行元朝:元朝:行省制行省制56商朝的内外服制度与西周分封制有哪些异同点? 同:同:王都有直接控制的地区(王畿)和间接控王都有直接控制的地区(王畿)和间接控制的地区(附属国或诸侯国);并存在权利与义制的地区(附属国或诸侯国);并存在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务的关系。 异异:(1 1)王直接管辖的地区以外的国土,商朝采取通)王直

67、接管辖的地区以外的国土,商朝采取通过方国首领间接管辖的办法,周除了采取认同原过方国首领间接管辖的办法,周除了采取认同原殷邦首领统治的策略,还以武力为后盾将同姓诸殷邦首领统治的策略,还以武力为后盾将同姓诸侯分插到各地方国间;侯分插到各地方国间; (2 2)商与周边方国存在松散的联盟关系,而)商与周边方国存在松散的联盟关系,而周的封邦建国体制使王畿地区对地方的控制更为周的封邦建国体制使王畿地区对地方的控制更为紧密与有效。紧密与有效。 57比较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度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相同点:相同点: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目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结

68、果是在一定时期内都产生积极作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结果是在一定时期内都产生积极作用。用。2不同点:不同点:(1)推行的时代不同推行的时代不同分封制是奴隶社会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盛行于西周;郡县制和行省制度是封建的地方行政制度,盛行于西周;郡县制和行省制度是封建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时代,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时代,行省制度确立并盛行于元朝,对后世各个朝代都产生了重行省制度确立并盛行于元朝,对后世各个朝代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大影响。(2)和中央政府的关系不同和中央政府的关系不同被分封的诸侯国相对独立被分封的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并且权利和地

69、位可以世袭;郡、县则是中央于中央政府。并且权利和地位可以世袭;郡、县则是中央政府属下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政府属下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行省只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行省只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其行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其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3)在一定时期内所起的作用和影响不同一一分封制虽在一在一定时期内所起的作用和影响不同一一分封制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一些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其残余势力破定时期内产生过一些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其残余势力破坏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安定;郡县制和行省制度不仅在当坏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安定;郡

70、县制和行省制度不仅在当时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而且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时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而且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581、统治阶级目睹和认识了农民战争的威力,注意吸取前统治阶级目睹和认识了农民战争的威力,注意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部分地调整生产关系以适代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部分地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应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这是根本原因。如实行轻徭薄赋、这是根本原因。如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一些政策,促进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与民休息的一些政策,促进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二)盛世局面形成的共同原因:(二)盛世局面形成的共同原因:5、广大劳动人民的物质生产活动广大

71、劳动人民的物质生产活动,这是盛世的物质前提,这是盛世的物质前提2、统治阶级的代表即当朝帝王良好的个人政治素质统治阶级的代表即当朝帝王良好的个人政治素质,如,如善于纳谏、用人等以及开明的民族政策与对外政策。善于纳谏、用人等以及开明的民族政策与对外政策。3、良好的安全统一的社会环境。良好的安全统一的社会环境。4、采取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采取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民族关系较融洽,民族关系较融洽,中外交流较频繁。中外交流较频繁。591、三次政治上大分裂时期:、三次政治上大分裂时期:春秋战国;三国两晋南北朝;五代辽宋夏金。春秋战国;三国两晋南北朝;五代辽宋夏金。2、四次实现大统一的朝代:、四

72、次实现大统一的朝代:秦;西晋;隋;元。秦;西晋;隋;元。(一)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分裂与统一(一)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分裂与统一601、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有效地巩固了多民族国家,有效地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的统一;2、中国独特的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条件、中国独特的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条件,造成两方面的影,造成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历史上多数重大的政治活动都具有明显的内向性;响:一是历史上多数重大的政治活动都具有明显的内向性;二是如马克思所说的,亚洲的大河流域需要有中央集权的机二是如马克思所说的,亚洲的大河流域需要有中央集权的机构来执行公共工程的职能。中国地理条件之整体的统一

73、性具构来执行公共工程的职能。中国地理条件之整体的统一性具有促进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作用。有促进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作用。3、文化传统,如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文化传统,如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儒家思想占统治地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对维护国家统一的有利作用。位,对维护国家统一的有利作用。4、一批杰出人物,、一批杰出人物,如秦始皇、唐太宗、康熙为国家的统一如秦始皇、唐太宗、康熙为国家的统一奠基、巩固、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奠基、巩固、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5、民族融合,民族间的关系愈发密切、民族融合,民族间的关系愈发密切,民族凝聚力不断增,民族凝聚力不断增强,历史文化认同不断强化,从而形成统一的历史潮流。强,历史文化认同不断强化,从而形成统一的历史潮流。(二)中国古代统一之所以能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二)中国古代统一之所以能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主要原因在于:主要原因在于:61Thank you!6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