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11经络概述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7938041 上传时间:2024-07-22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5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中药11经络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中医中药11经络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中医中药11经络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中医中药11经络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中医中药11经络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中药11经络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中药11经络概述(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络(四)药物归经药物归经药物按其主治性能归入某经和某几经。药物按其主治性能归入某经和某几经。如头痛:太阳经头痛如头痛:太阳经头痛羌活,蔓荆子,川芎羌活,蔓荆子,川芎 阳明经头痛阳明经头痛葛根,白芷,知母葛根,白芷,知母 少阳经头痛少阳经头痛柴胡,黄芩,川芎柴胡,黄芩,川芎 厥阴经头痛厥阴经头痛吴茱萸,藁本吴茱萸,藁本(三)循经取穴循经取穴 依据在于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在正虚邪乘的情况下,经络又是病邪传注的途径。当体表受到病邪侵袭时,可通过经络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传变。 二、经络理论的临床应用(一)经络诊法 由于经络对机体各部分之间存在着特定的联由于经络对机体各部分之间存在着特定的联系,所以当

2、人体脏腑的功能受到某些致病因素的侵系,所以当人体脏腑的功能受到某些致病因素的侵袭而发生疾病时,便可在该经脉循行的路线和所隶袭而发生疾病时,便可在该经脉循行的路线和所隶属的有关部位上,表现出各种症状和体征。属的有关部位上,表现出各种症状和体征。(二)分经辨证 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脏腑络属,它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脏腑络属,它可以反映所属脏腑的病证,因而在临床上,就可以可以反映所属脏腑的病证,因而在临床上,就可以根据疾病所出现的症状,结合经络循行的部位及联根据疾病所出现的症状,结合经络循行的部位及联系的脏腑,作为辨证归经的依据。系的脏腑,作为辨证归经的依据。一、经络的作用(一)联系内外,

3、网络全身 灵枢海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支节。”(二)运行气血,协调阴阳 灵枢本脏:“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三)抗御外邪,反映症候 灵枢本藏:“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也。” (四)反映症候及其规律 灵枢官能:“审于调气,明于经遂。”(五)传导感应,调整虚实经络发挥其功能是通过“神气”的活动实现的。第二节 经络的作用与经络理论的临床应用十二皮部十二皮部关关、阖阖、枢枢的的本本义义是是指指门门户户上上的的一一些实物。些实物。l喻喻六六经经皮皮部部是是:机机体体的的卫卫外外屏屏障障,起起着着保保卫卫机机体体、抗抗御御外外邪邪的的作作用用; 既

4、既是是病病邪邪出出入入的的门门户户,又又是是诊诊断断和接受治疗的门户。和接受治疗的门户。十二皮部十二皮部3分分布布:素素问问皮皮部部论论“欲欲知知皮皮部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十十二二皮皮部部在在诊诊断断、治治疗疗时时手手足足相相通通“上上下下同同法法”。故故十十二二皮皮部部合合为为六六经经皮皮部部,并并各各有有专专名名。其其名名称称分分别别以以“关关”,“阖阖”,“枢枢”为为首首,三三阳阳以以太太阳阳为为“关关”,阳阳明明为为“阖阖”,少少阳阳为为“枢枢”;三三阴阴以以太太阴阴为为“关关”,厥厥阴阴为为“阖阖(害害)”,少少阴阴为为“枢枢”。太太阳阳-关关枢枢;阳阳

5、明明-害害蜚蜚;少少阳阳-枢枢持持;太太阴阴-关关蛰;少阴蛰;少阴-枢儒;厥阴枢儒;厥阴-害肩。害肩。(六)十二皮部(六)十二皮部1含含义义:十十二二经经脉脉循循行行的的体体表表区区域域,亦亦是十二经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是十二经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2作用:是机体的卫外屏障,起着保卫作用:是机体的卫外屏障,起着保卫机体、抗御外邪和机体、抗御外邪和反映病证反映病证的作用。的作用。疾病传变层次疾病传变层次皮皮-络络-经经-腑腑-脏脏疾病反应于皮部疾病反应于皮部十二经筋十二经筋与脏腑无联系与脏腑无联系筋有大小、刚柔:筋有大小、刚柔:阳经经筋多大而刚,阳经经筋多大而刚,阴经经筋多小而柔。阴经

6、经筋多小而柔。十二经筋十二经筋足三阳经筋起于足趾,足三阳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外上行结于頄(面部)循股外上行结于頄(面部)足三阴经筋起于足趾,足三阴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内上行结于阴器(腹)循股内上行结于阴器(腹)手三阳经筋起于手指,手三阳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外上行结于角(头部)循臑外上行结于角(头部)手三阴经筋起于手指,手三阴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内上行结于贲(胸膈)循臑内上行结于贲(胸膈)十二经筋十二经筋3特点:特点:有有具具体体的的循循行行路路线线,多多按按十十二二经经脉脉循循行行分分布布,以以十十二二经经脉脉名名称称命命名名。如手太阴经筋。如手太阴经筋。均起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骨均起于四肢末端,结

7、聚于关节骨骼部,走向头面躯干。骼部,走向头面躯干。(五)十二经筋(五)十二经筋1含含义义:是是十十二二经经脉脉之之气气渗渗灌灌、濡养、结聚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濡养、结聚于筋肉关节的体系。2作用:联络筋骨,屈伸关节,作用:联络筋骨,屈伸关节,维持人体的正常运动。维持人体的正常运动。十五络穴手太阴肺经之络列缺手阳明大肠经之络偏历手少阴心经之络通里手太阳小肠经之络支正手厥阴心包经之络内关 手少阳三焦之络外关足太阴脾经之络公孙 足阳明胃经之络丰隆足少阴肾经大钟足太阳膀胱经之络飞扬足厥阴肝经之络蠡沟 足少阳胆经之络光明任脉之络鸠尾督脉之络长强脾之大络大包十五络脉主要作用:加强了十二经脉中阴阳表里两经在体表

8、的联系。沟通了腹、背和全身的经脉联系。任脉别络沟通了腹部经气;督脉别络沟通了背部经气;脾之大络沟通了侧胸部经气。四、十五络脉 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有一条络脉,加上脾之大络,称为十五络脉。分布特点分布特点:(1)分布在人体体表,属经脉在体表的联属部分;(2)十二经脉的别络均从本经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络穴分出,走向其相表里的经脉。任脉的别络从鸠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督脉的别络从长强分出后散布于头、背,脾之大络从大包分出后散布于胸胁。 十二经别主要作用:(1 1)加加强强了十二了十二经脉表里两脉表里两经在体内(在体内(脏腑)之腑)之间的的联系。系。(2 2)扩大了经穴主治的范围。例如阴经经)扩大了经穴

9、主治的范围。例如阴经经脉在头项部合于与其相表里的阳经经别,脉在头项部合于与其相表里的阳经经别,这样就加强了阴经经脉同头面部的联系。这样就加强了阴经经脉同头面部的联系。 十二经别十二经别特点特点与脏腑有直接联系与脏腑有直接联系无流注规律无流注规律无专穴,无病侯主治。无专穴,无病侯主治。因因阴阴阳阳表表里里的的相相“合合”,形形成成了了“六六合合”:足太阳、足少阴足太阳、足少阴一合一合足少阳、足厥阴足少阳、足厥阴二合二合足阳明、足太阴足阳明、足太阴三合三合手太阳、手少阴手太阳、手少阴四合四合十二经别十二经别手少阳、手厥阴手少阳、手厥阴五合五合特点特点手阳明、手太阴手阳明、手太阴六合六合特点特点:十

10、二经别十二经别有具体的循行路线,循行分布具有:有具体的循行路线,循行分布具有:“离、入、出、合离、入、出、合”的特点:的特点:从四肢部肘膝以上正经别出从四肢部肘膝以上正经别出离离入于胸腹与相关的脏腑联系入于胸腹与相关的脏腑联系入入浅出于体表上行出于头颈部浅出于体表上行出于头颈部出出在在头颈部头颈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阳经经别合于本经合合阴经经别合于与其相表里的阳经经脉阴经经别合于与其相表里的阳经经脉三、十二经别 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 十二经别的循行特点是“离入出合”。 多数经脉均有离入出合的循行过程,即十二经别从同名正经分出的称“离”,又称“别”;

11、而后入走胸腹腔与相关脏腑属络称为“入”;再从相关脏腑上行头项出走体表称“出”;最后阳经经别皆归入本经,阴经经别合入互为表里的阳经称为“合”。这样,十二经别依据阴阳表里关系分为六组,内经中称为“六合”。这种“六合”的形成,进一步加强了表里经脉之间在体腔深部的互相联系。 6)阴维脉阳维脉基本基本功能功能:“维络诸阴”,主一身之里。“维络诸阳”,主一身之表。阴维脉阳维脉5)阴跷脉阳跷脉基本基本功能功能:濡养眼目,濡养眼目,司眼睑开合司眼睑开合和下肢运动和下肢运动之功之功 。 “分主一身分主一身之阴阳之阴阳”4)带脉循行循行 起于起于季(侧胸部季(侧胸部1111,1212肋),斜肋),斜向下向下 行,

12、绕行,绕身一周。在腹身一周。在腹面的带脉下垂面的带脉下垂到少腹。到少腹。l 基本功能基本功能 约束纵行诸脉约束纵行诸脉 3)冲脉循行:循行:起于胞中,起于胞中,下出会阴后,从气下出会阴后,从气街步起与足少阴经街步起与足少阴经相并,挟脐上行。相并,挟脐上行。散布于胸中,再向散布于胸中,再向上行,经喉,环绕上行,经喉,环绕口唇,至目眶下。口唇,至目眶下。l 基本功能:基本功能: 十二经脉之海,调节十十二经脉之海,调节十二经脉气血;冲为血海,二经脉气血;冲为血海,同妇女的月经有关。同妇女的月经有关。2)任脉基本功能基本功能 阴脉之海,总任一身之阴阴脉之海,总任一身之阴经。经。 任主胞胎,与女子妊娠有

13、任主胞胎,与女子妊娠有关。关。循行循行 起于胞中,下起于胞中,下出会阴,经阴阜,沿出会阴,经阴阜,沿腹部和胸部正中线上腹部和胸部正中线上行至咽喉,上行至下行至咽喉,上行至下颌,环绕口唇,沿面颌,环绕口唇,沿面颊,分行至目眶下。颊,分行至目眶下。1)督脉循行:循行:起于胞中,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脊柱里下出会阴,沿脊柱里面上行,至项后风府面上行,至项后风府穴处进入颅内,络脑,穴处进入颅内,络脑,并由并由 项沿头部正中项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线,经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上唇系鼻部上唇,到上唇系带处带处。l 基本功能:基本功能: 阳脉之海,总督一身阳气阳脉之海,总督一身阳气 与脑,脊髓,肾关

14、系密切。与脑,脊髓,肾关系密切。 “ “一源三歧一源三歧” ” 冲、任、督冲、任、督 “ “阴脉之海阴脉之海” ” 任脉任脉 “ “阳脉之海阳脉之海” ” 督脉督脉 “ “十二经脉之海十二经脉之海”、“血海血海” ” 冲脉冲脉(4)、奇经八脉的特点)、奇经八脉的特点(三)、奇经八脉的作用(三)、奇经八脉的作用 1) 1) 1) 1)沟通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沟通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沟通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沟通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起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脉联系起来,起到统摄有关

15、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脉联系起来,起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脉联系起来,起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2)2)2)2)对十二经脉气血起着蓄积、渗灌的调节作用。对十二经脉气血起着蓄积、渗灌的调节作用。对十二经脉气血起着蓄积、渗灌的调节作用。对十二经脉气血起着蓄积、渗灌的调节作用。 3) 3) 3) 3)任、督两脉各有其所属腧穴分布于体表,与十二经脉相任、督两脉各有其所属腧穴分布于体表,与十二经脉相任、督两脉各有其所属腧穴分布于体表,与十二经脉相任、督两脉各有其所属腧穴分布于体表,与十二经脉相提并论,合称提并论,合称提并论,合称提并论,合称“十四经十四经十四经十四经”。二、

16、奇经八脉(一)含义:“奇”有“异”的意思,是指与十二经脉指与十二经脉不同而不同而“别道奇行别道奇行”的八条经脉,即任脉、督脉、冲脉、的八条经脉,即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等,统称奇经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等,统称奇经八脉。八脉。 (二)特点: (1)奇经八脉不隶属于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 (2)奇经八脉除任、督二脉有自己的独立腧穴外,其他六条经脉的腧穴都寄附于十二正经与任、督脉之中。 (3)奇经八脉的循行错综于十二经脉之间,而且与正经在人体多处相互交会,因而奇经八脉有涵蓄十二经奇经八脉有涵蓄十二经气血和调节十二经盛衰的作用。气血和调节十二经盛衰的作

17、用。当十二经脉及脏腑气血旺盛时,奇经八脉能加以蓄积,当人体功能活动需要时,奇经八脉又能渗灌供应。 (六)十二经脉交接规律(六)十二经脉交接规律1.1.互为表里的阴阳两经在四肢末端相交接。互为表里的阴阳两经在四肢末端相交接。2.2.同名的阳经在头面部相交接。同名的阳经在头面部相交接。3.3.不同名的阴经与阴经在胸部相交接。不同名的阴经与阴经在胸部相交接。十二经脉流注次序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经胃经足阳明经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少阴心经手太阳太阳小肠经足太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少阴肾经手厥阴厥阴心包经手少阳少阳三焦经足少阳少阳胆经足厥阴厥阴肝经(五)(五)十二经脉的

18、流注次序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头头胸胸 手手腹腹足足手足阴阳经脉走向交接规律示意图手足阴阳经脉走向交接规律示意图(四)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手三阳经手手头头胸胸足足手三阴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手三阴经,手三阴经,从胸走手,从胸走手,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走头,从手走头,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走足,从头走足,足三阴经,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从足走腹胸。十二经脉表里关系 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阴心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阴脾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 足厥阴肝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阳

19、胆经足少阳胆经 足少阴肾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三)十二经脉表里属络关系脏与腑有表里相合的关系,阴经与阳经有表里属络关系。即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相表里,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相表里,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相表里。 互为表里的阴阳两经在体内有属络关系,即阴经属脏而络腑,阳经属腑而络脏。在四肢部又通过络脉的衔接加强了表里经之间的联系。由此在脏腑阴阳经脉之间就形成了六组表里属络关系。它们在生理上密切联系,病变时相互影响,治疗时相互为用。(2)内行部分)内行部分手阳明手阳明大肠大肠手三

20、阳手三阳手少阳手少阳三焦三焦阳经属腑阳经属腑手太阳手太阳小肠小肠足阳明足阳明胃胃足三阳足三阳足少阳足少阳胆胆足太阳足太阳膀胱膀胱并并有有属属脏脏者者络络于于腑腑,属属腑腑者者络络于于脏脏的的“属属络络”关系关系二二内属一定的脏腑:内属一定的脏腑:(内行部分)(内行部分)手太阴手太阴肺肺手三阴手三阴手厥阴手厥阴心包心包阴经属脏阴经属脏手少阴手少阴心心足太阴足太阴脾脾足三阴足三阴足厥阴足厥阴肝肝足少阴足少阴肾肾任脉任脉肾经肾经胃经胃经脾经脾经第第5肋间肋间脐上脐上6寸寸脐上脐上3寸寸督脉督脉1.5寸寸3寸寸躯干部躯干部:前面前面4条经脉,条经脉,7条线;后面条线;后面2条经脉,条经脉,5条线条线膀

21、胱经膀胱经手三阴经均起与胸部,手三阴经均起与胸部, 手三阳经经过肩部,颈部而上达头面手三阳经经过肩部,颈部而上达头面 腰背部是足太阳膀胱经腰背部是足太阳膀胱经 胸腹部第一侧线胸腹部第一侧线足少阴肾经足少阴肾经 胸腹部第二侧线胸腹部第二侧线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 胸腹部第三侧线胸腹部第三侧线足太阴脾经足太阴脾经 胁、腰侧面胁、腰侧面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十二经脉分布规律躯干部十二经脉在躯干部的分布规律:十二经脉在躯干部的分布规律:手三阳经行于肩胛部。手三阴经均从腋下走出。足三阳经中,阳明经行于前;太阳经行于后(背);少阳经行于侧。足三阴均行于腹胸。六条阳经经脉,皆上循头面六

22、条阳经经脉,皆上循头面手足阳明经脉手足阳明经脉头面部头面部手足少阳经脉手足少阳经脉侧头部侧头部足太阳经脉足太阳经脉头顶部,头顶部,手太阳经脉手太阳经脉头颊部头颊部十二经脉分布规律头面部十二经脉在头面的分布规律:十二经脉在头面的分布规律:阳明经行于面、额部太阳经行于面颊、头顶、后头少阳经行于头侧部阴经(脏)阴经(脏)阳经(腑)阳经(腑)循行部位循行部位手手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上上肢肢前线前线中线中线后线后线足足足太阴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

23、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下下肢肢前线前线中线中线后线后线十二经脉分布规律-四肢部(二)十二经脉分布的规律(二)十二经脉分布的规律(二)十二经脉分布的规律(二)十二经脉分布的规律 一。一。十二经脉在体表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手三阴经分布在上肢内侧,手三阳经分布在上肢外侧,足三阴经分布在下肢内侧,足三阳经分布在下肢外侧。其前、中、后的排列是:太阴、阳明在前;少阴、太阳在后;厥阴、少阳在中。内踝尖上8寸以下,是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阴经阴经(属脏)(太阴少阴厥阴)阳经阳经(属腑)(阳明太阳少

24、阳)循行部位(阴经阴经行内侧,阳经行行内侧,阳经行外侧外侧)手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上肢前缘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后缘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中线足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下肢前缘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后缘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中线十二经脉的命名十二经脉的命名1 1 内为阴,外为阳内为阴,外为阳2 2 脏为阴,腑为阳脏为阴,腑为阳3 3 上为手,下为足上为手,下为足十二经脉命名原则一十二经脉的命名 十二正经手三阴手三阴经经手太阴经手三阳经手三阳经手阳明经手厥阴经手少阳经手少阴经手太阳经足三阴足三阴经经足太阴经足三阳经足三阳经足阳明经足厥阴经足少阳经足少阴经足太阳经经络系统的组成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作

25、为运行气血的通道,是以十二经脉为主,其“内属于府藏,外络于支节”,将人体内外连贯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及其外围所联系的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 经络系统经络系统经络系统把人体把人体的脏腑、组织、器的脏腑、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有机官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人体各的整体,使人体各个部位的功能活动个部位的功能活动保持相对的协调和保持相对的协调和平衡。平衡。经脉和络脉的主要区别经脉络脉意义路径网络经 络 中 的地位主干部分分支分布纵行的(直大深长)主要是横行(横小浅短)深度深浅数量少,有一定数目除十五络脉外多无具体数目功能上主导作用,是气血运行的

26、通道补充作用、纽带作用起渗濡灌注气血的作用第一节第一节经络系统概貌经络系统概貌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种理论学说。 经经络络是是经经脉脉和和络络脉脉的的总总称称,是是指指人人体体运运行行气气血血、联联络络脏脏腑腑、沟沟通通内内外外、贯贯通通上上下下的的通通路路。“经经”,有有路路径径的的含含义义,为为直直行行的的主主干干;“络络”,有有网网络络的的含含义义,为经脉所分出的小支。经络纵横交错,遍布于全身。为经脉所分出的小支。经络纵横交错,遍布于全身。气血气血脉脉经络经络气气血血化化生生于于水水谷谷精精微微,行行于于脉脉道道,是是维维持持人人

27、体体生生命命活活动动的的基基本物质,古人称之为生命的特征本物质,古人称之为生命的特征。脉脉指运行气血的通道。指运行气血的通道。经经络络是是经经脉脉与与络络脉脉的的总总称称。将将“脉脉”按按大大小小、深深浅浅不不同同而而区区分,是对分,是对“脉脉”的进一步分析。的进一步分析。经络的发现A、体表反应点体表反应点和和针刺感应现象针刺感应现象的归纳的归纳B、穴位主治性能的总结、穴位主治性能的总结C、解剖生理知识的综合、解剖生理知识的综合D、气功气功锻炼中锻炼中“行气行气”现象的总结现象的总结E、病候诊断和治疗的综合、病候诊断和治疗的综合第一章 经络概述 经络学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针灸的关系最为密切。它主要以腧穴的临床应用为依据,阐述人体各部之间的联系通路,即体表之间、内脏之间以及体表与内脏之间,由于经络系统的联系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一理论贯串到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等各个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