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上传人:大宝 文档编号:567935415 上传时间:2024-07-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48.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人教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人教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人教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人教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比例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64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整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明确比和比例的联系与区别。能正确、熟练地解比例。2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的判断方法,并能够利用比例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在自主整理和复习中积累整理知识的经验,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和思考习惯。4在复习中,通过小组合作、精巧的练习设计等,体会到解决问题的乐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灵活运用比例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能厘清知识间的联系,建构起知识网络。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2、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一)梳理知识,构建体系1展示思维导图。师:同学们在课前已经对比例的知识进行了梳理。下面请你们在小组内互相交流,看谁整理的既全面又合理。然后每组推荐出一份比较好的,小组合作进行展示汇报。教师巡视,适时指导,并记下每组的情况,确定汇报顺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汇报,一个小组同学展示完后,问其他小组还有没有补充。(关注学生不同的整理方法和知识点的互相补充。)随着学生的讲解,教师适时追问并用课件展示关键点。2要点复习。(1)复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师:什么是比?什么是比例?比和比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过程中教师注意强调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的两种方法:(1)

3、根据比例的意义(即比值是不是相等)判断;(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2)复习正比例、反比例。师:什么是正比例?什么是反比例?预设:两种相关联的量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作成正比例的量,这两种量就成正比例关系。两种相关联的量的乘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作成反比例的量,这两种量就成反比例关系。师:想一想,正比例和反比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追问:那怎么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反比例关系呢?预设: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反比例关系,首先判断两种量是否是相关联的量,如果不是相关联的量,则不成比例。如果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再看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关系,如果是和或差一定,则不成比例;如果

4、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关系;如果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关系。(3)复习比例的应用。师:关于比例尺你都学了哪些知识?举例说明。预设1:一幅图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作这幅图的比例尺。可以写成这两种形式: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或。预设2: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与比例尺之间的数量关系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只要知道这三个量中的任意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预设3:比例尺按形式分为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可以相互转化。按用途分为缩小比例尺和放大比例尺。教师强调:比例尺是一个比,不带单位名称。在计算时,单位要统一。比例尺的前项或后项,一

5、般应化简成“1”。师:怎样在方格纸上画出按一定的比将图形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预设:一数,数原图形各边分别占几格;二算,按给定的比计算出放大的图形或缩小的图形各边分别占几格;三画,按计算出的边长画出新图形。师: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什么变了?什么没变?预设:图形的大小发生了变化,而形状没有改变。师:用正比例、反比例解决问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预设:用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思路是一致的,都是先列出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式,找出其中的不变量,再判断相关联的两个量成什么关系,根据这一关系列出相应的等式并解方程。但是用正比例解决问题是根据比值一定列出比例式,用反比例解决问题是根据乘积相等列出方程式。

6、(二)学以致用,融会贯通1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出示【学习任务一】。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集体交流,生生互评。师:好,时间到,下面咱们请同学说说每个题目你是怎么想的,大家一定注意倾听,适时给予评价,并记下你学到的好方法,运用到以后的练习当中。针对第1题:预设:用求比值的方法判断,先计算3的比值,3。再分别计算出各选项的比值,比值相等可以组成比例。15115,5,0.450.315。所以选B。针对第2题:预设: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先把每组的四个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然后计算最大数与最小数的乘积、中间两个数的乘积,比较两个积,如果相等,则能组成比例;如果不相等,则不能组成比例。针对第3题:

7、教师指名学生汇报解答过程,并让学生先说说解比例的依据是什么。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是一种基本方法,学生通常都用这种方法。也有学生通过求出比例式等号一边的比值来解比例,也要予以肯定。2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比例关系。师:请看【学习任务二】,请认真思考,完成下面各题,并在小组内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出示【学习任务二】。请学生汇报解题思路及过程:针对第1题:预设:因为x和y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根据成正比例关系的两个量的比值一定,可以列出比例式:0.40.5x4,解比例得x3.2,所以第题填3.2。同理,根据成反比例关系的两个量乘积一定,列出比例式:0.40.54x,解比例得x0.05,所以第题填0.05。师

8、:通过计算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说的?引导学生发现:同一题目,成正比例关系和成反比例关系计算方法不同,结果也不同。针对第2题:预设:(1)橘子的单价一定,购买橘子的总价随着数量的增加而变大,总价和数量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且总价与数量的比值(即单价)一定。所以橘子的单价一定,购买橘子的数量与总价成正比例关系。(2)圆柱的体积一定,它的底面积随着高的增大反而减小,底面积和高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且底面积与高的乘积(即体积)一定。所以圆柱的体积一定,它的底面积与高成反比例关系。(3)虽然圆的面积随着半径的增大而增大,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但是圆的面积与半径的比值(即r)不一定,且它们的乘积(即r3)也不一定。所

9、以圆的面积与半径不成比例。教师强调:只有两个相关联的量的比值或乘积一定时才成比例关系。3关于比例尺的知识。出示【学习任务三】。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请学生汇报解题思路及过程。针对第1题:预设:201是放大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20 cm相当于实际距离1 cm。根据公式直接采用算术法计算: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8 cm80 mm80.4(cm)0.4 cm4 mm5 mm0.5 cm0.510(cm)答:零件A实际的长是4 mm。在图纸上零件B的长应该画10 cm。针对第2题:预设:已知比例尺和图上操场的长和宽,先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求出操场实际的长和宽,再根

10、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求出操场的实际面积。1010000(cm)10000 cm100 m88000(cm)8000 cm80 m100808000(m2)答:学校操场的实际面积是8000 m2。师:操场的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的比也是11000吗?引导学生明确: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的比是(108)8000000011000000。原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长度比,而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的比是它们长度比的平方。4关于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出示【学习任务四】。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教师指名学生汇报。预设:把三角形按13缩小,就是把三角形的各边缩小到原来的。三角形的底占9格,缩小到原来的后占93(格)

11、,三角形的其他两条边不是沿着格线画出的,所以没法直接算出缩小后占的格数,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能沿着格线画出,原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占6格,缩小到原来的后占62(格),并且缩小后的高把其对应的底分为左2格、右1格。教师小结:画锐角(钝角)三角形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可以先把锐角(钝角)三角形的底边和其对应的高分别按要求的比例放大或缩小,再画出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注意放大或缩小前后的形状不变。师:它们的面积有什么变化?预设:原三角形的底占9格,高占6格,面积是96227;缩小后,底占3格,高占2格,面积是3223。327,面积缩小到原来的。师:如果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缩小,图形面积缩小的比

12、例是边长缩小的比例的平方;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亦是如此。5用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出示【学习任务五】。学生独立完成。请学生汇报解题思路及过程。针对第1题:预设:李叔叔开车的速度一定,即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一定,所以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关系。也就是说甲乙两地的路程从甲地到乙地行驶的时间前2小时行驶的路程2。解:设甲乙两地相距x km。x310022x300 x150答:甲乙两地相距150 km。针对第2题:预设:因为李叔叔原路返回,所以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一定,即速度与时间的乘积一定,所以速度与时间成反比例关系。也就是说返回时的速度返回时的时间去时的速度去时的时间。解:设返回时用了x小时。60x50360x150x2.5答:返回时用了2.5小时。师:同样是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当速度不变时,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当路程不变时,时间和速度成反比例关系。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复习过程,对方法和技巧进行归纳。)四、课后任务完成教科书第64页第14题。板书设计整理和复习教学反思_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