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导致的区域性砂土液化课件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7898400 上传时间:2024-07-22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3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震导致的区域性砂土液化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地震导致的区域性砂土液化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地震导致的区域性砂土液化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地震导致的区域性砂土液化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地震导致的区域性砂土液化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震导致的区域性砂土液化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震导致的区域性砂土液化课件(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第七章 地震导致的区域性砂土液化地震导致的区域性砂土液化地震导致的区域性砂土液化课件n n7.1 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n n 粒间无内聚力的松散砂体,主要靠粒间摩擦粒间无内聚力的松散砂体,主要靠粒间摩擦力维持本身的稳定性和承受外力。当受到振动时,力维持本身的稳定性和承受外力。当受到振动时,粒间剪力使砂粒间产生滑移,改变排列状态。如粒间剪力使砂粒间产生滑移,改变排列状态。如果砂土原处于非紧密排列状态,就会有变为紧密果砂土原处于非紧密排列状态,就会有变为紧密排列状态的趋势,如果砂的孔隙是饱水的,要变排列状态的趋势,如果砂的孔隙是饱水的,要变密实效需要从孔隙中徘出一部分水,如砂

2、粒很细密实效需要从孔隙中徘出一部分水,如砂粒很细则整个砂体渗透性不良,瞬时振动变形需要从孔则整个砂体渗透性不良,瞬时振动变形需要从孔隙中排除的水来不及排出于砂体之外,结果必然隙中排除的水来不及排出于砂体之外,结果必然使砂体中空隙水压力上升,砂检之间的有效正应使砂体中空隙水压力上升,砂检之间的有效正应力就随之而降低,当空隙水压力上升到使砂粒间力就随之而降低,当空隙水压力上升到使砂粒间有效正应力降为零时,砂钦就会悬浮于水中,砂有效正应力降为零时,砂钦就会悬浮于水中,砂体也就完全丧失了强度和承载能力,这就是砂土体也就完全丧失了强度和承载能力,这就是砂土液化液化(sand liquefacation)

3、(sand liquefacation)。这种秒水悬浮液在。这种秒水悬浮液在地震导致的区域性砂土液化课件n n砂土液化引起的破坏主要有以下四种:砂土液化引起的破坏主要有以下四种:n n (1)(1)涌砂:涌出的砂掩盖农田,压死作物,使涌砂:涌出的砂掩盖农田,压死作物,使沃土盐碱化、砂质化,同时造成河床、渠道、径沃土盐碱化、砂质化,同时造成河床、渠道、径井筒等淤塞,使农业灌溉设施受到严重损害。井筒等淤塞,使农业灌溉设施受到严重损害。n n (2)(2)地基失效:随粒间有效正应力的降低,地地基失效:随粒间有效正应力的降低,地基土层的承裁能力也迅速下降,甚至砂体呈悬浮基土层的承裁能力也迅速下降,甚至

4、砂体呈悬浮状态时地基的承栽能力完全丧失。建于这类地基状态时地基的承栽能力完全丧失。建于这类地基上的建筑物就会产生强烈沉陷、倾倒以至倒塌。上的建筑物就会产生强烈沉陷、倾倒以至倒塌。例如,日本新漏例如,日本新漏19641964年的地震引起的砂土液化,年的地震引起的砂土液化,由于地基失效使建筑物倒塌由于地基失效使建筑物倒塌21302130所,严重破坏所,严重破坏62006200所,轻微破坏所,轻微破坏3100031000所。所。地震导致的区域性砂土液化课件n n19761976年房山地层时,天津市新港望河楼建筑群,年房山地层时,天津市新港望河楼建筑群,田地基失效突然下沉田地基失效突然下沉38cm38

5、cm,倾斜度达,倾斜度达3030。n n (3)(3)滑塌:由于下伏砂层或敏感粘土层震动液滑塌:由于下伏砂层或敏感粘土层震动液化和流动,可引起大规模滑坡。如化和流动,可引起大规模滑坡。如19641964年阿拉斯年阿拉斯加地震,安科雷奇市就因敏感粘土层中的砂层透加地震,安科雷奇市就因敏感粘土层中的砂层透镜体液化而产生大滑坡。这类滑坡可以产生在极镜体液化而产生大滑坡。这类滑坡可以产生在极缓,甚至水平场地。缓,甚至水平场地。n n (4)(4)地面沉降及地面塌陷:饱水疏松砂因振动地面沉降及地面塌陷:饱水疏松砂因振动而变密,地面也随之而下沉,低平的滨海湖平原而变密,地面也随之而下沉,低平的滨海湖平原可

6、因下沉而受到海湖及洪水的浸淹,使之不适于可因下沉而受到海湖及洪水的浸淹,使之不适于作为建筑物地基。例如作为建筑物地基。例如19641964年阿拉斯加地震时,年阿拉斯加地震时,波特奇市即因震陷量大而受海潮浸淹,波特奇市即因震陷量大而受海潮浸淹,地震导致的区域性砂土液化课件n n迫使该市迁址。地下砂体大量涌出地表,使地下迫使该市迁址。地下砂体大量涌出地表,使地下的局部地带被掏空,则往往出现地面局部塌陷,的局部地带被掏空,则往往出现地面局部塌陷,例如例如19761976年唐山地层时宁河县富庄层后全村下沉年唐山地层时宁河县富庄层后全村下沉2.62.6一一2.9m2.9m,塌陷区边缘出现大量宽,塌陷区边

7、缘出现大量宽1 12m2m的环形的环形裂缝,全村变为池塘。裂缝,全村变为池塘。地震导致的区域性砂土液化课件地震引起砂土液化地震引起砂土液化(台中港台中港1-4码头码头)地震导致的区域性砂土液化课件n n7.2 地震时砂土液化机制地震时砂土液化机制n n7.2.17.2.1 振动液化振动液化振动液化振动液化n n 砂土受振动时,每个颗粒都受到其值等于振砂土受振动时,每个颗粒都受到其值等于振动加翅度与颗粒质量乘积的惯性力的反复作用。动加翅度与颗粒质量乘积的惯性力的反复作用。由于颗粒间没有内聚力或内聚力很小,在惯性力由于颗粒间没有内聚力或内聚力很小,在惯性力周期性反复作用下,各颗粒就都处于运动状态,

8、周期性反复作用下,各颗粒就都处于运动状态,它们之间必然产生相互错动并调整其相互位置,它们之间必然产生相互错动并调整其相互位置,以便降低其总势能最终达到最稳定状态。如振动以便降低其总势能最终达到最稳定状态。如振动前砂体处于紧密排列状态,经震动后砂粒的排列前砂体处于紧密排列状态,经震动后砂粒的排列和砂体的孔隙度不会有很大变化,如振动前砂土和砂体的孔隙度不会有很大变化,如振动前砂土处于疏松排列状态,则每个处于疏松排列状态,则每个地震导致的区域性砂土液化课件n n颗粒都具有比紧密排列高得多的势能,在振动加颗粒都具有比紧密排列高得多的势能,在振动加速度的反复荷载作用下,必然逐步加密,以期最速度的反复荷载

9、作用下,必然逐步加密,以期最终成为最稳定的紧密状态。终成为最稳定的紧密状态。n n 如果砂土位于地下水位以上的包气带中,由如果砂土位于地下水位以上的包气带中,由于空气可压缩又易于排出,通过气体的迅速排出于空气可压缩又易于排出,通过气体的迅速排出立即可以完成这种调整与变密过程,此时只有砂立即可以完成这种调整与变密过程,此时只有砂土体积缩小而出现的土体积缩小而出现的“ “覆陷覆陷” ”现象,不会液化。现象,不会液化。如果砂土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饱水带,情况就完如果砂土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饱水带,情况就完全不同,此时要变密就必须排水。地层的振动频全不同,此时要变密就必须排水。地层的振动频率大约为率大约为

10、1 1一一2 2周期秒,在这种急速变化的周期周期秒,在这种急速变化的周期性荷载作用下,伴随每一次振动周期产生的孔隙性荷载作用下,伴随每一次振动周期产生的孔隙度瞬时减小都要求排挤出一些水,度瞬时减小都要求排挤出一些水,地震导致的区域性砂土液化课件n n如砂的渗透性不良,排水不通畅,则前一周期的如砂的渗透性不良,排水不通畅,则前一周期的排水尚未完成,下一周期的孔隙度再减小又产生排水尚未完成,下一周期的孔隙度再减小又产生了。应排除的水不能排出,而水又是不可压缩的,了。应排除的水不能排出,而水又是不可压缩的,所以孔隙水必然承受由孔隙度减小而产生的挤压所以孔隙水必然承受由孔隙度减小而产生的挤压力,于是就

11、产生了剩余孔隙水压力或超孔隙水压力,于是就产生了剩余孔隙水压力或超孔隙水压力力(excess pore water pressure)(excess pore water pressure)。前一个周期的剩。前一个周期的剩余孔隙水压尚未消散,下一周期产生的新的剩余余孔隙水压尚未消散,下一周期产生的新的剩余孔隙水压力又迭加上来,故随振动持续时间的增孔隙水压力又迭加上来,故随振动持续时间的增长,剩余孔隙水压会不断累积而增大。长,剩余孔隙水压会不断累积而增大。n n 已知饱水砂体的抗剪强度已知饱水砂体的抗剪强度由下式确定:由下式确定: (n n-p-pw w)tg= )tg= 0 0 tg tg地震

12、导致的区域性砂土液化课件式中:式中:p pw w为孔隙水压;为孔隙水压;0 0为有效正压力。在地震前为有效正压力。在地震前 外力全部由砂骨架承担,此时孔隙水压力称中性外力全部由砂骨架承担,此时孔隙水压力称中性压力,只承担本身压力即静水压力。令此时的空压力,只承担本身压力即静水压力。令此时的空隙水压力为隙水压力为p pw0w0,振动过程中的剩余空隙水压力为,振动过程中的剩余空隙水压力为p pw w,则振动前砂的抗剪强度为:,则振动前砂的抗剪强度为: (-p-pw0w0)tgtg 振动时:振动时: -(p pw0w0+p+pw w)tgtg(7 71 1) 随随p pw w累积性增大,最终累积性增

13、大,最终p pw0w0+p+pw w,此时砂土,此时砂土的抗剪强度降为零,完全不能承受外荷载而达到的抗剪强度降为零,完全不能承受外荷载而达到液化状态。液化状态。地震导致的区域性砂土液化课件n n7.3 区域性砂土地震液化的形成条件区域性砂土地震液化的形成条件n n 从砂土地霞液化机制的讨论中可以得出,砂从砂土地霞液化机制的讨论中可以得出,砂土层本身和地震这两方面具备一定条件才能产生土层本身和地震这两方面具备一定条件才能产生砂土液化。砂上层本身方面一般认为砂土液化。砂上层本身方面一般认为砂土的成分、砂土的成分、砂土的成分、砂土的成分、结构以及饱水砂层的埋藏条件结构以及饱水砂层的埋藏条件结构以及饱

14、水砂层的埋藏条件结构以及饱水砂层的埋藏条件这几个方面需具备这几个方面需具备一定条件才易于液化。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凡具一定条件才易于液化。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凡具备上述易于液化的条件而又在广大区域内产出的备上述易于液化的条件而又在广大区域内产出的砂土层,往往具有特定的成因与时代特征。地震砂土层,往往具有特定的成因与时代特征。地震方面主要是地震的强烈程度和持续时间。现根据方面主要是地震的强烈程度和持续时间。现根据试验和地层液化区的观测资料分别说明如下。试验和地层液化区的观测资料分别说明如下。地震导致的区域性砂土液化课件n n 7.3.1 7.3.1 沙土特性和饱水砂层埋藏条件及成因时代沙土特性和饱水

15、砂层埋藏条件及成因时代沙土特性和饱水砂层埋藏条件及成因时代沙土特性和饱水砂层埋藏条件及成因时代特征特征特征特征n n 7.3.1.17.3.1.1 砂土特性砂土特性砂土特性砂土特性n n 对地层液化的产生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是土对地层液化的产生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是土在地震时易于形成较高的剩余空隙水压力。高的在地震时易于形成较高的剩余空隙水压力。高的剩余空隙水压力形成的必要条件,一是地震时砂剩余空隙水压力形成的必要条件,一是地震时砂土必须有明显的体积缩小从而产生空隙水的排水土必须有明显的体积缩小从而产生空隙水的排水二是向砂土外的排水滞后于砂体的振动变密,二是向砂土外的排水滞后于砂体的振动变密,即砂

16、体的渗透性能不良,不利于剩余空隙水压力即砂体的渗透性能不良,不利于剩余空隙水压力的迅速消散,于是随荷载循环的增加空隙水压力的迅速消散,于是随荷载循环的增加空隙水压力因不断累积而升高。通常以砂土的相对密度和砂因不断累积而升高。通常以砂土的相对密度和砂土的粒径和级配来表征砂土的液化条件。土的粒径和级配来表征砂土的液化条件。地震导致的区域性砂土液化课件n n 1 1 砂土的相对密度砂土的相对密度n n 从动三轴试验得知从动三轴试验得知, ,松砂极易完全液化松砂极易完全液化, ,而密砂则而密砂则经经 多次循环的动荷载后也很难达到完全液化。也就多次循环的动荷载后也很难达到完全液化。也就是说是说 , 砂的

17、结构疏松是液化的必要条件。表征砂土砂的结构疏松是液化的必要条件。表征砂土的疏与密界限的定量指标,过去采用临界孔隙度。这的疏与密界限的定量指标,过去采用临界孔隙度。这是从砂土受剪后剪切带松砂变密而密砂变松导出的一是从砂土受剪后剪切带松砂变密而密砂变松导出的一个界限指标,即经剪切后即不变松也不变密的孔隙度。个界限指标,即经剪切后即不变松也不变密的孔隙度。目前较普遍采用的是相对密度目前较普遍采用的是相对密度D Dr rnn D Dr r=e=emaxmaxe/ee/emaxmaxe eminmin其中:其中:e e土的天然空隙比;土的天然空隙比; e emaxmax和和e eminmin分别为该土的

18、最大。分别为该土的最大。 最小空隙比最小空隙比 地震导致的区域性砂土液化课件n n 2 2砂土的粒度和级配砂土的粒度和级配n n 砂土的相对密度低并不是砂土地震液化的充砂土的相对密度低并不是砂土地震液化的充分条件,有些颗粒比较粗的砂,相对密度虽然很分条件,有些颗粒比较粗的砂,相对密度虽然很低但却很少液化。分析邢台、通海和海城砂土液低但却很少液化。分析邢台、通海和海城砂土液化时喷出的化时喷出的7878个砂样表明,粉、细砂占个砂样表明,粉、细砂占57.757.7,塑性指数塑性指数7 7的粉土占的粉土占34.634.6,中粗砂及塑性指数,中粗砂及塑性指数为为7 71010的粉土仅占的粉土仅占7.77

19、.7,而且全发生在,而且全发生在XIXI度烈度烈度区。所以具备一定粒度成分和级配是一个很重度区。所以具备一定粒度成分和级配是一个很重要的液化条件。要的液化条件。地震导致的区域性砂土液化课件n n 7.3.1.2 7.3.1.2 饱水砂土层的埋藏条件饱水砂土层的埋藏条件饱水砂土层的埋藏条件饱水砂土层的埋藏条件n n 当空隙水压大于砂粒间有效应力时才产生液当空隙水压大于砂粒间有效应力时才产生液化,而根据土力学原理可知,土粒间有效应力由化,而根据土力学原理可知,土粒间有效应力由土的自重压力决定,位于地下水位以上的土内某土的自重压力决定,位于地下水位以上的土内某一深度一深度Z Z处的自重压力处的自重压

20、力PzPz为:为:n n PzPzz (7z (78)8)n n式中式中 为土的容重。如地下水埋深为为土的容重。如地下水埋深为h h,Z Z位于地下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由于地下水位以下土的悬浮减重,水位以下,由于地下水位以下土的悬浮减重,Z Z处处自重压力则应按下式计算:自重压力则应按下式计算:n n Pz = hPz = h十十( w)w)(Z-h) (7(Z-h) (79)9)地震导致的区域性砂土液化课件n n如地下水位位于地表,即如地下水位位于地表,即h h0 0,则:,则:n n Pz =(Pz =( w w)Z (7)Z (710)10)n n显然,最后一种情况自重压力随深度的增加最小

21、,显然,最后一种情况自重压力随深度的增加最小,亦即直接在地表出露的饱水砂层最易于亦即直接在地表出露的饱水砂层最易于n n液化。而液化的发展也总是由接近地表处逐步向液化。而液化的发展也总是由接近地表处逐步向深处发展。如液化达某一深度深处发展。如液化达某一深度z z1 1,则,则z z1 1以上通过骨以上通过骨架传递的有效应力即由于液化而降为零,于是液架传递的有效应力即由于液化而降为零,于是液化又由化又由Z Z1 1向更深处发展而达向更深处发展而达Z2Z2直到砂粒间的侧向直到砂粒间的侧向压力足以限制液化产生为止。显然,如果饱水砂压力足以限制液化产生为止。显然,如果饱水砂层埋藏较深,以至上覆土层的盖

22、重足以抑制地下层埋藏较深,以至上覆土层的盖重足以抑制地下水面附近产生液化,液化也就不会向深处发展。水面附近产生液化,液化也就不会向深处发展。 地震导致的区域性砂土液化课件n n 饱水砂层埋藏条件包括地下水埋深及砂层上饱水砂层埋藏条件包括地下水埋深及砂层上的非液化粘性土层厚度这两类条件。地下水埋深的非液化粘性土层厚度这两类条件。地下水埋深愈浅,非液化盖层愈薄,则愈易液化。愈浅,非液化盖层愈薄,则愈易液化。n n 7.3.1.3 7.3.1.3 饱水砂层的成因和时代饱水砂层的成因和时代饱水砂层的成因和时代饱水砂层的成因和时代n n 具备上述的颗粒细、结构疏松、上覆非液化具备上述的颗粒细、结构疏松、

23、上覆非液化盖层薄和地下水埋深浅等条件,而又广泛分布的盖层薄和地下水埋深浅等条件,而又广泛分布的砂体,主要是近代河口三角洲砂体和近期河床堆砂体,主要是近代河口三角洲砂体和近期河床堆积砂体,其中河口三角洲砂体是造成区域性砂土积砂体,其中河口三角洲砂体是造成区域性砂土液化的主要砂体。已有的大区域砂土地震液化实液化的主要砂体。已有的大区域砂土地震液化实例,主要形成于河口三角洲砂体内。而是往往历例,主要形成于河口三角洲砂体内。而是往往历史历时期或全新世形成的疏松沉积物。史历时期或全新世形成的疏松沉积物。地震导致的区域性砂土液化课件n n732 732 地震强度及持续时间地震强度及持续时间地震强度及持续时

24、间地震强度及持续时间n n 引起砂土液化的动力是地震加速度,显然地引起砂土液化的动力是地震加速度,显然地震愈强、加速度愈大,则愈容易引起砂土液化。震愈强、加速度愈大,则愈容易引起砂土液化。n n 简单评价砂土液化的地震强度条件的方法是简单评价砂土液化的地震强度条件的方法是按不同烈度评价某种砂土液化的可能性。按不同烈度评价某种砂土液化的可能性。n n例如,根据观测得出,在例如,根据观测得出,在VIIVII、VIIIVIII、IXIX度烈度区度烈度区可能液化的砂土的可能液化的砂土的D D5050分别为分别为0.050.05一一0.150.15,n n0.030.03一一0.250.25,0.015

25、0.015一一0.5mm0.5mm。亦即地震烈度愈高,。亦即地震烈度愈高,可液化的砂土的平均粒径范围愈大。可液化的砂土的平均粒径范围愈大。地震导致的区域性砂土液化课件n n又如,烈度不同可液化砂上的相对密度值也不同,又如,烈度不同可液化砂上的相对密度值也不同,烈度愈高可液化砂土的相对密度值也愈大。烈度愈高可液化砂土的相对密度值也愈大。n n 确切评价砂土液化的地震强度条件需实测出确切评价砂土液化的地震强度条件需实测出地震时最大地面加速度,计算在地下某一深度处地震时最大地面加速度,计算在地下某一深度处由于地震而产生的实际剪应力,再用以判定该深由于地震而产生的实际剪应力,再用以判定该深度处的砂土层

26、能否液化。度处的砂土层能否液化。地震导致的区域性砂土液化课件n n7.4 砂土地震液化的判别砂土地震液化的判别n n7.4.1 7.4.1 7.4.1 7.4.1 地震液化初判的限界指标地震液化初判的限界指标地震液化初判的限界指标地震液化初判的限界指标n n7.4.1.1 7.4.1.1 7.4.1.1 7.4.1.1 地震条件地震条件地震条件地震条件n n 1 1液化最大震中距液化最大震中距n n 分析我国分析我国19551955年以前近年以前近900 a900 a间历次地震喷水间历次地震喷水冒砂资料得出震级冒砂资料得出震级(M)(M)与液化最大震中距与液化最大震中距(D(Dmaxmax)

27、)有有如下关系:如下关系:n n D Dmaxmax0.82100.82100.862(M-5)0.862(M-5)n n由上式可以判定,如由上式可以判定,如M M5 5则液化范围限于震中附则液化范围限于震中附近近1km1km之内。之内。n n 地震导致的区域性砂土液化课件n n 2 2液化最低地震烈度液化最低地震烈度n n 我国地震文献中没有地震震级小于我国地震文献中没有地震震级小于5 5级的喷水级的喷水冒砂记录。冒砂记录。n n故液化最低烈度为故液化最低烈度为VIVI度。度。n n7.4.1.2 7.4.1.2 7.4.1.2 7.4.1.2 地质条件地质条件地质条件地质条件n n 震级震

28、级5 5级震中烈度为级震中烈度为VIVI度,度,n n 近年来历次地震震后调查发现,发生液化处近年来历次地震震后调查发现,发生液化处所多为全新世乃至近代海相及河湖相沉积平原,所多为全新世乃至近代海相及河湖相沉积平原,河口三角洲,特别是洼地、河流的泛滥地带、河河口三角洲,特别是洼地、河流的泛滥地带、河漫滩、古河道、滨海地带及人工填土地带等。漫滩、古河道、滨海地带及人工填土地带等。地震导致的区域性砂土液化课件n n 7.4.1.2 7.4.1.2 埋藏条件埋藏条件埋藏条件埋藏条件n n 1 1最大液化深度最大液化深度n n 一般认为液化判别应在地下一般认为液化判别应在地下15m15m深度范围内进深

29、度范围内进行。最大液化深度可达行。最大液化深度可达20m20m,但对一般浅基础而言,但对一般浅基础而言,即使即使15m15m以下液化,对建筑物影响也极轻微。以下液化,对建筑物影响也极轻微。n n 2 2最大地下水位深度最大地下水位深度n n 喷砂冒水严重的地区,地下水埋深一般不超喷砂冒水严重的地区,地下水埋深一般不超过过3m3m,甚至不足,甚至不足1m1m,深为,深为3 34m4m时喷砂冒水现象少时喷砂冒水现象少见,超过见,超过5m5m没有喷砂冒水实例。没有喷砂冒水实例。工业与民用建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筑抗震设计规范(TJll(TJll85)85)地震导致的区域性砂土液化课件n n 7.

30、4.1.4 7.4.1.4 7.4.1.4 7.4.1.4 土质条件土质条件土质条件土质条件n n 液化土的某些特性指标的限界值为;液化土的某些特性指标的限界值为;n n (1)(1)平均粒径平均粒径(D(D5050) )为为0.010.01一一1.0mm1.0mm;n n (2)(2)粘粒粘粒( (粒径粒径0.005)0.005)含量不大于含量不大于1010;或;或1515。n n (3)(3)不均匀系数不均匀系数()()不大于不大于1010;n n (4)(4)相对密度相对密度(Dr)(Dr)不大于不大于7575;n n (5)(5)级配不连续的土粒径级配不连续的土粒径1m1m m m的颗

31、粒含量的颗粒含量大于大于4040;n n (6)(6)塑性指数塑性指数( (I Ip p) )不大于不大于1010。n n 地震导致的区域性砂土液化课件n n 按上述判别条件进行初判可归纳为如图按上述判别条件进行初判可归纳为如图7 71919的流程框图。初判结果虽偏于安全,但可将广大的流程框图。初判结果虽偏于安全,但可将广大非液化区排除,把进一步的工作集中于可能液化非液化区排除,把进一步的工作集中于可能液化区。区。地震导致的区域性砂土液化课件图719 地震砂土液化限界指标初判流程图地震导致的区域性砂土液化课件n n 7.4.2 7.4.2 现场测试法现场测试法现场测试法现场测试法n n 几经初

32、步判别认为有可能液化或需考虑液化几经初步判别认为有可能液化或需考虑液化影响的饱和砂土或粉土,都应进行以现场测试为影响的饱和砂土或粉土,都应进行以现场测试为主的进一步判别。主要方法有标贯判别,静力触主的进一步判别。主要方法有标贯判别,静力触探判别和剪切波速判别。其中以标贯判别简便易探判别和剪切波速判别。其中以标贯判别简便易行最为通用。行最为通用。n n7.4.2.l 7.4.2.l 7.4.2.l 7.4.2.l 标贯判别法标贯判别法标贯判别法标贯判别法n n 日本新泻地震时,日本新泻地震时,B B区与区与C C区区( (图图7 712)12)的土层的土层性质、地下水埋深均相同,但液化程度和建筑

33、物性质、地下水埋深均相同,但液化程度和建筑物损害情况损害情况B B区比区比C C区轻得多,以标准贯入试验法探区轻得多,以标准贯入试验法探测土层性质时发现,在地表到测土层性质时发现,在地表到4.54.5米米地震导致的区域性砂土液化课件n n深以内,二者贯入击数基本相同,而自深以内,二者贯入击数基本相同,而自4.5m4.5m至约至约14m14m处,处,B B区的贯人击数显著高于区的贯人击数显著高于C C区区( (图图7 720)20)。所以国外多采用标准贯人击数值来进行液化可能所以国外多采用标准贯人击数值来进行液化可能性的初步判断。性的初步判断。 工业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工业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34、TJ11TJ117474)的砂土地震液化判别式(的砂土地震液化判别式(7 71515)所用资料主要主)所用资料主要主要取自要取自19661966年邢台地震,震级较低,未考虑高震年邢台地震,震级较低,未考虑高震级远震的情况,且未考虑粘粒的影响,砂层埋深级远震的情况,且未考虑粘粒的影响,砂层埋深(d ds s )和地下水埋深()和地下水埋深( d dw w)的影响系数也不利于)的影响系数也不利于深层土的判别。所以新的深层土的判别。所以新的工业民用建筑抗震设工业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计规范GBJ11GBJ118989将上述判别式修订为:将上述判别式修订为:地震导致的区域性砂土液化课件 式中:pc为粘粒

35、含量百分数,小于3或砂土时取3。标准贯入击数基准值N0的取值需考虑近震和远震的区别按表73取值。 烈度烈度震中距震中距近震近震6 610101616远震远震8 812121818表表7 73 N3 N0 0的取值的取值地震导致的区域性砂土液化课件7.4.2.27.4.2.2 剪切波速判别剪切波速判别 利用剪切波速Vs与标贯击数N值之间的相关性,可以将以N为判据的判别式转换为Vs为判据的判别式。根据现场研究与相关分析, Vs与N之间的一般关系式为: Vs 100N N0.2 (717)令Vs为液化临界剪切波速; Vs为液化临界剪切波速基准值,则式716可以转换为如下形式: (7-18)Vs与N0

36、的对应值见表74。N N0 06 68 81010121216161818V Vs s (m/s)m/s)145145150150160160165165175175180180表74 Vs与N0的对应值地震导致的区域性砂土液化课件n n 7.4.37.4.3理论计算判别理论计算判别理论计算判别理论计算判别n n 国外最常用的理论计算判别是由国外最常用的理论计算判别是由H HB B希德所希德所提出的判别方法及准则,即根据土的动三轴试验提出的判别方法及准则,即根据土的动三轴试验求出的应力比求出的应力比(b b a a ,即最大动循环剪应力,即最大动循环剪应力maxmax与初期围限压力与初期围限压

37、力a a之比之比) )和某一深度土层的和某一深度土层的实际应力状态实际应力状态( (土层有效上覆压力土层有效上覆压力) ),计算出能引,计算出能引起该砂土层液化的剪应力起该砂土层液化的剪应力,实际上此剪应力就,实际上此剪应力就相当于该砂土层抗剪液化的抗剪强度,如果取得相当于该砂土层抗剪液化的抗剪强度,如果取得的值小于据地震加速度求得的等效平均剪应力的值小于据地震加速度求得的等效平均剪应力(a a) ),则可能液化,其表示式为:,则可能液化,其表示式为: a a地震导致的区域性砂土液化课件n n7.5 砂土地震液化的防护措施砂土地震液化的防护措施建筑类别建筑类别地基液化等级地基液化等级轻微轻微中

38、等中等严重严重甲类甲类特殊考虑特殊考虑乙类乙类B B或或C CA A或或B+CB+CA A丙类丙类C C或或D DC C或其它更高措施或其它更高措施A AB+CB+C丁类丁类D DD DC C或其它更经济措施或其它更经济措施表76 抗液化措施选择原则注:A.为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措施,为采用桩基、深基础、深层处理至液化深度以下或挖除全部液化层; B.为部分消除地基液化沉陷措施,如处理或挖除部分液化土层等; C.为基础结构和上部结构的构造措施,一般包括减少或适应不均匀沉陷的各项构造措施; D.为可不采取措施。地震导致的区域性砂土液化课件n n 7.5.1 7.5.1 良好场地的选择良好场地的选

39、择良好场地的选择良好场地的选择n n 7.5.27.5.2人工改良地基人工改良地基人工改良地基人工改良地基n n 采取措施消除液化可能性或限制其液化程度。采取措施消除液化可能性或限制其液化程度。主要有增加盖重、换土、增加可液化砂土层密实主要有增加盖重、换土、增加可液化砂土层密实程度和加速空隙水压力消散等措施。程度和加速空隙水压力消散等措施。n n 7.5.2.1 7.5.2.1 增加盖重增加盖重增加盖重增加盖重n n 新澙地震时强烈液化的新澙地震时强烈液化的C C区,有的建筑物建于区,有的建筑物建于原地面上填有原地面上填有3m3m厚的填土层上,周围建筑物强烈厚的填土层上,周围建筑物强烈损坏而此

40、建筑物则无损害。填土厚度应使饱水砂损坏而此建筑物则无损害。填土厚度应使饱水砂层顶面的有效压重大于可能产生液化的临界压重。层顶面的有效压重大于可能产生液化的临界压重。地震导致的区域性砂土液化课件n n7.5.2.2 7.5.2.2 换土换土换土换土n n 适用于表层处理一股在地表以下适用于表层处理一股在地表以下3-6m3-6m有易有易液化土层时可以挖除回填以压实粗砂。液化土层时可以挖除回填以压实粗砂。n n 7.5.2.3 7.5.2.3 改善饱水砂层的密实程度改善饱水砂层的密实程度改善饱水砂层的密实程度改善饱水砂层的密实程度n n 1 1爆炸振密法爆炸振密法 n n 一般用于处理土坝等底面相当

41、大的建筑物的一般用于处理土坝等底面相当大的建筑物的地基。在地基范围内每隔一定距离埋炸药,群孔地基。在地基范围内每隔一定距离埋炸药,群孔起爆使砂层液化后靠自重排水沉实。对均匀、疏起爆使砂层液化后靠自重排水沉实。对均匀、疏松的饱水中细砂效果良好。松的饱水中细砂效果良好。地震导致的区域性砂土液化课件n n 2 2强夯与碾压强夯与碾压n n 在松砂地基表面采用夯锤或振动碾压机加固在松砂地基表面采用夯锤或振动碾压机加固砂层,能提高砂层的相对密度,增强地基抗液化砂层,能提高砂层的相对密度,增强地基抗液化能力。能力。n n 强夯是使重锤强夯是使重锤( (重重8 830t)30t)从高处从高处( (一般为一般

42、为6-6-30m)30m)自由落下,夯击能使土体内产生冲击波应力,自由落下,夯击能使土体内产生冲击波应力,土体局部液化下沉而压密。我国溏沽用的夯锤底土体局部液化下沉而压密。我国溏沽用的夯锤底面面22m22m,重,重10t10t,夯,夯10-1410-14击后,地面下沉量达击后,地面下沉量达0.55m0.55m,影响深度,影响深度9-9.5m9-9.5m,承载力提高,承载力提高3232-57-57夯击点校正方形网格布置,间距通常为夯击点校正方形网格布置,间距通常为5-15m5-15m。 地震导致的区域性砂土液化课件n n 3水冲振捣回填碎石桩法(振冲法) 水冲振捣回填碎石桩法是一种软弱地基的深水

43、冲振捣回填碎石桩法是一种软弱地基的深加固方法,对提高饱和粉、细砂土抗液化能力效加固方法,对提高饱和粉、细砂土抗液化能力效果较好,可使砂土的果较好,可使砂土的DrDr增到增到0.800.80,且回填的碎石,且回填的碎石桩有利于消散空隙水压力。经处理加密的砂土地桩有利于消散空隙水压力。经处理加密的砂土地甚承强力可提高到甚承强力可提高到(2-3)10(2-3)105 5N/MN/M2 2以上。以上。n n7.5.2.47.5.2.4 消散剩余孔隙水压。消散剩余孔隙水压。消散剩余孔隙水压。消散剩余孔隙水压。n n 主要采用排渗法,在可能液化砂层中设置砾主要采用排渗法,在可能液化砂层中设置砾渗井,使砂层

44、在振动时迅通将水排出,以渗井,使砂层在振动时迅通将水排出,以地震导致的区域性砂土液化课件n n加速消散砂层中累积增长的空隙水压力,从而抑加速消散砂层中累积增长的空隙水压力,从而抑制砂层液化。砾渗井中填料的渗透性对砂如填料制砂层液化。砾渗井中填料的渗透性对砂如填料的渗透系数为砂土层的的渗透系数为砂土层的200200倍,中空隙水压力的消倍,中空隙水压力的消散速率有显著影响,则排掺作用可充分发挥。散速率有显著影响,则排掺作用可充分发挥。n n7.5.2.57.5.2.5 围封法围封法围封法围封法n n 修建在饱和松砂地基上的坝或闸层可在坝基修建在饱和松砂地基上的坝或闸层可在坝基范围内用板桩、泥凝土截

45、水墙、沉箱等将可液化范围内用板桩、泥凝土截水墙、沉箱等将可液化砂层截断封闭,以切断板桩外侧液化砂层对地基砂层截断封闭,以切断板桩外侧液化砂层对地基的影响,增加地基内土层的侧向压力。建筑物以的影响,增加地基内土层的侧向压力。建筑物以下被因封起来的砂层,由于建筑物的压力大于有下被因封起来的砂层,由于建筑物的压力大于有效覆盖层压力而不致液化。效覆盖层压力而不致液化。地震导致的区域性砂土液化课件n n所以此法也是防止矽层液化的有效措施。建于有所以此法也是防止矽层液化的有效措施。建于有3-12m3-12m粉细砂夹层地基上的映秀湾拦河闸就采取了粉细砂夹层地基上的映秀湾拦河闸就采取了这种措施。这种措施。n

46、n7.5.37.5.37.5.37.5.3基础形式选择基础形式选择基础形式选择基础形式选择n n 在有液化可能性的地基上建筑,不能将建筑在有液化可能性的地基上建筑,不能将建筑物置于地表或深埋于可液化深度范围之内。如采物置于地表或深埋于可液化深度范围之内。如采用桩基宜用较深的支承桩基或管柱基础,浅摩擦用桩基宜用较深的支承桩基或管柱基础,浅摩擦桩的震害是严重的桩的震害是严重的( (图图7-26)7-26)。层数较少的建筑物。层数较少的建筑物可采用筏片基础,并尽量使荷重分布均匀,以便可采用筏片基础,并尽量使荷重分布均匀,以便地基液化时仅产生整体均匀下沉,这样就可以避地基液化时仅产生整体均匀下沉,这样就可以避免采用昂贵的桩基。建于液化地基上的桥梁,往免采用昂贵的桩基。建于液化地基上的桥梁,往往因墩台强烈沉陷造成桥墩折断,最好选用管注往因墩台强烈沉陷造成桥墩折断,最好选用管注基础为宜。基础为宜。地震导致的区域性砂土液化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