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报书画课堂】视频喻建十 183; 书法技法讲座(三)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7891857 上传时间:2024-07-2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42.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书画报书画课堂】视频喻建十 183; 书法技法讲座(三)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书画报书画课堂】视频喻建十 183; 书法技法讲座(三)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国书画报书画课堂】视频喻建十 183; 书法技法讲座(三)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国书画报书画课堂】视频喻建十 183; 书法技法讲座(三)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国书画报书画课堂】视频喻建十 183; 书法技法讲座(三)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书画报书画课堂】视频喻建十 183; 书法技法讲座(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书画报书画课堂】视频喻建十 183; 书法技法讲座(三)(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书画报书画课堂】视频喻建十 · 书法技法讲座(三)一、笔顺和笔意在前两节课中我们了解了关于“势”的一般性认识,这些观念既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然而,无论将这些抽象的概念解读得如何完备、翔实,对于搞书法实践创作的人来说, “势”的体现仍然要落在实际操作上。在“势”的实际操作中,我们首先要涉及的就是笔势,也就是在用笔上如何来体现“势”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笔势的一些内容。关于笔势,近现代书法大家沈尹默曾有过一个简明的定义,他认为笔势就是“每一种点画各自顺从着各具的特殊姿势的写法” 。所谓的“特殊姿势” ,就是每一个点画的来龙去脉,由何处来,又可能向何处去。日常生活中我

2、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写一个字时,若按照一定的点画衔接顺序来写时就会感到顺手,写出来的字也会很美观。相反,若不按笔顺去写,就会感到非常别扭。这种笔顺是由人们长期习惯而形成的书写顺序,这个书写顺序因人的生理结构而定,同时也和文字的自身构造等因素有关。这两种因素共同构成了我们现在的或先左后右、或先上后下的书写笔顺。这种笔顺是我们刚开始学习写字的时候老师教授的,与书法实际书写中的笔顺并不完全相同。书法中的笔顺有时在特定条件下会有所改变,特殊的书家书写的时候也会有特殊改变。因此,我们在临摹一件作品的时候,首先应当去观察一下它的笔顺是怎样的,不要完全按照我们平时习惯的书写笔顺来写。同时我们进行书法创作的时候

3、,如果想取得某种意外效果,也不妨从改变笔顺的角度来切入,以塑造一个新的字形。书法的笔顺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时间的不可逆性。就是说,用笔的顺序发展如同时间的延伸,既无法倒转,也不能任意打乱用笔自身发展程序。这里的笔顺指的是艺术上的笔顺,如果书写的顺序确定了,就要按照其势向下写,如果没有遵循笔顺, “势”就无法产生出来,容易形成七零八落的状况。所以我们在研究前人作品的时候,应当先研究一下他们的笔顺,要将笔顺找出来,明确其“势”是如何走的。如图一中的“它”字,三个“它”的笔画构造是完全相同的,由于书写笔顺的改变(按照的顺序) ,字形结构相应发生了变化,而笔势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正是这种通过有形线条连接的

4、笔顺,才得以把无形的笔势展现了出来。由此可见,笔顺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特别是在行草书中,笔顺的改变出现得比较多。许多书法家根据一个字的左右空间和整体趋势安排加之相适应的运笔顺序,以促成其笔势,进而利用这个笔势再引发下面的笔顺。但是,无论笔画衔接的顺序如何改变,在一个单独的字中,笔顺变化应该是局部的,而之后整体的笔画仍应基本按照先上后下、先左后右之类的顺序进行。如果我们恣意打乱这种不可逆性,不仅书写时会感到不便,也难以组合成较为完整的形体。笔顺不单是指单字图形中点画间的映带,还可以理解为整体图形间相互联系的运动线路,而这些运动线路的要求是必须流畅的。其中,有些线路有迹可求,如行、草书中由于连笔而出

5、现的牵丝;有些却是无迹可求, 如楷书中就缺乏这类有形的轨迹连接。 如图二 “花泥”两字,通过牵丝,把笔顺显示得清晰可见,将无形的轨迹以有形的笔毫清晰地表现了出来。图三中 “痛当奈何”四个字,如果我们按楷书的书写要求,将点画间的牵丝部分涂去,再将原来没有连笔的部分用虚线衔接起来,经过这两种不同的改变方式,我们不难看出,只要笔顺的运动线路正确,有无明显的线条衔接显示并不影响原本的连接效果和图形间、点线间的完整关系。从中可以看出,笔顺的连接轨迹是作为一条贯通整体的隐线而存在的,这一点我们在进行作品赏析的时候应当注意一下。如图四为王羲之 丧乱帖中“羲之顿首,丧乱之极”一行,其图形间和点线间往来运动的线

6、路非常明显,也非常通畅,没有颠倒错乱的感觉。我们很容易从其间描画出一条在字间穿行连属、却又没有线条现实的点画运动连线。 (如图五)这种点画间的运动连线就是字与字之间的笔顺,这种笔顺包括角度、长度、弯曲度、斜度等。假如我们临习古代法帖时能按照这样的点画连接顺序和运动线路来书写,就会感到手中毛笔挥洒得十分自如,也会感到点画出现的位置非常自然,没有有意为之的痕迹。我们还会发现,在大部分书法作品中,字与字之间的衔接是在一条抛物线上,或高或低,以抛物线上的任意点来衔接下面的笔画都是可行的,不会产生不自然的效果。我们欣赏书法时,有时还会听到人们以“写散了”来评价写得不太理想的作品。造成“散”的原因固然是多

7、方面的,而笔势控制失当可能是其中一个主要因素。以图六中几字为例,如果将每一个单字图形孤立起来看也还是可以的,但就是给人以“散”的感觉。究其原因,问题的症结主要不是在笔顺上,而是在暗示笔势发展趋向点线的笔意上出了毛病。所谓笔意,简单说就是点线形状所体现出来的一种发展意向,如图七所示的书法作品中就有着浓浓的笔意。笔势对于笔意来讲,是指两个以上存有笔意的点线和图形之间产生必然联系的运动轨迹。换句话说,笔意是点线产生运动趋向的动因,笔势是表现运动趋向的过程。图六之所以会显得“散” ,其中一个原因是在书写过程中忽略了此一点线、彼一点线和单字图形间笔意的呼应关系,所以就造成了点线和图形的意向各异、互不相干

8、的局面,致使整个字势散乱,作品散成一片。如果我们试将其中的部分略微改动一下,使彼此产生一点呼应,似乎就有了一些笔势连贯的感觉(如图八) 。我们以简图来表示,如图九中的 a,由于两部分的图形指向(笔意)缺乏必然联系,因而笔势自然不会贯通;而 b 由于改变了相互的位置, 则使人感到笔意间有了一种 “相看两不厌”的情致,笔势随之也就贯通了。有人提出是不是只有像王献之中秋帖(传) 那样,成为“一笔书” ,笔势才是完美的呢?我们应该知道,古人提出“一笔书”的书写要求,是从书势特别是笔势的角度而言的。它并不是说线条运行轨迹中的每一笔都是有迹可求、连绵不断的,而是表明了一种笔不周意周、笔断意连的贯通感觉,并

9、非指笔迹不间断地盘曲到底。所以,我们对笔势的贯通性不能过于机械的理解,哪怕是对于那些在书法史上有定论的一笔书作品,也不要片面地理解为是一笔写到底的。二、笔势产生与发展的双重因素在我们解释笔势产生的原因时,应该对蔡邕提出的“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一语有充分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行笔应顺笔势的发展方向前进,而每一笔势的形成必然有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当一种势头产生之后,我们只能因势利导,不能强止;势头若正在按应有进程运行时, 我们又不可强拗, 恣意改变其发展方向。所以说,笔势的产生与发展既有人为控制的因素,也有自然而然、非人能左右的因素。例如在书写一篇书法作品的时候,下一字或者下一个笔画应当按照

10、发展态势而写,如果此时不按照发展趋势写,处理得不好,笔势就断了,容易产生“散”的状况;但在个别时候,我们也可以人为地控制“势” 。因而可以说,势的来去不由人,势的来去又可由人。正是这样的双重性,使笔势有了因势利导、依体成势的可能。但是不是如此解释,就意味着“势”是不可知的呢?我们不妨以图十为例,分析一下双重性因素究竟是如何产生作用的。如图十所示,将一篇相同内容的文字以三种不同书写样式来写,写出的作品效果会有所不同。虽然这三幅作品在书写风格上是一致的,整体感和笔势的显现也都表现得比较到位,但若分析一下其中笔势各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就能够看出,由于每一点线组合的位置不同,点线间勾连映带的运行线路也就

11、不一样,再加之每一起势所积蓄的能量大小有别,于是显示出来的笔势存在的状态就自然给人以不同的感觉。例如这三种书写方式中的“学”字,就因为点线组合间的微差而引带出不同的笔势发展状态。如最右边书写样式 a 的“学”字与下一字“希”之间,有明显的映带关系,笔连意连,可以让人感觉到其运行笔迹。而中间书写样式 b 中的“学”字的收笔与下一字“希”的起笔不发生任何连带关系,给人一种“各奔东西”的感觉。这个“学”字中的“子”部分细长,且其撇脚向左下方远远伸出,这样就使得接下来的横画难以再像 a 那样进行不间断的组接。并且由于横画所处的位置和角度关系,也无法自然而便当地牵引出下字。于是无形之中使笔势发展势头出现

12、一个小小的停顿,而随后的“希”字因为上字已出现了长长的撇脚,若再像 a 那样同下字连接,一方面写起来不顺手,另一方面看起来也会感觉不舒服。所以“希”字就要改变书写方法,重新起势,与接下来“得”字的笔势连接又因角度关系而显得有些特别,形成一个短暂的间歇,从而积蓄了力量,使后文的六个字笔势通畅,不间断地延伸下去。最左边样式 c 中的“学”与下字中间虽然并未连接,但给人一种笔断意连、遥相呼应的感觉。 “学”字末笔所在的位置角度刚好可以比较顺当自然地同下字的起笔相接,构成一个有明显连接迹象的笔势发展脉络。 不仅如此, 其笔势发展势头还有条件继续延伸, 直到 “糊”字笔干墨枯。初始时得来的势头在书写过程中已耗散许多,难以再硬挺着写下去,于是便在此字的末尾回锋收势,下面的字重新再蘸墨落笔起势。举此例是为了告诉大家,我们在进行笔势的塑造时,要根据书写时的情况来进行,有时需要进行人为改变,有时需要按照发展趋势来写。我们的笔画塑造与“势”之来去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一股笔势明明已告一段落,或是引向他处难以顺势牵回,却还要强为其难地硬性将笔势延伸下去,或是再牵引回来,难免会使人感到不自然。希望大家对笔势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并运用到实际的书法学习创作中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