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事件综述及舆论综述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7716515 上传时间:2024-07-2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29.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M2.5事件综述及舆论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PM2.5事件综述及舆论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PM2.5事件综述及舆论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PM2.5事件综述及舆论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PM2.5事件综述及舆论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M2.5事件综述及舆论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M2.5事件综述及舆论综述(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事件综述及舆论综述事件综述及舆论综述什么是什么是 PM2.5?PM2.5?PM2.5 又称“气溶胶 PM2.5” ,气溶胶指的是大气中超细的悬浮颗粒,PM2.5 则是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事件综述事件综述其实早在2009年就已经断断续续地有了不少关于 pm2.5的报道环保部:空气监测将增臭氧环保部:空气监测将增臭氧 PM2.5PM2.5等细颗粒等细颗粒2009年03月12日07:59指标指标然而后续的发展并没有引起大众的广泛关注, 直到2011年10月31日,北京连日出现的大雾遮住了阳光。 位于东三环的美国大使馆的空气监测仪显示,北京空气质量指数为307,其

2、中细颗粒物PM2.5的浓度为257微克每立方米,到达“有毒害”的污染级别。但北京市环保局同期的数据显示,当期北京的空气污染水平为“三级轻微污染”。两个北京空气质量数据不同成为了网友热议的焦点。继此之后,“PM2.5”这一概念迅速普及全国,一时之间各大媒体均给与大量相关报道。11月14日, 南京气象局官方微博“南京气象”发布气象预报 “近日大气层结稳定,虽天气晴好,但大气浑浊,据探测 11月17日一天南京市能见度不超过8公里,PM2.5细微颗粒物浓度大都在75um/m3以上,超过正常水平。” 这条微博首次公布了PM2.5的数值。该条“特殊”微博也被南京市政府的官方微博“南京发布”所转载, 引来了

3、大量网友的关注和转载。扬子晚报根据南京市气象台统计,从11月11日起到14日,南京就连续出现了4天轻微灰霾天气。11月12日和13日,南京空气日报指数分别为122和117,空气质量连续两天达轻微污染水平;13日12时至14日8时,平均空气污染指数为125,属轻微污染。其中,造成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均为可吸入颗粒物。11月14日, 灰霾元凶“超细颗粒物PM2.5”现南京官方微博数小时后即以“误发”为由被删除。16日,南京气象局一位负责人表示,他们对PM2.5的浓度数据没有发布权,在微博上公开发布也是不应该的。他们及时进行了处理,删除了微博,并追究了相关责任。 新华社现代快报11月16日起,环保部

4、有关负责人表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开始起向全社会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 二次征求意见稿的最大调整是将PM2.5、臭氧(8小时浓度)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并收紧了PM10等标准限值,提高了监测数据统计有效性要求。11月17日,山东一家媒体报道“南京公布PM2.5相关数据者被追责”。齐鲁晚报11月18日,南京气象台否认对公布PM2.5数据者追责。南京气象台表示不曾接受过外省媒体的采访,“问责说”根本不存在。12月1日,中国气象局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称南京南京微博发PM2.5数据超出业务范围。 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回应“南京气象局网站公布PM2.5数据后又删除”事件, 称气象部门官方微博该发什么要严格遵

5、守业务标准, 而PM2.5不在业务范围, 所以当时采取一些措施。新京报12月4日,美国驻华使馆发布的北京PM2.5监测数据再次爆表,指数为522,超过了最高污染指数500,也因“超出该污染物的值域”,在美国环保局网站上无法转换为空气质量指数。 去年11月,美驻华使馆的PM2.5监测数据曾爆表一次。北京环保局称,4日空气为轻度污染。南方日报12月5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结束。环境保护部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意见稿中,PM2.5年和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分别定为0.035毫克/立方米和0.075毫克/立方米。记者从环保部了解到,征求意见期间收到了1500多条反馈意见,普遍赞成将PM2.5作为一般

6、评价项目纳入空气质量标准, 有的还建议有条件的地区应提前实施。 环保部表示, 将完善标准草案, 拟于2016年1月1日全面实施。 新京报而时至今日,而时至今日,PM2.5PM2.5仍然没有淡出人们的视线仍然没有淡出人们的视线. .西安7月1日起发布 PM2.5数据空气差将预警昨日,记者从市环保局得悉,西安市超级空气监测站已经进入铺设阶段,6月20日将试报 PM2.5数据,7月1日起正式对外发布。腾讯2012-5-10 10:55:34国产车“内环境”亟待整治记者查阅资料得悉,在不到5平米的车厢空间内,如果潜伏着大量有害物质,对人体的损害远超于空气污染及PM2.5,世界卫生组织已将“车内环境污染

7、”列为当今人类健康的十大威胁之一。网易2012-5-11 19:51:14从事件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从事件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 整个过程具有相当的戏剧性。整个过程具有相当的戏剧性。 当当“PM2.5”作为事件的单一主体时,它并没有得到很多的关注,然而”作为事件的单一主体时,它并没有得到很多的关注,然而当当 “矛盾”“矛盾” 出现即中美双方的数据出现差异大众就立刻对其出现即中美双方的数据出现差异大众就立刻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舆论综述舆论综述各媒体对于各媒体对于PM2.5的观点总结的观点总结1、尽快建立起一个有效的细颗粒物监测标准和监测体制、尽快建立起一个有效的细颗粒物监测

8、标准和监测体制公众的眼里揉不得PM2.5。让我们的肺免于PM2.5侵害,从监测与公开入手。“鸵鸟心态”要不得,“鸵鸟标准”不能要。现在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就应该放大公众参与的“能见度”,有关部门不妨让民意民智来“净化”空气,驱散阴霾。中国青年报PM2.5监测不能再“雾”里看花民众早已过河,决策者就别假装摸石头了。洁净空气,时不我待。何况,决策部门不也和民众处于同一天空下,呼吸同等质量的空气吗?哪怕为了自己健康,是否也应尽早荡除环境政策上的尘霾, 让全民早日自由呼吸到健康清新的空气。华西都市报纳入PM2.5标准 不缺民意只差动力2、实施减排,加强治理机动车尾气等污染、实施减排,加强治理机动车尾气

9、等污染PM2.5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人类自己闹腾出来的。煤炭燃烧、汽车尾气、工地扬尘是其主要来源,要想减少排放,不仅得少烧煤、少开车、少修建, 而且须从改良技术和管理入手,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在工业化、城镇化还将持续几十年的中国,这可不容易。减排PM2.5迟早要成为国家的环保目标,现在到了该让它现形的时候。首先就是要把它说清楚,要大声说、反复说,争取早一天把嘴上功夫变成减排行动。人民日报该让PM2.5现形了PM2.5纳入标准并不意味万事大吉,从此民众不受微尘污染之害。“凶手”露出真容只是第一步,如何“缉凶”才是最关键的。PM2.5的“逞凶”是受气象条件和污染源排放的双重影响导致的, 减少污染物

10、排放是根本措施。 因此,从污染源产生的源头监管才是真正的杀手锏。扬子晚报遏制PM2.5“逞凶”才是最关键的3、维护公众知情权公众并不奢望一旦这个标准纳入,灰霾天就能迅速减少,空气污染治理就能一步到位,这是不可能的;公众的普遍赞成,最终目的当然是为了维护自身健康权益, 然而就目下而言,首先要维护的其实更多是知情权。无论我们是否将该标准纳入,我们吸进肺里的空气,并不会在本质上发生任何改变。新华网“PM2.5纳入空气质量标准”之后呢环保部门早日将PM2.5纳入空气质量标准固然重要,更为重要的是要及时公布监测数据。及时、透明的环保信息可以使公众认识到空气质量与自己息息相关,环保也不仅仅是政府的事。齐鲁

11、晚报让PM2.5催促公众参与环保如果说11年未变的现行标准确实不够科学,与现实情况不符,难道一些部门此前没有认识到?是不是只有经过民意征集, 旧标准的不合时宜及制定新标准的迫切性才能凸显出来?一个被质疑的“标准”在现在取得民意支持后有了调整的可能,这难道不是一种遗憾?长江日报对民意应有清晰认识4、治理污染企业。、治理污染企业。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要剑指对复合型大气污染的三大源头煤炭燃烧、石油燃烧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 对一而再制造空气污染事件的企业,及时处罚,严格要求产生污染物质的企业进行处理,直至达标,以此震慑更多无视公众健康的企业管理者。制造PM2.5的真正源头,其实并不是汽车,而是低品质车用燃油,及其背后为垄断利益集团所把持的低下油品标准。青年时报5、追责政府、追责政府有多少开车出行者作过“我既是污染受害者亦是污染制造者”的反躬自省?有关PM2.5的争议不妨告一段落,真正要紧的是,从政府到社会,从单位到个人,大家都扪心自问:要想有个好空气,各自该做什么并付诸行动。东方早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