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E管理体系讲座.ppt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7708018 上传时间:2024-07-22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275.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HSE管理体系讲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HSE管理体系讲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HSE管理体系讲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HSE管理体系讲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HSE管理体系讲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HSE管理体系讲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SE管理体系讲座.ppt(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公司HSE管理体系管理体系Q/SHS 0001.1-2001 二二OO一年三月二十二日一年三月二十二日HSEHSE管理体系管理体系1010要素要素1、领导承诺、方针目标和责任2、组织机构、职责、资源和文件控制3、风险评价和隐患治理4、承包商和供应商管理5、装置(设施)设计和建设6、运行和维修7、变更管理和应急管理8、检查和监督9、事故处理和预防 10、审核、评审和持续改进一、领导承诺、方针目标和责任一、领导承诺、方针目标和责任 公司在HSE管理上应有明确的承诺和形成文件的方针目标,高层管理者通过提供资源,通过考核和审核,不断改善公司的HSE业绩。 1、领导承诺 (1

2、)各级企业的最高管理者是HSE的第一责任人,对HSE应有形成文件的承诺,并确保承诺转变为人、财、物的支持; (2)直属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应向公司、本企业员工和社会做出保证,本单位建立的HSE管理程序行之有效。 2、方针目标 方针和目标是公司在HSE管理方面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是实现良好的HSE业绩的保证。 (1)集团公司的HSE方针是: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全员动手、综合治理, 改善环境、保护健康, 科学管理、持续发展。 (2)集团公司的HSE目标是: 努力实现无事故、无污染、无人身伤 害,创国际一流的HSE业绩。 3、责任 公司和直属企业应建立HSE管理体系,组织落实。实现安全、环境、健康一体

3、化管理。 (1)各级企业的管理者通过HSE表率,树立正确的行为榜样,不断强化和奖励正确的HSE行为; (2)各级管理部门应为HSE管理的具体行动提供支持,应定期对HSE管理体系进行审核,编制年度HSE管理报告,不断完善管理体系。总结取得的进展并规划将采取的措施。 (3)各级企业高层管理者应建立明确的HSE目标、标准、职责和HSE业绩考核办法,并配置相应的资源; (4)直属企业最高管理者对HSE管理应从设计抓起,认真落实并考核设计部门高层管理者HSE责任。二、二、组织机构、职责、资源和文件控制组织机构、职责、资源和文件控制 公司和直属企业应建立组织机构并明确职责,合理配置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广

4、泛开展培训,以提高全体员工的意识和技能。建立培训记录,按要求不断完善培训计划,制定严格的培训考核制度。应有效地控制HSE管理文件,为实施HSE管理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 1、组织机构 公司设立HSE管理委员会。公司和直属企业应建立相应的HSE管理机构,并对其职责和权限做出明确规定。2 2、职责、职责 (1)公司应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制定HSE管理委员会的职责及各级HSE管理部门的职责,并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HSE管理委员会是公司HSE事务的决策机构,HSE管理部门负责HSE事务的组织与监督。 (2)公司和直属企业应制定科研、设计、生产计划、技术、设备、工程建设、供应、销售、财务、人事劳

5、资教育等相关职能部门的HSE职责。各职能部门应按规定编制HSE实施计划书。 (3)公司应制定企业最高管理者、管理者代表、最高管理层其他成员、职能部门、各级管理者直至员工等各级人员HSE职责要求。 (4)HSE职责的考核 公司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员工应落实HSE职责。公司的每位员工,都负有HSE责任,无论身处何地,都应把HSE事务做好。通过审查考核,不断提高公司的HSE业绩。 定期检查,确保各项职责全面落实。以此为依据,确定部门、个人业绩目标。部门、个人业绩的实现情况应记录存档并反馈。 公司及直属企业应建立HSE业绩考核程序,各级管理层在同级部门和下属单位意见反馈的基础上,对照本年度的HSE目标对最

6、高管理者、管理者代表、管理层其他成员的HSE业绩进行考核,并与经济责任制相挂钩。 3 3、培训、培训 人的行为对公司的事业成功至关重要,因此,对岗位人员应认真选拔,确认其称职程度,进行系统培训,并建立对其技能和能力进行评估的程序。 4 4、资金资金 公司应优先安排用于HSE管理方面的资金,确保HSE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5 5、物力物力 公司和直属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应为HSE管理部门提供必要的检测仪器、防护用品、应急医疗用品、通信器材和交通工具等。 6 6、文件控制、文件控制 (1) 文件控制的范围 -HSE风险评价记录; -年度HSE工作计划与年度报告; -HSE工作考核与奖惩实施办法和考核记

7、录; -作业实体的HSE实施程序; -HSE管理体系的审核和评审报告; -应急预案; -变更审批实施文件; -政府法律、法规; -与公司有关的标准、规范; -培训考核记录; -对承包商、供应商的评估材料; -各类报表等。 (2)文件控制 公司应控制HSE管理文件,以确保这些 文件: a)与公司的活动相适应; b)定期评审,必要时进行修订,发布 前经授权人批准; c)需要时现行版本随时可得; d)失效时能及时从颁发处和使用处收 回。 (3)文件修订 建立文件修订制度,使公司员工、承包商、政府机构等随时获得文件的现行有效的版本。三、风险评价和隐患治理三、风险评价和隐患治理 风险评价是一个不间断的过

8、程,是所有HSE要素的基础。直属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应不间断地组织风险评价工作,识别与业务活动有关的危害、影响和隐患,并对它们进行科学的评价分析,确定最大危害程度和可能影响的最大范围,以便采取有效或适当的控制措施,从而把风险降到最低或控制在可以承受的程度。 1 1、风险评价、风险评价 主管领导应直接负责并制定风险评价管理程序,每隔一定时间或发生重大变更时,应重新进行风险评价。风险评价程序如下: (1)明确评价对象,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价方法和程序 评价对象确定后,直属企业应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确定科学的评价方法和程序,进行风险预评价和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 (2)危害和影响的确定 a)直

9、属企业应系统地确定生产经营活动、产品、运输及售后服务中危害和影响的全过程 b)公司应鼓励全员参与危害和影响的确定。 c)进行评价和风险管理时,应考虑所评价项目的优先顺序。 (3)选择相应的判别准则 a)判别准则表述了与公司或设施有关的目标, 对危害及其影响的判断可以依据该准则。判别准则 来自法律、法规要求、合同规定、公司方针或标准 等。 b)在新装置设计或运行期间,直属企业应确定 相关活动的判别准则并评价是否符合标准。若达不 到运行判别准则要求,则应强化风险削减措施。任 何关于修订判别准则的提议或放宽准则要求的建议 ,都应得到公司高层管理者的批准。 (4)评价危害和影响 (5)记录重要危害和影

10、响 (6)建立详细目标和量化指标 (7)确定和评价风险控制措施 (8)风险评价报告 直属企业应定期根据风险评价情况编制出风险评 价报告。 (9)实施选定的风险控制措施 a)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和随后的工作要求有可行 的管理和现场监督规定,并要求操作人员对其理解和 掌握。 b)在任何情况下,都应根据当地的环境和条件、 投资和效益分析、当前的科学技术水平,采取必要措 施将风险降低。 2 2、环境因素评价、环境因素评价 直属企业应建立并保持环境因素评价程序,用来确定其活动、产品、服务中能够控制的环境因素,从中判定对环境具有重大影响的环境因素。企业在制定环境目标时,应对重要环境因素加以考虑。 (1)环境

11、因素的确定范围 (2)环境因素的变更 (3)判定重要环境因素的依据 (4)环境目标、指标的制定 (5)环境目标、指标的实施方案 3 3、隐患治理、隐患治理 (1)隐患评估:自评;复查;编制评估报告。 (2)隐患治理 直属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对事故隐患应做到心中 有数,并亲自组织隐患治理工作。四、四、承包商和供应商管理承包商和供应商管理 承包商和供应商及相关方对公司的HSE业绩十分重要,应评估他们的HSE表现,对供应商的产品和售后服务应进行验证,确保其符合公司的HSE管理规定和要求。 1 1、承包商管理承包商管理 (1)资格预审(预认证) (2)选择承包商 (3)开工前的准备 (4)作业过程监督 (

12、5) 承包商HSE表现评价 2 2、供应商管理、供应商管理 (1)对为公司和直属企业提供产品和售后服务的供应商,应制定资格预审、选用和续用标准。 (2)要经常识别管理与采购有关的危害和风险。五、装置五、装置( (设施设施) )设计和建设设计和建设 新建、改建、扩建装置(设施)时,应按照“三同时”即劳动安全和环境保护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原则,采用国际或国家、石油、石化行业标准进行设计、设备采购、安装和试车,确保装置(设施)在运行寿命期间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1 1、安全予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安全予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 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进行安全预评

13、价和环境影响评价,安全预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正式进入可行性研究的批复。 2 2、资质和审核、资质和审核 所有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与控制管理机制及程序,应形成文件,从事项目设计、施工管理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应由取得相应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担,劳动安全卫生与环境管理人员应参与项目的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初步设计的安全环保篇应由HSE相关部门会签批复。设计施工图纸应由HSE相关部门审查批准签章,设计人员要具备相应资质。 3 3、装置(设施)采购与安装、装置(设施)采购与安装 装置(设施)建设中的采购和安装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有关要求,建立文件并保存。 4 4、阶段

14、风险评估、阶段风险评估 从装置(设施)设计到试运行的各个阶段,都应进行风险评估,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风险,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各类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及对环境的影响。 5 5、试运行、试运行 应制定新建、改建或扩建装置(设施)的试运行审查程序,并形成文件。审查内容包括验证装置(设施)与设计要求是否一致;HSE防范措施是否到位;员工培训是否已完毕;规章制度是否建立、健全等,审查过后应形成记录文件。 6 6、实际偏差、实际偏差 建设(施工)与设计标准发生的偏差必须得到国家主管部门、公司的审核和认可,并建立文件予以保存。六、运行和维修六、运行和维修 1、基本要求 a)对所有新安装和改造的设备,应进行开车前

15、、开车后审查,审查情况应记录存档,确认建设(建造)与设计相符,所需的验证试验全部完成并被接受,所有建议(偏差)已有结论并得到指定技术管理部门的批准。 b)满足或优于适用的法规要求。运用明确的操作、维修检验或腐蚀控制体系,保持运行正常和机械完好。 c)设置关键运行参数并定期监测。为保持装置在这些参数范围内运行,员工应清楚自己的职责和义务。 d)编制明确的开车、操作、维修和停车规程,并指定专门的审查批准人员。 e)停车维修和改造的设备再次投入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和试验,并应记录检查结论和实验结果。 f)制定保护系统试验和维修计划,包括临时解除的管理办法,以保持可靠性和可用性。 g)评估、管理因在运行装

16、置上或其附近进行同时施工、作业所带来的风险。 h)公司建立关键生产装置监控系统,实现信息化管理。 i) 对重要环境因素应建立并保持控制程序,以确保与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和活动在程序规定的条件下运行。 j)对于使用达到报废期的设备或装置,应在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制定废弃、修补或恢复再用的计划。 k)要有质量保证体系,确保更换或改造的设备保持完好运行。七、变更管理和应急管理七、变更管理和应急管理 变更管理是指对人员、工作过程、工作程序、技术、设施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 应急管理是指对生产、储运和服务进行全面、系统、细致地分析和调查研究,识别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制定可靠的

17、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1、变更管理 (1)变更类型 a)工艺、技术变更 b)机械设备及设施变更 c)管理变更 (2)变更申请 变更的申请按统一的要求填写变更申请表,由专人进行管理。 (3)变更审批 变更申请表填好后,应逐级上报主管部门,由其组织有关人员按变更原因和实际生产的需要确定是否需要变更。任何变更都需按管理权限报主管领导审批。 (4)变更实施 变更批准后,由主管部门负责实施并形成文件。不经过审查和批准,任何临时性的变更都不得超过原批准范围和期限。 (5)变更验收 变更实施结束后,应由变更主管部门对变更的实施情况进行验收,形成文件,并及时将变更结果通知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 2 2、应急管理

18、、应急管理 (1)应急管理应实行分级管理,各级组织建立相应的应急指挥系统,制定应急预案。 (2)应急预案的制定 a)每一个重大危险设施或装置、要害部位和可能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场所都有相应的现场应急预案; b)应急预案应由企业生产协调部门组织安全、环保、技术、公安、消防、工业卫生、医疗、设备、物资等相关部门制定; c)应急预案应考虑各种特殊情况下配备足够的人员和设施(设备、用品)以保证应急预案的顺利实施; d)在制定过程中,应听取来自基层的意见。 (3)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a)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和职责; b)参与事故处置的部门和人员; c)紧急服务信息,如报警和内外部联络方式等; d)事故发生后应

19、采取的工艺处理措施; e)应急救援及控制措施,包括抢险和救护等; f)有害物料的潜在危险及应采取的应急措施; g)人员的撤离及危险区隔离计划; h)应急培训计划和演练要求等。 (4)直属企业及生产厂应建立应急指挥中心,并做如下准备 a)现场平面布置图和周围地区图; b)工艺流程图,包括消防系统等; c)应急照明; d)应急通信系统; e)必要的参考资料,如应急预案、需要报告的上级机构一览 表、企业有关人员联络的方式、必要的技术和气象资料等; f)应急所使用的设备、物资及互救信息等。 (5)应急预案的审批和检查 应急预案制定后,应经HSE委员会讨论批准,并报上级应急指挥中心备案。 a)应急预案一

20、经批准,应急管理部门应确保每一个职工和外部应急服务机构的有关人员熟悉和了解。 b)应急管理部门应对应急预案进行定期的检查,其内容有:在事故期间通信系统是否能正常运行,各种救护设施(用品)是否齐备、有效,撤离步骤是否适宜,事故处置人员能否及时到位等。 (6)应急预案的演练、评估与修订 a)应急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对应急预案的演练; b)应急管理部门应在演练后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找出存在的不足并进行修改,修改后的应急预案及时通知到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八、检查和监督八、检查和监督 公司和直属企业应定期对已建立的HSE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建立定期检查和监督制度,形成文件,以保证HSE体系及其方

21、针目标的实现。 1、检查和监督依据 (1)国家和公司的通知。 (2)公司的文件规定。 2、检查的分类和频次 (1)检查的分类: a)国家和公司安排和要求进行的指令性检查; b)常规检查:常规检查分为日常、定期、专业、不定 期四种方式。 (2)检查的频次:a)国家和公司的指令性检查,应按要求立即进行; b)公司对直属企业组织的检查,直属企业、生产厂、 车间(基层队)的检查按公司的规定进行。 3、不符合纠正 (1)当发现不符合时,应按规定进行调查,制定并实施纠正措施,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2)对不符合情况可以通过检查监督确定,或通过与员工、承包商及相关方的交流来确定,或通过事故调查来确定。 (

22、3)不符合情况发生后,企业应采取措施 (4)对检查出的重大隐患和问题,公司和直属企业实施整改通知书管理。整改通知书的内容有:项目、整改要求、责任人和整改期限。整改结果要在规定时间内反馈到整改通知书签发单位。九、事故处理和预防九、事故处理和预防 1、事故报告、调查、处理 事故的分类、事故的等级和损失计算、事故的报告、调查、责任划分、处理等程序应按国家和公司的有关规定执行。 a)事故发生后,按事故等级和分类逐级上报,环境污染事故按国家有关规定上报。 b)对所发生的任何事故都应进行调查、分析,查明事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在事故调查处理过程中,应尊重客观事实,听取相关方的意见,确保调查结果准确无误。事

23、故结案时,应将事故调查处理的过程及结论上报上级部门。 c)事故处理应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2、事故预防 (1)制定事故预防措施 根据事故调查所分析的事故原因和责任,应采取如下预防措施: a)工程技术措施:对设备、设施、工艺、操作等从HSE管理的角度考虑设计、检查和保养等措施,减少和消除不安全状态。 b)教育措施:通过不同形式和途径的安全教育,提高员工预防事故的意识和技能,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 c)管理措施:进一步贯彻实施有关法令、标准、规范,制定或修订、完善操作规程。 (2)事故信息传

24、递 事故发生后,应采取各种方式迅速传递事故信息,重大事故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阐明事故原因,吸取教训,杜绝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十、审核、评审和持续改进十、审核、评审和持续改进 公司应按适当的时间间隔对HSE管理体系进行审核和评审,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1、审核 (1)审核的内容 a)HSE管理体系的要素和活动是否与计划安排相一致,是否被有效实施; b)在履行HSE方针、实现HSE目标和HSE表现准则过程中,HSE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c)HSE管理体系与有关法规的符合性。 (2)审核的程序 (3)审核的实施 公司HSE管理体系的审核分为: a)内部审核: b)第三方审核; c)各直属企

25、业一般每年进行一次内部审核,每三年进行一 次第三方审核,必要时可适当增加审核次数。 2、评审 (1)评审的内容 评审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HSE承诺的实现程度; b)HSE管理体系文件与实际活动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c)方针和目标及管理措施的实施情况,有无改进的必要; d) 从对事故、重复事故和其他单位的分析,来改进HSE管理体系; e)对HSE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高层管理者是否大力支持和提供; f)关键过程或装置的风险控制情况; g)应急预案的有效性。 (2)评审程序 a)评审的准备,如制定评审计划、收集有关文件等; b)评审的实施,由最高管理者主持召开评审会议和现场评审两种方式; c)编制评审报告,其内容主要有:评审概况(日期、单位和评审人员等)、评审内容、评审过程中发现的不符合项、评审结论、评审后的工作打算和要求等; d)评审报告经最高管理者批准后,印发给有关单位和人员。 (3)持续改进 根据审核和评审的结论和建议,本着持续改进的原则,不断地完善HSE管理体系,实现动态循环。 谢谢大家!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