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给药制剂【管理材料】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7699990 上传时间:2024-07-22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皮给药制剂【管理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经皮给药制剂【管理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经皮给药制剂【管理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经皮给药制剂【管理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经皮给药制剂【管理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皮给药制剂【管理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皮给药制剂【管理材料】(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皮给药经皮给药制制 剂剂1讲课课件学习要求掌握经皮吸收制剂的概念、特点、基本组成和分类。1掌握经皮吸收制剂中药物的经皮吸收。2熟悉经皮吸收制剂的常用材料和制备方法。3了解经皮吸收制剂的质量评价。42讲课课件第一节第一节 概概 述述 经皮给药系统(经皮给药系统(TDDSTDDS), ,又称经皮治疗系统又称经皮治疗系统(TTSTTS)系指经皮给药的新制剂。该制剂经皮肤敷贴方式给药,药物透过皮肤,由毛细血管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达到有效药物浓度,并在各组织或病变部位起治疗或预防疾病的作用。 作用方式:作用方式:局部治疗作用、全身治疗作用,为一些慢性疾病和局部阵痛的治疗及预防提供一种简单、方便、有效的

2、给药方式。 广义的经皮给药制剂包括软膏剂、硬膏剂、巴布剂、贴剂、涂剂、气雾剂、喷雾剂、泡沫剂和微型海绵剂等。3讲课课件(1)经皮给药制剂的发展 自1979年美国上市的第一个Transderm-Scop镇晕剂东莨菪碱和1981年硝酸甘油透皮制剂用于临床以来,相继有雌二醇、芬太尼、烟碱、可乐定、睾酮、硝酸异山梨酯、左炔诺酮等透皮制剂。一、一、TDDSTDDS的发展和特点的发展和特点4讲课课件(2 2)经皮给药的特点)经皮给药的特点直接作用于靶部位发挥药效;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和肠胃因素的干扰;避免药物对肠道的副作用 长时间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避免谷峰现象,降低药物毒副反应;减少给药次数,而且患者可以

3、自主用药,特别适合于婴儿、老人及不宜口服给药的患者,提高患者用药顺应性;发现副作用时,可随时中断给药等。 不适合剂量大或对皮肤产生刺激性的药物;由于起效较慢,不适合要求起效快的药物;药物吸收的个体差异和给药部位的差异较大等。5讲课课件(1)皮肤的生理结构皮肤的生理结构 皮肤的结构主要分为四个层次,即角质层、生长表皮、真皮和皮下脂肪组织。角质层和生长表皮合称表皮(epidermis)。皮肤的构造(图)皮肤的构造(图)第二节第二节 药物经皮吸收药物经皮吸收一、皮肤的构造及药物给药途径一、皮肤的构造及药物给药途径6讲课课件(2 2)药物经皮吸收途径)药物经皮吸收途径药物从给药系统中释放药物从给药系统

4、中释放皮肤表面皮脂层皮肤表面皮脂层透过表皮透过表皮角质层角质层穿过细胞穿过细胞通过细胞间通过细胞间活性表皮活性表皮通过附属器通过附属器毛囊、皮脂腺毛囊、皮脂腺汗腺汗腺真皮真皮毛细血管毛细血管体循环体循环经经 表表 皮皮 途途 径径经经 附附 属属 器器 途途 径径7讲课课件1、种族与个体差异种族与个体差异;2、皮肤渗透性的部位差异皮肤渗透性的部位差异(耳后腋窝区头皮手臂腿部胸部);3、皮肤水化皮肤水化;4、皮肤损伤状态皮肤损伤状态;5、其它其它二、影响经皮制剂吸收的因素二、影响经皮制剂吸收的因素 (一)生理因素8讲课课件 (二)药物理化性质1、分配系数与溶解度分配系数与溶解度,脂溶性药物易透过

5、角质层;2、分分子子大大小小与与形形状状,分子质量大于500的物质很难 过角质层;3、pKapKa;4、熔点熔点,低熔点易透过皮肤;5、分子结构分子结构,药物的左旋体和右旋体透过性不同。9讲课课件 (三)剂型因素1、剂型剂型,半固体释放较快,骨架型贴剂较慢;2、基质基质,基质与药物的亲和力不应太强;3、pHpH;4、给给药药面面积积和和药药物物浓浓度度,浓度大,吸收量大,但超过一定范围,不再增加。面积大,易吸收,但贴剂面积不宜超过60cm2;5、是否添加透皮吸收促进剂是否添加透皮吸收促进剂。10讲课课件 1.化学方法化学方法(chemical approach) 添加经皮促进剂添加经皮促进剂

6、离子对离子对,离子型药物难透过角质层,加与药物带相反电荷的物质,形成离子对三、促进药物经皮吸收的方法和技术促进药物经皮吸收的方法和技术11讲课课件经皮吸收促进剂:经皮吸收促进剂:指能够降低药物通过皮肤的阻力,加速药物穿透皮肤的物质。理想的经皮吸收促进剂:理想的经皮吸收促进剂:1、无药理活性、无毒、无刺激性、无致敏性2、迅速起作用3、不引起体内营养物质及水分损失4、与药物、基质和皮肤有良好的相容性5、无嗅无味12讲课课件1、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型、阴离子型、非离子型和卵磷脂)2、有机溶剂类 (乙醇、丙二醇、乙酸乙酯、二甲基亚砜和二甲基甲酰胺)3、月桂氮酮及其同系物4、有机酸、脂肪醇(油酸、亚油酸、

7、月桂醇)5、角质保湿与软化剂(尿素、水杨酸、吡咯酮等)6、萜烯类(薄荷醇、樟脑柠、檬烯等)常用的经皮吸收促进剂:13讲课课件 2.物理方法物理方法(physical approach) 离子导入 超声导入 微针14讲课课件 (一) 离子导入技术 Iontophoresis 离子导入技术是利用电流离子经电极定位导入皮肤或粘膜、进入局部组织或血液循环的一种生物物理方法。15讲课课件AnodeCathodeA1-D+A2-H+Cl-Na+BloodSkin (indifferent site)BufferDrug formulationRelease is controlled by;(1) ion

8、ization of drug(2) rate of migration to opposite electrodeCAN VARY VIA CURRENTMANIPULATIONConstant current generatorSkin (application site)离子导入技术示意图:16讲课课件影响离子导入有效性的因素:(1)药物的解离性质;(2)药物的浓度;(3)介质的pH值;(4)电流;(5)离子电极。17讲课课件(二)超声波技术(二)超声波技术 超声波技术作为物理学的方法应用于药物的经皮吸收,首先是由Fellinger和Schmid把氢化可的松软膏用于关节炎治疗中。18讲课

9、课件1 1、超声波改变皮肤角质层结构、超声波改变皮肤角质层结构 在超声波的作用下角质层中的脂质结构重新排列形成空洞。2 2、通通过过皮皮肤肤的的附附属属器器产产生生药药物物的的传传递递透透过过(convective (convective transport)transport)通道通道 在超声波的放射压和超微束(microstreaming)作用下形成药物的角质层中的脂质结构重新排列形成空洞。超声波促进药物的经皮吸收的作用机制可分为两种:19讲课课件影响超声波促进药物的经皮吸收的主要因素:1 1、超超声声波波的的波波长长:一般用于促进药物经皮吸收的超声波波长选择在90kHz250kHz范围。

10、2 2、超声波的输出功率、超声波的输出功率3 3、药物的理化性质、药物的理化性质20讲课课件(三)无针头注射器(三)无针头注射器 无针头注射器分为无无针针头头溶溶液液注注射射器器和无无针针粉粉末注射器末注射器两种。 专用于糖尿病病人的胰岛素注射,减少疼痛、紧张不适感。1亿次以上的注射已使用本品。 第7代产品:Medi-Jector VISIONTM (299美元)。采用压力产生微细的胰岛素溶液柱,在1/2秒内剌穿皮肤和分散进入皮下脂肪层。21讲课课件1、无针头溶液注射器22讲课课件2、无针粉末注射器(PowderJact) 由液氨管、阀门、塞膜、药物微粉腔和超音速喷口等几部分组成,阀门打开后,

11、液氦迅速膨胀,形成强大高压气流,冲破塞膜,将药物微粉高速压入皮肤表层。23讲课课件3.药剂学学学方法学方法(biochemical approach) 药剂学方法主要借助于微米或纳米药物载体,包括微乳微乳、脂质体脂质体、传递体传递体、醇脂体醇脂体、囊泡囊泡、纳纳米粒米粒等,以改善药物透过皮肤的能力。24讲课课件第三节第三节 经皮给药贴剂设计与生产工艺经皮给药贴剂设计与生产工艺一、经皮给药贴剂的种类一、经皮给药贴剂的种类1.膜控释型2.粘胶分散型3.骨架扩散型4. 微贮库型25讲课课件膜控释型主要由无渗透性背衬层、药物贮库、控释膜、粘胶层和防粘层五部分组成。背衬层通常以软铝塑材料或不透性塑料薄膜

12、,如聚苯乙烯、聚乙烯、聚酯等制备而成。1. 膜控释型26讲课课件2.粘胶分散型粘胶分散型TDDS(adhesive dispersion type TDDS)的药库层及控释层均由压敏胶组成。药物分散或溶解在压敏胶中成为药物贮库。27讲课课件 3.骨架扩散型 药物均匀分散或溶解在疏水性或亲水性的聚合物骨架中,然后分剂量成固定面积大小及一定厚度的药膜,与压敏胶层、背衬层、及防粘层复合即成为骨架扩散型TDDS(matrix-diffusion type,TDDS) 。28讲课课件 微贮库型TDDS(microreservoir type TDDS)的兼有膜控释型和骨架扩散型的特点。4. 微贮库型29

13、讲课课件二、经皮给药贴剂的辅助材料二、经皮给药贴剂的辅助材料(一)压敏胶压敏胶压敏胶:是对压力敏感的胶黏剂,它是一类无需借助溶剂、热或其它手段,只需施加轻度指压,即可与被黏物牢固黏合的胶黏剂。压敏胶的作用压敏胶的作用:使贴剂与皮肤紧密贴合作为药物储存库或载体材料调节药物的释放速度等30讲课课件 1 1、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thylene vilnylacetate copolymer,EVA) 可用于热熔法或溶剂法制备膜材。无毒、柔性 好、有良好的相容性,性质稳定,但耐油性差。常用的压敏胶31讲课课件2、聚、聚氯乙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 热塑

14、性塑料,在一般有机溶剂中不溶,化学性质稳定,机械性能强。 用于制取薄膜的聚氯乙烯常加入3070%的增塑剂,称为软聚氯乙烯。3 3、聚丙烯、聚丙烯( (polypropylene,PP) ) PP薄膜具有优良的透明性、强度和耐热性,吸水性很低,可耐受100以上煮沸灭菌。32讲课课件4 4、聚乙烯、聚乙烯( (polyethylene,PE) ) 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和耐化学腐蚀性能,安全无毒,有很好的防水性但气密性较差,较厚的薄膜可耐受90以下热水。5 5、聚聚对对苯苯二二甲甲酸酸乙乙二二醇醇酯酯(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 ) 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耐酸碱

15、和多种有机溶剂,吸水性低,具有较高的熔点和玻璃化温度,化学性能稳定。33讲课课件(二)系统组件材料1、背衬材料 常用多层复合铝箔,即由铝箔、聚乙烯或聚丙烯等膜材复合而成的双层或三层复合膜。还有PET、高密度PE、聚苯乙烯等。2、防粘材料 常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聚四氟乙烯、聚碳酸酯等高分子膜材。3 3、药库材料、药库材料 药库材料很多,较常用的有卡波沫、HPMC、PVA等。34讲课课件三、制备工艺三、制备工艺 经皮给药系统根据其类型与组成有不同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三种类型: 1、涂膜复合工艺 2、充填热合工艺 3、骨架粘合工艺35讲课课件36讲课课件37讲课课件38讲课课件四、经皮给药制剂

16、的质量控制四、经皮给药制剂的质量控制1 1、体外评价、体外评价 进行体外透过性研究,通常将剥离的皮肤或高分子材料膜夹在扩散池中,药物给予皮肤角质层一侧,在一定的时间间隔测定皮肤另一侧接收介质中的药物浓度,解析药物经皮透过动力学,求算药物经皮透过的稳态速率、扩散系数、时滞参数等。2 2、体内评价、体内评价 测定经皮给药制剂的生物利用度,有血药法,尿药法和血药加尿药法。 生物利用度=经皮吸收制剂给药后排泄的总放射量/静脉给药后排泄的总放射量39讲课课件感谢观赏 本版权归郭枫、杨华、本版权归郭枫、杨华、刘晓京、吴青松、熊晨阳刘晓京、吴青松、熊晨阳所有,如以上内容存在雷所有,如以上内容存在雷同纯属引用。同纯属引用。40讲课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文化创意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