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教学课件:第十一章 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7697367 上传时间:2024-07-22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金融》教学课件:第十一章 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国际金融》教学课件:第十一章 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国际金融》教学课件:第十一章 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国际金融》教学课件:第十一章 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国际金融》教学课件:第十一章 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金融》教学课件:第十一章 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金融》教学课件:第十一章 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徐晓萍教授1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徐晓萍教授2本章学习目的本章学习目的o了解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几种方式o熟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o掌握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趋势o了解中国吸引国外直接投资的历程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徐晓萍教授3第一节第一节 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方式概述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方式概述o对外直接投资的概念对外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通常又称国际直接投资,是指一国的国际公司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投资经营企业,并且对该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有效

2、控制权的一种投资。跨国投资实践中,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界定因各国对“有效控制权”规定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一般以占被投资企业股份的25%作为标准。中国国家统计局规定,如果一个企业25%及以上的股份由外国或港澳台地区的投资者所拥有,将被视为外商投资企业,投资额被看成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徐晓萍教授4第一节第一节 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方式概述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方式概述根据控制方式不同,可分为股权参与经营和非股权参与经营;根据国际公司与被投资企业的行业关系不同,可分为横向直接投资、纵向直接投资和混合直接投资;根据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所有权形式不同,可分为合资企业、合作企业、独资企业、

3、企业战略联盟等。最常见的划分方式是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采用的分类,即将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划分为两种基本形式: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o 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徐晓萍教授5第一节第一节 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方式概述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方式概述绿地投资(greenfield investment):国际公司在东道国境内依法独资或合资创建新企业。新企业可以采用股权参与方式进行,外商可以全额出资建立独资企业,也可以部分出资建立合资企业。它能直接增加东道国的资本存量,对东道国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发展技术等起到直接的影响作用,很受发展中国家欢迎。跨国并购(cross

4、-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M&A):国际公司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渠道依法取得东道国企业的部分或全部所有权,从而获得对东道国企业有效控股权的行为。跨国并购可以使国际公司快速进入东道国市场,较绿地投资期限短,经营风险也小于绿地投资。其它方式: BOT (build-operate-transfer,建设经营转让)、国际租赁、国际工程承包、许可证经营和特许经营、合同管理、国际创业投资等。o 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徐晓萍教授6第二节第二节 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垄断优势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内部化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国际

5、生产折衷理论o 发达国家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发达国家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徐晓萍教授7第二节第二节 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垄断优势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初,是较早研究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由美国学者斯蒂芬海默(Stephen H. Hymer)提出的。垄断优势理论认为,国内外市场的不完全性使国际公司具有垄断优势,能排斥东道国企业的竞争,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这是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所在。这一理论突破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资本流动理论的完全竞争市场假设,重点研究了国际公司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投资行为,开创了从微观角度解释国际公司对

6、外直接投资实践的先河。o 垄断优势理论垄断优势理论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徐晓萍教授8第二节第二节 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维农(Raymond Vernon)在1966年发表的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文章中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即产品的导入期、增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在产品导入期,国际公司因开发新产品而具有技术垄断优势;在产品增长期,技术垄断被打破,出现仿制企业,国际公司与仿制企业进行垄断竞争;在产品成熟期,国际公司因新产品技术完全扩散而失去技术垄断地位;在产品衰退期,国际公司因新产品标准化生产而完全丧失技术垄断优势,变成一名完全竞

7、争者。该理论将国际公司的垄断优势与区位优势相结合,动态描述了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p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徐晓萍教授9第二节第二节 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由英国里丁大学学者巴克莱和卡森(Buckley & Cason)在1978年出版的国际公司的未来一书中首次提出,后由加拿大学者拉格曼进一步发展。国际公司是市场内部化的产物。由于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性以及外部市场交易成本的上升,导致企业利润不断下降,企业就有可能用内部市场代替外部市场,而这一内部化过程超越国界时就产生了国际公司。该理论解释了国际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取得内部化优

8、势,是垄断优势理论的延伸。但内部化理论也有局限性,它仅仅从技术经济的角度阐明了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忽略了影响跨国界投资的其它要素所起的作用。o 内部化理论内部化理论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徐晓萍教授10第二节第二节 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日本一桥大学小岛清教授(Kiyoshi Kojima)以战后日本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为考察对象而提出的FDI理论。该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应该将本国的边际产业转移到国外。若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从比较优势产业开始,将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到国外,则会导致投资对贸易的替代;而从比较劣势产业开始,则可以扩大两国的比

9、较成本优势,形成投资与贸易互补格局,创造出新的比较成本优势。该理论给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找到了很好的解释,但不能解释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行为,也很难解释发展中国家引进高新技术产业的现象。o 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徐晓萍教授11第二节第二节 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20世纪70年代由英国里丁大学教授邓宁(John H. Dunning)提出。邓宁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产业组织理论、投资分散风险论、厂商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等学说中,选取了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三个关键变量: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来分析变量的关

10、联性对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及其他国际经济活动决策的影响。理论认为,一家国际公司要从事对外直接投资必须同时具有三个优势。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吸收和借鉴了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等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成果,成为所有研究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领域中最有影响的理论。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绝不是对外直接投资“通论”,因为这一理论缺乏动态研究,它仍然不能解释发展中国家企业在不同时具备这三种优势的情况下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现象。o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徐晓萍教授12第二节第二节 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小规模技术理论技术本地化理论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o

11、发展中国家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发展中国家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徐晓萍教授13第二节第二节 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威尔斯(Lewis T. Wells)在1983年出版的第三世界的国际公司专著中对该理论作了较系统的阐述。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相对落后,在对外直接投资中难以形成绝对的竞争优势,但不能排除发展中国家在某些领域的相对优势。威尔斯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对优势:小规模制造本地化优势产品价格低p 小规模技术理论小规模技术理论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徐晓萍教授14第二节第二节 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国际

12、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英国经济学家拉奥(Sanjaya Lall)在1983年出版了新国际公司:第三世界企业的发展一书,提出用技术本地化理论来解释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发展中国家国际公司的技术本地化特征主要表现为使用劳动密集型技术,导致发展中国家能够形成和发展自己的本地化技术主要有以下三个因素:该理论指出了发展中国家技术及其产品对于当地市场的适应性,而且强调技术创新对增强国际公司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作用。此外,该理论还强调根据东道国市场特征不同开发出不同产品,以便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这对我们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是有启迪意义的。o 技术本地化理论技术本地化理论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产品进行某些改造其

13、技术水平在小规模生产条件下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开发出与名牌产品有差异、档次高低不同的消费品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徐晓萍教授15第二节第二节 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由英国学者坎特威尔和托兰惕诺(Cantwell & Tolentino)提出的。该理论指出发展中国家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经验的积累、局部技术的变动,对未来对外直接投资有重要作用,并将促使一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顺序应该为:首先在周边国家投资,积累海外投资经验;然后,从周边向其他国家扩展直接投资;最后,在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和获得了更加复杂的技术的基础上

14、开始向发达国家投资。o 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徐晓萍教授16第三节第三节 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趋势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趋势o国际公司FDI流入量、流出量分析由跨国并购引发的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增长持续了四年,2007年到达顶峰,当年全球FDI流量达1.97万亿美元。但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FDI流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2008年,全球FDI同比下降了14%,为1.7万亿美元。2009年,全球FDI流量进一步下降到不足1.2万亿美元。2010年全球FDI缓慢回升到1.24万亿美元的水平。2011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直接外资)流量超过了危机前的均值,达到了1.5

15、万亿美元。2012年全球FDI流量比上年下降了18%,降至1.35万亿元,2013年则在2012年的基础上上升了11%,约为1.46万亿元,接近金融危机爆发前三年的平均水平。联合国贸发组织预测,随着全球经济增长势头回升,更多的投资者可能将持有的现金转化为新的投资,2014和2015年全球FDI流量将逐步上升,分别达到1.6万亿和1.8万亿美元。然而,世界主要经济体增长的不平衡性、脆弱性及不确定性,以及有关国家量化宽松政策逐渐退出带来的风险,可能会抑制全球FDI的复苏。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徐晓萍教授17第三节第三节 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趋势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趋势o国际公司FDI流入量、流出量

16、分析2010年,发展中国家(46.1%)和转型期经济体(5.5%)吸引的直接外资流量首次达到全球总流量的半数以上。2013年流向发展中经济体的FDI达到7590亿美元的新高,占全球FDI流入量的52%。流向转型经济体的FDI亦创新高,达126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45%,占全球FDI流入量9%。2012年发达经济体的FDI流入量同比下降了32,降至5610亿美元几乎是10年前的水平。2013年,流入发达经济体的FDI占全球的比重已连续两年处于历史低位(39%)。尽管其总额增加了12%,达5760亿美元,但仅为2007年峰值的44%。流入欧盟的FDI有所增加,流向美国的FDI继续下跌。上海财经大学

17、金融学院 徐晓萍教授18第三节第三节 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趋势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趋势o2013年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地区分析年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地区分析(一)(一)发达经济体苦乐不均发达经济体苦乐不均尽管一些发达国家,如部分欧盟国家,吸引的FDI出现积极的增长势头,但流向美国的FDI未能扭转下降趋势,这与美国经济过去一年在其他方面出现的复苏正好相反。流入日本的FDI增长了61,达28亿美元,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吸收的FDI分别大幅下降28和75%,分别为400亿美元和5亿美元。流向发达经济体的FDI只有2007年峰值的44。尽管2013年发达国家FDI流入量的增速是发展中国家的两倍,但这仍不

18、足以恢复他们作为全球FDI主要接受国的地位。发达国家在全球FDI中所占份额远不及一半,仅为39。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徐晓萍教授19第三节第三节 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趋势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趋势o2013年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地区分析年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地区分析(二二)流入欧盟的流入欧盟的FDI在很大程度上主要由比利时、爱尔兰、荷兰、在很大程度上主要由比利时、爱尔兰、荷兰、卢森堡四个小国所推动。卢森堡四个小国所推动。上述四国吸收的FDI在2012年下降了1690多亿美元,2013年又增长了1000多亿美元。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的低税率为投资者,特别是一些特殊目的的投资公司,提供了有利的投资环境

19、,因此,大量跨国公司将其投资或财务公司设在这些国家。在欧盟其他国家,德国、西班牙和意大利FDI流入量大幅增长,其中德国增长了392,至323亿美元;西班牙上升37,达371亿美元;流向意大利的FDI增长了1亿美元,达99亿美元。相反,欧盟28个成员国中有16个FDI流入量出现下滑。法国降幅最大,下降了77,为57亿美元;匈牙利FDI流入量下降138亿美元,净流出30亿美元。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徐晓萍教授20第三节第三节 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趋势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趋势(三三)亚洲发展中经济体仍是全球最大亚洲发展中经济体仍是全球最大FDI流入地流入地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吸收的FDI为4060亿美元

20、,与2012年流入量相近,仍为全球最大的FDI流入地。流入亚洲发展中国家包括东亚、南亚、东南亚和西亚。南亚FDI流入量增长3%,达330亿美元;东南亚增长2%,达1160亿美元;东亚增长1%,达2190亿美元;西亚下降20%,为380亿美元。西亚是唯一一个FDI流入量连续五年持续下降的地区。2013年流入该地区的FDI进一步下降20%,为380亿美元。该地区两个主要外资接受国沙特和土耳其均出现大幅下挫,分别下降19%和15%,为99亿美元和110亿美元。土耳其几乎没有大型外国投资项目。该地区很多国家不断恶化的政治局势带来的不确定性,对投资造成了负面影响。流入中国的FDI达1270亿美元(含金融

21、和非金融部门),稳居世界第二,与美国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到320亿美元。印度FDI流入量增长17%,达280亿美元。流向东盟(ASEAN)的FDI增长放缓,主要是由于流入新加坡(东南亚最大FDI接受国)的外国投资停滞在560亿美元。然而,随着来自中国和日本的越来越多的投资涌向该地区的一系列产业,包括基础设施,金融和制造业,东盟吸收外资前景继续看好。o2013年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地区分析年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地区分析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徐晓萍教授21第三节第三节 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趋势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趋势o2013年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地区分析年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地区分析(四四)非洲成为

22、直接投资的亮点非洲成为直接投资的亮点流入非洲的直接外资连续三年增长,来自南方的跨国公司在非洲日益活跃,延续着近年来新兴市场在流向该区域的直接外资中所占份额上升的趋势。在直接外资存量方面,马来西亚、南非、中国和印度是非洲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投资者。非洲近两年的直接外资流入量部分受对刚果民主共和国、毛里塔尼亚、莫桑比克和乌干达等国的采掘业投资的驱使。同时,流向与消费者为导向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直接外资也有所增长,反应出人口结构的变化。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徐晓萍教授22第四节第四节 国际公司在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国际公司在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o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历程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历程 起步阶段(

23、1979-1986):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数额都不大,但呈现平稳上升趋势 稳步发展阶段(1987-1991):投资环境迅速改善,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和实际金额都继续保持递增的趋势。 持续发展阶段(1992-1996):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对外直接投资热点区域。 调整阶段(1997-2000):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速明显放慢。 快速发展阶段(2001年至今):国际公司投资到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又不断增长。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徐晓萍教授23本章小结本章小结oFDI的两种基本形式: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o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资金实力上的差距,解释发达国家国际公司和发展中国家国际公司的对

24、外直接投资理论也不相同。发达国家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包括:垄断优势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内部化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发展中国家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包括:小规模技术理论、技术本地化理论和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o尽管发达国家的国际公司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占据主导地位,但近几年的FDI发展趋势表明,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FDI流出规模迅速扩大,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的国际公司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o中国利用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分为五个阶段:起步阶段(1979-1986),稳步发展阶段(1987-1991),持续发展阶段(1992-1996),调整阶段(1997-2000),以及快速发展阶段(2001年至今)。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徐晓萍教授24谢谢!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