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7691855 上传时间:2024-07-22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与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发展 中央电教馆培训中心 副主任“计划”项目办 副主任 韩骏博士 2007年7月“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简介简介n2005年4月,教育部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n“计划”的宗旨和意义以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为依据,以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促进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为目的,建立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和考试认证制度,组织开展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有效整合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水平。n“计划

2、”的目标用5年左右的时间,组织全国中小学教师完成不低于50学时的培训,使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显著提高形成全国统一规范的培训与考试认证体系。全国大多数教师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能力水平考试。逐步将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水平与教师资格认证、职务晋升等相挂钩,形成鼓励广大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技术应用水平的动力机制。“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简介简介n“计划”的实施情况组织管理 l成立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中央电化教育馆。办公室职责:联系、协调、沟通与交流,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评估认定基地对培训、考试、认证评估监测培训方案

3、、培训基地基本要求的制定教材开发“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简介简介n“计划”的实施情况组织管理 l考试中心 制定考纲 命题 考务管理 颁发考试证书l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 制定标准、大纲;审定考纲;审定教材l网联“计划”实施的具体工作国家级培训基地建设及骨干教师培训、组织远程培训课程与教材开发l各地建立管理体系,确保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简介简介n“计划”的实施情况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制定l教师标准l管理者标准l技术人员标准培训大纲的制定l为编写教材等项工作奠定基础培训教材l教学人

4、员初级培训教材招投标:在6套方案基础上,2套胜出专家审定初稿教材试验:扬州、鹤壁修改,再审定工作2005年12月底正式出版l教学人员中级培训教材“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简介简介n“计划”的实施情况网络课程l北京大学依据高教版教材开发l华东师范大学依据北师大版教材开发“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简介简介n“计划”的实施情况过程性评价l问题的提出本项目强调培训体验,考试是促进培训的手段规模很大如何保证培训的真实性,提高培训质量过程性评价的一般做法难以统一标准实施本项目的特点u一纲两本,两本教材的差异(内容、

5、手段)u多种培训模式:面对面、在线、混合、校本“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简介简介n“计划”的实施情况过程性评价l主要特点客观加主观评价教师和学员都参与指标与评价过程尽量简化“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简介简介n“计划”的实施情况总体进度l首批实施地区2005年沈阳会议启动首批实施地区的工作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参与工作,提出工作规划l2006年5月“计划”全面启动国家级培训项目高级研修国家级培训任务承担单位高级研修各地骨干培训者(教师总数万分之一)国家级培训8月结束各省培训统一考试l2006年11月,10

6、万人l2007年6月、11月“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讨论讨论n“计划”提出的背景与考虑 教育信息化l概念头脑风暴提到教育信息化,你想到的概念以计算机、互联网为主要代表的硬件多种媒体的资源还有?l当前教育信息化的瓶颈问题教师专业化l教师教育与教师专业化发展概念的提出从师范到教师教育教师来源的多元化终身学习的理念与要求l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的比较l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的核心能力l“计划”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讨论讨论n标准的意义教师教育领域第一个标准l培训目标的依据l培训大纲与教材的基础

7、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指南n几个关键概念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l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与教育技术有区别l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l信息技术不具备这个功能整合与教育技术l多种理解:整合强调的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l整合本身是教育技术的一部分“计划计划”培训的特点培训的特点n任务驱动:通过完成真实的任务(一节课与一个主题的教学设计)来展开培训内容与培训活动;n案例教学:通过大量案例的观摩与研讨进行教学;n强调活动、强调参与:在活动中激发学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中让学员更深切地去感受去体验;典型的活动模式:头脑风暴讲解或自主探究完成任务讨论交流分享成果反思提高n多种学习方式结合:传统+基于技

8、术,自主+协作;n重视形成性评价:过程评价+作品评价(包括设计的方案、搜集的资源等)。教材概述教材概述n编写指导思想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任务1任务2任务3活动活动1 1活动活动2 2活动活动1 1活动活动2 2活动活动1 1活动活动2 2以以标准标准为依据为依据体现体现B-Learning思想思想考虑成人学习特点考虑成人学习特点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案例支持案例支持摸版支持摸版支持平台配合平台配合教材概述教材概述p结构由模块和活动组成基本框架由模块和活动组成基本框架模块模块1 准备培训准备培训 模块模块2 2 编写教学设计方案编写教学设

9、计方案 模块模块3 选择教学用媒体选择教学用媒体 模块模块4 教学资源的收集与整合(一)教学资源的收集与整合(一) 模块模块5 教学资源的收集与整合(二)教学资源的收集与整合(二) 模块模块6 教学资源的收集与整合(三)教学资源的收集与整合(三) 模块模块7 形成完整的教学设计成果形成完整的教学设计成果 模块模块8 完成一个主题(单元)的教学设计完成一个主题(单元)的教学设计 模块模块9 教学设计的实施与评价反思教学设计的实施与评价反思模块模块10 培训的总结与提高培训的总结与提高 活动活动5 5 填写培训日志填写培训日志活动活动4 4 分析并改进分析并改进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方案活动活动3

10、3 编写教学设计方案编写教学设计方案活动活动2 2 掌握教学设计步骤掌握教学设计步骤活动活动1 1 了解教学设计基本概念了解教学设计基本概念教学应用需求编写教学设计方案选择教学用媒体教学资源的收集与整合设计成果实施与评价反思与修改真真实实任任务务教材概述教材概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n教育技术的核心内容n概念:运用系统方法,将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策略与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活动的组织、以及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过程具体规划,形成实施的方案具体规划,形成实施的方案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策略设计学习环境设计媒体和资源设计教学评价设计教学设计的一般

11、过程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n传统教学设计(面向老师的教) (1)教学目标分析确定教学内容及知识点顺序;(2)学习者特征分析确定教学起点,以便因材施教;(3)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教学方法、策略;(4)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教学媒体;(5)进行施教,并在教学过程中作形成性评价;(6)根据形成性评价得到的反馈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策略加以调整。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n建构主义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促进学生自主的学) (1)情境创设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情境; (2)信息资源提供提供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信息资源(教学资源),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建构; (3)自主学习策略设计自主学习策

12、略是诱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建构的内在因素,其作用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达到自主建构的目标; (4)组织协作学习通过协作交流、思想碰撞、取长补短深化学生的意义建构; (5)组织与指导自主发现、自主探究在建构知识意义的基础上,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发现式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n“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分析确定教学内容及知识点顺序;(2)学习者特征分析确定教学起点,以便因材施教;(3)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4)学习情境设计;(5)教学媒体选择与教学资源的设计;(6)在教学过程中作形成性评价并根据评价反馈对内容与

13、策略进行调整。注意:在环节(3)中已涵盖建构主义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与自主探究等策略的设计;在环节()和在环节()中则包括了情境创设和资源提供的要求。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目标分析n教学设计中的一个至为重要的环节决定着教学的总方向l学习内容的选择l教与学的活动设计l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的选择与设计l学习环境的设计l学习评价的设计教学目标分析的注意事项教学目标分析的注意事项n用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来表述用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来表述基础学力学科知能学科方法学科方法学学科科观观念念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识和技能方法和过程新新课课程程三三维维目目标标1、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认识12个生字,能准确读出生字卡片上和含

14、有生字的文字片断或小故事中的生字字音并且认清字形;()会写“自、己、东、西”4个生字,书写端正整洁,笔顺正确,间架结构规范;()认识偏旁学字头,能够说出学过的或认识的带学字头的字;()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至少能用3个新学的生字在810分钟内口头组词造句或创编谜语、儿歌、小故事;()能够根据提示在10分钟内仿编、续编或创编写出与主题相关、语言流畅的儿歌或小故事。、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能够提出不认识的生字朋友,进一步掌握和体验识字的方法;()能够通过自主提出问题、老师引导、动脑思考、同桌交流、表达反馈的课文学习过程,体验和感悟探究的一般过程;()能够通过仿、续或创编的

15、方法,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意见或看法;()能够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有将生字识记方法或对课文的理解感悟用语言表达出来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愿望,体验协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注意到写字姿势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认同从小就要树立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这一思想,能够完成一篇语句通顺的、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为主题的小儿歌或小故事。小学语文第一册中的第14课自己去吧自己去吧教学目标分析的注意事项教学目标分析的注意事项n正确定位目标对象默认行为主语是“学生”n目标的编写应尽可能明确、具体n用行为动词和动宾短语表达教学目标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n要说明

16、达到目标的条件“给出特定的词句,让学生说一段话,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能力”“借助网络课件,培养学生看图说话能力”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教学目标分析】1、培养学生自信地演唱、表现歌曲。2、初步感受音的高低,能结合生活中的声音听辨。教学目标分析的常见不足教学目标分析的常见不足p没有按照三维目标进行分析p太过宏观,不具体p照抄教参或他人p目标能体现出教学的独特思考p与教学流程中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不一致p不能检测p目标过大或过小p过大常发生于要参加评比的情况p过小常发生于上级布置任务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n智力因素知识基础认知能力认知结构变量n非智力因素兴趣情感动机意志性格l信息技术环境信息技术环境

17、信息素养信息素养认知心理特点认知心理特点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注意特征等注意特征等n学习者特征分析注意事项不要泛泛而谈不要泛泛而谈要和教学目标关联要和教学目标关联注意注意“有设计意义的特征有设计意义的特征”举例:举例:先修知识准备先修知识准备经验经验对新内容的适合程度对新内容的适合程度兴趣点兴趣点1、学生是78岁的儿童,思维活跃,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对语文学习有浓厚的兴趣;2、学生在学习中随意性非常明显,渴望得到教师或同学的赞许;3、学生在平常的生活当中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经历和体验,比如自己整理书包、系红领巾等;4、学生已有一定的拼读能力,能借助汉语拼音阅读拓展材料;5、学生已经认识“氵”、“

18、口”、“心”三个偏旁和“自”、“己”、“吧”、“那”四个生字;6、学生对于识字兴趣很高,识字方法已有所掌握,能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记生字,并且能自己创设情境来巩固、应用生字;7、学生能根据提示仿、续或创编写故事,并乐于表达。小学语文第一册中的第小学语文第一册中的第14课课自己去吧自己去吧 小结小结p教育技术的理解p教育技术与教师专业化发展p教学设计l标准化教学l工程的思路l“教无定法”l怎样的教学设计是好的教学设计p怎样的整合课能够算作一节好课?老师讲得好?信息技术用得多?特别是用了现代化的手段(网络、多媒体、丰富的数字资源)?课堂活跃?师生有了充分的互动?经过良好设计、能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经

19、过良好设计、能有效达到教学目标每一次新手段的使用是有目的的、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每一次新手段的使用是有目的的、为教学目标服务的 010 - 6649 , , , 我的联系信息谢谢大家!教育技术的概念教育技术的概念n教育技术 AECT 94定义国内定义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n教育技术的核心内容教育技术的核心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资源整合资源整合 教学实施与评价返回头脑风暴头脑风暴p头脑风暴的意思p头脑风暴法与表决的区别p头脑风暴法的思维方式(从抽象到具体)p头脑风暴法在教育与培训中的应用p头脑风暴法的注意事项简短的概念,第一感(以往经验或知识)的记录,不加解释、不做评价不受他人或书本的影响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