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组态报警和事件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7684782 上传时间:2024-07-22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6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组态报警和事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6组态报警和事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6组态报警和事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6组态报警和事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6组态报警和事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组态报警和事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组态报警和事件(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n为保证工业现场安全生产,报警和事件的产生和记录是必不可少的。“组态王”提供了强有力的报警和事件系统,并且操作方法简单。n报警是指当系统中某些量的值超过了所规定的界限时,系统自动产生相应警告信息,表明该量的值已经超限,提醒操作人员。报警允许操作人员应答。n事件是指用户对系统的行为、动作。如修改了某个变量的值,用户的登录、注销,站点的启动、退出等。事件不需要操作人员应答。第 6章 报警和事件n报警是一类特殊事件,需要应答。组态王把报警和事件统一处理。n组态王中报警和事件的处理方法是:当报警和事件发生时,组态王把这些信息存于内存中的缓冲区中,当缓冲区达到指定数目或记录定时时间到时,系统自动将报警和

2、事件信息进行记录。第 6章 报警和事件报警和事件系统设计内容n报警组定义。n报警和事件的定义n报警事件缓冲区的设定n报警和事件的显示、浏览第 6章 报警和事件6.1 报警组n在监控系统中,为了方便查看、记录和区别,要将变量产生的报警信息归到不同的组中,称之为报警组。n报警组是按树状组织的结构,缺省时只有一个根节点,缺省名为RootNode(可以改成其他名字)。可以通过报警组定义对话框为这个结构加入多个节点和子节点 创建后的报表窗口创建后的报表窗口 6.1 报警组n根节点只能修改,不能删除n组态王中最多可以定义512 个节点的报警组。n通过报警组名可以按组处理变量的报警事件,如报警窗口可以按组显

3、示报警事件,记录报警事件也可按组进行,还可以按组对报警事件进行报警确认。n事件也是通过报警组管理的6.2 变量报警属性定义n在使用报警功能前,必须先要对变量的报警属性进行定义。n组态王的变量中模拟型(包括整型和实型)变量和离散型变量可以定义报警属性n模拟型变量和离散型变量的报警定义不一样6.2 变量报警属性定义关于报警的三个概念:n报警产生:变量值的变化超出了定义的正常范围,处于报警区域n报警确认:对报警的应答,表示已经知道有该报警,或已处理过了,报警进行确认后,报警状态并不消失n报警恢复:变量的值恢复到定义的正常范围,不再处于报警区域6.2 变量报警属性定义1、通用报警属性介绍n报警组名n优

4、先级:主要是指报警的级别,主要有利于操作人员区别报警的紧急程度。报警优先级的范围为1999,1为最高,999最低。 n模拟量设置n离散量设置n扩展域:对报警的补充说明6.2 变量报警属性定义2、模拟量报警设置n模拟量主要是指整型变量和实型变量,包括内存型和I/O 型的。n模拟型变量的报警类型主要有三种:越限报警、偏差报警和变化率报警。n对于越限报警和偏差报警可以定义报警延时和报警死区。2、模拟量报警设置(1)、越限报警的报警限共有四个:低低限、低限、高限、高高限。 高高限报警设定值高高限报警设定值高限报警设定值高限报警设定值低限报警设定值低限报警设定值低低限报警设定值低低限报警设定值模拟变量值

5、模拟变量值高高限报警区域高高限报警区域高限报警区域高限报警区域正常区域正常区域低限报警区域低限报警区域低低限报警区域低低限报警区域变量最大值变量最大值变量最小值变量最小值6.2 变量报警属性定义2、模拟量报警设置报警死区:作用是为了防止变量值在报警限上下频繁波动时,产生许多不真实的报警,在原报警限上下增加一个报警限的阈值,使原报警限界线变为一条报警限带 。 6.2 变量报警属性定义原报警限原报警限死区范围死区范围报警产生报警产生报警恢复报警恢复2、模拟量报警设置 报警时延:系统当前产生的报警信息并不提供显示和记录,而是进行延时,在延时时间到后,如果该报警不存在了,表明该报警可能是一个误报警,系

6、统自动清除;如果延时到后,该报警还存在,表明是一个真实的报警,系统将其添加到报警缓冲区中,进行显示和记录 。 6.2 变量报警属性定义报警限报警限t1t2TTt1t2(a)(b)报警延时原理图报警延时原理图2、模拟量报警设置(2)、偏差报警:模拟量的值相对目标值上下波动超过指定的变化范围时产生的报警。可以分为小偏差和大偏差报警两种。 6.2 变量报警属性定义偏差目标值偏差目标值小偏差限值小偏差限值小偏差限值小偏差限值大偏差限值大偏差限值大偏差限值大偏差限值正常区域正常区域小偏差报警小偏差报警小偏差报警小偏差报警大偏差报警大偏差报警大偏差报警大偏差报警模拟量数值模拟量数值变量最大值变量最大值变量

7、最小值变量最小值小偏差报警限小偏差报警限=偏差目标值偏差目标值定义的小偏差定义的小偏差大偏差报警限大偏差报警限=偏差目标值偏差目标值定义的大偏差定义的大偏差2、模拟量报警设置(3)、变化率报警n是指模拟量的值在变化速率超过了指定的数值变化率而产生的报警,即变量变化太快时产生的报警。n系统运行过程中,每当变量发生一次变化,系统都会自动计算变量变化的速度,以确定是否产生报警。n类型以时间为单位分为三种:%x/秒、%x/分、%x/时。6.2 变量报警属性定义2、模拟量报警设置(3)、变化率报警n类型以时间为单位分为三种:%x/秒、%x/分、%x/时。n变化率报警的计算公式如下:(变量的当前值(变量的

8、当前值 变量上一次采集的值)变量上一次采集的值)100)(变量本次采集的)(变量本次采集的时间时间 变量上次采集的时间)变量上次采集的时间)(变量的最大值(变量的最大值变量的最小值)变量的最小值)(报(报警类型单位对应的值)警类型单位对应的值)6.2 变量报警属性定义报警类型单位对应的值定义为: 如果报警类型为秒,则该值为1; 如果报警类型为分,则该值为60; 如果报警类型为时,则该值为3600。 3、离散量报警设置离散量有两种状态:1、0。离散型变量报警有三种状态:n1状态报警:变量的值由0变为1时产生报警n0状态报警:变量的值由1变为0时产生报警n状态变化报警:变量的值有0变为1或由1变为

9、0时都产生报警6.2 变量报警属性定义可把离散变量变化可把离散变量变化值作为报警直接存值作为报警直接存储在数据库储在数据库6.3 事件类型和使用方法n事件是不需要用户来应答的,报警是一类特殊的事件。n组态王中根据操作对象和方式等的不同,将事件分为以下几类:操作事件、登录事件、工作站事件和应用程序事件四类。n报警和事件都通过报警组管理和报警窗口显示n报警的浏览可以通过实时报警窗口,也可通过历史报警窗口。而事件的浏览只能通过历史报警窗口n定义:用户修改有“生成事件”定义的变量的值或其域的值进行修改时,系统产生的事件。如修改重要参数的值,或报警限值、变量的优先级等(必须动画连接修改,程序定时修改不行

10、)。n同报警一样,字符串型变量和字符串型的域的值的修改不能生成事件。n操作事件可以进行记录,使用户了解何时修改,修改当时的值是多少,修改后的值是多少。1、操作事件6.3事件类型和使用方法变量要生成操作事件,必须先变量要生成操作事件,必须先要定义变量的要定义变量的“生成事件生成事件”属属性。性。n定义:用户登录事件是指用户向系统登录时产生的事件。系统中的用户,可以在工程浏览器用户配置中进行配置,如用户名、密码、权限等。n用户登录时,如果登录成功,则产生“登录成功”事件;如果登录失败或取消登录过程,则产生“登录失败”事件;如果用户退出登录状态,则产生“注销”事件。2、用户登录事件6.3事件类型和使

11、用方法n3. 应用程序事件 如果变量是I/O 变量,变量的数据源为DDE 或OPC 服务器等应用程序,对变量定义“生成事件”属性后,当采集到的数据发生变化时,就会产生该变量的应用程序事件。6.3事件类型和使用方法n4. 工作站事件n 所谓工作站事件就是指某个工作站站点上的组态王运行系统的启动和退出事件,包括单机和网络。组态王运行系统启动,产生工作站启动事件;运行系统退出,产生退出事件,报警窗中第一条信息为工作站启动事件。 。6.3事件类型和使用方法6.4 报警和事件的记录、显示n组态王中提供了多种报警记录和事件显示的方式,如报警窗、数据库、打印机等。n系统提供一个预定的缓冲区(报警缓冲区),对

12、产生的报警信息、事件信息首先保存在缓冲区中。n当报警缓冲区满或组态王内部定时时间到时,将信息按照配置的条件进行记录。相关设置在报警属性配置页6.4 报警和事件的记录、显示n信息记录存储的方式可是文件方式,也可是数据库方式(默认方式为Acess数据库)。n最近的记录可以用报警窗根据定义的条件,从缓冲区中获取符合条件的信息显示。(最常用)n历史记录则需从文件或者数据库中读出再显示。n实时报警和事件可以直接被打印6.4 报警和事件的记录、显示n报警窗口分为实时报警窗口和历史报警窗口。n实时报警窗口不能显示事件,只能显示满足条件的报警。历史报警窗口即可显示报警,也可显示事件。n报警窗口通过报警组选择和

13、显示条件的设置来显示满足条件的缓冲区记录6.4 报警和事件的记录、显示报警窗口设置6.5 其他报警相关内容(见手册)n$新报警变量:组态王一个系统变量,主要表示当前系统中是否有新的报警产生。当系统中有无论何种类型的新报警产生时,该变量被自动置为1。但需要注意的是,该变量不能被自动清0,需要用户人为的将其清0。n报警相关函数 报警确认函数:Ack(Tagname or GroupName);对变量进行,报警组进行报警确认。 获取报警组名称:GetGroupName(StationName,GroupID);在组态王中,变量的报警组域返回的是报警组的ID号(数字),通过该函数可以获得报警组的名称。

14、 6.5 其他报警相关内容(见手册)报警域类型有很多种,离散变量有以下几种报警域:n.Ack:表示变量是否被确认。初始或变量产生新报警而未被确认时,该域的值为0,当变量的报警被确认后,域的值为1。n.Alarm:表示变量当前是否处于报警状态。变量处于正常状态时,域的值为0,变量处于报警状态时,无论是否被确认,域的值为0。n.Group:变量的报警组ID号。n.Priority:变量的优先级。6.5 其他报警相关内容(见手册) 模拟变量除了具有以上四种报警域外,按照变量的报警定义不同有不同报警域(越限报警、偏差报警变化率报警)。n例如越限报警:n报警界限值域:高高限值(.HiHiLimit)、高

15、限值(.HiLimit)、低限值(.LoLoLimit)、低低限值(.LoLoLimit)。这些界限值域是可读写的,可以在线修改。n报警状态值:对应越限报警类型,都有相应的报警状态域,这些域的值的类型是离散型的。高高限状态(.HiHiStatus)、高限状态(.HiStatus)、低限状态(.LoStatus)、低低限状态(.LoLoStatus)。只读6.5 其他报警相关内容(见手册) 报警预置自定义函数:分别为n实型变量报警事件($System_RealAlarm)n整型变量报警事件($System_LongAlarm)n离散型变量报警事件($System_DiscAlarm) 自定义函数的调用执行有两种方式:n系统产生报警事件后会自动调用相应数据类型的函数n如果在配置报警窗的“操作属性”时,选择了“允许双击报警条”,则系统运行时双击报警事件报警条,也会自动调用相应数据类型的函数。6.6 实例部分资料从网络收集整理而来,供大家参考,感谢您的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