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7657221 上传时间:2024-07-21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标导航预习导引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一、人类迈入一、人类迈入“电气时代电气时代”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出现:19世纪中后期,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很多科学研究成果都应用于生产,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人们把这一历史进程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这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和美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1)电的广泛使用: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电的广泛使用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问世,迅速推动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新。(3)化学工业的发展:科学家们从煤

2、和石油等原材料中,提炼出多种化学物质,制成多种化学合成材料。(4)科学技术推动了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杜邦公司在1902年,建立东部实验室,它是美国最早的工业实验室之一;于1903年,建立中央实验站,并利用其在化学方面的研究成果生产清漆和其他非炸药类产品。据此指出杜邦公司的发展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哪些特点。提示: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化学工业等新兴工业部门兴起。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二、垄断组织的出现二、垄断组织的出现1.新兴工业部门的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随着新发明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诞生了。2.工业生产结构的变化:重化

3、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生产的社会化趋势也随之日益加强。3.垄断组织的形成: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资产阶级着手调整生产组织形式。在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一些大企业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自由竞争原则,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了垄断组织。某报纸曾刊登这样一则消息:“那时,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提示:垄断组织形成并不断扩大。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三、世界市场的发展三、世界市场的发展1.条件(1)物质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使世界各地经

4、济联系更加密切。(2)交通通讯: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了世界各地之间商业信息的交流与传播。2.主要途径(1)资本主义列强在全世界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2)资本主义国家在输出商品、掠夺原材料的同时,直接向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输出资本。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3.表现(1)政治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亚非拉地区基本上都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2)经济上:世界贸易额增长了三倍左右;非工业化国家与工业化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日益明显。4.结果(1)建立起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2)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广

5、大地区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了艰难的发展历程。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试分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具有哪些特征。提示:以西欧为中心;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起主导作用,亚非拉等国家和地区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科技进步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一、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异同一、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异同1.相同点: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巩固了资产阶级在全世界的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2.不同点(1)主要成就不同:前者的发明主要是纺织机械

6、、蒸汽机、火车、轮船等;后者的发明主要是发电机、内燃机、汽车和飞机等。(2)规模不同:前者首先从英国开始,而后扩展到其他国家;后者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3)科学的作用不同:前者的发明大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后者的发明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4)生产组织形式不同:前者使工厂制度成为主要生产组织形式;后者促使垄断组织出现,出现跨国公司等生产组织形式。(5)对生产力和经济格局的影响不同:前者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后者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美国和德国的经济实力上升并成为工业强国。精要解读典

7、题例解迁移应用一二全球通史载:“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材料表明()A.工业革命的发展依赖系统的科学研究B.科学研究与工业革命关系的日益密切C.传统技术积累是工业革命的主动力D.科学研究成为创造发明的唯一途径解析:解题时注意题干材料中“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这一关键信息,说明科学家的研究是直接为工业生产服务的。故选B项。答案:B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一二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是()A.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B.电力工业的发展尤为突出C.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8、D.石油工业的地位在逐步上升解析: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轻工业,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重工业。答案:C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一二从新史观的角度认识两次工业革命1.从整体史观的角度看,两次工业革命中新型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明为世界联系的加强提供了物质条件,推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2.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转折点。3.从近代化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推动了全球近代化进程,带来了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社会生活上的文明化。4.从生态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也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过度消耗,影响了

9、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二、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二、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经济整体化的发展趋势,孤立隔绝的世界变成互动的、逐渐连成一体的整体性世界。2.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起来的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为世界市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3.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国际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人类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一二有人说:“伴随着通讯事业的突飞猛进,内燃机被用于交通领域,技术上的革新和欧洲日益增长的实力一起导致了

10、一种全新的世界格局的确立。”这里的“世界格局”指的是()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B.资本主义市场体系C.资本主义政治体系D.资本主义殖民体系解析:题干材料“通讯事业的突飞猛进,内燃机被用于交通领域”体现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而B、C、D三项都是A项的组成部分。故选A项。答案:A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一二某历史探究小组的同学收集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与发展”“殖民扩张与掠夺”“两次工业革命”“交通与通讯技术的发展”等相关资料,你认为他们要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是()A.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由分散到整体C.城市化的进程D.社会生

11、活的变迁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与发展”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殖民扩张与掠夺”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交通与通讯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因此,他们要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由分散到整体。答案:B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一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1.从生产力发展角度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使当时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国际化,结束了许多国家和地区长期存在的孤立、闭塞和陈旧的经济体系,促进了世界贸易和生产力的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12、2.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在客观上向世界传播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结束了人类政治生活和道德生活上的狭隘性,人类社会开始向现代文明转化。3.从道德角度看:世界市场的形成是西方列强对落后国家和地区侵略、奴役的产物,不仅使亚非拉国家遭受不平等的剥削,而且把它们变成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一二史料一史料二史料一191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5%,美国11%,德国13%,法国8%,俄国4%。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工业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

13、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研读:由材料信息“1870年至1913年”“英国15%,美国11%,德国13%,法国8%,俄国4%”及“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可得出结论: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世界贸易发展、国际分工的扩大、技术成果的传播,这一切都推动了整个世界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史料一史料二史料二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研读:“建设性的使命”揭示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客观上推动了亚、非、拉美地区旧的生产方式解体,加快了这些地区的近代化进程。“破坏性的使命”“建设性的使命”则提示应客观地看待殖民扩张影响的双重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