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黄州寒食帖》赏析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7645638 上传时间:2024-07-21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929.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轼《黄州寒食帖》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苏轼《黄州寒食帖》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苏轼《黄州寒食帖》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苏轼《黄州寒食帖》赏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苏轼《黄州寒食帖》赏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轼《黄州寒食帖》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轼《黄州寒食帖》赏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轼黄州寒食帖黄州寒食帖赏析析 一、生平一、生平苏轼(10371101)年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今四川眉山市)。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知名度最高的伟大作家,现存诗2726首,词398阕,开创了北宋豪放词的先河。散文4800余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的生平大致可分的生平大致可分为四期:四期:(一)转任地方(二)乌台诗案(三)东山再起(四)被贬海南苏轼书法造诣简介苏轼,排在宋朝四大书法家的首位,其书法以楷、行为主。其楷书主要是以唐颜真卿为取法对象,得浑厚雄强之势,但用笔有晋人法意,楷中带行,结字平扁,如石压蟾蜍,变化丰富,个鲜明。其行书以颜书为底,上朔二王,写得雄秀兼备,古朴多姿。苏轼

2、的书法,是典型的文人书风,他的书法,是构建在其广博而精深的文学基础之上的,苏轼在其论书绝句中写道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其极具个性的书法对后世影响极大,宋以后,学颜的都学苏字,而写二王的,也没法绕过苏字黄州寒食黄州寒食诗帖帖黄州寒食黄州寒食诗帖帖简述述黄州寒食诗帖,纸本,25 行,共129字,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黄州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

3、作品中的上乘。正如黄庭坚在此诗后所跋:“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寒食帖有天下第三行书的美名,其艺术水平也是相当高的。开篇之始,书写平缓,字体端正,其后由于感情的变化而使作品的用笔、结字急剧变化,字越写越大,笔势也越来越急促,最精彩的是中段,感情象火山喷发一样不可抑制,最后又复归平缓。苏轼写这件作品时,由于被贬职流放,正是处于人生的低潮。“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涂(途)穷,死灰吹不起!”读其文句,感其心境,观者莫不为之动容,书为心画,此言不虚也。此帖笔致自然沉着,笔画粗壮丰满,字体真行相间全篇松紧欹侧有致,浑然一体字形忽大忽小,极其随意,各具姿态用笔重

4、者如蹲熊,轻者似掠燕结体既有石压蛤蟆,也有树梢挂蛇,如年中苇纸等字,尖笔长竖,锐不可挡布局疏密有度,不时透出疏朗之气息通观全帖,由缓起渐快的节奏,也有由大及小的字体,复有由细变粗的笔姿,更有始淡终浓的墨趣以行书起笔写洒脱奔放,笔墨与心境相起伏流转,如滔滔江河之泻渲绁于纸卷之上确是苏轼兴到而书的神来之笔,是诗文与书法结合的千古佳作之一!苏轼的一生,将中国传统的三大思想体系:儒、道、佛,很好地融于一身。他以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从政,立志做一个经世济民的人物。他又以释、道二家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思想处置人生忧患,因而在任何逆境中都能随遇而安,不悲观,不颓唐,永远保持一种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二、苏轼的思想苏轼的意义和影响一、一、苏轼最最终确立了宋代文人融仕与确立了宋代文人融仕与隐、进与退、与退、“循理与和循理与和乐”为一体的新型人格构建。其人生一体的新型人格构建。其人生态度成度成为后世文人景仰的范式:后世文人景仰的范式:进退自如,退自如,宠辱不惊。辱不惊。二、二、苏轼的浩博人格与的浩博人格与审美美态度度为后人提供了富有启后人提供了富有启迪意迪意义的范式。的范式。三、三、苏轼作作为一位天才的文学、一位天才的文学、书法巨匠,法巨匠,为后人留后人留下了大宗的文化下了大宗的文化遗产,影响广泛。,影响广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