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第七章 褶皱-2【课堂使用】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7644656 上传时间:2024-07-21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3.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第七章 褶皱-2【课堂使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8.第七章 褶皱-2【课堂使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8.第七章 褶皱-2【课堂使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8.第七章 褶皱-2【课堂使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8.第七章 褶皱-2【课堂使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8.第七章 褶皱-2【课堂使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第七章 褶皱-2【课堂使用】(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1、褶皱的位态分类褶皱的位态分类(里卡德分类)(里卡德分类)第二节第二节 常用的常用的褶皱分类褶皱分类 依据轴面和枢纽产状,褶皱在空间的位态分成7种类型(见下表): 1基础教学直立水平褶皱直立倾伏褶皱倾竖褶皱斜歪水平褶皱平卧褶皱斜歪倾伏褶皱斜卧褶皱2基础教学2 2、等斜线的褶皱分类、等斜线的褶皱分类(兰姆赛分类)(兰姆赛分类) 褶皱的形态,主要反映在各褶皱面形态、褶皱层厚度的变化上。 因此,兰姆赛(L G Ramsay,1967)根据相邻岩层面的曲率关系及其变化,按等斜线的排列型式进行了褶皱形态的系统分类,共分成3类5型(目前已被广泛采用)。 等斜线等斜线:在正交剖面上,相邻相邻岩层面岩层

2、面(或岩层的上、下界面)的的相同倾斜点的连线相同倾斜点的连线。 3基础教学 I类:等斜线向内收敛,褶皱层的内弧曲率较大。包括3个亚型: I IA A型型等斜线在转折端较短。为典型的顶薄褶皱。 I IB B型型等斜线在各处长度大致相等,且与岩层面垂 直。为典型的等厚褶皱。 4基础教学 I IC C型型等斜线的转折端较长。为一种非典型的顶厚 褶皱,属于IB型向类过渡的型式。 类:等斜线互相平行且等长,岩层的内外弧曲率相等。为典型的相似褶皱,也属顶厚褶皱。 类:等斜线向外收敛,外弧曲率较大。为典型的顶厚褶皱。 5基础教学3 3、根据根据组成褶成褶皱的各褶的各褶皱面之面之间的几何关系分的几何关系分类

3、A.协调褶皱:各岩层面的弯曲形态一致或作有规律的变化,其间没有明显不协调的突变现象。6基础教学 B.不协调褶皱:各岩层面弯曲的形态彼此有明显差异,以至发生突变。 不协调褶皱较为普遍存在。这是由各褶皱层的岩性和厚度差异、变形时各部位受力不均等原因引起的。7基础教学最典型的不协调褶皱是底辟构造底辟构造。 一般是高塑性岩层高塑性岩层(岩盐、石膏、泥质岩石和煤层(岩盐、石膏、泥质岩石和煤层等)等)或岩浆物质岩浆物质在一定的应力作用下,向局部流动向局部流动并挤入上覆脆性岩层之中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褶皱构造。 8基础教学 地壳一定范围内不同形态、规模的褶皱常以一定的组合型式展布。 在同一构造运动时期和同一构

4、造应力作用下,形成的一系列背斜、向斜褶皱组成具有一定几何规律的褶皱的总体样式总体样式,称为褶皱的组合型式褶皱的组合型式。 由于褶皱的轴面一般垂直于变形时的最大挤压方向。所以: 褶皱的组合型式褶皱的组合型式区域应变场特征区域应变场特征地壳运动地壳运动第三节第三节 褶皱的组合型式褶皱的组合型式9基础教学1、全形褶皱全形褶皱(阿尔卑斯式褶皱、复式褶皱)(阿尔卑斯式褶皱、复式褶皱) 为一系列连续发育的、规模相当的、延伸方向基本一致的次级褶皱组合成的巨大褶皱(分为复背斜、复向斜或复式背斜、复式向斜)。 10基础教学 复背斜在它的中央地带次级褶皱的核部地层,老老于两侧次级褶皱的核部地层。反之则为复向斜。

5、11基础教学 它们的轴面一般向该复背斜或复向斜的核部收敛。12基础教学2、过渡型褶皱过渡型褶皱(侏罗山式褶皱(侏罗山式褶皱 ) 一类是背斜形态完整、窄而紧闭,而其间隔的向斜比较平缓开阔的褶皱,称为隔档式褶皱。 另一类相反,向斜紧闭且形态完整,而其间隔的背斜则平缓开阔、或呈箱状的褶皱,称为隔槽式褶皱。 13基础教学这类褶皱的共同特点是:背斜和向斜的变形强度不同,两者相间并列。14基础教学3、断续褶皱断续褶皱(日尔曼式褶皱)(日尔曼式褶皱) 以穹隆构造和构造盆地为主。在多数情况下,背斜和向斜不同等发育,而是常以背斜为主。背斜之间的向斜构造常不明显。 大多发育在基底刚性较高、构造活动性小、褶皱作用不

6、强烈的地质构造稳定的地区(如四川中部、华北的部分地区)。 15基础教学4、雁行褶皱雁行褶皱(斜列式褶皱)(斜列式褶皱) 为一系列短轴褶皱(背斜或向斜)呈平行斜列组成。 一般认为是水平力偶作用而形成的。也有些雁行向斜盆地是受雁行断裂控制。16基础教学第四节第四节 褶皱形成时代的确定褶皱形成时代的确定褶皱一般是岩层受力变形形成的,总是与某个时期的构造运动相联系。其形成时代可以根据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进行分析(称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分析法”)。 若不整合面以下的地层发生褶皱,其上覆的地层未褶皱,则通常褶皱形成于构成褶皱的最新地层之后,上覆在不整合面之上的最老地层之前。17基础教学此外,还可相关的岩浆岩体的同位素年龄来加以间接确定其形成时代。 18基础教学复 习 题1.1.位态分类、位态分类、兰姆赛分类兰姆赛分类各将褶皱分为哪些类型?各将褶皱分为哪些类型?2.2.斜歪倾伏褶皱斜歪倾伏褶皱、直立倾伏褶皱直立倾伏褶皱、协调褶皱、协调褶皱、不协调褶不协调褶皱皱、底劈构造各是、底劈构造各是什么样的褶皱什么样的褶皱?3.3.名词解释:名词解释:阿尔卑斯式褶皱阿尔卑斯式褶皱(复式褶皱)(复式褶皱)、隔档式褶隔档式褶皱皱、隔槽式褶皱。、隔槽式褶皱。 4.4.角度不整合接触分析法,是如何确定褶皱形成时代的角度不整合接触分析法,是如何确定褶皱形成时代的? 19基础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