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7644137 上传时间:2024-07-21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63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四必修四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三十六课第三十六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考点展示考点展示 2.知识概览知识概览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核心核心考点考点突破突破高效高效复习复习导航导航高考高考典例典例36. 探究世探究世界的本质界的本质抓住一个抓住一个高考重点高考重点突破一个突破一个高考难点高考难点规避一个规避一个易失分点易失分点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第第3636课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知识概览知识概览 联联 系系 观观含义含义特征特征整体

2、和部分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的辩证关系用联系的用联系的观点看问观点看问题题把握系统优把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化的方法高效复习导航高效复习导航考点展示考点展示唯物辩证法:唯物辩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实质证法的总特征、实质与核心。与核心。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的普遍性、客观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性、多样性。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系统优化的方法。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一、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1.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1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唯物辩证

3、法唯物辩证法既是既是科学的世界观科学的世界观,又是指导我们认识,又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方法重要思想方法。 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既是既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也是关,也是关于于世界永恒发展的科学世界永恒发展的科学。联系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和和发展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是唯物是唯物辩证法的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两个总特征。(2)(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规律矛盾规律即即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实质与核心。心。矛盾分析法矛盾分析法是我们是我们认识问题的根本方法认识问题的根本方法。 2 2唯物辩

4、证法的联系观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1)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普遍性 含义:含义:是指是指事物之间事物之间以及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的相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互影响、相互制约和和相互作用相互作用。 表现:表现: A.A.事物之间:事物之间:任何事物任何事物都都与周围其他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B. B.事物内部:事物内部:每一事物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要素之间是是相互联系的。相互联系的。 C. C.整个世界:整个世界:世界是一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一个事物是孤

5、立存在的。 方法论要求:方法论要求: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2)(2)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客观性含义:含义: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体现:体现: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为自在事物的联系自在事物的联系和和人为事物的联系人为事物的联系。二者。二者都是客观的都是客观的。 方法论要求:方法论要求:A.A.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

6、有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B. B.人们可以人们可以根据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改变事物的状态,事物的状态,调整调整原有的联系,原有的联系,建立建立新的联系。新的联系。 (3)(3)联系的多样性联系的多样性原因:原因: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种多样的。 表现:表现:有有直接直接联系和联系和间接间接联系、联系、内部内部联系和联系和外部外部联联系、系、本质本质联系和联系和非本质非本质联系、联系、必然必然联系和联系和偶然偶然联系等。联系等。 方法论要求:方法论要求:联

7、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各种条件。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特别提示:特别提示:关于联系观点的比较:关于联系观点的比较:联系的普遍性强调联系的普遍性强调的是的是不存在孤立的事物不存在孤立的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强调联系的客观性强调联系联系不以人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意志为转移;联系的多样性联系的多样性强调的是联系强调的是联系具有不同的形式具有不同的形式;联系的条件性联系的条件性强调的是强调的是新的具体联系的建立必须以

8、客观条新的具体联系的建立必须以客观条件为基础。件为基础。 重点突破重点突破1 1: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与人们所建立新的具人们所建立新的具体联系的关系体联系的关系(1)(1)对于联系问题对于联系问题我们我们既要坚持唯物主义既要坚持唯物主义,又要坚持又要坚持辩证法。辩证法。人们改变事物联系的状态人们改变事物联系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必须以坚持事物的客观性为前提必须以坚持事物的客观性为前提。 (2) (2)人们改变事物联系的状态人们改变事物联系的状态,是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是人们通过实践活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它,它只是改变了事物联系的具体形只是改

9、变了事物联系的具体形式式,并不是凭空创立或从根本上取消了事物自身的客观联并不是凭空创立或从根本上取消了事物自身的客观联系系。如果否认了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任何新的具体联系都。如果否认了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任何新的具体联系都不可能建立。不可能建立。 (3)(3)从性质上看,从性质上看,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它,它一一旦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旦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突破重点突破重点2 2全面理解全面理解“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1)(1)从唯物论角度从唯物论角度:是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

10、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要求。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做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2)从辩证法角度:从辩证法角度: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系也是多种多样的,这就要求我们要,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构成事物的矛盾及其每一侧面各有其特点构成事物的矛盾及其每一侧面各有其特点,需要,需要具体问题具体问题具

11、体分析。具体分析。 (3)(3)从认识论的角度:从认识论的角度:人类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不能一人类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不能一成不变地看问题。成不变地看问题。坚持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就要,就要反对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的反对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形而上学的观点,对,对事物作出客观公正的分析和判断。事物作出客观公正的分析和判断。 高考点拨:高考点拨:高考时联系的基本特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高考时联系的基本特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注意仔细观察、准确判断:考查,注意仔细观察、准确判断:注意注意联系普遍性联系普遍性与与条条件性件性的区别,不能把一事物与周围

12、的事物之间存在的有条的区别,不能把一事物与周围的事物之间存在的有条件的联系理解为无条件的联系。件的联系理解为无条件的联系。注意注意一切以时间、地点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和条件为转移与与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之间之间理论范围的不同理论范围的不同,防止答非所问,防止答非所问 。对于人在客观联系对于人在客观联系面前的能动性面前的能动性,不可片面夸大,也不可人为缩小。不可片面夸大,也不可人为缩小。 【误区警示误区警示】 1.1.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因而人们在客观事物的具体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因而人们在客观事物的具体联系面前是无所作为的联系面前是无所作为的

13、提示: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提示: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联系的形式是可变的但联系的形式是可变的,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改变事物联系的条件在实践中改变事物联系的条件,使事物联系的具体形式发生改变使事物联系的具体形式发生改变。所以不能说人们在客观。所以不能说人们在客观事物的具体联系面前无所作为。事物的具体联系面前无所作为。 【误区警示误区警示】2.2.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提示:提示:(1)(1)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分为事物的联系就其

14、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 (2) (2)自在事物的联系在人类产生之前它就存在了自在事物的联系在人类产生之前它就存在了,当,当然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3) (3)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的产物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的产物,是由人们按是由人们按照一定目的、计划或方案而形成或建立的联系,照一定目的、计划或方案而形成或建立的联系,尽管它们尽管它们呈现着呈现着“人化人化”的特点,渗透着人的目的性、能动性,但的特点,渗透着人的目的性、能动性,但这些这些“人为联系人为联系”仍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仍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为

15、。因为人为事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反映了客观的联系才具有真实性,并经过实物的联系只有反映了客观的联系才具有真实性,并经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转化为现实性。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转化为现实性。所以,人类社所以,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事物的联系,就其本质而言都是不以人的会所创造的一切事物的联系,就其本质而言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意志为转移的。 命题点命题点1 1联系的特点联系的特点 (2012江苏)宋代徐玑在江苏)宋代徐玑在黄黄碧碧中说中说,“水清知酒好水清知酒好,山瘦识民山瘦识民贫贫”。其中所呈现的水与酒、山。其中所呈现的水与酒、山与民的关系告诉我们与民的关系告诉我们A.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

16、的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B.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C.事物的联系是多样化的事物的联系是多样化的 D.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训练训练训练训练解析解析解析解析答案答案答案答案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联系的客观性。水是联系的客观性。水与酒、山与民的关系与酒、山与民的关系人为的联系,是客观人为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着的,说明了人存在着的,说明了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故选的,故选D D,B B不选。不选。水与酒、山与民的关水与酒、山与民的关系强调的是客观性,系强调的是客观性,而不是普遍性、多样而不是普遍性、多样性,性,ACAC不选。

17、不选。(2013年课标卷年课标卷)物理学家格拉塞)物理学家格拉塞有一次在喝啤酒时,将鸡块小鸡骨头有一次在喝啤酒时,将鸡块小鸡骨头丢入啤酒杯里,啤酒的气泡显示了鸡丢入啤酒杯里,啤酒的气泡显示了鸡骨沉落的轨迹。受此启发,他经过不骨沉落的轨迹。受此启发,他经过不断试验,发现带电高能粒子在穿越液断试验,发现带电高能粒子在穿越液态氮时,同样出现一串气泡。他由此态氮时,同样出现一串气泡。他由此发明了发明了“气泡室气泡室”,成功探测出高能,成功探测出高能粒子的运动轨迹,并因此荣获诺贝尔粒子的运动轨迹,并因此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事例表明()物理学奖。这一事例表明()间接联系比直接联系更能激发人的间接联系比

18、直接联系更能激发人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世界并不缺乏联系,缺乏的是善于世界并不缺乏联系,缺乏的是善于发现联系的创新意识发现联系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认识和利用事物之间联创新意识是认识和利用事物之间联系的前提系的前提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互作用下形成的A. B. C.D.训练训练训练训练解析解析解析解析答案答案答案答案说法错误,说法错误,说法说法正确;因为联系是普正确;因为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我们没遍的客观的,我们没发现它,不证明没有发现它,不证明没有联系;联系;说法错误,说法错误,认识和利用事物之间认识和利用事物之间的联系的前提是掌握的联系的前提是

19、掌握它们的规律,不是创它们的规律,不是创新意识;新意识;说法正确,说法正确,材料中的联系就是人材料中的联系就是人为事物的联系。综合为事物的联系。综合以上分析,答案选以上分析,答案选D。 命题点命题点1 1联系的特点联系的特点 (2013年大纲卷)年大纲卷)18世纪的产世纪的产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社会工业化历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社会工业化历程。许多国家通过工业化,极大程。许多国家通过工业化,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增长,同时也产生地促进了经济增长,同时也产生了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有学者了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有学者据此把工业化比喻为一把双刃剑。据此把工业化比喻为一把双刃剑。从唯物辩证法看,工业化与环境从唯物辩证法

20、看,工业化与环境污染之间的联系()污染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因而与人无关是客观的,因而与人无关是必然的,不可改变是必然的,不可改变是具体的,因时因地而异是具体的,因时因地而异是变化的,因势而变是变化的,因势而变A. B. C. D.训练训练训练训练解析解析解析解析答案答案答案答案请完成请完成请完成请完成创新设计创新设计创新设计创新设计P211P211P211P211典例及对应训练典例及对应训练典例及对应训练典例及对应训练。工业化与环境污染工业化与环境污染之间的联系是具体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变化的,故选的、变化的,故选;说法错误,说法错误,联系是客观的,但联系是客观的,但并非与人无关;并非与人

21、无关;说法错误,联系是说法错误,联系是必然的,但并非不必然的,但并非不可改变,人们可以可改变,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系建立新的联系。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 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1) 相互区别的相互区别的 含义不同: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全局和发展的和发展的全过程全过程,从,从数量上数量上看它看它是一是一;部分是事物的;部分是事物的局部或局部或发展的发展的各个阶段各个阶段,从从数量上数量上看它看它是多是多。 地位功能不同:地位功能不同:整体整体居于居于主导地位主导地位,整

22、体,整体统率统率着部着部分,分,具有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部分处于处于被支配地位被支配地位,部,部分分服从服从和和服务于服务于整体整体 (2)(2)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相互依赖:相互依赖: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 相互影响:相互影响: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

23、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相互转化:相互转化:整体与部分的地位整体与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互转化:整体相对于比它更大的场合整体相对于比它更大的场合,它就成了部分它就成了部分;部部分相对于比它更小的场合,它就成了整体。分相对于比它更小的场合,它就成了整体。【原理内容原理内容】整体整体居于居于主导地位,主导地位,统率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方法论要求方法论要求】这要

24、求我们这要求我们树立树立全局观念,全局观念,立足立足整体,整体,统统筹筹全局,全局,选择选择最佳方案,最佳方案,实现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原理内容原理内容】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方法论要求方法论要求】这要求我们这要求我们重视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部分的

25、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推动整体的发展。整体的发展。 【误区警示误区警示】整体大于部分,整体功能一定大于部分整体大于部分,整体功能一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功能之和 提示:提示:(1)(1)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不同于不同于整体功能与部分整体功能与部分功能的关系。功能的关系。 (2)(2)整体一定大于部分整体一定大于部分,但整体功能不一定大于部分但整体功能不一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功能之和。第一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当许多部分按照有序性构成有机整体时,就会产生部分所当许多部分按照有序性构成有机整体时,就会产生部分所没有的新

26、的整体功能;没有的新的整体功能;第二种情形:第二种情形:当当各部分以有序、合各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整体的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能之和;第三种情形:第三种情形:当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形成整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体时,各部分原有的性能得不到发挥,甚至相互抵消,使各部分原有的性能得不到发挥,甚至相互抵消,使整体功能小于各部分功能之和整体功能小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3) (3)这一观点的前半句是正确的,后半句应区别对待,这一观点的前半句是正确的,后半句应区别对待,具体分析。具体分析。2.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掌握系统

27、优化的方法含义:含义:系统是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化趋向。方法论要求:方法论要求:要要着眼于着眼于事物的事物的整体性整体性;要要遵循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有序性;要要注重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优化趋向;要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要要着眼于着眼于事物的事物的整体整体,从整体出发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各,把各个部分、各要素要素联系联系起来起来考察考察,统筹考虑,优

28、化组合,形成关于这一,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特别提醒:特别提醒: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与与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和要素的关系(1)(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是系统和要素的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关系。(2)(2)系统属于整体中的一种情况,系统属于整体中的一种情况,系统除了强调整体系统除了强调整体性外性外,还有层次性和有序性。还有层次性和有序性。 (3) (3)要素也是部分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组成一个系统要素也是部分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组成一个系统相互作用的各个部分。相互作用的各个部分。 (4) (4)所

29、以所以不能不能把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与系统和要素的关把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与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完全等同完全等同。系统内部各要素的有序性更加合理,系统的系统内部各要素的有序性更加合理,系统的功能更加强化,功能更加强化,这些不是一般的整体和部分所能表达的。这些不是一般的整体和部分所能表达的。 重点突破重点突破3 3正确理解正确理解“从整体着眼,从整体着眼, 寻求最优目标寻求最优目标”的现实意义的现实意义(1)(1)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全局与局全局与局部、大局;部、大局;国家利益、社会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国家利益、社会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关系、

30、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过程与阶段等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过程与阶段等。 (2) (2)整体和部分关系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它们的整体和部分关系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它们的地位与功能的关系,如果地位与功能的关系,如果各个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各个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不协调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减弱不协调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减弱。如果各个部分以有序、如果各个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部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分功能之和。因而,我们在办事情时,应该树立全局观念因而,我们在办事情时,应该树立全局观念和整体观念,在整体和部分的互相联系、互相

31、制约中,综和整体观念,在整体和部分的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中,综合地考察对象,立足整体,统筹全局,使部分服从整体,合地考察对象,立足整体,统筹全局,使部分服从整体,寻求整体功能的最大发挥,实现整体或系统的最优目标。寻求整体功能的最大发挥,实现整体或系统的最优目标。重点突破重点突破4 4:全面把握联系的观点:全面把握联系的观点 (1)(1)联系具有普遍性联系具有普遍性,我们要,我们要承认承认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普遍性,既要既要看到看到事物事物内部内部的的联系联系,也要看到,也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事物之间的联系;既要看既要看到到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横向联系横向联系,也要看到也要看到事物

32、前后相继事物前后相继的的历史联系历史联系。 (2)(2)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具有客观性,我们,我们既要承认联系的客观性既要承认联系的客观性,不,不能把主观联系强加给事物,能把主观联系强加给事物,又要看到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又要看到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3)(3)联系具有多样性联系具有多样性,我们要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我们要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4) (4)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

33、密不可分,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我们既要树立全我们既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又要搞好又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命题角度命题角度1 1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2013年江苏卷)年江苏卷)“幸福指数幸福指数”是一个综合的主体感受反应的是一个综合的主体感受反应的集束指标,其中单一元素的突进,集束指标,其中单一元素的突进,也许在提升幸福感上的作用并不也许在提升幸福感上的作用并不明显,而某单一元素的塌陷却常明显,而某单一元素的塌陷却常会给幸福感带来滑坡效应。这表会给幸福感带来滑

34、坡效应。这表明()明()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响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关键部分一定条件下对整体起关键部分一定条件下对整体起决定作用决定作用部分的变化推动整体的发展部分的变化推动整体的发展A. B. C. D.本题的题眼是本题的题眼是“集束指标集束指标”“某单一元素的塌陷某单一元素的塌陷”“带来滑坡效应带来滑坡效应”。由。由题眼可知,材料说明了整题眼可知,材料说明了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部分体与部分相互联系、部分会影响整体,会影响整体,说法正说法正确。当部分以无序的方式确。当部分以无序的方式排列时,整体功能就会小排列时,整体功能就会小于部分

35、功能之和,也就是于部分功能之和,也就是说,不是在任何时候整体说,不是在任何时候整体功能都会大于部分功能之功能都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和,说法错误。发展不说法错误。发展不等于变化,发展是事物的等于变化,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部分的发展前进和上升,部分的发展才会带动整体的发展,才会带动整体的发展,说法错误。说法错误。训练训练训练训练解析解析解析解析答案答案答案答案(2013年海南卷)历史上,海南曾因年海南卷)历史上,海南曾因地处边陲而被视为地处边陲而被视为“化外之地化外之地;在;在明代,海南因航海和卫戍的需要而受明代,海南因航海和卫戍的需要而受到重视,被称为到重视,被称为“南溟奇甸南溟奇甸”。改革

36、。改革开放以后,海南地位空前提高。在国开放以后,海南地位空前提高。在国家发展战略布局下,海南成为全国最家发展战略布局下,海南成为全国最大经济特区。海南人民努力把海南建大经济特区。海南人民努力把海南建设成生态示范省、国际旅游岛。海南设成生态示范省、国际旅游岛。海南的发展历史揭示的哲学道理是()的发展历史揭示的哲学道理是()部分制约整体,部分的发展对整体部分制约整体,部分的发展对整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发展起主导作用部分的功能之和构成了整体功能,部分的功能之和构成了整体功能,部分的发展就是整体的发展部分的发展就是整体的发展整体统率部分,部分的发展服从和整体统率部分,部分的发展服从和服务于整体服务于整

37、体只有在统筹全局的前提下发展好局只有在统筹全局的前提下发展好局部,才能实现整体目标部,才能实现整体目标 A. B.C.D.训练训练训练训练解析解析解析解析答案答案答案答案在国家发展战略布局在国家发展战略布局下,海南成为全国最大下,海南成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说明部分的经济特区,说明部分的发展要服从和服务于的发展要服从和服务于整体,要在统筹全局的整体,要在统筹全局的前提下发展局部,实现前提下发展局部,实现整体最优目标,整体最优目标,正正确;整体处于主导地位,确;整体处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整体统率着部分,部部分起主导作用,说法错分起主导作用,说法错误;整体由部分构成,误;整体由部分构成,但

38、整体和部分有着区别,但整体和部分有着区别,不能把部分的发展等同不能把部分的发展等同于整体的发展,于整体的发展,错误。错误。命题角度命题角度2 2系统优化的方法系统优化的方法 管理学中有个管理学中有个“米格米格25效应效应”:苏:苏联研制和生产的米格联研制和生产的米格25喷气式战斗喷气式战斗机,所使用的许多零部件与美国战机机,所使用的许多零部件与美国战机相比要落后得多,但由于在整体设计相比要落后得多,但由于在整体设计时对各零部件进行了更为协调的组合时对各零部件进行了更为协调的组合设计,从而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设计,从而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该战斗机因其优越性能广受世界各国该战斗机因其优越性能广

39、受世界各国青睐。这启示我们在处理复杂工作时青睐。这启示我们在处理复杂工作时要要 ()学会运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学会运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重视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重视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树立创新意识,敢于否定一切传统树立创新意识,敢于否定一切传统A. B. C. D.“米格米格25”效应效应体现了构成事物体现了构成事物的要素、部分以的要素、部分以优化的方式构成优化的方式构成整体可以使整体整体可以使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的结果,能之和的结果,符合题意。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材料未体现;观点错误。观点错误。训练训练训练训练解析解析解析解析答

40、案答案答案答案请完成请完成请完成请完成创新设计创新设计创新设计创新设计P213P213P213P213典例及对应训练。典例及对应训练。典例及对应训练。典例及对应训练。唯唯物物辩辩证证法法的的联联系系观观四个概念四个概念一个关系一个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联系、整体、部分、系统联系、整体、部分、系统联系客观性要求、联系多样性要联系客观性要求、联系多样性要求、整体与部分关系的方法论要求、整体与部分关系的方法论要求、系统优化的方法论要求求、系统优化的方法论要求课堂小结课堂小结共同回忆共同回忆一下吧?一下吧?四个要求四个要求三个特征三个特征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