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篇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67636555 上传时间:2024-07-21 格式:PDF 页数:89 大小:3.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篇(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515 篇篇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 1课文精解与编排意图课文精解与编排意图课文第 1 自然段首先从总体入手, 介绍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接着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和吃食、姿势几个方面具体来写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第 2 自然段从松鼠的活动范围树上(不侵犯人类)、活动时间夜晚(不骚扰人类)等两个方面着重介绍了其性格特征驯良。第 34 自然段侧重写了松鼠的行为特征乖巧。一从它横渡溪流时的情景来表现它的智慧;二从“有人触动大树”时的反应来表现它的警觉;三从储备食物过冬来表现它的聪明;四从蹦跳的动作来表现它的轻快

2、; 五从不高兴时发出的恨恨声来表现它丰富的感情。作者还列举了松鼠搭窝的经过,从选址、建造、居住及窝口的特点等方面来表现它的聪明、勤快,进一步突出了它的乖巧。最后在第 5 自然段补充介绍了松鼠的生育情况, 何时换毛及喜欢洁净的生活习性。这篇课文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文艺性说明文(又称科学小品)。它以准确性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在说明角度、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与鲸有很大不同。从说明的角度来看,鲸侧重于介绍鲸的形体特点和生活习性,而_侧重于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动;从表达的方法来看,鲸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而 _主要是采用比喻、拟人手法生动形象

3、地说明事物;从语言风格上来看,鲸的语言精练平实,而_的语言生动传神,极具文学色彩。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继续激发学生喜爱动物、热爱自然的感情, 增强保护动物、 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是通过与 鲸进行比较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进一步领会说明文的表达方法。教学_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松鼠的可爱之处及生活习性特点,并通过与鲸进行比较阅读,探究两篇课文不同的写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教路点睛1.教学前,先布置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和松鼠的有关知识,丰富学生对松鼠的认识。2.教学这篇略读课文时,应先引导学生读熟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松鼠特点的。为了促进学

4、生与文本的对话, 可让学生就喜欢的课文某一部分内容绘制一幅图,给它起个名称,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说说喜欢的理由,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3.在初步感悟、理解课文之后,还应引导学生探讨作者是怎样写松鼠特点,从而体会作者说明的顺序及语言的生动形象(比喻、拟人),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价能力。4.探究_与鲸在表达上的异同,是本课的教学重点。5.在学习了两篇介绍动物的_后,可以进行一次改写练习,引导学生将课文鲸仿照 _的表达方法进行改写,也可以让学生将_仿照鲸的表达方法改写成一般性说明文。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认识 11 个生字。正确读记“乖巧、训良、矫健、机警、玲珑、躲藏、追逐、错杂、狭窄、勉强、遮

5、蔽”等词语。2自读课文,从课文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的描写中理解松鼠外形、性格、行为特点,感受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3学习用比喻、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手法。4与鲸对比,体会 _与鲸在表达方法上的异同点。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学习课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教学准备: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一、创设情境今天老师要跟大家介绍的也是一种小动物, 它是谁呢?别着急,它来了(用多媒体播放“松鼠”),看完之后,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你刚认识的这位朋友, 说说你最喜欢它什么?用一个词概括一下。那么, 大家想不想了解更多关于这位朋友的秘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法国著名

6、博物学家布丰的一篇文艺性说明文 松鼠。请谁来给大家简介一下这篇_的作者或松鼠的情况。二、整体感知,明确目标二、整体感知,明确目标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2读阅读提示,想想:这篇_要我们了解什么?反馈: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松鼠?想想课文在表达上与鲸有什么相同与不同?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三、合作探究三、合作探究1 1你能用一句话或几个词语概括出松鼠的特征吗?你能用一句话或几个词语概括出松鼠的特征吗?明确:(松鼠是种漂亮的小动物,它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2 2小组讨论:小组讨论:(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松鼠?(课文第一自然段首先从总体入手,介绍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

7、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接着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和吃食姿势几个方面具体来写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第二自然段从松鼠的活动范围树上(不侵犯人类)、活动时间夜晚(不骚扰人类)等两个方面着重介绍了其性格特征驯良。第 34 自然段侧重写了松鼠的行动特征乖巧。一从它横渡溪流时的情景来表现它的智慧;二从“有人触动大树”时的反应来表现它的警觉;三从储备食物过冬来表现它的聪明;四从蹦跳的动作来表现它的轻快; 五从不高兴时发出的恨恨声来表现它丰富的感情。作者还列举了松鼠搭窝的经过,从选址、建造、居住及窝口的特点等方面来表现它的聪明、勤快,进一步突出了它的乖巧。最后在第 5 自然段补充介绍了松鼠的生育

8、情况,何时换毛及喜欢洁净的特点。)(2)想想课文在表达上与鲸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松鼠 一文以准确性说明为前提, 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在说明角度、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与鲸有很大不同。从说明的角度来看, 鲸 侧重于介绍鲸的形体特点和生活习性,而_侧重于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动;从表达的方法来看,鲸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而_主要是采用比喻、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从语言风格上来看,鲸的语言精炼平实,而_的语言生动传神,极具文学色彩。)(3)你喜欢松鼠吗?请你结合课文介绍的顺序说说松鼠在哪些方面讨人喜欢?3 3经过小组讨论后,有没有还未解决的呢?说出来,我们经过小

9、组讨论后,有没有还未解决的呢?说出来,我们大家一起来解决。(互相质疑,解疑)大家一起来解决。(互相质疑,解疑)4 4能言善辩能言善辩下列有两段同样是介绍松鼠的文字, 试与原文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在高处活动,因为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 玩耍、 吃东西, 它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做船,用自己的尾巴当做帆和舵。它十分警觉,只要有人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松鼠的窝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一胎能生三四个。松鼠亦称灰鼠,哺乳纲,松鼠科。体长 2028 厘米;尾蓬松,长 1624 厘米。体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腹面白色。冬季耳有毛簇。

10、林栖,用树叶、草苔筑巢,或利用鸦、鹊的废巢。嗜食松子和胡桃等果实,有时食昆虫和鸟卵。年产 14 窝,每窝产 510 仔。分布于我国东北至西北,以及欧洲各地。毛皮可制衣,尾毛可制笔。五、拓展延伸五、拓展延伸1 学习了_之后, 你觉得如何才能更好地介绍动物呢? (讨论)(A、准确、生动的语言;B、合理清晰的结构;C、鲜明的事物特征;D、恰当选用说明方法。)2仿造鲸的表达方法,改写_或仿造松鼠的表达方法,改写鲸。六、作业布置六、作业布置改写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 2设计理念:设计理念:以“火攻”为切入口,以说“计策”为主手段,引领学生关注琢磨课文语言, 于语言的体会中感受人物的智慧

11、, 故事的魅力,表达的方式,从中激发学生阅读历史类故事的趣味.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就词解词、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掌握本课重点字词.2、通过概括文意、概说计策,学会简练复述文本的方法.3、通过重点语句的体会,感受三国人物的鲜活形象,从中受到人文熏陶.4、通过深层质疑,引导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学时间:两课时教程预设:教程预设:一、揭题导入(包括课前)1.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2.谈三国故事(重在学情的了解,便于学习的调整)3.引赤壁之战解赤壁:赤壁,山名.在今湖北省蒲圻县西北.赤壁山险峻而又雄伟, 临江是拔空昂立的崖头, 犹如战马扬蹄, 踏破万顷烟波,石壁西侧镌刻着的

12、“赤壁”二字,相传为东吴大将周瑜所书,力盖千钧.说题意:(要求说得清楚简要)二、初读感知1.放声读文,了解大意.2.质疑问难,了解学情.(重在不懂的字词;不太常见的词句.)反馈:1.字词:顺学字词划词,读词,有没有不懂的?调兵遣将(遣的字形?谁?驻)丢盔弃甲(谁?逃)自不量力(硬拿鸡蛋去跟石头碰)不计其数无心应战率领抵挡计策缆绳(在于培养学生灵活理解词语的能力,而不是局限于字典、参考的等现成的答案.)2.内容自由概括;围绕标题概括;围绕标题完整概括.(培养学生概括说话的能力.)三、深究火攻1.为什么火攻是个好主意?(以此带动全文的学习)自由发表黄盖的话:读好黄盖的话:该用怎样的语气读?胸有成竹

13、地诚心诚意地恭恭敬敬地得意洋洋地?读懂黄盖的话:黄盖的话道理何在?为什么相持没好处?只要用火攻,想逃也逃不了?联系前文2.赤壁之战火攻打败曹操,还有一步很重要的是什么?黄盖的假降信说东吴兵少说后面为什么没用冒号?黄盖会怎么说?3.黄盖的计策:说了一遍?非常满意妙计!黄盖会怎么说?说清要点.自由准备:做上记号:哪些地方必须说清楚的?自由练说:同桌互说:一说一听,提出意见.(分角色)推荐示范集体评议:清楚,简练4.计策妙不妙?析原因,探性格.读文中语句,验证体会.为什么 3 万打败了 80 万?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黄盖的足智多谋曹操的狂妄自大、骄傲心态5.为什么不写清妙计?只用了四个字:说了一遍?

14、写法:不重复、留下悬念,激发兴趣.小说作者罗贯中(以上各环节重在于文中相应语句的体会,朗读、感受,使学生具体情况调整学习内容, 在说的过程中带动文本重点语段的学习,同时达成单元复述的重点训练.)四、课外拓展其实文中有好多问题的?文中省略了很多情节.课外阅读故事交流说故事谈人物背古诗谚语、歇后语等等.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3 3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认识 3 个生字,会写 2 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会讲这个寓言故事,了解“相濡以沫”的寓意,会用这个成语。教学重点:熟读背诵课文,理解文意教学准备:挂图、有条件的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备课人:初鹏备

15、课时间:上课时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自己读课文,读正确2、教师范读,注意断句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3、学习生字:濡 沫 涸4、练读课文,读熟练二、学习课文1、借助书下注释,试着自己讲讲课文的意思2、指导理解文意1)泉涸:涸:干涸,泉水干枯的意思2)鱼相与处于陆:(许多)鱼一起(就)呆在陆地上。相与:表示同时同地做某件事。可译为“共同”。于:在3)相呴以湿:(它们)互相哈气用来湿润(对方)。呴:张口呼气;嘘气。以湿:使湿润。4)相濡以沫:互相用水沫(使对方)沾湿。3、朗读背诵课文4、总结:庄子是一个洒脱的人。庄子的意思其实是说,与

16、其两人身处困境,相濡以沫,相扶前行,不如大家都开开心心,没有身入困境,也彼此从来不曾认识对方。三、拓展阅读【原文】 “ 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 皆物之情也。彼特以天为父, 而身犹爱之, 而况其卓乎,人特以有君为愈乎己,而身犹死之,而况其真乎?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呵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 佚我以老, 息我以死。 故善吾生者, 乃所以善吾死也。 ”【译文】死生是天命,人世有夜昼的永恒是自然。人对此不能参与其中,这都是事物的常情。那人只把天当作父亲,还终身很爱戴它,何况那卓越的真人呢?人们只认为国君胜

17、过自己,还终身很情愿为他去死,何况那真人呢?水源干枯了,鱼儿一起在陆地上,用湿气互相呼吸,用口沫互相沾湿,还不如在江湖里互相忘掉。与其称颂尧而谴责桀,不如把两者忘掉来归化那道。天地赋予形体让我承受,赋予生命让我劳累,赋予衰老让我安逸,赋予死亡让我安息。所以把自己活着看作是乐事,也就是把自己死去看作是乐事了。四、布置作业:语文书后给出了四个成语“杞人忧天” “塞翁失马”“画蛇添足”“铁杵磨针”,查找资料了解这几个寓言的内容,并了解寓意。板书设计:相濡以沫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呵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4 4教学要求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

18、本课的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抓住人物的言行,推想人物的心理,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做人要坦诚,对人要真诚”的道理。重点、难点重点、难点1.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2.通过抓住人物的言行,推想人物的心理,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做人要坦诚,对人要真诚”的道理。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课时两课时酿酿吱呀一声,门轻轻地开了。东东不声不响地走进屋里,放下书包,坐在椅子上,耷拉着脑袋,没精打采的。 句导读:“不声不响” “耷拉着脑袋” “没精打采” 表现出东东心事重重。 这个开头有什么特点?段导读:写东东没精打采地回到家。奶奶挽着袖子, 从厨房里走出来, 一看他蔫(nin)头耷脑的,有点儿吃惊

19、。 平时他放学回来,总是高高兴兴的,不是拿着腔调儿朗诵(sn)“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就是喊“奶奶,我饿了”,从来没有这样的老实劲儿。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该不是病了吧?从本句可以看出奶奶是一个怎样的人?奶奶担心地抚摸一下他的额头,凉丝丝的,一点儿也不热。“一点儿也不热”说明了什么?他是怎么啦? 在这里提出疑问有什么作用?段导读:奶奶怀疑东东是因为病了才没精打采的。“东东,告诉奶奶,出了什么事儿?”段导读:奶奶的疑问,也是读者想知道的。“奶奶,语文老师读课文,我给她挑了一个错儿,她会不会生气?” 他仰着脸问。 概括一下东东没精打采的原因是什么。 段导读:写东东的反问,也是东东心里想不

20、通的地方。奶奶一听是这么一件小事,毫不在意地笑了。不过,照例又数sh落了他几句:“你这个孩子,总好 多嘴多舌,大家尊敬老师,你给老师挑毛病,老师会不生气?”他轻轻地“啊”了一声,心里还有些想不通。 “想不通”说明了什么?说他不尊敬老师,实在委屈,尤其对这位年轻的语文老师。 文中的哪个词能进一步说明东东“耷拉着脑袋,没精打采的”的原因?她刚从师范学校毕业, 给学生的印象一直很好。她个子不高,身体单薄,脸色有些苍白,扎着刷把辫儿,像个高中生,一点儿老师的架子也没有。 对老师的外貌描写表现了老师怎样的性格特点?下课时把教案放在窗台上, 不是跟男生掷飞碟(di),就是同女生跳橡(xin)皮筋。她的课讲

21、得也好,清楚明白。她特别善于朗读课文,那柔和悦耳的声音,那么富有感染力,仿佛能把人带入诗的境界。 对老师的这几句描写,意在说明什么?东东喜爱听她朗读,时常模仿她的腔调和姿态,练习朗读。 句导读:这句话一方面写出了东东十分喜欢、佩服自己的老师,另一方面表现了东东是个学习十分认真的孩子。 从本句可以看出东东对这位老师的态度是什么?段导读:写老师留给东东的印象。今天语文课学习朱自清的春。老师朗读课文时,教室里静静的,一点儿杂音也没有,只有她那充满青春气息的声音在回荡。 说说这句话与上文之间的关系。 东东平心静气地倾听着,他被深深地打动了,陶醉在一种不可名状的对春天的向往中。段导读:写老师朗读课文春,

22、东东被老师的朗读打动了。老师读得越来越起劲, 脸上焕(hun)发着怡(y)然自得的神情。 本句是如何说明老师朗读课文非常用心的? 当她读到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yn)酿”时,他忽然听出她把“酿”字念成“yng”,不觉感到有些惋(wn)惜。 “惋惜”二字说明了什么?要是别的老师读错一个字,他也许不会这么注意。 为什么别的老师如果读了错字,东东会不在意? 这个老师却是他敬佩的有水平的老师。他感到应当立即向老师提出来,禁不住大声说:“老师,您把酿字读错了!”句导读:这一系列心理活动的描写道出了东东在课堂上指出老师错误的原因:他是真诚地想

23、帮助老师纠正错误,而不是“瞎挑刺儿”,更不是“不尊重老师”。 东东的发言在_结构上有何作用?段导读:本段写老师在朗读课文的时候读错了字,而东东当堂指出了老师的错误。霎(sh)时,教室里肃穆(m)的气氛被破坏了。 老师吃了一惊, 微微皱了一下眉, 黑亮的眼睛闪着冰冷的光, 注视着他。 “吃了一惊”“冰冷”分别说明了什么?同学们也扭过头,投来抱怨的目光好像剧场里的观众发现了一个捣(do)乱分子。 句导读: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写出了东东出其不意的话语打破了教室里肃穆的气氛,受到了大家无声的指责。 “抱怨”一词说明了什么?他意识到自己太冒失,想申辩,但缺乏 (f)勇气,便懊恼地低下头,满脸通红。 东东

24、为什么“低下头”,且“满脸通红”?段导读:写在东东指出老师的错误后, 老师和同学们的反应。老师迟疑片刻, 什么也没说, 又接着朗读了下去。 老师 “什么也没说”,说明了什么?然而,她读得不那么流畅了,声音呆板,并且又念错几个字。下课的铃声一响,她就收起教案走了,显得很不开心。 “呆板”“又念错”“收起”等行为说明了什么?段导读:写老师在东东指出错误后,没有什么表示,却非常尴尬。这时,班里就像开了锅,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句导读:总起句,它不仅是对本段内容的概括,而且也是下文东东为同学不理解自己而感到苦恼的原因之一。有的说,老师根本没念错,他瞎(xi)挑刺儿;有的说,老师即使念错了,也不奇怪

25、,不应该当场就提,不尊重老师,影响了课堂教学。 同学们如何看待东东对老师的批评?他被说得晕头转向, 担心老师记他的仇。 _在这里说出了东东的担心,在_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段导读:写同学们的议论。“奶奶,老师会记我的仇吗?”他走进厨房,又问。 “又问”说明什么?“吃一堑(qin),长一智,明天上学向老师认个错吧!”段导读:写奶奶的回答,说明奶奶非常明事理。怎么向老师认错呢?他感到很苦恼,晚饭吃得也不香。第一部分(第 114 自然段):写在上语文课时, 东东直言老师把“酿”字读错了。班里同学们的议论,使他担心老师会记自己的仇。回到家里奶奶也劝他向老师认错。他感到很苦恼。第二天上语文课,看见老师一进教

26、室,东东就有些紧张,难为情地低下了头,生怕老师看他。句导读:这句写出了东东紧张的心情,担心老师会批评他。老师站在讲台上,坦然地环视一下大家,清澈(ch)的目光停留在他身上。 “清澈”一词说明了什么?与上文中的哪个词形成了对比?他吓得心突突乱跳,一动也不敢动, 担心老师挑他的毛病“担心老师挑他的毛病”与上文中的哪一句相照应?“同学们,打开书,翻到六十八页。”等大家翻开书之后,老师郑重地说, “昨天, 我把 酝酿 的 酿 字念错了。 “郑重”说明了什么?当时刘东东同学给我指出来了,我还不相信,因为我读书的时候老师也教我读yng。我回去向几位老师一请教,才知道念yng是吉林地方音,标准音要读ning

27、,请大家注意。多亏刘东东同学及时给我纠正了, 不然我就要一错再错了。所以,我要感谢刘东东同学,并欢迎大家帮我改正错误。” 句导读:表现出老师的坦率,可以看出这位语文老师是个工作认真、平易近人的好老师。段导读:老师在发现自己的错误后,坦诚地向同学承认自己把“酿”字念错了,并表扬了刘东东。东东一听老师不但没有生他的气,而且还表扬了他,就激动得站起来说: “老师, 我昨天没举手就在下面说话, 影响了上课,请您原谅。” 东东也向老师道歉,其原因是什么?段导读:东东也知道了自己的错误,并向老师道歉。老师清澈的眼睛里闪烁着亲切的微笑,点了点头。句导读:老师眼中的“微笑”是对东东敢于指正的赞许, “点了点头

28、”是对东东此番话的理解。 这些细节是对师生间诚心诚意的情感交流的具体描绘。他高兴地坐下了,心里流淌着一股热流。他想,要是这时能飞回家去,该有多好啊!那样,他就可以立刻告诉奶奶:我们的老师,是一位多么好的老师啊! 从文中可以看出老师是个怎样的人?段导读:写在老师承认错误后,东东内心的感受。第二部分(第 1519 自然段):写老师坦诚地向同学们承认自己把“酿”字念错了,要感谢刘东东同学,并欢迎大家帮助自己改正错误。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2.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生字卡片。一 质疑导入1.“酿”这个字该怎样读?(ning)2.你能用“酿”字组个词吗?(酝酿、酿造)3.看

29、到这个题目,你还想了解什么?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2.同学互读,要读得正确、流利。3.汇报自学成果。(1)出示生字,读准字音。(2)重点指导。氛:不要误读为 fn。乏:不要误读为 f。皱:不要误读为 zu。(3)分类记忆生字。左右结构:酿 朗 诵 例 橡 练 焕 穆 皱 捣 瞎上下结构:耷 半包围结构:氛 独体结构:肃 乏(4)解释词语。不声不响:不说话,也不出声。没精打采: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jn)头。采,精神。蔫头耷脑:耷拉着脑袋。形容人情绪低落、无精打采的样子。数落:责备。多用于口语。多嘴多舌:形容爱插嘴说话。不可名状: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名,说出

30、。状,描述。怡然自得: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吃一堑,长一智:受一次挫折,长一次见识。比喻从失败中、挫折中吸取教训。三 理清_结构1.默读全文,思考:全文围绕着“酿”字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可分为几部分。2.学生默读,小组内讨论分段。3.全班交流。课文记叙了围绕着“酿”字发生的一件事。可分为两部分来理解。第一部分(第 114 自然段):写在上语文课时, 东东直言老师把“酿”字读错了。班里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议论,使他担心老师会记自己的仇。 回到家里奶奶也劝他向老师认错。 他感到很苦恼。第二部分(第 1519 自然段):写老师坦诚地向同学们承认自己把“酿”字念错了,要感谢刘东东同学,

31、并欢迎大家帮助自己改正错误。四 熟读课文,拓展思维1.用自己的话说说_围绕着“酿”字写了一件什么事。2.默读课文,说说东东感到苦恼的原因。(1)学生读第 1 自然段,用笔画出原因。(2)想象着东东的心情默读。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做人要坦诚,对人要真诚”的道理。重点句投影。一 回顾全文昨天,我们初读了课文,谁来说说全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二 引导质疑1.指名读描写东东心理变化的句子。2.出示:(1)东东不声不响地走进屋里,放下书包,坐在椅子上,耷拉着脑袋,没精打采的。(2)第二天上语文课,看见老师一进教室,东东就有些紧张,难为情地低下了头,生怕老师看他。老师站在讲台上

32、,坦然地环视一下大家,清澈的目光停留在他身上。他吓得心突突乱跳,一动也不敢动,担心老师挑他的毛病(3)他高兴地坐下了,心里流淌着一股热流。他想,要是这时能飞回家去,该有多好啊!那样,他就可以立刻告诉奶奶:我们的老师,是一位多么好的老师啊!读读句子,你读懂了什么?(东东的心理由担心到紧张,最后到高兴。)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这种变化。再读东东的心理描写, 你会产生哪些疑问?(为什么东东会有这样的心理变化?)三 深入体悟,感知课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变化?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的内容理解下列句子。1.出示句子:下课时把教案放在窗台上,不是跟男生掷飞碟,就是同女生跳橡皮筋。她的课讲得也好,清楚明

33、白。她特别善于朗读课文,那柔和悦耳的声音, 那么富有感染力, 仿佛能把人带入诗的境界。(1)从这几句话中,我们看出这是怎样的一位女教师?(这几句话是写老师留给大家的印象,她在大家心中的形象是完美的。表明这位老师在学生的印象中非常和蔼可亲,讲课很好, 知识丰富, 擅长朗读。 这与后文老师读错字形成鲜明的对比。 )(2)下课时,她还可能和同学在一起玩什么?你能用“不是就是”的句式说说吗?(3)这样的教师你喜欢吗?(4)带着喜爱之情,再读读这几句话。2.出示句子:东东平心静气地倾听着,他被深深地打动了,陶醉在一种不可名状的对春天的向往中。(1)读到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东东被老师的声音打动了,进一

34、步说明老师的声音很动听。)(2)想象一下,东东听了老师的朗读联想到了什么?课件展示:(填空练习)听着老师的朗读,东东仿佛看到了 ,看到了 ,听到了 ,听到了 ,他真想 。(3)这又是怎样的一位女教师?(教学水平高。)(4)怀着敬佩的心情再来读读这句话。3.出示句子:他高兴地坐下了,心里流淌着一股热流。他想,要是这时能飞回家去,该有多好啊!那样,他就可以立刻告诉奶奶:我们的老师,是一位多么好的老师啊!(1)为什么东东的心中流淌着暖流呢?(这是老师承认错误后,东东内心的感受,也表明勇于承认自己错误的人会得到人们的尊重。)(2)听了老师的话,你对她有什么新的认识?(老师知错就改。)(3)有感情地读读

35、这几句话。4.你喜欢这位老师吗?为什么?(喜欢。她知错就改,勇于在学生面前承认错误,是一位好老师。)四 拓展延伸1.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2.请你对家人说说学完这篇课文后的感受。1._语言浅显,所叙述的事情也很常见,易于被学生理解。让学生换位思考,假如你遇到这样的情况,会怎么做?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相机点拨指导。2.在指导朗读课文的时候要读出课文中人物心理的变化, 特别是东东的心理变化。在读东东向老师承认错误前心里的苦闷时,可以用低沉的语气。在老师承认错误后,要读出东东心里的激动,可以用轻松、舒缓的语气。1.看拼音,写词语。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照例( ) 焕发( )惋

36、惜( )缺乏( )3.照样子,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1)老师下课时把教案放在窗台上,不是跟男生掷飞碟,就是同女生跳橡皮筋。(2)老师不但没有生他的气,而且还表扬了他。4.在加点的字正确读音下面画“”。5.东东今天为什么蔫头耷脑的?6.放学后,东东一路小跑回到家,他有一肚子的话要对奶奶说。他会说些什么,怎么说?请你写下来。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我们都难免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挑战权威、质疑老师。有人说,不会提出个人见解的学生多半不是好学生。可是老师毕竟是长者,即便他们在某一个环节上犯了错误,作为学生也要尊重他们,选择合适的时机以恰当的方式向他们提出。老师几乎每天都要对学生

37、的行为作出评价, 帮助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引导学生提高认识。作为学生,应当尊重老师。然而,对老师毕恭毕敬、唯唯诺诺未必就是尊师,向老师直抒己见、 表达不同的观点未必就是不尊师。 关键是怎样给老师提意见。调查发现大多数老师都表示可以接受学生给自己提意见, 但希望提意见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应该注意给老师留些面子。一位老师的话具有一定代表性:“学生应该允许老师犯错误,老师不是完美的,如果老师有观点不正确或是误解了某个同学时,学生应用正确、恰当的方式给老师提出来,这样更有助于老师的自我反省。但是,作为学生也应该在老师偶尔犯错的时候保持一份理解和宽容。向老师提意见语气要委婉、时机要适当。如果老师冤枉了

38、你,当面和老师顶起来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还会由于时机不对而有可能激化矛盾。不管怎么说,老师是长者,学生应该照顾老师的自尊心和面子。”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5 5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认识“所、牧、捕、蝉、闭、立”6 个生字,会写“童、立”2 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3、背诵古诗。二、重点难点:二、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振”、“意欲”、“忽然”的意思。2、深入体会“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的含义。3、理解诗意并有感情地朗读。三、教学过程:课前听音乐、看图片,交流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一)谈话导入。1、师:刚才我们聊了同学们看见、听见了什么,这是同

39、学们的“所见”,老师看见同学们坐得端端正正,听同学们回答问题声音响亮,这是老师的“所见”。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首古诗,诗的题目就叫所见。2、板书课题。指名读,读准“所”的平舌音,再全班齐读。3、这首诗是清代一个著名诗人写的,你们知道他是谁吗?(板书:袁枚),正音“枚(mi)”。(二)新授。1、一读:读准字音。师:那诗人袁枚的“所见”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02 页,借助拼音自由读一读古诗,遇到生字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2、学习生字词。(1)出示注音的生字词,指名读,带读。所(su)见(jin) 牧(m)童(tn) 捕(b)鸣(mn)蝉(chn) 闭(b)口(ku)立(l)(2)去掉拼音认

40、读。开火车读。(3)去掉词、读生字。师:请同学们来认识今天的生字宝宝。男、女赛读。所、牧、蝉、捕、闭、立。所:分析字型,“所”字左边的偏旁是“户”的变形,表示与房屋建筑有关。牧:与“枚”区别辨认。蝉:课件展示图片,简单介绍。俗称“知了”,属于昆虫类,雄性的腹部有发声器,会发出叫声。捕、闭、立:引导学生做相关动作来学习。3、二读:读通诗句。师:调皮的生字宝宝回到诗中,你们还会读吗?注意读流利。4、三读:读出节奏。师:中国古诗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节奏感、韵律美,所以,要把古诗读好,不仅要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还要读出节奏。下面听老师读一读。 (课件出示:画好节奏线的古诗句。)(点名读、齐读)5、联系插

41、图,想想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交流,读词,贴生词卡片。如:牧童、黄牛、林、鸣蝉(1)“鸣”左边一张口,右边一只鸟,根据字型,你能猜出它的意思吗?(生:鸟叫)这里是指谁叫呢?(生:蝉叫)这就是“鸣蝉”。(2)预设学生没有说到“林樾”。师:观察插图,图上还有什么呢?(生:树)找找诗中哪个词有树的意思。 (生:林樾)对,这两个字的部首都是“木”,说明与“树木”有关。一棵树叫林吗?密密麻麻的树,一棵挨着一棵,形成了绿色的树荫,这就是“林樾”。6、逐句品读,整体感知诗的意境美。(1)品读:牧童骑黄牛。瞧!一个牧童骑着一头老黄牛慢悠悠地走来了,这就是牧童骑黄牛。牧童天天放牛,和牛可亲了。他骑在宽厚的牛背上,

42、摇呀摇,晃呀晃,那感觉怎么样啊?(生:开心、快乐、自在、悠闲)请同学们把自己想像成小牧童骑在牛背上,读出“骑”牛自在、悠闲的感觉。(2)品读:歌声振林樾。小牧童骑着黄牛, 慢悠悠地走着, 走进了什么地方呢? (生:树林里)那树林会有什么呢?(生:树、草、花、蜻蜓、蝴蝶)看到这样的美景,小牧童的心情会怎样呢?(生:欢快、高兴)多美啊!多舒服啊!小牧童忍不住(生:唱起歌来)那歌声怎么样?(生:响亮)从诗中哪个词知道他的歌声响亮呢?(生:振)这就是歌声振林樾。请同学们读出歌声的响亮。他的歌声这么响亮,连树上的叶子也听到,它们一片一片把歌声带到更远的地方, 歌声在树林间回荡。 请同学们再读读, 读出歌

43、声的回荡、悠长(3)品读:意欲捕鸣蝉。正当小牧童唱得高兴的时候, 树林中另一个天才音乐家也高声唱了起来,你们听,它是谁?(生:蝉)它的歌声多么得意呀!看看插图,小牧童这时有什么表现呢?(生:呆了、愣住了)他为什么发呆呢?(生:被蝉的歌声吸引了)他还会想什么呢?(生:想要抓住蝉)对,这就是意欲捕鸣蝉。小牧童非常想捕到这个鸣蝉,请同学们读读,读出想要捕蝉的紧张、急切。(4)品读:忽然闭口立。牧童想捕到这只蝉,那还能唱歌吗?(生:不能)所以他就(生:停止歌唱,闭口立)。从唱歌到闭口立,这个动作变化快还是慢呢?(生:快)从哪个词看出来?(生:忽然)这就是忽然闭口立, 请同学们读读, 读出停止歌唱的迅速

44、。既然是停止歌唱,我们还要读出安静、无声的感觉。再读读吧。7、多可爱的小牧童啊!这一切看在诗人的眼中,于是诗人把一切都写进了诗中,让我们也记住这个可爱的小牧童吧。接下来, 通能老师黑板上的提示, 试一试, 能不能把这首诗背下来呢?(自由背、个人背、全班齐背)8、古诗不仅读起好听,唱起也很好听呢!下面我们跟随音乐一起来学唱歌曲所见吧。9、指导书写:立、童。(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想想怎样才能把它写好?要注意什么?谁来给大家提个醒?(2)看老师写,同学们伸出右手食指在桌子上书空。(3)在自己的田格本上写一写,每字写一行。 (教师巡视)(三)拓展、链接。这首诗的作者袁枚,又叫随园老人。

45、他的作品大多写对日常生活的感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流畅。下面老师向大家推荐一首。(老师带读)题画清袁枚村落晚晴天,桃花映水鲜。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u)眠。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6 6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课文的写法, 围绕自己的心爱之物去写习作。2.办一期“我的心爱之物”习作专栏,贴上习作和图片,引导学生之间互相分享交流。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能写清楚心爱之物的外形,得到心爱之物的过程,以及成为自己心爱之物的原因。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能结合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去写习作。教具准备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钟爱的东西, 你的心爱之物是什

46、么呢?是生日时爸爸送的玩具熊, 还是妈妈送的小白兔?是爷爷奖励你的旱冰鞋,还是妈妈在寒冷的冬夜为你赶织的毛衣?今天,我们的习作就是围绕“心爱之物”来写的。现在就让我们写一写“我的心爱之物”吧。二、审题指导(出示课件 2)1.读题目,你都了解到了什么?(板书:心爱之物)2.你认为这次习作的重点应在什么上下功夫?(板书:心爱之物的外形心爱之物得到的过程我和心爱之物之间发生的事)三、组织材料。(出示课件 3,4)1.想想什么是自己的心爱之物, 是什么原因让你对它产生这样的感情。按要求准备。要求:(1)说一说它是什么。(2)说一说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样子的,你和它之间发生过怎样动人的故事。2.汇报自己的

47、选材。(1)请习作较好的同学先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听,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2)再请中等和有一定困难的学生进行汇报。同学和老师之间进行及时评价,友善地提出不足之处。四、突破难点(出示课件 5)1.刚才我们已经说过, 要写好这篇文的章重点是写清心爱之物的样子、得到的过程以及你和它之间发生的故事。怎样把这些写下来,形成一篇_呢?2.就刚才同学们的故事,大家提出修改方案。小组进行讨论,汇报讨论结果3.教师总结:描写心爱之物样子的时候,我们要抓住它的外形特点进行描写;简要介绍得到它的过程;详细介绍你们之间发生的故事。(板书设计:心爱之物得到的过程(略写)我和心爱之物之间发生的事(详写)五、

48、动笔练习(出示课件 6)根据你刚才的材料进行写作练习, 注意要把过程写得生动具体。六、小结:(出示课件 7)这节习作课,我们学习了写“我的心爱之物”这样的 _,我们在介绍自己的心爱之物的时候,要抓住特点,详略得当,做到中心突出,感情真挚。板书设计:我的心爱之物心爱之物的外形心爱之物得到的过程(略写)我和心爱之物之间发生的事(详写)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7 7教学要求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长征的象征意义。(3)正确、琉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以读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3.情

49、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长城的感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2)感悟长城的威武壮观, 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聪明才坚强意志、民族经的敬佩和赞叹,锻炼学生的顽强的意志。重难点、关键重难点、关键感悟长城的象征意义。课时划分课时划分一课时教具准备教具准备1.生字词语卡片2.长城图片以及相关的文字资料。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读诗词,导入新课一、读诗词,导入新课1.教师将文中第一自然段以诗歌的方式出现, 让学生有感情地读一读。2.教师指名反馈:读了这首诗歌,你有什么感受?(祖国幅员辽阔、祖国山河壮丽、祖国物产丰富)3.教师导:祖国有960 万平方公里,地大物博,这首诗带我们到了哪些地方?(

50、指名反馈:呼伦贝尔大草原、大兴安岭、鄂尔多斯戈壁、塔克拉玛干的沙滩、黄河故道、长江堤岸、长城)4.教师:在这么多景色壮丽的地方,令作者魂牵梦绕的是(学生齐答“长城)。同学们,一起把课题读一读。(教师板书课题)(以诗歌的形式将文中的段落作为序,让学生在朗读中了解祖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等特点,然后笔锋一转,自然地导入本课的重点长城)二、小组合作,深入探究二、小组合作,深入探究教师出示自渎提纲,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读课文。1.读准、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认真阅读课文,划出描写长城的句子。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长城的情感。4.讨论:长城象征着什么?(尊重阅读课文教学原则,以学

51、生为主体,发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三、集体反馈、突破重难点三、集体反馈、突破重难点(一)检查生字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一读。2、教师进行必要地再强调。3、教师出示词语卡片,学生一起读一读。(二)品读句子,体会长城的雄伟壮观1、指名反馈文中直接描写长城的句子我站立在宽阔的长城上,极目远眺:在广阔的天宇下,这古老的城墙,随着群山万壑绵延伸展,跌宕起伏,宛如横卧在华夏大地的灰色巨龙。那高大的烽火台,有的像奋起的勇士,傲视长空,有的像沉思的巨人,默对苍穹。、指名反馈。这段语句中,作者分别把长城比做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2、作者分别把长城比做巨龙、勇士、巨人,这样形象地写出了长城的雄伟、壮观以及磅礴的气势)、教师出示长城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加深感受,激发学生对长城的赞叹之情以及民族自豪感。、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三)展示资料,了解长城的象征意义1、教师导:站在长城上,赛外呼啸着的风、城墙上的古战场遗迹、让作者的脑海中浮现出长城的机理以及悲壮的历史来,你们搜集了哪些有关长城的历史故事来。2、学生自由地展示。3、教师。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四)结合课文,探讨长城的象征意义。1、教师:同学们,刚才通过讨论,你们觉得长城象征着什么呢?(学生反馈小组讨论的结果)2、指导引导学生从下面的语句中去感悟。“那

53、时候,我极想知道祖国究竟是什么样子,爸爸总是对我说:去长城吧,站在长城上就会知道了!我懵懂的童年,长城唤起了我对我们民族、我们祖先、我们伟大祖国河山一种庄严神圣的情感。”“是的,多么难忘啊,我体会到了父亲那句话的含义,而我们伟大祖国的形象也第一次在我心灵的胶片上感光。”“它不就是我们古老民族的伟大灵魂吗!”(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人民顽强不屈、雄伟气魄的象征)3.教师。四、课堂四、课堂、教师出示句子:“啊!长城!伟大的长城!你永远在我心中!”2、全班一起读一读这些语句。、指名说说对这些语句的理解。、教师:同学们,长城雄伟壮观,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人民坚强不屈。作为炎黄子孙,我们

54、应当奋发图强,维护祖国的尊严,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五、布置作业五、布置作业、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板书设计板书设计10_长城在我心中长雄伟壮观坚强不屈的中华民族城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8 8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鲸教学要求:教学要求:1、了解鲸的形体特点、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3、学习运用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表达方法写简单的说明文。教学准备:教学准备:鲸进化的图片,和 VCD;投影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22 课,齐读课题。二、导入新课

55、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鲸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么你能告诉大家鲸可以分哪两类吗?(须鲸、齿鲸)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接下来,我们继续看课文还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知识。三、学习课文(一)第一自然段作者一上来就向我们介绍了鲸的什么特点?(体形大)请大家读读课文, 找找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说明鲸的体形大的?根据学生回答,指导归纳说明方法并指导朗读。过渡:除此之外,作者还向我们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现在就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每组选择一个你们最感兴趣的部分,根据刚才的学习方法展开学习。(二)学习第四七自然段1、示学习要求:认真读课文,想想作者介绍了鲸的什么特点,他是怎样介绍的?2、生自学。3、汇报交流:哪组先来说,你

56、们一组都读懂了哪部分的内容。吃食(1)须鲸和齿鲸在吃食上有什么不同?从中你体会到鲸吃食有什么特点?(食量大)(2)作者用到了哪些说明方法?(3)分男女生读课文。呼吸(1)鲸呼吸时有什么特点?(用肺,喷水柱)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2)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形状也不一样(3)画一画鲸呼吸时喷出的水柱。出示学生的画,判断说明原因,用上“因为所以”说一句话。(4)师引读。睡觉(1)鲸睡觉时是什么样子的?(聚、头朝里、围成一个圈)(2)出示鲸的图片,指明上台摆败看。(3)对鲸睡觉的样子感兴趣的同学站起来读。生长(1)通过这一段你学到了哪些知识?(2)作者用到了哪些说明方法?(3)齐读课文。(三)学习进化过程

57、你们知道吗?很早以前鲸并不是这样的?出示鲸的进化图片,师做一个简单的介绍,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请大家读读课文,找找(陆地浅海海洋)鲸的进化经过了很长的时间, 从哪些词可以看出, 指导朗读。默读全文:说说为什么鲸不是鱼类而是哺乳动物?四、片段练习通过课文,我们了解了鲸的体形、进化、生活习性方面的知识,课前大家也收集了不少知识,如果你是鲸,最想向大家介绍哪些方面的知识。我们就来写一写投影出示:鲸的自述大家好,我叫鲸,来自大海深处。从你所收集的资料中,选择一个方面进行介绍,注意运用适当的说明方法,将特点介绍具体,详细。学生练笔。出示学生作品,集体评讲。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9 9

58、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有感情读诗,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2、过程和方法:合作学习,探究跌倒后应该怎么做。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诗歌的学习让学生知道跌倒后要勇敢地站起来,要有韧劲和毅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读诗,体会什么事物跌倒又带来了什么?2、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语言训练,导入新课。同学们平时晚上都做什么?有看电视的吗?谁喜欢看体育节目吗?请举手。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关于伦敦奥运会的新闻。这个人是谁啊?同学们,刘翔怎么了?【板书跌倒。】刘翔跌倒以后怎么做的?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诗歌,题目就叫跌倒。齐读课题。牧也:台湾诗人,十九岁时放弃

59、学习多年的画画,改以文字创作,现有千首以上的诗作。我们来看看诗歌中的跌倒是什么意思?二、初步朗读,感悟诗歌。1、同学们先听老师读课文。2、下面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找出不会的字词。教师领读:静谧、滋润。3、谁能读一读这首诗?三、创设情境,体会诗意1、同学们自己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诗中都写了什么事物跌倒了?又带来什么?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风-美丽落叶云-滋润的雨水太阳-静谧的夜晚“静谧的夜晚”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来欣赏一下。3、同学们,风、云、太阳真的会跌倒吗 ?现在想想跌倒是什么意思?(遇到困难、挫折。)4、想一想:谁能带着感情再读一读第一小节?谁能试着背诵一下第一小节?想一想美丽的落叶对风

60、说什么?滋润大地的雨水对云说什么?静谧的夜晚对太阳什么?5、过渡:看来跌倒也会有美好的一面,那我们还害怕跌倒吗?(不怕)如果跌到了,我们要怎样?板书:用最美丽的姿势站起来。好,和老师一起读第二小节!分别指名读第二小节。能把站起来读得更有力气吗?6、下面同学们讨论一下:最美丽的姿势指什么?(乐观的态度、顽强的毅力、坚定的信念。)7、如果你们遇到困难,会用最美丽的姿势站起来吗?现在老师就给大家出一个难题:同学们能把第二小节背诵下来吗?比一比谁背得快?是呀!每个人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 跌倒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什么?(不站起来、畏惧、退缩、不前进。)8、同学们谁能说一说:在生活中,你遇到过困

61、难吗 ?你是怎样面对这次挫折的? (同学们,我也想说说自己曾经遇到过的挫折,可以吗?记得十多年以前,我刚刚毕业参加工作。我在给学生上第一节课时, 我既看不懂学生的手语, 也听不清学生说什么,学生们也不明白我的意思。当时我难过极了,真想放弃老师这个工作,但是我一想到我的父母为了供我上学那么辛苦的赚钱,我怎能忍心放弃呢, 于是我便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 一定要坚持!同学们,最后我成功没有?对了,我成功了,因为我的努力,我今天才有机会站在这个讲台上!)同学们谁能说说自己遇到过的困难,你是怎样面对的?9、小结。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我们就是在一次次的跌倒中才获得成长的, 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在跌倒时用最美丽

62、的姿势站起来!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010一、教材解读一、教材解读1课文简说。打开课文,一只漂亮、乖巧、驯良、可爱的小松鼠向我们走来。它那漂亮的外貌、驯良的习性和乖巧的行为清晰地定格在我们的头脑中。我们在喜爱小松鼠的同时,不能不叹服作者精心细致的观察、生动传神的描写及准确精练的说明。课文第一自然段首先从总体入手, 介绍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接着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和吃食姿势几个方面具体来写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第二自然段从松鼠的活动范围树上(不侵犯人类)、活动时间夜晚(不骚扰人类)等两个方面着重介绍了其性格特征驯良。第 34 自然段侧重写了松

63、鼠的行动特征乖巧。一从它横渡溪流时的情景来表现它的智慧;二从“有人触动大树”时的反应来表现它的警觉;三从储备食物过冬来表现它的聪明;四从蹦跳的动作来表现它的轻快; 五从不高兴时发出的恨恨声来表现它丰富的感情。 作者还列举了松鼠搭窝的经过, 从选址、 建造、居住及窝口的特点等方面来表现它的聪明、勤快,进一步突出了它的乖巧。最后在第 5 自然段补充介绍了松鼠的生育情况,何时换毛及喜欢洁净的特点。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继续激发学生喜爱动物、热爱自然的感情, 增强保护动物、 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是通过与 鲸进行比较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进一步领会说明文的表达方法。这篇课文是一篇知识性、

64、科学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文艺性说明文(又称科学小品)。它以准确性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在说明角度、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与鲸有很大不同。从说明的角度来看, 鲸侧重于介绍鲸的形体特点和生活习性,而_侧重于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动;从表达的方法来看,鲸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而_主要是采用比喻、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从语言风格上来看,鲸的语言精炼平实,而_的语言生动传神,极具文学色彩。教学_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松鼠的特点,并通过与鲸进行比较阅读,探究两篇课文不同的写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2词句解析。(1)对句子的理解。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

65、,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这段话简直类似于文学作品中的肖像描写。一般“清秀”极少用来形容动物,就是形容人,多半也只形容少男少女,现在拿来形容松鼠的面容,加上“闪闪有光”的眼睛,写得非常惹人喜爱。特别是在写尾巴时,更加细致生动:先写其形状,把它比作“帽缨”,给人以联想和美感,表现出松鼠尾巴的美丽;再写具体功能,能“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表现出了松鼠形体的奇特之处。有人说,松鼠横渡溪流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横渡”是指从江河

66、等的这一边过到那一边。这句话介绍了松鼠横渡溪流的方法,两个“当作”写出松鼠不仅知道以树皮为船,而且还会用尾巴“扬帆”“使舵”,乖巧不言而喻。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这句话用“只要就”这一句式来表现松鼠灵敏的反应与动作。作者用了三个动词“跑”“躲”“逃”来表示松鼠对于微小危险的快速应变能力, 从而更显出它 “十分警觉” 的灵性,由此表现出它的“乖巧”。(2)对词语的理解。乖巧:合人心意,讨人喜欢;机灵,巧妙。驯良:和顺善良。橡栗:橡树的果实,外表皮有一层硬壳,圆形,呈棕红色,内仁如栗子,可食用。矫健:强壮有力。玲珑:

67、精巧细致。蛰伏:动物冬眠,潜伏起来不食不动。警觉:对危险或情况变化的敏锐感觉。苔藓:苔藓植物的一纲,属于这教案新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松鼠教案八,来自!一纲的植物,根、茎、叶的区别不明显,绿色,生长在阴湿的地方。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1认识 11 个生字。正确读记“乖巧、驯良、清秀、矫健、机警、玲珑、躲藏、追逐、强烈、溪流、警觉、触动、锐利、错杂、狭窄、勉强、遮蔽”等词语。2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3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4能用较准确、生动的文字对某一种动物的特点进行说明。三、教学建议三、教学建议1教学本课前,先布置学生搜

68、集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和松鼠的有关知识,有条件的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有关松鼠的影片,丰富学生对松鼠的认识。2教学这篇略读课文时,要让学生认真读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按照阅读要求进行自主阅读。学习时,应先引导学生读熟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松鼠的,体会作者对松树的喜爱之情。为了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可让学生就课文某一部分内容绘制一幅图,给它起一个名称,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3在感悟、理解课文之后,还应引导学生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句段,说一说喜欢它们的原因,从而来体会作者语言的生动形象,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价能力。4探究_与鲸在表达上的异同,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由于学生受年龄及阅读能

69、力的限制,不一定体会得非常全面,教师应注意加以引导。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探究,让学生在互动中促进交流,在交流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引起争辩,在思辩中激活思维。5在学习了两篇介绍动物的_后,可以进行一次改写练习,引导学生将课文鲸仿照 _的表达方法进行改写,也可以让学生将_仿照鲸的表达方法改写成一般性说明文。四、相关链接布封(17071788)18 世纪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作家。少年时期就爱好自然科学,特别是数学。大学法律本科毕业后,又学了两年医学。后游历了法国南方、瑞士和意大利。毕生从事博物学研究,每天埋头著述,四十年如一日,终于写出了 36 册的巨著自然史。这部著作包括地球史、人类

70、史、动物史、鸟类史和矿物史几大部分,综合了无数的事实材料,对自然界作了精确、详细、科学的描述和解释,提出许多有价值的创见,并开创了现代地质学的先河, 尤其在物种起源方面, 指出物种因环境、气候、营养的影响而变异。达尔文称他“是现代以科学眼光对待这个问题的第一人”。自然史的文学价值也很高,其中关于动物活动形态的描绘尤其富于艺术性。作者以科学的观察为基础,用形象的语言勾画出各种动物的一幅幅肖像。1777 年,法国在御花园里给他建立了一座铜像,座上用拉丁文写着: “献给和大自然一样伟大的天才”。文艺性说明文又称科学小品。 其特点是擅于运用文学手法具体生动地向读者介绍说明对象。它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性

71、说明,是描写与说明的巧妙联合。这种融合与记叙文的描写有明显区别。记叙文运用描写,目的是再现事物形象,把人物与事件刻画得具体生动,从而表现_的主题;而说明文运用描写,目的是为了进行生动说明,它只是在介绍说明对象的过程中,借助某些形象化手法 (如比喻、 拟人等) 对事物的特点作一些形象化描写,从而起到具体说明事物的作用。 文艺性说明文不论采用什么样的形象化描写手段,都要以准确性为前提,_就是一篇说明的准确性与描写的形象性完美结合的范例。松鼠脊椎动物,哺乳纲,啮齿类,松鼠科。小型兽类,体重约 380 克,体长2028 厘米,尾蓬松,长1624 厘米,超过体长的一半以上,密生棕黑色长毛。体毛灰色,故又

72、称“灰鼠”,也有暗褐色或赤褐色的。腹面白色。林栖,用树叶、草苔筑巢,或利用鸦、鹊的废巢。喜食松子和胡桃等果实,有时也食昆虫和鸟卵。年产12 窝,每产46 仔。经济价值很高,冬季的皮毛可制皮衣, 尾巴可以制笔。教案 新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 松鼠教案八,来自!,新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松鼠教案八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111【内容简析】【内容简析】这是一篇寓意深刻的童话故事。讲的是一只小麻雀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 由于不听妈妈的告诫而掉到了大花猫旁边。妈妈奋不顾身地去保护他,小麻雀飞到了窗台上,而妈妈尾巴上的毛却被大花猫咬掉了。这篇童话一方面告诉人们,小孩子自作聪明,往往是要吃亏的;另一

73、方面又说明,只有让孩子们在实践中经受锻炼,生活的本领才能更快地增长起来。【设计理念】【设计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朗读感悟为主线。通过感情朗读体验角色人物的心理变化;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进行大胆的交流与讨论。【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会认“蹈、瞪、舔”3 个生字。会写“檐、脖、摔、蹲、扯、嗓、蹈、莹、瞪、啄、舔、懊、鼠、秃”等 14 个字,理解“纠正、手舞足蹈、绿莹莹、懊恼、光秃秃”等词语。2.把握_的主要内容,从小麻雀的成长过程中,吸取成长经验。3.能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体会句子中人物的心情。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难点】【重点难点】重点:重点:了解普季克是怎样的一

74、只小麻雀,麻雀妈妈是怎样的妈妈。难点:难点:正确认识麻雀母子;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所表达的意思。【教具准备】【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或相关课件【教学时间】【教学时间】 三课时【设计流程】【设计流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我们都很喜欢看童话故事。它们不仅向我们叙述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还能给我们以启示。谈谈你都读了哪些童话故事,它使你明白了哪些为人处世的道理?今天,我们将学习著名作家高尔基的童话小麻雀。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又会有怎样的收获呢?(板书:小麻雀)2.了解作者概况让学生把课前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二、初读课文

75、,认识生字。1.自由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和不理解的词语,并联系上下文和理解词语的意思。2.检查自学效果:(1)同桌互读生字,认真听读,互相正音。(2)课件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3)小组内的同学互相听读课文,正音。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思考:普季克在成长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把文中相应的概括性语句,画出来,读一读。出示课件:开始( )后来( )最后( )文中哪些自然段分别讲述了上述内容?2.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梳理出重点学习的问题。(普季克是怎样的一只小麻雀,麻雀妈妈是一个怎样的妈妈?)四、通读课文,加深理解。四、通读课文,加深理解。1.再

76、读课文,并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2.听读课文录音,概括出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1.自主识字, 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注意哪些地方不要写错。2.指导写好生字。六、布置作业。六、布置作业。熟读课文,认真写好生字词。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一、复习引入。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词。2.说一说这篇_写了一件什么事?二、细读课文,体会成长过程。这是一对怎样的母子呢, 让我们到普季克的成长过程中去感受。(1)以读代讲,初步体会人物特点。默读课文 113 自然段, 你对小普季克及他的妈妈分别有什么了解?分角色朗读。指名读。(2)品读重点

77、段,感受伟大的母爱与小普季克的成长。默读 1418 自然段,思考:对这对母子,你又有怎样的认识?画出重点语句体会。抓住重点词句感受母爱。出示 15 自然段:妈妈从树上扑下来。她把普季克推到一边,浑身的毛竖起来,张大了嘴巴,双眼直瞪着大花猫。她那凶猛的样子,使大花猫大吃一惊。A.通过朗读,你有什么体会?B.展开想象:读着这样的语句,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你看到什么?(同学描绘头脑中出现的画面)C.出示课本中的插图:同学们,在强大的敌人面前,又一只老麻雀挺身而出,用弱小的身躯拯救自己的幼儿。此时此刻,你仿佛听到什么?D.指导朗读。E.过渡:还从哪儿感受到这种伟大的母爱?出示 16 自然段:紧

78、跟着,妈妈也飞了起来,可尾巴却让扑上来的大花猫咬掉了。不过,她好像一点也不在乎,蹲在普季克身边,啄啄他的后脑勺,欢天喜地地问:“怎么样?怎么样?”A.重点体会“好像一点也不在乎、欢天喜地”等词句。B.指导朗读。(3) 让我们再一次感受那母爱。 (指名朗读 1416 自然段。 )(4)说话训练,体验角色。同学们,此时此刻,你就是普季克。当你掉下来,正在害怕时,看到妈妈飞下来,你有什么想法?是什么力量,使你竟然飞了起来?你从这件事中都学会了什么,明白了什么道理?(5)学习 19 自然段普季克,你为什么鼻子酸酸的?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对妈妈说吗?三、总结课文,布置作业。三、总结课文,布置作业。四、

79、布置作业。四、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212一、提出学习目标一、提出学习目标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近期你们有没有游览过哪些地方,欣赏过什么美景,能否与大家分享。2.山水如画,人醉其中。除了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景,还有什么方法也可以享受这种快乐呢?3.生交流。二、导入新课,并反馈学习目标二、导入新课,并反馈学习目标1.师:是的,我们可以选择很多方式接触自然,了解自然。和许多同学一样,我也喜欢看书,喜欢通过文字,游览祖国山山水水,领略外国的民俗风情。今天,我们也将通过文字去认识一座富有魅力的古城拉萨。请同

80、学们看老师写题目。(板书课题)2.下面请同学们跟着我走进这座古城,一边听,一边写下你对拉萨的印象。3.师读;生写;(谁先来谈谈你眼中的拉萨)交流。4.你们刚才的交流,让我体会到你们内心的感受,只是这些感受听起来还比较零散琐碎。有一位名叫次多的作家,他游览了拉萨, 用手中的笔写下了所见所闻所感。 请大家翻到课文 168 页,慢慢地读,细细地品,看看感受是怎样蕴育在文字当中的。三、合作交流,感悟重点1.师:初次与文本对话,请你对照屏幕上老师刚才读的_,有什么新的感觉。2.生交流。3.在游览中抓住景物的特点描写, 并将自己的感受融合在自然人文画面中的_,我们称他为游记。游记有哪些特点呢?师:这篇_,

81、作者抓住了最能展示拉萨古城魅力的景点,请同学们快速找一找,他带着我们游览了哪些地方。(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藏族民居大昭寺八廓街2.师:像这样介绍城市的_,要抓住最富特色的景来描写,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而拉萨古城的哪一个景点首先给了作者强烈的视觉冲击呢?(藏族民居)文中哪些段落介绍了民居。(1-2)出示阅读要求:1.朗读 1、2 两段,读出声,读准音,读通文。2.读完后,拿起笔画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描写,并写下感受。3.分享阅读感受,重点交流民居特色过渡:看见许多同学在与文字交流的过程中,以文字的形式留下了思考的痕迹,写下了批注,真是非常好的读书习惯。藏族民居带给我们怎样的印象,谁能先和大

82、家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A.色彩师:同学们轻声读一读这个句子,作者抓住什么来写民居特色的。给作者留下了什么印象。是的,藏族民居的一个很大的特点便是色彩鲜明。让我们一起找找关于颜色的词语及相关的事物。出示:白色楼房黑框门窗五彩经幡师:不同的颜色带给人不同的感觉,藏族民居的这些色彩给你怎样的感觉呢?你可以选择其中的某种那个颜色来说说。生交流。白色象征圣洁,黑色给人神秘、庄重之感。过渡:藏族民居的黑白色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而五彩经幡为什么会被藏族人民所喜爱呢?B.经幡的意义经幡是一种富有象征意义的挂饰,共有无色,各色的意义不同。师小结:正如同学们看到的,藏族民居所展现的一切,与它们背后

83、蕴含的古老文化是分不开的,真是让人无限回味。C.旗舰和舰队师:藏族民居的描写还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吗?师:这个句子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用了比喻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旗舰和舰队是什么关系?(旗舰就是一些国家的海军舰队司令、编队司令所在的军舰,因舰上挂有司令旗,故叫旗舰,中国人民解放军叫指挥舰。旗舰是舰队的指挥舰,是舰队中的一支,具有代表性。)能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来说一说布达拉宫和拉萨古城之间的关系吗?布达拉宫是拉萨的标志,是拉萨的形象,代表。朗读感受: 由布达拉宫带领的这支舰队在你的感觉当中是支怎样一支队伍?雄伟气势不凡壮观个别朗读;齐读。4.自学版块过渡: 同学们, 你们看, 就这简单的几句

84、话, 甚至几种颜色,当我们慢慢地读,细细地品时,便会品味到背后的含义。下面请同学们继续用这样的方法,自己去学习大昭寺和八廓街两部分,找出它们的特点。出示自学要求及作业单。自学要求: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大昭寺和八廓街两部分内容。2.找出两处景的特点,并把理解感受写在旁边。景点特点描写大昭寺八廓街A.交流大昭寺的特点。出示寺庙建筑名称。师:同学们读一读这些词语,一般写建筑宏伟,我们会写它是如何高大,为什么在这里作者要抓住这些来描写呢?(生谈)师:作者抓住了寺庙特有的建筑来写,让读者感受到大昭寺的圣洁、壮观,写出了它的独特。藏族是一个信奉佛教的民族,古老大宗教文化赋予它神秘色彩, 而这些富有宗

85、教特色的建筑更凸显了它的神圣。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大昭寺的风光。出示图片B.八廓街对八廓街,你们有什么印象?(这一环节,先让学生自由说,有的说到繁华,有些说热闹,有些说美等等)师:当我们跟着作者游览八廓街时,视觉和听觉都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在作者的眼里,八廓街显得矛盾又统一的,为什么他会如此评价呢?在这里,什么显得矛盾?生交流。(根据文本内容)为什么又说这些是统一的?能不能通过对课文的阅读来谈谈自己的理解。(藏族人民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他们不同的生活方式互相得到尊重,他们热爱生活,向往幸福,正因如此,这些看起来矛盾的一切,在这里才会显得如此和谐统一。)四、提升感受,小结延伸四、提升感受,小结延伸刚才我

86、们跟随作者游览了拉萨古城, 通过三处最富特色的景点认识了拉萨,字里行间,我们时刻感受到作者不经意间抒发内心的情感, 而所有的感受其实都浓缩为一句话, 请同学们找到他,读出来。出示:这一切使圣地拉萨富有魅力, 使古城拉萨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神秘之地,神圣之地,幸福之地。“这一切”仅仅是今天作者游记当中的三处景点吗?当然不是,在拉萨,还有许多拥有传奇色彩的景点,有许多令人痴迷的特色民俗,还有令人回味的藏族文化。而这一切,需要同学们通过文字去了解,或者亲身去体验。最后,老师给同学们推荐一本书藏地密码。五、板书五、板书拉藏族民居萨大昭寺古城八廓街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313教材简析教材简

87、析马背小学是当代词作家李幼容的一篇现代诗。 诗歌共分为七小节,前三小节是写了哈萨克的孩子从小在马背上生活,四至六小节写了哈萨克的孩子们盼望着过上现代的生活, 最后一个小节主要写牧区小学的教师用知识带给了他们实现的希望。 全诗语言优美,朗读富有节奏感。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了解诗句的意思,能够大致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2、感受哈萨克族人民渴望更美好的现代生活的思想感情。3、有感情地朗诵两首诗。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诗句表达的意思。难点: 指导作为城市中的学生正确地体会草原牧民的日常生活及其内心渴望发展的心理。教具准备教具准备主要采用朗读、 诵读及以前学过的理解诗的方

88、法来理解诗句意思,并辅之以课件。教学时间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并解题1、谈话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许多兄弟民族生活在一起。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课, 就是描写哈萨克族的孩子生活和学习的情形。2、板书课题:马背小学(1) 能谈谈自己读了题目生想到了什么或是有什么疑问吗?(2)相机指导:学生根据自己课前收集的材料理解伊犁马、哈萨克、冬不拉等与本地学生生活所不同的词语。 (课件提前做好相关的资料图片,使学生对这些词语有直观的了解)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己尝试读诗歌。2、同位或小组内互相读着听听。3、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读全文。(2)正音。三、指导学习方法1、想一想以前我们学

89、习诗歌时一般会运用哪些方法?2、引导归纳:朗读、联系上下文、借助图、找出关键的词句四、 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刚才所提及的方法进行讨论, 师巡视。五、全班交流汇报教师相机给予指导、归纳。(一)要点:1、前三小节是写哈萨克民族的孩子自小与马的关系十分密切,孩子们在马背上了解了生活,了解了世界。2、四至六小节是哈萨克的孩子们畅想高科技能改变自己的生活,并提出:“这难道是遥远的梦景吗?”3、是对上面提出的问题的回答:马背小学的教师为他们带来了希望。(二)读了诗歌,你能体会出作者写这首诗是为了告诉我们什么?一方面表达了哈萨克民族的人民渴望发展渴望过上更好的生活,另一方面也表达了知识是改变生活的最好方法。 (

90、学生概括的只要意思能符合即可)六、指导朗读朗读全诗,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并读给全班的同学听。七、想一想,马背是牧区孩子童年的“校园”,你的“童年校园”是怎样的?学生可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生活是一所大校园,社会是一所大校园,你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在生活中得到丰富的知识。八、作业1、有感情地诵读全诗。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收集与本诗有关的材料:关于词作家李幼容、哈萨克族等。也可以收集其他少数民族的相关资料。板书设计:板书设计:马背小学生活希望知识实现课后反思课后反思本课文是一首浅显而又向上的儿童诗, 全诗描写了牧民幸福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牧民美好生活的向往。现代诗表达

91、的感情一般都比较强烈,本课选的这首诗也不例外。所以在教学时我特别重视学生在读中感悟诗中表达的感情。 为了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我采用了齐读、指名读、比赛读、男女生对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体会牧区孩子们幸福的童年和美好的未来。在本课学习中,我尤其感到高兴的是,学生的自学能力大大地提高,很多孩子查找到了马背小学的相关资料,加深了对诗歌主题的理解,同时也开阔了知识面。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414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理解课文中的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激发学生通过“天窗”看世界的情趣。教

92、学重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籍”,唤起学生与课文共鸣。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理解第八、九自然段中难懂的句子,体会“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齐读课题。(教师板书课题)2、说说你对天窗的了解,你还想了解一些什么?过渡:天窗到底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看看课文的哪部分内容可以回答这个问题?3、指名读课文第一到第三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乡下的房子只有一排木板窗,但碰上大风大雨或冬天,木板窗一关,屋子里就像黑洞似的。乡下人在屋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

93、窗。)引导学生看课文中的插图,加深对天窗的理解。齐读课文第一到三小节。今天我们所学习的课文天窗是著名作家茅盾所写的。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1、 自学生字词。藉、霸、宙。2、理解词语。(说说通过自学,你理解了哪些词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理解新的词语。你还有哪些不懂的词语,和同学一起交流一下。)3、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三、默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默读课文后,教师引导全班交流,理清课文层次。)第一段:(13)乡下人在屋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第二段:(47)夏天阵雨来了时,晚上,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第三段:(89)天窗是神奇的,想象丰富的孩子会因

94、此产生种种联想。四、布置作业:1、抄写字词。2、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第二课时一、浏览课文,整体感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茅盾的名篇天窗。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说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哪些内容?(学生读课文后简单交流自己已经读懂的内容。)二,默读课文,质疑问难。1、默读课文,提出你不懂的问题。2、交流汇报。估计学生提出的问题有:(1)为什么说天窗是神奇的呢?(2)“天窗”、“有”、“无”、“虚”、“实”、为什么要加引号?(3)为什么说“活泼会想的孩子会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4)为什么说比他所看到的一切更真切,更广阔,更复杂,更确切?(5)为什么说“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95、。”?教师小结: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很好,这些问题中有两个问题是最关键的,弄懂了这两个问题,其它问题就容易理解了。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梳理问题。(1)为什么说“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2)为什么说天窗是神奇的呢?三、深入研读,理解课文。1、想一想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重点学习课文的哪部分内容?(第二、三部分)下面我们就来认真读课文第二、三部分。2、默读课文二、三部分,思考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四、交流汇报,深入理解。1、找一找,“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1)请两个同学分别朗读第二段中的两个事例。(2)“慰藉”是什么意思?(“慰藉

96、”就是安慰的意思。)(3)比较句子: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小小的天窗是慰藉。(读一读,你有什么不同的感受?)(老师引读第 4、6 节)2、为什么说天窗是唯一的慰藉呢?透过这扇天窗,文中的孩子看到什么?又想到了什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分别用“”和“”在文中找出。()(交流汇报:明确孩子看到的和想到的内容。)()教师引读:我们把孩子的所看所想连起来读一读,注意老师的引读。3、根据这些内容,我们再来思考同学们刚才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说 “活泼会想的孩子会从 无 中看出 有 , 从 虚中看出实?比他们所看到的一切更真切,更广阔,更复杂,更确切?小组讨论,交流。4、出示:它会使你看见了,若不是有了它你就

97、想不起来宇宙的秘密;它会使你想到了,若不是有了它你就永远不会联想到的种种事情。现在这句话理解了吗?说说自己的理解,齐读。那是不是有了天窗,我们人人都能看到种种事情呢?5、有了想象,我们才能看到更真切,更广阔,更复杂,更确切的世界。实际上,我们周围有许多机会, _最后一节中加引号的天窗就是指一切想象的机会,我们要抓主机会,积极动脑,展开想象。五、体会_中的想象。1、 怎样才能想象得好呢?我们来看看_中的孩子们是如何想象的?我们先来看课文是怎样描写他看到的事物的?“雨脚”是怎样形容的?(卜落卜落跳)“卜落卜落”写出了什么?(声音)他怎么会写得那么具体?(观察仔细)还从哪些方可以看出作者观察得很仔细

98、?(带子似的、一瞥、掠过)现在我们知道了要想象得好,首先要仔细观察。2、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他又是怎样展开想象的呢?孩子通过天窗看到了雨脚和闪电,又怎样会想到雷和风呢?(因为两者有联系。)他不仅想到了雷和风,还想到了什么?个别读,齐读。他怎么会从“一颗星”、“一朵云”想到“无数星”、“无数云”?(从数量上展开想象。)还有什么?(从“一朵云”想象到千姿百态的云,从形状上展开想象。)齐读。为什么从“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蝙蝠”,“夜莺”,“猫头鹰”?(从黑色的颜色、大小、形状想象,而且这三种动物都是夜晚出来活动的。)男女生比赛读书。3、通过学习,我们发现_根据看到的事物想象相关的事物,根据看到事

99、物的大小、颜色、形状等展开想象,这就告诉我们想象要从各个角度开展,这样多角度的想象才会丰富。4、 大家要不要也像文中的孩子那样展开想象?老师也为大家打开一扇天窗,让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5学生读下面一段话,练习说话、写话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一条黑影, 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的夜莺,也许是恶霸似的猫头鹰总之,美丽而神奇的夜的世界的一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教师引导学生用“也许也许也许”练习说话,写话。六、总结课文。刚才同学们的想象力很丰富, 会想的人一定是个有创造力的人。希望大家能够抓住身边一切想象的机会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认识更广阔的世界。七、布置作业。1有感情朗读课文,

100、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拓展阅读:童年,再这里留下脚印、月光饼八、板书设计。来历天窗唯一的慰籍(阵雨来临、被逼上床)神奇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515补充拓展资料(老舍先生的生平)老舍,1899 年 2 月 3 日出生于北京一个贫民家庭。父亲是名守卫皇城的护军,1900 年在抗击八国联军入侵的巷战中阵亡。从此,全家依靠母亲给人缝洗衣服和充当杂役的微薄收入为生。母亲含辛茹苦把他抚养长大。 (帮助学生理解老舍为什么对母鸡会有前后如此大的变化并体会“一位母亲必定是一位英雄。”)师:现在让我们在来听听母鸡的叫声,你又听懂了些什么?出示句子进行说话训练母鸡听到什么东西响了一声,立刻警戒起来

101、,咕咕地警告鸡雏,好像在说: 。当母鸡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好像在说: 。在夜间若是有什么动静, 母鸡便放声啼叫, 顶尖锐、 顶凄惨,好像在说: 。(学生选择其中一句进行操练)组织交流生:母鸡听到什么东西响了一声,立刻警戒起来,咕咕地警告鸡雏,好像在说:“孩子们有危险,快到妈妈这里来,妈妈保护你们。”生:当母鸡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好像在说:“宝贝儿快过来,妈妈发现这里有好吃的,快来吃呀!”在夜间若是有什么动静, 母鸡便放声啼叫, 顶尖锐、 顶凄惨,好像在说:“人们啊快醒醒了,有黄鼠狼来了,快来救救我的孩子啊!”师:我们目睹了母鸡的坚强、无畏、无私和不辞辛苦。在

102、这其间所自然流露出来的母性的光辉和力量令我们不禁对母鸡肃然起敬。一位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生:齐读课文的最后 2 小节(学生在品读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感受了母鸡平凡后的伟大读出了感情)分析:“母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从古到今人们对于她的讴歌与诠释从未有过终止。在课文的最后作者深情地讴歌到“一位母亲必定就是一位母亲”通过文本细读我了解了作者的生平,让学生在“品析词句,体会情感”的学习过程中,在朗读感悟母鸡对鸡雏的平凡细节中自然地联想到生活的场景,层层推进,勾起对“母爱”的回忆,从而揭示出:母亲是伟大的,一位母亲必定是一位英雄的文本主题。总评:有效教学艺术一书中说到:在新课程的实施中,要使教材变成学生的学本,首先要让课本变成学生的读本。要会学,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从会读课本开始的。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实际,使学生读课本,读出兴趣来,读出学习问题来,读出学习成果来。中国古代教育家韩愈认为,读书要“手批目视,口咏其言,心唯其义。”意思是说,翻阅读本,朗读其词,要用心思考和体会书中所讲的含义。读书要读出含义,领会含义,读出含义来,这正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基本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