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7线粒体和叶绿体课件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7627873 上传时间:2024-07-21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hapter7线粒体和叶绿体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chapter7线粒体和叶绿体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chapter7线粒体和叶绿体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chapter7线粒体和叶绿体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chapter7线粒体和叶绿体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hapter7线粒体和叶绿体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hapter7线粒体和叶绿体课件(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细胞的能量转换 线粒体和叶绿体chapter7线粒体和叶绿体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粒体与氧化磷酸化叶叶绿体与光合作用体与光合作用线粒体和叶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胞器线粒体和叶粒体和叶绿体的增殖与起源体的增殖与起源chapter7线粒体和叶绿体第一节 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线粒体的形态结构线粒体的化学组成及酶的定位氧化磷酸化线粒体与疾病chapter7线粒体和叶绿体一、线粒体的形态结构线粒体的形态、大小、数量与分布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外膜(outer membrane):含孔蛋白(porin),通透性较高。内膜(inner membrane):高度不通透性,向内折叠形成嵴(cris

2、tae)。含有与能量转换相关的蛋白膜间隙(intermembrane space):含许多可溶性酶、 底物及辅助因子。 基质(matrix):含三羧酸循环酶系、线粒体基因表达酶系等以及线粒体DNA, RNA,核糖体。chapter7线粒体和叶绿体执行氧化反应的电子传递链ATP合成酶线粒体内膜转运蛋白chapter7线粒体和叶绿体二、线粒体的化学组成及酶的定位线粒体组分分离方法线粒体的化学组成线粒体酶的定位chapter7线粒体和叶绿体线粒体的化学组成蛋白质(线粒体干重的6570)脂类(线粒体干重的2530):磷脂占3/4以上,外膜主要是卵磷脂,内膜主要是心磷脂。线粒体脂类和蛋白质的比值: 0.

3、3:1(内膜);1:1(外膜) chapter7线粒体和叶绿体三、氧化磷酸化线粒体主要功能是进行氧化磷酸化,合成ATP,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直接能量;与细胞中氧自由基的生成、细胞凋亡、细胞的信号转导、细胞内多种离子的跨膜转运及电解质稳态平衡的调控有关。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的分子基础氧化磷酸化的偶联机制化学渗透假说 (Chemiosmotic Hypothesis, Mithchell,1961)质子动力势的其他作用线粒体能量转换过程略图chapter7线粒体和叶绿体氧化磷酸化的分子基础氧化磷酸化过程实际上是能量转换过程,即有机分子中储藏的能量高能电子质

4、子动力势ATP氧化(电子传递、消耗氧, 放能)与磷酸化(ADP+Pi,储能) 同时进行,密切偶连,分别由两个不同的结构体系执行电子传递链(electron-transport chain)的四种复合物,组成两种呼吸链:NADH呼吸链, FADH2呼吸链在电子传递过程中,有几点需要说明ATP合成酶(ATP synthase)(磷酸化的分子基础)chapter7线粒体和叶绿体电子传递链的四种复合物(哺乳类)复合物:NADH-CoQ还原酶复合物(既是电子传递体又是质子移位体) 组成:含42个蛋白亚基,至少6个Fe-S中心和1个黄素蛋白。 作用:催化NADH氧化,从中获得2高能电子辅酶Q; 泵出4 H

5、+复合物:琥珀酸脱氢酶复合物(是电子传递体而非质子移位体) 组成:含FAD辅基,2Fe-S中心, 作用:催化2低能电子FADFe-S辅酶Q (无H+泵出)复合物:细胞色素bc1复合物(既是电子传递体又是质子移位体) 组成:包括1cyt c1、1cyt b、1Fe-S蛋白作用:催化电子从UQH2cyt c;泵出4 H+ (2个来自UQ,2个来自基质) 复合物:细胞色素C氧化酶(既是电子传递体又是质子移位体) 组成: 二聚体,每一单体含13个亚基,三维构象, cyt a, cyt a3 ,Cu, Fe 作用:催化电子从cyt c分子O2 形成水,2 H+泵出, 2 H+ 参与形成水chapter7

6、线粒体和叶绿体在电子传递过程中,有几点需要说明四种类型电子载体:黄素蛋白、细胞色素(含血红素辅基)、Fe-S中心、辅酶Q。前三种与蛋白质结合,辅酶Q为脂溶性醌。电子传递起始于NADH脱氢酶催化NADH氧化,形成高能电子(能量转化), 终止于O2形成水。 电 子 传 递 方 向 按 氧 化 还 原 电 势 递 增 的 方 向 传 递(NAD+/NAD最低,H2O/O2最高)高能电子释放的能量驱动线粒体内膜三大复合物(H+-泵)将H+从基质侧泵到膜间隙, 形成跨线粒体内膜H+梯度(能量转化)电子传递链各组分在膜上不对称分布chapter7线粒体和叶绿体ATP合成酶(磷酸化的分子基础)ATP合成酶的

7、分布分子结构线粒体ATP合成系统的解离与重建实验证明电子传递与ATP合成是由两个不 同的结构体系执行, F1颗粒具有ATP酶活性工作特点:可逆性复合酶,即既能利用质子电化学梯度储存的能量合成ATP, 又能水解ATP将质子从基质泵到膜间隙 ATP合成机制Banding Change Mechanism (Boyer 1979) 亚单位相对于亚单位旋转的直接实验证据chapter7线粒体和叶绿体chapter7线粒体和叶绿体氧化磷酸化的偶联机制化学渗透假说化学渗透假说内容: 电子传递链各组分在线粒体内膜中不对称分布,当高能电子沿其传递时,所释放的能量将H+从基质泵到膜间隙,形成H+电化学梯度。在这

8、个梯度驱使下,H+穿过ATP合成酶回到基质,同时合成ATP,电化学梯度中蕴藏的能量储存到ATP高能磷酸键。质子动力势(proton motive force)支持化学渗透假说的实验证据该实验表明: 质子动力势乃ATP合成的动力 膜应具有完整性 电子传递与ATP合成是两件相关而又不同的事件chapter7线粒体和叶绿体质子动力势的其他作用物质转运产热:冬眠动物与新生儿的Brown Fat Cell线粒体产生大量热量chapter7线粒体和叶绿体第三节 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半自主性细胞器的概念: 自身含有遗传表达系统(自主性);但编码的遗传信息十分有限,其RNA转录、蛋白质翻译、自身构建

9、和功能发挥等必须依赖核基因组编码的遗传信息(自主性有限)。线粒体和叶粒体和叶绿体的体的DNA线粒体和叶粒体和叶绿体的蛋白体的蛋白质合成合成线粒体和叶粒体和叶绿体蛋白体蛋白质的运送与的运送与组装装chapter7线粒体和叶绿体一、线粒体和叶绿体的DNAmtDNA /ctDNA形状、数量、大小 mtDNA和ctDNA均以半保留方式进行自我复制mtDNA复制的时间主要在细胞周期的S期及G2期,DNA先复制,随后线粒体分裂。ctDNA复制的时间在G1期。 复制仍受核控制chapter7线粒体和叶绿体mtDNA /ctDNA形状、数量、大小双链环状(除绿藻mtDNA,草履虫mtDNA)mtDNA大小在动

10、物中变化不大,但在植物中变化较大高等植物,120kbp200kbp;人mtDNA:16,569bp,37个基因(编码12S,16S rRNA;22种tRNA;13种多肽:NADH脱氢酶7个亚基,cyt b-c1复合物中1个cytb,细胞色素C氧化酶3个亚基, ATP合成酶2个Fo亚基)chapter7线粒体和叶绿体二、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蛋白质合成线粒体和叶绿体合成蛋白质的种类十分有限线粒体或叶绿体蛋白质合成体系对核基因组具有依赖性(7-4)不同来源的线粒体基因,其表达产物既有共性,也存在差异参加叶绿体组成的蛋白质来源有种情况:由ctDNA编码,在叶绿体核糖体上合成;由核DNA编码,在细胞质核糖体

11、上合成;由核DNA编码,在叶绿体核糖体上合成。chapter7线粒体和叶绿体三、线粒体和叶绿体蛋白质的运送与组装线粒体蛋白质的运送与组装 定位于线粒体基质的蛋白质的运送 定位于线粒体内膜或膜间隙的蛋白质运送叶绿体蛋白质的运送及组装chapter7线粒体和叶绿体第四节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增殖与起源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增殖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起源chapter7线粒体和叶绿体一、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增殖线粒体的增殖:由原来的线粒体分裂或出芽而来。叶绿体的发育和增殖个体发育:由前质体(proplastid)分化而来。 增殖:分裂增殖chapter7线粒体和叶绿体二、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起源内共生起源学说(endos

12、ymbiosis hypothesis)非共生起源学说chapter7线粒体和叶绿体内共生起源学说叶绿体起源于细胞内共生的蓝藻: Mereschkowsky,1905年Margulis,1970年:线粒体的祖先-原线粒体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叶绿体的祖先是原核生物的蓝细菌(Cyanobacteria),即蓝藻。内共生起源学说的主要论据:不足之处chapter7线粒体和叶绿体内共生起源学说的主要论据基因组在大小、形态和结构方面与细菌相似。有自己完整的蛋白质合成系统,能独立合成蛋白质,蛋白质合成机制有很多类似细菌而不同于真核生物。两层被膜有不同的进化来源,外膜与细胞的内膜系统相似,内膜与细菌质膜相

13、似。以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与细菌的繁殖方式相同。能在异源细胞内长期生存,说明线粒体和叶绿体具有的自主性与共生性的特征。线粒体的祖先很可能来自反硝化副球菌或紫色非硫光合细菌。发现介于胞内共生蓝藻与叶绿体之间的结构-蓝小体,其特征在很多方面可作为原始蓝藻向叶绿体演化的佐证。chapter7线粒体和叶绿体不足之处从进化角度,如何解释在代谢上明显占优势的共生体反而将大量的遗传信息转移到宿主细胞中?不能解释细胞核是如何进化来的,即原核细胞如何演化为真核细胞?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基因组中存在内含子,而真细菌原核生物基因组中不存在内含子,如果同意内共生起源学说的观点,那么线粒体和叶绿体基因组中的内含子从何发生?

14、chapter7线粒体和叶绿体非共生起源学说主要内容:真核细胞的前身是一个进化上比较高等的好氧细菌。成功之处:解释了真核细胞核被膜的形成与演化的渐进过程。不足之处chapter7线粒体和叶绿体不足之处实验证据不多无法解释为何线粒体、叶绿体与细菌在DNA分 子结构和蛋白质合成性能上有那么多相似之处对线粒体和叶绿体的DNA酶、RNA酶和核糖体的来源也很难解释。真核细胞的细胞核能否起源于细菌的核区?chapter7线粒体和叶绿体chapter7线粒体和叶绿体chapter7线粒体和叶绿体线粒体主要酶的分布部位酶的名称部位酶的名称外膜单胺氧化酶NADH-细胞色素C还原酶犬尿酸氧化酶酰基辅酶A合成酶膜间

15、隙腺苷酸激酶二磷酸激酶核苷酸激酶内膜细胞色素氧化酶ATP合成酶系琥珀酸脱氧酶-羟丁酸和-羟丙酸脱氢酶肉毒碱酰基转移酶丙酮酸氧化酶NADH脱氢酶基质柠檬酸合成酶,苹果酸脱氢酶延胡索酸酶,异柠檬酸脱氢酶顺乌头酸酶,谷氨酸脱氢酶脂肪酸氧化酶系天门冬氨酸转氨酶蛋白质和核酸合成酶系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chapter7线粒体和叶绿体chapter7线粒体和叶绿体chapter7线粒体和叶绿体chapter7线粒体和叶绿体chapter7线粒体和叶绿体chapter7线粒体和叶绿体chapter7线粒体和叶绿体chapter7线粒体和叶绿体chapter7线粒体和叶绿体chapter7线粒体和叶绿体chapt

16、er7线粒体和叶绿体chapter7线粒体和叶绿体chapter7线粒体和叶绿体chapter7线粒体和叶绿体chapter7线粒体和叶绿体chapter7线粒体和叶绿体chapter7线粒体和叶绿体chapter7线粒体和叶绿体chapter7线粒体和叶绿体chapter7线粒体和叶绿体chapter7线粒体和叶绿体chapter7线粒体和叶绿体酵母线粒体主要酶复合物的生物合成chapter7线粒体和叶绿体chapter7线粒体和叶绿体chapter7线粒体和叶绿体chapter7线粒体和叶绿体chapter7线粒体和叶绿体chapter7线粒体和叶绿体chapter7线粒体和叶绿体chapter7线粒体和叶绿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