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必修一至必修四重点虚词归纳整理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67508748 上传时间:2024-07-20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115.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必修一至必修四重点虚词归纳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22年必修一至必修四重点虚词归纳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22年必修一至必修四重点虚词归纳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22年必修一至必修四重点虚词归纳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22年必修一至必修四重点虚词归纳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必修一至必修四重点虚词归纳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必修一至必修四重点虚词归纳整理(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心整理欢迎下载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四重点虚词归纳整理(梁昌明整理提供)一、而(一)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1、表示转折关系, 相当于“然而”、 “可是”、 “却” 。今日往而不反者, 竖子也 / 群臣惊愕,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 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出自荆轲刺秦王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未有封候之赏, 而听细说(出自鸿门宴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 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 (出自 赤壁赋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出

2、自游褒禅山记)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出自寡人之于国也 )青,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 / 声非加疾也, 而闻者彰 / 假舆马者, 非利足也, 而致千里 (出自 劝学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出自过秦论 )或师焉, 或不焉, 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出自师说)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 (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2、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 “地”等,或不译。夜缒而出(出自烛之武退秦师)伏尸而哭 /荆轲和而歌/自引

3、而起,绝袖/秦王还柱而走 / 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出自荆轲刺秦王)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项王按剑而跽曰/起,立而饮之(出自鸿门宴)扣舷而歌之 /倚歌而和之 /顺流而东也 / 抱明月而长终/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客喜而笑(出自赤壁赋)弃甲曳兵而走(出自寡人之于国也)顺风而呼 /吾尝终日而思矣(出自劝学)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赢粮而景从/则不可同年而语矣(出自过秦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3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士大夫之族, 曰师曰弟子云者, 则群聚而笑之 (出自师说)3、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

4、谓语,相当于“如果” 、 “假使”。今行而无信(出自荆轲刺秦王)虽一毫而莫取(出自赤壁赋)锲而舍之(出自劝学)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出自师说)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 曲在赵 /城入赵而璧留秦 /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4、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而且”、 “又”、 “和”或不译。可以解燕国之患, 而报将军之仇者/ 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出自荆轲刺秦王)劳苦而功高如此(出自鸿门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侣鱼虾而友糜鹿(出自赤壁赋)

5、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来而记之者已少/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出自游褒禅山记)蟹六跪而二螯(出自劝学)皆明智而忠信 /瓮牖绳枢之子, 甿隶之人, 而迁徙之徒也 /蹑足行伍之间, 而倔起阡陌之中/天下云集而响应 /序八州而朝同列(出自过秦论)夫赵强而燕弱, 而君幸于赵王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5. 表示承递关系, 相当于 “而且”、 “并且”、 “就” 、“接着”或不译。今急而求子/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朝济而夕设版焉(出自烛之武退秦师)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又前而为歌曰/是荆轲遂就车而去/以故荆轲逐

6、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出自荆轲刺秦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而人之所罕至焉/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出自游褒禅山记)7、表目的或结果。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出自荆轲刺秦王)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出自鸿门宴)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出自寡人之于国也)外连衡而斗诸侯/ 会盟而谋弱秦/ 争割地而赂秦 / 秦有余力而制其敝/ 叩关而攻秦/ 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振长策而御宇内/履至尊而制六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3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合 /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 士

7、不敢弯弓而报怨/ 陈利兵而谁何/ 转而攻秦(出自过秦论)(二)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 你的 ;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三)复音虚词 而已 ,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二、之(一)代词,又分几种情况:1、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 他(他们)、 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公从之 / 许之 / 将焉取之 / 唯君图之 / 使杞子、逢孙、 杨孙戍之 / 子犯请击之 / 因人之力而敝之 / 亦去之(出自烛之武退秦师)臣愿得谒之/ 秦王购之金千斤/ 愿足下更虑之 / 为之奈何 / 太子闻之 /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 取之百金,使工

8、以药淬之/ 太子迟之 / 疑其有改悔, 乃复请之曰 / 今太子迟之, 请辞决矣(代第一人称“我” )/ 皆白衣冠以送之/ 唯大王命之 / 秦王闻之, 大喜 / 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 轲既取图奉之/ 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出自荆轲刺秦王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故听之(出自鸿门宴)不能喻之于怀(出自兰亭集序)倚歌而和之/ 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 / 用之不竭(出自赤壁赋)褒禅山,亦谓之华山/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所谓华阳洞者,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

9、也/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 谓之后洞 / 入之愈深 / 遂与之俱出 / 而余亦悔其随之/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 其孰能讥之乎/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出自游褒禅山记)树之以桑 / 申之以孝悌之义/ 未之有也(出自寡人之于国也 )青,取之于蓝/ 冰,水为之 / 輮使之然也 / 锲而舍之(出自劝学)商君佐之 / 聚之咸阳/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 / 爱其子, 择师而教之 (出自师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 / 秦昭王闻之 /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代词,“我”)/ 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2

10、、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 这 ,通常作复指性定语。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3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感慨系之矣 /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出自兰亭集序 )而卒葬之(出自游褒禅山记)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出自过秦论)均之二策(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出自师说)(二)动词,往,到.去。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出自鸿门宴)及其所之既倦(出自兰亭集序)(三)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1、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

11、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 ,有的可不译。是寡人之过也/ 因人之力而敝之(第一个“之”)/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出自烛之武退秦师 )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 丹不忍以己之私/ 而伤长者之意/ 今闻购将军之首/ 可以解燕国之患 / 而报将军之仇者/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 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 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 北蛮夷之鄙人, 未尝见天子 /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 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 持千金之资币物(出自荆轲刺秦王)悟言一室

12、之内/ 放浪形骸之外/ 向之所欣 /俯仰之间 / 后之览者 / 暮春之初 /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 足以极视听之娱/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出自兰亭集序 )壬戌之秋 /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诵明月之诗 / 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固一世之雄也/ 渔樵于江渚之上/ 驾一叶之扁舟/ 且夫天地之间/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渺沧海之一粟/ 惟江上之清风 / 与山间之明月(出自赤壁赋)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出自 游予之力尚足以入/ 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出自游褒禅山记)察邻国之政/ 王道之始也 / 五亩之宅 / 谨庠序

13、之教 / 斯天下之民至焉(出自寡人之于国也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出自劝学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 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修守战之具 / 东割膏腴之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3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北收要害之郡/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出自过秦论)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之圣人, 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出自师说)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

14、修敬也(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2、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 之 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桑之未落, 其叶沃若 /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出自诗经两首 )臣之壮也 / 邻之厚,君之薄也/ 行李之往来 / 君之所知也/ 秦之遇将军/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信德也(出自鸿门宴)夫人之相与/ 不知老之将至/ 后之视今 / 亦犹今之视昔/ 纵一苇之所如/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苟非吾之所有 /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 不知东方之既白(出自赤壁赋)古人之观于天地

15、、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 此余之所得也/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出自游褒禅山记)寡人之于国也/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出自寡人之于国也)吾师道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出自师说)欲勿予, 即患秦兵之来 (出自 廉颇蔺相如列传 )3、结构助词, 定语后置的标志。 用在中心语 (动词、形容词)和后置定语(可为补语)之间,可译为 得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出自兰亭集序)凌万顷之茫然(出自赤壁赋)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出自游褒禅山

16、记)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出自劝学)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出自过秦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出自师说)4、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何厌之有(出自烛之武退秦师)鸡豚狗彘之畜(出自寡人之于国也)5、 音节助词。 用在三个字之间, 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或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顷之未发(出自荆轲刺秦王)珍宝尽有之(出自鸿门宴)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3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扣舷而

17、歌之/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出自赤壁赋)填然鼓之(出自寡人之于国也)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其(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1、用作第三人称, “他、她、它(们) ” ,或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以其无礼于晋( 代词,代指郑国)/共其乏困( 代词,他们,指秦国)/ 又欲肆其西封(代词,代指晋国) / 失其所与 (代词,代指晋国 ) ( 出自烛之武退秦师 )尽收其地 ( 代词,代指赵国)/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代词,代指秦王)/ 疑其有改悔(代词,他,指荆轲)/ 剑长,操其室(代词,代指剑 )/ 群臣惊愕, 卒起

18、不意, 尽失其度(代词,代指群臣)/ 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代词,代指夏无且)/ 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代词,代指荆轲)/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代词,代指荆轲)(出自荆轲刺秦王 )吾令人望其气/ 其意常在沛公也/ 樊哙覆其盾于地(出自鸿门宴)列坐其次 / 录其所述 /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出自兰亭集序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其声呜呜然 / 何为其然也/ 方其破荆州 /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出自赤壁赋)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 其文漫灭 /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其下平旷 / 问其深 / 然视其左右 / 盖其又深

19、 /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出自游褒禅山记 )鸡豚狗彘之畜, 勿失其时 (出自 寡人之于国也 )其曲中规(出自劝学)赵奢之伦制其兵(出自过秦论)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 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出自师说 )夫以秦王之威, 而相如廷叱之, 辱其群臣 (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20、 - -第 6 页,共 23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武帝嘉其义/ 答其善意 / 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出自苏武传) 2、活用作第二人称。相当于“你(的)” , “你们(的)” 。其往欲何云(出自孔雀东南飞)3、活用作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 我的 或 我(自己)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4、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 那 那个 那些 那里 。也可近指。其人居远未来(指示代词,那)/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指示代词,这 )(出自荆轲刺秦王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 距其院东五里/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则其至又加少矣/ 而其

21、见愈奇/ 则或咎其欲出者。 (出自游褒禅山记 )河内凶, 则移其民于河东 (出自 寡人之于国也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出自师说)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出自 廉颇蔺相如列传)其一人夜亡/ 其冬,丁令盗武牛羊(出自苏武传)5、指示代词,表示 其中的 ,后面多为数词。(二)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 大概 难道 还是 可要 等,或省去。吾其还也 (表商量或希望语气, 还是 ) (出自烛之武退秦师 )其孰能讥之乎?(表反诘 )(出自游褒禅山记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 (表测度) / 今其智乃反不

22、能及,其可怪也欤( 表感叹)(出自师说 )(三)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 ;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 。(四)句中语气助词,无意义。咥其笑矣(出自诗经两首)虽九死其犹未悔(出自离骚)既其出(出自游褒禅山记)四、乎(一)语气助词。1、表示疑问或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呢” 。将军岂有意乎(出自荆轲刺秦王)壮士!能复饮乎?(出自鸿门宴)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而又何羡乎(出自赤壁赋 )其孰能讥之乎(出自游褒禅山记)吾师道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出自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23、 - - - - -第 7 页,共 23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师说)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出自 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示测度语气,相当于“吧”。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地”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出自师说 )3、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呀”。嗟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出自师说 )4、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 “吧”。5、用在句中 , 表示稍作停顿, 舒缓语气 , 引人注意下文。延伫乎吾将反(出自离骚)将往观乎四荒(出自离骚)知不可乎骤得(出自赤壁赋)(二)介词,同“于”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出自离骚)相与枕藉乎舟中(出自赤壁

24、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出自师说)(三)结构助词,作形容词后缀,单独不能翻译。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郁乎苍苍(出自赤壁赋)五、以(一)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敢以烦执事 / 以乱易整(出自烛之武退秦师 )可以解燕国之患/ 使工以药淬之/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事所以不成者, 乃欲以生劫之 (出自荆轲刺秦王 )不然,籍何以至此/ 请以剑舞 / 常

25、以身翼蔽沛公(出自鸿门宴 )所以游目骋怀(出自兰亭集序)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出自 游褒禅山记)请以战喻/ 以五十步笑百步/ 斧斤以时入山林/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出自寡人之于国也)尝以十倍之地/ 然秦以区区之地(出自过秦论 )以勇气闻于诸侯/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何以知之 / 以勇气闻于诸侯/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相如持其譬睨柱,欲以击柱/ 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23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少以父任 ,兄弟并为郎 / 即谋单于 ,何

26、以复加/ 空以身膏草野/ 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出自苏武传) 以精铜铸成/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验之以事(出自 张衡传)2、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秋以为期/ 以我贿迁(出自诗经两首)余独好修以为常(出自离骚)若余郑以为东道主(出自烛之武退秦师)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出自鸿门宴)引以为流觞曲水(出自兰亭集序)树之以桑 / 申之以孝悌之义(出自寡人之于国也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然后以六合为家(出自过秦论)3、表示动作、 行为产生的原因, 可译为“因”“由”以其无礼于晋(出自烛之武退秦师)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丹不忍以己之私/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 以故荆轲逐秦

27、王(出自荆轲刺秦王)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出自兰亭集序)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出自游褒禅山记)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出自 廉颇蔺相如列传 )4、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 “从”。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出自苏武传) 5、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 “带领”。(二)连词。用法和而 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 “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长太息以掩涕兮(出自离骚)夫夷以近, 则游者众

28、; 险以远,则至者少。 ( 游褒禅山记)2、表示承接关系, “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乘彼垝垣,以望复关(出自诗经两首)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出自离骚)忽反顾以游目兮/ 举匏樽以相属 (出自赤壁赋)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3、表示目的关系, “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 “来” “用来” “以致”等。焉用亡郑以陪邻/ 越国以鄙远/ 阙秦以利晋(出自烛之武退秦师)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使使以闻大王/ 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出自荆精选学

29、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23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轲刺秦王)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 军中无以为乐(出自鸿门宴)亦足以畅叙幽情/ 足以极视听之娱(出自兰亭集序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然力足以至焉(出自游褒禅山记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以致天下之士/ 以愚黔首 / 以弱天下之民(出自过秦论)余嘉其能行古道, 作 师说以贻之(出自师说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则请立太子为王, 以绝秦望 / 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宁许以负秦曲(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汉亦留之

30、以相当/ 蹈其背以出血( 出自苏武传 ) 乃作 思玄赋 以宣寄情志( 出自 张衡传 )4、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皆白衣冠以送之/ 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 / 樊哙侧其盾以撞/ 挟飞仙以遨游(出自赤壁赋)由山以上五六里(出自游褒禅山记)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不随以止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出自游褒禅山记)5、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所谓华阳洞者,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出自游褒禅山记)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三、助词。 用在单纯方位词或时间词之前

31、, 表示时间、方位、数量、质量、范围之类的界限。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出自赤壁赋)四、副词。通“已” ,已经。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出自荆轲刺秦王)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出自苏武传 ) 六、于 于 是介词, 总是跟名词、 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一)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 在 在方面在中 向 到 自 从 跟 同 对 对于 给 由于 等。1、 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 处所 , 意义相当于“在” 、“到”或“在方面( 上、中 ) ” 。常痛于骨髓/ 燕王拜送于庭/ 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出自荆轲刺秦王)

32、得复见将军于此。 (出自鸿门宴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终期于尽 / 不能喻之于怀(出自兰亭集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23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徘徊于斗牛之间 / 渔樵于江渚之上/ 寄蜉蝣于天地(出自赤壁赋)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出自游褒禅山记)移其民于河东/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出自寡人之于国也 )余威震于殊俗(出自过秦论)以勇气闻于诸侯/ 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

33、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为降虏于蛮夷 / 请毕今日之欢, 效死于前 / 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出自苏武传 )游于三辅 / 虽才高于世 /权移于下 ( 出自 张衡传)2、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 相当于“向” 、 “对”、“对于”。且贰于楚也/ 以其无礼于晋/ 佚之狐言于郑伯 /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出自烛之武退秦师)嘉为先言于秦王曰(出自荆轲刺秦王)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贪于财货(出自鸿门宴 )当其欣于所遇/ 亦将有感于斯文(出自兰亭集序)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于人为可讥 / 余于仆碑 (出自 游褒禅山记 )寡人之于

34、国也(出自寡人之于国也)善假于物(出自劝学)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出自师说)尤致思于天文、 阴阳、历算(出自 张衡传)3、表示动作、行为的所从, 意义相当于“从”或“自”、 “由”。暂得于己(出自兰亭集序)月出于东山之上(出自赤壁赋)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出自师说 )青,取之于蓝(出自劝学)4、表示把动作、行为加给对方, 相当于“给” 。托遗响于悲风(出自赤壁赋)5、表示比较对象,相当于“同”、 “跟”、 “与”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出自寡人之于国也 )故燕王欲结于君(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二)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

35、一般可译为比 ,有时可译为胜过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23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良曰: 长于臣。 (出自鸿门宴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出自 寡人之于国也 )而青于蓝(出自劝学)非铦于钩戟长铩(出自过秦论)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出自师说 )(三)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 被 , 有时动词前还有见 受等字和它相应。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出自赤壁赋)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四) 复音虚词 于是 ,用

36、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 不完全相同。1、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出自荆轲刺秦王)于是项伯复夜去(出自鸿门宴)于是饮酒乐甚(出自赤壁赋)于是余有叹焉(出自游褒禅山记)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于是从散约败/ 于是废先王之道(出自过秦论)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2、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 于是 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 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 在这 从这 等。七、者(一)代词。1、 用在形容词、 动词、动词词组或主谓词组之后,组成“

37、者”字结构, 用以指代人、事、物等,相当于“ .的”或“ .的人(东西、事情、地方)。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见燕使者咸阳宫(出自荆轲刺秦王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出自鸿门宴 )后之览者(出自兰亭集序)逝者如斯 / 盈虚者如彼/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出自赤壁赋 )有怠而欲出者/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来而记之者已少 / 则或咎其欲出者/ 夫夷以近, 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

38、胜道也哉(出自游褒禅山记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出自寡人之于国也)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23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出自劝学 )古之学者必有师/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士大夫之族, 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出自 师说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2、放在数词之后(翻译时,要根据所列事物,在数词词后加上相应的量词和名词)。

39、四人者:(出自游褒禅山记)(二)助词。1、表示停顿,起调整音节作用,多放在时间词之后。今者项庄拔剑舞/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出自鸿门宴 )2、放在后置的定语之后,常与“有”搭配,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而秦法,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出自荆轲刺秦王)客有吹洞箫者(出自赤壁赋)3、放在名词性主语之后, 表示提顿或引出下文,常表示判断。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出自荆轲刺秦王)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沛公参乘樊哙者也(出自鸿门宴)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今言“华”

40、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出自游褒禅山记 )虽有槁暴, 不复挺者, 輮使之然也 /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出自劝学)此四君者, 皆明智而忠信/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出自师说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八、何(一)用作疑问代词。1、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 也 ,可译为 为什么 什么原因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出自寡人之于国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出自过秦论)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2、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 哪里 什么 。译时

41、, 何 要后置。何厌之有(出自烛之武退秦师)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23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客何为者/ 大王来何操?(出自鸿门宴)何为其然也/ 而又何羡乎(出自赤壁赋)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出自游褒禅山记 )陈利兵而谁何(出自过秦论)(二)用作副词。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 为什么 怎么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出自 寡人之于国也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 怎么 多么 怎么这样 。(三)复音虚词 何如 何以 。1、何如 “奈何”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

42、怎么样”或“什么样”。何如/ 为之奈何 / 无可奈何(出自荆轲刺秦王 )樊哙曰: 今日之事何如?(出自鸿门宴 )以五十步笑百步, 则何如(出自寡人之于国也 )2、 何以 即 以何 ,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 根据 以的不同用法, 分别相当于 拿什么 凭什么 等。不然,籍何以至此(出自鸿门宴)九、乃(一)用作副词。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于是“就 等。乃投水而死(出自孔雀东南飞)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出自烛之武退秦师)乃请荆卿曰 / 乃遂私见樊於期/ 樊於期乃前曰/ 乃为装遣荆轲/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乃令秦武阳为副/ 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

43、/ 乃朝服, 设九宾 / 荆轲废,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出自荆轲刺秦王 )良乃入,具告以沛公/ 乃令张良留谢(出自鸿门宴)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出自过秦论)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秦王恐其破璧, 乃辞谢固请 / 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 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幽武置大窑中/ 遂乃研核阴阳/ 乃知震之所在/ 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衡乃诡对而出 / 衡乃拟班固 两都 作二京赋( 出自 张衡传 )2、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刚刚” 才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乃今得闻教(出自荆轲刺秦王)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出自鸿门宴)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

44、廷, 臣乃敢上璧(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见犯乃死,重负国/ 羝乳乃得归 / 十年乃成( 出自 张衡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23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3、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 却 竟(然) 反而 等;何乃太区区(出自孔雀东南飞)4、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 只有 仅仅 等。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出自荆轲刺秦王 )(二)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 你的 ;也作主语,译为 你。不能作宾语

45、。(三)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 等。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出自游褒禅山记 )今君乃亡赵走燕(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四) 乃 有时还作连词用,释为 若夫 、至于 、 如果 等。十、且(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并且”。磐石方且厚(出自孔雀东南飞)2、表示递进关系,译为“况且”。且贰于楚也/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出自烛之武退秦师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出自 赤壁赋)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出自过秦论)且相如素贱人/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3、有时相当于尚且 ,先让步,后推进一层。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出自鸿门宴 )古之圣人,其

46、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出自师说)(二)用作副词。1、相当于 将 将要 。且为之奈何 / 若属皆且为所虏(出自鸿门宴)不出,火且尽。 (出自游褒禅山记 )2、暂且 姑且 。如:驰椒丘且焉止息(出自离骚)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出自孔雀东南飞 )十一、若(一)用作代词。1、表对称,相当于你 你们 ;作定语时则译为 你的 。若入前为寿(出自鸿门宴)2、表近指,相当于这 这样 如此 。(二)用作连词。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 假设 等。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若余郑以为东道主(出自烛之武退秦师)2、表选择,相当于或 或者 。(三) 若和夫 至结合, 组成 若夫 至若 ,放在一段或

47、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他转。十二、所(一)用作助词。1、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 字结构。 所 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 所的人 所的事物 所的情况等。民生各有所乐兮(出自离骚)君亦无所害/ 君之所知也 (表示“所的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23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情” )(出自烛之武退秦师)顾计不知所出耳 (表示“所的办法” )/ 荆轲有所待( “所”字结构置“有”后,作其宾语)/ 起,取武阳所持图 (表示“所的事物” )/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表示“所的事物” )(出自荆轲刺秦王 )毫毛不敢

48、有所近(出自鸿门宴)苟非吾之所有/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出自赤壁赋 )盖余所至,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出自 游褒禅山记)非汉所望也(出自苏武传)2、 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所谓前洞也。 (出自游褒禅山记 )(二)在有些句子中, 为 和 所 呼应,组成为所 的格式,表示被动。若属皆且为所虏(出自鸿门宴)皆为陛下所成就(出自苏武传)(三)复音虚词 所以 。 所和 以 连用,文言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1、一种表示原因。事所以不成者, 乃欲以生劫之, 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出自荆轲刺秦王 )所以

49、兴怀,其致一也(出自兰亭集序)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出自游褒禅山记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出自师说 )2、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所以游目骋怀(出自兰亭集序)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出自师说)(四)名词,表处所地方。别有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出自苏武传 )十三、为 为 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 做 。还可作判断词 是 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一)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 对 等。为之奈何(出自鸿门宴)2、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 给 等。阿母为汝求(出自孔雀东南飞)嘉为先

50、言于秦王曰(出自荆轲刺秦王)荆轲顾笑武阳, 前为谢曰(出自 荆轲刺秦王 )臣为韩王送沛公/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前“为”) (出自鸿门宴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常能为汉伏驽射杀之/ 子为父死, 亡所恨( 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23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自苏武传)3、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 等到 等。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 为着 、 为了 。慎勿为妇死(出自孔雀东南飞)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出自荆轲刺秦王)何为其然也(出自赤壁赋)5、 表示动作、

51、 行为的原因。 可译为 因为 由于 。6、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 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 有时跟 所 结合, 构成 为所 或为所 。为仲卿母所遣(出自孔雀东南飞)皆为戮没(出自荆轲刺秦王)若属皆且为所虏/ 若属今为之虏矣(出自鸿门宴 )皆为陛下所成就(出自苏武传)(二)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 ?何辞为?(出自鸿门宴)何以汝为见(出自苏武传)(三)动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动,做)/ 余不忍为此态也(做出)/ 余独好修以为常(当作)(出自离骚 )为诗云尔(写、做)/ 十七为君妇(做,成为)

52、 / 始尔未为久(算)/ 非为织作迟(是)/君家妇难为(做)/ 无能为也已 (做)(出自烛之武退秦师)且君尝为晋君赐矣(给予)/ 若余郑以为东道主(与“以”结合,译为“把当作” ) (出自烛之武退秦师 )为之奈何(动词,对付)/ 乃为装遣荆轲(动词,整理) / 乃令秦武阳为副(动词,做 )/ 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动词,发出)/ 又前而为歌曰(动词, 唱)/ 复为慷慨羽声 (动词, 发出)/ 愿举国为内臣(动词,做)/ 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出自荆轲刺秦王)皆为龙虎/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后“为” )/ 沛公奉卮酒为寿/ 约为婚姻 /君王为人不忍/ 窃为大王不取也(动词,认为) / 人

53、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出自鸿门宴)向之所欣,俯仰之间,皆为陈迹/ 齐彭殇为妄作(出自兰亭集序)耳得之而为声(出自赤壁赋)独其为文犹可识/ 而在己为有悔(出自游褒禅山记)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 (动词,成为 )(出自师说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23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动词,担任)/ 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动词,是 )/ 拜相如为上大夫(动词,担任)/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 (动词, 结为) / 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动词,演奏) /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

54、之急而后私仇也 (动词,做 )(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动词,担任 )/ 凿地为坎,置熅火(动词,做) / 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 动词,做)/ 汝为人臣子, 不顾恩义 ( 动词,做为) /为降虏于蛮夷(动词,做 )(出自苏武传)共为不轨 ( 动词,做)/ 称为政理 (动词,做) (出自 张衡传)十四、焉(一)代词。1、指示代词 , 相当于“之” 。2、疑问代词, “什么”、 “怎么”、 “哪里”。焉用亡郑以陪邻/ 将焉取之(出自烛之武退秦师)3、兼有介词“于”加代词“此”的语法功能, 相当于“于是” 、 “于此”。驰椒丘且焉止息(出自离骚)而人之所罕至焉/ 然力足以至焉,于

55、人为可讥(出自游褒禅山记)(二)副词。1、如何,表示承接上文, 得出结论。如: 焉能 ; 焉得; 焉敢 ; 焉知 ; 焉用。2、于是 , 就, 乃 , 则。表示两件事或数个事接连发生。(三)连词。于是。表示前后承接, 古代汉语中多与“乃”连用。(四)助词。1、语气助词,用于句中表示停顿, 相当于“啊” ;用于句尾 , 表示陈述或肯定, 相当于“矣” 、 “呢” ;用于句尾 , 表示疑问 , 相当于“乎”、 “吗”;用于句尾, 表示感叹 , 相当于“呢” 、 “啊” ; 可不译出。亦已焉哉(出自诗经两首)子亦有不利焉/ 朝济而夕设版焉(出自烛之武退秦师 )于是余有叹焉。 (出自游褒禅山记 )古之

56、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出自师说)2、 表示结构 , 用于前置的宾语之后, 相当于“之”,“是”。3、后缀 , 表示状态 , 用于形容词、副词之后, 相当于“然”、 “样子”。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出自赤壁赋)十五、也(一)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1、表示判断语气。是寡人之过也 / 邻之厚, 君之薄也 (出自烛之武退秦师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 竖子也(出自荆轲刺秦王)此天子气也 / 所以遣将守关者, 备他盗之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57、 - - - - -第 18 页,共 23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入与非常也/ 沛公参乘樊哙者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出自鸿门宴)修禊事也(出自兰亭集序)固一世之雄也/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出自赤壁赋)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 所谓前洞也 / 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 / 此余之所得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出自游褒禅山记)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 非我也,岁也(出自寡人之于国也)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君子生非异也 / 用心一也 / 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

58、托者,用心躁也(出自劝学)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出自过秦论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吾师道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出自师说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2、表示陈述或肯定语气;就是有否定词的句子,仍然是一种表否定的肯定。且贰于楚也 / 君知其难也 /君之所知也(出自烛之武退秦师 )则秦未可亲也(出自荆轲刺秦王)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出自赤壁赋)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

59、乐也/ 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出自游褒禅山记 )寡人之于国也/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出自寡人之于国也)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出自劝学)陈涉之位, 非尊于齐、 楚、燕、赵韩、 魏、宋、卫、中山之君也(出自过秦论)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 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出自 师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60、 - - -第 19 页,共 23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说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3、表示疑问语气。何为其然也(出自赤壁赋)寡人之民不加多, 何也 (出自 寡人之于国也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出自过秦论)4、表示感叹语气。无能为也已(出自烛之武退秦师)秦地可尽王也(出自鸿门宴)信可乐也(出自兰亭集序)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出自游褒禅山记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可怪也欤(出自师说)5、表示猜度或祈使语气。吾其还也(出自烛之武退秦师)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出自游褒禅山记 )(二)语气助词。用

61、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女也不爽。士也罔极。 (出自诗经两首 )臣之壮也(出自烛之武退秦师)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舳舻千里,旌旗蔽空(出自赤壁赋)有志矣,不随以止也/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出自游褒禅山记)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出自师说)十六、与(一)介词,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相 当于“跟”“和”。与郑人盟(出自烛之武退秦师)欲与俱 / 仆所以留者, 待吾客与俱 / 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出自荆轲刺秦王)未得与项羽相见/ 君安与项伯有旧/ 欲呼张良与俱去 /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出自鸿门宴)苏子与客泛舟

62、游于赤壁之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出自 赤壁赋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出自游褒禅山记)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出自过秦论 )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闻,不肯与会(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素与副张胜相知/ 单于子弟发兵与战/ 会缑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0 页,共 23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出自苏武传)(二)连词,表并列,相当于“和”。(三)语气助词,通“欤”。(四)固定结构“孰与”“与孰” ,相当于“跟相比,哪一个” 。(五)动词。1、结

63、交。失其所与(出自烛之武退秦师)夫人之相与(出自兰亭集序)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出自过秦论)2、给,读y。则与斗卮酒(出自鸿门宴)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出自苏武传 )十七、则(一)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1、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 就 便 ,或译为 原来是 已经是 。则或咎其欲出者/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出自游褒禅山记 )人死,则曰: “非我也,岁也。 ”(出自寡人之于国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出自劝学)士大夫之族, 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

64、而笑之/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出自师说)2、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 假使 如果 ;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 那么 就 。则虽欲长侍足下/ 则秦未可亲也/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出自荆轲刺秦王 )则其至又加少矣(出自游褒禅山记)以五十步笑百步, 则何如 / 王如知此,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出自寡人之于国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出自过秦论)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则 连用,每个

65、 则 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可译为 就,或不译。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 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 可是 却 ;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 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 倒是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出自师说)(二)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 是 就是 。庄则入为寿 / 沛公则置车骑 / 项王则受璧, 置之坐上(出自鸿门宴)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出自游褒禅山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1

66、 页,共 23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十八、因(一)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 由于 ,趁着 凭借 , 经过 通过 。或因寄所托(出自兰亭集序)因人之力而敝之(出自烛之武退秦师)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 / 因谓武曰(出自苏武传)因入京师 / 因以讽谏 / 伺者因此觉知(出自 张衡传 )(二)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 便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出自荆轲刺秦王)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因留沛公与饮(出自鸿门宴)秦王因曰: “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 ”(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因泣下霑衿(出自苏武传)衡

67、因上疏陈事(出自 张衡传)(三)副词。 “趁机”。不如因善遇之/ 因击沛公于坐/ 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出自鸿门宴)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于是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出自苏武传)十九、自(18 个,出自孔雀东南飞)(一)代词。1、意为“自己” 。(刘氏)自誓不嫁。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2、意义犹“其” 。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二)动词,意为“有”。物物

68、各自异,种种在其中。“各自异”即“各有异”。(三)介词,意为“从”、 “自从”。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四)副词。1、语气副词,意为“本”。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2、时态副词,意为“已”、 “已经”。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3、时态副词,意为“即”,相当于现代汉语“马上”的意思。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2 页,共 23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五)连词,意犹“而”。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六)助词,与他词组合成词组。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好自”即“好好地”。二十、相(18 个,出自孔雀东南飞)

69、(一)作副词,表示彼此对待的关系,译为“互相、相互”。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二)做指代性副词,表示动作所涉及的一方,按照人称的不同可分为三种:1、指代第一人称,可译为“我”。如: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2、指代第二人称,译为“你”。如: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誓不相隔卿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3、指代第三人称,可译为“他(她)” 。如: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三) xi ng, 名词,“相貌”之意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二十一、见( “5 个,出自孔雀东南飞)(一)动词,见面。相见常日稀(见面)黄泉下相见(见面)(二)指代性副词,相当于“我”。君既若见录 (用在及物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样)府吏见丁宁 (用在及物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样)(三)表示被动,相当于“被”。渐见愁煎迫( “被”)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3 页,共 2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