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戊糖途径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7500018 上传时间:2024-07-20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5章戊糖途径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第25章戊糖途径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第25章戊糖途径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第25章戊糖途径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第25章戊糖途径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5章戊糖途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5章戊糖途径(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磷酸戊糖途径磷酸戊糖途径和糖异生作用和糖异生作用一、戊糖磷酸途径一、戊糖磷酸途径: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 磷酸己糖支路磷酸己糖支路. . 己糖单磷酸途径己糖单磷酸途径. . 戊糖支路戊糖支路. . 戊糖磷酸循环戊糖磷酸循环. . 糖酵解糖酵解 有氧氧化有氧氧化 细胞内糖的其他分解途径细胞内糖的其他分解途径分解代谢支路分解代谢支路/旁路旁路糖在体内的主要分解途径糖在体内的主要分解途径. 戊糖磷酸途径戊糖磷酸途径磷酸戊糖为代表性中间产物磷酸戊糖为代表性中间产物.糖酵解在磷酸己糖处分支糖酵解在磷酸己糖处分支.(一)磷酸戊糖途径的发现(一)磷酸戊糖途径的发现1 1、碘乙酸

2、和氟化物不能完全抑制糖的利用、碘乙酸和氟化物不能完全抑制糖的利用. .2 2、存在、存在: : 葡萄糖葡萄糖-6-6-磷酸脱氢酶磷酸脱氢酶 葡萄糖酸葡萄糖酸-6-6-磷酸脱氢酶磷酸脱氢酶 其他磷酸化五碳、六碳、七碳糖其他磷酸化五碳、六碳、七碳糖NADPNADP+ +为其辅酶为其辅酶2磷酸戊糖磷酸戊糖途径途径细胞质中细胞质中(二)磷酸戊糖途径的主要反应(二)磷酸戊糖途径的主要反应5-磷酸核糖核糖5-磷酸木酮糖木酮糖6-磷酸葡萄糖磷酸葡萄糖糖糖酵酵解解6-磷酸葡萄糖酸磷酸葡萄糖酸 NADP+NADPH+H+5-磷酸核酮糖磷酸核酮糖 NADP+NADPH+H+CO27-磷酸景天庚酮糖景天庚酮糖3-磷

3、酸甘油醛甘油醛6-磷酸果糖酸果糖4-磷酸赤藓糖赤藓糖3-磷酸甘油醛甘油醛 氧化阶段氧化阶段(脱碳产能脱碳产能)非氧化阶段非氧化阶段(重组重组)2NADPH生物氧化生物氧化O25ATP + 2H2O6-磷酸果糖酸果糖 氧化阶段氧化阶段(脱碳产能脱碳产能)6-6-磷酸葡萄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糖脱氢酶6-6-磷酸葡萄磷酸葡萄糖酸糖酸内酯内酯6-6-磷酸葡萄糖磷酸葡萄糖水解水解6-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5-5-磷酸核酮糖磷酸核酮糖6-6-磷酸葡萄糖酸磷酸葡萄糖酸5-5-磷酸核糖磷酸核糖5-5-磷核酮糖异构酶磷核酮糖异构酶从五从五C C糖重新生成糖重新生成6C6C 糖糖非氧化阶段非氧化阶段

4、(重组重组)5-5-磷酸木酮糖磷酸木酮糖转酮酶转酮酶转酮酶转酮酶转醛酶转醛酶3-磷酸甘油醛甘油醛7-磷酸景天庚酮糖景天庚酮糖6-磷酸果糖酸果糖4-磷酸赤藓糖磷酸赤藓糖5-磷酸木酮糖木酮糖6-磷酸果糖磷酸果糖3-磷酸甘油醛甘油醛6-磷酸葡萄糖酸葡萄糖5-磷酸核糖酸核糖(三)戊糖磷酸途径反应速度的调控(三)戊糖磷酸途径反应速度的调控 氧化阶段两步反应都是不可逆的氧化阶段两步反应都是不可逆的氧化阶段两步反应都是不可逆的氧化阶段两步反应都是不可逆的. . . . NADPHNADPHNADPHNADPH与与与与NADPNADPNADPNADP+ + + +竞争葡萄糖竞争葡萄糖竞争葡萄糖竞争葡萄糖-6-

5、6-6-6-磷酸脱氢酶磷酸脱氢酶磷酸脱氢酶磷酸脱氢酶 和葡萄糖酸和葡萄糖酸和葡萄糖酸和葡萄糖酸-6-6-6-6-磷酸脱氢酶上的结合位点磷酸脱氢酶上的结合位点磷酸脱氢酶上的结合位点磷酸脱氢酶上的结合位点 - - - -产物抑制产物抑制产物抑制产物抑制. . . . 受受受受NADPNADPNADPNADP+ + + +/ / / / NADPHNADPHNADPHNADPH的调节的调节的调节的调节3 3 3 3、戊糖磷酸途径的主要作用:戊糖磷酸途径的主要作用:戊糖磷酸途径的主要作用:戊糖磷酸途径的主要作用: 为机体提供为机体提供为机体提供为机体提供5-5-磷酸核糖和磷酸核糖和磷酸核糖和磷酸核糖和

6、NADPHNADPHNADPHNADPH(1 1 1 1)机体需要)机体需要)机体需要)机体需要5-5-磷酸核糖磷酸核糖磷酸核糖磷酸核糖NADPHNADPHNADPHNADPH G-6-P F-6-P F-1,6-G-6-P F-6-P F-1,6-二磷酸二磷酸二磷酸二磷酸 甘油醛甘油醛甘油醛甘油醛-3-P-3-P F-6-P F-6-P和甘油醛和甘油醛和甘油醛和甘油醛-3-P 5-3-P 5-磷酸核糖磷酸核糖磷酸核糖磷酸核糖 耗耗ATPATP糖酵解糖酵解(2 2)机体对)机体对5-5-磷酸核糖和磷酸核糖和NADPHNADPH需求相当需求相当, , 磷酸戊糖途径的氧化阶段占优势磷酸戊糖途径的氧

7、化阶段占优势. .(3 3)机体对)机体对NADPHNADPH的需求的需求 5-5-磷酸核糖磷酸核糖 G G彻底分解产生足够的彻底分解产生足够的NADPH.NADPH.6(6-磷酸葡萄糖磷酸葡萄糖)+6O2 6(5-磷酸核酮糖磷酸核酮糖)+6CO2+6H2O+30ATP每循环一次,生成每循环一次,生成2 2个个NADPH+HNADPH+H+ +/6/6分子分子ATPATP1 1分子分子G G循环循环6 6次完全分解,产生次完全分解,产生3030个个ATPATP葡萄糖活化为葡萄糖活化为G-6-PG-6-P,消耗,消耗1 1个个ATPATP6(6-磷酸葡萄糖磷酸葡萄糖)+6O2 6(5-磷酸核酮糖

8、磷酸核酮糖)+6CO2+6H2O+30ATP每循环一次,生成每循环一次,生成2 2个个NADPH+HNADPH+H+ +/6/6分子分子ATPATP1 1分子分子G G循环循环6 6次完全分解,产生次完全分解,产生3030个个ATPATP葡萄糖活化为葡萄糖活化为G-6-PG-6-P,消耗,消耗1 1个个ATPATP葡萄糖葡萄糖+O2 6CO2+6H2O+29ATP(四)戊糖磷酸途径的生物意义(四)戊糖磷酸途径的生物意义(1 1 1 1) NADPHNADPHNADPHNADPH为许多物质的合成提供还原力为许多物质的合成提供还原力为许多物质的合成提供还原力为许多物质的合成提供还原力. . . .

9、(2 2 2 2) 是联系戊糖代谢的途径是联系戊糖代谢的途径是联系戊糖代谢的途径是联系戊糖代谢的途径. . . .(3 3 3 3) 产能(产能(产能(产能(29ATP29ATP29ATP29ATP) 不通过糖酵解不通过糖酵解不通过糖酵解不通过糖酵解. . . .(4 4 4 4) 维护红细胞及含巯基蛋白的正常功能维护红细胞及含巯基蛋白的正常功能维护红细胞及含巯基蛋白的正常功能维护红细胞及含巯基蛋白的正常功能. . . .(5 5 5 5) 磷酸核糖用于磷酸核糖用于磷酸核糖用于磷酸核糖用于DNADNADNADNA、RNARNARNARNA的合成的合成的合成的合成. . . . 木酮糖参与光合作

10、用固定木酮糖参与光合作用固定木酮糖参与光合作用固定木酮糖参与光合作用固定COCOCOCO2.2.2.2. 各种单糖用于合成各类多糖各种单糖用于合成各类多糖各种单糖用于合成各类多糖各种单糖用于合成各类多糖. . . .CO-NH-CH-CO-NH-CH2-COOH(CH2)3CH2HCNH2SHCOOH还原型谷胱甘肽还原型谷胱甘肽Glu-Cys-Gly SH还原型谷胱甘肽还原型谷胱甘肽 Glu-Cys-Gly S S 氧化型谷胱甘肽氧化型谷胱甘肽氧化型谷胱甘肽氧化型谷胱甘肽 Glu-Cys-Gly GSSG + NADPH GSSG + NADPH 2GSH + NADP 2GSH + NADP

11、+ + + H+(一)葡萄糖异生(一)葡萄糖异生(Gluconeogenesis) 以非糖物质为前体合成葡萄糖以非糖物质为前体合成葡萄糖. . 二、糖的其他代谢途径二、糖的其他代谢途径机体能源物质利用的基本顺序:机体能源物质利用的基本顺序: 机体先消耗葡萄糖机体先消耗葡萄糖. . 然后消耗糖原然后消耗糖原. . 最后通过糖异生维持血糖稳定最后通过糖异生维持血糖稳定. .1 1、糖异生途径:、糖异生途径: 部位:肝脏(线粒体、细胞质)部位:肝脏(线粒体、细胞质). . 糖异生是逆糖酵解过程而发生,但不是简单糖异生是逆糖酵解过程而发生,但不是简单 的逆转反应的逆转反应. . 必须克服糖酵解途径中必

12、须克服糖酵解途径中3 3个不可逆步骤个不可逆步骤. .第一步第一步丙酮酸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必须通过苹果酸或必须通过苹果酸或天冬氨酸天冬氨酸穿梭系统完成穿梭系统完成.苹苹果果酸酸脱脱氢氢酶酶羧化酶羧化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激酶丙酮酸激酶GTP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基质乙酰乙酰CoACoA别构激活剂别构激活剂草酰乙酸不能通过线粒体内膜草酰乙酸不能通过线粒体内膜草酰乙酸草酰乙酸 天冬氨酸(穿膜)天冬氨酸(穿膜) 草酰乙酸草酰乙酸草酰乙酸草酰乙酸 苹果酸(穿膜)苹果酸(穿膜) 草酰乙酸草酰乙酸线粒体线粒体胞液胞液谷草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草转氨

13、酶线粒体线粒体胞液胞液苹果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细胞质(或线粒体中):细胞质(或线粒体中):1.6-1.6-二磷酸果糖二磷酸果糖二磷酸果糖二磷酸果糖6-6-磷酸果糖磷酸果糖磷酸果糖磷酸果糖果糖果糖果糖果糖1.6-1.6-二磷酸酶二磷酸酶二磷酸酶二磷酸酶磷酸果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第二步:第二步:6-6-磷酸葡萄糖磷酸葡萄糖磷酸葡萄糖磷酸葡萄糖葡萄糖葡萄糖葡萄糖葡萄糖己糖激酶己糖激酶己糖激酶己糖激酶葡萄糖葡萄糖葡萄糖葡萄糖6-6-磷酸酶磷酸酶磷酸酶磷酸酶第三步:第三步: 葡萄糖葡萄糖葡萄糖葡萄糖6-6-磷酸酶主要存在于磷酸酶主要存在于磷酸酶主要存在于磷酸

14、酶主要存在于肝脏、肾脏和肠上皮细胞肝脏、肾脏和肠上皮细胞肝脏、肾脏和肠上皮细胞肝脏、肾脏和肠上皮细胞中,中,中,中, 生成的葡萄糖可以进入血液维持血糖的稳定生成的葡萄糖可以进入血液维持血糖的稳定生成的葡萄糖可以进入血液维持血糖的稳定生成的葡萄糖可以进入血液维持血糖的稳定. . 肌肉细胞、脑细胞肌肉细胞、脑细胞肌肉细胞、脑细胞肌肉细胞、脑细胞不存在葡萄糖不存在葡萄糖不存在葡萄糖不存在葡萄糖6-6-磷酸酶,不能利用葡萄磷酸酶,不能利用葡萄磷酸酶,不能利用葡萄磷酸酶,不能利用葡萄 糖糖糖糖6-6-磷酸生成葡萄糖。磷酸生成葡萄糖。磷酸生成葡萄糖。磷酸生成葡萄糖。 肝脏中,糖异生作用的主要物质来源是骨骼

15、肌活动产物乳肝脏中,糖异生作用的主要物质来源是骨骼肌活动产物乳肝脏中,糖异生作用的主要物质来源是骨骼肌活动产物乳肝脏中,糖异生作用的主要物质来源是骨骼肌活动产物乳 酸和丙氨酸酸和丙氨酸酸和丙氨酸酸和丙氨酸. .丙酮酸通过糖异生形成一个丙酮酸通过糖异生形成一个G,消耗,消耗6个个ATPl2 2丙酮酸丙酮酸 2 2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2 ATP2 ATP2=42=4l2 2个个3-P-3-P-甘油甘油 酸酸 2 2个个1.3-BP-1.3-BP-甘油酸:甘油酸:1 12=22=2l共计共计6 6分子分子ATPATP糖异生是耗能过程:糖异生是耗能过程:哪些物质可以通过糖异生途径形成葡

16、萄糖?凡能转变成糖代谢中间产物的物质均可凡能转变成糖代谢中间产物的物质均可.1 1、乳酸乳酸回炉再造解毒、节能回炉再造解毒、节能,延缓疲劳,延缓疲劳. .2、饥饿状态下,氨基酸、甘油维持血糖浓度: 机体先消耗葡萄糖机体先消耗葡萄糖. . 然后消耗糖原然后消耗糖原. . 糖异生维持血糖稳定糖异生维持血糖稳定. .2 2、糖异生的生理意义、糖异生的生理意义(1 1) 饥饿状态下维持血糖浓度恒定饥饿状态下维持血糖浓度恒定. .(2 2) 调节酸碱平衡调节酸碱平衡. .(3 3) 回收回收乳酸乳酸分子中的能量分子中的能量. . 葡萄糖葡萄糖 产生乳酸产生乳酸 转运至肝脏转运至肝脏. .经糖异生作用生成

17、葡萄糖,转运至肌肉组织加以利用,这一过经糖异生作用生成葡萄糖,转运至肌肉组织加以利用,这一过程称为乳酸循环(程称为乳酸循环(CoriCori循环循环). .酵解酵解血循环血循环乳酸循环(乳酸循环(Cori循环)循环)肌肉肌肉肝脏肝脏G丙酮酸丙酮酸乳酸乳酸糖酵解糖酵解NADH+H+NAD+乳酸乳酸乳酸乳酸丙酮酸丙酮酸GNAD+NADH+H+G糖异生糖异生血液血液乳酸循环是肝和乳酸循环是肝和肌肉组织肌肉组织中酶特点所致中酶特点所致. . 生理意义:避免损失乳酸;防止酸中毒生理意义:避免损失乳酸;防止酸中毒. .乳酸循环是耗能的过程,乳酸循环是耗能的过程,2 2分子乳酸异生为葡萄糖需分子乳酸异生为葡

18、萄糖需消耗消耗6 6分子分子ATPATP。3 3、糖异生作用的调节、糖异生作用的调节 糖异生与糖酵解相互协调糖异生与糖酵解相互协调(1) 高浓度高浓度6-P-G6-P-G: 抑制己糖激酶、活化磷酸酶抑制己糖激酶、活化磷酸酶. . 抑制糖酵解、促进糖异生抑制糖酵解、促进糖异生. .己糖激酶己糖激酶6-P-GG6-P-GG磷酸酶磷酸酶(2 2)6-P-F1 1,6-6-二磷酸果糖二磷酸果糖磷酸果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11 1,6-6-二磷酸果糖二磷酸果糖6-P-F二磷酸果糖磷酸酶二磷酸果糖磷酸酶-1柠檬酸:柠檬酸:抑制磷酸果糖激酶,活化抑制磷酸果糖激酶,活化二磷酸果糖磷酸酶二磷酸果糖磷酸酶-1,抑制

19、糖酵解,促使糖异生;抑制糖酵解,促使糖异生;2 2,6-6-二磷酸果糖:二磷酸果糖:是是磷酸果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1的激活剂、促进糖酵解,抑制糖异生的激活剂、促进糖酵解,抑制糖异生. .磷酸果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2-2二磷酸果糖磷酸酶二磷酸果糖磷酸酶-2-22.6-2.6-二磷酸果糖二磷酸果糖二磷酸果糖二磷酸果糖 血糖升高血糖升高 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素分泌增加 2.6-2.6-二磷酸果糖合成增加二磷酸果糖合成增加. . 2.6-二磷酸果糖促进葡萄糖分解,抑制糖异生; 血糖降低血糖降低胰岛素的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2.6-2.6-二磷酸果糖合成减少二磷

20、酸果糖合成减少 葡萄糖分解抑制,糖异生作用增强葡萄糖分解抑制,糖异生作用增强. .6-6-磷酸果糖磷酸果糖磷酸果糖磷酸果糖(3)PEP丙酮酸丙酮酸丙酮酸激酶丙酮酸激酶丙酮酸丙酮酸PEP丙酮酸羧化酶丙酮酸羧化酶PEPPEP羧激酶羧激酶乙酰乙酰CoA:CoA:刺激丙酮酸羧化酶活性,促进糖异生刺激丙酮酸羧化酶活性,促进糖异生. .ADP: ADP: 刺激酵解,抑制丙酮酸羧化酶刺激酵解,抑制丙酮酸羧化酶. .ATP: ATP: 抑制丙酮酸激酶(酵解),促进糖异生抑制丙酮酸激酶(酵解),促进糖异生. .3 3、乳糖不耐症、乳糖不耐症lactose intolerant.lactose intoleran

21、t. 小肠细胞乳糖酶活性大部分小肠细胞乳糖酶活性大部分/ /全部消失全部消失. .4 4、细菌的乳糖操纵子(代谢调控)、细菌的乳糖操纵子(代谢调控). .三、糖原的分解三、糖原的分解 糖糖糖糖 原原原原 (glycogen)(glycogen)(glycogen)(glycogen): 是动物体内糖的储存形式之一,是动物体内糖的储存形式之一,是动物体内糖的储存形式之一,是动物体内糖的储存形式之一, 是机体能迅速动用的能量储备是机体能迅速动用的能量储备是机体能迅速动用的能量储备是机体能迅速动用的能量储备. . . . 肌肉:肌肉:肌糖原,肌糖原,180 300g,主要供肌肉收缩所需,主要供肌肉收

22、缩所需. 肝脏:肝脏:肝糖原,肝糖原,70 100g,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 糖原储存的主要器官:糖原储存的主要器官:糖原储存的主要器官:糖原储存的主要器官:脑组织脑组织:不能利用脂肪酸,正常情况下主要依赖葡萄糖供能不能利用脂肪酸,正常情况下主要依赖葡萄糖供能. .红细胞红细胞:没有线粒体,完全通过糖酵解获能没有线粒体,完全通过糖酵解获能. .骨髓及神经组织骨髓及神经组织:代谢活跃,代谢活跃,主要主要利用葡萄糖供能利用葡萄糖供能. . 依赖葡萄糖供能的主要组织和器官依赖葡萄糖供能的主要组织和器官. . 糖原分解的糖原分解的定义:指肝糖原分解为定义:指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的过程葡

23、萄糖的过程. 反应部位:胞浆和内质网内腔面反应部位:胞浆和内质网内腔面. .1 1 1 1、 糖原的分解糖原的分解糖原的分解糖原的分解l糖原磷酸化酶的作用位点:G-1-P磷酸化酶磷酸化酶 a非还原性末端非还原性末端磷酸磷酸+断键部位断键部位脱枝酶脱枝酶 2. 2. 脱枝酶的作用脱枝酶的作用 :转移葡萄糖残基转移葡萄糖残基水解水解 -1.6-糖苷键糖苷键 磷磷 酸酸 化化 酶酶 转移酶活性转移酶活性 -1.6糖苷糖苷酶活性酶活性 1-P-葡萄糖葡萄糖 6-P-6-P-葡萄糖葡萄糖 磷酸葡萄糖变位酶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3.3. 1-P- 1-P-葡萄糖葡萄糖 6-P-6-P-葡萄糖葡萄糖 . . 4

24、.4. 6-P- 6-P-葡萄糖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水解生成葡萄糖 肝、肾、肠细胞肝、肾、肠细胞6-P-葡萄糖葡萄糖葡萄糖葡萄糖葡萄糖葡萄糖-6-磷酸酶磷酸酶因此,肝糖原分解可以生成葡萄糖,维持血糖的因此,肝糖原分解可以生成葡萄糖,维持血糖的稳定,供应重要脏器代谢需要的能源物质稳定,供应重要脏器代谢需要的能源物质. 肌糖原的分解肌糖原的分解:肌糖原分解的前三步反应与肝糖原分解过程相同肌糖原分解的前三步反应与肝糖原分解过程相同肌糖原分解的前三步反应与肝糖原分解过程相同肌糖原分解的前三步反应与肝糖原分解过程相同. . . .肌肉组织中不存在葡萄糖肌肉组织中不存在葡萄糖肌肉组织中不存在葡萄糖肌肉组织

25、中不存在葡萄糖- - - -6 6 6 6-P-P-P-P酶酶酶酶. . . .生成生成生成生成6 6 6 6-P-P-P-P-葡萄糖不能转变成葡萄糖释放入血,葡萄糖不能转变成葡萄糖释放入血,葡萄糖不能转变成葡萄糖释放入血,葡萄糖不能转变成葡萄糖释放入血,维持维持维持维持血糖血糖血糖血糖稳定稳定稳定稳定,而只能进入酵解途径进一步代谢,而只能进入酵解途径进一步代谢,而只能进入酵解途径进一步代谢,而只能进入酵解途径进一步代谢. . . .因此,肌糖原分解仅供肌肉组织代谢之用因此,肌糖原分解仅供肌肉组织代谢之用因此,肌糖原分解仅供肌肉组织代谢之用因此,肌糖原分解仅供肌肉组织代谢之用. . . .肌糖

26、原肌糖原肌糖原肌糖原分解代谢分解代谢分解代谢分解代谢与乳酸循环与乳酸循环与乳酸循环与乳酸循环的关系的关系的关系的关系. . . .糖原分解反应的意义:糖原分解反应的意义:肝糖原:分解不仅可以氧化供能,而且可以分解肝糖原:分解不仅可以氧化供能,而且可以分解肝糖原:分解不仅可以氧化供能,而且可以分解肝糖原:分解不仅可以氧化供能,而且可以分解为游离的葡萄糖维持血糖恒定为游离的葡萄糖维持血糖恒定为游离的葡萄糖维持血糖恒定为游离的葡萄糖维持血糖恒定. .肌糖原:是肌肉收缩时的主要供能物质,可经糖肌糖原:是肌肉收缩时的主要供能物质,可经糖肌糖原:是肌肉收缩时的主要供能物质,可经糖肌糖原:是肌肉收缩时的主要

27、供能物质,可经糖酵解途径转化为乳酸,经血液循环到肝脏,转变酵解途径转化为乳酸,经血液循环到肝脏,转变酵解途径转化为乳酸,经血液循环到肝脏,转变酵解途径转化为乳酸,经血液循环到肝脏,转变为肝糖原或葡萄糖,对血糖的调节起间接作用为肝糖原或葡萄糖,对血糖的调节起间接作用为肝糖原或葡萄糖,对血糖的调节起间接作用为肝糖原或葡萄糖,对血糖的调节起间接作用. .四、糖原四、糖原的合成的合成 合成部位:合成部位: 组织定位:主要在肝脏、肌肉组织定位:主要在肝脏、肌肉. . 细胞定位:胞细胞定位:胞液液. .过程(略)过程(略) 定义:葡萄糖、半乳糖和果糖等单糖在体内相应酶的定义:葡萄糖、半乳糖和果糖等单糖在体内相应酶的 作用下合成糖原的过程作用下合成糖原的过程. .n 6-P-葡萄糖的代谢去路:葡萄糖的代谢去路:G(补充血糖)(补充血糖)G-6-P F-6-P(进入酵解途径)(进入酵解途径)G-1-PGn(合成糖原)(合成糖原)UDPG 6-磷酸葡萄糖酸磷酸葡萄糖酸(进入磷酸戊糖途径)(进入磷酸戊糖途径)Thanks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