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青少犯罪特点成因及预防对策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7474964 上传时间:2024-07-20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98.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青少犯罪特点成因及预防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2年青少犯罪特点成因及预防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2年青少犯罪特点成因及预防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2年青少犯罪特点成因及预防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2年青少犯罪特点成因及预防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青少犯罪特点成因及预防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青少犯罪特点成因及预防对策(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论文摘要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共同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与环境污染、贩毒吸毒并列为世界三大公害。在我国,青少年犯罪同样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近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十分突出,青少年犯罪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及关注。如何针对性地预防青少年犯罪,已经是一个十分关键且棘手的问题。关键词: 青少年犯罪,特点,成因,预防对策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0 页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目 录前言 1一、 青少年犯罪的特点1 一) 犯罪类型多样化 1二) 犯罪手段成人化 2三) 犯罪组织团伙化

2、2四) 犯罪年龄低龄化 2 五) 犯罪动机突发性 2二、 青少年犯罪的成因2一) 社会原因 2二) 家庭原因 3三) 学校原因 3四) 自身原因 4 三、 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对策4一)社会方面 4二)家庭方面 5三)学校方面 6四、 总结 7参考文献 8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0 页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浅析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成因及预防对策前言当前青少年犯罪是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社会问题,我国青少年犯罪问题同样严重,已经与环境污染、贩毒吸毒并列为世界三大公害。结合近年来的情况来看,青少年犯罪呈现出了多样化、成人化

3、、团伙化、低龄化、突发性等各种特点。青少年正处在成长的关键阶段,是学知识、长身体的时候,也是初步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关键时期,当前青少年犯罪时有发生,并且处于上升状态。青少年犯罪已经是一个严重而复杂的社会问题,不单关系到青少年的自身及其家庭,而且直接联系着整个社会。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逐步加快,可预见在今后的长时期内,青少年犯罪将是我国关注的重心。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青少年犯罪是各种社会矛盾与冲突的综合性产物。家庭教育的缺陷、学校教育的偏差、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以及青少年自身的原因等都是使某些青少年群体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然而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人生中的关

4、键时期也是一个人人生中的危险时期。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共同面临的严重社会问题。由于青少年犯罪问题跟社会稳定、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都息息相关,使之成为了社会热点问题。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提供了法律支持和保障,但是这并不足以自行。社会、家庭、学校必须齐心协力、共同管理,力图从青少年犯罪的原因、特点入手,分析青少年的心理特点,采取真正有效的措施,共同建筑一道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大堤。从而真正达到预防、减少,并最终遏制青少年犯罪的目的。一、青少年犯罪的特点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经济的发展,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现象日益加重,且犯罪向成人化、团伙化、低龄

5、化犯罪转变。青少年犯罪通常变现为抢劫、故意杀人、盗窃、绑架等故意犯罪,很少为过失犯罪,犯罪时不计后果,手段残忍,社会危害大。其主要犯罪特点有如下几方面:(一)犯罪类型多样化当前,青少年犯罪几乎涵盖了整个犯罪领域。一般都集中在抢劫、盗窃等侵犯财产型犯罪和寻衅滋事、故意伤害等侵害人身权利型犯罪。但是现在其他恶性犯罪行为也出现了上升的趋势,危害公共安全、妨害社会管理秩序、侵犯知识产权等类型的犯罪比重与日俱增。并出现了通过网络、通信等高科技手段实施的犯罪行为,甚至出现持枪械弹药的犯罪。青少年因其自身特点,对新生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3 页,共 10 页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事物比较好奇,同时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比较容易接受高科技的事物,也很容易通过网络、通信等手段接受一些暴力、色情、诈骗等的诱惑,因此成为网络、通信犯罪的牺牲品。(二)犯罪手段成人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青少年接受的教育程度逐渐提高,同时接触和懂得的东西也越来越多,现在的青少年都显得越来越早熟。在接触到很多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的同时,也沾染了一些不良的风俗,并进行了学习和模仿。青少年通过网络、媒体等方式耳濡目染,模仿成年人的犯罪手法,有些青少年甚至学会了反侦察的犯罪方式,掩饰犯罪行为,清理犯罪现场,破坏犯罪证据。青少年的犯罪手段残忍、狡诈,具有成年人

7、作案的犯罪特点。他们一般都携带匕首、铁棍等作案工具,作案时对受害者进行威胁,受害者稍有反抗,他们就进行殴打,或者利用可乘之机,进行诱骗。受社会上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人的消费影响 , 部分青少年产生了强烈的物质消费欲望, 盲目追求享乐 , 当通过正当渠道不能满足欲望时 , 往往通过抢劫、盗窃、诈骗、敲诈勒索等犯罪手段来获取利益,甚至不惜杀人越货。(三)犯罪组织团伙化青少年正处于心理断乳期,容易在父母面前封闭自我缺乏沟通,更喜欢与年龄相仿、趣味相投的伙伴们在一起, 形成群体,相互影响。这是由青少年年龄小、思想不成熟和依附性强等特点决定的。只要其中一人有犯罪意识,就可能共同作案。纠集多人形成“作案氛围

8、”,一哄而上,既能相互壮胆,又能分工合作。近年来苍南县人民法院少年庭在审理少年刑事案件过程中发现青少年共同犯罪的比例也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近期苍南县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21 名未成年被告人结伙抢劫案,正是因为各被告人拉帮结派、相互影响所致,从而共同走上了犯罪道路。(四)犯罪年龄低龄化目前青少年犯罪年龄低龄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 有些青少年犯罪嫌疑人只有十几岁 , 甚至更小。从苍南县人民法院审理的刑事案件可以看出,低龄被告人人数不断节节攀升。12006 年未成年被告人为229 人、07 年 258 人、08 年 284人、09 年 188人,而 2018年截止 6 月 25日,已达 168人次。(

9、五)犯罪动机突发性青少年突发性犯罪多,作案动机单纯、目的比较简单,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这一阶段的青少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诱因的影响,内心摇摆不定、动荡不安、矛盾重重,年龄小,社会经验少,考虑问题也比较简单,犯罪动机单纯,很少会有预谋,所以突发性犯罪比较多。二、 青少年犯罪的成因(一)社会原因文化市场监督不力,不良文化现象泛滥净化了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当1数据来源于苍南县人民法院刑事案件被告人判决生效情况统计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0 页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前文化市场上有大量的不良文化存在, 宣扬凶杀、暴力

10、、色情等内容的非法音像制品、书籍、报刊杂志屡见不鲜, 对文化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另一方面是正面宣传的教育形式过于枯燥, 致使心理生理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容易被不良文化吸引 , 由于社会不良文化的长期作用, 使青少年对社会的认识产生了偏差, 对真、善、美和假、恶、丑的界线逐渐模糊, 误认为不良文化表现的内容就是当今文化的现状。大量事实证明, 社会不良文化对青少年产生消极影响, 很容易让涉世不深的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社会环境紊乱因素如道德信仰失范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 , 成为滋生青少年犯罪的“肥沃土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致使当前社会部分人的价值观念发生严重偏

11、差,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滋长蔓延。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坑蒙拐骗、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受贿等各种社会不良现象时有发生,对社会风气造成不良影响。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阶段,缺乏社会经验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受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青少年经受不住各种物质享受的诱惑,进而导致青少年的违法犯罪。同时, 不良和负面的文化传媒泛滥, 对青少年犯罪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2(二)家庭原因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启蒙老师,同时也是子女的监护者和教育责任人,其言行对子女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人的性格、品质、道德、情操、理想的形成都与他从小受父母的教育和家庭环境有关。

12、家长给未成年子女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但是家庭结构失调、教育方法不当以及家长不良言行的熏染都极有可能导致未成年违法犯罪。目前由于家长教育方式比较单一、独生子女多以及家庭失和等原因,导致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产生误导;特别是一些父母长期在外经商,子女在家无人看管的家庭。溺爱型家庭、离异型家庭、残缺型家庭、外出务工家庭或贫困家庭的未成年子女,违法犯罪的比例特别高。3教育方法的不当,采取溺爱、打骂等不正确的教育方法,都会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为人父母者,一般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但是,大多家长的这一心理往往对孩子过于严厉或者过分溺爱,反而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13、使得原来的一片用心良苦变成反效果。有些家长则是对青少年子女放任自流、重养轻教,只管孩子的衣食住行,不管孩子的道德品质,等到出问题了才去悔不当初。而有些家长自身行为不检点、不健康,青少年缺乏鉴别能力,思想不成熟,把父母作为“榜样”,父母的某些不良行为将对诱导青少年的违法犯罪埋下隐患。(三)学校原因目前,我们的教育仍采取传统的“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了法制教育、德育教育,对一些基本的社会常识、社会公德规范和做人道理的教育不够;而且,目前农村学校实行素质教育的条件还有欠缺,有的学校把考试2吴宗宪主编,西方犯罪学M, 法律出版社 ,1999 年, 第 523 524 页。2葛锦文,中学生的犯

14、罪行为与预警策略研究J ,法治校园, 2007)01-024-05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0 页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成绩作为评选先进班级、优秀教师的首要条件。青少年大部分是在校学生,他们在学校生活的时间占了大多数,因而校园生活对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重大的影响。青少年罪犯大多在校时是成绩较差的学生,有些老师歧视后进生,动不动就进行所谓的“批评”,甚至是人格侮辱,极大的伤害了学生幼小的心灵,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在校时很少或者从来没有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表扬和肯定。这使得他们一些人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心理,部分中途

15、辍学在家,学校缺乏与家长的联系、沟通,没有及时掌握学生的情绪、心理变化,不能及时对学生的不良“苗头”性问题进行抑制,在接触了社会不良风气和不良人员后,走上了犯罪道路。他们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与没有在学校接受系统、正规的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使得有的青少年对自身所做的行为缺乏一个正确的客观的认识。可见,学校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极度欠缺,很少对学生上法制课、出法制黑板报等进行普法教育。许多学校在具体教育活动中,缺乏理论联系实际,忽视了青少年的成长特点和接受能力,满堂灌,使学生产生了厌学的情绪,甚至有的还逃学。有些教师的教育方法缺乏科学,有的采取变相的体罚,未能深入了解和关心学生,缺少心理的疏导,最终使

16、一些学生退学、辍学,甚至混迹社会。有些学校管理不善,一味的使用压迫式管理,甚至滥用学校处分。学校处分的制定,本是教育学生、挽救学生的一种手段,运用的好可以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起到警告、震慑的作用,使之下次不敢再犯,改掉陋习,积极进取。但是运用的不好,容易使青少年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认识和观念上走上歧途,最终走上犯罪道路。近年来在校生犯罪率不断上升的现象,更应该引起我们对学校教育的重视和关注。(四)自身原因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成长阶段, 大多文化素质不高,分辨是非、区分好坏、抵御外界诱惑的能力较差,使之产生了一些矛盾。4这些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 认识水平低下和好动好奇的矛盾。青少年

17、乐于接受新鲜的事物, 心里的探求欲望强烈 , 但是由于心理发展特别是认知能力发展不成熟, 造成对事物认识和思维的片面性、客观性, 往往分不清是非 , 容易受到蒙蔽和错误的引导,从而走上犯罪道路。精力过剩与缺乏支配能力之间的矛盾, 由于青少年心理发展与生理发展不协调 , 所以缺乏一定的调节能力来支配过剩的精力。一旦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就将过剩的精力用于暴力性的违法活动。性机能发育成熟与性道德观念形成异步的矛盾。青少年性机能渐渐发育成熟并且产生朦胧的性意识,对异性既害羞又好奇 , 青少年自身素质不高,抵御能力差,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较易走上人生的歧途。这时如果缺乏正确的性道德教育, 青少年就会从

18、别的不正当途径获取这方面的信息, 有些法制观念淡薄的青少年就可能为了追求性刺激,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三、 青少年犯罪的防范对策(一)社会方面4罗大华,犯罪心理学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年修订版。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0 页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社会教育包含丰富的内容,司法部门、行政部门、新闻媒体、青少年保护委员会等都应各司其职、紧密联系、密切配合。动员全社会的力量, 加大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 , 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犯罪的预防工作, 最有效的减少和控制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这样才能为青少年的健康

19、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法治环境。1、国家应当高度重视,加强立法保护。完善立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从制度上对保护青少年权益予以根本的保障。加强教育立法,预防青少年学生的辍学、流失,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青少年学生流失的现象较为普遍,有的辍学打工或者经商,有的离家出走混入社会。由于青少年的心理不成熟,预防能力较差,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影响的刺激,社会上很多不法分子利用青少年学生进行违法犯罪行为,使之走上犯罪道路。在立法上应当对此做出更为严格的规定,对违法犯罪分子起到震慑的作用。2、要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净化社会风气,加大法制教育和宣传力度。为了保障社会的长治久安,维护社会的

20、稳定,同时为青少年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为预防、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必须严厉打击各种侵害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对违法犯罪分子产生强烈的震慑作用。5要加大力度严厉打击传播淫秽物品, 引诱、强迫未成年人吸毒、卖淫的犯罪分子以及教唆青少年犯罪的首恶分子。要严厉打击引诱、教唆、胁迫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活动 , 坚持不懈地进行综合治理, 重点做好各项清理整顿工作。对那些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音像制品, 电子出版物 , 读物等, 加大查禁力度。对游戏厅 , 网吧等社会文化娱乐场所 , 从严审批 , 依法管理 , 对经营管理人员进行法制培训 , 有效地遏制“黄赌毒”在这些娱乐场所滋

21、生蔓延。要充分发挥各类监督管理职能 , 大力倡导新风正气。3、全社会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形成保护青少年的共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把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作为义不容辞的职责。通过办宣传栏、开办法制课、刊播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和渠道,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其法律意识 , 增强其法制观念 , 使青少年学法、懂法 , 知道什么可以做 ,什么不可以做 , 自觉用法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针对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或明显犯罪倾向的青少年要采取教育、帮助、挽救措施,建立青少年保障体制, 增加就业机会,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这也是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一个有效途径。司法机关在办理青少年犯罪案件的

22、各项工作中, 应该认真落实“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维权、预防”的方针, 对青少年犯罪嫌疑人的处理采用矫正治疗的方法。(二)家庭方面家庭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基石。家长应当深刻的认识到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影响,主动地进行各种知识的学习,增强监护人应俱备的育人素质,切实履行自己的监护职责, 认真承担起法制教育的义务, 采取科学的方法来教育5武自亮,当前青少年犯罪的发展趋势及预防对策J ,知识经济, 2018 年 08 期。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0 页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孩子。要

23、了解、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要尊重孩子的性格,对有生理缺陷、曾犯过错误的孩子不要揭短,要从其刚刚懂事起, 培养其知法、守法的观念, 多鼓励提高孩子的上进心、自信心。注意给孩子留面子,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和常识。并教育孩子通过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防止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侵害。1、家长应当充分发挥好“启蒙老师”的作用,加强对德育知识和法律常识、育孩常识的学习。在关注青少年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也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品德教育、法制教育、性知识教育。要根据青少年心理、生理和行为的特点,做好“启蒙老师”的榜样作用,用严于律己的思想和行动影响青少年,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家长不仅要为青少年授知解惑,更要关心、理

24、解、引导,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青少年分辨是非的能力,增强青少年对腐朽思想和不良生活方式的辨别能力。家长同时应当注意青少年情绪的变化以及与外界的交往,在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时,更要关心孩子的思想品德修养。防止青少年与社会上的不良人员接触,受到不良风气的“传染”,加入犯罪团伙,走上犯罪道路。2、家长应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以民主、平等、宽容取代专横,权威、独断、惟命是从,承担起为人父母的教养责任,如发现有不良行为习惯,要正面引导,及时纠正和他们谈心,倾听他们的烦恼,化解他们的忧虑,6以便教育子女“有的放矢”,努力缩小代沟,以乐观的态度,文明的谈吐举止,高尚的情操,进取的精神感染子女,在良好的家庭氛

25、围中,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3、 家长要积极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青少年最先接触的“学校”就是家庭,家长特别要引导子女注重自我素质的提高,树立防范意识,树立远大理想,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一旦发现有不良心理、症状苗头的时候,及时教育挽救,从而不会误入歧途,远离犯罪,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成为将来的有用之才。(三)学校方面学校应充分发挥育人的作用,让青少年在学校时就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给学生一个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明确教育目标, 调整课程设置、提高教师素质、建立法治环境, 使法制教育产生明显实效。加强学校的法制教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从培养青

26、少年的角度出发,用科学的知识和法制的观念来教育其做人的道理, 明确树立以培养增强法制意识、讲解法律知识、纪律观念为内容的法制教育目标。加强学校行政管理, 建立家长学校互动机制,建设依法治校的校园环境,使法制教育在学校、家长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循环。1、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应当将法制教育纳入教案计划,加强法律、道德教育。学校要针对青少年的思想情况和表现实际,安排专门时间,加强对道德、理想、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教育,并将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提高到一6秦忠理、高牧原,浅谈中学生犯罪特点、成因及预防J ,陕西教育,2004 年第 13 期。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27、 - - - - - - -第 8 页,共 10 页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个足够重视的程度,结合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知识,对青少年学生开展法制教育。除了开设法制教育课程外,学校还应当采取多种丰富的形式,开展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比如组织参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增长社会知识和经验。教育青少遵守国家法纪和社会公德规范,树立自尊、自强、自律意识,进一步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2、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由于学校学生人数多,具有较大的商机,在学校周边总是存在着游戏机房、网吧,甚至酒吧、迪吧等场所,因此学校附近的环境总是比较复杂和混乱。此类场所中总是充斥着较多不良人员、不良信息和

28、不良风气,青少年学生极易受其影响,从而沾染不良风俗习惯。学校应当积极联系有关部门,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净化,还学生一片学习的净土。同时,应当加强自身的安保措施,防止社会闲散人员随意进出校园,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细致的思想工作,不要与社会不良人员接触。必要的时候可以与家长一起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73、学校应当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沟通,共同做好学生的法制观念教育。学校应该掌握学生家长的联系方式,随时与家长保持联系,及时向学生家长反应学生的动态,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做到有问题能够及时解决。学校应该给每一个学生建立起详细的家庭档案,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家庭状况,包括其家庭成员的组成及每位成员单位、工作性质

29、、收入状况等。尤其是对那些单亲家庭或者缺少家庭温暖的青少年学生,更应当给予充分的重视和关心,了解其心理变化及内心想法,使其更多的感受到来自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四、 总结青少年犯罪问题 , 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青少年犯罪预防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 , 需要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 并随着整个社会风气、文明发展程度的提高和法制意识的增强, 才能取得成效。只有在党的领导下, 实行对青少年犯罪预防工作的综合治理, 充分利用政治、经济、法律、行政、教育、文化等手段, 不断改善社会风气 , 消除各种消极影响 , 才能达到预防、减少和控制青少年犯罪的目的。87李志红,当前农村青少年犯罪分析及控制J

30、,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711)8彭士华、袁伟民,青少年犯罪特点、成因及预防对策J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年 6月,第二期。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0 页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参考文献1、李硕,浅析青少年犯罪行为特点及成因J ,警官文苑, 2007 年 01期。2、数据由苍南县法律援助中心提供。3、彭士华、袁伟民,青少年犯罪特点、成因及预防对策J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 6 月,第二期。4、数据来源于苍南县人民法院刑事案件被告人判决生效情况统计表。5、杨帆,浅谈当前我国

31、青少年犯罪的新特点及预防措施J ,大众商务,2018年 1月,总第 109期。6、同注释 47、同注释 48、杨莉,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与对策J ,中国法院网, 2004年 10 月。9、罗大华,犯罪心理学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年修订版。10、葛锦文,中学生的犯罪行为与预警策略研究J ,法治校园, 2007)01-024-0511、吴宗宪主编,西方犯罪学M, 法律出版社 ,1999 年, 第 523 524 页。12、秦忠理、高牧原,浅谈中学生犯罪特点、成因及预防J ,陕西教育, 2004年第 13期。13、李志红,当前农村青少年犯罪分析及控制J ,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711)14、武自亮,当前青少年犯罪的发展趋势及预防对策J ,知识经济, 2018年 08 期。15、同注释 3。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