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课文原文及教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7472109 上传时间:2024-07-20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627.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课文原文及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课文原文及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课文原文及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课文原文及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课文原文及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课文原文及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课文原文及教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课文原文及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语】颐和园这篇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全文层次清楚,首尾照应,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xx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颐和园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进了颐和园的大门, 绕过大殿, 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绿漆的柱子, 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 273 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走完长廊,就来到了

2、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的垂柳。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这座石

3、桥有1 1 / 1010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时机去细细游赏。教案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及新词,积累词语。 2.了解按总述、分述、总结的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物特点及地位,产生热爱首都之情。教学重点、难点:了解颐和园的景物特点及地位,感受颐和园的宏伟美丽。教学准备: 1.CAI 课件、展板。 2.搜集有关颐和园的资料。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 (出示颐和园全景图)同学们, 在我们首都北京的西北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皇家园林,你们知道是哪里吗?教师板书课题并强

4、调“颐的笔顺。二.交流资料,了解颐和园概况。通过查阅资料,你对颐和园都有了哪些了解?指名说。三.初读课文:2 2 / 1010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提出不懂的问题。 2.前后桌四人一组互相交流不懂的问题。 3.通过交流还有没解决的问题吗?如果有,板书问题。四.自由结组,合作交流: 1.浏览课文,用“画出课文比拟详细地介绍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物。学生板书:仁寿殿佛香阁大戏楼长廊十七孔桥铜牛课件出示颐和园的地图,闪烁这六个景物,使学生了解其位置。:通过读课文、查阅资料,你对哪个景物最感兴趣,根据兴趣重新结组。要求“快、静。然后快速选出你最信任的组长。 3.合作交流:由组长组织活动。在组内交流查阅

5、的资料,结合课文及资料,准备用你们喜欢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你们喜欢的景物。 4.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1)请各组进行汇报,同时,课件出示颐和园景物的相应图片,并配以古筝音乐。 (2)小组汇报的同时,其它组认真听,听后谈谈感受,也可向这组进行提问。 (3)教师进行适时评价、点拨。习第七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七自然段,用“画出课文还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景物?学生板书:谐趣园“买卖街廓如亭知春亭3 3 / 1010课件闪烁这四个景物在地图中的位置。 2.课件显示这四个景物的图片,教师加以声情并茂的介绍。 3.欣赏后你有什么感受?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六.课外延伸,补充资料(师生共同交流)。 1.通过查资料,你

6、还知道颐和园的哪些景物? 2.老师也查到了一些资料,你们想看看吗? (课件出示颐和园的一些景物图片,并加以简单介绍。) 3.学生把收集的资料贴到展板上。 4.小结:颐和园的景物真是数不胜数,各具特色,就是看上几天也看不完看不厌。板书:七.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谈感受。激发热爱首都之情,产生自豪感。八.了解本文写作方法: 1.二至六自然段与第七自然段都是在介绍颐和园的景物,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板书:详、略。 2.课文是怎样连段成篇的?与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有什么不同?九.布置作业: 1.积累词语,选择喜欢的词语抄在好词好句本上。 2.课下观看展板,交流体会。教学设计4 4 / 1010教材简析颐和园

7、是一座依山抱水、气象万千的皇家园林,是中国传统典范。课文共六个自然段。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课文记叙的游览顺序大体是: 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桥。 全文蕴含着对建造颐和园的劳动人民的赞美,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民族自豪感。教学设计思路在品读、 欣赏中让学生了解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才干,激发民族自豪感;了解并学习本课按空间变换的顺序记叙、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表达方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本课生字词。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学习作者写景状物要抓住特点。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情感目标: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从中得到陶冶;在欣赏、品读养爱

8、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学习作者写景状物要抓住特点。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从中得到陶冶;在欣赏、品读养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时间5 5 / 1010 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导入。 1颐和园在什么地方?在北京西郊预习了课文,记住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学生自由发言,能说几个就说几个,互相补充。 2用生字生词卡检查生字读音,指导读准平舌音。 3开火车朗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读后适当评议,重点纠正读错字和读破句的地方。二、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弄清作者游览颐和园的顺序和颐和园主要景点的方位;再看课文可以分成几段,分段的根据是什么? 2学生

9、自学。 3师生交流。 4讨论分段,并指导概括段意。明确:按“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把全文分三段。第一段第 1 自然段:写作者对颐和园总的印象。第二段第 2 至 5 自然段:分别介绍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特点。第三段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全文的总结,和开头一段相照应,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三、学习词语。 1指导分段朗读。6 6 / 1010 2提出词语,讨论词义清爽:清洁,凉爽。隐隐约约:看起来或听起来不清楚。举目远眺:抬头向远处看。葱绿:草木青翠。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美,光荣夺目。形态各异:形状各不相同。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现存的皇家园林是哪儿吗

10、?颐和园谁去过颐和园,颐和园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呢?又大又美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去游览这又大又美的颐和园。板书:颐和园二、讲读第二自然段。 1请同学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游览颐和园的?填空练习“进了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 。走完长廊,就到了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 。明确: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2作者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长廊,请同学们翻开书,自由读课文,想一想长廊有什么特点?7 7 / 1010明确:又长又美你从哪句话看出长廊的美,说一说?1长廊的颜色美,“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长廊上有红有绿十分美丽。2长廊的形状美,“长廊有 700 多米长,分成 273 间。像一

11、条长成卧在万寿山脚下。3长廊上的画美,“每一章的横槛上都画着五彩的国这些画颜色各异,内容丰富,精美绚丽,堪称艺术珍品。4 长廓周围的风景美, “栽满了花木, 这一种花还没谢, 那一种又开了“这一句写出了长廊两边鲜花盛开,五彩缤纷就像一条鲜花铺成的小路。5长廊上游人的心情美,“神清气爽看出游人的心情十分舒畅。 3小结:这一段描写了长廊的颜色、形状、画、花、游人的心情等几方面的美,突出了长廊的精致美观,以及那些创造者的高超技艺。 4指导朗读。1谁愿意带着大家去游览一下的长廊,通过你的朗读,让同学们体会到长廊的美。2教师评议,再指名朗读,找同学评议。三、讲读第三段。 1作者走完长廊,又来到了哪里?明

12、确:万寿山作者在万寿山脚下看到什么?请同学看图答复。明确:佛香阁、排云殿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8 8 / 1010明确:万寿山雄伟壮丽,佛香阁巍峨壮观,排云殿金碧辉煌。1“耸立指高高的直立,这个词说明了佛香阁巍峨雄伟。2“*的琉璃瓦闪闪发亮表现了佛香阁的建造气势恢弘。3“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表达了佛香疾的造型精巧。4“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说明排云殿很多,“金碧辉煌指宫殿十分雄伟,像一朵朵金光闪闪的云排列在佛香阁下面。 2还有哪些地方表现了万寿山的这种美?明确:第四自然段请同学们默读这一自然段,找出有关的句子画下来。1“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万寿山很高,站在半山腰就可

13、以看到大半景色。这里的“大半景色指的是山前的景色,因为作者的观察点是在佛香阁前面,所以后山的景色看不到。2“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很高,从半山腰望去能看到掩映在绿树中的屋顶和红红的宫墙。3“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这句话也体了万寿山的高大,向前望,美丽宽阔的昆明湖变成了一面镜子,一块碧玉。4“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由于山高离得很远,所以看不到看不到静静的湖面上浅浅的波纹。5“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这一句更加说明了万寿山的高,站在半山能望见城里的景物。 3指导朗读9 9 / 1

14、0101指名读,注意重点词要读出重音。例如“大半、“静、“绿、“一点儿等。2教师评议,找学生练习读。3齐读第三段,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4小结:这一段描写了作者在万寿山脚下和登上半山腰所见的景物,突出了万寿山雄伟壮丽的特点。从万寿山下来,作者又来到了哪里?四、自学第四段。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讨论,说一说昆明湖有什么特点? 1同学自由讨论。 2指名发言,检查自学情况,其他组的同学补充发言。 3每组选出代表读课文,比一比,那一组读得好。 4教师小结:这一段写了昆明湖的静和绿,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秀美的风景画。在颐和园中除了精美的长廊,壮美的万寿山,秀美的昆明湖,还有哪些美景呢?明确:智慧海、知春亭、大戏台、玉带桥、石舫正像大家所说的那样,“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学生齐读“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时机去细细游赏。 5根据板书总结全文。作者按游览的顺序,以万寿山为中心,描写了长廊、佛香阁、排云殿、昆明湖、十七孔桥、 湖心小岛几外景物的特点。赞美了祖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五、布置作业。观察一处景点如学校、公园、游乐场等,按地点转换的顺序把它写下来。1010 / 10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