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注解常识..课件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7455347 上传时间:2024-07-20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2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书注解常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古书注解常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古书注解常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古书注解常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古书注解常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书注解常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书注解常识..课件(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汉语古代汉语古书注解常识古书注解常识第一讲第一讲一、古注的重要性一、古注的重要性二、四部书籍的重要注家及注二、四部书籍的重要注家及注本本三、古书注解体式三、古书注解体式四、古书注解体例四、古书注解体例五、古书注解内容五、古书注解内容六、古书注解术语六、古书注解术语 一、一、 古注的重要性古注的重要性有些词句必须借助古人的注释我们有些词句必须借助古人的注释我们才能了解。例如:才能了解。例如:左傅左傅隐公元年隐公元年:祭仲曰: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杜预注:杜预注:“方丈曰堵,三堵曰雉,一雉之墙方丈曰堵,三堵曰雉,一雉之墙长三丈,高一丈。侯伯之城,方五长三丈,高

2、一丈。侯伯之城,方五里,径三百雉,故其大都不得过百里,径三百雉,故其大都不得过百雉。雉。”诗经诗经周南周南关雎关雎:“窈窕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女,君子好逑。”毛传毛传:“窈窕,幽闲也。淑,善。窈窕,幽闲也。淑,善。逑,匹也。言后妃有关雎之德,是逑,匹也。言后妃有关雎之德,是幽闲专贞之善女,宜为君子之好匹。幽闲专贞之善女,宜为君子之好匹。”朱熹注朱熹注:“窈窕,幽闲之意。淑,窈窕,幽闲之意。淑,善也。女者,未嫁之称。盖指文王善也。女者,未嫁之称。盖指文王之妃大姒为处子时而言也。君子,之妃大姒为处子时而言也。君子,则指文王也。好,亦善也。逑,匹则指文王也。好,亦善也。逑,匹也。也。”左传左传隐公

3、元年隐公元年:“庄公寤生,庄公寤生,惊姜氏。惊姜氏。”杜预注:杜预注:“寐寤而庄公已寐寤而庄公已生,故惊而恶之。生,故惊而恶之。”“寤生寤生”之之“寤寤”实是实是 “啎啎”的通假的通假字,本是逆的意思,杜预释字,本是逆的意思,杜预释“寤寤”为为“寐寤寐寤”显然是不合情理的。显然是不合情理的。 二、四部书籍的重要注家及注本二、四部书籍的重要注家及注本(一)经部(一)经部1、十三经及注疏、十三经及注疏(1)五经:)五经:汉五经:汉五经:诗诗书书礼礼易易春秋春秋(2)七经:东汉魏晋七经:)七经:东汉魏晋七经:五经五经加加论语论语孝经孝经(3)唐)唐五经正义五经正义九经九经十十二经二经孔颖达孔颖达五经

4、正义五经正义:诗经正义诗经正义汉毛亨传,郑玄笺;汉毛亨传,郑玄笺;尚书正义尚书正义汉孔安国传;汉孔安国传;礼记礼记汉郑玄注;汉郑玄注;周易周易魏王弼注;魏王弼注;左氏春秋左氏春秋晋杜预集解。晋杜预集解。九经九经:加:加仪礼仪礼、周礼周礼、公羊传公羊传、榖梁传榖梁传。唐唐十二经十二经:加加论语论语、孝经孝经、尔雅尔雅。(4)宋)宋十三经十三经:加:加孟子孟子。什么是十三经?什么是十三经?是指中国古代社会儒家学派最重要的十三部是指中国古代社会儒家学派最重要的十三部经典,包括经典,包括易易书书诗诗仪礼仪礼春秋左传春秋左传公羊传公羊传糓梁传糓梁传周周礼礼礼记礼记论语论语孟子孟子孝经孝经尔雅尔雅。涉及了

5、大到国家治理、小到家。涉及了大到国家治理、小到家庭秩序、伦理道德等方方面面庭秩序、伦理道德等方方面面,是儒家文化是儒家文化的根源,是封建文化的主流。的根源,是封建文化的主流。十三经注疏十三经注疏周易周易魏王弼注,孔颖达疏;魏王弼注,孔颖达疏;尚书尚书汉孔安国传,孔颖达疏;汉孔安国传,孔颖达疏;诗诗汉毛亨传郑玄笺,孔颖达疏;汉毛亨传郑玄笺,孔颖达疏;周礼周礼汉郑玄注,贾公彦疏;汉郑玄注,贾公彦疏;仪礼仪礼汉郑玄注,贾公彦疏;汉郑玄注,贾公彦疏;礼记礼记汉郑玄注,孔颖达疏;汉郑玄注,孔颖达疏;榖梁传榖梁传晋范宁集解,唐杨士勋晋范宁集解,唐杨士勋疏;疏;春秋左传春秋左传晋杜预集解,孔颖达晋杜预集解,

6、孔颖达疏;疏;公羊传公羊传汉何休学,徐彦疏;汉何休学,徐彦疏;论语论语魏何晏,宋邢昺疏;魏何晏,宋邢昺疏;孟子孟子汉赵岐注,宋孙奭疏;汉赵岐注,宋孙奭疏;孝经孝经唐玄宗注,宋邢昺疏;唐玄宗注,宋邢昺疏;尔雅尔雅晋郭璞注,宋邢昺疏。晋郭璞注,宋邢昺疏。2、朱熹的经书注解、朱熹的经书注解(1)诗集传诗集传(2)周易本义周易本义(3)四书章句四书章句 大学章句大学章句 论语章句论语章句 孟子章句孟子章句 中庸章句中庸章句3、小学书籍及注释、小学书籍及注释(1)汉许慎)汉许慎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清段,清段玉裁注(玉裁注(说文解字注说文解字注)。)。(2)汉扬雄)汉扬雄方言方言,晋郭璞注,晋郭璞注,清戴震

7、疏证(清戴震疏证(方言疏证方言疏证)。)。(3)汉刘熙)汉刘熙释名释名,清毕沅等,清毕沅等疏证(疏证(释名疏证释名疏证)。)。(4)魏张揖)魏张揖广雅广雅,清王念孙,清王念孙疏证(疏证(广雅疏证广雅疏证)。)。(二)史部(二)史部1、司马迁、司马迁史记史记三家注:三家注: 刘宋裴骃刘宋裴骃史记集解史记集解; 唐司马贞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史记索隐; 唐张守节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史记正义。2、唐颜师古、唐颜师古汉书注汉书注。3、唐李贤等、唐李贤等后汉书注后汉书注。4、刘宋裴松之、刘宋裴松之三国志注三国志注。5、北魏郦道元、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水经注。(三)子书注释(三)子书注释1 1、魏王弼、魏王弼老子注老子

8、注。2 2、晋郭象、晋郭象庄子注庄子注。3 3、唐杨倞、唐杨倞荀子注荀子注,清王先谦,清王先谦荀子集解荀子集解。4 4、南朝宋刘义庆、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梁刘孝标注。梁刘孝标注。(四)集部书注释(四)集部书注释1、汉王逸、汉王逸楚辞章句楚辞章句。2、唐李善、唐李善文选注文选注。 唐五臣唐五臣文选注文选注。文选文选除除李善李善注本外注本外,还有还有唐唐代代开元开元时时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合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合注本注本,世称世称“五臣注五臣注”。自南宋以来,。自南宋以来,李善李善文选注文选注多与五臣注合刊,称为多与五臣注合刊,称为六臣注文选六臣注文选。 三、古书

9、注释体式三、古书注释体式1、注、注汉武帝时有犍为文学汉武帝时有犍为文学尔雅注尔雅注,东汉郑玄有东汉郑玄有三礼注三礼注。2、传、传传是传是 解说经文字词、阐明其大义解说经文字词、阐明其大义的注解。如的注解。如春秋春秋三传三传 糓梁糓梁传传公羊传公羊传春秋左氏传春秋左氏传 。另外依照经书文字逐字逐句进行解另外依照经书文字逐字逐句进行解释的,也称作传。如西汉鲁人毛亨释的,也称作传。如西汉鲁人毛亨的的毛诗传毛诗传:诗经诗经周南周南关雎关雎“关关雎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在河之洲” 毛传毛传:“关关,和声也。雎关关,和声也。雎鸠,王雎也。鸠,王雎也。水中可居者曰洲。水中可居者曰洲。” ” 诗诗鄘风鄘风相鼠

10、相鼠:“相鼠有皮,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毛传毛传:“相,视也。无礼仪者,相,视也。无礼仪者,虽居尊位,犹为闇昧之行。虽居尊位,犹为闇昧之行。”汉以后以传为训诂体式的注较少。汉以后以传为训诂体式的注较少。3 3、笺、笺“笺笺”对对传传文文进进行行补补充充订订正正的的一一种种注注释释。说说文文:“笺笺,表表识识书书也也。” 最最早早使使用用笺笺体体的的是是郑郑玄玄。郑郑玄玄六六艺艺论论:“注注诗诗宗宗毛毛为为主主,其其意意若若隐隐略略,则则更更表表明明;如如有有不不同同,即即下下己己意意,使使可可识识别别。”(毛毛诗诗正正义义)“笺笺”的的特特点点是是对对前前人人注注释释的的阐阐明明、补

11、充、订正。补充、订正。如如诗诗经经召召南南鹊鹊巢巢:“之之子子于于归归,百两御之百两御之”。毛毛传传云云:“百百两两,百百乘乘也也。诸诸侯侯之之子嫁于诸侯,送御皆百乘。子嫁于诸侯,送御皆百乘。”郑郑笺笺云云:“之之子子,是是子子也也。(订订正正)御,迎也。(补充)御,迎也。(补充)”4、章句、章句“章句章句”就是离章辨句的意思。除就是离章辨句的意思。除了对古书作逐词解释外,还要串讲了对古书作逐词解释外,还要串讲句、章的大意,分析句法,辨明篇句、章的大意,分析句法,辨明篇章结构等。如汉代王逸的章结构等。如汉代王逸的楚辞章楚辞章句句和赵岐的和赵岐的孟子章句孟子章句。孟子章句孟子章句梁惠王上梁惠王上

12、:孟子见:孟子见梁惠王。王曰: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叟不远千里而来,将以利吾国乎?将以利吾国乎? 章句章句:“曰,辞也。叟,长曰,辞也。叟,长老之称也,犹父也。孟子去齐,老之称也,犹父也。孟子去齐,老而至魏,故王尊礼之。曰:老而至魏,故王尊礼之。曰:叟不远千里之路而来至此,叟不远千里之路而来至此,亦将有可以为寡人兴利除害者亦将有可以为寡人兴利除害者乎?乎?”5 5、疏、正义、疏、正义 疏即义疏,是疏通其义的意思,或疏即义疏,是疏通其义的意思,或称作义注,正义、疏义等,简称疏。称作义注,正义、疏义等,简称疏。 一般兼疏经注,六朝所作的义疏很一般兼疏经注,六朝所作的义疏很多,流传到今天的

13、只有南朝梁皇侃多,流传到今天的只有南朝梁皇侃的的论语义疏论语义疏。在唐代。在唐代“疏疏”属属于私人注释,如唐代贾公彦的于私人注释,如唐代贾公彦的周周礼疏礼疏;“正义正义”属于官修,如唐属于官修,如唐代孔颍达的代孔颍达的毛诗正义毛诗正义。 6 6、集解、集解“集解集解”是汇集众说而解之的意思。是汇集众说而解之的意思。如魏时何晏的如魏时何晏的论语集解论语集解。 “ “集注集注”、“集传集传”、“集释集释”等等与与“集解集解”性质相同。性质相同。晋代杜预晋代杜预春秋经传集解春秋经传集解:是:是“集集”经、传为一书而为之作经、传为一书而为之作“解解”的意思,虽名的意思,虽名“集解集解”,实为杜氏,实为

14、杜氏一家之言。一家之言。 7 7、音义、音义“音义音义”是兼释字音和字义的一种是兼释字音和字义的一种古注,以注音为主。古注,以注音为主。陈隋唐时陆德明的陈隋唐时陆德明的经典释文经典释文为为儒家十二经(无儒家十二经(无孟子孟子)及)及老老子子、庄子庄子注音并简单注释。注音并简单注释。每部书单称每部书单称音义音义,如,如毛诗音毛诗音义义、周易音义周易音义、尚书音义尚书音义等,合称等,合称经典释文经典释文。十三经注疏十三经注疏注音均采用注音均采用经经典释文典释文(除(除孟子孟子外),如外),如诗经诗经周南周南关雎关雎“君子好君子好逑逑”句,句,毛诗音义毛诗音义云:云:“好,好,毛如字,郑呼报反。毛如

15、字,郑呼报反。逑音求,逑音求,毛云毛云匹匹也。本亦作也。本亦作仇仇,音同。音同。” 四、古书注解体例四、古书注解体例 以以毛诗正义毛诗正义为例:为例:毛诗正义毛诗正义中有四种古注,即毛中有四种古注,即毛传、郑笺、孔疏和陆氏音义,总的传、郑笺、孔疏和陆氏音义,总的编排原则是以历史先后为序。编排原则是以历史先后为序。 大字是大字是诗经诗经正文,双行小字是正文,双行小字是后人的注疏。后人的注疏。正文之下,前面没有正文之下,前面没有“笺云笺云”的注的注是毛亨的是毛亨的毛诗诂训传毛诗诂训传,简称,简称“毛传毛传”;“笺云笺云”之后的注是郑玄的之后的注是郑玄的毛诗毛诗笺笺,简称,简称“郑笺郑笺”; 之后是

16、唐陆德明之后是唐陆德明经典释文经典释文对对正文和注文的注音;正文和注文的注音; 疏疏 后是唐孔颍达的疏,简称后是唐孔颍达的疏,简称“孔孔疏疏”。疏先略引被疏文字,一般是。疏先略引被疏文字,一般是起止各两三个字,用隔开;起止各两三个字,用隔开;“正義曰正義曰”后是孔疏内容。疏一般后是孔疏内容。疏一般是先疏正文,再疏注文。是先疏正文,再疏注文。如果疏如果疏“毛传毛传”,则标明起止的,则标明起止的文字前有文字前有“传传”字,如字,如“傳翹翹薪傳翹翹薪貌貌”;如果疏如果疏“郑笺郑笺”,则标明起止的,则标明起止的文字前有文字前有“笺笺”字,如字,如“箋楚雜至箋楚雜至絜者絜者” 。疏有时是直解正文,如疏有

17、时是直解正文,如“翹翹然翹翹然而高者而高者示己有意欲求之示己有意欲求之”; 有时是引书以证毛传和郑笺。有时是引书以证毛传和郑笺。古注的惯例,凡相同的字句,只在古注的惯例,凡相同的字句,只在首次出现时出注。首次出现时出注。 五、古书注解内容五、古书注解内容 1 1、解释词义、解释词义 如上文毛传如上文毛传“错,杂也错,杂也”,郑笺,郑笺“之子,是子也之子,是子也”。 2 2、串讲文意、串讲文意 楚楚辞辞离离骚骚:“日日月月忽忽其其不不淹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兮,春与秋其代序”。&王王逸逸章章句句:“淹淹,久久也也。代代,更更也也。序序,次次也也。言言日日月月昼昼夜夜常常行行,忽忽然然不不久久,春春往

18、往秋秋来来,以以次次相相代代,言天时易过,人年易老也。言天时易过,人年易老也。”&“章章句句”体体古古注注往往往往还还归归纳纳出出文文章章的段落大意,称为的段落大意,称为“章指(旨)章指(旨)”。&“章指章指”常杂用韵语。如:常杂用韵语。如: &赵岐赵岐孟子章句孟子章句滕文公上滕文公上“有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为神农之言者许行”。 “章指章指:言神农务本,敎於凡民。許:言神农务本,敎於凡民。許行蔽道,同之君臣。陈相倍師,降於行蔽道,同之君臣。陈相倍師,降於幽谷。不理万情,謂之敦朴。是以孟幽谷。不理万情,謂之敦朴。是以孟子博陈尧舜上下之敘以匡之也。子博陈尧舜上下之敘以匡之也。”&除最后一句是散句外,

19、其余各句都使除最后一句是散句外,其余各句都使用了韵语。用了韵语。 3、分析句读、分析句读& 诗经序诗经序:“治世之音安以乐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陆德明陆德明经典释文经典释文:“之之音音绝句,乐音洛,绝句,其政绝句,乐音洛,绝句,其政和。一读和。一读安安字上属,字上属,以乐以乐其政和其政和为一句。下放此。为一句。下放此。” &陆氏的意思是,前人对这段文字陆氏的意思是,前人对这段文字有两种读法:有两种读法:一种是一种是:“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政和。乱世之

20、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一种是一种是:“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孔疏孔疏:“治世之音既安又以欢乐治世之音既安又以欢乐者,由其政教和睦故也。者,由其政教和睦故也。”显然显然是赞同前一种读法。是赞同前一种读法。4、说明修辞表达方式说明修辞表达方式&诗经诗经毛传中凡言毛传中凡言“兴也兴也”的地方,都是对修辞表达方式的地方,都是对修辞表达方式的说明。的说明。 &“兴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事的一种修辞方式

21、。之事的一种修辞方式。葛覃葛覃:“葛之覃兮,施(葛之覃兮,施(y)于于中谷,维叶萋萋。中谷,维叶萋萋。” 毛传毛传:“兴也。兴也。” 郑笺郑笺:“葛者,妇人之所有事也,葛者,妇人之所有事也,此因葛之性以兴焉。兴者,葛延蔓此因葛之性以兴焉。兴者,葛延蔓于谷中,喻女在父母之家形体浸浸于谷中,喻女在父母之家形体浸浸日長大也。叶萋萋然,喻其容色美日長大也。叶萋萋然,喻其容色美盛。盛。” 六、古书注解术语六、古书注解术语 1 1、曰、为、谓之、曰、为、谓之&这三个术语用法大致相同。被释词这三个术语用法大致相同。被释词语置于语置于“曰、为、谓之曰、为、谓之”的后面。的后面。&作用:作用:诗经诗经周南周南卷

22、耳卷耳:“陟彼高陟彼高冈冈”毛传:毛传:“山脊曰冈。山脊曰冈。”楚辞楚辞离骚离骚:“各兴心而嫉各兴心而嫉妒妒”。王逸注:。王逸注:“害贤为嫉,害害贤为嫉,害色为妒。色为妒。” 尔雅尔雅释草释草:“木谓之华,木谓之华,草谓之荣,不荣而实者谓之秀,草谓之荣,不荣而实者谓之秀,荣而不实者谓之英。荣而不实者谓之英。” ” 以上是连用并举,用以辨析同义以上是连用并举,用以辨析同义词。词。2 2、谓、谓&被释词语置于被释词语置于“谓谓”的前面,其的前面,其作用主要是用来具体说明被释词作用主要是用来具体说明被释词语的特定意义。语的特定意义。&左传左传僖公三十年僖公三十年:“且君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尝为晋君赐矣”

23、杜预注:杜预注:“晋君晋君谓惠公也。谓惠公也。” “谓谓”有时还用于串讲。有时还用于串讲。 诗经诗经郑风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野野有蔓草,零露漙(有蔓草,零露漙(tun)兮兮”。 郑笺:郑笺:“零,落。蔓草而有露,零,落。蔓草而有露,谓仲春之时,草始生,霜为露也。谓仲春之时,草始生,霜为露也。” 3 3、犹、犹&被释词语置于被释词语置于“犹犹”的前面,其的前面,其作用主要是用来表示注释词和被作用主要是用来表示注释词和被释词是同义关系或近义关系。释词是同义关系或近义关系。 &诗经诗经召南召南羔羊羔羊:“羔羊羔羊之革之革”。 毛传:毛传:“革,犹皮也。革,犹皮也。”& 孟子孟子梁惠王上梁惠王上:

24、“老吾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赵岐注:赵岐注:“老犹敬也,幼犹爱也。老犹敬也,幼犹爱也。” 4 4、貌、貌&往往用于解释形容词,相当于往往用于解释形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现代汉语的“的样子的样子”。葛覃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谷,维叶萋萋”。 毛传:毛传:“萋萋,茂盛貌。萋萋,茂盛貌。”5 5、浑言、析言等、浑言、析言等浑言、析言是一对汉语训诂学术语。浑言、析言是一对汉语训诂学术语。浑言是指同类事物的统称,又称统浑言是指同类事物的统称,又称统言、泛言,与析言相对。言、泛言,与析言相对。析言是对同类事物辨析异同,另

25、加析言是对同类事物辨析异同,另加别名。如别名。如说文解字说文解字走部:走部:“走,走,趋也。趋也。 ”段玉裁注:段玉裁注:“释名释名: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此析言之,许浑言不别也。此析言之,许浑言不别也。” “民不忘恭敬民不忘恭敬”,注,注“在心为敬,在心为敬,在貌为恭。在貌为恭。”&“散言散言”、“散文散文”指同义词语指同义词语单独使用。单独使用。&“对言对言”、“对文对文”指两个同义指两个同义词语同时使用,相对为文。词语同时使用,相对为文。&一般是一般是“对言对言”时二者有别,时二者有别,“散言散言”时意义相通。时意义相通。& 诗经齐风南山诗经齐风南山

26、:“南山崔崔,南山崔崔,雄狐绥绥雄狐绥绥”。 孔疏:孔疏:“对文则飞曰雌雄,走曰牝对文则飞曰雌雄,走曰牝牡;散则可以相通。牡;散则可以相通。” &诗经序诗经序:“情发于声,声成文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谓之音”。 孔疏:孔疏:“此言此言声成文谓之音声成文谓之音,则声与音别。,则声与音别。乐记乐记注:注:杂比曰音,单出曰声。杂比曰音,单出曰声。记记又云:又云:审声以知音,审音以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知乐。则声、音、乐三者不同则声、音、乐三者不同矣。以声变乃成音,音和乃成乐,矣。以声变乃成音,音和乃成乐,故别为三名。对文则别,散则可故别为三名。对文则别,散则可以通。以通。”6 6、辞(词)也、辞(

27、词)也&用以说明该词是虚词。用以说明该词是虚词。汉广汉广:“汉之广矣,不可泳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思”。 毛传:毛传:“思,辞也。思,辞也。”&句中的句中的“思思”是语气词。是语气词。7 7、之言、之为言、之言、之为言&古注使用这两个术语,一般都是古注使用这两个术语,一般都是声训,即表明被释词和注释词之声训,即表明被释词和注释词之间不仅在语义上,而且在语音上间不仅在语义上,而且在语音上有相通之处。有相通之处。&礼记王制礼记王制:“古者公田藉而古者公田藉而不税不税”郑玄注:郑玄注:“藉之言借也。藉之言借也。”&“藉藉”是古代一种助耕制度的名是古代一种助耕制度的名称,郑玄认为它之所以名叫称,郑玄认为它

28、之所以名叫“藉藉”,是由,是由“借借”的声义而受名。的声义而受名。8 8、读为、读曰、读为、读曰&这两个术语主要是用以说明通假,这两个术语主要是用以说明通假,即用本字来说明通假字。即用本字来说明通假字。诗经卫风氓诗经卫风氓:“隰则有泮隰则有泮”。 郑笺:郑笺:“泮,读为畔。畔,涯也。泮,读为畔。畔,涯也。”&郑玄认为郑玄认为“泮泮”是是“畔畔”的借字。的借字。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

29、毁之我闻忠善以损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如吾闻而药之也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实不才若果行此其郑国实之信可事也小人实不才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仲尼闻是语也曰以是观之赖之岂唯二三臣仲尼闻是语也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曰:“毁乡校何如?毁乡校何如?”子产曰:子产曰:“何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

30、执政之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然明曰: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实不才,若果行此,其可事也。小人实不才,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 仲尼闻是语

31、也,曰:仲尼闻是语也,曰:“以是观之,人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战国策战国策秦策秦策秦宣太后爱魏丑夫太后病将死出令秦宣太后爱魏丑夫太后病将死出令曰为我葬必以魏子为殉魏子患之庸曰为我葬必以魏子为殉魏子患之庸芮为魏子说太后曰以死者为有知乎芮为魏子说太后曰以死者为有知乎太后曰无知也曰若太后之神灵明知太后曰无知也曰若太后之神灵明知死者之无知矣何为空以生所爱葬于死者之无知矣何为空以生所爱葬于无知之死人哉若死者有知先王积怒无知之死人哉若死者有知先王积怒之日久矣太后救过不赡何暇乃私魏之日久矣太后救过不赡何暇乃私魏丑夫乎太后曰善乃止丑夫乎太后曰善乃止 秦宣太后爱魏丑夫,太后病

32、将死,秦宣太后爱魏丑夫,太后病将死,出令曰:出令曰:“为我葬必以魏子为殉。为我葬必以魏子为殉。”魏子患之,庸芮为魏子说太后曰:魏子患之,庸芮为魏子说太后曰:“以死者为有知乎?以死者为有知乎?”太后曰:太后曰:“无知也。无知也。”曰:曰:“若太后之神灵明若太后之神灵明知死者之无知矣,何为空以生所爱知死者之无知矣,何为空以生所爱葬于无知之死人哉!若死者有知,葬于无知之死人哉!若死者有知,先王积怒之日久矣,太后救过不赡,先王积怒之日久矣,太后救过不赡,何暇乃私魏丑夫乎?何暇乃私魏丑夫乎?”太后曰:太后曰:“善。善。”乃止。乃止。 敬敬 赢赢 生生 宣宣 公公 敬敬 赢赢 嬖嬖 而而 私私 事事 襄襄

33、 仲仲 宣公长宣公长 而而 属属 诸诸 襄襄 仲仲 襄襄 仲仲 欲欲 立立 之之 叔叔 仲仲 不不 可仲可仲 见见 于于 齐齐 侯侯 而而 请请 之之 齐齐 侯侯 新新 立立 而而 欲欲 亲鲁亲鲁 许许 之。之。注:敬赢:鲁文公妃,宣公母亲。注:敬赢:鲁文公妃,宣公母亲。 姜氏:鲁文公夫人,太子恶及其弟姜氏:鲁文公夫人,太子恶及其弟弟视的母亲。弟视的母亲。 矢,通矢,通“屎屎”。 帑,通帑,通“孥孥”。 冬冬 十十 月月 仲仲 杀杀 恶恶 及及 视视 而而 立立 宣宣 公公 书书曰曰 子子 卒卒 讳讳 之之 也也 仲仲 以以 君君 命命 召召 惠惠 伯伯 其其 宰宰 公公 冉冉 务务 人人 止

34、止 之之 曰曰 入入 必必 死死 叔叔仲仲 曰曰 死死 君君 命命 可可 也也 公公 冉冉 务务 人人 曰曰 若若君君 命命 可可 死死 非非 君君 命命 何何 听听 弗弗 听听 乃乃 入入杀杀 而而 埋埋 之之 马马 矢矢 之之 中中 公公 冉冉 务务 人人 奉奉其其 帑帑 以以 奔奔 蔡蔡 既既 而而 复复 叔叔 仲仲 氏氏夫夫 人人 姜姜 氏氏 归归 于于 齐齐 大大 归归 也也 将将 行行 哭哭而而 过过 市市 曰曰 天天 乎乎 仲仲 为为 不不 道道 杀杀 适适 立立庶庶 市市 人人 皆皆 哭哭 鲁鲁 人人 谓谓 之之 哀哀 姜姜敬赢生宣公。敬赢嬖而私事襄仲。宣敬赢生宣公。敬赢嬖而私

35、事襄仲。宣公长而属诸襄仲,襄仲欲立之,叔仲公长而属诸襄仲,襄仲欲立之,叔仲不可。仲见于齐侯而请之。齐侯新立不可。仲见于齐侯而请之。齐侯新立而欲亲鲁,许之。而欲亲鲁,许之。 冬十月,仲杀恶及视而立宣公。书曰冬十月,仲杀恶及视而立宣公。书曰“子卒子卒”,讳之也。仲以君命召惠伯。,讳之也。仲以君命召惠伯。其宰公冉务人止之,曰:其宰公冉务人止之,曰:“入必死。入必死。”叔仲曰:叔仲曰:“死君命可也。死君命可也。”公冉务公冉务人曰:人曰:“若君命可死,非君命何听?若君命可死,非君命何听?”弗听,乃入,杀而埋之马矢之中。弗听,乃入,杀而埋之马矢之中。公冉务人奉其帑以奔蔡,既而复叔仲公冉务人奉其帑以奔蔡,既而复叔仲氏。氏。夫人姜氏归于齐,大归也。将行,哭夫人姜氏归于齐,大归也。将行,哭而过市曰:而过市曰:“天乎,仲为不道,杀适天乎,仲为不道,杀适立庶。立庶。”市人皆哭,鲁人谓之哀姜。市人皆哭,鲁人谓之哀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