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GAP操作规程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7433186 上传时间:2024-07-20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2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材GAP操作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中药材GAP操作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中药材GAP操作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中药材GAP操作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中药材GAP操作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材GAP操作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材GAP操作规程(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药材中药材GAP操作规程管理操作规程管理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任跃英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s,简称GAP),是中药材产品质量安全全程控制保障体系。GAP通过对中药材产品产地环境、土壤和水、生产管理关键措施、产后储藏和运输等环节进行质量安全风险分析,根据危害程度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加以控制,从而确保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能够满足质量安全的要求。GAP体系是保证中药材质量安全的保证体系 其强调的是在生产过程中通过预防措施将可能发生的中药材安全危害降到最低限度强调防止问题的发生以确保生产出安全、稳定、可控的中药材。GAP管理体系应用于从田间到药材市场的药材生产

2、的全过程 ,包括基础农业、田间管理、产品加工、产品服务、运输体系处理和使用。讲座提纲讲座提纲一、一、中药材中药材GAP生产栽培环境条件管理生产栽培环境条件管理二、二、中药材中药材GAP生产栽培田间管理生产栽培田间管理三、三、中药材中药材GAP生产栽培病虫害防治;生产栽培病虫害防治;四、四、中药材中药材GAP生产栽培农药使用;生产栽培农药使用;五、五、中药材中药材GAP生产栽培无公害种植;生产栽培无公害种植;六、六、中药材中药材GAP生产采摘与加工管理;生产采摘与加工管理;七、七、中药材中药材GAP生产栽培检验与储存管理;生产栽培检验与储存管理;八、八、中药材中药材GAP生产包装质量管理;生产包

3、装质量管理;九、九、中药材中药材GAP实施中软件管理及操作规程(实施中软件管理及操作规程(SOP)的制定)的制定一、一、中药材中药材GAP生产栽培生产栽培环境条件管理环境条件管理(一)(一)环境条件管理环境条件管理1、相邻地环境含义、相邻地环境含义(1)居民区:人及牲畜粪便、生活垃圾、如废电池的乱丢可产生大量的铬、锌、镍等污染。(2)工矿区:排除的粉尘、产生大量的重金属,必须远离污染源(工业区、化工区),选择生态环境良好区域。(3)公路主干道:公路汽车排泄气,污染,距公路主干道或铁路50米以上。(4)相邻作物操作:相邻作物喷施农药的细雾、飘移到的相邻中药材作物上而引起药害。2、环境质量标准、环

4、境质量标准产地环境主要执行以下国家通用的农业水、土、气标准。要求生产基地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土壤环境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灌溉用水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中二类(旱作)的标准。环境质量标准中筛选出较为典型的指标。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10项):二氧化硫(SO2)、氟化物、总悬浮颗粒(TSP)、可吸入颗粒物(PM1)、氮氧化物(NOX)、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臭氧(O3)、铅(Pb)、苯并a、芘(BaP)。GB5084-19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灌溉水(7项):总汞、总镉、总砷、铬、总铅、石油类和挥发酚。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5项)总镉、总汞、总砷、总铅

5、、总铬。加工用水其水质必须符合GB27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3、环境质量监控、环境质量监控建立种植基地环境质量评价管理规程;新建基地,采样,依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范进行环境检测。在基地确定前要对环境进行全面评估,评估合格者方可选用;采样检验选择有资质的环评单位进行检测,并出据检验报告。检验结果应对照国家环境质量国家标准进行分析,做出分析报告,根据分析结果做出基地选用的裁决。区域跨度较大的情况,要另行进行环境检测和评估。4、环境质量控制措施、环境质量控制措施(1)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改良。(2)附近不得新建污染的工厂、企业。(3)基地内所有的操作、设施的建造在安全生产的指导下进行。(4)不得

6、施用产生污染的高残留农药、化肥等。(5)垃圾、污水妥善处理。(二)土壤环境(二)土壤环境1、土地使用史调查检测、土地使用史调查检测(1)土地前茬作物;(2)土地污染调查检测前茬土地使用的有害除草剂、农药种类,化肥过度,使用时间,有效期,三废”排放废弃地(五)土地规范使用(五)土地规范使用1、提高土地安全性安全用药防病虫害,连作的危害。2、提高土地营养性增施有机肥和农家肥料,平衡土壤供肥能力。3、提高土地适宜性土壤的团粒结构,疏松和活化土壤, 增加土壤通气和保水能力,土壤酸碱度, 营造中药材生长的土壤环境;(三)生产用水的质量监控(三)生产用水的质量监控1、保证水质要保证灌溉水源不受工业和城市生

7、活废水的污染,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有害化合物和病原微生物的含量不能超过国家规定的指标。2、管好水源尽量增加地表水的渗透率,减少地表径流;合理利用地下水和有效管理土壤水分;通过节水措施或者进行水资源循环利用,防止土壤盐渍化。3、加工用水加工用水必须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二级标难。二、二、中药材中药材GAP生产栽培生产栽培田间管理田间管理(一)安全生产关键控制点分析(一)安全生产关键控制点分析1、产地环境污染凡是中药材中有机氯农残超标的,其土壤中的相应农残必然超标,二者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土壤中的农残含量高,将导致中药材中的农残超标,也就是说外源污染物的毒性直接影响了中药材品质。2、引

8、进、推广优良品种优良品种代表了高产、优质、抗逆、抗病虫。优良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可以提高中药材作物的适应性和抗逆性,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增加获得无公害低残参产品的几率。3、投入品使用农药可以随中药材吸收水分向茎叶输送时,同时随着迁移,影响到中药材质量。中药材多是多年生作物,生长周期较长, 中药材须因具有较大的直接与土壤接触的比表面积,更具有农药积累性和浓缩性,难以在自然环境中得到彻底降解。从而造成中药材中农药残留超标。4、配方施肥技术配方施肥技术的前提是测土,品种的不同对肥效的需求也不相同,掌握植物的需肥规律。按需施肥。5、配套生产管理做好田间管理,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保

9、证。从播种、移栽、除草、间苗、打顶、地膜覆盖、修剪、调光等技术环节达到生产最好的适宜性管理。总之,田间管理不当, 势必造成植物生长瘦弱,抗病差,生长势差,产量低、质量差,所以要将强田间管理。三、三、中药材中药材GAP生产栽培生产栽培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一)(一)病害发生规律病害发生规律调查调查1、病情调查方法病情调查方法每个处理小区分别在对角线上随机取3点(每点0.04m2 ),调查计数每点全部植株病的发生级数和相应株数,计算病情指数。(1)症状 :病斑形状,发病部位,危害程度,终使幼苗倒伏,枯萎死亡。在田间,中心病株出现后,迅速向四周蔓延,幼苗成片死亡。病部及土壤常可见菌丝体。(2)病原:

10、属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3)发病规律 :几月发生,持续时间,发生条件,土温、气温、土壤温度、空气湿度。(二)(二)农药筛选农药筛选进行2-3次喷药。根据GB /T 17980. 26 - 2000要求,每小区随机选5个点,每点抽20片叶进行调查。施药前调查1次,第2次施药7d后再调查1次,按9级标准调查记录病叶数。病害发生率、防治效果。(三)病虫害防治策略(三)病虫害防治策略采取综合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破坏病虫发生的条件通过休闲整地,用机械耕翻晒田及采用轮作等合理耕作措施,消灭部分病虫,注意进行田园清洁,处理病残体,减少病虫的来源;造成不利于病虫发生的条件。健身栽培创造适宜的通风、排水等栽培

11、生态环境及措施,提高群体的抗病虫害能力。合理密植,增加田间的通风透光,及时排除渍水,降低田间的湿度,科学配方施肥使农作物健壮生长、培育壮苗、提高其抗病虫能力。( 1) 水肥控制;( 2) 选用抗病虫害强的品种;( 3) 耕作措施;( 4) 轮作;( 5) 调节播种期;( 6) 清洁田园2、物理机械防治人工捕捉、诱集诱杀(灭虫灯、粘虫板)(四)病虫害防治技术规则(四)病虫害防治技术规则3、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1)病害生物防治)病害生物防治细菌: 土壤杆菌属、欧氏杆菌属、假草孢杆菌属等20多个属的细菌, 它们对病原微生物有拮抗作用。真菌: 使用木霉菌能防治齐整小菌核引起的白绢病、立枯病、猝

12、倒病、灰霉病、银叶病等。木霉菌的制剂还可以用于菌核病等防治。腐生性的镰刀菌可用于防治枯萎病及其他真菌病害等。病毒: 病毒的分离筛选、培养及生产, 均有较大难度,还需做大量的研究工作。(2)虫害的生物防治)虫害的生物防治以虫治虫以虫治虫: 通过人工繁殖和释放天敌昆虫,通过寄生或捕食的方法防治害虫。寄生性昆虫主要以寄生蜂为多, 包括赤眼蜂、蚜央蜂等, 如绒央蜂寄生地黄拟豹纺蛱蝶幼虫等, 取得较大成功。捕食性天敌昆虫, 经常利用并取得成功的有瓢虫、草蛉、食蚜蝇、蚂蚁、食虫蝽象、步行虫等。微生物治虫微生物治虫: 用于治虫的微生物种类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细菌方面细菌方面, 如苏云杆菌( BT ) 及其

13、变种可防治鳞翅目22 个科和鞘翅目拟步甲、象鼻虫及膜翅目叶蜂科等80 多种害虫;金龟子乳状杆菌主要防治地下害虫蛴螬等50 多种金龟子幼虫。真菌方面真菌方面, 如绿僵菌可防治蚜虫、金龟子、鳞翅目幼虫、蝽象等; 虫霉菌可防治同翅目、双翅目、鳞翅目、半翅目、膜翅目、脉翅目、毛翅目、缨翅目等害虫。病毒病毒为专性寄生, 病毒感染害虫后, 核酸先进入寄主细胞, 利用寄主细胞物质, 进行复制病毒粒子而繁殖, 最终导致昆虫死亡。如应用桑毛虫核多角体病毒防治桑毛虫等。原生动物治虫原生动物治虫: 其原理是筛选与昆虫有共生、共栖、寄生等关系的原生动物, 经人工培养大量繁殖后, 施入土壤, 使昆虫致死。主要有微袍子虫

14、、鞭毛虫、变形虫及球虫等。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杀虫剂主要是微孢子虫制剂。它们致病性强, 可在短时间内造成昆虫肠道破损及败血症后而致死。目前主要应用于鳞翅目害虫的防治。四、四、中药材中药材GAP生产栽培生产栽培农药农药安全安全使用使用(一)农药的基本知识(一)农药的基本知识1、什么是农药、什么是农药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解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2、农药有哪些种类、农药有哪些种类农药分类方法有很多种,按防治对象进行分类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杀瞒剂、除草剂、杀线虫剂、杀

15、鼠剂等。(1)杀菌剂)杀菌剂一般按照其作用原理分为两大类:保护性杀菌剂、治疗性杀菌剂。保护性杀菌剂:保护性杀菌剂:是于植物发病之前施药,抑制或接触杀死病原物,保护并预防植物免受侵害的药剂,如波尔多液、代森铵、代森锰锌、阿米西达、靓剑等。治疗性杀菌剂:治疗性杀菌剂:是指药物被植物吸收后在植物体内传导散布,可抑制或杀死己侵入植物体内的病原物的药剂,如斑绝、黑灰净、多倍保、疫康等。(2)杀虫剂)杀虫剂按作用方式可以分为:胃毒剂、触杀剂、煎蒸剂、内吸剂、引诱剂、拒食剂、驱避剂、不育剂等。多数杀虫剂同时具有多种作用方式。如金钊绝杀同时具有胃毒、触杀、内吸的作用,新一佳同时具有胃毒、触杀、煎蒸的作用。拌毒

16、饵、拌毒土、叶面喷施、地表喷施等方法。(3)除草剂)除草剂按照作用方式可分为:内吸性除草剂:内吸性除草剂:是喷施后能够被杂草的根、茎、叶或芽鞘等部位吸收进入杂草体内,并在杂草体内输导运送到全株,破坏杂草的内部结构和生理平衡,从而使杂草枯死。如乙草胺、荞去津、农达等。触杀性除草剂触杀性除草剂指施药后破坏植物的光合作用,在较短的时间内杂草植株茎叶焦枯死亡。也就是说药剂接触植物体,只能杀死杂草的地上部分,不能被植物吸收以及在植物体内传导。如克无踪、果尔等。在中药材栽培中,许多非病原菌引起的根腐烂,是由于使用这些药剂而渗入引起的,建议不要使用如乙草胺、荞去津等内吸性除草剂。可使用克无踪、克瑞踪除草,即

17、使部分漂移,也不会造成烂根的严重损失。(二)农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二)农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1、农药品种选择不合理、农药品种选择不合理使用者大多选用广谱,高效的农药品种。杀死了大量病虫草害的同时也对有益生物群体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破坏了生物多样性,使田间生态系统失衡,田间自然调控系统失效,反而更加容易引起病虫草害再猖撅和大流行,提高了用药风险。2、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泛滥、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泛滥相对于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而言,高毒农药具有价格低、用量少、防治效果好等优点,易被使用者接受和使用,为此促使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泛滥。3、农药施用技术落后、农药施用技术落后无视病虫害发生规律,盲目施药,忽略了

18、用药的最佳时期;病虫害发生时,无视病虫害发生的部位,多盲目采用全田施药,而难以做到隐蔽施药和局部施药;无视不同农药的性能的不同,防治对象的差异以及农田生态环境,随意复配混用农药,意识不到合理搭配农药的重要性,更有甚者将好几种杀菌、杀虫机制不同的农药一股脑儿的全部加在一起稀释,引起好多药害,从而造成了巨大的损失。4、农药使用剂量及次数严重超标、农药使用剂量及次数严重超标使用者大多无农药残留概念,不注意防治最佳时期,随意加大用药量,任意增加施药次数,加快了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给农田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三)真假农药辨别(三)真假农药辨别1、失效农药鉴别、失效农药鉴别(1)观察法)观察法凡粉剂

19、农药,若结成块状或手捏成团,说明已受潮,造成减效或失效;乳油剂农药如50%辛硫磷,2.5%敌杀死等若出现油水分层或絮状沉淀,说明该药失效。(2)沉淀法)沉淀法对可湿性粉剂,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取50克倒入一透明杯中,先加少许水调成糊状,再加水搅拌均匀,未变质农药粉粒细小,悬浮,沉淀慢而少,变质农药沉淀快而多。(3)加热法)加热法对已发生沉淀的水溶剂、乳油剂农药,将药液热浴加热1-1.5小时,会看到失效农药沉淀不溶化,有效农药沉淀物易溶化。2、假农药鉴别、假农药鉴别(1)灼烧法:对于粉剂农药,取4-5克放在灼烫的金属薄片上,若冒白烟,证明此药失效或假药。(2)包装鉴别法:一般假冒农药包装粗糙

20、,如包装形式不符合贮存、运输及使用要求,外包装无防潮层,内包装简陋易损。(3)标签鉴别法:真农药均采用不褪色颜进行标志,如除草剂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深黄色,杀虫剂红色,杀菌剂黑色。此外,标签应有品名、规格、净重、生产厂名、农药登记号、使用说明、产品标准号、注意事项、生产日期、批号或毒性标志。(4)外观、气味鉴定法:代森锌:商品型有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为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有臭鸡蛋味。乐果乳油:褐色或黄棕色,透明状液体,有硫醇的臭味。50%辛硫磷乳油:为褐色油状物,略有刺鼻气味。丁草胺:浅蓝色药液,有芳香味。2.5%敌杀乳油:外观为浅黄色至黄棕色透明液体,略有腥味。80%敌敌畏乳油:外观为浅黄

21、色至黄棕色透明液体,有刺鼻45%氟乐灵:药液为红色,兑水后为黄色。25%、50%多菌可湿性粉剂:褐色蔬松粉末,略有异味。除草醚:粉剂为黑褐色粉末,可湿性粉剂为淡黄色粉末。(三)农药安全使用(三)农药安全使用1、科学试验提出安全用药技术杜绝不安全用药的发生,规范病害防治过程,安全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要在系统全面的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使用;新型农药使用之前,要开展用药技术试验研究,要在大专院校、科研部门或技术推广部门指导下进行可以将其与中药材的病症一对一的进行试验,同时综合考虑环境安全、用药时间、安全间隔期、允许使用次数,以及所处环境等对农药进行筛选,并根据使用安全性和成本等不同要求,对可用农药给予

22、排序,经防治指标验证给出处方,指导用药。以试验得出的第一手数据资料为依据,给出科学合理地中药材生产上病害防治的安全用药技术规范,最后通过“试验示范推广”的程序,观察其药效,最后推广到中药材生产上进行使用。2、安全用药基本技术规则(1)遵守农药安全使用规则严格禁止剧毒、高毒、高残留或具有三致性(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农药在中药材生产上使用。禁止使用的农药:禁止使用的农药: 甲胺磷、甲墓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 、磷胺)、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眯、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铅 、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尽可能选微生物农药或生化制剂如多抗

23、霉素、春蕾霉素、bt乳剂、农抗120,菌克毒克等。选择高效、低残留的化学农药A级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生产允许限量使用某些低毒化学农药,但要求在产品体内有毒残留物质不能超过国家规定标准。(2)遵循农药安全间隔期最后一次施药至收获产品前的时间、也就是自喷药后到残留量降至最大允许残留量时所需要的时间。一般要求采收根、叶的应在30天以上。采收中药材花、中药材果酱的需在采收前20天,禁止喷施农药。(3)剩余废弃农药及器具安全处理集中安全处理,不得随意泼洒。按国家相关规定处理、不能随便丢弃,以免使作物产生药害,或是使人畜中毒。应妥善收集和处理空容器。应将空容器安全存放,加以标识并集中处理。(4)选择农药质

24、量保障的品牌和厂家选择有质量保障的品牌农药。要在正规农药生产商和农药零售商进农药。切忌贪图一时便宜,购买施用没有质量保障的农药而耽误了防治,或造成农药残留,或有碍中药材生长。(5)对症合理用药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掌握发生条件及最佳防治时期,本着适时、对症、合理、高效的原则,用最低的施药量和最少的施药次数,达到预期防治目标。要准确诊断基础上,及时对证合理施药。施用次数无公害中药材生产不超过3次。绿色中药材生产只允许施用一次。(6)轮换用药防止产生抗药性防治抗药性,可以选择几种农药轮换使用;(7)合理混配药剂农药的种类繁多,使用的助剂各样,农药的酸碱度不同,要合理搭配农药,用最小的投入,最安全的

25、方式来获得较好的效果。采用合理的混合用药方法,达到增加药效和一次施药控制多种病虫危害的目的。(8)提高施药质量采用高性能的高压喷雾器,并用细眼喷片喷施叶面杀菌剂,这样会因雾化好,着药均匀而达到既减少药剂的使用量,又增加防治效果的目的。所使用的农药必须具备“三证”(农药登记证、生产许可证和生产批准证); 复合农药应有成分表。优先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与生物农药,严格控制农药使用量;可遵照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和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的使用方法执行。五、五、中药材中药材GAP生产栽培生产栽培无公害种植无公害种植有机农业、绿色农业、无公害农业。无公害药材栽培是综合运用现代各种先进理

26、论和科学技术, 吸收传统农业之精华, 并实行全程质量控制而形成的一种栽培模式。(一)种子1、种子与无公害药材的栽培种子是药用植物栽培过程中重要的生产资料, 在无公害药材栽培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优良品种种子的推广应用, 可以极大地提高药材的产量并改善其品质。无公害药材特定的标准及生产规程要求限制 化肥、农药的使用, 所以需要具有抗虫、抗病等抗逆性强的优良品质的种子, 这样就能减少农药的施用和污染。2、无公害药材栽培对种子工作的基本要求(1)对种子遗传性的要求 在选择、应用种子时, 兼顾高产、优质遗传性的同时, 要注意高光效及抗性强的遗传性, 以增强抗病虫和抗逆的能力。(2)对遗传多样性的要求

27、无公害药材栽培基地在不断充实、更新品种的同时, 要注意保存原有地方优良品种, 保持遗传多样性。(3)对种子繁育基地的要求种子繁育基地对注意保存、复壮的良种繁育工作; 种质资源的引进、选育、推广及应用。保证种子、种苗的供给, 实现种子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和质量标准化。3、种子检验检查种子质量的一项关键技术, 无公害药材栽培基地应重视此项工作建立起检验制度和标准, 对自留和购进的种子, 按规定进行检验, 符合标准后, 才能进行栽种。2、耕作制度、耕作制度(1)耕作制度与无公害药材栽培的关系耕作制度是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栽培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在无公害药村栽培基地建立一套科

28、学合理的耕作制度, 有利于提高药材品质、建立良性农业生态系统, 以及提高土壤综合生产能力, 并保持续生产力。(二)耕作制度(二)耕作制度1、耕作制度与无公害药材栽培的关系、耕作制度与无公害药材栽培的关系建立良性农业生态系统, 以及提高土壤综合生产能力, 并保持续生产力。因地制宜地确定轮作、间套作、复种等栽培制度 在有限的土地上不仅可提高当地资源的利用率, 而且增加了生物的多样性, 从而使这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途径增多, 最终导致该系统自净力的提高, 减少基地农业的污染。合理科学的耕作制度强调土壤支出和收入的平衡, 并以一系列技术措施, 使农田营养、耕层结构得以改善, 避免或减少土壤

29、恶化过程, 合理调节和保护现有土地资源, 不断提高土壤生产力, 实现药材的全面增产, 并为持续增产创造条件。2、措施(1)科学的轮作 作用体现以下3 方面: 减轻药用植物的病、虫、草害一般同科、属药用植物或同为某些严重病、虫寄主的药用植物不能选为轮作物。如枸杞、颠茄、泡囊草同被枸杞负泥虫为害; 玄参、附子、白术等同为白绢病等根腐病的寄主, 在无公害药材栽培中它们不能选为轮作物。轮作还能减轻杂草的危害, 不少药用植物有其伴生性杂草, 轮作可改变其适宜的生态环境, 就能抑制和防止杂草的生长。调节土壤矿质营养一块田地栽培某种药用植物, 其营养元素总量及其比例必然发生改变, 选择适宜的药用植物进行轮作

30、,如豆科药用植物能增加土壤中的氮素水平, 故应选叶类、全草类药用植物如细辛、棘蓝、穿心莲、紫苏等, 要求土壤肥沃, 需氮肥较多的药材作后茬。就可减少施肥和投入, 从而减少污染, 保证无公害药材的内在品质。 改善土壤物理化学性状由于轮作的药用植物根系分布深浅不一,遗留于土壤中的茎秆、残茬、根系和落叶等补充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的数量和质量不同, 从而影响到土壤理化状况。2、提高复种指数充分利用农田、时间和空间, 科学合理地提高复种指数, 实行种植集约化, 不仅可增加无公害药材的产量, 而且有利于扩大土壤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多茬药用植物的种植, 可增加土壤有机物, 增多土壤的有益微生物,促进农田有机物的

31、分解循环, 提高土壤肥力, 从而可降低化肥及其他有关化学物的施用,减少环境遭受污染环节。( 1) 施用有机肥无公害药材栽培要求有机肥为主, 尽量减少或完全不用化学肥料;有机肥在药用植物生长期内施用费工且困难, 休闲期内施入则简便易行, 而且可结合其他操作措施( 如耕翻) 进行, 可减少养分的损失。同时在药用植物栽培前施入, 经一段分解过程, 正好为稍后生长的药用植物提供养分。( 2) 翻耕土地药用植物经过一个生长季节的生长, 频繁的田间农事操作活动造成一定程度的土壤板结和肥力下降。在休闲期结合施肥及翻耕土壤, 将肥料翻入土中, 加速肥料的分解, 提高土壤肥力。通过此项工作将前作根茬及杂草翻入土

32、中, 既增加了土壤有机质, 又清洁了田园, 减少和清除杂草的危害, 有利于减少病虫害发生。翻耕还疏松了土壤, 改善土壤物理结构, 有利于有益微生物的生存和活动。这样就为无公害药材栽培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3) 防治病虫无公害药材栽培过程中, 为了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一定要在药用植物生长间隙期内采取措施做好对病虫的预防工作。木本药用植物在冬闲期, 要“刮皮”去除隐藏于老树皮下越冬的害虫或虫卵, 在树干上涂白, 阻止害虫产卵; 要清除药园内的病虫源, 并将其烧毁或深埋。3、科学合理的间作套种间套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组成部分, 合理的间套作与单作相比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更能充分利用土地和太

33、阳能、土壤中养分、水分等自然资源。植物群落中的种间关系, 不仅表现在对阳光、空气、水分、养分的竞争或互补上, 而且还表现在植物之间通过产生分泌物来抑制或促进对方的生长上。人们把植物之间通过生物化学物质所产生的相互影响称为对等效应。药用植物产生的某些分泌物除了直接对另一种植物发生作用外, 还可能通过抑制或刺激某些细菌、昆虫对另外一种植物进行间接作用, 也可遗留在土壤中对后茬作物产生这样抑制或那样的影响。因此植物分泌物是药用植物生态环境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了解药用植物的对等效应, 便于利用有益的对等效应, 克服不利的对等效应, 是正确选择或搭配间混套作的科学依据。无公害药材栽培应充分掌握植物群落中

34、的相互关系, 既要利用互补作用发挥其长处, 又要注意防止其消极有害的因素出现。在具体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有利于药用植物群体之间的互补尤其间混套作物( 副作物) 要为药用植物( 主作物) 创造一个良好的田间生态环境。通常情况下主作物应占较大的比例, 其密度可接受单作时的密度, 副作物占较小比例, 密度小于单作。如高矮药用植物搭配时, 高秆药用植物行数应少, 矮秆药用植物行数应多, 才能满足其互补性。( 2) 间混套种时药用植物的选择在株型方面要选择高秆与矮秆、垂直叶与水平叶、圆叶与尖叶、深根与浅根植物搭配; 在适应性方面, 要选择喜光与耐阴, 喜温与喜凉, 耗氮与固氮等植物搭配, 以

35、削弱竞争。同时还应考虑植物种类间的对等效应。( 3) 有利于病虫草害的抑制和防除以及对自然灾害的防御 实行间混套作后, 丰富了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使系统适应外界的能力增强, 同时还增强了自身的自净力, 从而可更有效地减少污染和防御自然灾害。由于药用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还有利于减少和抑制病虫草的发生。如在棉田、油菜田中种大蒜, 有预防棉蚜和油菜菌核病的作用; 急性子( 风仙花) 有预防西瓜( 或香瓜) 霜霉病作用。( 4) 绿肥作物的间混套作无公害药材栽培基地应尽量利用空间和时间的间隙, 栽培绿肥作物。绿肥种类多, 适应性强, 生长期可长可短, 可直接作为田间肥料, 具有养地、提高土壤肥力

36、的作用。4、土壤作用土壤耕作的作用有松碎土壤, 增强土壤透气性; 翻转耕层将上层残茬、有机肥、杂草埋入土中有利于有机肥的保存和分解, 消灭或减少病虫草害, 使下层土熟化; 混拌肥料和土壤, 使营养环境均匀一致; 恢复耕层的团粒结构,最终创立适合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土壤环境。无公害药材栽培时, 应按药用植物生长对土壤的要求, 灵活运用耕作的具体措施, 发挥其养地、改善药用植物营养状况的作用。5、杂草防治杂草能与药用植物竞争光、热、水、肥、气等, 降低药用植物的产量和品质, 因此在制定栽培制度时, 对杂草防治应予以足够重视, 针对当地杂草情况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1) 预防措施 建立杂草检疫制度;

37、清除田地边、路旁杂草; 施用腐熟的有机肥, 清选种子等措施, 是杜绝杂草种子进入田间的有效方法。( 2) 农业技术措施建立科学合理的轮作制度及土壤耕作制, 根据杂草及药用植物生长情况掌握好灭草时机, 适时中耕除草。也可利用覆盖、遮光、窒息等原理除草, 如黑色地膜的覆盖等。( 3) 化学除草剂的应用因化学除草剂会给环境带来污染, 在无公害药材栽培中尚无除草剂的使用标准, 因此只有在杂草感染度达到临界期, 即杂草发生密度足以抑制药用植物生长发育, 影响收割或造成减产时地能使用, 其使用的除草剂种类、用药量、使用时间和方法等应参照生产绿色食品的农药使用准则执行。(三)施肥1、施肥与无公害药材的关系(

38、1)科学施肥随着药用植物种植年限延长, 土壤肥力将逐渐降低。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施肥。如施入有机肥, 能增加土壤中有机质水平, 改善土壤结构, 调整土壤pH 值, 并使之稳定在一定范围内, 以保持药用植物生长发育和土壤微生物活动的适宜环境。另外, 通过合理而科学地施肥, 还可以缓解土壤中不良因素如酸盐渍土的影响, 改良土壤, 稳定生态环境。可见施肥为无公害药材栽培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土壤肥力的提高, 可平衡和改造药用植物所需的营养物质的供应状况, 使药用植物生长健壮, 增强药用植物抗病虫的能力, 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进而减少对药材和环境的污染。同时根据药用植物的某些代谢途径,

39、选施一些肥料, 还可提高药材有效成分。如某些含生物碱的药材, 可增施氮肥而使其生物碱的量提高。可见合理科学地施肥不仅能使无公害药材的产量提高, 而且还能提高和保证其优良的内在品质。(2)不合理施肥由于施用肥料种类, 用量及施用方法不当, 也会带来很多不良影响。如当氮肥施用量过大, 会使药用植物徒长, 根系变短, 出现贪青、晚熟, 抗逆性差, 若遇大风或早霜冻, 则可减产, 当硝态氮的施用量过大时, 不仅会在药材中累积危害人体健康, 而且还会对土壤、水质、大气造成污染。可见, 施肥与无公害药材的关系密切, 直接影响到无公害药材的产量与质量以及产地的环境质量, 是无公害药材栽培过程中不容忽视的环节

40、。2、无公害药材栽培的施肥原则与要求无公害药材栽培总的施肥原则是以生态学基本原理为依据, 通过施肥促进药用植物生长, 提高产量和品质, 有利于土壤的改良和肥力的提高, 而不造成对药材和生态环境的污染。(1)无公害药材栽培对化学肥料的使用要求必须符合有关标准规定要求:选用的肥料品种必须达到产品标准及无公害药材栽培对肥料规定的卫生标准。允许使用的化肥种类:允许使用尿素及其他含氮复合物( 禁止使用硝态氮肥) 。可使用矿物磷肥、锻烧磷酸盐; 碱性土壤可使用粉状硫肥; 酸性土壤可使用石灰; 还可使用矿物钾肥( 硫酸钾) ; 以及铜、铁、锰、锌、硼、钼等营养元素为主配制的微肥。化肥的合理施用:必须与有机肥

41、配合使用。有机氮与无机氮的比例以1 1 为宜, 大约1 000kg 有机肥加尿素10kg 。最后一次施肥必须在收获前30 d 进行。严格按各药材栽培生产技术标准操作规程,根据各种药材质量标准及其生态环境要求, 根据药用植物生长需要、化肥特点及病虫害防治特点等具体要求, 运用相关技术反复实践而研究制定的, 并在生产实践中应严格执行。(2)无公害药材栽培对有机肥的使用要求有机物的应用: 尽可能使有机物质和养分还田, 除病虫害发生特别严重的地块外, 尽可能避免选择烧灰还田的作法。在有机肥料的制作过程中, 应做到无害化处理和腐熟后施用, 以杀灭寄生虫卵、病原菌、杂草种子, 达到无害化卫生标准。慎用城镇

42、垃圾:对于一些成分不清楚的较为复杂的城镇垃圾, 应指定专业部门对其进行经常性营养成分监测,特别要对一些重金属等有害成分进行监督, 其质量达到国家标准方可用于无公害药材栽培。应严禁使用工业垃圾、医院垃圾及类便。 外来有机肥:应用有机肥料原则上就地积造, 就地生产, 就地使用, 对外来有机肥应在确认符合有关标准后才能应用; 商品肥料及新型肥料必须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的登记认证及生产许可, 符合要求后方可用于无公害药材栽培。有机肥与无机肥的主次在无公害药材栽培过程中应以有机肥为主, 有机肥料是全营养肥料, 不仅含有药用植物所需的大量营养元素和有机质, 还含有各种微量元素、氨基酸等。此外其还具有缓效性和持

43、久性特点, 不会出现烧籽、烧苗等现象。有机质在分解时, 生成许多结构复杂、带有多种功能基的复杂有机物, 可以大量络合或螯合多种重金属离子, 从而减少用植物对它们的吸收量, 保证药材的无公害性。在施用无机肥料时, 应严格掌握最小有效施入量, 严防对环境和药材造成污染。(四)灌溉1、灌溉与无公害药材栽培的关系灌溉是控制和调节土壤水分的重要措施。其作用在于保证药用植物对矿质营养的吸收、运输和合成转化, 使其正常生长; 调节药用植物的生活环境, 改善小气候, 维护生态平衡。土壤水分过多, 造成药用植物根系缺氧和二氧化碳的积累, 易遭受病菌侵染和造成烂根致死。土壤水分不足, 而影响药用植物正常的生理生化

44、反应, 如光合作用变弱等, 最终影响药衬的产量和质量。灌溉水如不符合有关标准, 则会对环境和药材造成污染, 不能保证无公害药材的内在质量。2、无公害药材栽培灌溉制度确立的原则(1)灌溉要保证无公害药用植物正常生长的需要药用植物的需水量因其种类及不同生育阶段而有所不同。土壤水分除供药用植物吸收外, 还消耗于地表挥散、土壤渗漏及药用植物蒸腾。因此, 灌溉不仅要考虑药用植物的需水量, 还要根据气候情况( 如降水量、温度等情况) 、土壤挥散量及土壤保水能力等因素来确定, 才能满足无公害药材栽培对水的正常需要, 保证其质量和产量。(2)灌溉不得对无公害药材和环境造成污染或其他不良影响为避免对无公害药材和

45、环境造成污染, 必须按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5084- 92) 对灌溉水进行检测, 合格后方可灌溉。当水中含泥砂量大于15%时, 不宜作灌溉水。当水的矿化度大于5 g / L 时, 不宜作灌溉水; 当矿化度为1. 73. 0 g / L 时, 应作具体分析, 一般钙、镁盐类不易造成危害, 而钠盐的危害大; 当矿化度小于1. 7 g / L 时方可作为灌溉水。六、六、中药材中药材GAP生产栽培生产栽培采采收收与加工管理与加工管理(一)采收管理1、采收的危害来源中药材药材产区,在农药的降解期未过就开始采收。采收时机械损伤加重致病菌繁殖,采收时间也影响中药材药材质量。潜在的危害包括:(1)化学性,

46、重金属、农药等有毒物质;(2)生物性,致病菌、虫卵等;(3)物理性,砂土、木片、金属玻璃等异物,机械损伤挤压等。2、采收时间各地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生育状况,产量,中药材有效成分含量及加工后产品品质等条件来确定,一般以产量高,有效成分含量高,加工成品率高,商品质量好为标准。用高效液相层析法对生长中药材样品,不同年限、不同生长期中药材有效成分动态变化及产量的动态变化。按中药材规定的采收时间、在适宜采收条件下采收药材,避免各种恶劣气候等条件下采收, 严禁赶行早收。3、采收用具采收用具包括采收工具(镐头、锹等)、采收机械(起参机)、采收容器(采收袋/篮、桶、盘、容器、大箱等);确保使用易清洗、非毒

47、材料制成,不与药材发生化学反应、洁净地存放。使用前进行清洁和检查。例如,采收容器只能用于盛放采收的中药材产品,而不得用来盛放农药、润滑油剂、清洁剂、餐盒等有毒有害物品等。容器中剩余的尘、土、泥必须去除并倒回田地。重复使用的采收容器、采收工具和采收设备、机械应定期进行清洗、维护。4、采收操作根据中药材药材质量并参考传统采收经验确定适宜采收方法,严格按照安全间隔期合理确定采收时间,要在晴天上午9时露水已干时进行采收,采收需建立相应标准,避免在采收过程中导致有效成分流失。采收工具需要清洁、无污染;避免采收产品与地面、土壤或不洁环境接触,造成污染。(二)加工车间生产安全1、产品加工存在问题目前,许多是

48、农户个人小作坊加工,加工设备陈旧,加工工序简单,中药材加工大锅蒸、小锅煮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硫磺熏蒸中药材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直接影响中药材的质量。2、产地加工的危害来源中药材药材的产地加工是指在收获起土后的挑选、冲洗、整理、蒸制、晾晒、烘干等粗加工过程。此过程对药材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在中药材药材产地加工带来二次污染,已成为无公害中药材生产的“瓶颈”及潜在的危害,具体包括:(1)化学性,糖水煮红参、硫磺熏蒸中药材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直接影响中药材的质量。(2)生物性,致病菌、虫卵等;(3)物理性,异物、机械损伤、挤压等。3、产地加工关键控制点分析(1)场所:加工场地无污染源,清洁、通风。加

49、工场所要选择地势干燥、交通方便、周边没有污染源的环境。加工场所周围必须干净、整洁,不受有害动物或昆虫的侵扰,不得有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不得有昆虫大量滋生的潜在场所,避免危及产品卫生。生产废料和垃圾要用密闭的容器运走,实施有效的灭鼠计划。(2)车间:药材加工车间要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每次加工前对环境卫生做全面彻底的清扫,做好清场。进入加工场的工人,要穿好工作服、戴好工作帽,并有健康检查。加工车间的防雨、防鼠、防尘、防虫、防禽设备要定期检查。收获后应及时加工。(3)布局布局合理,生产区和生活区,设备布局与工艺流程衔接合理,能满足生产工艺和质量卫生要求。厂区道路应通畅,便于

50、机动车通行,便于消防车辆到达行车间;应采用便于清洗的混凝土、沥青或其他硬质材料铺设,防止积水及尘土飞扬。给排水系统应能适应生产需要,设施应合理有效,经常保持畅通。4、工艺(1)严格原料挑选除去非药用部分和杂草、异物,剔除破损腐烂变质部分,以及混入的其他植物的植株或植物体部分及其他杂质等。(2)晾晒烘干机械低温烘干或在用竹、木、草等自然材料做成的垫子上晾晒。禁止在公路、沥青路面、泥土地或粉尘、大气污染较严重的地方晾晒;(3)化学辅料要尽量选择对环境无污染的生产工艺,杜绝用对环境和药材有污染的化学辅料或红色素。以物理贮藏保鲜为主,减少工业防腐剂的使用。(4)技术改造加强加工环节技术和设备改造,提升

51、加工工艺在中药材重点产区,的加工技术改造,提高中药材加工工艺和手段,要按照GMP 要求,改善加工环境和加工设备,保证产品加工质量。采用相应的加工工艺,确保产品质量。七、七、中药材中药材GAP生产栽培生产栽培检验与储存管理检验与储存管理(一)质量检验1、检验措施加强基地例行检测和监督抽检。制定质量标准,企业标准、地方标准、国家标准。 2、检验内容企业自检及第三方检验相结合。包括药材性状、杂质、水分、灰分、浸出物、指标性成分或有效成分含量、农残、重金属及微生物限度等。潜在的危害包括:(1)化学性,农药残留、重金属、硝酸盐等;(2)生物性,致病菌、虫卵等;(3)物理性,整洁度等。3、检验机构与目标以

52、部级质检中心为龙头、省级质检中心为主体、市(州),农业监测站(所)为基础的农业监测体系初具规模,部级和省级质检中心的检测能力和技术水平居国内先进水平,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制度化,使产品质量达到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要求。4、检验管理(1)检验监控管理通过用物理或化学的测量(数量的关键限值)或观测方法;也就是选择迅速和准确控方法,监控产品或加工过程的特性,以确定是合符合关键限值。(2)机构监控管理应有相应的检验(化验)室和检验设备建立完善的监控机构。或委托有检验能力的单位承担定期全项检测。检验人员应经专业机构培训合格。检验人员应对原料进厂、加工直至成品出厂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53、。重点做好原料验收、成品检验等生产过程的监控。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中药材,不得入库;送检样品做好检验样品登记。种植者应当自行或者委托检测机构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进行检测。不合格的产品,不得销售。5、跟踪检查制度由于中药材生产周期一般较长,加之我省中药材生产的集约化程度不够,有必要实行“绿色巡视跟踪检查制度”,将产品的质量问题解决在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好的产品不是检测出来的,而是生产出来的,因此要特别注重整个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对于在整个生产过程均严格执行标准生产的产品,也可以有限度地实行免检。6、取样应注意品名、产地、规格、等级、来源、包装的完整性、清洁程度以及有无水迹霉变或其他污染物,抽样应

54、有2人以上并签字, 写清抽样日期、数量、地点和在场人员。7、留样管理经检验合格出厂的中药材加工产品进行留样,药材产品留样量为检验量的三倍。留样应存放于留样室中,保存在阴凉、干燥、通风、避光处,配备调控温湿度及排风设施。留样样品不得外借或转送他人。留样样品一般保存中药材的1个生长周期。留样期满的样品,由留样管理人员列出清单,经科技质量部经理批准后,可进行销毁,并做好样品销毁记录。(二)仓储1、仓库危害来源中药材的存贮是保证药材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存放地点选择不当,会导致病菌大量繁殖。潜在的危害包括:(1)化学性,农药、硝酸盐、黄曲霉素等微生物污染。中药材在贮藏过程中,含水量超过一定限度(16),

55、则容易生霉变质,引起微生物污染;微生物种类以真菌毒素的污染与危害最大,危害较大的真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T2 毒素等。(2)生物性,虫害、鼠害、致病菌等。(3)物理性,机械损伤、挤压等。2、仓库虫害(1)仓库虫害危害中药材属于细贵药材, 又是滋补品, 因此,许多害虫都喜欢以中药材为食。据调查, 危害中药材的仓储害虫高达19种之多。由于害虫为害,造成中药材千疮百孔,内部被蛀空,变成碎渣、粉末,尤其是蛾类幼虫能吐丝缠绕、结块成串, 做巢居中或化蛹繁衍后代,使中药材完全失去药用价值,直接影响经济效益,也给贮藏养护工作带来许多麻烦。3、仓库虫害防治方法(1)电离辐射法用钻60r射线防除仓虫,

56、具有能量高,穿透力强,不破坏商品、在适宜的剂量范围内不影响质量、无残毒、不受包装条件限制等优点。射线杀虫可使虫机体发生一系列变化,直接影响新陈代谢, 生殖和生命活动, 破坏机体使虫死亡。(2)用远红外线辐射远红外线的光辐射和产生的高温;既可迅速干燥储藏物, 又能直接杀死害虫。(3)清洁卫生清洁卫生能造成不利害虫生长、繁殖的条件, 阻碍或限制害虫发生与发展。通常采用“ 空仓消毒”, 或在害虫多发季节之前或为消灭越冬虫害, 进行“ 实仓消毒”。(4)入库验收检查严格执行入库验收, 杜绝仓虫来源。如发现有虫及时处理, 以免传播蔓延。入库后要定期检查, 检查的内容包括中药材的含水量, 虫口数量及仓室

57、内的温度, 相对湿度等, 做到心中有数, 防患于未发或初发。(5)真空冷冻干燥法将参洗净, 放在3-5条件下贮存, 再置真空冷冻干燥机中降温冷冻至20, 抽取真空度达60, 使其真空干燥。营养成份很少受到破坏, 重量轻, 复对之性良好, 耐贮藏。3、仓库周边环境公卫生和适宜的环境下贮存产品;用于贮藏中药材的仓库,必须用自然或环保材料建造。周边没有污染源。若进行仓库消毒、熏蒸处理,所用药剂应符合国家有关食品卫生安全的规定。贮藏前消毒杀菌,控制贮藏室温度和湿度,减少霉烂变质的情况发生,控制仓虫害。对于鲜用药材、特殊药材可以采用冷藏、沙藏等方式。4、库房及货物堆放地面平整,无积水和杂草,中药材在仓库

58、内的堆放,须保证有足够的通风。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易发霉、发潮、有异味的物品混存。应有防尘、防潮、防霉、防污染以及防虫、防鼠、防鸟的设备。库房内货垛码放及与空间相间距离规定,不同品种的垛之间的距离不应少于100cm,同品种不同批号的垛之间的距离不得少于50cm。垛与梁间距离不应少于30cm。垛与墙间距离不应少于30cm,或有隔墙板防潮。垛与地面距离不应少于10cm。应采用洁净材料制成货架。5、库房标识对于中药材库内待验品放黄色区,不准出库;合格品放绿色合格区,准于出库;不合格品存放在红色不合格区内,不准出库;退货中药材放黄色区,不准出库。按中荮材出入库存储工作程序办理入库,并登记在帐。

59、记录入库、出库、结存情况,要做到日清、月结、帐、卡、物相符。对由于异常原因可能出现质量问题的药材和在库时间较长的中药材、中药饮片、易变质药材及已发现质量问题药材的相邻批号药品,应报科技质量部抽样送质量检测机构检验。对检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应悬挂明显标志和暂停发货,并立即通知科技质量部复查处理。中药材的储藏因素, 包括包装、标识和环境等在过去很长时间内都未引起重视。用麻袋、化肥袋或农药袋包装的现象屡见不鲜, 导致药品质量受到污染, 并容易发生误标、误拿、误配事件。储藏条件也是影响中药材质量的一大因素, 如温度过高、湿度过大、虫害、鼠害等, 都会降低药材的质量。八、八、中药材中药材GAP生产栽培生

60、产栽培包装质量管理包装质量管理(一)包装危害来源为保证中药材质量和贮运,中药材经过产地加工后需要进行分级包装。不清洁的包装材料会造成产品交叉感染、二次污染。潜在的危害包括:(1)生物性,致病菌等;(2)物理性,机械损伤、挤压、金属异物等。(二)包装材料生产者和包装者确保包装材料由无毒材料制成,利用清洁和适宜的包装产品;所使用的包装材料应是无污染、无毒、清洁、干燥、无破损,并符合药材质量要求。目前中药材的包装形式多样有真空、充氮等;使用材料有纸盒箱、麻袋、编织袋、塑料袋、纸袋、铝箔袋等;规格不等。但不论使用何种形式的包装,所使用的材料应符合同家食品包装袋的安全卫生要求。中药材的比重较大销售的包装

61、要不易破损。尤其是南方地区,在梅雨期间销售的产品加强保质措施、延长保质期是十分必要的。(三)包装操作从事包装的人员注意保持个人清洁卫生、勤剪指甲、勤理发剃须、勤换衣、勤洗澡。应按规定着装。工作前应用肥皂等洗净手。进入生产区人员不得涂抹化妆品、佩戴饰物等。质管人员应不定期检查员工个人卫生。包装前应再次检查并清除劣质品及异物。并有批包装记录,其内容应包括品名、规格、产地、批号、重量、包装工号、包装日期等。在每件药材包装上,应注明品名、规格、产地、批号、包装日期、生产单位、并附有质量合格的标志即产品合格证。包装后的药材可以有效防止日光、空气、温度、湿度等自然环境因素和禽畜、虫鼠、霉菌等动物和微生物的

62、侵害,避免破损引起药材变质、污染或发生混杂现象,最大限度地减少外界条件对药材质量的影响。避免大包装的药材在储运过程中发生霉烂变异现象等相互影响。有利于清洁、卫生和定期监督检查。有利于促进生产的现代化、标准化、规格化和机械化。包装内有异常响动和液体渗漏;外包装出现破损、封口不严、衬垫不实、封条严重损坏等现象;包装标识模糊不清或脱落。(四)包装要求按照标准操作规程操作,包装容器每次使用前消毒处理,检查并清除劣质品和异物。须有含品名、产地、生产单位、批号、种类、贮藏条件、注意事项、包装日期等包装记录,所用包装材料清洁、干燥、无污染、无破损,符合中药材袋运输包装件(GB6264-1986)、中药材压缩

63、打包运输包装件(GB6265-1986)等中药材包装的技术要求。1、包装检验(1)检查内容抽查为主, 首先在仓库进行开箱抽查, 然后到包装车间进行现场检查。(2)检查管理包装方面的装量、批号、牢度、印刷质量及大、中、小各种包装等能否达到基本要求;根据“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 规定的包装的环境、场地、工具, 五防措施等的措施落实情况;核查操作人员的卫生等, 在抽查中进行集体评分。对包装材料必须按标准进行检查和验收,加强对包装过程中的自查、互查和抽查,成品出厂检查除了检查药品质量外, 还应制订包装质量的检查项目和检查抽样的方法,未经检查合格的包装材料不得进行包装,产品不符合包装要求的不得

64、出厂。6、包装管理应采用适宜的包装方式,避免农产品在贮存过程中受到破坏及污染。包装材料应符合相应的卫生标准。禁止使用化肥或农药袋来装运粮食。保证包装标识和包装内容一致。让市场的东西货真价实,让消费者有知情权。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应当包装或者附加标识的,须经包装或者附加标识后方可销售。包装物或者标识上应当按照规定标明品的品名、产地、生产者、生厂日期、保质期、产品质量等级、主要成分等内存。这也是产品可追溯体系的重要内容。农产品质量应合国家有关批准要求的,生产者可以申请使用相应的农产品质量标志。禁止冒用农产品质量标志。九、九、中药材中药材GAP生产栽培生产栽培软件管理及操作规程(软件管理及操作规程(S

65、OP)的制定的制定(一)软件溯源监控(一)软件溯源监控1、文件监控作用监控是操作人员赖以保持对一个生产控制而进行的工作,精确的监控说明一个生产过程什么时候失控,当一个关键限值受到影响时,就要采取一个纠偏行动,来确定问题需要纠正的范围。可以通过查看监控记录符合关键限值的最后记录确定。监控还可以提供产品按生产计划进程所进行生产的记录,这些记录对于生产达标的验证是很有用处的。记录和溯源、监督、纠偏是安全生产的基础,通过翔实的记录和最终产品的质量安全检测,可以对生产实行远距离、经济有效的监控和问题纠偏。这是质量管理体系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对关键控制点和操作限值的记录查对,可以预先发现可能出现的危害并及

66、时纠正,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对消费者的潜在危害。2、建立种植档案种植者姓名(名称)、住址等基本信息;种植地块位置、产地环境、土壤类型;使用的种子(种苗)、肥料、农药等投入品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日期;病、虫、鼠害和其他自然灾害发生和防治情况;种植日期和收获日期。3、建立溯源制度(1)生产批号作为生产过程各项记录的产品的惟一编码,由中药材生产和加工两部分组成,一般一个农户在一块田地上生产的同一品种的中药材为一个生产批次,但到贮藏和加工环节,批次的量太小就无法继续下去,出现溯源的中断。因此,生产批号应以使用同一种生产方式生产出同一品种的一组农民组成,最好超过50亩以上;加工批号以加

67、工班次为基本单位添加在生产批号后。生产批号以保障溯源为目的,也可包括种植产地、基地名称、产品的类型、田块号、收获时间、加工单位、加工时间、加工批次等信息内容。在质量管理手册中做出相应规定。(2)可追溯性在中药材安全领域,“可追溯性”被定义为在中药材生产、加工、物流、销售等供应链各阶段,通过记录的标识对目标对象的历史、应用和位置进行跟踪和溯源的能力。可见,中药材追溯监管的环节包括目标对象的原材料生产、产品加工、产品物流(包装、仓储、运输等)和产品销售等各个阶段,再加上各环节与中药材相关信息的复杂性,涉及全供应链的追溯实施起来是相当复杂。对目前我国中成药企业来说要想做到全供应链的单品精确追溯在信息

68、记录和信息处理方面还存在不小的困难,因此,其应该在适度追溯的原则下对其产品实施批次可追溯性管理。3、建立溯源制度除了对中药材产品从产地到消费者手中进行全程监督检查外,还实行全程质量保证和溯源制度,各生产、贮运、销售企业都要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如供应的药材,从种子、生产环境、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到包装和销售均建立完整的档案,每个环节都要严格的质量标准,以控制产品质量,万一发生质量问题,可直接溯源。产品可追溯体系的必要性在于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产地、生产方式、生产者名称、地址等,还包括产品从产到销的全部过程。对种植业产品来说,可追溯体系主要包括在生产过程记录录和包装标识两个方而。生产过

69、程记录包括种子、农药、肥料、灌溉水的用法、用量、使用、停用的日期,以及产品收获的日期等。(四)记录档案1、记录的基本要求(1)田块基本情况记录:田块基地分布图。地图应清楚地表示出基地地形的大小、位置和周边,以块编号。田块的基本情况。至少每年记录次,如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生长异常,应及时监测并记录。(2)厂区基本情况记录: 厂区分布图。生产车间环境情况记录。生产车间的平面图,清晰的标明周围的污染源分布、控制污染的设施、卫生间、淋浴室、更衣、洗手设施、排污及污染物处理场地、设施等。(3)农事管理纪录:农事管理以农户和田块为主线,按生产的操作顺序进行记录。主要包括播种、移栽、打药、施肥、调光、除草、松

70、土、灌溉、排水、起收、加工等。(4)生产资料进货记录:包括供应商、生产单位、购进日期和数量。肥料、农药的领用、配制、回收及报废处理记录。(5)贮存记录:包括生产批次、入库手续、仓库地点、贮藏仓库编号、贮存日朋、品种、批号、进库量、出库量、出库日期及运往目的地等。生产批号、对仓库清洁、害虫发生情况和控制措施也应记录。(6)运输记录:包含运输方式、运输日期、始发站、运往目的地名称、品名、数量、重量、体积、收(发)货单位名称。(7)加工记录:加工产品的品种名称、生产批次号、来源、购入量和使用量。加工日期、班次、现场检验结果、成品数量、加工批号。(8)包装标识记录: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应当包装或者附加标

71、识的,包装物或者标识上应照规定标明产品的品名、产地、生产者、生产日期、保质期、品质量等级主要成分等。(9)检验记录:包括检验的原始记录,检验报告登记。(10)销售记录:包括销售发票、销售日记、购买订单、提货单等。内容包含销售日期、产品名称、批号、销售量、购买者、购货单等。销售人姓名和地址、出售日期、购买人。(2)记录管理记录是追溯的基本位据,记录的格式可以是多种形式,对不同层次、不同文化水平的人员应有不同的方式、保证记录能实施、准确。要建立农户档案,要认真如实地做好记录。特别是对农药、肥料及作物生长调节剂的供应商、购买数量、存放地点、施用时间、施用量及操作人员等要如实记录。农户的生产操作记录要

72、完整保存5年。基地要建立档案柜(室),存放基地农户档案、生产管理档案、产品档案及质量安全控制档案等。(二)标准操作规程(二)标准操作规程所谓SOP,是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三个单词中首字母的大写,即标准操作规程,就是将某一事件的标准操作步骤和要求以统一的格式描述出来,用来指导和规范该项工作. SOP就是对某一程序中的关键控制点进行细化和量化.即不是随便写出来的操作程序都可以称做SOP,而一定是经过不断实践总结出来的在当前条件下可以实现的最优化的操作程序设计,将标准的作业程序用更通俗的话来说,细化、量化和优化的度就是在正常条件下大家都能理解又不会产生歧义。某种药材的SOP就是对该药材的整个生产环节,如种植、采收、加工、贮藏、包装、运输等,开展某项工作的次序的步骤、内容和方法的标准作业程序,制订的标准操作步骤和要求以统一的格式描述出来书面材料。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规范,以便发展和贯彻合理有效成本的农业良好规范,避免因疏忽而导致中药材中可能增加其他风险。我们目前是在降低风险而不是消除风险,当前的技术无法去除与中药材相关的所有潜在危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