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归纳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7428908 上传时间:2024-07-20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2.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归纳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22年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归纳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22年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归纳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22年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归纳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22年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归纳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归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归纳(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归纳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天体 是指宇宙间各种物质的总称。包括: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体、彗星、星际空间物质及尘埃等。天体的类型 :自然天体 :自然存在的天 , 包括: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体、彗星、星际空间物质及尘埃等。人造天体 :人为制造的天体:宇宙探测器、宇宙飞船等。(但一定要在太空中)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的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1) 、太阳系知识点汇总:卫星:木星最多,水星、金星无。小行星(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小天体流星彗星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共面性、同向性、近圆性类地

2、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无光环有光环有光环距离太阳: 近远表面温度: 高低;公转周期: 短长; 平均公转速度: 快慢 (左右) ;太阳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4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2) 、天体系统总图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地球的 普通性 :地球与其它行星的运动特征相似,即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地球的 特殊性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形成生命条件的原因外部条件太阳光照稳定太阳从诞生至今没有明显的变化运行轨道安全大、小行星绕日公转各行其道、互不干

3、扰。自身条件有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不长不短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气体形成大气层,并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以氮和氧为主的大气有液态的水地球内部的水随物质运动带到地表,形成原始海洋。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为地球提供能量1、太阳概述 :太阳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它与其他的恒星一样,是一颗巨大的炽热的气体星球,主要成分是氢和氦。2、太阳辐射: 我们把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的能量,称为太阳辐射。太阳产生如此巨大的能量是由于内部的核聚变反应。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太阳辐射能维持着

4、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作为工业主要能源的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4、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纬度高低天气状况海拔高低日照时间长短5、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图分析 (上课没讲,但要记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4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说明:(1) 、丰富区:主要为南疆、陇西、青藏高原大部分和内蒙古高原西部,其中青藏高原为高值中心。(2) 、较丰富区:主

5、要为北疆、内蒙古高原东部,华北平原大部分,黄土高原大部分,甘肃南部,川西、川南、滇北一部分。(3) 、可利用区:主要为东北大部、东南丘陵地区、汉水流域、广西大部、川西、黔西一部分、云南东部、湖南东部。(4) 、贫乏区:主要为四川、重庆、贵州大部分地区,其中四川盆地为低值中心。分析:青藏高原能成为太阳辐射的高值中心,主要是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含有的尘埃的量较少,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太阳辐射能量多。而四川盆地为低值中心的原因在于:盆地形状,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含水汽的量多,阴天,雾天较多,从而造成日照的时间短,日照强度弱,太阳能资源贫乏。二、太阳活

6、动影响地球:1、太阳的外部结构:太阳大气 由里向外 分为 光球层 、色球层 、日冕层 。或2、太阳活动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圈层太阳活动现象对太阳活动的指示作用周期对地球的影响光球黑子太阳光球上常出现的暗黑斑点一般以太阳黑子数的增减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耀斑为太阳活动最剧烈的表现形式。约11年太阳活动产生的短波辐射和离子流对地球电离层、地球磁场和地球大气状况均有影响,产生磁暴、 极光、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气候异常等现象色球耀斑色球层上有时出现的局部区域突然增亮的现象日冕太阳风日冕层脱离太阳引力的带电粒子流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比较项目地球自转地球公转精选学习资料 -

7、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4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示意图旋转中心地轴太阳轨道近似于正圆的椭圆形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周期(1)自转 3600,23 时 56 分 4 秒(真正周期)(2)昼夜更替周期为24 小时(太阳日)(1)恒星年,公转3600,365 天 6 时 9 分10 秒。(2)回归年,太阳直射点移动一个周期,365天 5 时 48 分 46 秒。速度(1)角速度,除极点为0 外,其它各点均为 150/小时。(2)线速度,自赤

8、道向极点逐渐减小为 0。位于近日点( 1 月初)时速度快,位于远日点( 7 月初)时速度慢。1.自转: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的自转。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稳定的。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附近。方向 :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周期 :自转一周360,所需时间23时 56 分秒,即一个恒星日 。区别: 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24 小时, 即 1 个太阳日。a. 角速度: 单位时间内所转过的角度据自转周期,地球表面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一样,即15小时。b. 线速度: 单位时间内所转过的弧长(千米小时)因纬度不同而有差异,从赤道向两极

9、递减。2、公转: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 ,公转轨道是一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方向 :从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绕日公转。周期 :相对于认为无限远处的一恒星来说,地球绕日转过了360,时间为365日时分10 秒,即一恒星年 。相对于太阳公转一周,即太阳直射点的一个回归运动,时间为365天时 48 分 46 秒,叫做 回归年。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4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速度 :a. 角速度:近日点(月初)较快远日点(月初)较慢 b.线速度:近日点(月初)较大远日点(月初)

10、较小平均线速度约为30 千米秒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地球自转的平面叫赤道平面 ,地球公转轨道所在的平面叫黄道平面 。两个面的交角称为黄赤交角,目前的黄赤交角为23度 26 分,地轴垂直于赤道平面,所以地轴与黄道平面交角为 66 度 34 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图三、昼夜交替和时差:1、昼夜交替昼夜的形成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行星。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称作昼半球,而背着太阳的半球称作夜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有一个分界线(圈),叫做晨昏线(圈)。2、地方时东边总比西边的时刻要早,那么,因经度不同,时间会相差多少呢?地理经度15 度15 分15 秒精选

11、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4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地方时1 小时1 分钟1 秒钟地理经度与地方时的关系,我们通过分析,可找出如下的计算法则:已知两地的地方时之差,根据一地经度,可推算出另一地的地理经度;已知两地的经度差,根据一地的地方时,可推算出另一地的地方时。总结计算地方时的步骤:寻找地方时的标志点: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昼半球的中间经线、夜半球的中间经线、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计算标志点与所求地点的经度差,将经度差换算成时间差。根据计算经度差时所利用的东西位置关系,计算所求地的地方时(东

12、加西减)3、时区和区时:区时的计算法则:(1)各地所处的时区:当地纬度/15 ,四舍五入后得到的整数。(2)时区差的计算:两地同在东(西)时区,时区号相减;两地分别在东西时区,时区号相加。(3)所求地区时 =已知地区时 +(- )两地的时区差(或区时差):东加西减。(4)日界线:东十二区进入西十二区减一天,西十二区进入东十二区加一天。四、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由于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在没水平方向运动时,运动方向会发生一定的偏转,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没有偏转。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我们称为地球偏向力 。五、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纬度

13、变化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具体变化具体变化二分日由赤道向两侧递减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南半球达最小值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度度达最大值,北半球达最小值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直射,赤道在两分日达最大值。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24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季节变化:夏半年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冬半年较小。2、成因: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3、计算: H=90-| | (为某地的纬度, 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夏半年用“+”,冬半年用“- ”。)(举例):夏至日,济南的正午太阳高度是多少?(分析)

14、:夏至日:=2326N;为济南的纬度 =37N;此时是夏半年 H=90-37 +2326=7626(练习):冬至日,北京(40N)的正午太阳高度是多少? H=90-40 -2326=26342、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以北半球为例:(南球球相反)夏半年( 3、219、23)1、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2、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冬半年( 9、233、21)1、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2、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春分日与秋分日昼夜等长:各12 小时。赤道全年昼夜等分。3、昼夜长短变化的成因: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季节移动)。六、四季的更替和五带:(

15、一)四季的划分:1、我国 :把地球绕日轨道分成二十四段,每一段即为一个节气,即二十四节气。把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四个季节的开始。2、欧美四季 划分:把二分二至作为四个季节的开始。(北半球春季3、4、5,夏季 6、7、8,秋季 9、10、11 冬季 12、1、2) 二者的对比:相同点 :都立足于太阳辐射:同为天文四季。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24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不同点 :我国四季以太阳高度和昼长的数值大小本身为标准。即:夏季就是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 冬季就是一年内白昼最短

16、、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 春秋两季就是冬夏的过度季节。) ;而欧美的四季更接近实际气候的变化,如夏至日和冬至日分别是太阳辐射最强和最弱的时候,但很多地方的实际最高和最低气温分别平均发生于夏至和冬至后一个月左右。3、四季划分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二十四节气:“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等等。(二)五带的划分: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把地表粗略地划分为:热带、南北温带、南北寒带五个热量带。五带反映了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到高纬减少的规律。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一、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地震波 :当地震发生时,地下的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强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

17、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根据地震波传播的特征,可将地震波分为纵波(P 波)和横波( S 波) 。纵波 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速度较快;横波 只能在固体中传播,速度较慢。2、划分界面 :莫霍面和古登堡面。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24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莫霍面 距离地表约33 千米(大陆部分) ,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古登堡面 距离地表约2900 千米,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突然消失。3、地球内部圈层的特点:三大圈层:以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为界,可以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地壳

18、厚度:地壳平均厚度约17 千米,地壳厚度的变化规律是:大陆地壳较厚,平均厚度约33千米,海洋地壳较薄,平均厚度约6 千米;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地幔结构:分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具有固体特征。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合在一起组成。软流层:位于上层地幔中,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地核结构: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呈固态二、地球的外部圈层:组成:(1)大气圈:主要成分是和。(2)水圈: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由地球表层水体组成,主要包括水、水、水、水等,水圈的水处于不间断的运动之中。(3)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占有大气圈的部、水圈的

19、部和岩石圈的部、相互关系:各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自然环境。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下地幔外核地壳地幔地核内核上地幔岩石圈软流层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24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称为短波辐射,地面辐射称为长波辐射。近地面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能够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所以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的关系增温,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放出红外线辐射,其中大部分朝向地面,因辐射方向与地面辐射相反,被称为大气逆辐射。(一)热

20、力环流形成的原理如图:假设地面上有A 、B、C三地,且具有在高空的平直等压面:由下往上依次是1010(百帕)、1005(百帕)、1000(百帕)。此时,同一水平面气压相等,等压面与地面平行(图1) 。据图讲解 ,如果我们在A地放一个大火炉, 则显然 A地近地面受热,处于冷热不均状态,A 地大气膨胀上升到上空积聚起来,上空空气密度增大,那么这里的气压就会高。为什么我们说密度大,气压就会高呢?其实很明显,在中学物理已学到:P=gh,这里为同一高度,是不变值,因此大, P 也大。那么在A 高空由于 增大,就形成了相对于同一高度的B、C另外在 B、C 两地放一些大冰块,B、C 两地冷却,空气收缩下沉,

21、上层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了在同一高空A处相对大密度, B、C 两地的小密度(图3) 。也就是形成了B、C两地高空的低气压。而 A地的空气上升后, 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减小,气压比周围地区低,成为低气压; B、C 两地则为高气压。就形成了如图4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环流我们称之为热力环流“城市热岛图”解释: 由于城市中工厂、家庭和机动车辆的热量排放,以及城市建筑物高而密集的原因,使城市和郊区相比,气温偏高,这样城市变成了一个温暖的岛屿“城市热岛”。由于“热岛”的存在,城市中盛行上升气流,而在郊区为下沉气流,这样在城市与郊区之间便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二)大气的水平运动1、同一水平面上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叫

22、做2、风向: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24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只要在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梯度,就会产生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即水平气压梯度气压梯度力, 就是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是使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其方向是沿垂直于等压线的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赤道地面气温高,空气受热上升,使地面形成低压。所以,这种因不同纬度冷热不均,而使赤道地区形成低气压带,两极地区形成高气压带的影响因素,被称为热力因素1. 低纬环流和信风带“三圈

23、环流图及低纬环流示意图”看图、问题:一、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24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低纬环流圈形成的纬度范围;答: 赤道和北纬30在赤道和北纬30答: 赤道地面气温高,空气受热上升,使地面形成赤道低气压带、高空形成高压;北纬30的地面形成高压的原因是:来自赤道上空向北流的空气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由南风逐渐右偏成西南风,在北纬 30附近偏转变成自西向东的西风,导致“堆积效应”;北纬 30附近的上空堆积产生下沉气流,在北纬 30和赤道的近地面间形成的盛行风向及风带名称;答: 信风带:在近地面,空气则从副热带

24、高气压带流出,向南的一支流向赤道低气压带,逐渐右偏成为东北风,形成东北信风带,同理,在南半球,则形成东南信风带。东北信风带与东南信风带在赤道附近辐合上升。这样,在赤道与副热带地区之间形成两个低纬环流圈的同时,又形成了南北半球的两个信风带。在赤道和北纬30答: 赤道地区为上升气流,易形成降水,北纬30看图问题二:答: 1:中纬环流形成于北纬30 60,高纬环流形成于北纬60 90。答:2:低纬环流使副热带地区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而在北纬90,由于气温低,盛行下沉气流,形成了极地高气压带;在两个高气压之间的北纬60,则形成了副极地低气压带,它的形成与来自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的两支冷暖不同的

25、气流有关。由于这两支性质不同的气流在北纬60附近相遇,暖轻的气流便爬升到冷重的气流之上,形成副极地上升气流。上升到高空后即向南北分流,其中向低纬方向流动的高空气流,流向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上空,随后转为下沉气流,这样便在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中纬环流。而向高纬方向流动的高空气流,在极地地区下沉,于是便在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之间形成高纬环流。致使北纬60附近的近地面气在北纬 30 60和北纬60 90答: 3:在北纬30 60盛行从副高吹来的西南风,形成西风带;在60 90盛行从极地高气压带吹来的东北风,形成极地东风带。在北纬 60与北纬 90答: 4:因为在北纬

26、60有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形成锋面, 所以容易产生降水。北纬 90因为盛行下沉气流,因要求学生 熟练画出气压带、风带分布的简图,并记住其名称。如下图:(二)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风带和气压带移动示意图”,观察当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移动时,是什什么季节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此时太阳直射点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24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回答:结论 :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做周期性的移动。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北移,南问题: 如果黄赤交角为0,还会

27、有气压带、 风带的季节移动吗?回答: 不会。因为如果黄赤交角为0,太阳直射点就一直在赤道上,太阳直射点没有了南北向的季节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就没有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压带、风带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表气压带分布成因气流运动对气候的影响赤道低气压带0附近热力因素上升湿热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纬 30附近动力因素下沉干热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纬 60附近动力因素上升温湿极地高气压带南北纬 90附近热力因素下沉冷干分布风向对气候的影响北半球南半球低纬信风带赤道低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东北风东南风干燥中纬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西南风西北风湿润极地东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之间东

28、北风东南风冷干(一)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夏季冬季原因气温气压气温气压陆地高低低高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洋低高高低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24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亚洲大陆太平洋大西洋7 月亚洲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1 月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亚洲冬、夏季季风示意看图问题:何为季风?甲乙两幅哪幅是1 月?哪幅为 7为什么东亚形成的是东南季风而南亚形成的是西南季风?回答: 1 季风概念: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变化的风叫做季风。图中甲图为1 月份,乙图为7 月份。2

29、 东亚位于世界最大的亚欧大陆东部,面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海陆的气温对比和季节变化都比其他任3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亚洲大陆气温低形成亚洲高压,太平洋北部形成阿留申低压,东亚盛行来自内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前缘的偏北风,低温干燥,风力强劲;夏季亚洲大陆气温高形成亚洲低压,太平洋形成夏威夷高压,东亚盛行来自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部的偏南风,高温、湿润和多雨。这就问题:回答:原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夏季,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到北半球,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问题:回答: 南亚地区夏季的西南季风来自赤道海洋,空气湿热,造成南亚夏季高温多雨。西南季风有的年份强,有的年份弱,进退有快有

30、慢,西南季风的强弱、进退会影响南亚地区的天气和气候,容易造成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表:项目成因冬季风夏季风分布地区源地风向性质源地风向性质东亚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西伯利亚、 蒙古西北风寒冷干燥副热带太平洋东南风温暖湿润我国东部、 日本和朝鲜半岛等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24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南亚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西伯利亚、 蒙古东北风低温干燥赤道附近印度洋西南风温暖湿润亚洲印度半岛和我国西南等地区(三)气候类型:学生牢记气候类型模式图气候类型大气环流状况降水特征热带雨林气候常年

31、受赤道低压带控制年雨型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温带大陆西海岸,常年受西风带影响地中海气候位于亚热带大陆西海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影响冬雨型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冬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夏雨型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盛行来自大陆内部的偏北风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降水稀少少雨型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1、锋面系统冷锋暖锋准静止锋主要区别概念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向移动的锋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使锋面来回摆动的锋暖气团上升被迫抬升徐徐爬升缓缓上滑锋前锋后暖气团在前 ,冷气

32、团在后冷气团在前 ,暖气团在后雨区位置以锋后为主锋前延伸到锋后很大范围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24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图示天气图简图雨区图过境前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过境时暖气团被冷气团抬升,常出现阴雨、下雪、刮风、降温等天气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抬升,常出现连续性云雨天气常出现连续性降水天气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下降,天气晴朗气压下降,气温和湿度升高,天气晴朗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天气实例我国大多数降水天气,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沙暴、寒潮,一场秋

33、雨一场寒一场春雨一场暖华南“清明时节雨纷纷”江淮地区的梅雨季节贵阳冬半年 “天无三日晴”2、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3、锋面气旋气流(气压)状气流的水平运动方向中心气流及天气状实例主要在锋后主要在锋前延伸到锋后很大范围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24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海陆间大循环 (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的得以再生,是最重要的循环) 、海上内循环 (水循环的水

34、量最大,对于全球的热量输送有重要意义) 、陆上内循环 (数量少,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主要环节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台风登陆属水汽输送环节,江河入海属地表径流环节,跨流域调水是人类改变了地表径流。外流河参与了海陆间循环,内流河(如塔里木河)只参与了陆上内循环。【自然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况况气旋(低压中心)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由四周向中心辐合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台风反气旋(高压中心)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由中心向四周辐散中心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伏旱”天气寒潮北方“秋高气爽”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35、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24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水资源不断更新使各圈层间、海陆间实现物质转移和能量交换影响全球气候,塑造地表形态1、水循环2、我国不同地区河流的补给类型径流的季节变化补给类型补给季节补给特点影响因素我 国分 布地区雨水补给春、夏、秋时间集中水量变化大在我国随雨带的推移,不同地区流量最大值的时间有显著的变化降水量的多少降水量的季节分配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东部季风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春季形成的水量比夏季小积雪多少气温高低东北地区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夏季季节性日变化水量年际变化小气温变化西北地区、青藏高原精选学习资料 - - -

36、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8 页,共 24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湖泊水补给全年对径流有调蓄作用取决于湖泊水量的大小及湖泊和河流的相对位置普遍地下水补给流量稳定,但是较小 与 河 流 有互补关系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相互位置关系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温度较流经海区水温高的是暖流,较流经海区水温低的是寒流。洋流分布规律: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高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低压为中心的逆时针大洋环流;南纬40附近海域形成环球性西风漂流。北印度 洋 海 区 形 成 季风 环

37、流 , 夏 顺 冬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9 页,共 24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影响热量平衡: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影响沿岸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气候的影响) ,寒流降温减湿 (秘鲁寒流、本格拉寒流、西澳大利亚寒流等对沿岸沙漠气候的影响)影响海洋生物:寒、暖流交汇处(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及上升流 (秘鲁渔场) 海区形成渔场影响航海:顺流航速快、省燃料;寒、暖流相遇成海雾,洋流带来冰山,不利航运影响海洋污染: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厄尔尼诺:A概念:每年年

38、终圣诞节前后,南美的秘鲁和厄瓜多尔沿岸海温上升的现象称为厄尔尼诺现象,它是热带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的产物。它就象一口“暖池”,通过表层温度的变化对大气加热场产生变化进而给各地的天气带来变化,使原来干旱少雨的地方(如秘鲁沿岸)产生洪涝,而通常多雨的地方(印尼、澳大利亚东海岸)易出现长时间的干旱少雨。B “厄尔尼诺”对气候的影响: 中、东太平洋及南美太平洋沿岸国家异常多雨,甚至出现洪涝灾害; 热带西太平洋降水减少,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发生严重干旱。 厄尔尼诺发生时,由于水温高、秘鲁渔场浮游生物减少,鱼得不到食物而大量死亡,所以以鱼为食的海鸟也将死亡或迁徒。影响生态环境C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所造成的气候

39、异常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台风减少; 是我国北方夏季易发生高温、干旱。 我国南方易发生低温、洪涝。 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拉尼娜 现象影响我国气候“拉尼娜” 是西班牙语 “圣女” 的意思, 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其引起的气候变化特征恰好与赫赫有名的“厄尔尼诺”相反,并与厄尔尼诺同成为当前预报全球气候系统异常的最强信号。水资源紧张的原因以及解决缺水问题的措施原因:自然原因:淡水资源总量有限,时空分布不均匀人为原因:人口增加,工农业发展,需水增多,用水量增大人对水体的污染和浪费严重,造成水质性缺水植被破坏严重,陆地蓄水能力减小解决措施:开源:修建

40、水库、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植树造林,涵养水源海水淡化,人工增雨节流:节约用水,减少水的浪费防止和治理水的污染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0 页,共 24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加强水资源的管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导致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力作用 ,二是 外力作用 ,如下:(一)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外力作用有多种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如右图所示:(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岩石按照成因,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

41、岩、变质岩三类。岩浆岩 :岩浆冷凝而成,可分为二种,一是侵入岩,如花岗石;一是喷出岩,如流纹岩、安山岩、玄武岩。沉积岩 :裸露在地表的岩石经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作用而形成。如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分类能量来源主要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内外力作用的关系内力作用来自地球本身, 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等形成高山或盆地, 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在空间是相互联系,在时间上同时进行。 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 往往是某一作用占优势,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外力作用来自地球外部, 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作用把高山削低、 把

42、盆地填平,使地表趋于平坦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1 页,共 24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沉积岩有两个突出的特征: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变质岩 :由于岩石存在的条件,如温度、压力等产生变化,导致岩石原先的结构、矿物成分等发生变化而形成。如花岗岩片麻岩、石灰岩大理岩、砂岩石英岩、页岩板岩2、岩石的转化组成地壳的物质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伴随喷出作用和侵入作用,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已经形成的岩石(岩浆岩、变质岩),在地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已经形成的岩

43、石(岩浆岩、沉积岩)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被高温熔化,又成为新的岩浆回到地球内部。第二节山地的形成一、褶皱山与断块山:形式从形态上看从岩层新老关系上看对地貌的影响原因褶皱背斜向上拱起岩层中心老、两翼新一般成山岩层向上拱起有时成谷背斜顶部受到张力被侵蚀成谷地向斜向下弯曲岩层中心新、两翼老一般成谷岩层向下弯曲有时成山向斜槽部受挤压, 物质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断层地垒两条断层之间中间上升,两边下降,形成块状山地,如庐山、泰山地堑两条断层之间中间下降,两边上升,形成凹陷地带,如东非大裂谷、汾河谷地地质构造对工程建设的意义:例如,找石油天然气要在背斜部位;打隧道、开矿石也应在

44、背斜部位,如果在向斜部位,将可能使隧道变为水道。在背斜部位采石,工程难度较小,开石方可降低成本。找地下水要在向斜部位。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全球的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板块构造学说理论应用板块移动对地貌影响举例边界类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2 页,共 24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板块碰撞陆陆相碰形成高大山脉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消亡边界陆 海相碰陆地板块交界处形成海岸山脉,陆上形成岛弧,海洋板块形成深海沟南美安第斯山脉、太平洋西部岛屿消亡边界板块张裂形成裂谷和海洋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和红海生长边界二、火山地球内部炽热的岩浆

45、沿着地裂缝上升喷发,就形成了火山喷发 ,喷出大量的火山物质(火山灰、熔岩、火山弹等),堆积在火山口周围就成为火山。【气候分布】10、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导致热量不同)经度地带性(距海远近不同导致水分不同)垂直地带性(随着海拔的升高水热都在变) 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 雪线是指永久冰雪下限的海拔高度)主要影响因素有两个:一是气温(阳坡雪线高,北半球南坡是阳坡);二是降水量的大小( 影响降水量的因素是坡向,迎风坡降水量大雪线低) ;例如:天山北坡雪线低、喜马拉雅山的南坡比北坡雪线低;阿尔卑斯山北坡雪线低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3 页,共 24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 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的因素 1. 山地所处的纬度( 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 ;2. 山地的海拔 ( 海拔越高,带谱可能越复杂) ;另外,影响同一带谱分布的海拔高度主要取决于热量( 即阳坡高和阴坡低) ;(三)主要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4 页,共 2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