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RESD最新诊疗进展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7418024 上传时间:2024-07-20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9.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EMRESD最新诊疗进展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EMRESD最新诊疗进展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EMRESD最新诊疗进展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EMRESD最新诊疗进展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EMRESD最新诊疗进展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EMRESD最新诊疗进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MRESD最新诊疗进展(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消化道病变内镜下切除术消化道病变内镜下切除术从从EMREMR到到ESDESD1内镜治疗方法的发展内镜治疗方法的发展息肉切除息肉切除EMREMRESDESD2内镜下切除术内镜下切除术v息肉切除术息肉切除术v粘膜下良性肿瘤切除术粘膜下良性肿瘤切除术v早期癌切除术早期癌切除术3内镜内镜下粘膜切除下粘膜切除术(术(EMREMR)4内镜内镜下粘膜切除下粘膜切除术(术(EMREMR) 内镜下行黏膜切除,深度可达黏膜下组织,可对黏膜病变进行诊断及治疗5内镜内镜下粘膜切除下粘膜切除术(术(EMREMR)v适应症直径2cm粘膜下肿瘤无淋巴结转移,浸润度浅的早癌v食管-直径不超过2cm的m1或m2癌v胃-直径2c

2、m以下粘膜内癌中无溃疡糜烂的分化型癌结直肠-直径2cm以下的m或sm癌6EMREMR术式种类术式种类注射法粘膜切除术注射法粘膜切除术透明帽法粘膜切除术透明帽法粘膜切除术注射法分片粘膜切除术注射法分片粘膜切除术7透明帽法粘膜切除术透明帽法粘膜切除术可用于切除平坦型病变,缺点是容易切除过深,引发穿孔危险,适用于具有较厚肌层的食管、胃及直肠等部位的病变。8直肠类癌透明帽切除直肠类癌透明帽切除9注射法粘膜切除术注射法粘膜切除术v该方法适用于较小的平坦型病变,安全有效,切除LST尤为适用,但难度较大。v原理:粘膜下层注入生理盐水,使病变基底隆起(将平坦型病变转变为隆起型病变)。用圈套器套住病灶,收紧后使

3、之成为假蒂息肉,然后用PSD切除。(将宽基病变转变成假蒂息肉)。10注射法粘膜切除术注射法粘膜切除术11注射法粘膜切除术注射法粘膜切除术v进针部位选择:可选择病变口侧或肛侧的边缘进针部位选择:可选择病变口侧或肛侧的边缘进针,以口侧为佳,对病变深度较浅的病灶亦进针,以口侧为佳,对病变深度较浅的病灶亦可于病变中央直接进针;可于病变中央直接进针;v进针深度:以进至粘膜下为最佳;进针深度:以进至粘膜下为最佳;v生理盐水注射量掌握:对直径生理盐水注射量掌握:对直径10mm10mm大小的病变,大小的病变,一般注射一般注射2-5ml2-5ml盐水即可,大者可适当增加注盐水即可,大者可适当增加注射量,如注射量

4、超过射量,如注射量超过5ml5ml而病变尚无明显隆起,而病变尚无明显隆起,则表明进针过深已达肌层,此种情况易致操作则表明进针过深已达肌层,此种情况易致操作失败;失败;12注射法分片粘膜切除术(注射法分片粘膜切除术(EPMREPMR)v大小可不受2cm的限制,适用于操作困难部位较大的平坦型病变,对大型的LST而言,EMR术无法一次切除干净,采用EPMR是最佳办法,否则,需外科干预。13注射法分片粘膜切除术(注射法分片粘膜切除术(EPMREPMR)14注射法分片粘膜切除术注射法分片粘膜切除术(EPMREPMR)15EMREMR并发症并发症v出血出血v穿孔穿孔16结结 论论内镜治疗的优点内镜治疗的优

5、点v创伤小v术后恢复快v无脏器功能损害v易于学术交流17v受内镜下可切除组织大小的限制(2.0cm的消化道早期癌进行ESD治疗并一次性切除成功。v随着内镜器械的不断发展,ESD技术不断完善。v国内2006年开始有学者尝试开展ESD,技术越来越成熟v目前能否进行ESD手术已成为衡量一家医院内镜水平高低的标志20非溃疡性病变,无大小与形状的限制溃疡性病变,直径小于3cm*所有病变,血管及淋巴管须未受侵犯适应证:适应证:黏膜病黏膜病变:分化良好型黏膜下病黏膜下病变:各种粘膜下肿瘤非溃疡性病变直径小于2cm(目前仍有争议)未分化型21适应症适应症v食管病变食管病变:1)早期食管癌:局限在粘膜层和没有淋

6、巴结转移的粘膜下层早期食管癌(侵犯深度200m)2)食管癌前病变:直径2cm的病灶采用EMR,直径2cm的病灶推荐ESD治疗3)食管良性肿瘤:包括息肉、平滑肌瘤、食管乳头状瘤等22适应症适应症v胃病变:胃病变:1)早期胃癌 肿瘤直径2cm,无合并存在溃疡的未分化型粘膜内癌;不论病灶大小,无合并存在溃疡的分化型粘膜内癌;肿瘤直径3cm,合并存在溃疡的分化型粘膜内癌;肿瘤直径3cm,无合并溃疡的分化型粘膜下层癌(侵犯深度500m) 。2)癌前病变直径2cm的病灶采用EMR,直径2cm的病灶推荐ESD治疗3)良性肿瘤 如胃息肉、胃间质瘤、异位胰腺、脂肪瘤等,包括部分来源于固有肌层的肿瘤。23适应症v

7、大肠病变:大肠病变:v1)腺瘤及早期肠癌 直径2cm的可采用EMR,直径2cm的,侵犯深度1000m ,无血管及淋巴管转移的,可ESD一次性完整切除病灶,降低复发率。v2)粘膜下肿瘤 来源于粘膜肌层或位于粘膜下层的肿瘤,通过ESD可以完整剥离;来源于固有肌层的肿瘤,不主张勉强剥离。v3)类癌 尚未累及肌层的直径2cm类癌可以通过ESD完整切除,位于直肠的类癌一般可以切除。24ESD禁忌症禁忌症v严重的心肺疾病、血液病、凝血功能障碍v病变抬举症阴性v不具备无痛内镜条件的医疗单位,对于一般状态差的患者,不主张ESD治疗25ESD基本操作要点v标记v粘膜下注射v边缘切开v剥离v创面处理26ESD基本

8、操作要点v标记:标记:v对于边界较为清晰的扁平病变和粘膜下肿瘤,可以应用APC、Hook刀、TT刀或针形切开刀直接进行电凝标记。v对于边界欠清晰病变,先进行粘膜染色或使用NBI技术观察下确定肿瘤范围后,于病变外缘25mm处进行标记,每个标记点间隔约2mm。27ESD基本操作要点v粘膜下注射:粘膜下注射:v于病灶标记点外侧进行多点粘膜下注射,将病灶抬起,与肌层分离。v注射顺序,上消化道肛侧向口侧,下消化道口侧向肛侧。v注射液配方,35ml靛胭脂、1ml肾上腺素和100ml生理盐水。v加入靛胭脂使术者更容易辨别剥离范围,时刻监测剥离深度,减少穿孔并发症发生。28ESD基本操作要点v边缘切开:边缘切

9、开:v沿标记点外侧缘应用针形刀或Hook刀切开病变周围部分粘膜。v一般先切开病变的远侧端,可使用翻转内镜的方法。v切开过程中一旦发生出血,冲洗创面明确出血点后应用IT刀或Hook刀直接电凝出血点。v穿孔的发生多与粘膜下注射不充分和切开刀放置过深有关。29ESD基本操作要点v剥离:剥离:v用电刀于病灶下方对粘膜下层进行剥离。v根据病变不同部位和术者操作习惯,选择不同的剥离器械。v剥离的难易程度主要与病变大小、部位、是否合并溃疡、瘢痕形成等有关。v可以利用透明帽推开粘膜下层结缔组织,以便更好地显露剥离视野。v随时监视并发症的出现,及时处理出血和穿孔。30ESD基本操作要点v创面处理:创面处理:v对

10、ESD术后人工溃疡创面上可见血管进行预防性止血处理v对于局部剥离较深、肌层有断裂者,钛夹闭合裂隙是必要的。v术毕可应用钛夹缝合大部分创面,以减少穿孔、出血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31ESD术中并发症(出血)v胃ESD引起出血的概率高达7%,结肠ESD引起出血的概率为1.4%-2%。v操作者内镜工作经验少于5年为出血发生的高危因素。v施行ESD的医生必须充分熟悉各种医疗器械的特性,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止血器械,采用适当的手法,安全、确切止血。32止血专用器械止血专用器械v止血钳v热活检钳v氩离子血浆凝固术(APC)v金属止血夹v特殊内镜33ESD术中出血的止血策略v粘膜下注射针眼出血一般会自行停

11、止。v剥离过程中一旦发现出血,可以应用正肾冰盐水对创面进行冲洗,明确出血点后应用针状刀或Hook刀直接电凝,或应用热活检钳钳夹出血点电凝止血,v上述方法如不能止血成功,可以采用钛夹夹闭出血点,但往往影响后续的粘膜下剥离操作。34ESD术中穿孔v主要并发症之一,穿孔一般较小,术中能及时发现,只要具有良好的内镜治疗基础和经验,应用钛夹往往能夹闭穿孔。vIkehara等报道,日本国立癌症中心行ESD治疗胃癌及癌前病变1629例,其中90例(5.5%)发生穿孔,83例应用止血夹封闭创面获得成功,1例外科手术,6例于外院手术。35穿孔后的管理v首先采取保守治疗,予卧床休息、禁食水、胃肠减压、静脉营养、应

12、用抗菌素治疗等。v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如病情没有进一步加重,则保守治疗的成功的可能性很大。v对于保守治疗无效者首选腹腔镜手术修补,减少患者心理和生理上的创伤。36ESD衍生的相关技术vEFRvSTERvPOEMvNOTES37食管ESD38胃ESD术39结肠ESD40食管STER41胃体STER治疗42POEM术43胃体间质瘤EFR+荷包缝合44胃体巨大间质瘤EFR45EMRvsESDTajika M, et al. Europe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Hepatology 2011, 23:10421049Table3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与内静黏膜

13、下剥离术(ESD)的治疗结果EMRESDPvalue病变数量10485手术时间(分钟)29.4+26.1(3-115)87.2+49.7(19-256)0.001延迟出血n(%)3(2.9)2(2.4)NS穿孔n(%)05(5.9)0.040复发n(%)16(15.4)1(1.2)0.002整块切除数(%)50(48.1)71(83.5)0.001随访时间(月)53.8+44.6(3-191)14.3+13.4(3-53)0.01246EMR(n=182)ESD(n=116)p肿瘤平均大小20 mm30mm0.002整块切除53.3%100%0.0009EMRv.s.ESDTakahashi H, Gastrointest Endosc 2010;72:255-64.47总结总结vESD扩大了普通内镜下切除的适应症,成为治疗胃肠道早期癌及癌前期病变的有效手段。通过ESD可完整地切除病变,达到根治消化道肿瘤的效果。v与外科手术相比, ESD创伤小,患者易耐受,可以根据病变的部位、大小、形状和组织类型制定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既能保证肿瘤的彻底切除,又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组织及其功能,同一患者可接受多次ESD治疗,同时一次也可以进行多部位治疗。 484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