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夯基提能作业-作业14-古代诗歌阅读(二)课件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7380644 上传时间:2024-07-20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考语文夯基提能作业-作业14-古代诗歌阅读(二)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2020高考语文夯基提能作业-作业14-古代诗歌阅读(二)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2020高考语文夯基提能作业-作业14-古代诗歌阅读(二)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2020高考语文夯基提能作业-作业14-古代诗歌阅读(二)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2020高考语文夯基提能作业-作业14-古代诗歌阅读(二)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高考语文夯基提能作业-作业14-古代诗歌阅读(二)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考语文夯基提能作业-作业14-古代诗歌阅读(二)课件(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高考语文夯基提能作业作业14:古代诗歌阅读(二)检索检索加工的传承加工的传承体味景语悟情语体味景语悟情语古代诗歌阅读的基本意识检索检索“形象形象”剖析剖析“意象意象”领悟领悟“感情感情”景语情语联想和想象古代诗歌阅读的基本意识景语景语形象形象情语情语感情感情意象意象检索体味领悟1.(2019河北石家庄重点中学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9分)恨别杜甫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11据题精答据题精答选择题目选择题目着眼诗歌内容,淡化专业术语;着眼诗歌内容,淡化专业术语;检索比较,判

2、定一处确切误点。检索比较,判定一处确切误点。(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用“四千里”“五六年”这些数量词将个人的困苦经历与国家的艰难遭遇体现出来。B.颔联描述诗人流落蜀中的情况。“草木变衰”与下句的“老”相呼应,传递出悲凉沉郁的意味。C.颈联中的“步月清宵立”“看云白日眠”写出了诗人的坐卧不宁,直接表现了诗人的无限情思。D.这首七律把个人的遭际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写,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浓郁的诗情,可谓言近旨远,辞浅情深。“直接”错,此处为叙事抒情,应是委婉曲折地表达情思。C22据题精答据题精答简答题目简答题目词句入手,检索形象,加工为意象,归结感情;词句入手,检

3、索形象,加工为意象,归结感情;要点无一词遗漏,回答无一句废话,晓畅合理。要点无一词遗漏,回答无一句废话,晓畅合理。简答题目回答流程文字形象意象感情领悟检索加工入手(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解析首先从题目“恨别”看,诗人远离家乡和亲人,应该有对家人和亲人的思念。首联“一别四千里”写远离家乡,颈联“思家”“忆弟”写亲人离散,颔联下句“兵戈阻绝”写诗人无法回乡,也无法见到亲人,正好证明了这一点。思家怀亲:“一别四千里”写出远离家乡,“思家”“忆弟”写出亲人分离,思亲情深。恨战乱之久:从“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等可见战乱之久。望早日平定叛乱:尾联写出听到连战告捷

4、的喜讯,更急切盼望平定叛乱。其次从“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等可见战乱之久,诗人对此痛恨不已。而题目之“恨”,正是由不得归乡而生发的痛苦。最后尾联“司徒急为破幽燕”,“急”字不光写司徒之急切,更写出诗人自己在听到战事告捷的消息后渴望早日平叛的急切心情。2.(2019河南名校联考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9分)钜鹿赠李少府高适李侯虽薄宦,时誉何籍籍。骏马常借人,黄金每留客。投壶华馆静,纵酒凉风夕。即此遇神仙,吾欣知损益。注投壶:古代饮宴时的一种游戏。设投壶一个,宾主依次向壶中投筹,胜者罚负者饮酒。损益: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此句谓李氏高尚诚挚,堪为楷模,以辨友之损益。1

5、1据题精答据题精答选择题目选择题目着眼诗歌内容,淡化专业术语;着眼诗歌内容,淡化专业术语;检索比较,判定一处确切误点。检索比较,判定一处确切误点。(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中李少府的“薄宦”与其“时誉籍籍”形成对比,突出李少府的声名卓著。B.尾联中“神仙”指李少府。诗人以此称之,包含着对李少府的欣赏和赞美之情。C.“吾欣知损益”一句运用典故,意思是通过李少府可以看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D.全诗质朴的语言中蕴含着诗人的真挚情意,风格不同于其边塞诗的雄壮浑厚。C“吾欣知损益”一句运用典故,意为可以以李少府为典范来辨明朋友的好坏。钜鹿赠李少府高适李侯虽薄宦,时誉何籍籍

6、。骏马常借人,黄金每留客。投壶华馆静,纵酒凉风夕。即此遇神仙,吾欣知损益。22据题精答据题精答简答题目简答题目词句入手,检索形象,加工为意象,归结感情;词句入手,检索形象,加工为意象,归结感情;要点无一词遗漏,回答无一句废话,晓畅合理。要点无一词遗漏,回答无一句废话,晓畅合理。简答题目回答流程文字形象意象感情领悟检索加工入手(2)请结合诗歌的中间两联,分析李少府的形象特点。(6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析此题要注意诗歌中对人物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要分析全面,具体,不可泛泛而谈。“骏马常借人,黄金每留客”李少府经常将骏马借给别人,黄金也和他人分享,由此可见,他是一个慷慨之人。慷慨

7、大方。李少府经常将骏马借给别人,黄金也和他人分享,由此可见,他是一个慷慨之人。射艺高超。“投壶华馆静”是说,李少府投壶之时,大家都凝神观赏,大厅内一片寂静,侧面表现其投壶技艺的高妙。潇洒不羁。傍晚时分,凉风习习,李少府与宾客尽情畅饮,表现出其潇洒不羁的一面。“投壶华馆静”是说,李少府投壶之时,大家都凝神观赏,大厅内一片寂静,侧面表现其投壶技艺的高妙。“纵酒凉风夕”傍晚时分,凉风习习,李少府与宾客尽情畅饮,表现出其潇洒不羁的一面。钜鹿赠李少府高适李侯虽薄宦,时誉何籍籍。骏马常借人,黄金每留客。投壶华馆静,纵酒凉风夕。即此遇神仙,吾欣知损益。3.(2019辽宁五校协作体联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

8、目。(9分)齐天乐送童瓮天兵后归杭注詹玉相逢唤醒京华梦,吴尘暗斑吟发。倚担评花,认旗沽酒,历历行歌奇迹。吹香弄碧。有坡柳风情,逋梅月色。画鼓红船,满湖春水断桥客。当时何限俊侣,甚花天月地,人被云隔。却载苍烟,更招白鹭,一醉修江又别。今回记得。再折柳穿鱼,赏梅催雪。如此湖山,忍教人更说!注元军攻破临安后,鉴于对故国一直怀念,词人之友童瓮天在战后返杭时,词人作了这首送别词。11据题精答据题精答选择题目选择题目着眼诗歌内容,淡化专业术语;着眼诗歌内容,淡化专业术语;检索比较,判定一处确切误点。检索比较,判定一处确切误点。(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倚担评花,认旗沽酒,历

9、历行歌奇迹”回忆了三件曾经的趣事,这些游玩乐事与下片的“却载苍烟,更招白鹭,一醉修江又别”形成对比。B.“吹”“弄”二字用得极妙,作者用拟人和侧面烘托的手法,不直接写花草树木,而先写其香味与色彩,表现西湖的勃勃生机。C.上片写杭州西湖景色,下片笔锋转向人事。“当时何限俊侣,甚花天月地”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引出作者后面无尽的伤感。D.“却载苍烟,更招白鹭,一醉修江又别”从回忆转到现实,两人刚刚相聚又要分别,接着叮嘱朋友不要忘记自己。D“不要忘记自己”错,而是叮嘱朋友回杭州后,不要忘记去“折柳穿鱼,赏梅催雪”,再次体会西湖之美。22据题精答据题精答简答题目简答题目词句入手,检索形象,加工为意象,归

10、结感情;词句入手,检索形象,加工为意象,归结感情;要点无一词遗漏,回答无一句废话,晓畅合理。要点无一词遗漏,回答无一句废话,晓畅合理。简答题目回答流程文字形象意象感情领悟检索加工入手(2)词的下片抒发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试举例分析。(6分)解析此词上片写杭州西湖景色,下片笔锋转向人事。“当时”点明故事为回忆,表明一种时态。对西湖景色的喜爱之情。如“花天月地”。对众朋友的思念之情。如“何限俊侣”“人被云隔”。生活遭遇挫折后的孤独凄苦之情。如“却载苍烟,更招白鹭”。对朋友离去的恋恋不舍之情。如“一醉修江又别”。抒发兴亡之叹。如“如此湖山,忍教人更说”。对故国的怀念之情。如“折柳穿鱼,赏梅催雪”。当

11、然整首词的写作目的即在于此。“甚花天月地,人被云隔”以一“甚”字领起怅怨之情。“却载”由“当时”转写眼前。在国破家亡之际,只得过一种苍烟为伴、白鹭为友的孤独凄苦的隐居生活。以“却”表明生活境遇的转折,“更”则是推进一层。欣逢故人,举杯畅饮,追怀往事,然而转眼之间又要在长江边上分手了,留恋之情引发悲伤之感。以“又别”点题,并慨叹这次相聚何其短暂。齐天乐送童瓮天兵后归杭注詹玉相逢唤醒京华梦,吴尘暗斑吟发。倚担评花,认旗沽酒,历历行歌奇迹。吹香弄碧。有坡柳风情,逋梅月色。画鼓红船,满湖春水断桥客。当时何限俊侣,甚花天月地,人被云隔。却载苍烟,更招白鹭,一醉修江又别。今回记得。再折柳穿鱼,赏梅催雪。如

12、此湖山,忍教人更说!“今回”几句,推想别后之事,蕴含一种兴亡之感和家国之恨。4.(2019湖北黄冈质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9分)临江仙徐昌图饮散离亭西去,浮生常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11据题精答据题精答选择题目选择题目着眼诗歌内容,淡化专业术语;着眼诗歌内容,淡化专业术语;检索比较,判定一处确切误点。检索比较,判定一处确切误点。(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头两句直写别离,“散”“离”“去”已带怨意,而一个“恨”字又点明本词的主题,写出了词人内心的凄凉,羁旅之恨。

13、B.第三句描绘的是词人一步三回头,不忍离去的情态,“烟柳渐重重”,既写出了离愁的层层加深,也写出了离愁的“有形”情态,衬托出了行人心头的迷惘。C.四、五两句描绘的是作者眼中的惨淡画面。“淡云”暗示行人心头的落寞,“孤雁”则是行人的化身,“寒日”显其心头之冷,充满了伤感。这两句极写浪迹飘零之苦,是移情于景。D.上片写的是离别前的情景,是实写。下片写的是词人想象中离别后的情景,是虚写。全词虚实结合,写尽羁旅之情,含蓄隽永,耐人寻味。D上片写的是离别时和离别后的情景,而不是离别前的情景。22据题精答据题精答简答题目简答题目词句入手,检索形象,加工为意象,归结感情;词句入手,检索形象,加工为意象,归结

14、感情;要点无一词遗漏,回答无一句废话,晓畅合理。要点无一词遗漏,回答无一句废话,晓畅合理。简答题目回答流程文字形象意象感情领悟检索加工入手(2)这首词的下片与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有相同之处,请结合两首词进行简要分析。(6分)解析比较分析两首词的相同之处,范围极广,考生需要考虑词的各个方面,如意象、表现手法、思想情感等。两首词都写了离人不堪离别之苦,借酒消愁,表达深深的离愁别绪。两首词都通过想象来虚写,都设想酒醒后的情景,突出离别后的孤独无依、凄苦难耐之感。两首词都采用意象“月”来渲染羁旅之愁,从而产生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两首词从情感上看,都写离人不堪离恨,借酒消愁;从表现手

15、法上看,都为虚写,都是借景抒情;从意象的角度看,都有“月”的意象。两首词都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景物描写来渲染羁旅之情。5.(2019广西梧州调研考试)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题目。(9分)注严士元,吴(今江苏苏州)人,曾官员外郎。阖闾城,苏州城。青袍,贞观四年规定,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是青色的。11据题精答据题精答选择题目选择题目着眼诗歌内容,淡化专业术语;着眼诗歌内容,淡化专业术语;检索比较,判定一处确切误点。检索比较,判定一处确切误点。(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送张舍人之江东表面写日暮,实际写心寒;表面写江水,实际写相思。两者皆为双关意义。B.从送严士元首

16、联中的“倚棹”二字,我们可以知道诗人与朋友是偶然相遇。这两句不仅表明了春天来临,而且可以让我们想象诗人和朋友在岸上携手谈笑之景。C.送严士元中诗人调动了各种感官,使得景物富有层次感。既从视觉,又从听觉方面描写景物。D.两首诗都善于借景抒情,“江水”“沧波”“明月”“细雨”“闲花”“斜日”“绿草”等构成送别友人时所见的自然景色,其间融入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A此项属于过度解读。本诗虽写“日暮”,但根据全诗的情感来看,没有到心寒的地步,只是伤感;说“表面写江水,实际写相思”也实为牵强。22据题精答据题精答简答题目简答题目词句入手,检索形象,加工为意象,归结感情;词句入手,检索形象,加工为意象,

17、归结感情;要点无一词遗漏,回答无一句废话,晓畅合理。要点无一词遗漏,回答无一句废话,晓畅合理。简答题目回答流程文字形象意象感情领悟检索加工入手(2)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但表达的情感却各有不同,试以两诗的尾联为例简要分析。(6分)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诗歌的情感分析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还要注意结合诗句,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送张舍人之江东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离去留恋不舍,但表达更多的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最后一句诗人想象友人到了吴洲,两人虽然相隔千里,但能共对一轮

18、明月互诉思念之情。送严士元既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遇又别离的难舍情思,又写出了诗人对自己怀才不遇、仕途不顺的不满之情。诗中“青袍”指代低微官职,“儒生”代表读书人,“已”“误”二字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满腹才华,却被官场所误、仕途不畅的愤懑之情。6.(2019江西南昌摸底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9分)路旁老人耿氵韦老人独坐倚官树,欲语潸然泪便垂。陌上归心无产业,城边战骨有亲知。余生尚在艰难日,长路多逢轻薄儿。绿水青山虽似旧,如今贫后复何为。11据题精答据题精答选择题目选择题目着眼诗歌内容,淡化专业术语;着眼诗歌内容,淡化专业术语;检索比较,判定一处确切误点。检索比较,判定一处确切误点。(

19、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二句写诗人向老人发问,老人未言先自垂泪,总写老人的悲苦,由此设下悬念,让读者急于了解老人垂泪的缘由。B.第五句中“余生”既指劫后余生的老人自己,又指幸存下来的人们。这句诗交代了战祸连绵、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C.第六句写老人在流浪途中经常受到“轻薄儿”的欺凌,劫后余生本是幸事,但这欺凌让老人的处境更为可怜,更加悲苦。D.这首诗采用现实主义手法,以下层老百姓为主角,通过描写路旁老人的不幸遭遇,体现了战争对老百姓的无情伤害。B“余生”既指虎口余生,没有像“亲知”那样化为城边战骨;又指自己老迈,时日无多。是老人自指,并非指他人。22据题精答据题精答简答题目简答题目词句入手,检索形象,加工为意象,归结感情;词句入手,检索形象,加工为意象,归结感情;要点无一词遗漏,回答无一句废话,晓畅合理。要点无一词遗漏,回答无一句废话,晓畅合理。简答题目回答流程文字形象意象感情领悟检索加工入手(2)诗歌的颔联交代了什么事实?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说明。(6分)解析颔联是“陌上归心无产业,城边战骨有亲知”,前句强调有归心无产业,后句强调“亲知”战死。表达的情感可以从老人、战争等角度来分析概括。交代了老人无产业,无亲故,有归心而无处可归的悲惨事实。表达了诗人对老人的不幸遭遇的同情,对罪恶的战争的诅咒,对和平、安定生活的企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