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口腔执业医师复习重点-口腔解剖生理学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7352282 上传时间:2024-07-2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02.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口腔执业医师复习重点-口腔解剖生理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年口腔执业医师复习重点-口腔解剖生理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年口腔执业医师复习重点-口腔解剖生理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年口腔执业医师复习重点-口腔解剖生理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年口腔执业医师复习重点-口腔解剖生理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口腔执业医师复习重点-口腔解剖生理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口腔执业医师复习重点-口腔解剖生理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四单元口腔功能考什么?四、口腔功能1. 下颌运动( 1)控制下颌运动的因素( 2)下颌运动的形式和范围2. 咀嚼功能( 1)咀嚼运动及咀嚼周期( 2)咀嚼运动中的生物力及生物杠杆( 3)咀嚼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4)咀嚼与牙的磨耗( 5)咀嚼与相关器官的关系3. 吞咽功能( 1)吞咽的神经反射( 2)吞咽的过程( 3)吞咽对牙列、颌、面发育的影响4. 唾液功能( 1)唾液的性质和成分( 2)唾液的作用5. 言语功能口腔部分缺损或畸形对语音的影响最重点是什么?下颌运动的形式和范围咀嚼运动中的生物力第一节下颌运动下颌运动是口腔功能的基础,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运动下颌的肌肉与颞

2、下颌关节的协同作用而完成的。(一)控制下颌运动的因素控制下颌运动的因素有四个:右侧颞下颌关节;左侧颞下颌关节;神经肌肉 。其中双侧颞下颌关节是难以改变的,而因素可在一定范围内人为地加以调整。通过调改面或重建咬合,可改变应力在牙周膜上的分布,从而改变本体感受器传人的信号、间接地调节神经肌肉的反应,以达到影响下颌运动的目的。(二)下颌运动的形式和范围1. 下颌运动的形式下颌运动极为复杂,通常将其归纳为开闭口运动,前后运动及侧方运动三种基本形式:(1)开闭口运动 :正常情况下,两侧颞下颌关节运动是对称的。开口型(从正面观察下颌下降时颏点运动的方向)呈“”。为叙述方便,可将开颌运动分为小开颌运动、大开

3、颌运动和最大开颌运动三个阶段,而闭颌运动则大致是循开颌运动原轨迹作相反方向的运动。小开颌运动,下颌下降约2cm。髁突仅作转动运动。运动轴心在髁突。活动发生在关节下腔,关节盘基本不动 。大开颌运动,下颌下降约2cm以上,髁突不仅有转动运动,同时还有滑动运动。髁突带动关节盘协调地沿关节结节后斜面向前下方滑动,关节盘在向前滑动的同时又稍向后方旋转。转动运动的轴心仍在髁突,而滑动运动的轴心则在下颌孔附近。因此,大开颌运动是转动运动和滑动运动相结合的混合运动。活动既发生在关节下腔又发生在关节上腔,并且有两个运动轴心。在正常情况下,大开颌运动时,髁突可滑到关节结节处或稍前方。关节盘的中间带夹在关节结节顶和

4、髁突嵴顶之间。此时关节盘颞后附着的弹性纤维可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被拉长 0.7 1.Ocm。临床常见的髁突过度向前滑动,可损伤此结构,从而破坏关节盘的动力平衡,以致造成关节盘的移位或脱位。最大开颌运动,如在打哈欠时的下颌运动就是最大开颌运动。此时翼外肌下头处于紧张状态,二腹肌出现强烈收缩,牵引下颌向下后方,使髁突停止在关节结节处仅作转动运动而不再向前滑动。其运动轴心又在髁突,活动只发生在关节下腔,开颌运动达到最大限度。此时,颞下颌韧带、蝶下颌韧带和茎突下颌韧带都被拉紧以限制髁突过度移动。

5、(2)前后运动 :分前伸运动和后退运动两部分。前伸运动时双侧髁突和关节盘协调地沿关节结节后斜面向下方滑动。活动发生在关节上腔。髁突在前伸运动时的活动轨迹,不仅与关节结节后斜面有关,还取决于前牙覆关系。如前牙为对刃或开,下颌前伸运动就是髁突的滑动运动;如果前牙为深覆,下颌前伸时必须先作小开颌运动,然后才能作前伸运动,这时的前伸运动则是转动和滑动相结合的混合运动。后退运动大致是循前伸运动原轨迹作相反方向运动。髁突和关节盘沿关节结节后斜面向后上方滑行,又回到关节窝后位。正常情况下,此时髁突还能后退约1mm 。(3)侧方运动:是一种不对称运动。一侧髁突滑动,另一侧基本上做转动运动。咀嚼时,工作侧髁突基

6、本上为转动运动,髁突沿髁突一下颌升支后缘的垂直轴作转动运动。非工作侧的髁突为滑动运动,髁突从关节窝沿关节结节后斜面向前向下向内作滑动运动。临床上不少关节病或关节手术后,翼外肌功能遭到破坏,常不能作侧方运动,从而明显地降低咀嚼功能。2. 下颌运动的范围下颌运动的范围可分为下列三种:(1)边缘运动 :为下颌向各方向所能做最大范围的运动。(2)习惯性开闭运动:是下颌沿习惯性轨道进行的反射性开闭口运动,如叩齿运动。(3)功能运动 :是指进行咀嚼、吞咽及言语等功能活动时的下颌运动。第二节咀嚼功能(一)咀嚼运动及咀嚼周期1. 咀嚼运动为下颌运动的一部分,其运动形式较为复杂。在牙列完整对称、牙尖协调、功能潜

7、力相等及咬合运动无障碍的情况下,应是多向双侧交替地咀嚼。一般将咀嚼运动归纳为切割、压碎和磨细三个基本阶段 。(1)切割运动: 主要通过下颌的前伸运动,经前伸咬合而实现。下颌自牙尖交错位或下颌姿势位向下、向前伸,继而上升至上、下颌切牙相对,切咬食物。在穿透食物后,上下颌切牙对刃,然后下颌切牙的切嵴沿上颌切牙的舌面向后上方向回归至牙尖交错位。下颌自前仲,经切牙对刃,滑回至牙尖交错位,为前牙的一次切割运动。下颌前伸过程是准备运动,由对刃滑行回归至牙尖交错位,才是发挥功能的阶段。当食物被切割成大小合适后,由唇、颊、舌的协同作用,将食物送往后牙面,经后牙嚼细、吞咽,然后才进行第二次切割运动。(2)压碎和

8、磨细:是通过后牙运循环进行的。压碎和磨细是两个不能截然分开的阶段,均由后牙进行。压碎指垂直方向将食物捣碎。磨细则需伴有下颌的侧方运动。循环始于下颌由牙尖交错位向下向外(向工作侧),继而上升,使工作侧上下颌后牙的同名牙尖彼此相对,然后下颌后牙颊尖的颊斜面,沿上颌后牙颊尖的舌斜面向舌侧滑行,返回牙尖交错位。下颌后牙颊尖舌斜面从中央窝沿上后牙舌尖颊斜面向舌侧继续滑行,约至其一半处而分离。这段滑行过程有研磨食物作用。下颌后牙颊尖与上颌后牙舌尖分离后,再向颊侧重复上述的咀嚼运动,如此周而复始,称为后牙的狳运循环。2. 咀嚼周期咀嚼食物时,下颌运动有其一定的程序和重复性,此种程序和重复性称为咀嚼周期。根据

9、咀嚼时下颌运动的轨迹图形,咀嚼周期具有形态和时间的变化。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轨迹图形:似滴泪水形。(2)时间变化:快(开口)- 慢(最大开口)- 快(闭口) - 慢(咬合接触)。一个咀嚼周期所需时间平均为0.875 秒,其中,咬合接触时间平均为0.2 秒,两者间之比约为4:1。咀嚼周期中,每一程序所持续的时间和咀嚼运动的特性,可随食块的大小、硬度、滋味、特点及某些疾病的性质而异。(二)咀嚼运动中的生物力及生物杠杆1. 咀嚼运动中的生物力(1)咀嚼力:为咀嚼肌所能发挥的最大力,也称咀

10、嚼肌力。其力量的大小,一般与肌肉在生理状态下的横截面积成正比。根据 Weber测定法,正常肌肉横断面积所能发挥的力,平均为1O cm2。成年人的颞肌、咬肌和翼内肌的横断面积约为8 cm2、7.5 cm2和 4 cm2,三肌共为19.5 cm2,三肌应有咀嚼力l95kg ,但根据肌纤维附着部位和方向的不同,它们所产生的垂直向力为颞肌80kg、咬肌 70kg 和翼内肌30kg。这些是理论上的数据,实际咀嚼力的大小,视参与咀嚼的肌纤维的多少而定。(2)力:咀嚼时,咀嚼肌仅发挥部分力量,一般不发挥其全力而留有潜力,故牙齿实际所承受的咀嚼力量,称为力或咀嚼压力 。力的大小,因人而异,同一个体,因其年龄、

11、健康状况及牙周膜的耐受阈大小而有所不同。力与咀嚼力的大小密切相关。(3)最大力:为牙周组织所能耐受的最大力。最大力测定通常是通过力计测量,其大小顺序为:第一磨牙 第二磨牙 第三磨牙 第二前磨牙 第一前磨牙 尖牙 中切牙 侧切牙 。日常咀嚼食物所需力约为330kg(最大力之一半),由此可知正常牙周组织尚储备一定的承受力,此力量称为牙周潜力或称牙周储备力。影响力的因素主要有性别、年龄、咀嚼习惯、力线的方向、张口距离以及口颌系统的状态等。力为生物力,各种力测量仪虽能测得一定力,但与实际力尚有差距,且不同类型的力仪,其测量值也有差异。2. 咀嚼运动中的生物杠杆人体器官的解剖、生理特点都是相互依存,互相

12、影响的。在咀嚼运动中,下颌有转动和滑动,多数情况是两种基本方式的混合,较为复杂。观测角度涉及额状面、矢状面和水平面。根据生物力学的机械杠杆原理分析如下:(1)切咬运动:切咬食物时,前牙切咬食物为重点、颞下颌关节为支点,提下颌肌群以咬肌和颞肌为主要动力点, 从矢状面观察构成第类杠杆,则阻力臂较动力臂长,机械效能较低。因此,越向前牙区咀嚼食物,牙齿承受的咀嚼力就越小,这有利于维护狭小的单根前牙和其牙周组织的健康。(2)侧方咀嚼运动:一般为左侧或右侧的单侧型咀嚼,此时非工作侧髁突虽向工作侧移动,但仍为翼外肌、颞肌和舌骨上、下肌群所稳定,并作为支点。工作侧的升颌肌主要以咬肌与翼内肌收缩为力点,研磨食物

13、处为重点,从额状面观察构成第类杠杆,此时动力臂较阻力臂长,可使机械效能增加。当研磨食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物的后阶段下颌接近牙尖交错位时,则同时可存在第类和第类杠杆作用。(三)咀嚼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机体在一定时间内,对定量食物嚼细的程度,称为咀嚼效率,是咀嚼作用的实际效果,也是衡量咀嚼能力大小的一个重要生理指标。1. 测定咀嚼效率的方法(1)称重法:测定的方法是计算在单位时间内嚼碎一定量食物所做工作的百分率。其方法是给被试者花生米 4g,咀嚼 20 秒,然后全部吐在盛器内,并漱净口内咀嚼物残

14、渣,过筛(筛孔径为2.Omm ),将未能通过筛孔的残渣烤干,若称其重量为0.5g ,其咀嚼效率按公式计算为:(2)吸光度法:采用光栅分光光度计,以其可见光对咀嚼后的试物(如花生米)悬浊液进行测定。咀嚼效能高者,咀嚼得细,悬浊度高,测得的吸光读数大,反之则小,其测定步骤如下:给受试者每次5g 炒花生米,咀嚼30 秒钟后吐在盛器内并漱净口内咀嚼物残渣,用水将吐出的咀嚼物稀释到 l000ml ;经充分搅拌l 分钟, 静置 2 分钟以后, 采样放入722 型光栅分光光度计,在光谱波长590nm处测定其吸光度值。本法简便、准确,全过程仅需l0 分钟。(3)比色法:利用试物对生物染料苋菜红溶液的吸附作用,

15、将咀嚼后的试物放入苋菜红溶液中,试物嚼得越细,其表面积就越大,吸附染料越多,则溶液浓度越低。通过测定即可获得咀嚼效率的大小。2. 影响咀嚼效率的因素(1)牙齿的功能性接触面积:上下颌牙齿的功能性接触面积大小与咀嚼效率高低有密切关系,接触面积越大,咀嚼效率越高。关系及牙齿的形状、大小、数目、排列等不正常,牙体、牙列的缺损均可导致咀嚼效率的降低。(2)牙齿支持组织 :由于局部或全身的疾患,使牙齿支持组织受到损害,牙周组织的耐受力降低而影响咀嚼效率。(3)颞下颌关节疾患:影响下颌运动及咀嚼肌的作用,导致不能充分发挥咀嚼功能。(4)口腔内软硬组织的缺损,手术或外伤等后遗症,均可影响咀嚼功能。(5)其他

16、 :年老体弱、过度疲劳、精神紧张和不良咀嚼习惯等,均可影响咀嚼功能。(四)咀嚼与牙的磨耗1. 磨耗与磨损磨耗是指在咀嚼过程中,由于牙面与牙面之间,或牙面与食物之间的摩擦,使牙齿硬组织自然消耗的生理现象。牙齿的磨耗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明显,多发生在牙齿面、切嵴及邻面。面磨耗以上下颌磨牙的功能尖(支持尖)为多,切嵴以下前牙切嵴磨耗较多。因牙齿具有生理性的活动度,在长期咀嚼压力的作用下,相邻牙相互摩擦而致邻面磨耗。磨损指牙齿表面与外物机械摩擦而产生的牙体组织损耗。如刷牙引起牙冠唇、颊面或颈部等处的非生理性损耗。2. 磨耗的生理意义(1)有利于平衡的建立 :上下颌牙在建猪初期,往往没有正常而平衡的关系,

17、可能出现少数早接触点,通过牙的磨耗,消除早接触点,使面广泛接触。(2)降低牙尖高度,减少侧向力:随着年龄增长,牙周组织对外力的抵抗力逐渐减弱。磨耗使牙尖高度降低,可减少咀嚼时牙周组织所受的侧向压力,使牙尖形态与牙周组织功能相适应。(3)协调临床冠根比例:高龄者,牙周组织发生老年性退缩,临床牙冠增长,甚至牙根部分暴露。牙冠磨耗可减少临床牙冠的长度,保持冠根比例协调,从而不致由于杠杆作用而使牙周组织负担过重。牙齿磨耗的程度与食物的性质、牙体组织的结构、 咀嚼习惯和力的强弱有关。 多食粗硬食物、 紧咬牙、夜磨牙、牙体发育不良和关系紊乱等,都可使牙齿过多、过快或不均匀地磨损,可形成各种病理现象。若精选

18、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由于某些因素引起咀嚼运动受限制或侧方运动幅度较小,可使颊舌尖的磨损程度不均或过多,如上下颌牙的功能尖磨损过多,可形成反横曲线,易引起牙周组织的创伤和牙体组织的折裂。(五)咀嚼与相关器官的关系咀嚼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通过咀嚼肌的收缩,使颞下颌关节、颌骨、牙齿及牙周组织产生节律性运动。由于上述各部关系极为密切,因此将咀嚼肌、颞下颌关节、颌骨、牙、牙周组织及与其有关的神经血管,视为发挥咀嚼功能的统一整体,简称咀嚼系统。食物进人口腔,经过上下牙齿对食物机械加工,将食物粉碎,与唾

19、液混合,形成食团,便于吞咽。食物的刺激能反射性地使唾液分泌,唾液不但能滑润食物,便于咀嚼,而且唾液中的酶,特别是淀粉酶,能对食物进行部分消化。此时,胃肠道消化腺的分泌及蠕动增加,为接纳食物做好准备。咀嚼食物还可以对牙齿和牙龈起摩擦和按摩作用。食物被咬穿后,从牙冠表面滑过,随后与牙龈接触,这一过程可清洁牙齿和按摩牙龈。咀嚼时牙齿有轻微的运动,能调节进出牙槽骨和牙髓的血液循环。咀嚼另一重要作用是促进和维持、颌、面的正常生长发育。第三节吞咽功能吞咽为复杂的反射活动,它将食团从口腔经咽、食管输人胃内。从吞咽开始至食物到达贲门所需的时间与食物的性状与人的体位有关,液体食物约需34 秒,糊状食物约需5 秒

20、,固体食物较慢,约需68秒,通常不超过15 秒。吞咽一旦开始, 即按一定的肌肉收缩顺序完成,虽然参与吞咽活动的肌肉也与咀嚼、言语和呼吸活动有关,但吞咽一经开始,其他活动均暂行停止,直至吞咽完成,其他活动方能继续。(一)吞咽的神经反射吞咽活动为吞咽中枢所控制,该中枢位于延髓网状结构内。吞咽中枢接受由软腭(经三叉神经)、咽后壁(经舌咽神经)、会厌(经迷走神经)和高级脑中枢的传人冲动。吞咽中枢的传出冲动至三叉神经运动核、面神经核、疑核和舌下神经核,各运动核的轴突组成神经支配与吞咽有关的肌肉。吞咽中枢对吞咽肌肉的收缩时间及顺序起控制作用,若吞咽中枢一部分受损则对吞咽产生影响。吞咽一旦开始,即按一定的肌

21、肉收缩顺序完成,其他活动均暂行停止,直至吞咽完成,其他活动方能继续。(二)吞咽的过程吞咽为一连续过程。为便于理解,根据食团在吞咽时所经过的解剖部位,将吞咽过程分为三期。1. 第一期(食团由口腔至咽)在大脑皮质冲动影响下开始韵随意动作。首先由舌挑选咀嚼完善的食物形成食团,将其置于舌背,同时舌尖置于上颌切牙腭侧及硬腭,上下牙列皎合于牙尖交错位,上下唇紧闭,然后由下颌舌骨肌收缩,使舌背上抬,将食物向后方推送。同时咽腔形成负压,食团便从口腔被吸人咽腔。2. 第二期(食团由咽至食管上段)通过一系列的急速反射动作而完成的。食团刺激软腭的感受器,引起一系列肌肉的反射性收缩。舌腭肌收缩,可使舌骨和舌根部上抬,

22、从而关闭口腔与咽腔的通道;腭帆提肌、腭帆张肌和腭垂肌的收缩,可使软腭上提,咽后壁向前突出,封闭口咽腔与鼻咽腔的通道,声带内收,喉上升并向前紧贴会厌,封闭咽与气管的通道,此时呼吸暂停;由于喉上升前移,使食管上口张开,食团就从咽腔挤入食管。上述肌肉活动的作用是使食团降入食管而不反涌人鼻咽腔、口腔和气管。3. 第三期(食团由食管下行至胃)食管肌肉顺序收缩形成蠕动波作用完成的。蠕动波在食团下端为一舒张波,上端为一收缩波,从而使食团沿食管仝长下降。蠕动波到达贲门时,使其松弛,如此食团便挤入胃内。食管上段为随意肌,下段主要或全部为不随意肌,故食团在食管上段下降速度较下段快。食团在食管上段时,可随意将其经咽

23、返回口腔。吞咽液体时,其下降过程与固体略为不同,由于重力作用,使液体下行于蠕动波之前,但贲门须待蠕动波到达方能开放。除液体外,食物的重量对吞咽的影响甚微。(三)吞咽对牙列、颌、面发育的影响1. 吞咽时,舌体从内侧向牙弓及颌骨施加向前方和侧方的压力。与此同时,唇、颊肌及咽上缩肌构成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的水平肌链,与括约肌的作用相似,从外侧向牙弓及颌骨施加压力,其结果使牙弓及颌骨内外侧的生长压力趋于平衡,从而保持颌面部的生长发育。异常吞咽时,唇部不能闭合,牙不咬合,牙弓及颌骨的内外失去正常的

24、动力平衡。此时,舌施加于牙弓及颌骨的压力,可渐渐造成上牙弓前突及开畸形。 上述畸形又可导致继发性的异常吞咽习惯。2. 吞咽时,提颌肌群将下颌固定于牙尖交错位,降颌肌群收缩牵引舌骨向上,这种牵引力能刺激下颌的生长发育。异常吞咽时,由于上下牙未咬合,下颌被降颌肌群向后下牵引,久之可发展为下颌后缩畸形。3. 吞咽时,口腔、咽腔与鼻腔的交通隔绝,口腔内产生暂时性负压,负压可刺激硬腭下降及向前和侧方增长,有助于鼻腔的发育。综上所述,吞咽活动是在神经系统支配下,由口、咽、喉、颌、面、颈诸部肌肉共同参与的协调活动,如此种协调失去平衡,则可导致牙列、颌、面的发育畸形。第四节唾液功能唾液是口腔三对大唾液腺(腮腺

25、、下颌下腺、舌下腺)和众多的小唾液腺(唇腺、颊腺、腭腺和舌腺)所分泌的混合液的总称。正常成人每天的唾液分泌最为1000 1500ml, 其中的绝大多数来自三对大唾液腺。在无任何刺激的情况下,唾液的基础分泌约为每分钟0.5ml 。(一)唾液的性质和成分唾液为泡沫状、 稍混浊, 微呈乳光色的黏稠液体,比重为 11.009 ,pH在 6.0 7.9 之间,平均为 6.75 ,但存在个体和分泌时间的差异,如睡眠或早晨起床时多呈弱酸性,餐后可呈碱性。唾液的渗透压亦随分泌率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分泌率低时,其渗透压可低至约为50mOsm L. ;而在最大分泌率时,其渗透压可高达 300mOsm L。唾液中电解

26、质成分也随分泌率的变化而异,其原因是分泌液在流经导管时,导管上皮细胞对电解质的吸收不间。唾液中水分约占99.4%,固体物质约占0.6%(其中有机物约占0.4%,无机物约占0.2%)。唾液中的有机物主要为粘蛋白,还有球蛋白、氨基酸、尿酸和唾液淀粉酶、麦芽糖酶、溶菌酶等。唾液中的无机物主要有钠、钾、钙、氯化物、碳酸氢盐和无机磷酸盐等,其次为镁、硫酸盐、氰酸盐、碘化物和氟化物等。唾液中的黏液主要是黏蛋白,因而具有黏稠性质。唾液中还可混有脱落的上皮细胞、细菌、白细胞和龈沟液。(二)唾液的作用唾液不仅对消化有很大作用,且与口腔的很多功能均有密切关系。1. 消化作用唾液内的淀粉酶,能将食物中的淀粉分解成麦

27、芽糖。这不仅在口腔内进行,当由唾液混合的食团进入胃后,在未接触胃酸前,唾液淀粉酶似可继续作用约30 分钟,直至胃内物变为pH约为 4.5的酸性反应为止。pH为 6 时,唾液淀粉酶最宜发挥作用。2. 溶媒作用使食物的有味物质,先溶解于唾液,然后弥散与味蕾接触而产生味觉,兴奋食欲,相应的增加唾液的分泌。3. 润滑作用唾液内的黏液素,可保持口腔组织的润滑柔软,使咀嚼、吞咽、言语等功能顺利进行。4. 冲洗作用唾液是流动的,流量较大,流速较快,使口腔内的食物残渣、细菌、脱落上皮等得以清洗,对预防感染及龋齿具有重要作用。5. 稀释和缓冲作用若刺激性很强的物质进入口内,唾液分泌立即增多,以稀释其浓度。过冷过

28、热的温度等刺激也可借以缓冲,以保护口腔组织。唾液含较高浓度的碳酸氢盐可中和酸,帮助控制口腔pH,咽下可直接中和食管内的酸,具有保护黏膜的作用。6. 杀菌和抑菌作用唾液中溶菌酶可作用于某些细菌的细胞壁。有杀菌作用。此外,唾液中含变酶,能使某些病原菌成为非病原菌;唾液小体也具有吞噬作用;硫氰酸盐也有抑菌作用。唾液中含有分泌型免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疫球蛋白A(SIgA),可减少变形链球菌聚集于牙面,因此,对龋病有免疫作用。7. 黏附和固位作用唾液具有黏着力,能紧紧地黏附于食物和其他颗粒上,使颗

29、粒黏成团便于吞咽。唾液可在黏膜表面扩展成薄膜,增加全口义齿的附着力,有利于固位。8. 缩短凝血时间血液与唾液混合后,凝血时间缩短,其缩短程度与混合之比例有关。血液与唾液之比为 1:2 时,凝血时间缩短最多。9. 排泄作用血液中的异常或过量成分,常可通过唾液排出,如过量的汞、铅等重金属元素及碘也主要从唾液排出。肾功能弱而少尿患者的部分尿素、糖尿病患者血液中过多的葡萄糖、有些血液中的病毒等,也常可由唾液中排出。10. 其他作用下颌下腺分泌的唾液腺激素、腮腺分泌的腮腺素有很多作用:维持下颌下腺与腮腺的正常分泌活动;调节钙的代谢;促进骨和牙齿硬组织的发育等作用。由于唾液腺素的这些作用,近来许多学者认为

30、唾液腺不仅是外分泌腺,也是内分泌腺。第五节言语功能口腔部分缺损或畸形对语音的影响口腔不但参与发音,也是语音的共鸣器官。因此,口腔的部分缺损或畸形必然影响语音,从而影响到言语功能。1. 牙缺失前牙缺失,尤其上前牙缺失,对发音影响最大。发齿音(s、z)和唇齿音(f 、v)都受影响。2. 唇裂或唇缺损发双唇音时常夹杂有“ s”音。3. 舌缺失或畸形发元音和辅音中的舌齿音受影响。例如巨舌畸形者,以“th ”替代“ s”和“ z”发音;舌系带过短者发“ r ”、“ s”和“ z”音均受影响。4. 腭裂腭裂者口鼻腔相通,一切语音均混有鼻音。5. 下颌后缩或过小难以发双唇音。6. 下颌前突或过大影响发齿音和唇音。7. 戴修复体影响发音的清晰度。口腔部分缺损或畸形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发音,但健存的组织具有的一定代偿功能,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矫治、修复和训练,可能使发音接近正常。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