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二节《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教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7344511 上传时间:2024-07-2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683.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二节《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年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二节《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2年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二节《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2年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二节《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2年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二节《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二节《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二节《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七下第六章亚洲第二节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第1 课时)【课型】 新授课【课标要求】【 教学目标 】1运用亚洲分层设色地形图说出亚洲地形特点。(重点 )2运用亚洲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亚洲地势特征。(重点 )3通过对亚洲地形、地势的探究,掌握分析大洲地形、地势的方法,并能够分析北美洲地形、地势特征。【 教学思路】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1 亚洲的 地形特征方法: 判读分层设色地形图步骤:认知分层设色地形图找出亚洲主要地形区做出总结通过判读分层设色地形图,了解亚洲的主要地形特征。亚洲的 地势特征方法: 解读地形剖面,观察高度表步骤 : 观察分层设色地形图分析亚洲地势特点读亚洲30N 地

2、形剖面图读亚洲 80 E 地形剖面图观察高度表做出总结通过解读地形剖面和观察高度表,了解亚洲的主要地势特征。【学法指导 】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图分析大洲的地形特点的方法:1. 观察地形剖面图,说出地势高低起伏的大致趋势。2. 观察分层设色地形图高度表,说出主要的地形类型,估算各部分的大致比例。3. 找出主要的地形区,说说其分布状况。【教学模式】目标导学、问题探究。【教学方法】激趣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地图册、助学、亚洲地形空白图。【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导入亚洲之旅:【师述】:这节课首先让我以导游的身份带领大家来欣赏亚洲秀丽、迷人的风

3、光,一起去领略亚洲的独特魅力吧。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学生在欣赏美丽图片的同时,聆听教师的讲解, 感受亚洲的地形特色。教 师 以 导 游 的身份播放图片,转 变 教 师 的 角色,有一种新鲜感,并配带相关的讲解,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有 利 于 激 发 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学习积极性,亚洲地形地势北美洲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青藏高原死海里海贝加尔湖同 时 增 加 学 生对 亚 洲 地 形 的神秘感,对其充满了热爱之情。目标展示多媒体展示目标:1运用亚洲分层设色地形图说出亚洲地形特点。(重点 )2运用亚洲分层

4、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亚洲地势特征。(重点 )3通过对亚洲地形、地势的探究,掌握分析大洲地形、地势的方法,并能够分析北美洲地形、地势特征。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一:亚洲的地形特点【过渡】:要了解亚洲的地形特点,首先我们先来复习分层设色地形图。一、判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师:展示任务,复习回忆完成1. 什么是分层设色地形图?2. 如何在这种地图上判断高度?一般规律是:绿色表示 , 蓝色表示 , 黄色表示 , 褐色表示 , 白色表示雪线以上。教师总结:分层设色图判读步骤:(1)看图例,知道不同颜色代表的海拔范围。(2)看地形图,根据颜色的不同分析地势变化的趋势。(3)找出主要的地形区,总结地形类型。(4

5、)最后总结表述地形特点。二、找出亚洲主要地形区师:出示任务,结合课多媒体课件、地图册完成读图课本 P7 图 6-2-1 ,1. 展示亚洲分层设色图。2. 亚洲有哪些地形类型?分布面积最广的地形类型是什么?3. 活动 : (看谁找的又快又准)找出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蒙古高原; 印度河平原、 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三、总结一、判读分层设色地形图结合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自主学习,后交流展示:1. 人们在绘有等高线的地形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 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等颜色来表示地面起伏的状况的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2. 绿色表示 平原 , 蓝色表示 海洋 , 黄色表示

6、 高原 , 褐色表示 高山 , 白色表示雪线以上。学生学习并掌握判读分层设色地形图步骤。二、找出亚洲主要地形区1. 学生读图观察根据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自主学习,后交流展示:1.小组代表回答:亚洲地形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地形齐全。分布面积最广的地形类型是山地 , 高原 . 如 果 直 接 将亚 洲 地 形 的特 征 直 接 告诉学生, 不利于 培 养 学 生探 究 知 识 的能力,也不利于 学 生 掌 握分 析 区 域 地形 特 征 的 方法。所以我首先 让 学 生 认知 分 层 设 色地形图, 让学生 根 据 这 种方 法 去 探 究亚 洲 的 地 形特征。通过活动 (

7、看谁 找 的 又 快又准),极大调 动 学 生 参与 课 堂 的 积极性,有利于培 养 学 生 探究 知 识 的 能力,培养学生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6 页师:展示任务,结合上述分析完成读课本 P8图 6-2-2 ,, 1. 亚洲地形, 五种地形类型都有大面积分布。2. 五种地形中,和是主体,约占。3. 学生在课本、地图册图中圈出相关的地形区,小组代表在课件中指出。三、总结结合任务, 学生自主完成, 代表展示:1. 亚洲地形 复杂多样, 五种地形类型都有大面积分布。2. 五种地形中,高原 和 山地 是主体,约占

8、 75。掌 握 地 形 图的分析方法。增 加 了 学 生自主探究、 自主 学 习 的 兴趣。合作探究二:亚洲的地势特点师:展示任务,结合课本完成一、参照图中的高度表, 观察分层设色地形图亚洲地势特点读课本 P7图 6-2-11. 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多分布在,平均海拔超过, 伊朗高原、 蒙古高原多分布在,海拔,印度河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海拔,多分布在。2.总结:参照图中的高度表,观察分层设色地形图亚洲地势特点。【承接】 今天带领大家去亚洲旅游,下面有两条路旅游线路:一条是沿30N纬线从西向东旅行;另一条是沿80E经线从北向南旅行。 各小组自选一条旅游线路,观察各线路经过的主要地形区,

9、并分析其地势特点。二、读东西向、 亚洲大陆沿30 N地形剖面图1.引导学生读图沿30 N 地形剖面图,分小组找出经过亚洲的主要地形区。2.由图可知:沿东西向30N 纬线,亚洲地势 _ 高,低。三、读南北向、 亚洲大陆沿80 E地形剖面图根据任务,结合助学P7“学习过程” ,学生先自主学习,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展示:一、参照图中的高度表,观察分层设色地形图亚洲地势特点1. 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多分布在亚洲中部 ,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伊朗高原、蒙古高原多分布在外围 ,海拔1000-2000 米,印度河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海拔200 米以下,多分布在 河流中下游。2.总结:参照图中的高度

10、表,观察分层设色地形图亚洲地势特点中部高,四周低。各小组自选一条旅游线路,结合地图册,观察各线路经过的主要地形区,讨论分析其地势特点。二、读东西向、 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图学生读沿30N 地形剖面图,小组探讨交流得出:1.沿 30N纬线经过亚洲的主要地形区有阿拉伯高原、伊朗高原、印度河平原、青藏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2.由图可知:沿东西向30N纬线,亚洲地势中部 _高,四周低。三、读南北向、 亚洲大陆沿80E地形剖面图在 小 组 合 作 交流中,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 时 培 养 了 他们 团 结 协 作 的精神。对 于 七 年 级 学生来说,直接让学 生 看 图 分 析亚 洲 的 地

11、势 特点,未免有些难度,所以我设计了 让 学 生 选 择旅游线路。 这样既 能 调 动 学 生参 与 活 动 的 积极性,又能化难为 易 , 层 层 深入,易于学生理解。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6 页1.引导学生读图沿80 E 地形剖面图,分小组找出经过亚洲的主要地形区。2.由图可知:沿南北向80E 纬线,亚洲地势 _ 高,低。四、活动(看谁算得又快又好)计算出 “地球之巅” 珠穆朗玛峰与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的相对高差。根据计算出的数字,你得出什么结论?五、总结亚洲地势特点:_ 。学生读沿80E 地形剖面图,小组分

12、析交流得出:1.沿 80E 纬线经过亚洲的主要地形区有 西西伯利亚平原、青藏高原、 恒河平原、 德干高原。2.由图可知: 沿南北向 80E纬线, 亚洲地势 中部高,四周低。四、活动世界陆地最高点与最低点的相对高差是9295 米 ,结论是 亚洲地势高低起伏大。五、总结亚洲地势特点:_中部高,四周低_地势起伏大。培 养 学 生 善 于思考、善于总结的能力。通过活动(看谁算 得 又 快 又好) ,考查学生的计算速度, 增强 其 对 数 字 的敏感性,突出亚洲 地 势 起 伏 大的特点。学以致用【过渡】大家知道了解亚洲的地形地势特点,是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来分析的, 下面我们用分层设色地形图

13、和地形剖面图来分析北美洲的地形特点。一、描述北美洲的地形特点师:展示任务,结合课本完成读课本 P9 图 6-2-4和图 6-2-5 ,试着描述北美洲的地形特点1. 地 势 高 低 起 伏 的 大 致 趋 势 是_。2. 主 要 地 形 类 型 及 其 大 致 比 例 是_。3. 主 要 地 形 区 及 其 分 布 状 况 是_。二、总结北美洲的地形特点是_。一、描述北美洲的地形特点学生读图,结合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先自主学习,后思考探究,最后交流展示得出:1. 地势高低起伏的大致趋势是_东西部高,中间低_。2. 主要地形类型及其大致比例西部是 山地,约占 2/5; 中部是 平原,约占 2/5 ;

14、东部是低缓的高原山地,约占1/5 。3.主要地形区及其分布状况是_南北纵列分布, 西部是科迪勒拉山系和落基山脉,中部是大平原,东部是阿巴拉契亚山脉和拉布拉多高原。二、总结北美洲的地形特点是_东西高,中间低,南北纵列分布_。按照教材思路,层层递进, 通过分 层 设 色 地 形图 和 地 形 剖 面图 了 解 亚 洲 的地形地势特点,学以致用, 用此方 法 来 分 析 北美 洲 的 地 形 地势特点。培养学生运用地图、 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归纳特征的运用能力。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6 页对比总结师:出示任务, 根据

15、以上讨论分析完成根据分析得出的亚洲和北美洲的地形地势特点,完成下表:大洲地形特征地势特征亚洲北美洲结合任务,先自主填空,后小组讨论,最后交流展示得出:大洲地形特征地势特征亚洲亚 洲 地 形复杂多样,以山 地 高 原为主中部高,四周低,地势起伏大。北美洲西部是山地,约占2/5; 中部是平原约占 2/5 ;东部是 低 缓 的高原山地,约占1/5 。东西高,中间低,南北纵列分布。通 过 对 比 亚 洲和 北 美 洲 的 地形地势特点, 对所 学 知 识 更 加清晰,同时也得到 了 很 好 地 落实巩固。拓展延伸【承接】 在亚洲有很多世界之最,同学们,你们知道多少呢?师:我们知道了亚洲的这么多世界之最

16、,不能说说就完了,下面我们要做个活动,来识记这些世界之最。活动: 教师拿出亚洲地形空白图,发给每一位同学, 以小组为单位, 进行识记这些世界之最。 (用手在空白图中指出相关的世界之最的位置),看谁做得又快又好,最后评选出最佳之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收集,进行交流展示:世界面积最大的洲亚洲世界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世界最低的洼地死海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世界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活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拓 展 延 伸 这 一环 节 能 让 学 生开阔眼界, 扩

17、大知识面。知识构建亚洲地形地势地形地势主要地形区:_地形特点: 地形类型复杂多样,以_和_为主地势总趋势: _高, _低地势特征: 地势起伏 _, 高低相差悬殊。最高峰: _,最低洼地:_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6 页【当堂达标 】1、亚洲的地形特点是()A.中部低 , 四周高 B. 中部高 , 四周低 C. 起伏不大 D.东高西低2、下列对地理之最的叙述,错误的是()A. 喜马拉雅山是世界最高大的山脉 B.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C. 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 D.西西伯利亚平原是世界最大的平原3、北美洲

18、的地形分布特点是()A.分为三大地形区,东西横向排列 B.分为三大地形区,南北纵向排列C.高原、山地、平原相间分布 D.山地、盆地、丘陵相间分布4、读图,完成:(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山脉: A_; B_ ;高原: F ;平原; C_; 群岛: E_。半岛: _。(2)读亚洲大陆沿30N的地形剖面图,在图上填出主要地形区名称。(3)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的地势特点是_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是介绍亚洲的地形地势特征,我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分别来学习亚洲的地形、地势特征。 在教学环节中, 我采用 “情境导入”、 “目标展示” 、 “合作探究” 、 “学以致用”、 “对

19、比总结” 、“拓展延伸”和“知识构建”,各环节紧紧相扣、层层递进。特别是“合作探究”环节中,从易到难,清晰展示了分析大洲地形地势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归纳特征的地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本节课是以教师展示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为主线,加之一系列的活动(看谁找的又快又准、看谁算得又快又好、看谁做得又快又好),极大的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又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总结的能力,减少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A B C D E F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