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词类活用浅析教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7324465 上传时间:2024-07-19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71.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词类活用浅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年词类活用浅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年词类活用浅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2年词类活用浅析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2年词类活用浅析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词类活用浅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词类活用浅析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古汉语词类活用浅析那什么是词类活动用呢?在古代汉语中,词类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虚词主要有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而某些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可以被使用语言的人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了原有的语法特点和意义,而获得了他类词的语法特点,临时充当了别的词类,这就是词类活用。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语法现象,有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例如:“甘棠,美召伯也。”(诗甘棠序)“美”是形容词,美丽的意思,这里活用为动词,是“称赞、颂扬”的意思。再如:世之所高,莫若黄帝。?(庄子杂篇盗跖第二十九)形容词“高”出现在代词“所”的后面,活用为动

2、词,意思是“以为高”(尊崇)。又如:?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九章涉江) 龙果夫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科学出版社,1958 年。“步”、“冠”这些词原本是名词,现在都活用成了动词。此外,还有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活用为形容词等等。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不了解词类活用的道理、不能正确理解和解释被活用词的词义,学习古文就会遇到困难。只有在明确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广泛实际句例的归纳总结,切实了解活用的类型以及辨别的方法,才能做到较为准确的理解。一、词类活用类别分析(一)使动用法1动词的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

3、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例如:?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前后的“来”都是谓语动词,而这个动作并不是主语“有国有家者”所发出的,而是主语使宾语“远人”施行“来”的行为。即“使?来”的意思。这就是使动用法。使动用法的含义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因此,使动用法的句子从理论上说必须有宾语,有时宾语省略不出现,但是可以补出。“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这句承接上文“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来”还是使动用法,只是省略了宾语而已。(1)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由于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而使动用法一般都应该有宾语(除非省略)。

4、因此,可以根据不及物动词后面出现宾语这个现象判断其活用。例如:?止子路宿。 ?(论语微子)这里的“止”是留止的意思,本是不及物动词。在这句里带上了宾语“子路”,意思是使子路留止。又如:?项伯杀人,臣活之。?(史记鸿门宴)这里的“活”本是不及物动词,这里带上了宾语“之”(指代项伯),也是活用为使动用法,即“使之活”(救活他)的意思。(2)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及物动词本来就带有宾语,因此我们不能依据有没有宾语来判别其活用与否。但是,由于使动用法的特点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因此上下文文意经常可以提示我们有效地辨别其活用。例如:?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汉书苏武传)句子的主语是单于。从上下文来看,

5、“降武”不可能是单于投降苏武,而是单于逼迫苏武投降,即“使 ?降”的意思,所以是使动用法。又如:?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楚辞离骚)这里的“饮”本是及物动词,可以带宾语。 但是这里的“饮余马”不可能按照一般的动宾关系理解,只能是“使余马饮”,即“饮”为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饮马”的说法一直保留到今天。由于古代汉语有句成分经常省略的特点,因此使动用法的宾语也可以省略。这就需要阅读理解时加以辨认。再如:?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赤壁之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9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这里“烧

6、而走”的“走”为使动用法,后面省略了宾语“操”,即可以用火攻的办法迫使曹操的军队退兵。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使动用法的特点是:主语使形容词所带的宾语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这里的“安”本来为形容词,这里活用为使动动词,意为“使?安定”。又如:?宣子说,乃轻币。?(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这里的“轻”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即“使币(礼品)轻”,意思是减轻礼品的进献。再如:?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梁惠王上)这里的“远”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即“使庖厨远(离得远远的)”。以上例子,都是主语使形容词所带的宾语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3名

7、词的使动用法名词使动用法的特点是:名词用作谓语动词,使它的宾语成为该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或发生与该名词有关的动作行为。例如:?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孟子公孙丑下)“臣”本为名词,这里活用为使动动词,“使?为臣”的意思。又如: ? 今欲并天下,凌万乘,诎敌国,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战国策苏秦始将连横)这里的“子”、“臣”均为名词用作使动,“使?成为子女”、“使?成为臣子”的意思。再如:?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腕、瘘、疬。?(柳宗元捕蛇者说 ) “腊之”的“腊”,在这里活用为使动用法,即“使之成为腊”的意思。以上,都是名词用作谓语动词,使它的宾语成

8、为该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再如:?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生死”、“肉骨”都是使动用法,意思是使死人复生,使骨头长肉。后者表示使宾语发生与该名词有关的动作行为。(二)意动用法从使动和意动的语法意义来看,使动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而意动则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多是主观的看法或意念。即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谓语动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意动用法的特点是:主语主观上认为形容词后面的宾语带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 ”( 战国策苏秦始将连横)这里的“远”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

9、为远”的意思。 “不远千里”,即“不以千里为远” 。又如:“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 老子道德经 )“甘”、 “美”、 “安” 、 “乐”都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即认为他们的食物香甜,认为他们的服饰漂亮,认为他们的住处安适,认为他们的习俗快乐。再如:“柳下惠不羞污君,不卑小官” 。 ( 孟子公孙丑下 )“羞”、 “卑”均为形容词,这里活用为意动动词,意为“不以为羞”、 “不以为卑” 。以上例子,都是主语主观上认为形容词后面的宾语带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2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意动用法的特点是:主语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是充当谓语动词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即“认为宾语是”

10、。例如:“今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苏轼前赤壁赋 )“侣”、 “友”在这里都是名词活用做意动用法,即“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的意思。又如:“孟尝君客我。 ”(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9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这里的“客”为名词用作意动,即“把我当作贵客”的意思。以上两例都是主语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是充当谓语动词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即“认为宾语是”。(三)名词活用作动词名词用作动词时,一般具有跟原名词意义有密切联系的动词的意义。例如:“尸”是名词,意思是“尸体”,但

11、是在“曹人尸诸城上。” ( 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 )一句中,“尸”就活用为动词,意思是“陈列尸体” 。例如:“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 论语先进 )“得百里之地而君之,皆能以朝诸侯”。 ( 孟子公孙丑上 )以上两例中的“妻” 、 “君”均为名词,这里活用为动词,意为“嫁给”和“统治”。又如:“天下大定,高祖都洛阳。 ”( 史记高祖本纪 )这里的“都”是名词,用作动词,意为“定都、建都”。 再如:“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 孟子滕文公上 )其中的“饔飧”本为名词,指早饭、晚饭,这里活用为动词,意为“做饭”。(四)名词作状语1以有关的对象名称比拟动作的状态特征以有关的对象

12、名称比拟动作的状态特征,或形似或神似或声似。例如:“嫂 虵(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 战国策苏秦始将连横)这里“蛇行”的“蛇”为名词用作状语表示比喻,意思是“像蛇一样匍匐爬行”。 又如:“射之,豕人立而啼。”( 左传庄公 )这里“人立”的“人”为名词用作状语表示比喻,意思是像人一样站立起来。2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或依据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或依据,相当于“用”、 “根据” 。例如:“狼速去!不然,将杖杀汝! ”( 中山狼传)其中的“杖”为名词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工具,意思是“用杖打死你”。又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史记陈涉世家 )这里的“丹”为名词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工具,意思是“用丹

13、砂(在帛上写陈胜王三个字)” 。再如:“会天大雨,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史记陈涉世家 )这里的“法”为名词作状语表示行为的依据,意思是依照法令都要斩首。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凭据,有“依照(按照)”之义,有时以表示职务或身份的名词作状语来比喻施事者对宾语(代表的对象)所持的态度,有“像对待般地”一类意思。再如:“君为我呼入,吾将兄事之。 ”( 史记项羽本纪 )这里的 “兄” 为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兄事之” 的意思是:“像对待兄长那样对待他。”再如:“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 ”(司马迁报任安书 )这里“倡优畜之”的“倡优”为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这

14、意思是:“像对待乐人、伶人那样畜养着他们。 ”3状语是处所名词或方位名词表示方位或处所,相当于“在”、 “从”、 “向”。例如:“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望,不见水端。 ”( 庄子秋水 )这里“东行”和“东面”中的“东”都是方位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向东面”。 又如:“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9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其中的“廷”为名词作状语表示处所,意思是“在朝廷上”。(五)数词、方位名词活用作动词数词、方位名词活用作动词时,一般会具有与原数词、方位名词意义

15、有密切联系的动词的意义。例如:“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 ( 论语公冶长 )这里的“再”为数词,活用为动词,意为“想两次”。又如:“卒然问曰: 天下恶乎定?吾对曰: 定于一。 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 孟子梁惠王上 )这里的“一”为数词,活用为动词,意为“统一”。再如:“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 ”( 史记项羽本纪)这里的“西”本为方位名词,活用作动词,意思是“向西推进”。再如:“子畏于匡,颜渊后”。 ( 论语先进 )这里的“后”为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意为“后到”。再如:“未闻下乔木而入幽谷者”。 ( 孟子滕文公上 )这里的“下”为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意为

16、“离开”。(六)动词活用作名词在一定的上下文当中,一个动词处在主语或者宾语的位置,这个动词就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9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可能活用为名词。例如:“君子有三戒”。 ( 论语季氏 )这里的“戒”为动词,活用为名词,意为“禁戒的事情”、又如:“君子陵,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 ( 孟子滕文公下 )这里的“闻” 、 “见”均为动词,活用为名词,意为“听觉”、 “视觉”。(七)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的主要功能是做谓语、定语;如果一个形容词做了主语或者宾语,这个形容词就可能活用为名词。例如:“举直错诸枉

17、,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 ( 论语为政 )这里的“直”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意为“正直的人”、又如:“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 。 ( 孟子梁惠王下 )这里的“大” 、 “小” 、均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意为“大国”、 “小国”。二、词类活用识别方法在古代汉语里,某类词具有某种词性以及它们在句子中的作用,一般都是固定的,但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却可以灵活运用,从而使某类词临时具有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的现象,叫做词类活用。活用与兼类不同,前者是临时的,后者是固定的。(一)名词活用作动词的识别主要可依据语法功能辨识词类活用,即从句法功能和搭配功能两

18、个方面进行考虑:句法功能: 看该词在句子中充当什么句成分。例如:名词在叙述句中不能充当谓语。如此,则叙述句中出现在谓语位置上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不能带宾语。因此,凡是形容词或名词后面出现宾语的,则该形容词或名词已经活用为动词了。搭配功能:根据语法功能,某些词类只能(或不能)与某些词类搭配使用。如连词“而”只连接谓词性成分,因此名词用“而”连接,则往往活用为动词;代词不受任何词修饰,因此代词前面如果出现其他词的话,那么该词很可能已活用为动词,等等。以下是具体识别的几种情况:1两个名词或名词与名词性词组连用(1)名词与名词连用,如果二者不是并列、偏正、 判断、 复指关系, 而是主谓关系、动宾关

19、系或动补关系,那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两个名词连用,若构成动宾关系,则前一个名词用为动词。例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孟子公孙丑下 )“域”、 “民”均为名词,二者连用,构成动宾关系,“域”活用为动词,意思是“限制” 。 两个名词连用,若构成主谓关系,则后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夫人蚕缫,以为衣服” 。 ( 孟子滕文公下 )“夫人”、 “蚕”均为名词, 二者连用, 构成主谓关系,“蚕”活用为动词, 意思是 “养蚕” 。 两个名词连用若构成动补关系,则前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 ( 孟子公孙丑下 )“名”、 “世”均为名词,二者连用,

20、构成动补关系,“名”活用为动词,意思是“闻名” 。(2)单音名词迭用,如果表示的是主谓或动宾关系,其中必有一个活用为动词。例如:“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论语颜渊 )“君君” 、 “臣臣” 、 “父父” 、 “子子”四组单音名词叠用,表示主谓关系,后一个名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9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词活用为动词,意为“像个君”、 “像个臣”、 “像个父亲” 、 “像个儿子”。又如:“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孟子尽心上 )这里的 “亲亲” 是单音名词迭用,表示动宾关系,前一

21、个名词活用为动词,意为“亲爱” 。(3)名词用在名词性词组之前,如果不是并列关系、判断复指关系,也不起修饰限制作用,而构成动宾关系时,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 论语学而 )名词“道”用在名词性词组“千乘之国”之前,构成动宾关系,“道”活用为动词,意为“治理”。(4)名词用在名词性词组之后,不构成并列、判断关系,而表示主谓关系,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 论语颜渊 )这里的“风” 、 “草”均为名词,分别用在名词性词组“君子之德”、 “小人之德”之后,构成主谓关系,意为“像风”、 “像草”。2形容词用在名词

22、前面形容词用在名词前面,如果不是修饰关系,则该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构成支配关系(动宾)。例如:“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墨子尚贤上 )这里“众贤”为形容词“众”后面带上了名词“贤”,两者不是修饰关系,所以这里的形容词“众”活用为动词,意思是“使贤人增多”。3名词前没有动词,其后有代词名词前没有动词,其后有代词,这个名词一般活用为动词。例如:“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 孟子滕文公上 )这里的“雨”是名词,前面没有动词,其后有代词“我”, “雨”活用为动词,意思是“降雨”。“汉王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 史记淮阴侯列传)这里的第二个“衣”本为名词,在句中出现在代词“我”的前面,则活用为

23、动词,意思是“给我衣服穿” 。 再如:“既来之,则安之。 ”(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这里的“安”本是形容词,在句中出现在代词“之”的前面,活用为动词,这里是“使安”的意思。4名词后面用介词结构作补语名词后面用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补语一般置于动词谓语之后) 。例如:“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 孟子梁惠王上 )这里的“刑”是名词,其前没有动词,其后有介词结构“于寡妻”作补语,“刑”活用为动词,意为“示范”或“给作榜样”。又如:“浴乎沂,风乎舞雩。”。 ( 论语先进 )这里的“风”是名词,在句中带上了介词结构的补语,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吹风、乘凉” 。5名词前后用连词

24、“而”连接动词、动宾词组名词前后用连词“而”连接动词、动宾词组时,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 荀子天论 )这里的“王”、 “霸”是名词,句中用连词“而”连接,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称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9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称霸”。 又如:“涕出而女于吴” 。 ( 孟子离娄 )名词“女”前面的“而”连接动词“出”,且“女”后有介词结构“于吴”, “女”活用为动词,意为“把女儿出嫁”。再如:“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 ( 论语子张 )名词“阶”后面

25、的“而”连接动词“升”, “阶”活用为动词,意为“搭台阶”。再如:“虞不用百里奚而亡,秦穆公用之而霸”。 ( 孟子告子下 )名词“霸”前面有“而”连接动宾词组“用之”, “霸”活用为动词,意为“称霸”。6副词、否定副词作为状语用在名词之前副词,尤其是否定副词作为状语用在名词之前时,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 。 ( 孟子离娄上 )这里的“皆”副词,作状语,后面的名词“法”活用为动词,意为“效法”。“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 ”( 孟子公孙丑上 )这里的“不”是否定副词,作状语,所修饰的名词“税”活用为动词,意为“征税”。再如:“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 ”( 论贵

26、粟疏 )这里“农”本是名词,受副词“不”的修饰,活用为动词,意为“从事农业生产”。7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寡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 ( 孟子公孙丑下 )名词“风”用在能愿动词“可以”后面,活用为动词,意为“吹风”。又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荀子劝学 )这里的“水”是名词,受能愿动词“能”的修饰,活用为动词,意为“游水”。(二)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的识别1形容词充当主语,指人或事物如果一个形容词充当主语指的是人或事物,那么这个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例如:“富,人之所欲” 。 ( 孟子万章上 )这里的“富”是形容词,充当主语,指的是

27、物,活用为名词,意为“财富”。2形容词充当动词宾语如果一个形容词充当了动词的宾语,那么这个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例如:“君子尊贤而容众”。 ( 论语子张 )这里的“贤”和“众”均为形容词,分别用在动词“尊”、 “容”之后充当宾语,活用为名词,意为“贤人”、 “普通人”。3形容词用在介词之后,并和该介词组成介词结构如果一个形容词用在介词之后,并和该介词组成介词结构,那么这个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例如:“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 孟子梁惠王上 )这里的“小”用在介词“以”的后面,组成介词结构,“小”活用为名词,意为“小羊” 。4形容词充当定语的中心词构成名词性词组如果一个形容词充当了定语的中心词构成名词

28、性词组,那么该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例如:“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 论语颜渊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9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这里的“美”和“恶”为形容词,用在助词“之”的后面,分别和前面的名词“人”构成名词性词组“人之美”、 “人之恶”, “美” 、 “恶”活用为名词,意为“好事”、 “坏事”。(三)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识别名词、形容词的使动或意动用法,都是在名词或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的前提下进一步加以识别的。 从使动和意动的语法意义来看,使动是“使宾语怎么样” ,是客观的结果;而意动则是“认为宾语怎么样”

29、或“把宾语当作什么”,多是主观的看法或意念。试对比以下二个例句:例 1: “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 孟子 ?梁惠王下)这里“小之”为使动用法,意思是“使变小”。这是客观的结果。例 2: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 孟子尽心上 )这里的“小鲁” ,是认为鲁国小, “小天下”是认为天下小。并不是鲁国和天下真的变小了,这只是孔子登上泰山以后居高临下的观感而已。所以这是主观的看法。因此,可以根据上下文意来辨别是使动还是意动。(四)名词作状语的识别名词用作状语和名词用作主语,位置都在谓语动词之前。不过在通常情况下,可以根据上下文意来判别是主语还是状语;此外,在用作

30、状语的名词前面,往往还另有名词作主语(有时会省略主语,但是可以补出),据此可以识别出名词作状语的现象。例如:“失期,法皆斩。 ”( 陈涉世家 )这里的“法” ,位于句首, 在谓语动词之前,看起来像主语。 但是从上下文来看, “法”不可能是谓语动词“斩”的陈述对象。因此,“法”在这里只能是名词充当状语,意思是“依照法令”。这句句子其实是省略了主语。又如:“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 严先生祠堂记 )如果孤立地看, “山” 、 “水”都可以看成是主语。但是从全句来看,主语应该是“先生之风”。因此,“山” 、 “水”在句中都是名词充当状语,表示比喻,意思是,像山那样高,像水那样长。由上述可见,词类活用是有其特定的条件和内在的规律的,如副词后面的名词之所以用做动词,是因为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不修饰名词,只修饰动词、形容词,而名词一般不活用为形容词,因此副词后面的名词只能活用为动词。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9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