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教学设计生物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7313942 上传时间:2024-07-1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05.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教学设计生物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年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教学设计生物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年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教学设计生物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年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教学设计生物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年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教学设计生物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教学设计生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教学设计生物(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三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一、教材分析“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这里的家,运用得比较贴切、形象,让学生知道我们不仅要爱自己的小家,更要爱我们共同的家园, 培养学生爱护生物圈的情感。 情感对人的影响是感性的, 知识影响是理性的, 理性思维是科学素养的核心。所以情感培养应建立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学生只有弄清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哪些基本条件, 才能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所以“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以及“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该了解和爱护这个家”应该成为本节教学的重点。而“生物圈的范围”涉及到地理知识,内容比较抽象, 需要学生收集有关生物圈各

2、方面的资料,这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对于初一学生来说,刚刚开展探究活动,能力尚未形成,因此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收集和分析资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生物圈的范围。2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尝试收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该了解和爱护这个家。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2教学难点: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四、教学准备:1制作教学课件2.有关生物圈和各种生态系统的视频、图片五、课时安排:1 课时六、教学过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

3、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复习提问:生物圈和生态系统的概念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生物圈和生态系统的概念,请同学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复习提问: 生物圈的概念? 生态系统的概念?认真听问题,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温故而知新,复习上生物圈与生态系统 的 概念,为下面的学习内容做铺垫。导入新课:生物圈是不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呢?我们发现,生物圈和生态系统强调的都是生物与环境两方面的内容,生态系统所指的一定的空间范围是可大可小的,可小到一块

4、农田,一个池塘,那么可大到什么范围呢?是不是只能大到包括整个地球?(是)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最大的生态系统就是生物圈了?。这节课我们就看看这个是不是正确的假设。学生凭生活经验得出有生物的最大范围就是整个地球。强调应从生物与环境两方面去理解生物圈和生态系统,引出本节所要解决的问题:生物圈是不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生物圈的范围刚才我们说生态系统最大可能大到包括整个地球,那么是不是地球上所有的地方都有生物生存呢?究竟生物圈的范围有多大呢 ? 在白板上

5、展示喜马拉雅兀鹫和深海狮子鱼的图片。为什么会把生物生存的地方叫做生物圈呢?如果把地球比作一个足球大小,那么,生物圈就比一张纸还要薄。这一薄层就像一个圈圈环绕着地球,所以科学家们把它形象的称之为生物圈。学生思考,并归纳得出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向上可达到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 千米左右的深度。整个厚度大约 20 千米。学生根据所掌握的知识作出各种解答。学生体会地球之大, 生物圈之小。通过分析,了解生物圈的范围。通过形 象 比喻,让学生对生物圈的范围有直观的认识。在这个约 20 千米的厚度中,可以把生物圈划分为几个圈层呢?同学们知道在这三个圈层中的生物因素有什么不同吗?请三

6、位同学分别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填课件的表,然后大家一起归纳。提问,人类除了立足在岩石圈,还那个到达哪些圈层呢?学生根据生活常识, 猜测出生物圈根据环境因素的差异可以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思考,讨论,总结归纳三个圈层中生物因素的特点。分析得出人类活动通过一定的工具能够到达生物圈的各个圈层。通过直观的图片演示,使学生对生物圈的划分有更深刻的印象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各圈层生物因素特点的理解现在我们知道从范围上看, 生物圈符合最大的生态系统的条件了,但生物圈是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呢?我觉得不先作出否定,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7、 页,共 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是!因为在生物圈中,由于不同地域的环境差别很大,生物种类也是千差万别,因此,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下面我们就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些常见的生态系统。使学生产生疑问引起其兴趣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在看视频之前,先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去观看多媒体展示问题播放视频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欣赏视频,注意各种生态系统的特点。使用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组织学生通过教材的插图、注解以及课件图片展示来总结各种生态系统的特点和作用。思考,讨论,总结出各种生态系统的特点及作用。海洋生态系统: 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动物种类很

8、多。 能吸收二氧化碳;制造地球氧气年产量的 70%。淡水生态系统:通过图例与课堂提问加深对几种组织的认识。生物圈中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由于地域相隔,表面看起来好像是各自独立,彼此互不相干的,但事实是不是这样的呢?通过问题引出下面的内容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组织学生看教材“资料分析” ,思考1.河流生态系统与哪些生态系统相关联 ? 2.各生态系统之间是各自独立、彼此互不相干的吗?3.各种生态系统之间的关联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学生思考,讨论,推断出河流生态系统和其它之间的关系

9、。从河流生态系统的实例得知生态系统是彼此关联的。归纳出关联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从非生物因素来说: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都受到同样的阳光, 空气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2.从地域关系来说, 各生态系统也是相关联的。3.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来说,很多生物可以到达不同的生态系统。通过分析河流生态系统与许多生态系统有着密切联系,明确各个生态系统之间是相关联的。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引导学生阅读开篇的“想一想,议一议”,提出问题:为何南极洲的动物体内会出现其他洲使用的 DDT? 归纳总结,得出结论生物圈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由于地域相

10、隔,表面看起来好像毫不相干,但实际上生物因素与学生思考、 讨论,归纳出 DDT 的流通途径:DDD-农田生态系统 -河流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食物链通过实例进一步强调各个生态系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环境因素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由此可见,整个生物圈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理解,认同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我们和地球上其它的生物共同生活在生物圈内,它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并且还是唯一的家园,为什么呢?播放视频生物圈

11、2 号目前我们人类还无法人工模拟出一个与生物圈类似、可供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学习“技能训练,作出假设” 。正因为生物圈中各个生态系统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一旦一个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其他的生态系统。所以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请学生思考如何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去保护生物圈。观看视频。积极思考,作出自己的假设。积极思考,回答问题。通 过视频和练习,使学生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建立“从我们身边的事情做起,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的意识。作业做练习并解答课后练习P32,1、2、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积极思考,回答小结,巩固本节课内容。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

12、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七、板书设计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一、生物圈的范围1、大气圈2、水圈3、岩石圈二、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1.森林生态系统 有“绿色水库”之称2.草原生态系统3.海洋生态系统4.淡水生态系统5.湿地生态系统6.农田生态系统 人工生态系统,结构简单,容易受到破坏7.城市生态系统 人类起重要的支配作用三、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八、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实践我深深地感受到,有效的教学能唤起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思维,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彰显独立的人格,弘扬主体性。所以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职责应该不仅仅局限于传授知识,应更多地激励思考, 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去解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一个接纳、支持与宽松的课堂气氛,与学生一起分享情感体验和成功的喜悦。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