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组《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7308030 上传时间:2024-07-1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6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组《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年组《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2年组《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2年组《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2年组《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组《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组《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 8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设计铜陵市显化小学张利琴教案目标:、认识个生字,会写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淡出自己的阅读感受。、了解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教案重点了解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教案难点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教案准备多媒体课件、PPT 。课时安排: 2 课时第一课时教案过程:一、质疑课题,激发兴趣。1、师:“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或结合已经的知识理解“呼风唤雨”这个词

2、语2、师:在本课中,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呢?对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针对课题质疑)3、师:对于这个课题,你怎样理解。(世纪:每一百年称为一个世纪。呼风唤雨:在词典中解释为使刮风下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在比喻能“支配自然”。“呼风唤雨的世纪”是指人类能利用科学技术来支配自然的20 世纪,即1900年到 2000 年)二、整体感知,引发兴趣。1、为什么说“二十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边读读思考。读课文的时候既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同时还要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他的普通话读得是否准确?3、检查生字词这些生字词走到课外,

3、看你是否还记得?(指名读,开火车读,同桌检查读)对于这些生字词,你有没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从音、形、义上提醒)4、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层次结构)。(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三、细读品悟,情境入趣。1、自读自悟为什么说二十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文中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说明的?默读课文,请同学们结合你课前搜集的资料和文中的重点词句细细体会,如有不明白的地方,可做上标记。2、导读赏悟谁能同学们说一说:你读过文章后有什么体会?(重点引导学生边读边理解体会24 自然段)第 2 自然段: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完成填空。引导:从两个设问句中得到的体会。这里强调

4、了现代科学技术对于人类呼风唤雨的重要性。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8 页2 / 8 齐读本节最后一句,理解“发现”和“发明”的区别,从“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生活大大改观,其改观程度大大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年的总和”,体会“呼风唤雨”,体会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之大。第 3 自然段学生自由默读课文,交流:“二十世纪前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样?”请同学们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谈谈“农耕”社会是怎样的社会,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类

5、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指名读。神话里的“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是怎样的本领,猜想古代人们还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幻想,人们为什么要有这些幻想。再结合课前自己查阅的资料,说说在近一百年中人们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变为现实。.祖先的愿望是什么?是啊,他们的生活这样贫乏。多么希望有一双千里眼能看得更远,有一对顺风耳能听得更远,会腾云驾雾能走得更远。20 世纪都帮他们实现了吗?课件箭头显示“千里眼”望远镜、网络视频;“顺风耳”电话、耳麦;腾云驾雾航天飞机。体会“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一引用在本文中的作用。(这是一过渡句,说明现代科

6、技成就之大,范围之广,变化之快。).通过 20 世纪前与后进行对比,学生体会“二十世纪为什么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了解说明方法。那么,请同学们说一说,这两段话为了说明世纪的科学成就,作者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呀?(举事例和作比较:祖先的幻想就是今天的现实,多么强烈的对比。课文中还有哪里有对比?跟王公贵族比,说明现在生活的美好。)对比两段话,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简洁。.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没有电灯只能生活在黑暗里,没有电视就没有娱乐,没有收音机就不知道外面的信息,十分闭塞。没有汽车就没办法走远,去了解外面的世界。.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

7、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第 4 自然段学生自由默读课文中例子,再选择自己了解到的例子,和同学之间交流: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以及给人类带来的便利,从中体会举例子说明方法的好处。(在学生理解每自然段的课文后,引导学生带着自己“兴趣内容”进行体会,并且有感情朗读课文)四、总结延伸,拓宽兴趣,升华情感现在,我们随着视频,穿越时空去看看我们祖先的生活,再去看看20 世纪的伟大成就。齐读波特兰.罗素的名言。1、你怎样理解这句话?2、想象科学技术还将创造怎样的奇迹,还将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五、激趣质疑,提出问题,深入探究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请讲出来我们共同讨论。六、赏识

8、品味,升华兴趣,拓展延伸1.赏读。多么辉煌的20 世纪,让我们再尽情地读读课文,体会科学技术的魅力。2.小练笔(任选一题)。把这篇课文读给爸爸、妈妈或其他长辈听,请他们说说科技带来的变化,再把他们说的写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8 页3 / 8 来。展现21 世纪科技空前辉煌的世纪给我们的社会和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把你看到的、想象到的、体会到的写下来。把你学完这篇课文的体会写下来。板书设计:29 呼风唤雨的世纪 100年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生活大改观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师:上节课我们读了第29 课呼风唤

9、雨的世纪,请哪位同学说说呼风唤雨的世纪指的是哪个世纪?生: 20 世纪。师:请大家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20 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生读,师评价。2师: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谁来呼风唤雨?生答:当然是人类。3师:靠什么来呼风唤雨?生答: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4师:上节课老师让你们课下思考:为什么说20 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谁来说说。板书: 为什么说 20 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二、品读课文师过渡: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上节课我们提了一个问题,现在我们就一边学课文一边来解决。1 师:作者路甬祥用哪些具体事例来说明人类把幻想变成现实,使得20 世纪成为一个

10、呼风唤雨的世纪?大声读课文。(不动笔墨不读书,比脑力、比嘴力、比手力)2 交流。(1)生各自谈感受,师做引导。生:古时候的“千里眼”现在有了,如望远镜、视频。它能让千里以外的人彼此看得到,还有一些可视电话也是。生:古时候的“顺风耳”,现在有了,那就是程控电话,它可以让两个相距很远的人很快听到对方的声音。还有手机、录音机都是神话中的“顺风耳”。生:“千里马”也有了。有了高速火车、飞机,想到哪里都很方便。生:古代的人想腾云驾雾,没能实现,只能靠幻想,而现在我们可以腾云驾雾了。你只要坐上飞机就可以了。生:以前的人想着飞到月亮上去看看,就有了“嫦娥奔月”的故事。现在我们的飞船已经登陆月球,做了很多实验

11、。师生小结:也就是说,在20 世纪以前,人们一直生活在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话,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想象“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的神仙,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8 页4 / 8 这些都是人们的幻想。而20 世纪,人类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把这些幻想变成了现实。所以说,20 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2)齐读第三自然段前四句话。3师:这么多先进的、美好的、神奇的事物都在20 世纪这一百年的时间里冒出来了。而以往上百万年的历史中却没有。同学们,这说明了什么?你们来想一想。学生

12、小组交流。教师巡视。4 师:好了,谁来说说?生 1:20 世纪的成就很大。生 2:20 世纪,人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把以前人们的很多幻想变成了现实。真厉害。5师总结:是啊,20 世纪,人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变了自身的生活,这变化的速度是如此之快,范围是如此之大,内容是如此之多。如果引用课文中的一句话,一句诗来形容,是哪句诗呢?指名学生回答: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师:你怎么体会这句诗?生:“忽如”说明速度很快。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很多的梨花都开了。师:你从字面上来理解的。生: 20 世纪,在整个人类上百万年的历史中是很短的,但是变化是很多、很大、很快的。6 师:是啊, 20 世纪,人类把

13、很多幻想变成了现实。如果请你读这句诗,你会怎么读。自己试一试。指生读,评价。7 师:同学们,现在老师再请你读本文第一句话,你会怎么读?生读,评价。生:我们要读出变化速度之快,内容之多,范围之广。生齐读。三、“发现”与“发明”(1)师:请同学们看板书,20 世纪,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人类发现了很多,也发明了很多。你能说说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板书:人类登上月球人造飞船人造卫星潜入深海潜水艇电视远洋船舶飞机原子核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2)生思考。(3)交流。生 1:人类登上月球是发明。生 2:我不同意。人类登上月球是为了探索月球上的奥秘,应该是发现。生 1:那人类是怎么登上月球的?

14、那人造飞船不就是发明的吗?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8 页5 / 8 师:我来综合一下你们两个人的意见。人类靠人造飞船登上月球,人造飞船这是发明;人类登上月球是为了探索月球已有奥秘,这是发现。生 1:我明白了。那“潜入深海”也是一样的。生: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原子核这都是发现。师:如果请你给“发现”与“发明”找意思相近的朋友,你会找谁?生:发现探索。生:发明创造。(4)师总结:没错,发现是去探索本来原来就有的东西,只是我们以前没有人做过,没有人看到的事物或规律。而发明是创造出了新的东西,新的事物或方法。

15、例: 发现原子核发明指南针(5)师:把你的正确答案写在表格里。发现发明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人造飞船人造卫星电视潜水艇飞机远洋船舶四、总结、延伸1师:请同学们再把课文朗读一遍,再一次感受一下20 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2师:我们在享受世纪成果的同时,也应该立志为世纪做点什么。老师将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的一句话送给大家“要成为一位科学家,最主要的是:对科学的爱好;思考问题的无限耐心;观察和搜集事实的勤勉;一种创造力和丰富的常识。”我相信同学们一定会为未来的21 世纪做出自己的贡献。第二课时教案目标:读熟、读懂课文,了解20 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

16、刻的句子,了解文章的说明方法,读中学写。教案过程:一、听写生词二、课题切入,直奔中心1、齐读课题,补充课题: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对二十世纪的科学技术和人类的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就带着你们的理解把课题读一遍。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题目吗?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8 页6 / 8 3、点明中心句。这句话在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说的是这篇课文的主要意思。我们一起把这句话写下来,我写在黑板上,你们写在笔记本上。这节课,我们就抓住这句话来深入地理解课文。【设计意图】:从补充题目入手,联系第一自

17、然段,确立中心句“20 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样直奔主题,简明扼要。三、联系生活,精读品读(一)、整体感知,直奔重点: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你认为课文中特别能让人感受到20 世纪呼风唤雨的句子画下来,做个标记,注意边读边画。学生自读自画,老师巡视。【设计意图 】: 让学生动笔画出与中心句相关的语句,让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二)、交流理解,感悟方法1、预设:学习第4 自然段。老师出示第四自然段字幕(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吧。(2)、 20 世纪的科学成就到底有哪些呢?你们能从这段中找出来吗?(3)、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些科学成就吧。(4)、欣赏了

18、这些科学成就,此时你的心情怎样?你能把这种心情读出来吗?(5)、我们接着看这些句子,作者为了说明20 世纪的科学成就,他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写?(6)、大家能感受到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好处吗?(7)、同学们,与过去的王公贵族比比看,我们还有哪些地方比他们过得更加舒适、更加方便呢?(8)、孩子们,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过去那些王公贵族穿越时光隧道来到今天的社会,当他们看到这些科学成就时,会怎么说?(9)、是啊,这些成就、这些变化会让他们惊叹不已,我们怎能不说2、预设:学习第3 自然段:过渡:我们从这儿感受到了20 世纪呼风唤雨,还从哪儿能感受到?再找找看,继续交流。(1)、你能把这段读一读吗?(2)、孩

19、子们,我们的祖先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社会?(相机出示农耕社会图)(3)、在农耕社会里,“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仅仅是没有这些吗?你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8 页7 / 8 能说说那时没有什么?(4)、农耕社会什么也没有,人们只能通过幻想来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你们知道我们祖先的幻想都是些什么吗?(相机给这些词标出红圆点)(5) 、现在,祖先的那些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的幻想实现了吗?(6)、在现代生活中,你们能找到他们的影子吗?(7)、何止这些幻想变成现实啊。你们随便替祖先说一个他们的幻想,肯定都能实现。你能举

20、一种吗?(8)、这么多美好的愿望,在短短的一百年的时间里都得以实现,实在太令人骄傲了!课文第三自然段有一句诗对此进行了称赞,你们能找出来吗?(9)、这句诗出自唐朝诗人岑参写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句诗的意思是:纷纷大雪好似梨花开放,我们来读一读。(10)、如果把20 世纪的科学成就比作这场大雪,那你觉得这个成就怎样?(巨大)(1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吧。( 12)、我们祖先的愿望如今都变成了现实。我们又怎能不说二十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13)、如果我们的祖先能够感受到这样的变化,我想,他们也一定会情不自禁地说20 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3、预设 : 学习第

21、2 自然段:(1)、是什么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如此大的改观和改变呢?(2)、(边画箭头边讲)准确地说,是人类利用科学技术获得了发现和发明,然后这些发明和发现又给我们人类生活带来了改观和改变。(3)、孩子们,请你们在课文3、4 自然段中找一找,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呢?(4)、你们明白了发现和发明的区别了吗?(5)、请你们用发现和发明各说一句话好吗?(6)、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感受科学技术的神奇力量!(7)、是谁在呼风唤雨的?(8)、靠什么呼风唤雨的?(9)、用一句话把这两个问题的答案连起来说一说。是谁靠什么呼风唤雨的?(10)、二十世纪的科学技术使人类的生活得到大大的改变和改观,我们怎能不说二

22、十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四、回应开头,凸显中心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8 页8 / 8 1、课文学到这儿,你们有没有发现,课文一直在围绕一句话写的,这句话就是(20 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也是本文的中心句。2、现在让你读这句话,你会用什么情感去读?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一次用心来读20 世纪是。【设计意图 】:让学生分别交流阅读后的感受,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体会,最后领悟作者举事例、作比较、围绕中心句去写的表达方法。这样设计旨在体现阅读教案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到整体的教案思路。教案中渗透从读学写,体现读写结合

23、。在教案中,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力图体现在生活中学语文的“大语文教案观”。五、拓展延伸,深化主题1、孩子们,我们已经进入21 世纪了,面对新的世纪,你还有哪些奇思妙想?(或者说:你还希望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奇迹?)2、要想让我们的梦想都变成现实,我们小学生现在能做些什么呢?六、作业超市1、师:下面,老师向你推荐两本书籍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 个瞬间和五光十色的新科技,希望你们抽课外时间去读一读。2、师:回家后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或别的长辈听,请他们说一说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变化,然后运用今天学到的举例和作比较的方法把他们说的写下来。回头在班上交流一下。附:板书设计呼风唤雨的世纪人类科学技术发现发明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