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儒家经典选读讲义《论语》选讲四里仁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7306889 上传时间:2024-07-19 格式:PDF 页数:42 大小:170.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儒家经典选读讲义《论语》选讲四里仁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2022年儒家经典选读讲义《论语》选讲四里仁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2022年儒家经典选读讲义《论语》选讲四里仁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2022年儒家经典选读讲义《论语》选讲四里仁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2022年儒家经典选读讲义《论语》选讲四里仁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儒家经典选读讲义《论语》选讲四里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儒家经典选读讲义《论语》选讲四里仁(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儒家经典选读里仁篇第四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 尔雅释诂: “邑也。 ” 说文解字: “里,居也。”择, 说文解字: “柬选也。”此则语录有两种理解,一是选择住处,二是选择立身。认为孔子在谈论选择住处的理解来自郑玄注,“里者,仁之所居。居于仁者之里,是为美。求居而不处仁者之里,不得为有知。”王应麟困学记问、惠栋九经古义等根据前人对此一条的引用认为,“择不处仁”又作“宅不处仁” ,而且惠栋根据释名 : “宅,择也,择吉处而营之” ,说明宅、择可通。由此,则孔子之意甚明, 为选择住处而言。 刘宝楠认为古代有别地居民之法,亦即人以群分,别地而居,因此,居于仁里则有美名,人皆以此

2、为荣。择仁而居,则是向善。 荀子劝学: “故君子居必择邻,行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就中正也。”古人已经明知,环境于人往往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居山则志坚,居水则性灵,非独自然草木可以塑造人的性情,邻里社会的生产生息, 人情风俗, 其可以造化性情者尤深,故孔子劝人择处,良有深意。这似乎可称之为“里巷文化”,犹同今日之“社区”。朱熹曰: “里有仁厚之俗为美。择里而不居于是焉,则失其是非之本心而不得为知矣。 ”也认同这种讲法。另一种理解认为孔子之意在于教导门人立身于仁德,为人而不居身于仁, 则为不知。这一讲法皇侃疏中引用沈居士云:“言所居之里尚以仁地为美,况择身所处而不处仁道,安得智乎?”刘宝楠认为此说

3、本于孟子。孟子公孙丑上云: “矢人岂不仁于函人哉?矢人惟恐不伤人,函人惟恐伤人。巫匠亦然。故术不可不慎也。孔子曰: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莫之御而不仁,是不智也。 ”孟子由孔子之言引申,人择居尚且求仁处,况行事立身,可不求仁乎?由此看来,择居是本义,立身是引申。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42 页2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约,皇疏云:“犹贫困也。”这一条语录讨论仁者内性自足,有处久持恒的沉稳意志。 前后分两节, 前一节反说,后一节正说,

4、彼此补充照应,意蕴圆融。孔子生于乱世,人心与世沉沦,无不好富贵而轻贫贱。因此,孔子屡次论及处富、处穷的问题。贫富之间,取舍去就,喜怒哀乐,无不关乎令德仁术。在孔子看来,不仁者内德不足,往往牵拘于外,既不能处富,又不能处穷。原因何在?孔安国注曰:“不可久约,久困则为非也。不可长乐,必骄佚也。”子贡曾经问孔子,富而不骄,穷而不谄,其人如何,孔子认为不若富而好礼,穷而乐。子路问孔子君子如何亦有穷困之时,孔子回答说,君子固穷,小人穷则斯滥矣。亦即君子穷而有志, 不坠清操, 小人穷而放佚, 无所不为。因此,皇侃疏云:“君子处贫愈久, 德行无变 (有时甚至会因此使其清操峻德,比高于日月。 俊注)。若不仁之

5、人久处约,则必斯滥为盗,故不可久处也。” “君子富贵愈久,愈好礼不倦。若不仁之人久处富贵,必为骄溢也。 ”此一节主要讨论君子修德,如何处理物我之间的内外矛盾,所谓势陵物烁、声色引诱,考验自性操持之力。如能心无旁骛,则能免于不仁之讥。然而,所谓能行仁术之人,虽或能免于不仁者之过,但究其内心,果真以仁为性,出于至诚,抑或以仁为用,出于明智,则不可不辩。在孔子看来,真正仁者,自然而然,不徐不疾,不离不弃,安静平和,所谓“安仁”,以仁为安。修德至此,则无所怨,无所求,圆满自得,斯立足境。包咸注曰:“惟性仁者自然体之,故谓安仁也。”皇侃云: “秉性自仁者,则能安仁也,何以验之?假令行仁获罪,性仁人行之不

6、悔,是仁者安仁也。 ”朱熹曰: “安其仁而无适不然。” “安仁者不知有仁,如带之忘腰,屦之忘足。 ”而以仁为用者,可称为智。其人明达至道,以仁为美,虽天性不足,但能洞见是非美恶,由此力行不辍,自强不息,亦能超凡脱俗,日臻圣贤之境。所以圣人美之。王肃曰:“知者知仁为美,故利而行之。 ” 朱熹曰: “知者则利于仁而不易其守, 虽深浅不同,然皆非外物所能夺矣”。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42 页3 反过来,安仁者能仁,利仁者亦能仁,此是孔子导人向仁之一个方便门径。究实而言,天下之人,能安于仁者,实为鲜见,而追名逐利之辈,

7、比比皆是,此皆人性之所同,人情之所共。但是,天下之大利,莫如行仁之利。以求利之心行仁,方可成为仁“术” 。后来孟子以仁术说齐梁,以为行仁可以王天下,此利之大,足以感动人心,然而行仁者少。果有能“利仁”而行仁者,朱熹说虽然不能与 “安仁”而行仁者相比, 但是,“皆非外物所能夺也” ,亦足可称。但毕竟行仁乃是为“利”所动,行仁之志则在考验之中。安仁之人,处约处乐,皆能自守而不渝,自性完足。而“利仁”之人,处约处乐,亦能坚守一时, 然而难能者不在能否处乐处约,而在于“久处约”“长处乐”, “久” “长”之困,则扰乱其人之志。本为利来,未获利时,则处约,既得利时,则处乐,久求而未获,则穷极思变,获利且

8、久乐,则行仁之志松懈。处约而背仁,其原因在于为形势所逼, 处乐而为背仁,其原因在于为外物所迷惑,一迷一逼,则正是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所警告者也。然而,利仁而行仁,毕竟是世人应当勉强自强而奋进不懈者,直至行仁已久,动心忍性,于物我交战之中,力行不辍。而反过来,“利仁”者亦可以仁为诈,以仁为用,伪善矫情。故而孟子讲出一番性善的理论,为宋人所继承。人性本善,则行仁乃是人之本志,安仁则是人性之归宿,利仁而行者,亦多少有些诚意,而归于忠厚。4.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好恶之情,是人之常情。 好恶之意,生于多途,世间常有因口舌之非而交恶,甚或睚眦必报,其所纠纷,不过是细事俗故。好恶之事,

9、成为人生日常难免之一种困扰。仁者爱人,尊贤而容众,但也有好恶之情,无好恶之分,则为乡愿,有好有恶,方为爱人之效。因此,孔子肯定仁者好恶之情之合理与必然,儒家学说中的“仁” ,乃是一种出于礼、义分辨的爱人之心,爱憎之情,皆得其义。所以孔子说,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理解“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涉及三个方面: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42 页4 其一,仁者知人。好人恶人,当须知人。本不知人,而轻生好恶之心,则是不仁。然而要知人,首先要有耐心和诚心,其次要有忠厚之心。世间万事,知人为难。在上者不知下,失之于傲慢,

10、在下者不知上,失之于鄙陋。其二,仁者得性情之正,有辨析善恶的标准。孔安国注:“惟仁者能审人之所好恶也”。也就是说,只有仁者才能审查出一个人的优点和缺点。焦循论语补疏 : “仁者好人之所好,恶人之所恶,故为能好能恶。必先审人之所好所恶,而后人之所好好之,人之所恶恶之,斯为能好能恶也。”皇侃疏引一解曰:“极仁之人,颜氏是也。既极仁昭,故能识审他人好恶也。”又引缪播云:“仁者,人之极也,能审好恶之表也,故可以定好恶。 ”而刘宝楠对此解释得更加明晰:凡人用情,皆由己爱憎之私, 于人之善不善有所不计, 故不能好人恶人也。若夫仁者,情得其正,于人之善者好之,人之不山者恶之,好恶咸当于理,斯惟仁者能之。亦即

11、,仁者知好歹,则能恶恶好好,皆得其宜。人而不仁,非不知好人恶人,实不得好恶之所由分也。其三,仁者有公正之心,而不因私以害义。朱熹曰:盖无私心,然后好恶当于理,程子所谓得其公正是也。游氏曰: “好善而恶恶,天下之同情。然人每失其正者,心有所系而不能自克也。唯仁者无私心,所以能好恶也。”然而,好人、恶人,不仅是一种心理和态度, 而经常是一种实际的行为处置。好人,则称扬之,汲引之;恶人,则贬毁之,黜退之。刘宝楠引用礼记大学中的话,将古代帝王作为仁人,则放四凶,惩罪恶,是恶人,而民心归化,是好人。而秉钧持衡之人,往往以进贤退恶为名,实则何者为贤,何者为恶,其知之乎?44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苟,

12、孔安国曰:“诚也。 ”这一条语录有三种理解: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42 页5 其一,杨伯峻云:“假如立定志向实行仁德,总没有坏处。 ”这一种翻译似乎过为消极,似乎说志于仁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而孔子之学,是以仁为最高德行的,能志于仁,则极矣尽矣,何必曰“总没有坏处”。何况这种翻译似乎于古注无所据,杨先生又没有什么说明,所以令人生疑。其二,读“恶”为“” ,孔安国注于:“诚能志于仁,则其余终无恶” 。邢疏解释云: “诚能志在于仁,则其余行终无恶也。 ”朱熹也是这样理解的, “其心诚在于仁,则必无为恶之事矣。 ”这种

13、理解虽然至为明白直接,但是思考起来,于义似有不周。皇侃疏:“言人若诚能志于仁,则是为行之胜者,故其余所行皆善,无恶行也。”皇疏指出,做人立志,当立其大者,大节一正,则余皆顺从。所以,做人首先要“志于仁”,这就是所谓“朝闻道夕死可也”的彻悟之端,至为紧要。如果立志有错,则永无归期。然而,事之繁难,又非一端。立志于正,亦难保百行无失。虽有善志,未必有善行,亦未必有善果。故而此章,难免令人存疑。李来章达天录: “苟志于仁,先立其大,学者入门不可不有此识见规模。然随时随地又皆有细密功夫,非祗志与立便了。”其言甚是。可是,圣人立言,又不可如此静看止观,作死理讲,而应从活处发想。人能志于善,虽不能一朝而至

14、善去非,然而以此为志而不泯,坚持力行而不辍,则日益精进,终可全其善德而至仁。曾子所谓,士不可不宏毅,任重道远,仁以为己任,不谓重乎,死而后已,不谓远乎,正是如此道理。其实,综观孔子之言,并不是自高其德, 以仁善拒人于千里之外, 而是反复劝人孜孜不倦、 汲汲不懈于进仁。如果此说有可通之处,则“志仁无恶”,亦有其深长意味,留激励于后学。其三,将本则语录与上一则语录联系,读“恶”为“w”,表示厌弃。陆德明经典释文: “恶如字,又乌路反。”俞樾群经平议:上章云“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此章云“苟志于仁,无恶也” ,两章文意相承。此“恶”字即上章“能恶人”之“恶”。 贾子道术篇 : “心兼爱人谓之仁。

15、”然则仁主于爱,古之通论。使其中有恶人之一念,即不得谓之志于仁矣。此与上章或一时之语,或非一时之语而记者牵连记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42 页6 除了这种文字读音和文法关系的考虑以外,还有从义理上寻求支持的。 苏辙论语拾遗 : “能好能恶,犹有恶也。无所不爱,则无所恶矣。” 论语训云:“上言仁者能恶, 嫌仁者当用恶以绝不仁, 故此明其无恶。 仁者爱人,虽所摒弃放流,皆欲其自新,务于安全。不独仁人无恶,但有志于仁,皆无所憎恶。”刘宝楠也持此说, 甚至引用古书, 阐明非但志仁者不厌弃他人,无所不容而爱众,而且将“

16、无恶”作被动用法来理解,即人能志仁,即使有所过犯不足,也不为人厌弃:前章皆言好恶,此亦当读乌路(乌路切)。 春秋繁露玉英篇 : “难者曰: 为贤者讳皆言之,为宣、缪讳独弗言,何也?曰:不成于贤也。其为善不法,不可取,亦不可弃。弃之则弃善志也,取之则害王法。故不弃亦不载,以意见之而已,苟志于仁,无恶,此之谓也。 ”又盐铁论刑德篇 :“故春秋之治狱,论心定罪,志善而违于法者免,志恶而合于法者诛。”亦是此意。4、5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造次,马融曰:急遽。郑玄曰: “仓

17、卒也。”颠沛,马融曰:偃仆。这一条语录被认为是由两条语录误合为一而成的。四书辨疑:前段论富贵贫贱去就之道,自此以下至“颠沛必于是”止,是言君子不可须臾去仁。 彼专论义, 此专说仁,前后两段, 各不相关。自汉儒通作一章,注文引之,故不免有所迁就而为贪富贵厌贫贱之说。程树德据论语中文法之例认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42 页7 论语中有本一章而分为二章者,如“宰予昼寝”及“性相近也”等章。其次章之“子曰”,说者以为衍文,是也。有本二章二误合为一章者,如此章及“君子笃于亲”节,皆与前节各不相蒙,必欲牵合为一,反失圣人

18、立言之旨。但是,从汉人所注、皇疏、邢疏,到朱子集注,再到刘宝楠正义,似乎都没有采用将上下两端分别解说的,反而都“迁就”原文,将其合而为一。在这些注解看来, 本则语录所说的道理, 主要是通过在富贵贫贱之间的 “取去”表现,来判定“仁”者的行止。君子行事,有必不可委弃者,所谓“仁”是也,有可去而不必去者,贫贱是也,有可取而不必取者, 富贵是也。可见,对君子来说, “仁”乃是一必然之要求,然后以此为标准,判断日常生平境遇之中,取舍依违之方。如果如此理解,则本则语录前后所言,虽可视为两节,但未必彼此不涉。人生在世,受到多种矛盾的煎迫,有的是人难以凭借个人之力予以克服的,如生死,虽然如此,人们也常常生出

19、许多妄想,以为可以突破生死之限。有的矛盾貌似可以凭借个人之力予以克服,而实则又进退失据、求之无方、执之无权,陷入其中,则生出诸多烦恼, 如富贵贫贱。 富贵贫贱, 不是天定,而是出于人力,或曰乃是人定, 但又不是一人所定, 也很难说是出于某一个具体的谁人所定,而是出于彼此交错, 纷繁复杂之群际物我关系, 反复较量博弈, 连带消长而成就富贵者为谁,贫贱者为谁。常人愚顿,看到富贵贫贱不来自天定,而出于人定,就产生了迷惑,以为自己一生富贵,出于“某一贵人”之力,甚至觉得“人定”乃是“己定”,万般情由,归之于己。进而以为,凡人之生平,富贵可求,贫贱可弃,乃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于是,产生出很多欺世、混世、创

20、世的哲学和权术,激变人心,经纬名利。在孔子看来,富贵贫贱不是个人的创造,而是个人的选择。富贵贫贱,各有途经,如何选择,乃是两种力量的斗争。其一是作为人的常情和常欲,其一是作为人,而又超越于人的常情常欲之上的法则。这个法则在做事的时候, 就是所谓的“其道”,在作人的时候,就是“仁” 。而这就成为君子取物应世的标准。其实,孔子并不是反对富贵, 也并不是完全不顾及人之常情常欲。俗情之好恶,孔子是接受的。但是,他更注重富贵贫贱对俗情之好恶进行反复拷问,最后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42 页8 寻求更重要的东西, 然后反过来

21、, 对俗情好恶进行节制和规驯。孔子也不逃避世俗的矛盾, 而是在世俗的矛盾中, 寻求可以超越矛盾的更高的原则,才成就了他的思想的深度。语录的前一节,是一番排比和对比, 句式上是排比的, 意义上是正反对比的,而将正反相合,则是孔子完整的思想。孔安国曰:“不以其道得富贵,则仁者不处。 ”将后文的“仁”牵合过来为补充,使文意明晰,前后关联。前人对“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中的“不以其道得之”,反复辩解,以为贫贱是人之所恶,不可云“得之” 。所以,何晏注曲为之解:“时有否泰,故君子履道而反贫贱,此则不以其道得之,虽是人之所恶,不可违而去之。”但是,这并没有圆通地解决人们 “若贫贱则安

22、有以其道得之者”的疑问。反不如朱熹笼统为说来得宏通:“不以其道得之,谓不当得而得之。然于富贵则不处,于贫贱则不去,君子之审富贵而安贫贱也如此。 ”刘宝楠则进一步解释仁者之所以能审富贵而安贫贱的原因, “盖仁者好恶,有节于内,故于富贵则审处之,于贫贱则安守之。 ”孔子曾和子贡谈论贫富之人, 如何可称的问题时, 主要探索的是“如何处富,如何处穷”的问题,这一章则主要探讨的是如何求得富贵、如何保留贫贱的问题。关键的问题是“以其道”与否,若然,则取富贵而去贫贱,若不然,则不取富,不弃贫,贫贱也是一种权利, 从这两个“不”字上,表现出了儒者的坚韧和耿介。于富贵贫贱之中,因其“道”高,所以其人自然格高。前

23、一节中虽然突出了“不以其道”的“其道”之严峻,但是,从前一节的总体上看,是泛论人之行事, 于富贵贫贱之间能 “以其道” 取舍,则为可称。但是,这个“其道”到底是有定指, 还是无定指, 并未名言。如谓有定指, 则定指为何?如谓无定指,则“其道”是随人而定, “其”字变成了不定代词。不同的人行事,各有不同的“道”,而其取舍之间,只就其各自的“道”进行判断即可。这样以来,这句话就显得不苟周密。 如果说“其道”是有定指,而前文中反复提到的 “不以其道” ,乃是一句“歇后”的讲法。那么,后文中明确提顿,所谓“其道”果为何物,就显得非常重要。然而,夫子并没有就“其道”而引入“仁” 。因为, “仁”之大旨,

24、又并非仅见于取舍贫富之际, 而是关乎君子立身成名之大节, 又贯穿乎君子平生的全部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42 页9 历之中。故而,夫子重起话头,着重阐明“仁”之重要。对人来说,富贵贫贱, 与欲相关,而仁,与名相关。富贵可求可欲, 名和仁,也可求可欲,前者是常人之俗识,后者才是君子之特识。所以,在求富贵还是求仁之间,找到了小人与君子的区别。皇侃疏:“人所以得他人呼我为君子者,政由我为仁道故耳。若舍去仁道,旁求富贵,则于何处更得成君子之名乎?”亦即,君子务名,则必须以仁为本。孔安国注解“恶乎成名”为“不得成名为君子

25、” 。朱熹的说法与此相同:“言君子所以为君子,以其仁也。若贪富贵而厌贫贱,则是自离其仁而无君子之实矣,何所成其名乎?”看来,凡人要有君子之名,则必须于仁德上求取。本来,君子乃是有地位的人,所谓处于“富与贵”的人,可是,经过孔子的一番发挥,君子之效,正在富贵之外,或在贫贱之中,关键是“仁” 。孔子的话是通过双重否定来说的,语气坚决。而随后的两句话,排比而来, “必于是”,语气截斩。刘宝楠将此联系“安仁” “利仁”条作了归纳:表记云: “子曰: 仁之难成久矣,唯君子能之。 ”故此文言仁,皆举君子也。仁既难成,故鲜能成名。君子知仁是美名,故终不去仁,所以能审处富贵,安守贫贱也。此君子,是“知者利仁”

26、也。“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者,邢疏: “言仁不可斯须去身,故君子无食顷违去仁道也。”案:终食之间,常境也;造次颠沛,变境也。君子处常境,无须臾之间违仁,故虽值变境,亦能依于仁行之,所以能审处富贵,安守贫贱也。此君子,是“仁者安仁”也。4、6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此一则语录是孔子深见世人明知仁之易行而不行所产生的一段感慨。是大失所望之时,无可奈何之言, 然而夫子立言, 又不肯以一时沮丧, 而大沮天下人心,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27、- - - - - - -第 9 页,共 42 页10 故而婉言,不云世间无此好仁行仁之人,而曰“我未见”,其中汲汲渴求,殷殷期待之意,令人动容。以否定主观的方式,达到否定客观的目的,然而,客观之情由又不可常为否定之态,故而否定自我。这是孔子的一种婉言方式。全文有三层否定,皆出一辙。 松阳讲义引庆源辅氏的话,说明这三层否定,不但具有同样的形式,而且还贯穿着一贯的内涵。:此章三言未见,而意实相承。初言成德之未见,次言用力之未见,末又言用力而力不足之未见。仔细分析,孔子其实说了四种“未见”的情况:第一,我未见好仁者。好人者,这是最高的一种境界,所以孔子说“好仁者,无以尚之”,孔安国曰: “无以尚之

28、,难复加也。”皇侃疏云: “尚,犹加胜也。言若好仁者,则为德之上无复德可加胜此也。”朱熹曰: “好仁者真知仁知仁之可好,故天下之物无以加之。”都指出了“好仁”之德的崇高。相比之下, “好仁”比“利仁”“强仁”要更真诚,更能出自本衷,所以更能体会仁之内涵。然而,“好仁者”希有而难见。孔子退而求其次,这就是第二,我未见恶不仁者。这里需要注意几点:首先,“里仁”章以上诸条内容,几乎都涉及了“好恶”的问题,从“好恶”中折射、思考仁之为德,看来是孔子的一个思路。 前一则从俗情之好恶看到, 富贵乃是人之所欲, 贫贱乃是人之所恶。这一则又在世俗中观察, 发现好仁者少, 恶不仁者亦少。 可见世情之沉重,仁德之

29、艰难。其次,“恶不仁”乃是“好仁”的否定命题,是“好仁”这一命题的反转,但是,从意义上看,“恶不仁”乃是“好仁”的让步,和“好仁”的“无以尚之”相比,乃是一种“求次”的要求。这种“恶不仁”的德性,在行为上主要体现为与“不仁”之事的对抗和斗争,所谓“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这种见解大概从汉人注解发明, 得到了后人的沿袭。 孔安国曰: “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言恶不仁者,能使不仁者不加非义于己,不如好仁者无以尚之为优。”刘宝楠甚至意解,以为“恶不仁者”就是所谓“利仁”和“强仁”者。最后,虽说“好仁”“恶不仁” 是让步求次的关系, 但是,正反对言的结构本身所具有的互补功能也明确地展开了“仁德”在好恶两个

30、方面所具有的功能性倾向。李氏论语箚记云:无以尚之者,好之至也。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恶之深也。 此如大学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42 页11 之“如好好色, 如恶恶臭” 盖求必得而后好之至, 务决去而后为恶之深。对这一种正反对言的结构功能陈述最为深透的,是论语经正录 所引用的刘念台的一段话:夫子既言好仁,又言恶不仁,一似复语。然所好者必合之所恶而后清,盖人心本有仁而无不仁, 而气拘物蔽之后, 不仁常伏于仁者之中, 至于仁不仁相为倚伏,而不仁者转足以胜仁,此时尤赖本心之明发而为好恶之正者,终自不爽其衡, 而吾固不

31、难力胜其决, 以全其有仁无不仁之体, 则圣学之全功于是乎在矣。若于此而又复自欺焉,好不能如好好色,恶不能如恶恶臭,亦终归于不仁而已。也就是说,好仁,乃就成圣的功能去说,恶不仁,乃就其杜绝不义的功能去说,分开说,则各明一义,两厢合和,则意义完足,所谓“所好者必合之所恶而后清” 。“恶不仁”者又不可得而见,则再退而求之次,即第三,求见一日用力于仁者。前一则语录有言,仁之为德,须臾不可委弃,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是为仁必须长期汲汲不懈。当这种行为又不可见,孔子就试图在为仁的“时间性”上进行压缩,压缩到他所能接受的最短的时间单位中去。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孔子在倡导仁德的时候, 提出了一种时间性的

32、考量办法, 赋予仁一种永久性的、或阶段性时间限度,永久性的仁,是终身自始至终为仁无失,然而这种情况基本上无人企及。阶段性的仁,难得如颜回,则可以做到三月不违仁。二是孔子对为仁的限度确立了一个“单位时间” ,那就是这里讲到的“一日”。一日就是平平常常的一天,它是构成人的生命的一个基本的时间单位,这个单位不是最小的,但是却是最自然而确实的, 最容易把握的,它的时间容量也最为合理适中, 不长,所以容易度过,不短,能够从容地做一些事情。而且,一天一天,不是人为的进行时间分割的结果,而是自然的时间变化的结果。因此,最容易被人们疏忽、忘记。如何在这样一个时间单位中尝试为仁,是圣人对世人的期待。这里面隐含着

33、一层意思,那就是“为仁”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它很可能就在某一个平凡的日子突然发生了,孔子说,我欲仁,则仁斯至矣,就是这个道理。朱熹曰: “为仁在己,欲之则是,而志之所至,气必至焉。故仁虽难能,而至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42 页12 亦易也。 ”其次, “为仁”也不怕时间短促,不怕没有连贯性,人有一日之仁,则这个人在这一天就值得称赞,这一天就值得称赞。说为仁容易, 乃是为仁不需外求, 只需内责。 这并不是说仁可以随随便便做到,为仁,在孔子看来,是要“用力”的,是要付出的。所以,它强调“用其力于仁” ,则是其人明

34、明白白了解仁为何物,并且有志向、有力量在某一日的范围之内,偶一为仁。而不是指某人盲目自为, 而其行事偶合于仁。 为仁的“主体性”需求和“主体性”投入,是最重要的。然而,这种一日行仁的事情,孔子同样感慨未之能见。于是,孔子反思,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不是仁德不可贵,也不是仁之难行,原因并不在外,而在人的主观内部。哦,行仁需要主体的需求和投入,要力,是世人力不足用吗?孔子答,非也。第四,行一日之仁而力不足者,我未知见也。仁之易为如此,不需外求。而未见行者, 非不能也, 实不为也。 在这里孔子肯定了每个人都有为仁的能力和意志力,这是他对人的信任。但是,有能力为仁却不为,他没有把原因归结为人的愚昧,说

35、是人不知仁之为德, 无以尚之。 而是将原因无奈地归结到人在向德归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 对俗情惰性和本能惰性的执拗。明知有利, 又明知有能力去做,却不去作努力,这是最害人事的一种劣性。如此看来,行一日之仁,凡人能为,尚且不为,何望其他。孔子在这一条语录中,用的是步步后退,层层剥损的办法,直到退无可退,损无可损, 只剩下世人难以狡辩藉口的穷辞,拷问出仁之不行的真正困难,在此不在彼。一日行仁而力不足, 我之未见。逼问得世人毫无遁词, 而孔子毕竟宽缓,再退让一步云, 可能的确有人行一日之人而无力,只是我自己限于耳目之见, 未能知之罢了。否定了自己,为世人留下了一方自处的天地。然而,恐怕没有几个人敢自

36、言,他自己就是行仁而力不足者,求得圣人谅解。4、7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党,孔安国曰:“类也。 ”这一则语录有四种理解: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42 页13 第一,考察别人的过错,要甄别其人之类,因为有些过错不是个人的原因,而是其人所属之类共有的, 如能因此而对其错谅解定夺,而不求全责备, 则为仁者之举。孔安国曰:“小人不能为君子之行,非小人之过,当恕而勿责之。观过,使贤愚各得其所,则为仁矣。 ”皇侃疏曰:过,犹失也。党,党类也。人之有失, 各有党类。小人不能为君子之行,则非小人之失也。

37、犹夫耕夫不能耕, 乃是其失,若不能书,则非耕夫之失也。若责之,当就其辈类责之也。第二,每个人都会犯错误, 无论是仁者, 还是不仁者,根据其人所犯的过错,就能之道其人的德性是仁,还是不仁。皇侃疏引用殷仲堪曰:“人之过失各由于性类之不同,直者以改邪为义,失在于寡恕;仁者以恻隐为诚,过在于容非。是以与仁同过,其仁可知。观过之义,将在于斯者。”程树德认为殷仲堪的理解,“当日认做别解,而不知即程子、尹氏所本”。至于程子、尹氏之说,见于朱熹集注 ,程子曰: “人之过也,各与其党,君子常失于厚,小人常失于薄。君子过于爱,小人过于忍。 ”尹氏曰:“于此观之,则人之仁不仁可知矣。 ”第三,人各有不同的类型, 而

38、不同的类型的人都有起弱点,因此也就会导致不同的过错,根据不同的过错,就能判断此人是怎样的一种人。所谓,因过而知人。 后汉书吴祐传曰: “掾以亲故,受芜秽之名,所谓观过斯知人矣。 ”“仁”作“人”。陆采冶城客论曰:“斯知仁矣”, “仁”是“人”字,与“宰我问井有仁焉”之“仁”皆以字音致误。这种理解就是将“仁”作“人”讲,同类的现象在论语中并不是没有,一定要说是字音致误,那倒也未必。第四,这种理解是对第二种理解的调整。因为,第二种理解认为观过,可知仁与不仁。而原文则只说观过“知仁” 。 四书辨疑: “经文止言斯知仁矣 ,未尝言知不仁也。 程子、尹氏,仁与不仁皆两言之。 若知其失于厚过于爱者为仁,以

39、此为斯知仁矣,故犹有说。至于知其失于薄过于忍者为不仁,则斯知仁矣,无可说也。 ”可见,即使为仁,也有不同的类型,因此,刘宝楠说:表记 :“子曰: 仁之难成久矣, 人人失其所好,故仁者之过易辞也。 ”注 : “辞,犹解说也。仁者恭俭,虽有过不甚矣。”明言仁道难成,仁者虽有过,不失其为仁也。又子曰: “仁有三,与仁同功而异情。与仁同功,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42 页14 其仁未可知也。与仁同过,然后其仁可知也。仁者安仁,智者利仁,畏罪者强仁。 ” 注云:“三谓安仁也,利仁也,强仁也。利仁、强仁,功虽与安仁者同,本

40、情则异。功者,人所贪也,过者,人所辟也。在过之中,非其本情者,或有悔者焉。”案, 表记此文,最足发明此章之意。无论是以过观仁, 还是以过观人, 都是夫子教人明世的一种智慧。 人孰无过,有过,对自己来说,需要“勿惮改”的勇气和“内自讼”的责任心,而对于身边的人来说, 需要一种“观过”的精神。按常人的思维来说, 他人之过, 与我无关,则我不闻不问, 如与我有关, 则往往令我气闷沮丧。 当此之时,孔子则告诫人们,考察其人之所以失误,则能知人。以此为据,推原其心。其人虽有失,或是仁者之过,则得一仁人为友。其人之过,或是好利而得,则其内心或有所陷,得失亦可略知。其次,观过知仁是孔子教人一种恕道。 松阳讲

41、义:学者读这章书,要知修己与观仁不同。 若论修己,则过是不可一毫有的。若有一毫过当处,虽出于慈祥恺恻,然非中正之道,亦是吾见识未到处,是吾检点未到处,皆是学问病痛,必须如芒刺在背,负罪引慝,省察克治,必去之而后已。所以夫子平日说“过则勿惮改”,说“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 ,而于欲寡其过之伯玉,不贰过之颜子,则叹赏之,何尝肯教人自恕?若论观人,则不如此。瑕瑜自不相掩,虽视以观由察安,考之之法极严,而待之之心甚恕。其党未分之前,可以过决之。其党既分之后,可以过谅之。此外,还有人将“人之过也,各与其党”理解为论过之时,为尊亲者讳,为亲党者讳,然后可谓“仁矣” 。这自是一段别解,或不与夫子本意相合。

42、孔子之所谓党,并未有褒贬之色,所以,前人将其理解为“类”,这是一个比较中性的解释。 而后代由于政治文化之变革, 党成为一个复杂的概念, 说某人有党,其中的褒贬寄寓就不一定单纯澄清。与党的涵义相类, 但比党稍显宽泛的概念还有“群”、有“社”等等。因此,人之言行,就其无主动意识的方面看,可以群分类聚,就其有主动意识的方面看,则可以结党结社。则言行之失,也就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42 页15 或多或少地带有各自群类党社的特色,观过而能知其群,则能知其人。而且,严格的党社对其成员的言行思想方面的控制、支配之力,又不是

43、一般意义上松散人群所“各与其党” 所能比,其“党性”之强,则又非孔子作如是发明时所能预料。这一则语录中的观仁之法,知其人而论其群,与孟子所说的知人论世之理,有相关之处。虽然人各有其群, “各与其党”,但轻言其人之党,甚至强言其人之党,亦属不仁。48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朝, 尔雅释诂: “朝,早也。” 说文解字: “朝,旦也。”夕, 说文解字: “莫也,从月半见。”这一则语录是解说人生一种无憾境界的得来。而人的一生, 最大的无憾, 就是死而无憾。无憾,便是心安,满足自得的状态。然而,如何才能得到这种死而无憾的满足感呢?孔子说,关键是“闻道” 。 “闻道”可以让人的生命获得最根本的满足,因此

44、,才可以死而无憾。可见, “闻道”对生命的满足是如此的彻底,彻底到可以让人无怨无悔地放弃生命。生命,从物理的角度来说, 是以时间为标准的,没有时间,就意味着没有生命。孔子的话,揭示出生命的另一个内涵,那就是“闻道” 。当人有了“闻道”的经历,就有了另一种更深的生命体验,于是,时间性的生命感,就丧失了意义,或者说,时间对于生命的表达力就失效了。或者说, “闻道”与否决定了生命的时间内涵是否具有意义。因为,生命是否无憾,不在生命之久暂, 而在是否闻道。 “朝闻道,夕死可矣”,这里面有对时间的表达。朱熹曰: “朝夕,所以甚言其时之近。”刘宝楠曰: “朝夕言时至近, 不踰一日也。”一日闻道,刹那间使得

45、生命优入圣域。闻道一日,竟能超过昧道千年的生命。朱熹在论语或问中云: “若人而不闻道,则生亦枉生,死亦枉死。”又云:圣人非欲人闻道而必死, 但深言道之不可不闻耳。 将此二句反之曰: 人一生而不闻道,虽长生亦何为。而然, “闻道”又当如何理解,又有不同说法:第一,何晏曰:“言将至死,不闻世之有道也。 ”把“闻道”的“道”解释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42 页16 “世有道”。这种理解似乎显得牵强,所以后人多不认同。第二,皇侃疏引用栾肇云:“道所以济民,圣人存身,为行道也。济民以道,非以济身也。故云诚令道朝闻于世,

46、虽夕死可也。伤道不行,且明己忧世不为身也。 ”这里,把“朝闻道”解释为“令道朝闻于世” ,似乎理解“闻道”是使动用法,以人弘道的意思。这种解释也不甚通便。第三,朱熹云:“道者,事物当然之理。苟得闻之,则生顺死安,无复遗恨矣。 ”这种理解,除了对“道”的解释具有理学的色彩之外,应该说得其本旨。朱子语类中对此又有发挥: “若知得真实,必能信之笃,守之固。幸而未死,可以充其所知,为圣为贤。万一即死,则亦不至昏昧一生如禽兽然。是以为人必以闻道为贵焉。”刘宝楠守汉学,但对集解所注并不盲从。他对这一条的解释遵循朱熹的思路,只是没有把道理解为理学之道罢了:“闻道”者,古先圣王君子之道,已得闻之也。闻道而不遽

47、死,则循习讽诵,将为德性之助。若不幸而朝闻夕死,是虽中道而废,其贤于无闻也远甚,故曰“可矣”。第四,以上解释,重点是“闻道” ,还有一种解释是针对“夕死”而言的,认为“夕死”并不是不幸的平常死亡, 而是成仁取义的死亡, 是殉道。黄式三后案认为,“此言以身殉道也。朝闻当行道,夕以死赴之,无苟安,无姑待,成仁取义,勇决可嘉。”“闻道”虽可使死而无憾,但是,闻道的确不必死。孔子的话,将闻道与死亡联系起来, 人们也就可能从闻道中求取死亡之理,黄式三的解释, 亦有可通之处,因为他看到了闻道之后的使命是行道,而行道的艰难又非常事可比,行道之时,死身陨命,在所不惜。非但行道不易,闻道亦有大难。道之难闻,也有

48、死身陨命之事。闻道之难,盖有两端。其一,道之难觅、难知、难解。刘宝楠说道是先王君子之道,也就是儒家所讲的道,似乎有一个明明白白的“道”在那里,学者只要去认知一下就可以了,然而,要知得深刻,信得明白,才算是的的确确地闻道。平白无故地闻而信之,世间恐怕难以找到这样的事情。朱熹说道是“事物当然之理”,似乎也有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42 页17 一个明明白白的道理在那里, 学者只要去认知一下即可。 其实,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从朱熹的思想来看,事物之理,有天理,有万物之理,理一而分殊,要识得天理,就需要格物致知,穷尽万端

49、,而后归于大要。如此以来,辛劳困苦,亦有万端,死身陨命,恐怕也难以尽免。杨伯峻讲闻道解为获得“真理”,真理之得,也不简单,献身于探索真理,也近于闻道夕死。其二,所谓“闻道”既不可顿闻,又不可尽闻,乃是随着探索的加深、人生的变化而不断提升的,因此,闻道是求知的结果,至少是阶段性结果。只要求知不辍,谁也不敢说已经尽闻其道,其道至此而不变。道,是人们不断探索而又不可一步获知的内容。“闻道”既然成为一个难以尽现的理想,那么“朝闻道,夕死可矣” ,就是一种悲壮的闻道经历, 为闻道而不舍不弃的奋斗人生。孔子的话,就是鼓励后世学者, 不要畏惧闻道之难, 也不要为闻道之结果所困扰, 要有终生求道,无怨无悔的精

50、神,因此而牺牲自我,也再所不惜。此外, “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朝夕”是对时间的假设,对于学者来说,每一天都可能是闻道的一天,就应该珍惜机会,一心向学。闻道不分先后迟早,只要在有限的人生中,能一朝闻道,就是善莫大焉的事情。因此,这句话也拿来鼓励那些失途之人,一朝反正,则与人更始,余过尽废。4、9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议, 说文解字: “议,语也。” 尔雅释诂: “议,言也。”里仁章主要是论仁,而孔子论仁时,经常将仁与好恶、荣耻问题联系起来。这一条语录就是讨论士之荣耻。 所谓荣耻感,就是一种道德感, 又是一种是非观。世间之事,有是有非,是者为荣,非者为耻。后来,孟子在此基

51、础上提出了人皆有是非之心,羞恶之心的论断。然而,何者为是为荣,何者为非为耻,又往往为世俗风气所熏染,使人反以荣为耻,以耻为荣。荣耻易位,则迷失歧途。孔子在这里主要讨论了士应当以何为荣,以何为耻的问题。 在孔子看来, 士之所以为贵,乃在于士之所求,乃在于道,非此不足以荣士人之身,非此不足以成士人之德。反过来,士之所以为荣者,乃在于以道为志,而士之所以为耻者,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42 页18 乃在于道之不修。除此之外,皆不足虑。皇侃疏引用李充云:“贵形之内者,则忘其形骸之外矣。是以昔之有道者有为者,乃使家人忘其

52、贫,王公忘其荣,而况于衣食也。”士所追求的道, 看来和贫富贵贱无涉。 然而,有的士人,虽然有向道的志愿,但是,不能忘却俗念。困扰其志的,不是道之得失,而是衣食朴陋。这种人对研修道业的态度和意志, 都显得不足,志道的境界毕竟不高, 容易受到俗念的拖累,而产生动摇, 要么半途而废, 要么所得甚为卑下。 所以,孔子不取。朱熹注解云:“心欲求道, 而以口体之奉不若人为耻, 其识趣之卑陋甚矣, 何足与议于道哉!”孔子所说的“恶衣恶食”其实仅是举例而已,用它来代指那些于求道相违的、无谓的、生活中的细端讲求。朱熹的注解,不失夫子寄寓。由此可见,人之志虑甚大,而不能尽去俗识者,往往不足成事。因此,一个人一生的

53、修养,不仅要尽力树立宏迈的志向,而且要尽力克服最为卑下的思虑,因为,最后败事或阻碍个人发展的,可能正是那最不起眼的, 内心最为隐秘的一段难免的俗念。4、10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这一条语录有三种相关的解释,其解释所以有所分歧,主要是对“适”“莫”二字的理解又所不同。第一,陆德明经典释文曰: “适,郑作敌。莫,郑作慕,无所贪慕也。”刘宝楠正义认同此说: “无适无莫,义之于比,是言好恶得其正也。”俞樾对此又有所引发:此章大旨郑读得之。敌之言相当也,相当则有相触迕之意,故方言:“适,牾也。”郭璞注曰:“相触迕也。”无适之适,当从此义,言君子之于天下无所适迕,无所贪慕,惟义

54、是亲而已。第二种解释大概是从第一种解释引申而来的,皇侃疏引范宁云:“适莫,犹厚薄也。比,亲也。君子与小人没有偏颇厚薄,惟仁义之亲也。” 论语稽求篇认同此说: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8 页,共 42 页19 适莫与比皆指用情言。 适者,厚也,亲也。莫者,薄也,漠然也。比者,密也,和也。当情为和, 过情为密,此皆字义之有据者。 若曰君子之于天下,何厚何薄何亲何疏,惟义之所在与相比焉。第三种解释实际又是一层引申,朱熹曰: “适,专主也。莫,不肯也。比,从也。 ”适莫,似乎是是非平判的意思,无适无莫,即无所是,又无所非,惟义是从。

55、以上三种解释,大抵相通,怨慕,薄厚,是非,都不过是表达一种简择取舍的意志。刘宝楠认为郑注是就事而言,而皇疏所引范氏之意,是就人而言。看来亦无太大出入,是指人还是指事,并没有太多必要进行辨析。原文“君子之于天下也” ,应当包括人、事两个方面。“天下”一词,其义至大。 但仔细体会“君子之于天下” 一句,似乎“天下”是指君子自身以外的至大无外的空间,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君子又必然在“天下”之中。因此,人与天下的关系,似乎就是在一个共有的、同一的空间之内,自我与自我之外的空间所构成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关系。自我与天下,既有联系,则难免利害好恶。然而天下之大,又大大超越于自我之外,有无限浩淼而

56、与我无涉之处,因此,也难免无所关心。也就是说,对于某一个人, 天下是如此的近切, 近到了你必须关注它的程度,天下又是如此的辽远,远到了你可以对它不闻不问。那么,君子应当如何应对天下之事呢?夫子供了一种具有启发意义的原则, 那就是通过一种道义的客观性原则来决定自身于外在空间的关系。这个道义的客观性,就是“无适无莫,义之与比”的原则。君子最重要的美德就是去俗归义,而儒家讲的义又在世俗社会之中,那么如何辨析俗与义之间的关系与分寸,就是儒家所谓的智慧。有适,有莫,就是一种世俗的主观好恶, 这种好恶的根据就是主观性原则。而孔子讲的君子, 并不是没有好恶,而是在好恶上寻求正当性,这种正当性就是“义”。义之

57、所是,则从之,义之所非,则不从。411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9 页,共 42 页20 土, 尔雅释言: “土,田也。” 说文解字: “土,地之吐生万物者也。 ”惠,包咸曰:“惠,恩惠。” 说文解字: “惠,仁也。”这一条语录论君子小人之别,然而君子小人,又有两义,互不相同。其一,君子指君主,小人指臣民,上下两句之间是条件关系。据此,这一条语录是讨论为政之事的。皇侃疏云:又一说云: “君子者,人君也。小人者,民下也。上之化下,如风靡草。君若化民安德,则民下安其土,所以不迁也。

58、人君若安于刑辟,则民下怀利惠也。 ”李充云:“凡言君子者,德足轨物,义兼君人,不唯独善而已也。言小人者,向化从风,博达下民,不但反是之谓也。故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也。此言君导之以德, 则民安其居而乐其俗, 邻国相望而不相与往来,化之至也。”俞樾也赞同此说:“君子,谓在上者,小人,谓民也。怀者,归也。 ”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言君子归于德,则小人各归其乡土。” “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言君子归于刑,则小人归于他国慈惠之君。 ”刘宝楠正义虽没有直接说君子就是君主, 但是, 也认为君子乃是统治者之属,曰: “君子自治以治人者也,小人待治于人者也。”于是,这一条的解释也就有了惠政养民的意思。其二,

59、君子指有德之人,小人指无德之人。这便是君子小人通常的意思。那么,到底如何理解这四个对比性“怀”呢?其一,孔安国曰:“怀,安也。”也就是说,君子安于德,怀刑,孔安国曰:“安于法也”,而小人安土,孔安国曰: “怀土,重迁也。”所谓安,就是谨守专一且从中获得满足,而心无旁骛的意思。君子以修德为本业,崇德为荣,除此以外,别无奢求,所谓求仁得仁,是故曰安。同时,明习法度,谨守不失,免于行戮,则荣身保德。小人则从事于耕殖田土,日久方见土功,且于日常积累中熟悉土性土宜,调整农业生产之习俗,养成风气。安宅立舍,父子相保,邻里之间,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60、- - -第 20 页,共 42 页21 结成群社,则民情好静,安土重迁。所谓怀惠,就是安于恩泽,天与之有恩,则感天,地与之有恩,则感地,人与之有恩,则感人,有惠利而能养其身,则民心安,民情安。其二,朱熹曰: “怀,思念也。”这是怀的常训, 尔雅释诂: “怀,思也。 ”说文解字: “怀,思念也。”当是朱注之所本。也就是说,君子常思德,思刑。“怀德,谓存其故有之善” 。 “怀刑,谓畏法”。因为朱熹认为,人性中有得之于天理的一种善,乃是人应当细心守护,努力成全的东西。在这个东西上用力,则是“思”之“存”之的功夫。而人性中也有一种催人为恶的欲望,人当努力克制驯服,最终尽弃其恶而归善。在这一过程中,约

61、之以礼,准之以法,是去恶从善所必须的途经,故而君子怀刑畏法。不畏法,则人欲流行,泛滥而难治矣。至于小人则怀土怀惠,“怀土,谓溺其所安之处” , “怀惠,谓贪利。”乃在于小人无大志,不免于俗情利欲, 故而外为物牵, 内为己扰,以此萦怀,反复不宁。所谓“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间而已矣。 ”这里所说的君子如何,小人如何,似乎是从“实然”的角度上陈述君子小人之所以分别的事实情况。 表现出对君子的重视和对小人的关怀。其实,这里也是从“应然”的角度上说的,也就是说,孔子认为君子应当如此,小人应当如此。乃是对不同人群应当努力经营的本业、本志进行的划分和警示。 表面上看, 君子应当怀德,怀刑,乃是一种美德,

62、值得称赞,所以,用“应当”二子,看来是符合句子之意的。而小人怀土,怀惠,似乎并不是一种可称的美德,孔子似乎也没有从小人“应当”怀土、怀惠的角度上去说。实际上,在孔子的时代,小人君子对言,小人乃是指在下者, 君子乃是指在上者, 上下皆须务本, 在上者以德为本,在下者以所从之业为本,在上者治人,在下者治于人。所以,君子安于德刑,而小人安于所业所居,怀惠而向化。如此看来,小人能“怀土”“怀惠” ,也是十分难得的民情民心了。按照这样的理解,孔子的话就有一定的勉励的意思。此外,孔子往往将君子小人对言,然而辨析其理,实际上也是孔子“辩证”的一种思维方法。 从这种二元相对的思辩中, 进一步放大、 显现两种基

63、本的人文态势,这又是孔子的思想能够深化传统思维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他属于思维的方法、观察的方法的革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1 页,共 42 页22 4、12 放于利而行,多怨。这一条语录是对逐利者的一番警示,既针对君子,又针对小人,凡人逐利,无不获怨。己不怨人,则必为人所怨。古人以为,天下之利,生自天下之物,天下之物,乃自天地而生。人不能使天地生物,亦不能使天地害物,天地生物,人不得间焉。人之于物,不生不育,取之而已。己能取物,便谓己能生物,物既己生,则为己有,则据之而不疑。如此取而不辍,据而不施,曰富曰肥,而不为人所

64、怨者几稀。为人所怨,而又不服其所怨,则反而怨人,如此相怨相猜,情不得通,物不得平,则祸患滋焉。物不生于人力,而生于天地,在古代农业社会,尤为显著。而在当今工业社会,似有变革。实则仔细推原,当今之生产,乃取物之特巧者,夺物之特豪者。其所谓工业者,制物而不生物,物之所生,唯天与地耳。制物者,以物为己有而聚富,执天下之命,胁迫世人从其彀中。世人交相施怨,大抵多出于此。人类之于物利,其所能所行,不外乎大其利而分之,本无能于生物生利。能知己分,能知利本,则为利为物,方有公心。能以公心取物分利,则为利而无害也。“放于利而行”,就是逐利而行。孔安国注曰: “放,依也。每事依利而行。 ”朱熹曰: “放,依也。

65、” 汉书公孙宏引此,颜师古注曰: “放,纵也。”所谓“放于利而行”,就是面对利益,纵欲放行,不知拘检。在上者为君子, 本当以修德为本, 但因其有渔利之便, 于是便往往求利而忘德。所以,刘宝楠正义认为这一条“为在位好利者箴也”。君子喻德为贵,逐利为贱,则能让利于人,小人喻利,得利而有怀惠感戴之心,则上下相安。君子逐利,则必以聚敛盘剥为能,小人陷于贫困,则必有怨心。刘宝楠云:“在上位者宜知重义,不与民争利也。若在上者放利而行,利壅于上,民困于下。”则“民夺怨之也。”并引用荀子大略云:义胜利者为治世, 利克义者为乱世。 上重义则义克利, 上重利则利克义。故天子不言多少,诸侯不言利害,大夫不言得丧,士

66、不言通货财。有国之君不息牛羊,错质之臣不息鸡豚,冢宰不修币,大夫不为场园。从士以上皆羞利而不与民争业,乐分施而耻积藏。然故民不困财,贫窭者有所窜其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2 页,共 42 页23 除了在上者不能与下争利外, 在下者分利之时, 亦不能纵心贪求。 执其权者,需要分利有方,各得其所。聚民从业,执方分利,乃是为政者一大要务。作为获利者,也能自安其分,临得思义,不可妄求。有一妄求自利者,必然损人害群,人心效尤,钻营投机。彼此交相欺诈,怨从中生矣。当今社会,就是彼此放利而行,上下生怨之时。四书训义云:放于利者,豫拟

67、一利以为准,因是而或行或止,必期便于己而有获者,乃为之曲折以求其必遂, 则己之益,人之损,己之得,人之失,虽假为之名,巧为之术,人既身受其伤,未有能淡然相忘者焉。激之而气不可抑,相制相挟而机不可测, 则无所往而不得怨焉。 实自此始也。 故君子欲静天下之争以返人心于和平,无他,以义裁利而已矣。朱熹曰: “凡事只认己有便宜处做, 便不恤他人,所以多怨。”这话说得切直,利不在大小,占一便宜,有时未必就直接损害他人,但没有推恩分利,谦让恤人的心思,也让人生怨。怨亦不在大小,有怨则不能心服,彼此日渐阻隔而无亲和之分。自以为得计,实不知亏善。4、13 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这一则语

68、录讨论礼让, 认为礼让是治国之义方。 能以礼让治国, 则易行而国治。何晏曰:“何有者,言不难也。”朱熹曰:“何有,言不难也。有礼之实以为国,则何难之有。”不能以礼让为国,于礼无损,徒为虚设而已,而于国之治乱,则难言。包咸曰:“如礼何者,言不能用礼也。 ”朱熹曰:“其礼文虽具,亦且无如之何矣,而况于为国乎?”礼,是治国的制度和法则, 让,是是一种德性, 是礼的基本精神和原则。左传襄公十三年: “君子曰:让,礼之主也。 ”孔子一般情况下讲到礼,都是兼有礼之实义的,不会单就礼为虚文形式而言礼。所以,在这条语录中,他本可以将这个意思讲成 “能以礼为国”“不能以礼为国” 云云,不必兼举“礼让” 。但是,

69、他没有这么做,而是既言礼,又言让,双举并出,表明一种强调之意,表明一种周详之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3 页,共 42 页24 为什么以礼让治国会有这么大的效用呢?这牵涉到中国古代古老的政治观念。中国古人大概是在遵循一种最自然的政治思路,他们认为,治国为政的关键,在于国之治乱,而不在贫富强弱。或许他们觉得,国治,则民安,民安则业兴,业兴则民富,民富则人众,人众则国强。反之,则国乱,则民离,民离则业废,业废则民困,民困则人寡,人寡则国弱。所以,只需虑其始,而不必虑其终,虑其本,而不必虑其末。那么,国之治乱,根本何在?古人认

70、为,民争则有暴行,不争则有让心,暴则乱,让则安。于是,让作为一种德性,显得十分可贵。它可以让人安分守己,谦退含容,人性敦厚,长治久安。这一点,似乎在儒家、道家的学说中,都是认同的。那么,如何培养让的德性,并在日常生活中施行让的美行呢?儒家认为,就要施行“礼”,通过礼来养成让德。也就是说,要按照一定的原则、方法去让。这种让,从根本上来所,首先应该表现在让德、让利两个方面。具体来说,下让上以德,上让下以利,在上者,要让利于下,在下者,让有德者居上,使贤者因德而获位, 小人怀惠而得利。 从这个角度来说, 这一条语录和前两条语录的意思是相关的。都是强调,君子具德以居上,小人安利以居下,上下不可相欺相蒙

71、。 左传襄公十三年 :君子尚能而让其下,小人农力以事其上,是以上下有力,而谗慝黜远,由不争也,谓之懿德。及其乱也,君子称其功以加小人,小人伐其技以凭君子,是以上下无礼, 乱虐并生, 由争善也, 谓之昏德。国家之敝, 恒必由之。当然,以礼让治国,也有助于人性的教化。 礼记礼运云:“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人心化,则易为治。而且,以礼让治国,是要统治者带头表率。其自身能行礼让,则礼让行矣,国治矣,其自身不能行礼让,而欲人行之,则何谓“以礼让治国”。4、14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此则语录讨论君子之“患” 。君子之患,在内而

72、不在外,在己而不在物,患己之无实,而不患己之无名。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4 页,共 42 页25 位,爵位禄次之类, 乃是世人逐利逐名者汲汲贪求之物,不得时,患其不得,既得时,患其失之,患得患失,则无暇自顾其德,日日以结权邀宠为事,企图自固其位。其所重者,在禄位之“得”否,而不在何以居之。禄位或可得之以欺妄之行,而必不能以无德居之。所以,君子之所忧患,不在于得位与否,而在于是否有居位之德。朱熹曰“所以立乎其位者”。既不欺物,又不枉己, 德与位称, 行与禄称, 如此方能取信, 方能长久, 所谓“立”于位也。否则,能得其位,

73、而不由其德, 则是窃位,窃位者岂能长久, 其倾覆可旋踵而待,不可谓之“立”于位也。名为宾,而实为主,名为实之验,有实者名归。人以名为美,或以求名为求实,故知名之可贵, 而不知有名实不相副者。 若无其实,而骤得大名, 实为不祥,此君子之所患也。“不患莫己知, 求为可知也”,就是说,不求虚名,而求其实也,求为可知之德也。包咸曰: “求善道而学行之,则人知己。 ”由此可见,君子务德,君子务本。名利之末,不必己求,有本之者,其末必从。况且,名与位,有不可求而得者,有得而不必求者,得与不得,机关难测,是以君子不求。德之为贵,乃是君子所务,不求不得,故君子必求之不殆。孔子此言,乃是教导学者从容于名位,而汲

74、汲于德行。端正心意,知本守要,怀德而安,不为利动,不为物沮。刘宝楠引荀子非十二子篇云:君子能为可贵,而不能使人必贵己;能为可信,不能使人必信己;能为可用,不能使人必用己。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是以不诱于誉,不恐于诽,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为物倾侧,夫是之谓诚君子。4、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曾子是孔子晚年时的弟子, 少孔子四十余岁。 当孔子卒时, 曾子将在而立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5 页,共 42 页26

75、 年。这一条语录是孔子向曾子提示自己一生学问之大旨,而曾子也能随即意会夫子之所云,可见,其修习已深,不会是初入孔门。由此可以推测,这应当是孔子晚年时的事迹,当此之时,孔子有意将其学说返约,提顿出了“一以贯之”的至要之说。从整个语录的意思来看, 孔子说己道一以贯之, 曾子深悟不疑, 而门人有不能洞晓其中深意的,向曾子询问,曾子将夫子之道,归纳为“忠恕”二字,揭示出孔子所谓“一以贯之”的具体含义。也就是说,这一条语录告诉我们,孔子的思想核心,就是“忠恕” 。然而,引起讨论和疑义的,乃是这一“对话”的表达方式。整个语录可以分为上下两个层次,两段对话,前后相连,但又有起承转合。第一个层次是孔子和曾子之

76、间的对话。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但并没有直接说破,所谓“一以贯之”者云何。可是,曾子似乎已经了悟夫子之道的核心,不待说破,显得非常默契。这就在感觉上将夫子之道渲染成一个高深玄奥的境界,而又将曾子的入道程度反映出来。从后文的内容知道,当孔子与曾子交谈时,并有其他门人在场,而孔子并不将“吾道一以贯之”的话向其他门人所谓“二三子”者提起,反而直呼“参乎!吾道一以贯之”,在众人中,仅将此义和曾子讨论。其他门人与闻孔子、曾子的谈话,但似乎的确没有了解其中的奥义, 反过来证明了曾子的确突出于他人,而他独为夫子所倚重,是有原因的。从这个意义上说, 第一层次的对话, 可谓言约而旨远。 尤其是没有被说破的地方,必

77、要的语言信息被歇置、空缺的地方,它没有阻碍交谈者双方的交流,而极大地阻碍了第三者的阅读。 显示了“对话体” 的表达方式所具有的二重结构之间的不平衡性。所谓对话体的二重结构,也就是说对话的信息,是在“话里”和“话外”两个层面里存在的, 所谓话里, 仅指具有独特关系的对话双所构成的语意关系,而话外,则是指对“对话”活动及其内容从第三者的角度,进行第二次理解所构成的语意关系。 具体到这一条语录来说, 孔子和曾子构成话里关系, 而其他门人和读者,对夫子、曾子的对话活动的旁听、阅读,构成话外关系。以往的学者认为,曾子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 他和子贡、颜回等因为秀出于一般,才往往得闻孔子之深教, 其他门

78、人不能登堂入室, 所以得闻其下, 而不能与闻其上。于是,就以这一条语录为例来证明, 众人一起听到孔子所谓 “吾道一以贯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6 页,共 42 页27 的话,而只有曾子“唯唯” ,且不待孔子深言,其他人却不得要领。这种理解就将曾子和其他门人放置在同一个对话角色的位置上,实际上是不大妥帖的。于是,关于“门人”,就产生了一种辩解。有人认为,这里所谓的“门人”,不是孔子门人,乃是曾子的门人。邢疏曰: “门人,曾子弟子也。”朱彝尊曝书亭集引欧阳子的观点,认为“受业者为弟子,受业于弟子者为门人”。 四书拾遗也似乎

79、赞同此说。而刘宝楠,金鹗求古录和程树德先生,似乎并不主张如此。之所以会存在辨析门人究竟为何人之弟子的必要,乃是因为辨析“对话”之人物关系及其语意关系的需要。第二层对话, 乃是曾子和门人之间发生的。 这一层对话是第一层对话的延续和发展,因为话题是延续的。其中的变化是,对话的场景不同了;对话的角色关系和语意关系不同了。“子出” ,就是孔子离开了,宣告了第一层对话的结束。余下的人重新构成了对话关系。 而且,重新构成的对话关系, 在场景上仅仅存在着一重“话里”结构。作为可能存在的话外结构的旁观者孔子,是退场了的。他的不在场,使得对话的复杂性降低,对话在“语意”上的权威性降低。此时,新的对话关系在语意上

80、的权威性,将由对话的主要角色曾子来承担。门人听到孔子、曾子的对话而不明,故而有问,“何谓也”?按说,孔子和曾子对话,孔子之所言,曾子之所悟,两厢契合,本无疑虑。作为师生之间的对话,已经结束。作为孔子之学的核心, 所谓“吾道”者,本身不存在演绎的可能。因为,曾孔二人的心领神会,取消了彼此之间进行语言演绎的必要。但是,作为对话,这一层关键的信息, 可以在传播过程中, 通过角色的转换进行演绎。 因此,门人之问,是这一条语录得以发展的关键环节。因为它一方面实现了对话关系的扩展,另一方面又通过情节的需要,凸现出一个义理性的问题,需要展开讨论。这就将第二层对话和第一层对话联系起来了,而且,将第二层对话作为

81、第一层对话的注解和阐释。因为,曾子和孔子的对话,在第一层中的表现是完美的,是默契的。又因为第一层对话关系中对关键信息采取了阙置的策略,引起了处于话外结构的“门人”角色的疑惑。这样以来,通过第二层对话,将阙置的关键信息进行补足和点化。 如此以来, 通过具有戏剧性的情节效果,将思想探讨的层脉关系进行叙事化的合理演绎。 反过来,又通过发展性的情结, 突出重要信息的获得过程。将关键信息, 在提示阙置探问点破的叙事结构中,进行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7 页,共 42 页28 调。将对话的全文, 看作是一种思想阐发的全过程。让读者在

82、疑问思索解悟回味中,加深对关键信息的理解。因此,关键信息本身,在对话中既有主题性功能,又有线索性功能,同时,又有启发性和概括性的功能。而将关键信息在对话结束时,一语道破,既富有趣味性的满足感,又在语意上返照回摄,将前文的全部对话策略,凝聚起来。然而,因为“忠恕”是夫子之道的核心,并不是孔子的夫子自道,而是出于曾子的体悟。这是否与孔子思想的实际状况相符,在一些人看来,是值得思考的。值得怀疑的不是曾子对孔子 “吾道一以贯之” 深意的理解, 而是曾子和门人的对话机制本身的特殊性。 四书辨疑云:东坡以为一以贯之难言也,非门人之所及,故告之以忠恕。又杨龟山、游定夫,亲受说于程子,亦不免其为疑,皆以忠恕为

83、姑应门人之语。王滹南辨惑惟取东坡、杨、游之说为正,予与滹南意同。盖当时问者,必非曾门高弟子,曾子以其未可以语一贯之详,故以违道不远之忠恕答之也。四书诠义以为:夫非从事于忠恕者其积力久, 几于会通, 则未易知一贯。 故曾子之告门人也,则借学者忠恕之事, 以著名夫子之道。 第一贯之旨, 非言语所易形容,而忠恕功夫,则学者所当从事,故姑即此以明之。使其于忠恕而力行之焉,则一贯之道,亦不待外求而可以循至矣。前者认为门人境界未至, 不足以明了一以贯之的意思, 后者认为一以贯之的意思,不在言语理解层面,而是力行不辍,循序而至的自然体会,无需费辞与之阐述。总之,这些理解都认为, 当曾子和门人组成新的对话关系

84、以后,受到话里因素的影响,曾子无法将他与夫子对话时的核心意思,转述给门人弟子,于是,采取了一种便捷从权的方便法门。这样以来, “忠恕”二字,是否能够作为“吾道一以贯之”的原旨注解,反倒成了未必之辞。似乎在“忠恕”之外,别有所谓“一以贯之”之真谛。当此之时,前文对关键信息的阙置, 场景转换过程中孔子的出场, 使得曾子所说的“忠恕”二字,难以获得权威的认可,又缺乏必要的印证。于是,疑义生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8 页,共 42 页29 焉,又无从置辩。宋代以后,理学家根据中庸之学提出,所谓一以贯之者,乃是诚,万物皆备,而忠恕者

85、,尽己及物之道,特“学者”之诚,故为门人明确说出,示以为学之门径。 集注云: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 而已矣者,竭尽而无余之辞也。 夫子之一理,浑然而泛应曲当,譬则天地之至诚无息,而万物各得其所也。自此之外,固无余法,而亦无待于推矣。曾子有见于此,而难言之,故借学者尽己推己之目,以著名之,欲人之易晓也。盖至诚无息者,道之体也,万殊之所以一本也。万物各得其所者,道之用也,一本之所以万殊也。以此观之,一以贯之之实可见矣。真德秀也说:天地与圣人只是一诚, 天地只一诚而万物自然各遂其生,圣人只一诚而万物自然各当乎理,学者未到此地位,且须尽忠恕。诚是自然之忠恕,忠恕是着力之诚, 孔子告曾子以一贯, 本是

86、言诚,曾子恐门人未知, 故将下一等,告以忠恕,要之,忠恕尽处是诚。全祖望云:一贯之说,不须注疏,但读中庸便是注疏。一者,诚也。天地一诚而已矣,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学者之一以贯之也。遭到怀疑的, 毕竟是曾子的话, 而曾子对孔子所谓 “一以贯之”之意的理解,学者们更加信从相传为曾子、 子思一派独得之心法者 中庸 ,于是,以中庸之理牵合“忠恕”之说,可谓入室操戈。相对而言,曾子的话可以置疑, 孔子的话似乎就不可置疑。 而在这一条语录中,孔子所说的“吾道一以贯之”到底指什么,似乎只是问题的一面,而更重要的一面,则是孔子之道可以“一以贯之”的归约之法,显示了深

87、刻的哲学思维。而提顿出这一点的,当是王弼。何晏集解中,对此一条语录,无甚注解,而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9 页,共 42 页30 皇侃疏云:“道者,孔子之道也。贯,犹统也。譬如以绳穿物,有贯统也。孔子语曾子曰,吾教化之道,唯用一道以贯统天下万理也。”又引王弼云:贯,犹统也。夫事有归,理有会。故得其归,事虽殷大,可以一名举,总其会,理虽博,可以至约穷也。譬犹以君御民,执一统众之道也。又云:忠者,情之尽也。恕者,反情以同物者也。 未有反诸其身而不得物之情,未有能全其恕而不尽理之极也。能尽理极,则无物不统。极不可二,故谓之一也。

88、推身统物,穷类适尽,一言而可终身行者,其唯恕也。朱熹用此发挥了自己的理学思想。其说分为两个方面:其一,圣人之心,浑然只是天理,以此理应万事,则为一以贯之。 朱子语类云:“一以贯之,犹言以一心应万事。” 集注云:圣人之心,浑然天理,而泛应曲当,用各不同。曾子于其用处,盖已随事精察而力行之,但未知其体之一尔。夫子知其真积力久,将有所得,是以呼而告之。其二,又用此“一以贯之”之理说“理一分殊” 。 “曾子知万事各有一理,而未知万理本乎一理,故圣人指一语之。 ”清人不重义理,对王弼、朱熹之说,不以为然,而以训诂为本,以为“一以贯之”者,本非体用之说,而是“吾道皆见于行事”之说,又对曾子的话,深信不疑。

89、以为曾子提出的“忠恕” ,正是夫子所重于行的要点所在。王念孙广雅疏证根据尔雅“贯,事也”的说法,提出“一以贯之即一以行之也”。阮元研经室集云:孔子呼曾子告之曰 “吾道一以贯之”,此言孔子之道, 皆于行事见之也,非徒以文学为教也。一与壹同,一以贯之,犹言壹是皆以行事为教也。弟子不知所行为何道,故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深信夫子所谓“吾道一以贯之” ,又深信曾子所谓“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并将两厢融合,以求圆通之说,莫过于焦循雕菰楼集结合孔子谓子贡“女以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0 页,共 42 页31 予为多学而识之者

90、与” ,曰: “然,非与。”曰: “非也,予一以贯之”一段语录,从学者求知而不能尽知天下之事,穷他人之智,必尽己力,又恕众情,以通天下之智,来理解此处孔子、曾子的对话。可谓别出新意,既不同于汉学诸家,又不同于宋学之说。 尤其是在人己之间, 交相博弈,以求通融,使其归一,实有深意。一以贯之者,乃是以一公心,容天下之善,此其所以大也。416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喻利。喻,孔安国注:“喻,犹晓也。”这一条语录又是孔子发明君子小人之别,特拈出义、利二字作分判,与前文君子怀德、小人怀土云云者,有相似相通之处。对这条语录的理解,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注意,其一,君子、小人何指。其二,义、利关系如何?按照

91、清人的研究,秦汉时期所谓君子小人,乃是以位为言。汉书杨恽传引董仲舒云:“明明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之意也。明明求财利,常恐困乏者,庶人之事也。”皇侃疏引范宁云:“弃货利而晓仁义,则为君子。晓货利而弃仁义,则为小人也。 ”所以,俞樾群经平议: “古书言君子小人, 大都以位而言,汉世师说如此。”包慎言温故录认为:“ 论语此章盖为卿大夫之专利者而发,君子小人以位言。 ”焦循雕菰楼文集云:卿士大夫,君子也,庶人,小人也。贵贱以礼义分,故君子小人以贵贱言,即以能礼义不能礼义言。能礼义故喻于义,不能礼义故喻于利。无恒产而有恒心者,唯士为能,君子喻于义也。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小人喻于利也。宋明理学

92、,讲求君子小人之辨, 以为君子小人之别, 乃在德而不在位。 于是,在上而为官吏者, 未必能因贵而称君子, 在下而为庶民者, 未必能因贱而必为小人,贵贱在位,而君子、小人则在德。这在义理上,似乎可以看作是普通人众的革命。统治者可以因其权势而获利,却无法在道义上占据上游, 而普通士人和民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1 页,共 42 页32 众,可能因其贫贱而处穷, 但却在道义上占领高点。 对此进行评判的标准是德性,而不是地位权势。 这种思考方式实际上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只是,孔子考察的是所谓“士”和“君子”不在出身,而在是否修习礼

93、义德教。在孔子看来,君子是要以修习德教礼义为本的, 虽然不必念念于仕途, 但是,因德而进,为政临民,不事生产,礼乐是务,乃是士君子的必然出路。因此,可以说,孔子对君子的理解,实际上兼取德、位两义,而汉代以后,世士大夫政治形成,则君子以居位为重,产生了后来的士族势力。 隋唐以来,士族势力渐消, 而士大夫政治内部分化,朋党之争,利义之辨,于是乎兴起,有执政兴利之小人,有沉郁守义之君子,于是,君子不必在位, 而小人未必无权, 君子小人之间, 利义去就,德之高下而已。所以,包括朱熹、陆九渊在内的理学家, 都认同君子好义, 小人好利的德性之辨。尤其是陆九渊在朱熹主持的白鹿洞书院进行的讲疏,可谓洞彻人性之

94、隐。至于利义之间的关系,大概有两种认识,其一认为,利义之间,尖锐对立,不可兼容。朱熹注曰:“义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 ”君子小人,相去天壤,决不混同,而利义之间,若有严界,不可互越。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在这种学说中,利、义的根源不同。利起于人欲对物的占有,而义起于昭昭之天理,因为天理是客观而且绝对的,因此,天地人事之间,乃有一种“义”是以客观绝对的“理”为标准的。其二认为,利义之间, 并非有绝对不容的区别, 反而可以把义看作是最到的利,由利以求义。吕留良四书讲义说得更加明白:天下颇有忠信廉洁之行而其实从喻利来者,盖其智慧实晓得如是则利,非然则害,故所行亦复近义。黄式三后案中也提到了

95、这一观点。但是,他们也都看出,这一观点的失误。“要其因为端倪之地, 实不从天理是非上起脚, 而从人事利害上得力。 ” “其隐微之地,不计天理之是非,而计人事之利害”。也就是说,这种以义为利,因利求义的思想方法,没有认同“义”的根本依据乃是“天理”,义是起于绝对之理的。而是从人欲求利的角度, 通过利害之间的对比, 利益大小的博弈, 以相对主义的思想方法,推论出一个利益最大化的标准,作为对“义”的注解。把“义”当作相对的“利”,而取消其绝对性,况且,把义的根据确立在主观世界之中。看起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2 页,共 42 页

96、33 来周圆顺畅, 实际上为后世许多投机分子、圆滑世故之方, 立下了一个偷梁换柱的法门。但是,这种理解也说出了一个现象,不容忽视。那就是,在根源上,义起于理,利起于欲,而在事件的层面上,利、义之间,未必水火不容。有利之事,未必不义,合义之举,未必无利,君子喻义,或可兼得其利,小人喻义,或可兼得其义。相比之下,利义双举,似乎尽善尽美。然而,孔子儒家所强调的并不是能否求义而兼利, 而是要学者看得 “喻”字分明, “喻,晓也” ,乃是学者主观方面,主动的认知和需求,也就是古人所说的“起念”之处。任启运四书约旨:非必此事之无利也, 君子深喻在义, 即有利都不见得。 亦非此事无义也,小人深喻在利,即有义

97、亦都不见得。至于君子求义,或有利害相随,皆非君子所顾念,此所谓义无反顾者也,无论其为利、为害。而小人求利,或有义在其中,亦非其所能顾及。41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自省也。齐,郑玄注:“齐,等也。”省,郑玄注:“察也。 ”这一条语录是孔子教人一种求贤的原作,又是一种自处的原则。要读懂这一条语录,首先需要看懂“见贤” “见不贤”。而“见贤” “见不贤”又不必求全责备。孔子没有说“见贤者思齐焉,见不贤者内自省也”,有“者”无“者” ,关系甚大。 “贤者” “不贤者”,乃是指人,而天下谁是贤者,谁是不贤者,并不容易判断。必待其人周身无失而有令誉于天下,人人以其为贤者,然后我见而思齐,必待其人周

98、身大过,而有不肖之名于天下,人人以为不贤者,然后我见而自省,则违背了圣人教人的一番苦心。所谓“贤”“不贤” ,并不一定要指人,只要某人有一善可称,而我知之,即所谓“见善”,只要其人有一不足可惩,而我知之,即所谓“见不善” 。未必一定要了解其人之贤否。其次, “见贤” “见不贤”需要一番忠诚的心态。世间常有这样一种人,对他人之善,反而认做不善,对私人之不善,反而认做善。不以公心处之,反而挟私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3 页,共 42 页34 揣测,任情于好恶。贤自贤,不贤自不贤,但都需要经“见”,才能启动我心,我不能“见”其贤

99、否,则贤与不贤,于我何有。某人为贤,本已不易,我能见其贤,则亦属不易。关键是“见”字,乃是对我的要求。再次,古代学者认为, “见贤” “见不贤”, 亦未必要目睹其人, 方可谓之“见” 。读其书,相见其为人,也同样是见。所以孟子讲,尚友古之人。黄式三后案:“贤不贤兼古今人说。儒者读书稽古,阅历时事,见圣贤之德业而思副其愿,见小人之行事而返己求过皆是也。 ”薛氏读书志云:“不独见当时之人如此,以至读古人之书,见古人之贤者皆思齐,见古人之不贤者皆自省。”见贤思齐,是以贤者为榜样,诱发自己进德。包咸曰:“思齐,思与贤者等也。 ”朱熹曰:“思齐者,冀己亦有是善。 ”见贤思齐,乃是自己进德之阶,尤其是通过

100、思齐于贤者来益善。 见不贤内自省, 是以不贤为鉴戒而自察, 避免滋生同样的过失。郑玄曰:“省,察也,察己得无然也。 ”皇侃疏引范宁曰:“顾探诸己,谓之自省也。”朱熹曰: “内自省者,恐己亦有是恶。 ”可见,见不贤而内自省,乃是去非之道,学者为此,甚至不避嫌疑,去恶务尽。学者一生追求进德,所能采取的方式,不外乎读书、交友、历事,然而,这些活动真正要能启发自己进德的勇气和境界,则必须在躬行履历中, 坚持对自我的精神触动,尤其是主动触动。于是,有见于外,则能动于中,贤则思与之齐,不贤则引以为戒。使得自身在思虑省察中去非益善。418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几,包咸曰:“几者,

101、微也。”杨伯峻云:“平声,音机, j,轻微,婉转。 ”谏, 说文解字: “谏,证也。” 白虎通谏诤: “谏者,间也,更也,是非相间,更革其行也。”劳,王引之经义述闻 : “劳,忧也。”这一条语录是孔子教人如何对待父母之过失。 孝经有云: “父有争子,君有争臣。 ”说明父有过,则子当谏,君有过,则臣当谏。但是,谏父和谏君,又存在着一定的区别。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4 页,共 42 页35 在儒家看来,父子之间,既有情,亦有义,两者之间,以情为本。因为,父母之于子女,有生身之恩,血缘关系。这一重关联是如何也不能动摇,不能否认

102、的,即使父母有再大的过错,父子之间的生身关系,乃是难逃于天地之间的。是以,父有过,则子当谏,是其爱亲之心。谏亲是义,但谏亲的尺度和分寸,又不能超越于父子之亲。因此,如何处理义情之间的矛盾,是儒家最为关心的。见过而不谏,是错误的,谏而尚其情,也是错误的。所以,朱熹说:“上不违微谏之意,恐唐突以触父母之怒。下不违欲谏之心,务欲置父母于无过之地,其心念念只在于此。若见父母之不从,恐触其怒,遂止而不谏者,非也,欲必谏,遂至触其怒,亦非也。”那么,在具体的谏亲过程中,又区分为几个层次:其一,“几谏” ,根据包咸注解,所谓“几谏”者,微谏也, “纳善言于父母也”。就是要求谏亲时,色和气柔,顺意婉言,不用厉

103、色严辞。“微谏”一词,又出自礼记坊记“从命不忿,微谏不倦,劳而不怨,可谓孝矣” 。郑玄注礼,云:“微谏不倦者,子于父母,尚和顺,不用鄂鄂。”朱熹集注也认同这一理解:此章与内则之言相表里。几,微也。微谏,所谓“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也。其二,察色。温言微谏之时,则当细察父母之色,以见其志。包咸云:“见志,见父母志有不从己谏之色。 ”刘氏正义解释云: “父母志不可见, 但见父母色,知其志也。”其三,谏而不从的时候,则不敢强谏。若父母有不从之色,则“隐而无犯”。郑玄注礼记檀弓 “事亲有隐而无犯”时说: “无犯,不犯颜而谏”。反而应孝敬柔顺,待其可谏。 内则云:“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谏。

104、 ”其四,复谏而终不可入, 则敬承父母之意以行之, 不敢自专己意, 行不顾亲。所谓“敬而不违”。包咸说: “又当恭敬, 不敢违父母意而遂己之谏。 ” 内则云:“不说,与其得罪于乡党州闾,宁孰谏” 。刘宝楠解释说:“子谏父母不从,当益加孝敬,思复进谏,不可遽违父母意,径情直行。但欲遂己之谏,不计父母之耻怒也。 祭法云:父母有过,谏而不逆。 ”其五,当此之时,谏而不从,宁可得罪于周围,也要恭顺父母之意。但是,作为子女,明知父母有过,又无可奈何,所以,只能私自忧愁,而不敢对父母有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5 页,共 42 页36

105、不满之辞,所谓“劳而不怨” 。根据王引之的解释, “劳,忧也”。劳而不怨,就是忧而不怨。关键是“忧”字,这乃是对父母的一种牵挂,主要是心理活动和精神活动。 内则云:“子之事亲也,三谏不从,则号泣而随之。”在这里坚决予以否定的,则是子去父母而逃之。白虎通谏诤云:“子谏父,父不从,不得去者,父子一体而分无相离之法,犹火去木而灭也。”至于“劳而不怨”,还可理解为辛劳、辛苦而不怨,皇侃疏云:“谏又不从,或至十至百, 不敢辞己之劳, 以怨于亲也”,把“劳”理解为自己谏亲的 “辛劳” 。吕祖谦也如是说:“救父母于无过之地,左右前后,千方百计,尽其心力,即形神俱弊,亦不敢怨。”邢疏“父母使己以劳辱之事,己当

106、极力服其勤,不得怨父母” 。 “服其勤”就是“劳”的意思。封建社会所确认的大伦, 除了父母之亲, 就是君臣之义。 相对于父母子女的骨肉之恩,君臣之间,主要是纲常大义。这个义不是生自血缘的,而是生自一种礼法。礼法所规定的伦理关系,是相互对应的,虽然这种对应未必对等,但这种对应性使得彼此的伦理需求及其需求的满足是相互的。这样以来,君臣之大义,表现为君有过,则臣当谏。甚至“事君有犯无隐” ,极犯而不从,则可逃而去之。内则云:“臣之事君,三谏不从,则逃之以就经记。”本章语录,从此则起,多论孝。所谓孝,父子之间,善处之方也。4、1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一条语录说君子之游与事亲之孝之间的关

107、系。首先,君子不是不游, 只是为了孝亲,一不远游,二不漫游。远游则旷日持久,贻父母之忧,漫游无定,既不是履善修身之方,又不能让父母必知其来往。君子之游,之所以要顾及父母,乃是因为,其一,游则不能事亲,尽定省寒温的孝意。其二,游则适远,使父母心神牵挂,不得安宁。朱熹说:“远游则去亲远而为日久,定省旷而音问疏,不惟己之思亲不置,亦恐亲之念我不忘也。”礼记曲礼云: “为人子之礼, 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 所习必有业。”可见,是强调为人之子,修习进止,与从周旋,都要有一定的稳定的习惯,有常业,有常行,方能取信,为人敬重,父母亦能安心无忧。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

108、总结 - - - - - - -第 36 页,共 42 页37 关于“游必有方”,自来有两种解释:其一,郑玄说: “方,犹常也。”游必有方,就是曲礼中所说的“游必有常。”其二,朱熹说:“游必有方,如己告云之东,则不敢更适西,欲亲必知己之所在而无忧,召己则必至而无失也。 ”420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郑玄注说: “孝子在丧, 哀戚思慕,无所改于父之道, 非心之所忍为也。”这是说,三年守孝,一尊父道而无失,不敢自专自纵,从情感上表达思亲慕恩的孝意。同时,在义理上,体味父道之所以然,加深对父亲生平行事的理解,从诚敬处加以继承,使父之道,父之学,流为儿孙之福。42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

109、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喜, 说文解字: “喜,乐也。”惧, 说文解字: “惧,恐也。”这里讲的是为人之子,孝亲事亲时的一个平常的细节。其实,孝敬父母,并非是要作出什么意外的大事,而重在平实稳妥地做好日常。而且,孝敬之诚,不出于外在的表现, 而是要由衷地发自内心的亲情。于是,父母平常饮食起居是否安顺,皆是要细心留意体察的,己力所能及者,则力行,己力所不及者,也当挂怀。父母的年龄, 随着岁月的流逝, 会逐渐增加,父母的身体, 随着年龄的增加,会逐渐衰老,此乃是自然之事。看到父母由壮而老,由老而衰,由衰而微,真是无可奈何。孔子告诉人们,如何对待父母的年龄?首先,要知道父母的年龄。所谓“父母之年

110、,不可不知也”。朱熹说:“知,犹记忆也。”父母知道子女的生辰年龄,乃是十分自然的事情,因为子女由父母所生,子女的生长乃是父母亲历的,所以,事事不容不知。而父母年岁长于子女几十年,父母人生之变化又非子女所能尽知,所以,要知道、并记住父母的年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7 页,共 42 页38 就要做到有心。 甚至由此了解父母生年及早年成长之些许经历,体悟父母人生的艰辛与不凡,方能由爱亲,变为尊亲,尊与爱相得,则为大孝。其次,知道父母之年,乃是强调时时知之,而不是偶尔获知又长期遗忘,等到需要时方回忆计算, 屈指数来。朱熹所谓“

111、常知父母之年”。刘开论语补注:“人子于父母之年,无时不当知,无日可以忽者也。”因为,父母的年龄是变化的,身体条件也是随之变化的,需要时时关注。再次,将父母的年岁, 变成事亲及观照父母日常生活的重要依据,而不是将年龄仅仅看作是年龄而记在心中,与日常事亲全不相干, 不能因父母之年龄而体察其身心变化,照顾他们,体谅他们,就不能理解孔子此则语录的真意。皇侃疏引用李充的话说:“献乐以排忧,进欢而去戚者,其唯知父母之年乎?岂徒知年数而已哉,贵其能称年而致养也。 ”最后,父母的年龄在孝子的心中, 是一个既喜且惧的事情。 喜什么,惧什么,前代学者有不同的说法:其一,见其年寿增而喜,见其老衰而惧。孔安国说:“见

112、其寿考则喜,见其衰老则惧。” ( 经典释文记载,这一条注解又说是包咸注,又说是郑玄注,不知孰是。 )皇侃说: “父母年实高而形亦随而老,此子亦一喜一惧也。见年老所以喜,见形老所以惧也。 ”其二,体力胜于年龄则喜,体力不胜年龄则忧。皇侃疏云:“人有年多而容少,获有年少状老,此所不可为定。故为人子者,必宜知父母之年多少也。知父母年高而形犹壮,此是寿考之征,故孝子所以喜。年实未老而形容衰减,故孝子所以怖惧也。”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躬, 尔雅释诂: “躬,身也。”逮, 尔雅释诂: “逮,及与也。” 释言 : “逮,及也。”这里孔子在表彰一种古道。孔子好古,常求古道,进而又述而不作

113、。因此孔子所谓“古者”云云,乃是好古敏求的心得,用此来启沃人心,从古向化,使得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8 页,共 42 页39 人心返朴。此外,“古者”又与如今对言,评古又有论今的意思,说古道之善,则又有婉言今非的意思。所以,朱熹说: “言古者,以见今之不然。 ”“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 ,乃是发明言行之间的一种“耻”德。言高而行卑,言是而行非,行不及言,乃是一耻。对此,古人首先要求说话时要做到“谨言” 。所谓“谨言”就是要体会说话之难,说话之难有不是说话本身有多难,而是力行之难。朱熹集注引范氏云: “君子之于言也,不得已

114、而后出之,非言之难,而行之难也。 人惟其不行也, 是以轻言之。 言之如其所行, 行之如其所言,则出诸其口必不易矣。 ”能因力行之难,而知说话之难,则不会妄言,不会放言,不失言,不轻言,不多言。包咸说: “古人之言,不妄出口,为身行之将不及。”是要人不妄言。皇侃疏说:“古人不轻出言者,耻身行之不能及也。 ”是要人不轻言。故而孔子说,讷口近仁。关于“言之不出”,一般理解为不轻出言,不轻易说话。但是,除此以外,还有异解。其一,出,过限也。言之不出,言不过限,就是说不夸大其词。见管同四书纪闻。其二,言,不仅指口语,还指著述议论,言之不出,就是不能陈义过高,大言欺世。王夫之云: “耻躬之不逮者,不逮其所

115、撰述之理,非不践其所告语之事。”其三,言之不出,言不出位也。所谓耻,乃是一种自虑之德, 行己有耻, 非他人以为耻, 己以为耻也。否则,人以为耻,己不以为耻,则何耻之有,乃真无耻矣。当此之时,乃有以言饰行,以行饰言者。至此,又与古人古道,相去深远。礼记缁衣: “言从而行之,则言不可饰也。行从而言之,则行不可饰也。故君子寡言而行,以成其信,则民不得大其美而小其恶。 ”4、23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约,有两种意思: 一是简约, 俭约。其中“俭约”表现在生活上, 孔安国曰:“俱不得中也,奢则骄溢招祸,俭约无忧患。”皇侃疏引颜延之云:“秉小居薄,众之所与,执多处丰,物之所去。 ” “简约”表现在行事上

116、。论语稽云:“言而约则不烦,动而约则不躁。 ” 集注引谢氏云:“不侈然以自放之谓约。 ”似乎是把“约”理解为“俭约” 。又引尹氏云:“凡事约则鲜失,非止谓俭也。 ”似乎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9 页,共 42 页40 又是将“约”理解为“简约” 。二是约束、检束。朱熹答增曾择之: “约有收敛近着实之意, 非徒简而已。”四书诠义: “约,束也。内束其心,外束其身,谨言慎行,审秘周详,谦卑自牧,皆所谓约。以约则鲜失,敬慎不败也。若解作俭约、节省,径约,则天下有许多不可约之事。”从孔子之语意看,约之为德,仅在避失,且仅至于失之者

117、鲜而已,而未必无失。以约为简,以简为德,则孔子何所议于子桑伯子之简。本章论语,自“古者言之不出”一则开始,主要讨论言行。所以,我疑心本则语录,所谓约者,“约于言词”也,与佞口相对,而与下一条语录之“讷于言”者相关。所谓“约于言词” ,既指不放情纵论,又指不繁辞害义。424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讷,包咸曰: “讷,迟钝也。” 说文解字: “讷,言难也。” 广雅释诂: “讷,迟也。 ”“古者言之不出” 条,主要说言行之间免耻, 这一条则从正面说君子言行之要。君子于言, 知难而避易, 不敢轻放。包咸曰: “言从迟。”郑玄注: “言欲难。”朱熹曰: “放言易,故欲讷。”君子于行,知难而进,不敢

118、懈怠。包咸曰:“行欲疾。 ”朱熹曰:“力行难,故欲敏。”讷于言,关键是要做到一个“谨”字,敏于行,关键是要做到一个“勤”字。而欲讷,欲敏,皆当出于一个“诚”字,如出于伪,则又失矣。425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这一则语录有三种解释:其一,人要养成好的德性,一定要有好的邻里朋友来辅助。皇侃疏:“言人有德者,此人非孤,然而必有善邻里故也。鲁无君子者,子贱斯焉取斯乎?”这种解释既和孔子称赞子贱的话相应,又和“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的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0 页,共 42 页41 思相应。其二,人要养成一种善德,则众善也将

119、来附,非但众善来归,而且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相应和,与之比邻而居。 集解 : “方以类聚,同志相求,故必有邻,是以不孤也。”朱熹说得更加明确细致,“邻,犹亲也。德不孤立,心有类应,故有德者必有其类从之,如居之有邻也” 。张栻论语解说得更加透彻,“德立于己,则天下之善斯归之,盖不孤也。如善言之集,良朋之来,皆所谓有邻也。至于天下归仁,是亦不孤而已矣。 ”其三,把德解释为恩惠,把邻解释为报答,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有德者必获报。皇侃疏引一说云:“邻,报也。言德行不孤矣,必为人所报也。 ”又引殷仲堪云: “推诚相与,则殊类可亲。以善接物,物亦不皆忘以善应之,是以德不孤焉,必有邻也。”刘宝楠引说苑复恩篇 :

120、 “孔子曰:德不孤,必有邻。夫施德者贵不德,受恩者尚必报。 ”认为“以邻为报,亦汉人旧谊” 。426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要理解这一条语录, 关键是要理解 “数”字的含义,然而前代学者关于 “数”字的解释又莫衷一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种说法是,把“数”解释为“琐碎”“繁琐” 。 集解云: “数,谓速数之数也。”这里的“速数”大概就是“琐碎”的意思。皇侃疏引笔解云: “数当谓频数之数。 ”朱熹集注引程子云: “数,烦数也。 ”大概就是“繁琐”的意思。为什么事君交友不能有繁琐之处呢?集解引胡氏云:“事君,谏不行则当去,导友,善不纳则当止, 至于烦渎, 则言者轻,听者厌矣。 是以求荣

121、而反辱,求亲而反疏。”范氏曰:君臣朋友,皆以义合,故其事同也。 ”所以,后人进一步总结说: “君子言简而意深之能全恩而厚终也” ( 四书训义) 。其二,认为“数”有亲昵之意。 邢疏云: “此章明为臣结交, 当以礼渐进也。”“数则渎而不敬,故事君数,斯致罪辱矣;朋友数,斯见疏薄矣”。继承这一说法的是吴嘉宾论语说 :数与疏对, 记曰“祭不欲数”是也。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坏。事君与交友皆若是矣。数者,昵之至于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1 页,共 42 页42 焉者也。唯恐其辱,乃所以召辱,不欲其疏,乃所以取疏。故曰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三,认为数乃是 “历数其事” 的意思。 经典释文 引郑注: “数,世主反。谓数己之功劳也。”又引梁武帝注:“数,色具反。谓数己之功劳也。 ”与此相关的解释还有一种, 但不认为数是历数自己的功劳, 而是历数君和友之过失。俞樾云:“此数字即儒行所谓其过失可微辨而不可面数之数。数者,面数其过也。”其四,认为数是“计较”的意思。皇侃疏引一说云:“数,计数也。君臣计数,必致危辱,朋友计数,必致疏绝也。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2 页,共 4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