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论PPT演示课件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7306116 上传时间:2024-07-19 格式:PPT 页数:103 大小:4.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衡论PPT演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平衡论PPT演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平衡论PPT演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平衡论PPT演示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平衡论PPT演示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衡论PPT演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衡论PPT演示课件(10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衡论平衡论 第一讲第一讲夏季常见病夏季常见病的中医治疗的中医治疗 泰安市中医医院泰安市中医医院 崔崔玉志玉志 1.我提出的平衡论的定 义。看似抽象,但后面的解析可以形象地让我们理解平衡论的实际运用。遵循内经“谨察阴阳之所在,以平为期。”的理论指导,根据脾胃学的基本理论,据理以立法,缘法以尽变,以达到“阴平阳秘”之目的。 平衡论是指平衡是宇宙间一切事物运行的最佳状态,万事万物不离平衡。中医的核心思想也是“和”。调和脏腑经络,是阴与阳、寒与热、刚与柔、虚与实、补与泻、升与降、散与收、通与涩之间的平衡。2. 系统内部一切有利于维持平衡的系统内部一切有利于维持平衡的力量称为平衡力。反之称为冲击力。力

2、量称为平衡力。反之称为冲击力。平衡力亦即中医学之正气。冲击力平衡力亦即中医学之正气。冲击力即邪气。即邪气。 3. 夏夏 季季 泄泄 泻泻(一)(一)概概述述定定义义:泄泻是由于外感时邪,内伤饮食情志,脏腑功能失调而导致脾失健运,引起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完谷不化,甚泻如水样为特征的病证。4.脾胃要从这个炉子说起。这个锅就好比是我们的脾胃,下面的火便是肾阳。脾胃腐熟水谷,离不开肾阳的温煦。5.纷繁复杂的脏腑学说可以浓缩成这一幅图,从中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脾胃的重要性。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体现了我们人体能量转化守恒的平衡规律。6.(二)(二)源流源流(1)内经称为泄素问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阴阳

3、应象大论指出:“湿盛则濡泄湿盛则濡泄”素素问问 脏脏气气法法时时论论指指出出:“脾脾病病者者,虚虚则则腹腹满满肠鸣,飧泄食不化肠鸣,飧泄食不化”素素问问 举举痛痛论论指指出出:“怒怒则则气气逆逆,甚甚则则呕呕血血及及飧飧泄泄” 素问素问 宣明五气指出:宣明五气指出:“大肠小肠为泄大肠小肠为泄”(2)唐称下利(泻痢不分) 金金匮匮要要略略指指出出:“下下利利便便脓脓血血者者,桃桃花花汤汤主主之之”, “下利气者,白头翁汤主之下利气者,白头翁汤主之”(3)宋代开始将泄泻与痢疾分开7. 病因:外感时邪(湿),内伤饮食 情志, 脏腑功能失调(脾胃)包包 特征:便次粪质改变括括 病机:脾失健运 病位:肠

4、、脾、胃8.内内外外(三)(三)病因病机病因病机9.内:内:体质体质 饮食饮食 情志情志外:外:气候气候 环境环境 外感外感病因病机病因病机10.1.感受外邪感受外邪 六淫之邪(主要为湿邪)六淫之邪(主要为湿邪) 湿热湿热 暑湿暑湿 寒湿寒湿 侵犯人体,困阻脾胃,运化失常侵犯人体,困阻脾胃,运化失常 11.风风 病因病机病因病机12.风风 病因病机病因病机13.寒寒 病因病机病因病机14.湿湿 病因病机病因病机15.湿湿 病因病机病因病机16. 2.饮饮食所食所伤伤 饱饱食食过过量,宿食内停量,宿食内停 脾脾 传传 过过食肥甘,呆脾滞胃食肥甘,呆脾滞胃 失失 导导 泄泄 恣啖生冷,寒食交阻恣啖

5、生冷,寒食交阻 健健 失失 泻泻 误误食不食不洁洁,伤伤及及肠肠胃胃 运运 职职17.湿湿 病因病机病因病机18.热热 病因病机病因病机19.热热 病因病机病因病机20.热热 病因病机病因病机21.3.情志失调情志失调郁怒伤肝,木横乘土郁怒伤肝,木横乘土 运运 水下水下 忧思气结,脾运蹇滞忧思气结,脾运蹇滞 化化 谷趋谷趋 泄泄 土虚木乘,肝脾失调土虚木乘,肝脾失调 失失 不肠不肠 泻泻 常常 化化道道22.4.脾胃虚弱脾胃虚弱饮食失调饮食失调劳倦内伤劳倦内伤 脾胃亏虚脾胃亏虚 水谷糟粕水谷糟粕 泄泄久病体虚久病体虚 运化无权运化无权 混夹而下混夹而下 泻泻素体虚弱素体虚弱23.5.命门火衰命

6、门火衰年老体虚年老体虚 肾气不足肾气不足 运运 水水久病之后久病之后 命门火衰命门火衰 化谷化谷 泄泄房室无度房室无度 脾失温煦脾失温煦 失不失不 泻泻 职职化化 病机的关键?脾病湿盛,病机的关键?脾病湿盛, 暴泻以湿盛为暴泻以湿盛为主,主, 久久泻泻以脾虚以脾虚为主为主24. 中医认为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五脏六腑,四肢,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以所养,脾胃具有对水谷受纳和消化及对百骸皆赖以所养,脾胃具有对水谷受纳和消化及对精微的吸收和输布的作用,将水谷转化为人体需要精微的吸收和输布的作用,将水谷转化为人体需要的物质基础的物质基础津液、营卫和气血,三者层层深化,津液、营卫和

7、气血,三者层层深化,津液化生营卫,营卫化生气血。津液化生营卫,营卫化生气血。 随着现在社会节奏的加快,脾胃病的患病率也大随着现在社会节奏的加快,脾胃病的患病率也大大增加,据不完全统计,现在社会大增加,据不完全统计,现在社会70%80%的人的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脾胃病。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脾胃病。思考:肥胖是由于脾胃思考:肥胖是由于脾胃虚还是由于脾胃功能好?虚还是由于脾胃功能好?25.生生 理理 脾脾 运化、升清、统血;主升;喜燥恶湿运化、升清、统血;主升;喜燥恶湿 胃胃 受纳、腐熟;主降;喜润恶燥受纳、腐熟;主降;喜润恶燥病病 理理 脾脾 纳少、腹胀纳少、腹胀( (痛痛) )、便溏,内脏下垂,出血、

8、便溏,内脏下垂,出血 胃胃 脘胀脘胀( (痛痛) ),呕恶,呃逆嗳气,呕恶,呃逆嗳气26.攻攻补补一.要想掌握好脾胃学说,首先要重视攻补之间的平衡。也就是把握好脾胃病的虚实。千万不能犯虚虚实实之戒。27. 虚实虚实 当人越是处在安静的状态,就越容易感到不舒服,出当人越是处在安静的状态,就越容易感到不舒服,出现各种症状。实际上是静下来时,元气才有机会来修复现各种症状。实际上是静下来时,元气才有机会来修复我们的身体的各种失衡,所以出现症状。而当我们忙忙我们的身体的各种失衡,所以出现症状。而当我们忙忙碌碌时,或是剧烈运动时,是不会感觉到症状的,因为碌碌时,或是剧烈运动时,是不会感觉到症状的,因为那时

9、候元气根本抽不出时间来修复身体。所以读书使人那时候元气根本抽不出时间来修复身体。所以读书使人长寿,是因为读书人、练书法的人有更多的时间,身体长寿,是因为读书人、练书法的人有更多的时间,身体处于心平气和的安静状态,有更多的时间来自我修复。处于心平气和的安静状态,有更多的时间来自我修复。28.1 1 脾气虚证脾气虚证概概 念念 脾气不足,运化失职之证脾气不足,运化失职之证机机 制制 禀赋不足禀赋不足 饮食不节饮食不节 劳倦过度劳倦过度 思虑太过思虑太过 29.处方:四君子汤党参党参 白术白术 甘草甘草 茯苓茯苓 各自各自2包。包。党参功效健脾补肺,益气生津。白术功效党参功效健脾补肺,益气生津。白术

10、功效健脾益气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泻,安胎。甘草,燥湿利水,止泻,安胎。甘草功效功效补脾益气补脾益气,缓急止痛,泻火解毒,调,缓急止痛,泻火解毒,调和诸药。这三味为常用补益药。茯苓属和诸药。这三味为常用补益药。茯苓属常用祛湿药,功效常用祛湿药,功效利水渗湿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健脾宁心。30. 2 食滞胃脘证食滞胃脘证概概 念念 饮食停滞胃脘不能腐熟之证饮食停滞胃脘不能腐熟之证 现代社会撑死的比饿死的多很多现代社会撑死的比饿死的多很多机机 制制 饮食不节饮食不节饮食不节饮食不节食积食积食积食积 胃脘胃脘胃脘胃脘胃腑失和胃腑失和胃腑失和胃腑失和脾胃虚弱脾胃虚弱脾胃虚弱脾胃虚弱31.表现表现分析分

11、析 脘腹胀痛,拒按脘腹胀痛,拒按 - 食滞内停,气机不畅 嗳腐吞酸嗳腐吞酸 - 食滞内停,胃失和降,浊气上犯 厌厌 食食 - 食积于内,纳腐不利 或吐物酸腐或吐物酸腐 - 胃气上逆,浊气上犯 吐后胀痛得减吐后胀痛得减 - 吐后胃气得舒 或矢气,泻下臭秽如败卵或矢气,泻下臭秽如败卵 - 食滞肠道,阻滞气机 舌苔厚腻,脉滑舌苔厚腻,脉滑 - 食积 辨证要点辨证要点辨证要点辨证要点 脘腹胀痛,拒按,嗳腐吞酸,厌食脘腹胀痛,拒按,嗳腐吞酸,厌食 32.处方:保和丸 食欲的重要性【组成】山楂 神曲 半夏 茯苓 陈皮 连翘 莱菔子各自1包【功用】消食和胃。【主治】食积。脘腹痞满胀痛,嗳腐吞酸,恶食呕吐,或

12、大便泄泻,舌苔厚腻,脉滑等。【歌诀】保和神曲与山植,苓夏陈翘菔子加,炊饼为丸白汤下,消食和胃效堪夸。33.注重健运、消补同用:注重健运、消补同用:脾胃为后天之本,古人云:“谷气者,比如国家之饷道也,脾胃一败,则百药难效。”调治脾胃,重在恢复其纳化功能,纳化正常,则气血生化有源,正气充足,元气不断得到补充,“四季脾旺不受邪”。而且服食的药物始可吸收,转输全身,发挥其治疗效应。如现代人肥胖、血脂异常者越来越多,往往要重用行气、消导的药物,此时佐以补气的药物,融和消补药物于一炉,以防耗气。34.虚实同调、扶正祛邪:虚实同调、扶正祛邪:脾胃之病常常虚实夹杂,脾胃虚弱兼有痰饮、瘀血、气滞、便秘、食停。目

13、前城市人所患疾病主要与生活方式有关,特别是与饮食生活不规律、冷热不调、饥饱不节有关,出现纯虚纯实、纯寒纯热者很少,往往是湿、浊、痰、郁、瘀互现,内伤外感皆有,寒热兼夹,食滞与脾虚共存,上下同病,所以要要圆机活法,要将诸法融为一炉。虚实同调,补虚不忘治实,治实不忘补虚,补虚不要峻补,治实不要孟浪,掌握二者的轻重缓急,所以在临床上多用平补、淡补的药物,如太子参、南沙参、北沙参、茯苓、炒薏苡仁、山药、茯苓。35.寒寒热热二.要想掌握好脾胃学说,其次要重视人体脏腑的寒热变化,使局部气机运行不卑不亢,平衡稳定。36.1 胃寒证胃寒证 概概 念念 寒邪犯胃,胃府失和之证寒邪犯胃,胃府失和之证 饮食生冷饮食

14、生冷脘腹受凉脘腹受凉 机机 制制37.表现表现分析分析 胃脘冷痛拘急,痛势急剧,得热痛减胃脘冷痛拘急,痛势急剧,得热痛减 - 寒盛胃络拘急 呕恶呕恶 - 胃失和降 吐后痛减吐后痛减 - 吐后气机得畅 实寒证:面白肢冷,口淡不渴,或泛吐清水实寒证:面白肢冷,口淡不渴,或泛吐清水 舌苔白滑,脉沉紧或弦舌苔白滑,脉沉紧或弦 - 胃寒盛 辨证要点辨证要点 胃脘疼痛胃脘疼痛 + + 实寒见症实寒见症38.处方:附子理中汤组成:附子 1包 人参 干姜 甘草 (炙) 炒白术各自2包补虚回阳,温中散寒。主治五脏中寒,口噤,四肢强直,失音不补虚回阳,温中散寒。主治五脏中寒,口噤,四肢强直,失音不语;语;下焦虚寒

15、下焦虚寒,火不生土,脘,火不生土,脘腹冷痛腹冷痛,呕逆泄泻。,呕逆泄泻。39.2 胃热证胃热证概概 念念 胃火亢盛,胃失和降之证胃火亢盛,胃失和降之证机机 制制 嗜食辛辣嗜食辛辣(火火)热)热和降失职和降失职外外 感感情志不遂情志不遂胃胃40.表现表现分析分析 胃脘灼痛,拒按胃脘灼痛,拒按 - 胃火亢盛,气血壅滞 口口 臭臭 - 胃火熏蒸浊气上犯 或消谷善饥或消谷善饥 - 胃纳腐能力过亢 或齿衄,牙龈肿痛或齿衄,牙龈肿痛 - 胃火灼伤龈络 实热证实热证 : 渴喜冷饮,便秘尿赤,渴喜冷饮,便秘尿赤, 舌红苔黄,脉滑数舌红苔黄,脉滑数辨证要点辨证要点 胃脘灼痛拒按、口臭胃脘灼痛拒按、口臭 + +

16、实热见症实热见症41.处方:清胃散处方:生地黄 当归 各3包 牡丹皮 黄连 升麻 各自1包 功能主治清胃凉血。治胃中积热,上下牙痛不可忍,牵引头部,满面发热,其齿喜寒恶热;或牙龈红肿,溃烂出血;或唇口腮颊肿痛,口气臭热,口舌干燥,舌红苔黄,脉滑大而数。现用于三叉神经痛、口腔炎、牙周炎属于胃火上炎者。备注方中黄连苦寒泻火,以清胃中积热;生地、丹皮滋阴凉血清热;当归养血和血;升麻散火解毒,兼为阳明引经之药。五药配合,共奏清胃凉血之功。42.升升降降三.要想掌握好脾胃学说,其次要重视人体气机升降之间的平衡,做到气机周流,圆融无碍。43.1 中气下陷证中气下陷证概概 念念 脾气不足,升清失职之证脾气不

17、足,升清失职之证机机 制制 脾气虚证的进一步发展脾气虚证的进一步发展 详见详见“脾气虚证脾气虚证” 44.表现表现分析分析 头晕目眩头晕目眩 - 脾虚清阳不升 久泄久痢,便意频数久泄久痢,便意频数 - 脾虚清阳下陷 脘腹坠胀,胃下垂,脘腹坠胀,胃下垂, 子宫脱垂,脱肛等子宫脱垂,脱肛等 - 脾虚举托无力 脾气虚证:症、舌、脉脾气虚证:症、舌、脉辨证要点辨证要点 内脏下垂内脏下垂 + + 脾气虚脾气虚见症见症45.处方:补中益气汤(一)药物组成黄芪3包,白术2包,甘草、党参、当归、陈皮、升麻、柴胡各1包。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一)功能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二)主治1脾不升清证 头晕目眩,视

18、物昏谵,耳鸣,耳聋,少气懒言,语声低微,体倦肢软,面色咣白,纳差便溏,脉洪而虚,舌质淡胖,苔薄白。2气虚发热证 身热,自汗出,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而胖,脉大无力。3中气下陷证 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伴气短乏力,纳差便溏,舌淡,脉虚软。46.2 胃气上逆证胃气上逆证概概 念念 中医认为胃以降为和,胃气上逆是指胃的气机逆转向上所引发的病症,表现有呕吐、呃逆(打嗝)、干哕、不思饮食、腹胀等。临证宜辨证施治,用和胃降逆的方法治疗。西医治疗查找病因,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的同时配以对症治疗。机机 制制本证常因感受外邪,饮食不节,痰饮内停,情志所伤,或久病等导致邪气扰胃;或脾胃虚弱,而致胃失

19、和降,胃气上逆而成。其病位在胃腑,可由本腑自病而成,亦可因他脏有病影响而生。证有虚、实、寒、热之分。47.处方:旋复代赭汤旋复代赭汤记载于伤寒论,其组成为旋复花、人参、代赭石、炙甘草、半夏、生姜、大枣各自1包,具有降逆化痰,益气和胃之功效。主治胃气虚弱,痰浊内阻证,是治疗胃虚痰阻,气逆不降之证的代表方剂。现代常用于治疗胃神经官能症、慢性胃炎、胃扩张、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幽门不全梗阻、神经性呃逆等辨证属于胃虚痰阻气逆的多种疾病,对于防治恶性肿瘤化疗的呕吐反应亦有一定疗效。48.升降相依、斡旋气机升降相依、斡旋气机: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的基本形式,素问六微旨大论“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

20、则无以生长化收藏。”而脾胃位居中焦,处于气机升降的枢纽,与其它脏腑的关系尤为密切,如肺之肃降、肝之生发、心火下降、肾水上涵等,均有赖脾胃升降枢纽之斡旋,脾胃升降正常,则气机升降通畅,若脾胃升降失常则气机为之紊乱。49.升降并用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脾主升,用升补药物时不要忘了使用沉降的药物,要注意加入行气降气的药物,如厚朴、枳实等。另外,加上少量风药可以增加升补的力量;二是脾升胃降,在补脾气的同时,要加入降胃气的药物;同时选用药物行而不燥,并具有和胃清热解郁的作用。50.润燥相济、阴阳平衡:润燥相济、阴阳平衡: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润而恶燥,胃燥太过,阴液必伤;脾湿太过,则为生痰化饮,在临床用药时

21、要注意燥湿而不伤阴,养阴而不碍湿,这样才能使脾胃功能协调,促进疾病康复。养阴不碍祛邪,燥湿不可伤阴;养阴不用滋腻之品,如太子参、麦冬、南北沙参、玉竹、女贞子,一般不用生地或熟地;燥湿化湿一般用藿梗、荷叶,不用温燥之品。51.切忌过量,因其伤胃反而增加脾胃负担!一切药物都是通过脾胃进入人体,全都依赖脾胃的运化作用,所以用药宜精简,宁缺毋滥,禁忌“广罗原野,冀获一兔”。52.处方的平衡调整策略处方的平衡调整策略 每一张处方都要照顾到对立每一张处方都要照顾到对立 的多个角度。处方开好的多个角度。处方开好后,还要有一个审视调整校正的过程。后,还要有一个审视调整校正的过程。 寒热攻补升降散收通涩燥润动静

22、刚柔表里阴阳寒热攻补升降散收通涩燥润动静刚柔表里阴阳 反佐反佐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些慢性病灶,每次生病,往往那里首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些慢性病灶,每次生病,往往那里首先出问题。像碉堡效应。先出问题。像碉堡效应。疾病的发生发展不是静止的,而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疾病的发生发展不是静止的,而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很多时候是量变,不是质变。很多时候是量变,不是质变。53.病病人人的的身身体体系系统统的的平平衡衡分分很很多多层层次次。治治病病首首先先要要分分清清楚楚,要要治治理理到到那那一一个个层层次次。比比如如,患患者者只只是是计计划划服服药药两两周周,那那么么我我们们要要想想去去校校正正他他深深层层次次的

23、的失失衡衡状状态态是是绝绝对对不不可可能能的的,所所以以,只只能能是是纠纠正正他他表表浅浅层层次次的的失失衡衡状状态态,改改善善症症状,让他当时舒服一些就算是成功了。状,让他当时舒服一些就算是成功了。54. 中医诊疗层面的意义 脾胃平衡万能汤脾胃平衡万能汤 柴胡柴胡 2包包 桂枝桂枝 2包包 茯苓茯苓 半夏半夏 黄芩黄芩 枳实枳实 炒白术炒白术 党参党参 鸡内金鸡内金 麦芽麦芽 厚朴厚朴 白芍白芍 甘草甘草 各自各自1包包 55.诊查要点诊查要点1、望舌象、望舌象 望舌象包括望舌质,舌体,舌苔三部分。舌为心望舌象包括望舌质,舌体,舌苔三部分。舌为心之苗,舌质的色泽变化,舌体的形态改变,反映人体

24、之苗,舌质的色泽变化,舌体的形态改变,反映人体脏腑的虚实和气血盛衰。舌苔是舌面上附着的苔状物,脏腑的虚实和气血盛衰。舌苔是舌面上附着的苔状物,由胃气的蒸腾所生,有苔质,苔色等变化,反映病位由胃气的蒸腾所生,有苔质,苔色等变化,反映病位的浅深,疾病的寒热性质,病邪的进退和胃气的有无的浅深,疾病的寒热性质,病邪的进退和胃气的有无等。等。 56.舌质红舌质红多见于肝热犯胃或胃热积聚,并且舌苔黄多见于肝热犯胃或胃热积聚,并且舌苔黄腻或灰腻,厚腻为脾胃俱热或食滞胃肠。腻或灰腻,厚腻为脾胃俱热或食滞胃肠。舌体胖边有齿痕舌体胖边有齿痕多见于脾胃气虚;多见于脾胃气虚;舌质淡舌体胖,苔厚白舌质淡舌体胖,苔厚白为

25、脾胃阳虚;为脾胃阳虚;舌色红或绛,舌面无苔如镜舌色红或绛,舌面无苔如镜为胃津干涸之象;为胃津干涸之象;舌红有裂纹或花剥舌红有裂纹或花剥为胃阴不足,阴虚内热;为胃阴不足,阴虚内热;舌暗或紫暗或边有瘀点,瘀斑舌暗或紫暗或边有瘀点,瘀斑均为胃络瘀阻之象。均为胃络瘀阻之象。57.舌苔有色泽,厚薄,润燥等变化。舌苔有色泽,厚薄,润燥等变化。有苔有苔表示胃气存在,有抵抗病邪的能力;表示胃气存在,有抵抗病邪的能力;少苔,剥苔,无苔少苔,剥苔,无苔表示胃气受损或胃阴损耗;表示胃气受损或胃阴损耗;其程度少苔较轻,剥苔,无苔较重;舌苔由薄变厚,表示病邪逐渐加重,舌苔由其程度少苔较轻,剥苔,无苔较重;舌苔由薄变厚,

26、表示病邪逐渐加重,舌苔由厚变薄,表示病邪逐渐减轻。厚变薄,表示病邪逐渐减轻。 灵枢灵枢经脉经脉篇指出,足太阴脾经篇指出,足太阴脾经“散舌下散舌下”,必要时临诊还需查舌脉即舌,必要时临诊还需查舌脉即舌下系带两旁的静脉,如增粗、增长迂曲暴露,色紫色暗,其外侧小血管呈囊柱状,下系带两旁的静脉,如增粗、增长迂曲暴露,色紫色暗,其外侧小血管呈囊柱状,粗枝状或囊状突起,均提示有瘀阻。粗枝状或囊状突起,均提示有瘀阻。58.2察脉象察脉象难经难经: “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肺为十二经之终始,营卫气血循行复会于气口,诊寸口能够了解营卫气血的盛肺为十二经之终始,营卫气血循行复

27、会于气口,诊寸口能够了解营卫气血的盛衰,独取寸口,动脉浅,可触之,易分辨。衰,独取寸口,动脉浅,可触之,易分辨。正确掌握诊脉方法,寸关尺要定位准确,指力适度,浮中沉应细心体会,且病正确掌握诊脉方法,寸关尺要定位准确,指力适度,浮中沉应细心体会,且病人体位要自然,注意异常脉位置,如斜飞脉,反关脉。人体位要自然,注意异常脉位置,如斜飞脉,反关脉。胃病患者的脉象多为弦,细缓,数,涩等,右手甚显。胃病患者的脉象多为弦,细缓,数,涩等,右手甚显。59.常用脾胃中药外治法脐疗治腹泻脐疗治腹泻黄连、吴茱萸、丁香、肉桂、苍术黄连、吴茱萸、丁香、肉桂、苍术各自各自1包,适量填脐,并以伤湿止包,适量填脐,并以伤湿

28、止痛膏固定。每日痛膏固定。每日1次,次,3次即愈。次即愈。60. 脐火疗法治疗脾虚型慢性脾胃疾病或者肝病病脐火疗法治疗脾虚型慢性脾胃疾病或者肝病病人。人。先将药饼先将药饼(由黄芪、党参、白术、丹参、肉桂、(由黄芪、党参、白术、丹参、肉桂、水蛭各水蛭各3包,加水和适量面粉调和而成,饼为圆形,包,加水和适量面粉调和而成,饼为圆形,厚厚 1 cm)置于脐部,再将药筒(由草纸和蜡组成,置于脐部,再将药筒(由草纸和蜡组成,中间空心中间空心 ,高,高 7 cm,直径,直径 2.5 cm)置于药饼之上,)置于药饼之上,正对脐中心在上端点燃,自然燃烧,燃尽后换第正对脐中心在上端点燃,自然燃烧,燃尽后换第二根,

29、二根,7 根为一次量,每日根为一次量,每日 1 次。次。7 7 7 7d d d d为为为为 1 1 1 1 个疗程,个疗程,个疗程,个疗程,治疗周期为治疗周期为治疗周期为治疗周期为 4 4 4 4 个疗程。个疗程。个疗程。个疗程。脐火疗法脐火疗法61.夏季感冒夏季感冒 崔玉志 62.感冒的概念感冒的概念 感冒是感受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病证。 病名释义 感感感受;冒感受;冒触冒触冒 感冒即感受触冒风邪而致病。 63. 早在内经即已认识到感冒主要是外感风邪所致。素问.骨空论篇说“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

30、头痛,身重恶寒。”伤寒论.太阳病所论的中风、伤寒之桂枝、麻黄两个汤证,实质上包括了感冒风寒的轻重两类证候。这包括流行感冒。 它与现代医学所讲的上呼吸道感染有一定的关联。64. 感冒是最常见的外感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为多。 与咳嗽的发生、发展及慢性咳喘的急性发作关系密切 与心悸、胸痹心痛、水肿、痹病等多种疾病的病情发展与恶化有关 对小儿、年老体弱者威胁最大。尤其是时行感冒,常暴发流行,迅速传染。65.感冒与现代医学上呼吸道感染的关系感冒与现代医学上呼吸道感染的关系 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 范围 中医感冒(伤风);时行感冒 西医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与时行感冒近似

3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与伤风近似)66.感冒与现代医学上呼吸道感染的关系感冒与现代医学上呼吸道感染的关系 病因:(1)风邪 风邪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外因:“风为百病之长”,“风者,百病之始也。”风为外感病致病之先导。气候骤变,淋雨受凉,出汗后伤风易致风邪侵袭患病。风邪常兼夹当令之气相合为病:冬季挟寒(风寒) 春季挟热 (风热) 夏季暑湿 梅雨湿邪 秋季燥。 (2)时行病毒 时行病毒是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在致病因素,明吴又可指出这种邪气的特点是致病性强、从口鼻而入,有传染性,易于流行。多由四时六气失常,非其时而有其气伤人致病。在这种情况下,人体抗御外邪的能力相对减弱,造成在同一时间、同一地区大面积

32、的发病,且不限于季节性。时行病毒也可兼夹寒、热、暑、湿、燥邪,但以风寒、风热居多。67.因感受外邪不同,各人体质差异,表现为不同类型的感冒。 西医的治法:解热发汗,营养支持,对抗病原体 中医的治法:温散发汗,凉散清解,和解少阳,芳香化湿,扶正解表 68.一、寒热平衡69. 风寒风寒恶寒重,发热轻,鼻塞流恶寒重,发热轻,鼻塞流清涕,口不渴,苔薄白,脉浮或浮清涕,口不渴,苔薄白,脉浮或浮紧紧 风热风热发热重,恶寒轻,鼻塞流发热重,恶寒轻,鼻塞流浊涕,口渴,咽痛,苔薄黄,脉浮浊涕,口渴,咽痛,苔薄黄,脉浮数数70. 风寒误用辛凉汗不易出,病邪难以外达,反致不能速解,甚则发生变证;风热误用辛温助热燥液

33、动血,或引起传变。表未入里,无里热者,忌用桑白皮、黄芩、黄连等苦寒之品,否则冰伏其邪,延长病程。虚寒感冒忌输抗生素阴虚感冒忌用辛燥温阳药发汗71.二、感冒的中医分型论治1、风寒感冒:由感受风寒或者在汗出时受风而得。 1.1 临床表现:发热怕冷,头痛身痛,脖子硬,流清鼻,打喷嚏,咳嗽有清稀痰。舌淡苔白润。脉浮紧或浮缓。 1.2辩证论治 总体治则以发汗解表为主,最简法用葱姜汤, 汗出不止,怕风,身酸痛,用桂枝汤。 如兼有咳嗽者,桂枝汤加厚朴,杏仁。如兼脖子硬者,桂枝汤加葛根。无汗而喘咳,头疼,怕冷较重者,用麻黄汤。流清鼻较多,咳嗽吐大量清稀痰者,用小青龙汤。72.风寒感冒处方:麻黄1包 桂枝1包

34、柴胡1包 葛根1包 荆芥1包 羌活1包 白芷1包 川芎1包 防风1包 生姜1包 功效:祛风散寒解肌。适应症:恶寒发热,周身关节疼痛,头痛,鼻塞,乏力。1.3常用中成药 桂枝汤合剂,九味羌活丸,小青龙合剂,风寒感冒颗粒。73.2、风热感冒:由自身体内有热,复感风邪,或感寒化热。2.1临床表现:发热头痛,咽喉干痛,口渴,舌红(或舌尖红),有的伴有咳嗽,面部自觉发热。不怕冷或怕冷较轻2.2辩证论治 辛凉平剂:银翘散 辛凉轻剂:桑菊饮,感冒风热,兼咳嗽少痰 辛凉重剂:感冒风热,口渴多饮,发热重,脉洪大,用白虎汤 知识延伸:甘草桔梗汤为治咽喉疼痛之祖方。74.风热感冒处方:桑叶1包 菊花1包 荆芥1包

35、桔梗1包 甘草1包龙脷叶1包 连翘1包 大青叶1包 前胡1包 功效:辛凉解表。适应症:发热,微恶风,咽痛,咳嗽,咯黄色痰。 75. (2)感冒轻证,或感冒初起,偏寒偏热不明显,仅有恶风、微热、头胀、鼻塞者辛平轻剂,疏风解表:桑叶1包、薄荷1包、荆芥1包、防风1包前胡1包、牛蒡子1包、贝母1包、橘红1包、桔梗1包、甘草1包。 2.3常用中成药 银翘片,感冒清热颗粒,桑菊感冒颗粒,双黄连,羚羊感冒片76.二、攻补平衡77. 外邪入侵,发病与否取决于:人体正气的强弱;卫气的防御功能;邪气的强弱。 (2)病位主要在肺卫。病邪传变,由表入里,可涉及内在脏腑 (3)基本病机卫表不和 (4)病机转化 初起多

36、以风寒或风热之邪为主 风热不解或寒邪郁而化热肺热证 病邪传里化热,表寒未解表寒里热证 反复感邪,正气耗散由实转虚;体虚感邪正气愈亏,均可形成正虚标实之证78.感冒的治疗,一般不宜表散太过,亦不可补益太早,以免留邪;对体虚者,宜扶正固本,兼解风邪,不宜专行发散,重伤肺气。 除虚体感冒可兼扶正补虚外,一般均忌用补敛之品,以免留邪。 感冒初期咳嗽忌用固涩和滋阴79.5、体虚感冒:素体气虚或阳虚,复感受风寒。5.1临床表现:头痛发热,身困无力,少气懒言,胸闷气短。5.2辩证论治素体气虚,发热头痛,肢体酸困疼痛,胸闷气短,唇舌淡白无色,脉浮弱,一派虚象。用人参败毒散扶正解表。若素体多痰饮,复感受风寒,头

37、痛发热无汗,咳嗽有白痰,胸闷气短,身体倦怠,少气懒言,舌淡白,脉弱,用参苏饮行气化痰止咳。若素体阳虚怕冷,复感受风寒,怕冷更重,咳嗽流清鼻,有稀痰用加味真武汤。 80.A.气虚外感:鼻塞、流涕、咳嗽、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反复感冒,易汗出、舌质淡,苔薄白,脉浮无力;治法:益气解表;方选:参苏饮,玉屏风散。常用中成药 人参败毒丸柴胡,川芎,前胡、甘草、党参、桔梗、羌活、独活、茯苓、枳壳、薄荷各自1包81.B.血虚外感:伴有头晕头痛,失眼多梦,心慌等,治宜养血解表,方选柴胡四物汤,小柴胡汤加归脾汤。柴胡、黄芩、半夏、白术、党参、黄芪、当归、甘草、茯苓、远志、酸枣仁、木香、龙眼肉、生姜、大枣各自1

38、包82.C.阴虚:鼻塞、流涕、咳嗽、喷嚏、头痛、恶寒、发热、五心烦热,咽干,咽痛,盗汗,或伴有头晕,耳鸣,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滋阴解表;方选:加减葳蕤汤。 葳蕤 桔梗 白薇 淡豆豉 薄荷 炙甘草 红枣各自1包83.D.阳虚:鼻塞、流涕、咳嗽、喷嚏、头痛、恶寒、发热,畏寒发冷,四肢不温,或有大便溏薄,咳嗽吐痰稀白,舌质淡,苔薄,脉沉或迟或浮。治法:温阳解表;方选: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 细辛 附子 各自1包84.三、营卫平衡发汗的本质是为了调和营卫。85. 营气,指的是与血共行于脉中之气。营气富于营养,故又称“荣气”。86. 以现代理论进行分析,营气即营养物质,是指人体必需的各

39、种物质,包括蛋白质、氨基酸、糖类、脂类、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是由水谷精气中的精华部分所化生。营气分布于血脉之中,随血液循环营运于全身。87.卫气,则是指防卫免疫体系及消除外来的机体内生的各种异物的功能,包括机体屏障、吞噬细胞系统、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等。卫气主要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化生,是水谷之气中比较精华的部分。88. 中医学认为,卫气乃运行于脉外的气。有保卫、卫护之义。与营气相对而言,卫气属阳。卫气生于水谷,源于脾胃,出于上焦,行于脉外,运行迅速而滑利。具有温养内外,护卫肌表,抗御外邪,滋养腠理,开阖汗孔等作用。卫气不固和营卫不和都会导致疾病发生。89.四、表里平衡90.少阳感冒:

40、1 临床表现:往来寒热,胸胁胀痛,口苦口干,目眩,不欲食;欲呕,舌苔白而干,脉弦。2辩证论治:用小柴胡汤:柴胡3包,黄芩,姜半夏,党参,炙甘草,生姜,大枣各自1包。 如兼咳嗽,去参、枣,加干姜,五味子,细辛各自1包。 91. 1.欲退烧,柴胡用量要加大,可用到4包,至少2包(初剂大汗,脈静身涼为安) 2.加连翘3到5包可治淋巴肿、咽痛连翘:疮家要药,证:汗出而烦,淋巴結肿大,(瘰癘),燒不退 3.加桔梗1包,生石膏1到2包 治扁桃体炎、红肿。 利咽 清熱 常用中成药:小柴胡颗粒92.五、升降 平衡93. 中医基础理论: 生理肺为五脏之华盖,其位最高,外合皮毛;肺为娇脏,不耐寒热,其气以 降为顺

41、又为清肃之脏,不容异物外感和内伤因素都易伤伤损肺脏而引起病变。 肺主气、司呼吸故肺病多以气机升降失常的症候为主。94.感冒伴咳嗽: 麻黄、 干姜、半夏、细辛、 五味子、 陈皮、 杏仁、 麦冬、 生石膏、 白芍、 浙贝母、 枳实、 苏子、 紫菀、 生甘草各自1包95.六、津液代谢 平衡96.暑湿感冒:夏末暑湿之季,或淋雨涉水,或长期居住潮湿之处,或平素嗜酒多饮,或体丰多湿又复感外邪。临床表现:头重如蒙,胸闷不饥,浑身困重无力,可以理解为感冒和中暑兼有。(类似于西医的胃肠型感冒)97.辩证论治:偏于寒者:藿香正气散偏于寒者:藿香正气散藿香3包, 半夏、 白术、 厚朴、桔梗、 炙甘草、 陈皮各自2包

42、,白芷、紫苏、 茯苓、大腹皮各自1包偏于热者:藿朴夏苓汤偏于热者:藿朴夏苓汤藿香 川厚朴 姜半夏 赤苓 杏仁 生苡仁 白豆蔻 猪苓 淡豆豉 泽泻各自1包偏于湿者:三仁汤偏于湿者:三仁汤 杏仁 白蔻仁 薏米 姜半夏 通草 厚朴 竹叶各自1包 滑石2包 记忆口诀:三人爬竹竿,扑通滑下来98. 常用中成药: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丸知识延伸:汗出不解,非风即湿。99.小儿外感:症状略。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多挟食积,内蕴积热,治宜和解,佐以消食,不可偏热偏寒,方选小柴胡汤加减。柴胡2包 葛根 党参 黄芩 半夏 麦芽 神曲 甘草 各自1包100. 一、敷贴 白芥子、麻黄、白前、苦杏仁、吴茱萸各2包 ,与鸡蛋

43、清、面粉调匀成饼状,分贴于双侧涌泉穴,用布包扎,再用热水袋加温片刻。24小时取下,如无效,再续贴1次。使用于感冒咳嗽较重者。 二、药枕 将丁香、石菖蒲、肉桂、白芷各自5包,淡竹叶、艾叶、茵陈、苍术、菊花各自3包作成药袋,放入枕头。每晚使用此枕,疗程3个月,适于体虚易于感冒者的预防和治疗。 三、推拿 患者取伏卧位,用小鱼际或掌根顺背部两侧膀胱经各擦50次以上,再重点擦大杼、肺俞、肾俞穴各50次以上,擦足心涌泉穴50次以上。加减:风寒型加推眉弓、攒竹各20次,揉按风池、迎香各20次,点掐少商、商阳、合谷、曲池。体弱气虚者加点足三里、百会。101.平衡!健康!快乐!102.感谢大家的聆听!感谢大家的聆听!1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