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学朱道华ppt课件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7297193 上传时间:2024-07-19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2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经济学朱道华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农业经济学朱道华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农业经济学朱道华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农业经济学朱道华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农业经济学朱道华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经济学朱道华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经济学朱道华ppt课件(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经济学导论农业生产力农业生产关系农业与农业外部经济1农业经济学的对象2农业生产方式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4农业生产力的要素5农业市场化6农业集约经营7农业的产业结构8农业中的科技进步9农业生产社会化10农业生产关系结构11农业经济的微观组织12农业的宏观调控13农业、农村与农民14农民与国民经济15农业与世界经济 第一篇 导论1农业经济学的对象农业的概念、地位与特点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研究农业经济学的指导思想与方法农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部门,在现代国民经济中称为第一产业。概念:人类利用生物机体的生命力,把外界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生物产品,以满足社会需要的一种生产经济活动。 农

2、业的特殊重要地位不仅源于农业是一切社会的经济基础,是我国的基础产业,而且还源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中的重要性。 农业的特点;1农业生产中经济的再生产过程同自然的再生产过程密切交织在一起的2土地是农业中特殊的生产资料3农产品是人们的基本生产资料4农业是人们经营的产业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农业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包括农业生产力的运动规律、农业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研究农业经济学的方法;任务:科学揭示农业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揭示运动规律为农业发展服务的科学的基本理论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归纳法:根据大量的事实,归纳出新的认识或理论。数量分析法:进行质的分析和研究,阐明其

3、发展的大体趋势和达到预期目标所应当遵循的原则2农业生产方式农业生产方式的结构农业生产方式的基本规律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阶段农业生产关系发展的历史阶段生产方式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组成。生产力是人类在与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转换过程中,通过劳动把自然物质和能量改造为适合人类需要的物质资料的与生态环境的力量。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反应人与人之间的必然要结成的,不依他们的意志专一的深灰生产关系基本规律是生产关系一定要是和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在人类社会各个阶段都起作用的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构成社会的基本矛盾,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进1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量变和质变2原始农业3古

4、代农业4近代农业5现代农业现代农业特征:现代农业是全面科学化的产业2现代农业是市场化的产业3现代农业是规模集约化的产业4现代农业是可持续发展的产业5现代农业是不断发展完善的产业1农业生产关系的更迭2原始社会农业生产关系3奴隶制社会农业生产关系4封建制社会农业生产关系5资本主义农业生产关系6社会主义农业生产关系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旧中国的农业生产方式新中国农业生产方式的演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的基本理论1农民的贫困和反抗2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长期停滞甚至倒退3官僚资本主义对中国农业的通知和剥削1土地改革时期2农业合作化时期3农村人民公社化时期4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

5、中国发展新阶段形成的科学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的发展道路,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为依据第二篇 农业生产力结构4农业生产结构农业生产力要素农业生产力系统农业生产力的增长农业现代化的历史任务1农业劳动者2农业劳动资料3劳动对象内部要素:1实体性2组合性3渗透性4激励性外部要素:1自然系统2社会条件3国民经济4国际国内政治风俗习惯等农业提供人类的基本生活生产资料的增长,是人类社会得以改善的基础性前提条件农业生产力增长表明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条件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使我国跻身于先进国家之列的重要而迫切的历史人物5农业的市

6、场化农业商业化市场农业和市场调节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与供给农产品流通与价格农业商品化是农业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化过程。意义;1使商品经济规律发挥日益广泛而深刻的作用2必然根据市场需要调整生产结构3市场使农民学习和改进生产技术和方法大大提高生产率4逐步提高农业的商品率5使农民与社会发生日益广泛地联系转化为新型农民市场农业是指在市场经济中,由市场对农业经济活动进行调节和对农业资源进行配置的农业市场机制是指构成市场的各种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作用方式农业市场调节特点:1作用过程的缓慢性2作用范围的部分性3作用效果的有限性4作用势能的辐射性5作用机制的波动性农产品的市场供给是指生产经营者在一定的时

7、间内、价格条件下愿意并可能出售的某种商品的数量供给量:包括本期的产品量、过去的存货和加工品意义:1保证农业再生产过程的实现,加速农业商品经济发展的前提2是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3对保障市场供应满足人民生活需要保持社会稳定4促进农工业部门和第三产业的发展5有利于开拓国内外新市场农产品价格是以农业生产单位生产某农产品的平局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其价值来确定商品农产品价格6农业集约经营集约经营是农业增长的基本方式农业中的土地农业中的劳动力农业中的资本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集约经营指通过采用先进农业技术措施和装备,在一定土地面积上集中投放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改善经营方式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农业经营方式集约分

8、劳动集约和资金集约土地是地球表面高于最低海水潮位的陆地部分以上和以下一定幅度的空间中的自然物质,人类活动的某些结果所组成的自然、政治社会经济综合体作用:农业生产的形成离不开土地,农业生产规模取决于土地面积,土地是农业必须的基本生产资料,发展农业生产就是对土地的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概念:能参加农业劳动的人数,以及农业劳动力的体力强弱、技术熟练程度和科技文化水平我国特点:数量多,比重大素质低,地区间分布不平衡,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多是商品货币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占用的物质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形式和货币表现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单位获取各种生产要素的不可获缺少的重要手段

9、。1991.4联合国农粮组织在荷兰召开登博斯宣言概念:在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要的发展的条件下,采用不会耗尽资源或危害环境的生产方式7农业的产业结构农业产业结构的基本原理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粮食问题概念: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农业企业的农业产业各部门和各部门内部的组成及其相互间的比例关系。它包括:1农业总产值结构2农业商品产值结构3土地利用结构4农业劳动力利用结构5农业资金利用结构。影响因素:1自然资源2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3人口的变化4粮食的供求状况5交通运输加工商业等6农业经营的体制7历史上形成的产业结构特点8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情况改革前:1旧中

10、国单一种植业结构,其他各业从属副业2解放后种植业比重下降,多种经营上升,变化不大3各业比重变化时由副业比重上升较快引起改革后:1各产业产值增长较快2结构的变化主要是粮食产值比重下降3结构变化呈阶段性,不仅变动频率不同各有特点粮食生产的发展主要靠提高单产实现,播种面积呈现减少趋势。历史经验证明粮食面积不宜突减,卖难现象时低层次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远没有实现。提高单产是今后发展方向8农业中的科技进步科技进步与农业发展农业科技进步的途径农业科技进步的动力机制农业科技进步的条件科学技术是发展农业的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贡献率是指农业科技的增量投入对农业增量产出的影响,用农业科技投入带来的农业产出增

11、量在农业总的产出增量的比例表示途径:1从现代工业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引入农业2是各类基础科学发展基础上,以生物科学为核心的农业科技体系形成与发展,日益成为现代农业科技体系的组成部分3是与前两项变革相适应的管理科技的兴起三条途径相互依存、相互融合、构成现代科技体系内部动力:科技进步的根本原因是社会需求在于人口增长、消费的多元多样多层和发展的推动力等外部动力:1农业产业结构的变革引起农业的科技进步2农业现代化建设直接引发了农业科技进步3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推进了农业科技进步4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推进了农业科技进步5消费者和加工者对农产品的质量需求推进农业科技进步6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推进了农业科技进步1

12、正确制定科教兴农战略目标2要有一个科教兴农总体规模3构筑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5加强农业教育6加大科技政策和投入的倾斜7加快非农化速度和进程8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经济9积极应对和融入世界一体化9农业生产社会化农业生产社会化的客观必然性农业中的规模经济农业的地区专业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生产社会化的根本原因是人口增长、需求多样多层、生产力发展、利益驱动、欲望膨胀、市场竞争加剧、社会经济发展等。农业生产社会化是生产力发展阶段的产物,为了促进农业现代化,必须促进生产社会化是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建设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规模经济使农业企业经营规模扩大,会引起产量提高、成本下降,使企业受益增

13、加又称农业生产区域化,指农业生产在较大地区之间实行日益明显的分工,逐步转变为较集中地为市场生产某些农产品的专业化地区需要注意的问题:1不能急于求成和盲目追求地区专业化水平2不能忽略地区的总和发展3粮食布局要相对均衡4既要考虑各地自然条件又要考虑各地的社会经济状况5经济效益社会状况和生态效益还有思想观念和宗教风俗内容:1产前服务2产中服务3产后服务4经营服务5金融服务6农村建设和生活服务方式:1提供信息服务2提供商品服务3承包某些环节服务4分离一些环节形成新的产业部门原则:1自愿原则2有偿原则10农业生产关系结构农业中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农业中的经营制度农业中的分配关系是农业生产关系的基础,它是社会

14、生产资料或企业资产归谁所有、由谁分配、谁受益并承担经济责任等基本生产关系或基本经济制度的概括原则:必须使所有制与农业生产力发展状况和发展要求相适应我国农业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国情符合广大农民的心愿并且极大推动了农业生产力发展指一定所有制中经营单位的具体形式和经营管理的制度改革开放后确立了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集体劳动为主体的经营制度。这种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调动了农民积极性促进生产力发展,走上了经济健康发展道路公有制分配和非公有制、混合所有制农业分配关系个体农业:缴纳税费和统筹后,收入归该个体私营农业: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混合制农业:交织着按

15、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11农业经济的微观组织农业企业产权制度农业的家庭经营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中多种企业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概念:依据一定标准对所评价资产及其影响可产生的相关价值、范围和归属等权利进行明确界定的结果农业产权主要是围绕土地所发生的权利体系:土地产权也可分化为所有权、使用权、占有权、收益权、处置权以及承包权出租权主权和管辖权。是指农民家庭以独立或相对独立从事经济活动的生产经营单位,又称农户家庭经营具有较大的潜力、广泛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指农民特别是指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农业小生产者,为了维护和改善各自生产、生活条件,在自愿协助和平等互利基础上,联合从事特定经济活动所组成的企业组织

16、形式。本质是劳动者在经济上的联合1966年国际合作社联盟提出原则:1入社自由2民主管理3资金报酬适度4盈余返还5合作社教育6合作社之间的合作种类:1合伙制企业2股份制企业3股份合作制企业4农业中的公司制它是经济发展内在需要所发生的制度变迁,该创新具有消除农业企业进入市场的体制障碍、形成规模优势、生长新的发展机制、降低交易成本等功能,是经济利益驱动的产物12农业的宏观调控农业宏观调控的必然性农业宏观调控目标农业宏观调控手段它是政府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职能,防止农业市场机制失灵,弥补市场缺陷市场机制失灵表现在:1农业的外部性2农业的弱质性3农业生产的波动性4农业基础设施的公共物品性5收入分配的不公平

17、性6国家管理职能的非对等性6农民权利的分散性目标:保持农业内部,农业和国民经济间的协调平衡,促进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农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进步基本方式”计划体质的直接调控和市场经济体质的间接调控方式1计划手段2经济手段3法律手段4行政手段5舆论手段6社区公约13农业、农民与农村农业的非农化和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乡镇企业与农村产业结构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农民的收入与消费非农化:农民从农业转移到二、三产业的过程和结果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客观性“1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2社会发展提出客观要求3农业劳动对象的自然属性是满足基本生活需要4农业现代化需要更多农民从农业生产中分离出

18、来5现代文明需要较少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乡镇企业是农民投资兴办、自主经营的各类企业,主体是农民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1生态经济性2多元多样性3地域分异性4分散性和集中性5波动性农业工业化: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部分份额的上升,农业部门份额的下降,工业成为主导经济部门的过程农村城镇化:农村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日益和城市居民接近城乡差别减少进程,人口向小城镇集中,农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农民收入指平均每人的总收入和纯收入消费是1农民生产的目的和动力2是农村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条件3是个广阔的国内市场4是判断经济活动价值和效益的最终标准14农业与国民经济农业是国民经济首要的基础产业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城

19、乡一体化国民经济是一个社会全部经济活动的综合,由农业、工业等物质生产部门和文化、教育、服务、社会管理等非物质生产部门组成农业是:1人类社会的基础2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赖以独立化的基础3是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4是国民经济基础的普遍规律5是我国国情决定的6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产品贡献指农业部门所生产的农产品对增加国民生产总值的作用要素贡献:农业部门的生产要素转移到非农产业部门推动非农产业部门的发展3市场贡献4外汇贡献5生态环境贡献6社会稳定贡献城乡间的产业分工是一种经济分工,是劳动的社会分工,而不是自给自足的产业隔离城市人需要农村的农产品和自然环境农村人也需要城市的工业品和城市文明途径:1农业现代化2乡村工业化创造更多就业3乡村工业化使农产品在乡村形成集聚点4要统筹规划5增加对农村投资6改善农村基础设施7发展农村教育8提高农村居民文化素质15农业与世界经济农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农业的国际化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农业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1农业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演变2中国农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1农业国际化的发展趋势2我国农业国际化进程1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地位与作用2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发展3进一步发展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意义与途径1农业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发展2农业外资的引进和利用3农业科技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