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管理战略分析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7292378 上传时间:2024-07-19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581.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供应商管理战略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供应商管理战略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供应商管理战略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供应商管理战略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供应商管理战略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供应商管理战略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应商管理战略分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供给商管理战略分析供给商管理战略分析在传统的企业采购模式中,采购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补充库存,即为了库存而采购。采购部门不关心企业的生产过程,不了解生产的进度和产品需求的变化,因此采购的过程缺乏主动性,采购方案很难适应企业生产制造需求的变化。那么,下面是为大家的供给商管理战略分析,欢送大家阅读浏览。在传统的企业采购模式中,采购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补充库存,即为了库存而采购。采购部门不关心企业的生产过程,不了解生产的进度和产品需求的变化,因此采购的过程缺乏主动性,采购方案很难适应企业生产制造需求的变化。传统的供给商管理行为通常包括:拥有大量的、分散的供给商;几乎没有与供给商建立特定的关系;认

2、为供给商之间是充分竞争的,是可以互相代替的;没有正式的供给商行为评估以价格和质量为主要的选择标准,并更加突出价格因素。将以上传统的供给商管理行为放在现在的商业环境中,我们就会很容易发现它的缺乏之处:企业与供给商只是短期的买卖关系;企业与供给商的沟通仅限于采购部门与供给商的销售部门之间,而且信息的交流也仅限于订货、收货信息;供给商对采购部门的要求不能得到实时的响应;产品质量的控制只能进行事后把关,不能进行实时的控制。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传统的供给商管理已经不能适应供给链管理的需要,协同商务的供给链管理思想需要企业建立一种全新的供给商管理体系。2.1 目标供给链战略下供给商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

3、产供销一体化。这不同于传统的产销整合,这个系统包括了采购、生产、销售、物流等多个方面。基于供给链管理的产供销整合表现为以最小的库存实现有效的生产和销售,具体反映在:必须使采购、生产、发货方案与销售部门所建立的销售方案相吻合,或者说,所有的采购、生产、物流活动都是基于销售方案而展开。所以,产供销整和就是要突出市场经营要素在决定企业整体、全过程活动中的作用,也可以说,企业的产供销都是围绕市场和经营来组织、开展。及时发现销售方案与实际的差距,并迅速的进行调整。实现销售方案的高精度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却十分的困难,因此在现实的管理活动中能及早的发现方案与实际的差距,并迅速的做出调整是至关

4、重要的。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供给商管理的内容已经转为:与供给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正式的供给商认证;关键供给商账户管理;制定正式的效劳协议和行为标准;系统的评估和反应;与供给商同步双向沟通;理解供给商本钱构成;和供给商一起优化供给链。2.2 全面、动态的供给商关系管理正确的理解与供给商的关系对于供给链管理及开展有十分关键的意义,企业需要清楚的知道供给商在供给链上所处的位置,以及在供给链管理中将会承当什么样的角色。因此,全面、动态的供给商关系管理成为了有效的供给链管理的有力保障。然而合理的把握和运用与供给商的关系对企业来讲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这主要是因为:由于企业和众多的供给商同时属于不同的供给

5、链管理体系,使得企业与供给商之间的关系模糊不清,难于区分。在供给链管理的过程中,企业与供给商的相互作用十分复杂,并且会经常发生变化。在供给链管理的过程中,不同层次的供给商关系需要不同的关系管理,这给企业的实际运作带来了极大的考验。2.3 五种典型的供给商关系为了建立全面、动态的供给商管理,需要对企业与供给商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一般来讲,企业与供给商的关系有以下几种:短期目标型这种类型最主要的特征是双方之间的关系只是简单的交易关系,虽然双方都希望能保持比拟长期的买卖关系,但所做的努力只停留在短期的交易合同上,各自关注是如何谈判,如何提高自己的谈判技巧,努力不使自己吃亏,而不是如何改善自己

6、的工作,使双方都能从合作中获利。在这种合作关系下,供给商能够保证提供标准化的产品和效劳,保证每一笔交易的信誉,但是当买卖关系结束后,双方的关系也就终止了。而且对于双方而言,只有相关的业务人员保持联系,其他部门的人员一般不参与双方之间的合作。长期目标型在这种合作关系下,企业和供给商都认识到保持双方的长期关系是有好处的,双方都对为了共同的利益而改善各自的工作抱有极大的兴趣,并在此根底上建立起超越买卖关系的合作。长期目标型的特征是建立一种合作伙伴关系,双方的工作重点是从长远的利益出发,相互配合,不断改良产品质量和效劳水平,共同降低本钱,以提高整条供给链的运作水平。同时,双方的合作范围普及各自公司的多

7、个部门,例如,由于长期的合作,企业可以对供给商提出新的技术要求,而如果供给商目前还没有这种能力,采购方就可以对供给商提供必要的技术和资金方面的支持,而且供给商的技术创新和开展也会促进企业产品改良。渗透型这种关系是在长期目标型根底上开展起来的,其管理思想是把对方看成自己公司的延伸,是自己的一局部,因此,双方对对方的关心程度大大的提高了。为了保持这种关系,企业和供给商之间会在产权关系上采取适当的措施,如相互投资、参股等,以保证双方利益的一致性,在组织上有时也会采取相应的手段,双方都有时机参加对方的有关业务活动。日本的许多企业大都采取这样的方式来维持和开展双方的关系,比方丰田汽车就拥有众多的供给商的

8、股份。联盟型联盟型的供给商关系是从供给链管理的角度提出来的。他的特点就是从更长的纵向链条上来管理链上成员之间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整个供给链管理的难度增加了,相应的也对供给链上各个企业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正是这种由供给链管理带来的管理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于建立这样一种联盟的关系充了期待。在这种关系的形成过程中,由于供给链上成员的增加,往往需要一个处于供给链核心地位的企业出面协调各成员之间的关系,这样的企业常常被称为“盟主”或“链主”。纵向集成型这种形式被认为是最复杂的供给商关系类型,即把供给链上的成员整合起来,像一个企业一样,但各成员是完全独立的企业,决策权属于自己。在这种关系中,要求

9、每个企业充分了解供给链的目标、要求,以便在充分掌握信息的条件下。自觉做出有利于整个供给链整体利益的决策。2.4 供给商评价体系的建立与运用供给商管理的核心是把处于供给链上的供给商纳入带企业的客户关系统:理的范畴,企业的符理流程不再是以生产管理作为起点,而是延展到对上游供给商的统筹安排,设计一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强化竞争优势的合理的供给结构,并且与供给商建立一种能促使其不断降低本钱、提高产品质量的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借此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此过程中,对供给商的客观评价就显得十分的重要。1)供给商评价管理的目标现代企业处于一种动态的环境中,企业必须随时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行动。

10、供给商管理也是如此,企业必须从选择供给商开始就必须将其纳入到整个企业管理系统之中。在今天,供给商的表现对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交货、产品质量、提前期、库存水平、产品设计等方面都影响着采购能否成功。因此,企业需要对供给商的开发、控制、评价、评定及重新确定双方的合作关系等多方面进行跟踪,保证企业供给链体系的稳定和高效运作。基于此,供给商评价管理就有了以下具体的目标:*获得符合企业总体质量和数量要求的产品和效劳企业在选择供给商时,必须充分的考虑该产品的供给商与本企业的开展方向是否一致,以及它所提供的产品与效劳能否满足本企业的质量及数量的要求。*确保供给商能够提供最优质的产品、效劳及最及时的供货*力争

11、以最低的本钱获得最优的产品与效劳企业总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根本目标。因此,在供货关系发生以后,采购方就会采取多种措施来降低自己取得最优产品和效劳的本钱,能够提供最大供给价值的供给商是所有采购方都希望与之合作的。*淘汰不合格的供给商,开发有潜质的供给商,不断推陈出新采购方与供给商之间并非是从一而终的既定关系。双方都会不断的审视和衡量自身利益是否在和对方的合作中得以实现,不符合自身利益的合作伙伴最终会被摈弃。*维护和开展良好的、长期稳定的供给商合作关系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同供给商开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更加有利于自身的长远开展,这应该是经过市场检验过的根本规律,采购方谋求的应该是同供给商的长期合作伙伴

12、关系。企业在选择供给商及双方的供需关系确立以后,必须将以上几点作为评价供给商的根本原那么。2)供给商评价管理的主要内容对供给商进行评价的根底是确定评价的内容与方法。基于供给商在企业供给链中的地位和作用,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供给商是否遵守公司制定的供给商行为准那么供给商行为准那么是企业对供给商最根本的行为约束,也是双方保持合作关系的根本保障,这是进行供给商评价的首要内容。供给商是否具备根本的职业道德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供给商是否遵守双方签订的保密协议供给商是否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获得采购人员的信任供给商是否与相关的其他企业合谋哄抬物料价格供给商所提供的物料是否以次充好,能否到达合同约定

13、的品质供给商是否具备良好的售后效劳意识供给商是否具有良好的质量改良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层出不穷。尤其在高新技术企业中,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已以日计。企业的创新意识离不开供给商的支持,有时供给商的创新甚至成为了推动了企业的原动力,为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利润空间。供给商是否具备良好的运作流程、标准的企业行为管理、行为规那么不健全的供给商是很难在剧烈的竞争中维持生存和开展的,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双方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供给商是否具有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企业之间的合作要建立在双方良好的沟通和协调之上。在企业的生产和管理中,企业可能因为多种原因需要得到供给商的

14、配合和帮助,例如在计算机制造企业和汽车制造企业,由于技术的专用性,就需要得到供给商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供给商是否具有良好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在企业生产所需的众多物料中,有些物料的市场需求很难确定,可能有大量的需求,也可能仅具有研发阶段的供给。具有良好风险管理能力的供给商有能力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以适宜的价格提供企业所需要的产品和效劳,保证企业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供给商是否具有在规定的交货期内提供符合企业要求的产品和效劳这是企业评价供给商的最低标准。无论是具有长期合作关系的供给商还是短期的供货合同,这一点都是至关重要的。对供给商进行评价的内容涉及到许多方面。对于大型企业尤其是跨国经营的

15、企业,供给商选择的成功与否关系到企业整个系统的正常运作,因此他们对供给商进行评价时有更多、更严格的标准和广泛的内容。3)供给商评价模型供给商的评价选择程序可以归纳为下列图所示的7 个步骤。企业在实际评价时,必须确定各个步骤的开始时间。同时企业必须清楚的认识到,每一个步骤都是动态的,是一次改善业务的过程。1、分析市场竞争环境目的是为了找到针对哪些产品市场开发供给链合作关系才有效,企业必须知道现在的产品需求是什么、产品的类型和特征是什么,以此来确认客户的需求,确认是否有建立供给链合作关系的必要。2、建立供给商选择目标企业必须确定供给商评价程序如何实施,而且必须建立实质性、实际的目标。供给商的评价、

16、选择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它本身也是企业的一次业务流程重组的过程。3、建立供给商评价标准这是企业对供给商进行综合评价的依据和标准,是反映企业本身和环境所构成的复杂系统的不同属性的指标。不同的行业、企业,不同的产品需求和环境下的供给商评价应该是不一样的。4、建立评价小组企业必须建立一个专门的小组来控制和实施供给商评价,这个小组的成员以采购、质量、生产等与供给链合作关系密切的部门为主,这个小组必须同时得到采购方和供给商高层领导的支持。5、供给商参与企业应尽可能早的让供给商参与到评价的设计过程中来。6、评价供给商主要的工作是调查、收集有关供给商生产运作等全方面的信息,在收集供给商信息的根底上,就可

17、以利用一定的工具和技术方法进行供给商的评价了。7、实施供给链合作关系在实施供给链合作关系的过程中,市场需求将不断变化。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及时修改供给商评价标准,或重新开始供给商评价选择。在重新选择供给商的时候,应给予旧供给商足够的时间来适应变化。4)供给商评价方法介绍对供给商进行评价的最终目的是及时评定供给商的绩效状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良。供给商绩效包括、业务单元绩效和综合绩效,在此介绍供给商综合绩效的衡量方法:综合绩效计算公式S=N1S1+N2S2其中:S:供给商综合绩效S1:供给商综合绩效量化表现数据S2:供给商综合模糊评判表现数据N1/N2:变量系数(一般可取 n1=0.7

18、,n2=0.3)综合绩效量化公式S1=J1Q+J2C+J3P+J4F+J5A+J6E+J7M+J8W其中:Q:组织来料质量量化数据C:组织采购本钱量化表现数据F:供给弹性量化表现数据A:实力量化表现数据E:效率量化表现数据M:效劳性量化表现数据W:稳定性量化表现数据J1J8:权重系数,由企业根据自己的目标函数进行选取。综合模糊评判计算公司S2=K1D+K2O+K3N+K4I+K5D+K6T其中:D:认证方面模糊评判数据O:订单方面模糊评判数据N:质量管理模糊评判数据I:开发设计模糊评判数据A:工艺模糊评判数据T:其他方面模糊评判数据K1K6:权重数据,由企业根据自身要求选取。在上述公式中,采购

19、方可以根据自己对供给商的要求对各项指标进行赋权,并据此得到对供给商的综合评价。虚拟一体化只可能产生在高效的供给链管理根底上。为了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商品和效劳,供给链上各个环节的企业主体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了信息和其他资源的共享和相互渗透,使得企业与企业之间传统的界限变得模糊,从更为宏观的角度看,这些假设干联系起来的企业组成了一个更大的虚拟企业。为了灵活、迅速地满足消费者多变的需求,只靠本企业改善内部业务流程、建立柔性生产线是不够的,面对日益虚拟一体化的开展趋势,企业应当实施一个全面、系统的供给商战略,使得供给商与本企业保持同步、高速的运转,到达提高产品(包括原材料和成品)质量,加快存货流转速度,降

20、低产品本钱的目的。3.1 新型的动态关系虚拟一体化中的供给商与核心企业的关系与传统的模式不同。传统的供给和被供给关系中,一方的获益必然建立在另一方吃亏的根底上。因此,核心企业总是致力于在保证一定原材料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压低进货价格,很少会考虑供给商所获的利益。而虚拟一体化中的供给商与核心企业之间是密切合作的伙伴关系,他们认识到本企业的盈利多少不仅仅由本企业的表现所决定,还取决于与之相关的其他企业的配合,只要做得好,他们之间的交易是“双赢”游戏。因此,在他们密切合作,为顾客创造了价值之后,会将所得的报酬在企业和供给商之间合理分配。供给链上的企业都知道,“虚拟一体化”关系是建立在信息共享的根底上的,

21、可是一般供给链中的成员不会轻易向他人提供自己的商业信息,因为这向来都是一个企业的内部机密资料。但是,伙伴、盟友观念能够帮助供给链中的各成员消除这种顾虑。只要他们确认开放信息传播渠道并使信息共享能给双方带来好处,双方就可能突破传统的企业界限进行合作。企业与供给商之间应当保持长期还是短期的关系,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关系,我们强调企业与供给商之间应该保持动态关系。这种“动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当顾客需求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企业发觉此变化须做出战略性调整,而原有的供给商无法适应这种战略性调整时,可能会解除原来的关系;二是当顾客需求动态改变时,企业和供给商有能力、有意愿同步调整

22、来适应这种变化,企业和供给商之间可能会长期合作。3.2 与供给商达成充分的共识企业和供给商形成密切配合的伙伴关系,首先要有一个共同的组织目标。与供给商所形成的共识分为两个层次:较低的层次是以短期关系为根底、以满足顾客现有需求为导向的事业目标以及行为标准,即明确所进行的事业的经济效益、满足顾客需求的能力、事业进行的方向以及为其精心设计的行为准那么;较高的层次是以长期关系为根底的共同愿景,由于企业与供给商保持的是长期合作、共同开展的关系。假设在每次顾客需求发生变化的时候都能同步地调整战略,必须将各自的企业文化与对方的企业文化协调、甚至融合起来。同时,作为企业文化的最核心层次共同愿景也须互相交流、磨

23、合,以形成对未来开展较一致的共同愿景。3.3 物流战略虚拟一体化关系的建立,需要企业使用先进的物流技术,以促使物料、实物、产品以时间为准在供给链内流动,在供给链中不断增加价值。具体来说应实现以下几点:(1)缩短方案周期和提前期;(2)降低单位库存,加快库存品的流转速度;(3)提高需求预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必要时改为真实需求拉动;(4)补货方案实时产生。需要强调的是,在建立虚拟一体化关系的过程中,供给链上的企业不仅要提高各自的物流管理水平,还需要将其与协同企业的物流运作很好的结合起来。对于一些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他们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在物流管理,特别是在硬件上做太大的投入,因此,我认为第三方物

24、流是虚拟一体化关系中不可或缺的局部。3.4 相互支持,共同开展在虚拟一体化的供给商战略中,核心企业在进行产品设计开发时就允许供给商派来的工程师参与产品的整体设计及相应部件的设计和制造。这样,双方高水平的联合设计使企业和供给商能够在技术水平提高和知识更新与积累上有很大的收获。反过来,为了实现新产品相应原材料或部件的尽快配套,核心企业也可以派工程师进驻供给商车间,帮助其解决生产原料、部件技术上的困难,监视其执行所要求的质量指标。比方福特汽车在推出GM 土星汽车时,为实施“适时配货零库存”系统(JIT),在产品开发时积极征询供给商的意见,帮助他们设计和制造零件,并与供给商协作开展专利技术。结果福特大

25、大地缩短了汽车从研发到推向市场的时间,且质量更为稳定。前面所述的供给商管理要实施成功一定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运用。企业所运用到的与供给商有关的信息技术有:1.以 Inter 互联网为根底设施如今,Inter 互联网以其开放性、速度快、费用低等优质特性为全世界普遍承受,成为电脑网络的根底设施,而无论是企业内部的 Inter 网还是企业之间的 Extra 网均是按照 Inter 原理设计、互联起来的,同样具有 Inter 的优质特性,再加上防火墙(Firewall)以及加密传送等解决方案,实现了 Inter、Intra、Extra 的无缝连接,形成一个全球性的大网络。正是这个网络促成了大量信息在全球范

26、围的快速、准确、及时地流动。2.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EDI 是一种直接应用的报文传递方式。它建立了一套完全标准化的商业报文格式,并通过使用专用增值网(VAN),由企业内部的系统自动生成报文传向相应的贸易伙伴。可以帮助企业缩短供给链,压缩库存,提高效率,通过减少迟延和错误来提高企业生产质量和效劳水平。可是,EDI 系统是企业之间的专线网络,本钱高昂,系统复杂,仅在具备规模经济的大企业之间才可能设立,中小企业无法进入。其次,EDI 系统变化弹性低,有特定的订单发票格式,不能随意更改,这对于企业同供给商之间只想保持短期合作关系是不利的。3.基于 Extra 的企业间Extra 建立在 IP 为

27、根底的因特网上,通过最普遍的 HTML 编写工具制作界面。能够很好地克服专线网上EDI 的局限性,同时继承EDI 系统的优点,即大大降低信息处理本钱,进一步促进及时生产策略,压缩供给链等,而且还提供电子货币,电子信用卡等支付手段来简化企业之间的交易手续,提高交易效率。当然,由于 Extra 上交换的信息属于机密资料,必须有相应的技术来解决网络平安问题。4.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虚拟一体化最重要的条件是信息的沟通。当今信息技术提供的沟通渠道十分丰富,除上述的 EDI 以外,还可以通过收发 E-mail 来迅速传递消息,在企业设立的 WEB 站点上收集信息,直接进入企业的大型数据库去获取资料,跨地区、跨国界召开、视频会议等各种渠道进行信息沟通。5.企业资源方案(ERP)系统ERP 系统同样是围绕供给链这个核心概念,把客户需求、企业制造活动以及供给商的制造资源整合在一起,并对供给链上的所有环节进行有效管理。它支持整个供给链上物料流通体系中供、产、需各个环节之间的运输管理、仓库管理。应该说,当 ERP 和 EDI、电子商务相互融合起来以后,企业内部与外部资源就好似一个虚拟企业中所共有的资源协调、同步地运作起来,共同为顾客创造价值,这正是我们在虚拟一体化中实施供给商战略所要到达的最终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