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说课稿范文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67289702 上传时间:2024-07-1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25.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说课稿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说课稿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说课稿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说课稿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说课稿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说课稿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说课稿范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说课稿范文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说课稿范文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说课稿范文1. 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化学1(必修)第一章第二节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第一课时。本节教材是在学习了“物质的量”的根底上引入的新的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通过本节的探究既稳固对“物质的量”的运用,又在初中化学的根底上扩大对溶液组成表示方法的认识,进步化学计算的才能。同时为电解质溶液、中和滴定的学习奠定根底。2.教学目的分析课标在“课程的根本理念”的第一条就陈述了化学新课程的目的理念,即“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将来开展的需要,着眼于进步 21 世

2、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交融的高中化学课程目的体系”。根据课改的精神、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如下三维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目的:a、初步理解和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b、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和换算。c、理解物质的量浓度在生活、消费中的运用。过程与方法目的:a、通过课前探究,学会信息和加工信息的根本方法。b、通过课堂探究,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c、通过对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比照,进步运用比拟、归纳、推理的才能,进步化学计算才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a、在互相交流中培养团结协作的品质。b.关注有关的生活

3、、消费问题,感受化学的开展对当代社会开展的重要意义。3.教学重点、难点及其成因物质的量浓度在高中化学中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因此将初步理解和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确定为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才能”是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因此将“在课堂探究中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确定为教学难点。教法:课标指出:“从教学方式与实现促进学生科学素养,主动、全面开展目的的关系来看,探究式教学应成为化学新课程教学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教学方式应表达学生学习科学的过程,因为学习科学的过程是学生构建知识、技能、方法、情感的过程,理解了过程的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会方法,从而自主地获取科学知识。”也就是

4、说老师要处理好“鱼”和“渔”的关系,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本节的教学,采用探究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及方法。学法: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处理信息的才能,对“溶剂体积”与“溶液体积”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混淆。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受概念、详细实例运用概念、交流评价强化概念、归纳小结升华概念,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了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解决教学的难点问题。新课改倡导以主动学习、探究学习、意义学习和合作学习为根本的学习方式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探究、不断改良自己已有认识和经历的过程。本节课根据探究式课堂

5、教学形式进展设计。探究式学习的突出特点是理论性、开放性,即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习过程不拘泥于课堂。1、创设情景 引入课题提早布置学生在课前生活中各种溶液的标签,课堂上他们带来了自己的诸如止咳糖浆、饮料、眼药水、矿泉水、四特酒等,实验室诸如盐酸、碳酸钠等溶液的标签。在课堂上我将请他们出示自己的标签,并根据自己手中的标签归纳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进而引入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之一 物质的量浓度。在此过程中,学生既学习了信息和加工信息的根本方法,又得到了一个自我展示的时机,同时真正感受到化学于生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2、自主探究探究一、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探究式学习认为:学习者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

6、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经历为根底通过与外界的互相作用来获取新知识。采用探究式学习,学生不再把“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从课本搬到记忆中,而是在原有的“物质的量”、“溶液的质量”、“溶液的体积”的根底上通过生生间、师生间的互相协作来建构新的.概念。学生首先自学课本感受概念,然后通过以下详细实例练习来稳固、运用概念:计算以下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1. 1lNaCl 固体溶于水,配制成体积为 1L 的溶液。2. 5.85 克 NaCl 固体溶于水,配制成体积为 1L 的溶液。3. 1lNaCl 固体溶于 1L 水配制的溶液。第一个练习是对概念的直接运用;第二个练习稳固已学知识“物质的质量与物质的量的换算”。

7、心理学告诉我们:人都是渴望成功的,学生更是如此。两个不同层次的练习,表达了分层次教学的教学原那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第三个练习看似简单,却能激起学生的思维火花。学生们将在各自的考虑与判断中,进展讨论和争论,我将这个“舞台”让给学生,让他们尽情发挥,互相解答疑问,自主进展合作探究。整个过程中,他们不仅仅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通过互相之间的讨论和交流,引起彼此的心灵的互相碰撞。直到他们达成共识,共享成功后,我再给出练习所缺条件溶液的密度,同学们再次进展计算,他们就不仅仅领悟了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打破了教学的重点;还掌握了溶液体积的计算方法,同时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品质。在他们享受

8、成功喜悦之际,根据“最近开展区”理论,我给出了“跳一跳”能解决的问题:探究二、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与换算: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都是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区别与联络呢?课标中强调:在学科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比拟、归纳、推理的才能。请同学们自行设计表格将两个物理量进展比照,然后计算98(密度为 1.84g/c3)的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他们不难从两者的“溶质的单位、溶液的单位、计算公式”作出比拟。但事物之间都是互相联络的,对感性认识强于理性认识的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两个物理量间转换存在着较大困难。于是我为学生准备了 98(密度为 1.84g/c3)的浓硫酸的物质的量

9、浓度,当他们经过详细化、形象化的转换,再采用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方法,将所有的数据换成字母进展推导,从而得出抽象的转换公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进一步掌握了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解决了教学的难点。稳固进步:学生小组讨论,如何用 98(密度为 1.84g/c3)的浓硫酸配制 250L1.84l/L 的稀硫酸溶液。3、开拓眼界在成功的鼓励下,课本知识此时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我对教材内容进展了拓展升华。本次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在多个方面都显现出 STS 教育的地位和重要作用。因此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投影,为学生提供物质的量浓度在工业消费、医疗保健、环境监测和科学实验等方面的应用,使学生从中体验化

10、学的开展对当代社会开展的重要意义。4、课堂评价精心设计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课堂评价练习,稳固知识、技能目的。1. 以下溶液中 NO3-的浓度与 100L1 l/L 硝酸铁溶液中的 NO3-的浓度相等的是:A200L1.5l/L 硝酸镁溶液 B200L1.5 l/L 硝酸钾溶液C50L3 l/L 硝酸钾溶液 D300L1 l/L 硝酸溶液2. 一种 NaOH 溶液的浓度为 cl/L, 密度为 g/c3,那么这种溶液的质量分数是:A B. C. D.5、作业: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有很多种,他们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络。我请同学们利用自己课前的各种溶液的标签,互相命题,将其它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换算成物质的量浓度。这样的作业,同学们由学生身份转变为老师身份,他们定会兴趣盎然,互相命题互相解答的过程,既能让学生体验成就感、充实感,又能提升学生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灵敏运用程度。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设计中,我没有过分强调对知识本身的掌握,而侧重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探究的体验,学会分享与合作的学习方法。我相信,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将使他们受益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