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儒家经典选读讲义孔子与《论语》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7287186 上传时间:2024-07-19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101.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儒家经典选读讲义孔子与《论语》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22年儒家经典选读讲义孔子与《论语》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22年儒家经典选读讲义孔子与《论语》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22年儒家经典选读讲义孔子与《论语》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22年儒家经典选读讲义孔子与《论语》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儒家经典选读讲义孔子与《论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儒家经典选读讲义孔子与《论语》(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孔子与论语孔子生平一、孔子的家世渊源1、弗父何(名何,字弗父)孔子是宋人之后,而宋人则是商人之后。武王伐纣,分纣子于朝歌,纣子与管叔、蔡叔为乱,周公讨平之,成王分封纣庶兄微子于宋。 四传至送愍公, 愍公生长子弗父何, 次子鲋祀。愍公不传其子,传其弟,为炀公。传弟本是商人旧法, 周人实行嫡长制, 所以西周以来较少施行。鲋祀弑炀公, 欲其兄弗父何为君。 弗父何不受, 鲋祀即位,为厉公,弗父何为卿。据孔子家语:弗父何生宋父周,周生世子胜,胜生正考父。正考父辅佐宋戴公、武公、宣公,为国上卿。但能继承乃祖让国之家风,严守礼法。这一家世传统对孔子“好礼”的倾向影响甚大。孔子十七时,鲁大夫孟 釐子病且死

2、,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後,灭於宋。其祖弗父何始有宋而嗣让厉公。及正考父佐戴、武、宣公,三命兹益恭,故鼎铭云: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敢余侮。饘於是,粥於是,以 餬余口。 其恭如是。吾闻圣人之後,虽不当世,必有达者。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及釐子卒,懿子与鲁人南宫敬叔往学礼焉。当时的士君子仍然称道孔子先祖之德,并且根据当时人的观念, 认为这样的家族本身处于圣人(或说是指商汤,或说是指弗父何)之后,又有如此家风,后世必然出现达者。说明孔子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必然。考父生孔父嘉。孔父嘉在宋为大司马。【隐公二年传】宋穆公疾,召大司马孔父而属殇公焉,

3、曰:“先君舍与夷而立寡人,寡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4 页2 人弗敢忘。若以大夫之灵,得保首领以没,先君若问与夷,其将何辞以对?请子奉之,以主社稷,寡人虽死,亦无悔焉。”对曰: “群臣愿奉冯也。”公曰: “不可。先君以寡人为贤,使主社稷,若弃德不让,是废先君之举也。岂曰能贤?光昭先君之令德,可不务乎?吾子其无废先君之功。”使公子冯出居于郑。八月庚辰,宋穆公卒。殇公即位。【桓公元年传】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 ”【桓公二年经】二年春,王正月戊申,宋督弑其君与夷及其大夫孔父。【传】二年春,

4、宋督攻孔氏,杀孔父而取其妻。公怒,督惧,遂弑殇公。君子以督为有无君之心而后动于恶,故先书弑其君。会于稷以成宋乱,为赂故,立华氏也。宋殇公立,十年十一战,民不堪命。孔父嘉为司马,督为大宰,故因民之不堪命,先宣言曰: “司马则然。”已杀孔父而弑殇公,召庄公于郑而立之,以亲郑。孔父生子木金父,金父生 罒幸夷,罒幸夷生防叔。在西周春秋时期,实行宗法制。宗法制规定统一宗族,五世亲尽。从弗父何到孔父嘉正好五世,所以孔父家子孙别立为公族,并以其父祖孔父嘉的字为姓,为孔氏。又自从华督杀孔父嘉与殇公后,孔氏势力渐渐降低, 华氏逐渐得势, 孔防叔畏华氏之逼而奔鲁,为防大夫,故称防叔,所治在费城县东北。孔防叔生伯夏

5、,伯夏生叔梁纥,为陬邑大夫,所以又叫陬叔纥。叔梁纥在当时以勇力见称,多次参与战争。【襄公十年传】晋荀偃、士 匄请伐逼阳,而封宋向戌焉。荀罃曰: “城小而固,胜之不武,弗胜为笑。”固请。丙寅,围之,弗克。孟氏之臣秦堇父辇重如役。逼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4 页3 阳人启门,诸侯之士门焉。县门发,郰人纥抉之以出门者。【襄公十七年传】秋,齐侯伐我北鄙,围桃。高厚围臧纥于防。师自阳关逆臧孙,至于旅松。郰叔纥、臧畴、臧贾帅甲三百,宵犯齐师,送之而复。齐师去之。孔子家语记载叔梁纥原娶鲁之施氏为妻,生九女,无子。其妾生孟皮,

6、孟皮病足,有残疾在身。所以乃求婚於颜氏,名徵在,从父命为婚。颜氏生孔子。【孔子世家】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 祷於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孔子有庶兄孟皮,是以论语公冶长: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则是以孟皮之女妻南容。孔子三岁,叔梁纥卒。孔子世家中记载孔子十七岁前,其母颜氏卒。孔子不知其父葬处,由于父卒时孔子年幼,不曾记忆,况且古人墓而不坟,又不墓祭,所以孔子不知。故而其母卒,暂且殡葬于五父之衢,后来从乡人挽父之母处得之父葬之所,才将父母合葬。当孔子上

7、年之时,能处理此等丧葬送往的大事,而且如此慎重,故此古人称焉。【礼记檀弓】孔子少孤,不知其墓,殡于五父之衢。人之见之者,皆以为葬也。其慎也,盖殡也。问于陬曼父( 世家作挽父)之母,然后得合葬于防。孔子既得合葬于防,曰: “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人也,不可以弗识也。”于是封之,崇四尺。孔子先反,门人后,雨甚,至,孔子问焉,曰:“尔来何迟也?”曰: “防墓崩”。孔子不应。三,孔子泫然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4 页4 流涕曰: “吾闻之,古不修墓。”孔子与门人立,拱而尚右,二三子亦皆尚右。孔子曰:“二

8、三子之嗜学也,我则有姊之丧故也。 ”二三子皆尚左。二、孔子的生平1、出仕前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 又有说二十一年者。 今定孔子生年在鲁襄公二十二年九月二十八日。孔子生地为鲁国昌平乡陬邑, 其父为陬邑大夫, 遂来家焉。 孔子曾被成为陬人之子,其问叔梁纥葬地的人也是陬挽父之母。论语八佾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 “孰谓陬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据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幼时, “为兒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这一方面说明是孔子从小就受到邹鲁民风的影响,同时又能继承家风,而他的父亲为士,亦当在日常社交往来中习礼, 所以孔子模仿以为戏。 同时,这也是司马迁为人左传的故伎

9、。孔子说自己“吾十又五而有志于学” 。至于他的学习状况,不得而知。孔子因为父母去世,家贫,所以早年为季氏作过田乘和委吏。论语子罕中孔子说过: “吾少也贱, 故多能鄙事。” 孟子万章中云: “孔子尝为委吏矣,曰: 会计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 ”孔子十九岁成家,二十岁生长子伯鱼。【孔子家语】孔子年十九,娶于宋官氏,一岁而生伯鱼。伯鱼之生也,鲁昭公以鲤赐孔子。荣君之贶,故名曰鲤而字伯鱼。孔子二十七岁, 郯子来朝见鲁君, 昭公问先古官制之事, 郯子所议,孔子听说后,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4 页5

10、 从而学焉。【左传昭公十七年传】秋,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 “少皞氏鸟名官,何故也?”郯子曰: “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 共工氏以水纪, 故为水师而水名; 大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我高祖少 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祝鸠氏,司徒也;鴡鸠氏,司马也; 鸤鸠氏,司空也;爽鸠氏,司寇也;鹘鸠氏,司事也。五鸠,鸠民者也。五雉,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九扈为九农正,扈民无淫者也。自颛顼以来,不能纪远,乃纪于近,

11、为民师而命以民事,则不能故也。”仲尼闻之,见于郯子而学之。既而告人曰: “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 ,犹信。 ”孔子三十岁,鲁昭公二十年,孔子学问有成。所以他说过“三十而立”的话。本年,齐景公与晏婴来,与昭公会晤,孔子参与此事。问孔子秦穆公何以霸,孔子答秦国国小地僻,但志大中正,虽王可也,其霸小矣。【孔子世家】齐景公与晏婴来 適鲁,景公问孔子曰: “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 ”景公说。(齐桓公为五霸之首, 齐国以霸道治国, 所以景公有此问。 孔子心知其意,回答以

12、中正之行,简贤任能,可以王天下。挫景公之意。此亦为当日外交应对之情形,而孔子已经能据此而言。 )昭公二十四年,孟僖子卒,嘱托其子孟懿子、南宫敬叔从孔子学历。左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4 页6 悉载此事于昭公七年,是则是由于孟僖子相鲁君如楚,不能为礼,归而悔学,史官探后而言,记其临终之事于此。实则僖子卒于十七年后。非但如此,孟懿子和南宫敬叔也是昭公十一年出生,必不能承训于未生之前。但是,孔子早年,则是以长于礼学而又博闻,受到好评的。所以,孟僖子临终时,让自己的孩子孟懿子与南宫敬叔(何忌)师从孔子学礼。【左传昭公

13、七年传】三月,公如楚,郑伯劳于师之梁。孟僖子为介,不能相仪。及楚,不能答郊劳。九月,公至自楚。孟僖子病不能相礼,乃讲学之,苟能礼者従之。及其将死也,召其大夫曰:“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吾闻将有达者曰孔丘,圣人之后也,而灭于宋。其祖弗父何,以有宋而授厉公。及正考父,佐戴、武、宣,三命兹益共。故其鼎铭云: 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 饘是,鬻于是,以糊余口。 其共也如是。臧孙纥有言曰: 圣人有明德者,若不当世,其后必有达人。 今其将在孔丘乎?我若获没,必属说与何忌于夫子,使事之,而学礼焉,以定其位。”故孟懿子与南宫敬叔师事仲尼。仲尼曰: “能补过者,君子也。 诗曰:

14、君子是则是效。 孟僖子可则效已矣。 ”鲁昭公二十五年,孔子三十五岁。三家攻鲁昭公,昭公出奔于齐,齐处昭公乾候。鲁内乱,孔子之齐。在齐问韶 ,三月不知肉味。【论语】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 “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 (述而)子谓韶, “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 “尽美矣,未尽善也”。 (八佾)齐景公与孔子论政,孔子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景公而折服。孔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24 页7 安国注解论语,认为当时齐国为田恒所制,是君不君,而臣不臣,所以孔子以此为对。然而景公嘉其言而不能用。 再问政,

15、孔子对节财。 是因为齐景公骄奢,所以孔子以此为对。 景公愿意以季氏、 孟氏之间待孔子。 齐国士大夫有意加害孔子,齐景公于是以年老为理由而不能用孔子,孔子返鲁。 前人以为孔子返鲁在鲁昭公二十六年,孔子三十六岁时。【论语】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 “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颜渊)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闲待之。”曰: “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微子)【论语季氏】孔子曰: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诚不以

16、富,亦只以异。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孔子当时,亦以多闻而知名。孔子说“四十不惑” 。 世家中记载孔子识得季桓子凿井得魍魉,吴伐越,得防风氏之骨节专车。吴人以为圣人。2、孔子出仕当此之时,鲁君为三家驱逐于外, 而季氏职掌国政。 孔子返鲁之后, 昭公卒,定公即位。 定公五年, 季桓子家臣阳虎因恶季桓子嬖臣仲梁怀,私自拘捕了仲梁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24 页8 怀而触怒季桓子, 阳虎进而囚禁了季桓子, 然后与之盟约而释放了季桓子。阳虎之乱稍息,但是骄

17、横之心日盛。孔子世家:阳虎由此益轻季氏。季氏亦僭於公室,陪臣执国政,是以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於正道。故孔子不仕,退而脩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论语阳货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 “来!予与尔言。”曰: “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 ” “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 “不可。 ”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孔子曰: “诺。吾将仕矣。”季氏采邑在费,费宰公山不狃因不得意于季氏, 于定公八年与阳虎联合为乱,计划废除三家嫡子, 而立三家庶子中与阳虎关系密切之人。于是抓捕季桓子, 季桓子以计策得脱,于是阳虎于定公九

18、年败走奔齐。论语阳货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 ”子曰: “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定公九年,三家皆经历家臣为乱之祸, 恐怕对孔子平日所宣扬的主张有所认同,而孔子长期不能用事,内心有汲汲而不可以已者,于是出仕为鲁中都宰。不久转为小司空,再转为大司寇。定公十年,鲁君和齐君有夹谷之会,孔子为定公相。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24 页9 孔子出仕于鲁,抓住时机,为了加强公室,削弱三桓,所以推行堕三都的计划。所谓三都,就是季氏的私邑费、孟孙氏的私邑成、

19、叔孙氏的私邑郈。因此前,季氏家臣阳虎与私邑费载公山不狃为乱,同时叔孙氏之庶子叔孙辄本为阳货欲立之人, 也与公山不狃起兵为乱。 况且叔孙氏也因为继位之事发生矛盾,引起以郈宰公若、侯犯之间的矛盾,侯犯以郈叛。是季孙氏和叔孙氏都陷入子孙内讧和家臣叛乱之中,所以,孔子、子路等推新堕三都之计。此计不但可以消除家臣占领采邑叛乱之事, 又能削减三桓势力, 强化公室的权威。 是孔子为政鲁国时的大计。然而,孟氏因为免于内外之乱,不行堕都计划,定公以兵围之而不胜。【定公十二年】【经】叔孙州仇帅师堕 郈。季孙斯、仲孙何忌帅师堕费。十有二月,公围成。公至自侯成。【传】仲由为季氏宰,将堕三都,于是叔孙氏堕郈。季氏将堕费

20、,公山不狃、叔孙辄帅费人以袭鲁。公与三子入于季氏之宫,登武子之台。费人攻之,弗克。入及公侧。仲尼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费人北。国人追之,败诸姑蔑。二子奔齐,遂堕费。将堕成,公敛处父谓孟孙:“堕成,齐人必至于北门。且成,孟氏之保障也, 无成,是无孟氏也。 子伪不知,我将不堕。”冬十二月,公围成,弗克。孔子堕三都而不能成就全功, 则是大事功败垂成。 而此时,孔子学生公孙伯寮向季氏构陷子路和孔子。 齐人有担心孔子子鲁国为政, 有意离析三家与孔子之关系,所以送女乐于鲁君,而季氏三日不朝。【论语微子】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据此,孔子大概在鲁定公十三年、五十五岁时,离开鲁国,周游列国

21、,历十四年而返鲁。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24 页10 3、孔子周游列国孔子适卫鲁国和卫国,都是周武王的兄弟的封国,鲁国封周公,卫国封康叔。而且两国毗邻,在齐、晋、楚之间,处境相近。 到春秋后期, 国力疲弱,然而却有君子。因此,孔子去鲁,首先来到卫国。 【论语子路】子适卫,冉有仆。子曰: “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 “富之。 ”曰: “既富矣,又何加焉?”曰: “教之。 ”此当时孔子初次来到卫国,就所见而议论,就冉有之所问而深入发明。【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 曰: “有心

22、哉!击磬乎! ”既而曰:“鄙哉!硁硁 乎!莫己知也, 斯己而已矣。 深则厉,浅则揭。 ”子曰: “果哉!末之难矣。”孔子周游列国,屡次往来于卫国,在论语中,所称颂卫国人物最多。如今,虽然难以确知论语中所载卫国见闻议论之事,果在何时,而秦汉古书所记载孔子在卫国事迹,也有不能尽考尽信者。【世家】子路妻兄颜浊邹家。卫灵公问孔子: “居鲁得禄几何?”对曰: “奉粟六万。 ”卫人亦致粟六万。居顷之,或谮孔子於卫灵公。灵公使公孙余假一出一入。孔子恐获罪焉,居十月,去卫。【孟子】孔子于卫,主阎雠由。弥子之妻与子路之妻兄弟也, 弥子谓子路曰: “孔子主我,卫卿可得也。”子路以告。孔子曰: “有命” 。孔子去卫

23、,将适于陈,过匡,匡人以为误会孔子为阳货,拘孔子五日。月余而返卫。住于蘧伯玉之家,而见卫灵公夫人南子欲见孔子,辞不获已而见之。【论语】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24 页11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 “子在,回何敢死?”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 “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世家】夫人在 絺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珮玉声璆然。孔子曰:“吾乡为弗见,见之礼

24、答焉。 ”子路不说。孔子矢之曰: “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 ”孔子去而复返,卫灵公十分高兴。反复问政于孔子,然而所言之事,以攻战征伐为主,不能得闻礼乐之事。所以,孔子知道卫灵公不足为,有去卫之心。而卫灵公也以年老,退孔子而不用。不久,卫灵公卒。(据史载,卫灵公卒于鲁哀公二年。 )孔子于此前后,去卫。孔子自从鲁定公十三年(鲁定公共十五年)来到卫国,出入盘桓多次,直到鲁哀公二年前后离去,大概在卫五年。【论语】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 “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世家】卫灵公闻孔子来,喜,郊迎。问曰:“蒲可伐乎?”对曰: “可。 ”灵公曰: “吾大夫以为不可。今

25、蒲,卫之所以待晋楚也,以卫伐之,无乃不可乎?”孔子曰:“其男子有死之志,妇人有保西河之志。吾所伐者不过四五人。 ”灵公曰:“善。 ”然不伐蒲。灵公老,怠於政,不用孔子。孔子喟然叹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孔子行。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24 页12 明日,与孔子语,见蜚雁,仰视之,色不在孔子。孔子遂行,居卫月馀,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巿过之。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於是丑之,去卫,过曹。孔子去曹如宋,过宋郊,有司马桓魋之厄,孔子微服以免。【论语】子曰: “

26、天生德于予,桓 魋其如予何?”【世家】孔子去曹 適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於予,桓 魋其如予何!”此后,孟子、庄子都曾言及孔子在宋遭受桓魋之厄的事情。孔子过郑。【世家】孔子 適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 “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大概鲁哀公三年,孔子至陈,住于司城贞子之家。司城是宋、陈官名。贞子是谥号,其人是贤君子,所以为孔子主。孔子在陈听说鲁国火灾焚烧宗庙,认为必然

27、是桓公、僖公之庙,已而果然。此事出于左传,大概是司马迁据左传而书。(是年,季桓子卒,季康子代位。 世家记载,季桓子临终悔恨孔子去鲁,有召还孔子之意,以嘱康子。然孔子在陈三年,而后南至蔡、楚。是康子未能立即召孔子还 )孔子在陈三年,吴伐陈,孔子离去,南行之蔡,绝粮于陈蔡之间。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24 页13 【论语】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 “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孟子】君子之厄于陈蔡之间。蔡本在陈之南,孔子去陈而南,遂至于蔡。而蔡此时畏于吴、楚争霸,背楚而服于吴

28、,迁于州来。楚国命叶公召聚蔡人,安置于负函。于是,孔子得见于叶公。论语中有叶公问政, 孔子对以: “近者悦,远者来” ,正为叶公招安蔡人而发。【论语】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 “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此时,孔子或有如楚之志,曾派子贡至楚。(事在孔子世家)孔子在楚,见在野之隐君子。如楚狂人接舆、长沮桀溺、荷丈人等。【论语】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

29、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 “是鲁孔丘与?”曰:“是也。 ”曰: “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 “是鲁孔丘之徒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24 页14 与?”对曰:“然。 ”曰: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然曰: “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

30、也。”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莜。子路问曰: “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 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 “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孔子在蔡、楚之间,逗留时日甚短, 恐怕仅在躲避战祸, 不久返回陈。 孔子在陈,有归与之叹。【论语】子在陈曰: “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 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孟子】万章问曰: “孔子在陈,曰盖归乎来!吾党之小士狂简,进而不

31、忘其初。 孔子在陈,何患鲁之狂士?”孟子曰: “孔子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孔子岂不欲中道哉?不可必得,故思其次也。 ”于是,同年,孔子由陈返卫。当此之时,卫孝公在位。卫灵公之嫡孙辄,而卫灵公之子蒯瞶居于戚,内外对峙数年。所以孔子说“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 ”而孔子对卫国此种时局,也有态度。【论语】冉有曰: “夫子为卫君乎?” 子贡曰: “诺。吾将问之。”入,曰: “伯夷、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24 页15 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 “怨乎?”曰:“求仁而得仁,

32、又何怨。 ”出,曰:“夫子不为也。”又子路问为君用孔子为政,孔子以何务为先。【论语】子路曰: “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 “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 “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 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礼记檀弓】孔子之卫,遇旧馆人之丧,入而哭之哀。出,使子贡说骖而赙之。子贡曰: “于门人之丧,未有所说骖,说骖于旧馆,无乃已重乎?”夫子曰:“予乡者入而哭之,遇于一哀而出涕。予恶夫涕之无从也,小子行

33、之。”孔子在卫,有送葬者,而夫子观之,曰:“善哉为丧乎!足以为法矣,小子识之。”子贡曰: “夫子何善尔也?”曰: “其往也如慕,其反也如疑。 ”子贡曰:“岂若速反而虞乎?”子曰: “小子识之,我未之能行也。 ”孔子在卫五年,其间,孔子弟子如子贡、冉有、樊迟,皆出仕于鲁国。其中哀公七年子贡出使于吴,八年,吴伐鲁,有若与师。哀公十一年冬天,孔子返鲁。【左传】哀公十一年传:孔文子之将攻大叔也,访于仲尼,仲尼曰,胡簋之事,则尝学之矣,甲兵之事,未之闻也,退命驾而行,曰,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文子遽止之,曰,圉岂敢度其私,访卫国之难也,将止,鲁人以币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

34、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24 页16 召之,乃归。【世家】季康子逐公华、公宾、公林,以币迎孔子,孔子归鲁。4、孔子返鲁季氏待孔子为国老,访诸政事。【论语】季康子问: “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子曰: “临之以庄则敬, 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 “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 “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 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

35、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 “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 “仲叔圉治宾客,祝 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十一年季氏打算实行田赋,问孔子,孔子不答。而私与冉有议论此事。冉有为季氏家臣,孔子之意,盖使冉有知义而行,不料冉有为季氏聚敛之臣。【左传】哀公十一传:季孙欲以田赋,使冉有访诸仲尼,仲尼曰,丘,不识也,三发,卒曰,子为国老,待子而行,若之何子之不言也,仲尼不对,而私于冉有曰,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如是则以丘亦足矣,若不度于礼,而贪冒无厌,则虽以田赋,将又不足,且子季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36、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24 页17 孙若欲行而法,则周公之典在,若欲苟而行,又何访焉,弗听。论语先进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论语子路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 ”子曰: “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 ”鲁哀公十四年,齐国陈恒(田常)弑杀齐简公。孔子朝告哀公,请伐陈恒。【左传】哀公十四年: 齐陈恒弒其君壬于舒州, 孔丘三日齐, 而请伐齐, 三,公曰,鲁为齐弱久矣,子之伐之,将若之何,对曰,陈恒弒其君,民之不与者半,以鲁之众,加齐之半,可克也,公曰,子告季孙,孔子

37、辞,退而告人曰,吾以从大夫之后也,故不敢不言。论语宪问 :陈成子 弒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 “陈恒 弒其君,请讨之。 ”公曰: “告夫三子!”孔子曰: “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孔子晚年,遭遇了丧子之痛, 他最器重的学生颜回也不幸早卒,孔子异常哀痛。论语先进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 “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丧

38、,去声。噫,伤痛声。悼道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24 页18 无传,若天丧己也。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 “子恸矣。”曰: “有恸乎?哀伤之至,不自知也。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 “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哀公十五年,子路死于卫国之乱,孔子为此十分伤心。左传哀公十五年:卫孔圉取大子蒯聩之姊,生悝,孔氏之竖浑良夫,长而美,孔文子卒,通于内,大子在戚,孔姬使之焉,大子与之言曰,苟使我入获国,服冕乘轩,三死无与, 与之盟,为请于伯姬,

39、 闰月,良夫与大子入,舍于孔氏之外圃,昏,二人蒙衣而乘,寺人罗御,如孔氏,孔氏之老栾宁问之,称姻妾以告, 遂入,适伯姬氏, 既食,孔伯姬杖戈而先, 大子与五人介,舆豭从之,迫孔悝于厕强盟之,遂劫以登台,栾宁将饮酒,炙未熟,闻乱,使告季子,召获驾乘车, 行爵食炙,奉卫侯辄来奔, 季子将入,遇子羔将出,曰,门已闭矣,季子曰,吾姑至焉,子羔曰,弗及,不践其难,季子曰,食焉,不辟其难,子羔遂出, 子路入,及门,公孙敢门焉,曰,无入为也,季子曰,是公孙也,求利焉而逃其难,由,不然,利其禄,必救其患,有使者出,乃入,曰大子焉用孔悝,虽杀之,必或继之,且曰,大子无勇,若燔台半,必舍孔叔大子闻之惧, 下石乞,

40、盂黡敌子路,以戈击之,断缨,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免,结缨而死,孔子闻卫乱,曰,柴也,其来由也死矣,晚年的孔子在鲁国,主要是修订礼乐,编纂春秋。 “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鲁哀公十六年,孔子卒。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8 页,共 24 页19 【左传】哀公十六年经 : 夏,四月,己丑,孔丘卒。传: 夏,四月,己丑,孔丘卒,公诔之曰,旻天不吊,不 慭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子赣曰,君其不没于鲁乎,夫子之言曰,礼失则昏,名失则愆,失志为昏,失所为愆,生不能用,死而诔之,非礼也,

41、称一人,非名也,君两失之。【礼记檀弓】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歌曰: “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既歌而入,当户而坐。子贡闻之曰:“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梁木其坏、哲人其萎,则吾将安放?夫子殆将病也。”遂趋而入。夫子曰:“赐!尔来何迟也?夏后氏殡于东阶之上,则犹在阼也;殷人殡于两楹之间,则与宾主夹之也;周人殡于西阶之上,则犹宾之也。而丘也殷人也。予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 夫明王不兴,而天下其孰能宗予?予殆将死也。”盖寝疾七日而没。孔子之丧,门人疑所服。子贡曰: “昔者夫子之丧颜渊,若丧子而无服;丧子路亦然。请丧夫子,若丧父而无服。 ”【 孔子世家】 : 鲁哀公十四年春,

42、狩大野。叔孙氏车子鉏获兽,以为不祥。仲尼视之,曰: “麟也。 ”取之。曰: “河不出图,雒不出书,吾已矣夫! ”颜渊死,孔子曰: “天丧予!”及西狩见麟,曰:“吾道穷矣!”喟然叹曰: “莫知我夫!”子贡曰: “何为莫知子?”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子路死于卫。孔子病,子贡请见。孔子方负杖逍遥于门,曰:“赐,汝来何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9 页,共 24 页20 其晚也?”孔子因叹,歌曰: “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 ”因以涕下。谓子贡曰: “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夏人殡于东阶,周人于西阶

43、,殷人两柱闲。昨暮予梦坐奠两柱之闲,予始殷人也。 ”后七日卒。孔子卒年七十三岁。【孔子世家】 : 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众弟子庐其墓,服孝三年。【孔子世家】 : 孔子葬鲁城北泗上, 弟子皆服三年。 三年心丧毕, 相诀而去,则哭,各复尽哀;或复留。唯子贡庐于冢上,凡六年,然后去。【孟子滕文公】 :昔者孔子没,三年之外,门人治任将归,入揖于子贡,相向而哭,皆失声,然后归。 子贡反,筑室于场,独居三年,然后归。他日, 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强曾子。曾子曰: 不可。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 皜皜乎不可尚已。【世家】 :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44、。 ”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2、关于论语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0 页,共 24 页21 论语 是记录孔子及其若干弟子言行的书。 大概是孔子弟子当时有所记录,在孔子逝世以后,编纂成书的。 论语的内容由不同的弟子追记,所以,文字多有重复。但因为书中对冉有称“有子” 、对曾参称“曾子”所以,从唐代的柳宗元开始,不少学者疑心

45、论语还受到曾子、有子弟子的整理。论语一书大概在战国前后变成。 “论语”的书名也产生于秦汉之际,只是起初或称为论、语、传、记,并未完全统一。“论语”的意思自古来有多种解释。一般认为,“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语言”的意思。亦即“论语”的意思是把“夫子之语”“论纂”起来。而“论语”的名字,就是当时编纂者给定的。(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论”者“伦也” ,就是有条理的意思, “论语”就是有条理地述说自己的话。另有一种说法,认为论语是“讨论文义”的书,则是后起之义了。)论语既然是众弟子根据所记,纠集而成。故此,其中各条语录之间并无明显的前后连属的关系,而将其分列为二十篇之内,也无必然根据。今本论语

46、有二十篇,以每篇首章最初两个字为本章的标题,依次为“学而” “为政”“八佾”“里仁” “公冶长”“雍也”“述而”“泰伯” “子罕”“乡党”“先进” “颜渊” “子路” “宪问” “卫灵公”“季氏” “阳货” “微子” “子张” “尧曰” 。论语到西汉时候, 有三个传本, 鲁论语(二十篇),齐论语(二十二篇),古论语(二十一篇)。这三个本子,篇章数目和有关文字都有出入。西汉末年,安昌侯张禹合并齐论语和鲁论语 ,编成一个定本。当时和后世大都采用它,到了东汉末年, 儒学大师郑玄又在这个张侯论之上,参照齐、古论语,为论语作注。我们今天看到的论语 ,就是这个“张侯论”。自古以来,注解研读论语的著作很多,

47、但是主要为大家所参考的,有如下几部。论语集解,三国何晏集解,宋邢昺疏。何叙云:汉中垒校尉刘向言 鲁论语二十篇,皆孔子弟子记诸善言也。太子太傅夏侯胜、前将军萧望之、丞相韦贤及子玄成等传之。齐论语二十二篇,其二十篇中,章句颇多于鲁论。琅琊王卿及胶东庸生,昌邑中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1 页,共 24 页22 尉王吉皆以教授。 故有鲁论 ,有齐论 。鲁共王时, 尝欲以孔子宅为宫,坏,得古文论语。 齐论有问王知道 ,多于鲁论二篇。古论亦无此二篇,分尧曰下张“子张问”以为一篇,有两子张,凡二十一篇。篇次不与齐、鲁论同。安昌侯张禹本受

48、鲁论,兼将齐说,善者从之,号曰“张侯论”,为世所贵。包氏、周氏章句出焉。 古论唯博士孔安国为之训解,而世不传,至顺帝时,南郡太守马融亦为之训说。汉末,大司农郑玄就鲁论篇章,考之齐、古,为之注。近故司空陈群,太常王肃,博士周生烈为义说 。前世传授师说,虽有异同,不为训解,中间为之训诫, 至于今多矣。 所见不同,互有得失。 今集诸家之善, 记其姓名,有不安者顿为改易,名曰论语集解 。光禄大夫关内臣陈孙邕、光禄大夫臣郑冲、散骑常侍中领军安乡亭侯臣曹羲、侍中臣荀、尚书驸马都尉关内侯臣何晏等上。南北朝时期的皇侃对何晏的 论语集解 作义疏,保存了很多汉晋时人的观点和认识,所谓“博极群言,补诸书之未至,为后

49、学所宗”。但是,皇疏受到了当时流行的玄学思想的影响, 往往引用玄学义理疏讲 论语 ,引起后来学者的不满。北宋时,邢昺为又在何晏集解和皇疏的基础上再为论语作疏十卷。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认为,邢疏也是因皇疏所采诸儒之说刊定而成,只不过处在汉堂儒学向宋学转关之际的邢疏, 消除了皇疏的旁征博引引来的枝蔓,而稍稍引入了义理,并逐渐取代了皇疏。 所谓“是疏出而皇疏微, 迨伊洛之说出而是疏又微” 。然而,今观其书,博富存古不及皇疏,简要通达不及集注,其中发明之处亦不甚多。清代阮元编纂将其取入十三经注疏中。论语集注,宋朱熹撰。论语集注是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的一部分,其中主要征引了二程和程门弟子对各条语录的解释和心得,

50、如杨氏、尹氏、谢氏、洪氏、游氏、胡氏、曾氏、张敬夫、范氏、李氏等,所以名为“集注”。据朱熹自己说,从其三十岁时,就对论语下功夫研究,直到六十七八岁,还笔改不辍。基本达到了言简义丰,淡而有味的境界。该书对论语每篇分分章,或与前人有别,朱子对每张所论之事, 往往总括为数端, 略为阐述其中关联, 示人以悟入之门。 宋代道学,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2 页,共 24 页23 重义理,阐发道统性命之学,与汉学重视名物制度不同,所以,朱子此注参考前人,简为训诂,与汉晋注疏相比甚为清通,而重在阐发其中所谓圣人远旨,启发学者深为玩味,涵养

51、性情。因此,道学家的注解和心得,往往引得人从实际的道德人格养成的角度去体会和领悟,异常亲切自然, 冲和而又深沉, 这是其他著书无法替代的。论语正义,清刘宝楠始撰,其子刘恭冕补成。刘宝楠,字楚桢,号念楼,江苏宝应人。和同乡刘文淇、梅植之、包慎言、柳兴恩、陈立相约各治一经,刘宝楠专治论语。仿照焦循孟子正义的体例, “先为长编,次乃荟萃而折衷之” 。因为何晏集解保留了汉人古义,所以刘氏正义在此基础上, 抛弃了皇疏的芜杂、 邢疏的鄙陋, 从先秦两汉的著述中引证先儒之说,校考文例字句,为之义说,又兼取宋人议论,尤其是对清代学者研究论语的成果进行了广泛参考, 其中如刘台拱 论语骈枝、刘宝树经义说略 、方观

52、旭论语偶记、钱坫论语后录、包慎言论语温故录、焦循论语补疏、刘逢禄论语述何、宋翔凤论语发微、戴望论语注、毛奇龄论语稽求篇、 四书胜言、陈鳣论语古训、刘培翚四书拾义 、翟灏四书考异、江永乡党图考、黄式三论语后案 等,总其大成, 发以己意,故而多折中宏通之论。对前人异说兼有可采者,也予以保留,明显错误的,予以辨析,细大不捐,功力深厚。在训诂上,多取汉人及说文尔雅以为据,带有清代学术的特点。论语集释,程树德程树德( 18771944) ,字郁庭,福建福州人。清沫进士,曾留学日本,学习法律,先后任教于清华北大。有九朝律考流传于世。作者有感于朱熹以来八百余年, “名儒著述训诂义理,多为前人所未发,惜无荟萃

53、贯串之书。”于是征引各家著作六百八十种,成一百四十万言,分考异、音读、考证、集解、唐以前古注、集注、别解、余论、发明、按语等十科,罗列何、皇、朱以来,对论语文字校雠、读音、史实以义理发明、分门别类,予以采录,既能见前人研读论语之心得,犹能辨析期间学术承传变迁之迹,丰富翔实,便于实用。需要说明的是,作者出于晚清,入于民国,受到旧学影响,对宋人道德义理,留意有心,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3 页,共 24 页24 采摘甚富,细为辨析,读来不无趣味。论语译注,杨伯峻撰。杨伯峻,著名的古汉语学者, 尤其是对先秦的文史典籍有精深的研究

54、。其作注译的论语孟子 ,注解的左传和列子 ,都是享有盛名的著作。他的论语译注 重在解释字句和其中的典故及语言现象,并从诸多注家的观点中择善而从,进行翻译,可以说,其中的讲解译注,多有所本,同时又求证于当代名家,故而,以其谨慎、精湛,成为这方面的典范之作和权威译本,体例得当,为现代人提供一个简易而正确的读本。作为入门之书, 明了古汉语的习惯, 通晓文意,则此书最佳。但由于他重在语言文例方面,注重论语作为先秦典籍的语言文献意义,而不注重论语的思想义理的阐发,构成其鲜明的特点。论语新解,钱穆撰。与杨著不同,钱书旨在追求义理之通俗明达,故遗训诂之繁琐,不取异说之芜杂,径循一宏达之义理,讲疏明白。然钱氏

55、所解,虽说来自旧说,但非寻绎故纸而得的一段老生常谈, 而是自己研读古书旧注而获得的一段领悟,所以,读来不绝陈旧,而顿感词气清通,新意条畅,甚至似有不副原意之处。一般认为, 论语中所反映的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 ,这种认识大概是从宋代开始的,直到今天仍然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其实,除此之外,还有不少人对论语的主要内容有不同的总结。蔡尚思在论语导读中对诸多异说加以梳理,罗列了礼、仁、孝、忠、中庸、信、义、智、恕等说法,此外还有尊天信命、贵古贱今、重男轻女、君子小人、同道异端、好名、贵仕、教学、为政等内容。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4 页,共 2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