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章并条--并合和牵伸Drawing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7286486 上传时间:2024-07-19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2.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章并条--并合和牵伸Drawing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五章并条--并合和牵伸Drawing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五章并条--并合和牵伸Drawing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五章并条--并合和牵伸Drawing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五章并条--并合和牵伸Drawing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章并条--并合和牵伸Drawing》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章并条--并合和牵伸Drawing(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章并条-并合和牵伸DrawingStillwatersrundeep.流静水深流静水深,人静心深人静心深Wherethereislife,thereishope。有生命必有希望。有生命必有希望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一、生条直接纺纱带来的问题一、生条直接纺纱带来的问题1.1.生条的重量不匀率大(生条的重量不匀率大(4 4) 成纱重量偏差成纱重量偏差及重量不匀率难以控制及重量不匀率难以控制2.2.生条中纤维伸直平行度差生条中纤维伸直平行度差 成纱条干不匀率成纱条干不匀率及强力差。及强力差。3.3.生条中有少量的棉束生条中有少量的棉束 造成很多粗节与细节造成很多粗节与细节 23二、并条工序的任务二

2、、并条工序的任务1.1.并合:改善生条的中长片段均匀度并合:改善生条的中长片段均匀度2.2.牵伸:提高纤维的伸直、分离度牵伸:提高纤维的伸直、分离度3.3.混合:充分混合纤维混合:充分混合纤维4.4.定量控制:根据细纱的细度控制条子的细度定量控制:根据细纱的细度控制条子的细度5.5.成条:卷绕成适当的卷装供后道工序使用。成条:卷绕成适当的卷装供后道工序使用。3 三、并条机的发展三、并条机的发展l国内国内第一代,第一代,“”系列,系列,出条速度出条速度4060m/min,如如12421242、12431243、12411241。第二代,第二代,“”系列,系列,出条速度出条速度180250m/mi

3、n,如如A272AA272A、B B、C C型,型,A272FA272F。第三代,第三代,FAFA系列,出条速度为系列,出条速度为150150600m600mminmin,如,如FA302FA302、FA305FA305、FA306FA306、FA311FA311、FA322FA322。l国外国外SH800型和型和DX7A型,出条速度在型,出条速度在400800m/min,最高达最高达1000 m/min。4 四、主要机构和工艺过程四、主要机构和工艺过程(一)机构(一)机构 1. 1. 喂入部分:棉条筒、导条辊、给棉罗拉。喂入部分:棉条筒、导条辊、给棉罗拉。 2. 2. 牵伸部分:牵伸罗拉、牵

4、伸皮辊、加压机牵伸部分:牵伸罗拉、牵伸皮辊、加压机构等。构等。 3. 3. 成条部分:集束器、圈条器等。成条部分:集束器、圈条器等。(二)工艺过程(二)工艺过程 见下图。见下图。5 A311型并条机工型并条机工艺流程流程图喂入棉条筒喂入棉条筒导条条罗拉拉给棉棉罗拉拉 牵伸伸罗拉拉导条管条管紧压罗拉拉圈条器圈条器 棉条筒棉条筒6并条机(双眼)并条机(双眼)78并条机(单眼)并条机(单眼)9第二节第二节 并合原理并合原理一、并合的均匀作用一、并合的均匀作用1.1.并合的均匀作用并合的均匀作用 并合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并合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两根为例)(两根为例):(1 1)粗节与细节并合,并合后均匀

5、度大大提高。)粗节与细节并合,并合后均匀度大大提高。(2 2)粗节与粗节、细节与细节并合,均匀性没有)粗节与粗节、细节与细节并合,均匀性没有改善,但也没有恶化。改善,但也没有恶化。(3 3)随机并合()随机并合(粗节或细节和适中片段并合),粗节或细节和适中片段并合),不匀不匀率降低。率降低。 因此,条子并合后均匀度可得到改善。因此,条子并合后均匀度可得到改善。 10棉条的并合棉条的并合 +1% 0 +3% -6% +9% +6%11 2. 并合前后条子不匀率间的关系并合前后条子不匀率间的关系 n根定量相同、不匀率根定量相同、不匀率C0相同的纤维条并相同的纤维条并合后的不匀率,合后的不匀率,式中

6、,式中,C0并合前条子的不匀率(并合前条子的不匀率(%) C 并合后条子的不匀率(并合后条子的不匀率(%) 12 可见:可见:(1)并并合合数数越越多多,并并合合后后须须条条不匀率越低。不匀率越低。(2)并并合合数数较较小小时时,增增加加根根数数,不不匀匀率率降降低低显显著著;并并合合数数较较大大时,不匀率降低不显著。时,不匀率降低不显著。(3)一般取)一般取6-8根并合。根并合。对上式列表计算如下:对上式列表计算如下: n1 2 3 4 5 6 7 8 9 16C/C01 0.71 0.56 0.5 0.45 0.41 0.38 0.35 0.33 0.2513 3. 并合道数并合道数l涤涤

7、/棉(精)棉(精) 棉:开棉:开梳梳精精 涤:开涤:开梳梳预并预并l涤涤/棉(普梳)棉(普梳) 棉:开棉:开梳梳预并预并 涤:开涤:开梳梳预并预并l纯棉纯棉精梳:开精梳:开梳梳精精并一并一普梳:开普梳:开梳梳头并头并二并二并头并头并二并二并三并三并头并头并二并二并三并三并14 二、改善棉条不匀率的途径二、改善棉条不匀率的途径(一)不匀率的种类及相互关系(一)不匀率的种类及相互关系 1. 不匀率种类不匀率种类 根据取样方法划分:根据取样方法划分: (1)内不匀)内不匀CN:同一眼或同一卷装内的不匀:同一眼或同一卷装内的不匀 (2)外不匀)外不匀CW:不同卷装间的不匀:不同卷装间的不匀 (3)总不

8、匀)总不匀CZ:内不匀及外不匀的综合反应内不匀及外不匀的综合反应 2. 不匀间的关系不匀间的关系 CZ2 = CW2 + CN215(二)降低棉条不匀率的途径(二)降低棉条不匀率的途径 1. 轻重条搭配:不同梳棉机生成的条子(轻轻重条搭配:不同梳棉机生成的条子(轻条、重条、轻重适中的棉条)搭配喂入并条机条、重条、轻重适中的棉条)搭配喂入并条机的每个眼。的每个眼。 2. 积极式喂入:减少消极拖动棉条喂入产生积极式喂入:减少消极拖动棉条喂入产生的意外伸长。的意外伸长。 3. 断头自停:保证正确的喂入根数。断头自停:保证正确的喂入根数。16第三节第三节 罗拉牵伸的基本原理罗拉牵伸的基本原理一、牵伸概

9、述一、牵伸概述(一)牵伸(一)牵伸l 牵伸:将须条抽长拉细,使须条截面减细变薄。牵伸:将须条抽长拉细,使须条截面减细变薄。l 罗拉牵伸:利用不同转速的罗拉来实现牵伸。罗拉牵伸:利用不同转速的罗拉来实现牵伸。 牵伸的实质,纤维沿纤维集合体轴向相互位移,牵伸的实质,纤维沿纤维集合体轴向相互位移,排列在更长的片段上。排列在更长的片段上。 17(二)实现罗拉牵伸的条件(二)实现罗拉牵伸的条件1.有两个能积极握持纱条的钳口:罗拉加压有两个能积极握持纱条的钳口:罗拉加压2.钳口间隔距:隔距钳口间隔距:隔距纤维品质长度纤维品质长度3.钳口相对运动:钳口相对运动:V输出输出V输入输入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三个条件

10、缺一不可!18(三)(三) 牵伸类型牵伸类型 (1)张力牵伸张力牵伸(第一类牵伸)(第一类牵伸):速度差小,纤维:速度差小,纤维间未发生轴向的相对位移,须条发生弹性变形。间未发生轴向的相对位移,须条发生弹性变形。防止须条松坠。防止须条松坠。 (2)位移牵伸位移牵伸(第二类牵伸)(第二类牵伸):速度差大,纤维:速度差大,纤维间产生相对运动,须条被抽长拉细,属永久变形。间产生相对运动,须条被抽长拉细,属永久变形。19(四)牵伸倍数(四)牵伸倍数E 表示纤维集合体抽长拉细的程度。表示纤维集合体抽长拉细的程度。1. 机械牵伸倍数机械牵伸倍数(理论牵伸倍数)(理论牵伸倍数)E= v2/v1 v1 、v2

11、:前后罗拉表面速度:前后罗拉表面速度2. 实际牵伸倍数实际牵伸倍数L2 、L1牵伸前、后集合体的长度牵伸前、后集合体的长度W1 、W2 牵伸前、后集合体的线密度(定量)牵伸前、后集合体的线密度(定量)20 3.3.牵伸效率牵伸效率 罗拉打滑等因素使牵伸效率常小于罗拉打滑等因素使牵伸效率常小于1 1;偶尔;偶尔大于大于1 1(纤维散失较多时)。(纤维散失较多时)。 牵伸效率的倒数牵伸效率的倒数1/1/,称为,称为牵伸配合率牵伸配合率,其其值由历史统计资料取得,值由历史统计资料取得,实际生产中根据实际生产中根据1/1/ ,算出,算出机械牵伸倍数机械牵伸倍数,然后确定牵伸变换齿轮然后确定牵伸变换齿轮

12、的齿数。的齿数。21 (五)总牵伸与部分牵伸(五)总牵伸与部分牵伸 1. 总牵伸倍数总牵伸倍数E:最前与最后罗拉间的牵伸倍数。:最前与最后罗拉间的牵伸倍数。 2. 部分牵伸倍数部分牵伸倍数e:相邻两对罗拉间的牵伸倍数。:相邻两对罗拉间的牵伸倍数。例:例: V3V2 V1 e1=V2/V1;e2=V3/V2; 则则 总牵伸倍数等于各部分牵总牵伸倍数等于各部分牵伸倍数之积。伸倍数之积。223.3.牵伸分配牵伸分配 工艺上一般根据总牵伸倍数大小来分配各工艺上一般根据总牵伸倍数大小来分配各牵伸区的部分牵伸倍数称为牵伸分配;牵伸区的部分牵伸倍数称为牵伸分配; 一般前区牵伸大,后区牵伸小。一般前区牵伸大,

13、后区牵伸小。231. 摩擦力界的形成摩擦力界的形成 施加在罗拉上的压力分布在须条的一定长度施加在罗拉上的压力分布在须条的一定长度和宽度上。和宽度上。 摩擦力界摩擦力界:摩擦力的作用空间,即分布在牵:摩擦力的作用空间,即分布在牵伸区内须条中的伸区内须条中的摩擦力场摩擦力场。2. 摩擦力界分布摩擦力界分布 (牵伸区中须条内)(牵伸区中须条内)摩擦力场强度摩擦力场强度的分布的分布称(牵伸区中须条内)摩擦力界分布。称(牵伸区中须条内)摩擦力界分布。l纵向分布:沿须条方向纵向分布:沿须条方向l横向分布:垂直于须条方向横向分布:垂直于须条方向二、牵伸区中须条内摩擦力界二、牵伸区中须条内摩擦力界243. 影

14、响摩擦力界的因素影响摩擦力界的因素(1)纵向摩擦力界影响因素)纵向摩擦力界影响因素罗拉加压罗拉加压P:P ,强度,强度 ,范围,范围 (m2)罗拉直径罗拉直径d: d ,强度,强度 ,范围,范围 (m3 )须条定量须条定量G:G ,强度,强度 ,范围,范围 其他:如纤维性质、罗拉隔居,附加牵伸元件等其他:如纤维性质、罗拉隔居,附加牵伸元件等25(2)横向摩擦力界影响因素)横向摩擦力界影响因素 横向摩擦力界要求分布均匀。横向摩擦力界要求分布均匀。若上罗拉为金属,其不变形,边纤维难以控制;若上罗拉为金属,其不变形,边纤维难以控制;(下罗拉是金属材质)(下罗拉是金属材质)若上罗拉为皮辊(胶辊),其若

15、上罗拉为皮辊(胶辊),其弹性好,力分布弹性好,力分布较均匀,边缘纤维易控制。较均匀,边缘纤维易控制。26 4. 简单罗拉牵伸区内的摩擦力界分布简单罗拉牵伸区内的摩擦力界分布 两对罗拉各自形成的摩擦力界连贯起来。两对罗拉各自形成的摩擦力界连贯起来。 特点:中部摩擦力界的强度弱,仅有纤维间特点:中部摩擦力界的强度弱,仅有纤维间的抱合力,故控制纤维的能力差。的抱合力,故控制纤维的能力差。简单罗拉牵伸区摩擦力界分布简单罗拉牵伸区摩擦力界分布 27三、浮游纤维在牵伸区中的运动三、浮游纤维在牵伸区中的运动(一)纤维运动的类型(一)纤维运动的类型 1. 按控制情况分按控制情况分l受控纤维:受罗拉握持,并以该

16、罗拉表面受控纤维:受罗拉握持,并以该罗拉表面速度运动的纤维,包括前纤维(前罗拉握持)速度运动的纤维,包括前纤维(前罗拉握持)和后纤维(后罗拉握持)。和后纤维(后罗拉握持)。l浮游纤维:未被罗拉握持的纤维。浮游纤维:未被罗拉握持的纤维。 28 2. 2.按速度分按速度分l慢速纤维:以后罗拉速度运动的纤维,包括后慢速纤维:以后罗拉速度运动的纤维,包括后纤维和未变速的浮游纤维。纤维和未变速的浮游纤维。l快速纤维:以前罗拉表面速度运动的纤维,包快速纤维:以前罗拉表面速度运动的纤维,包括前纤维和已变为前罗拉速度的浮游纤维括前纤维和已变为前罗拉速度的浮游纤维 前纤维一定是快速纤维,但快速纤维不一定前纤维一

17、定是快速纤维,但快速纤维不一定是前纤维。是前纤维。 浮游纤维由慢速到快速取决于作用在其上的浮游纤维由慢速到快速取决于作用在其上的力。力。29(二)牵伸区内浮游纤维的受力分析(二)牵伸区内浮游纤维的受力分析 1. 控制力与引导力控制力与引导力 对对一根纤维一根纤维而言。而言。l引引导导力力:以以前前罗罗拉拉速速度度运运动动的的快快速速纤纤维维作作用用于于某某根浮游纤维根浮游纤维整个长度上的力。整个长度上的力。促进纤维加速。促进纤维加速。l控控制制力力:以以后后罗罗拉拉速速度度运运动动的的慢慢速速纤纤维维作作用用于于某某根浮游纤维根浮游纤维整个长度上的力。整个长度上的力。阻止纤维变速。阻止纤维变速

18、。302. .浮游纤维加速的条件浮游纤维加速的条件 引导力引导力控制力控制力3. 影响引导力和控制力的因素影响引导力和控制力的因素 牵伸区内摩擦力界分布牵伸区内摩擦力界分布浮游纤维的长度浮游纤维的长度纤维的表面性能纤维的表面性能各类纤维的分布各类纤维的分布3132(三)纤维变速点分布与纱条不匀(三)纤维变速点分布与纱条不匀1. 变速点分布变速点分布 牵区伸内,纤维牵区伸内,纤维头端的变速位置称为变速点头端的变速位置称为变速点。纤维变速点距离前钳口会形成一种分布,称为变纤维变速点距离前钳口会形成一种分布,称为变速点分布。如下图。速点分布。如下图。 简单罗拉牵伸区内纤维变速点分布简单罗拉牵伸区内纤

19、维变速点分布 3233实验研究表明:实验研究表明:l隔距隔距,变速点分布的离散性增加;,变速点分布的离散性增加;l牵伸倍数牵伸倍数,变速点分布的离散性,变速点分布的离散性增加;增加;l长纤维变速点较集中且向前钳口长纤维变速点较集中且向前钳口靠近靠近(曲(曲 线)线);短纤维变速点较分;短纤维变速点较分散且距前钳口较远散且距前钳口较远(曲线)(曲线)。l两对罗拉牵伸,变速点分布最分两对罗拉牵伸,变速点分布最分散。散。 3334 并合改善了条子的不匀,但牵伸却恶化了条子并合改善了条子的不匀,但牵伸却恶化了条子的短片段不匀的短片段不匀(原因?如何改善?)。(原因?如何改善?)。 2. 理想牵伸(正常

20、移距)理想牵伸(正常移距)假设:假设: (1)纤维等长、伸直平行;)纤维等长、伸直平行; (2)纤维头端在前罗拉钳口时变速,即变速)纤维头端在前罗拉钳口时变速,即变速点点(牵伸区中纤维头端的变速位置牵伸区中纤维头端的变速位置)在前罗拉钳口在前罗拉钳口。34 设头端相距设头端相距a0,随,随V2运动,当运动,当A纤维到达前罗纤维到达前罗拉钳口时,以拉钳口时,以V1运动,运动,t时间后时间后B纤维也以纤维也以V1运动运动(t=a0/V2)。则两纤维头端距:。则两纤维头端距: a1=V1t=V1a0/V2=Ea0(正常移距)(正常移距)纤维头端在前钳口变速时的移距纤维头端在前钳口变速时的移距V2V1

21、35由上可看出:由上可看出: l纱条内任两根纤维头距比原来增大纱条内任两根纤维头距比原来增大E倍;倍;l纱条按纱条按E被均匀地抽长拉细了,但条干均匀度被均匀地抽长拉细了,但条干均匀度没有恶化。没有恶化。纤维头端在前钳口变速时的移距纤维头端在前钳口变速时的移距a1=V1t=V1a0/V2=Ea036当当A在在X2-X2变速,变速,B在在X1-X1时等式右边第二项取时等式右边第二项取“” 3.实际牵伸(实际移距实际牵伸(实际移距a1) A开始变速到开始变速到B开始变速(运动开始变速(运动到到X2-X2)的时间)的时间t t=(a0+ X)/V2 t时间内时间内B的位移的位移S S=V1*t=V1(

22、a0+ X)/V2 = (a0+ X)E a1=S- X=(a0+ X)E- X 即即a1 = a0E+(E-1) X37牵伸后纤维头端距离牵伸后纤维头端距离a1为:为: a1= a0E x(E-1) 式中:式中:a0E为正常移距;为正常移距; X(E-1)即为移距偏差。即为移距偏差。移距偏差移距偏差:在牵伸过程中,由于纤维不在同一位置在牵伸过程中,由于纤维不在同一位置变速,则牵伸后纤维的头端距离与正常移距产生的变速,则牵伸后纤维的头端距离与正常移距产生的偏差称为移距偏差。偏差称为移距偏差。 “”形成细节;形成细节;“”形成粗节。形成粗节。 因此,实际牵伸过程中纱条的不匀是纤维在因此,实际牵伸

23、过程中纱条的不匀是纤维在不不同截面同截面上变速产生上变速产生移距偏差移距偏差而引起的。而引起的。38 如何改善不匀:如何改善不匀: 在牵伸过程中,在牵伸过程中, x 趋于趋于0,即要求变速点分,即要求变速点分布范围要窄,所以布范围要窄,所以变速点的位置尽可能向前钳口变速点的位置尽可能向前钳口集中集中。措施如下:。措施如下:工艺参数方面工艺参数方面牵伸装置方面牵伸装置方面a1= a0E x(E-1) 影响某根浮游纤维变速的关键是作用在该根影响某根浮游纤维变速的关键是作用在该根纤维上的力,即促进纤维加速的力和阻止纤维加纤维上的力,即促进纤维加速的力和阻止纤维加速的力的综合效果。(已分析)速的力的综

24、合效果。(已分析)39合理的摩擦力界:合理的摩擦力界:l后钳口的摩擦力界向前扩展,后钳口的摩擦力界向前扩展,并逐渐减弱。并逐渐减弱。l前钳口的摩擦力界应高而窄。前钳口的摩擦力界应高而窄。4. 纤维运动的控制纤维运动的控制(1)摩擦力界布置)摩擦力界布置 原则:使纤维变速点向前钳口集中原则:使纤维变速点向前钳口集中实线理论要求的摩擦力界分布实线理论要求的摩擦力界分布虚线实际摩擦力界分布虚线实际摩擦力界分布40(2 2)附加摩擦力界的应用)附加摩擦力界的应用 除除罗罗拉拉加加压压所所产产生生的的摩摩擦擦力力界界外外,牵牵伸伸区区依依靠其它机件所形成的摩擦力界,称。靠其它机件所形成的摩擦力界,称。l

25、作作用用:加加强强中中后后部部摩摩擦擦力力界界,控控制制浮浮游游纤纤维维运运动动,但但又又不不阻阻碍碍快快速速纤纤维维的的运运动动,使使变变速速点点分分布前移。布前移。 l型式:曲线牵伸、压力棒、皮圈型式:曲线牵伸、压力棒、皮圈 41压力棒(图中压力棒(图中1)曲线牵伸曲线牵伸42双皮圈牵伸双皮圈牵伸l各工序的牵伸形式各工序的牵伸形式并条机:曲线牵伸、压力棒并条机:曲线牵伸、压力棒细纱机、粗纱机:曲线牵伸、皮圈牵伸细纱机、粗纱机:曲线牵伸、皮圈牵伸43 四、牵伸力与握持力四、牵伸力与握持力 对对须条须条而言。而言。l1.1.牵伸力牵伸力F Fd d:牵伸区中将以前罗拉速度运动的:牵伸区中将以前

26、罗拉速度运动的所有快速纤维从周围慢速纤维中抽拔出来所有快速纤维从周围慢速纤维中抽拔出来, ,所需所需克服的克服的摩擦力摩擦力的总和称。(将须条牵伸开需用的总和称。(将须条牵伸开需用的力)的力)44l影响牵伸力的因素:影响牵伸力的因素: 牵伸倍数牵伸倍数 a. E=1, Fd=0 b. 当当E1.8E1.8位位移移牵牵伸伸,前前钳钳口口下下的的纤纤维维少少,E,F Fd d 45le.e.输出须条定量不变而改变喂入须条的定量,输出须条定量不变而改变喂入须条的定量,牵伸力与牵伸倍数的关系如下图。牵伸力与牵伸倍数的关系如下图。 4-946 摩擦力界摩擦力界 a. 罗拉隔距罗拉隔距R R R R,Fd

27、;R R,Fd ,隔隔距距太小纤维被拉断或出太小纤维被拉断或出“硬头硬头”。 b. 皮辊加压皮辊加压 后皮辊压力后皮辊压力,Fd c. 附加摩擦力界附加摩擦力界 附加摩擦力界的作用附加摩擦力界的作用,Fd d. 喂入棉条厚度喂入棉条厚度 厚度厚度,摩擦力界长度扩展,摩擦力界长度扩展,Fd。 47 纤维性质纤维性质 长、细,牵伸力长、细,牵伸力。 温湿度温湿度 温温度度高高,牵牵伸伸力力。湿湿度度大大,纤纤维维摩摩擦擦系系数数增增加加,湿湿度度在在34347676时时,湿湿度度增增加加,牵牵伸伸力反而降低。力反而降低。 牵牵伸伸力力是是波波动动的的,一一般般来来说说,牵牵伸伸力力不不匀匀越越高高

28、,纱纱条条不不匀匀率率也也愈愈高高,所所以以,应应设设法法使使牵牵伸力保持稳定。伸力保持稳定。48l2.握持力握持力 罗拉钳口对须条的摩擦力、控制力。(静摩罗拉钳口对须条的摩擦力、控制力。(静摩擦力)擦力) 对前罗拉,握持力太小会使胶辊打滑;对后对前罗拉,握持力太小会使胶辊打滑;对后罗拉,握持力太小,纤维可能从后钳口抽出而罗拉,握持力太小,纤维可能从后钳口抽出而提前变速,或胶辊打滑。提前变速,或胶辊打滑。49影响握持力的因素:影响握持力的因素: (1 1)皮辊加压)皮辊加压 压力大,握持力大。压力大,握持力大。 (2 2)皮辊硬度)皮辊硬度 软,握持力大。软,握持力大。 (3 3)罗拉表面形态

29、(沟槽的形态及槽数)罗拉表面形态(沟槽的形态及槽数) (4 4)其它:罗拉、皮辊磨损等)其它:罗拉、皮辊磨损等l正常牵伸的条件:握持力正常牵伸的条件:握持力 牵伸力(握持力为牵伸力(握持力为牵伸力的牵伸力的2 23 3倍)倍)50 五、牵伸过程中纤维的伸直作用五、牵伸过程中纤维的伸直作用 (一)纤维伸直的概念(一)纤维伸直的概念l须条中须条中纤维的形态纤维的形态(运动方向(运动方向): 弯钩纤维的构成弯钩纤维的构成主体主体弯钩弯钩弯曲点弯曲点无弯钩的卷曲纤维无弯钩的卷曲纤维前弯钩纤维前弯钩纤维后弯钩纤维后弯钩纤维51l弯钩的伸直是主体与弯钩产生相对运动的过程弯钩的伸直是主体与弯钩产生相对运动的

30、过程前弯钩纤维伸直:弯钩快速、主体慢速前弯钩纤维伸直:弯钩快速、主体慢速后弯钩纤维伸直:主体快速、弯钩慢速后弯钩纤维伸直:主体快速、弯钩慢速 l纤维伸直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纤维伸直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速度差速度差(相对运动)(相对运动)延续时间延续时间(速度差维持一定时间)(速度差维持一定时间)作用力作用力(控制力和引导力相适应)(控制力和引导力相适应)弯钩伸直的过程(后弯钩为例):弯钩伸直的过程(后弯钩为例):52(二)纤维的伸直分析(从延续时间方面)(二)纤维的伸直分析(从延续时间方面) l变速点概率最大位置变速点概率最大位置R:纤维纤维变速的最大可能位置。变速的最大可能位置。 主体(弯钩)的

31、中点到达主体(弯钩)的中点到达R时,主体(弯钩)开始变速,即时,主体(弯钩)开始变速,即伸直开始;弯钩(主体)的中点伸直开始;弯钩(主体)的中点到达到达R时弯钩也开始变速,即伸时弯钩也开始变速,即伸直结束。直结束。慢速纤维曲线慢速纤维曲线快速纤维曲线快速纤维曲线53(1)理论开始伸直时刻:主体的)理论开始伸直时刻:主体的中点越过了中点越过了R。(2)实际开始伸直时刻:主体的)实际开始伸直时刻:主体的中点还未到达中点还未到达R时,纤维的头端时,纤维的头端已进入前钳口,使主体提前变速,已进入前钳口,使主体提前变速,延长了伸直延续时间延长了伸直延续时间,提高了伸,提高了伸直效果。直效果。 E越大,越

32、越大,越有利有利于后弯钩纤维的于后弯钩纤维的伸直。伸直。 1. 后弯钩纤维的伸直后弯钩纤维的伸直54(1)理论伸直结束时刻:主)理论伸直结束时刻:主体的中点越过体的中点越过R点点(2)实际伸直结束时刻:伸)实际伸直结束时刻:伸直作用发生后,弯曲点很快进直作用发生后,弯曲点很快进入前钳口,整根纤维已快速运入前钳口,整根纤维已快速运动,伸直过程提前结束,即动,伸直过程提前结束,即缩缩短了延续时间短了延续时间。 2. 前弯钩纤维的伸直前弯钩纤维的伸直 E越大,越有越大,越有不利于不利于后弯后弯钩纤维的伸直。钩纤维的伸直。553. 总结总结l前前钳钳口口的的强强制制握握持持作作用用,对对后后弯弯钩钩纤

33、纤维维的的伸伸直直有有利利,对对前前弯弯钩钩纤纤维维的的伸伸直直不不利利。E越越大大,越越有利于后弯钩伸直。有利于后弯钩伸直。564.纤维伸直的直观分析纤维伸直的直观分析 快快速速纤纤维维从从慢慢速速纤纤维维中中抽抽出出,后后端端受受慢慢速速纤纤维维的的摩摩擦擦而而伸伸直直;慢慢速速纤纤维维前前端端受受快快速速纤纤维维的的摩摩擦擦也也有有伸伸直直机机会会,但但慢慢速速纤纤维维的的数数量量比比快快速速纤纤维维多多,所所以以牵牵伸伸时时后后弯弯钩钩易易于于消消除除,且且E越越大大,后后弯弯钩钩的的伸伸直直越越好好,但前弯钩的伸直越差。但前弯钩的伸直越差。575.5.弯钩伸直作用分析对实际工作的指导

34、意义弯钩伸直作用分析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 l头头道道并并条条:前前弯弯钩钩纤纤维维较较多多,总总牵牵伸伸倍倍数数小小于于并合数;(后区并合数;(后区,E=1.06,E=1.062.02.0;前区;前区,E3.5,EE2E3;l 第第IIII和和第第IIIIII皮皮辊辊的的位位置置既既是是后后区区的的引引导导皮皮辊又是前区的握持皮辊,皮辊打滑率高;辊又是前区的握持皮辊,皮辊打滑率高;l 牵伸区中部摩擦力界较弱。牵伸区中部摩擦力界较弱。IIIIIIIV第四节第四节 并条机的牵伸型式并条机的牵伸型式612.2.双区牵伸双区牵伸lE21;l前区和后区组成了两个独立的牵伸区,减轻前区和后区组成了两个独立

35、的牵伸区,减轻了中间皮辊的负担,降低了皮辊打滑率;了中间皮辊的负担,降低了皮辊打滑率;l中部摩擦力界较弱。中部摩擦力界较弱。62 (二)曲线牵伸(二)曲线牵伸 须条在牵伸区中的通道成为曲线。须条在牵伸区中的通道成为曲线。 1. 1. 罗拉钳口的形式罗拉钳口的形式 (1 1)单钳口:一上(皮辊)一下(罗拉)单钳口:一上(皮辊)一下(罗拉) (2 2)双钳口:二上一下(倒品字形)、一上)双钳口:二上一下(倒品字形)、一上二下(品字形)二下(品字形) 63 (1)三上四下()三上四下( 3-over-4 )特点特点: l 一根大皮辊代替第一根大皮辊代替第2、3皮辊,骑跨在皮辊,骑跨在2、3罗拉上,组

36、成两个独立牵伸区;罗拉上,组成两个独立牵伸区;l BC、CD、DE包围弧增强了摩擦力界;包围弧增强了摩擦力界;BC有利于控制纤维运动;有利于控制纤维运动;l DE反包围弧不利于变速点前移集中,但反包围弧不利于变速点前移集中,但有利于前弯钩纤维的伸直。有利于前弯钩纤维的伸直。2. 并条机曲线牵伸的形式并条机曲线牵伸的形式64(2)多皮辊曲线牵伸(如五上三下,)多皮辊曲线牵伸(如五上三下,5-over-3 )l罗拉根数少,传动简单;罗拉根数少,传动简单;l前皮辊前皮辊1起导向作用,无牵伸作用;起导向作用,无牵伸作用;l23为前牵伸区,为前牵伸区,45为后牵伸区;为后牵伸区;12345前牵伸区前牵伸

37、区后牵伸区后牵伸区265(3) 压力棒曲线牵伸压力棒曲线牵伸 主牵伸区有压力棒,有三上三下压力棒加主牵伸区有压力棒,有三上三下压力棒加导向皮辊和四上四下压力棒加导向皮辊。导向皮辊和四上四下压力棒加导向皮辊。目前目前并条机上应用并条机上应用最广泛最广泛。三上三下压力棒加导向皮辊三上三下压力棒加导向皮辊66 特点:特点:产产生生附附加加摩摩擦擦力力界界,加加强强对对浮浮游游纤纤维维的的控控制制,使变速点靠近前罗拉钳口;使变速点靠近前罗拉钳口;压压力力棒棒可可调调,对对纤纤维维的的适适应应性性好好;(纤纤维维短短,压压力力棒更靠近前罗拉)棒更靠近前罗拉)压力棒对须条的压力有自调作用。压力棒对须条的压

38、力有自调作用。压力棒压力棒+导向皮辊导向皮辊67特吕茨勒特吕茨勒 HSR 1000 型并条机型并条机 68特吕茨勒特吕茨勒 HSR 1000 型并条机型并条机 69l压力棒牵伸装置形式有:上压式、下托式。压力棒牵伸装置形式有:上压式、下托式。上压式上压式下托式下托式 曲线牵伸时,须条需沿上下罗拉握持点的曲线牵伸时,须条需沿上下罗拉握持点的切向喂入前钳口,避免出现反包围弧。切向喂入前钳口,避免出现反包围弧。70一、并合与牵伸的关系一、并合与牵伸的关系 并并合合改改善善了了须须条条的的不不匀匀,但但牵牵伸伸又又恶恶化化了了不不匀匀( (即即产产生生了了附附加加不不匀匀) )。生生产产过过程程中中,

39、并并合合与与牵伸不是同时进行的。牵伸不是同时进行的。 1. 1.先并合后牵伸先并合后牵伸 2.2.先牵伸后并合先牵伸后并合 C C1 1 : :输出纱条不匀率;输出纱条不匀率;C C0 0: :喂入纱条不匀率;喂入纱条不匀率; C C附附 : :牵伸造成的附加不匀。牵伸造成的附加不匀。第五节第五节 并合牵伸的关系及匀整并合牵伸的关系及匀整 P14571 先先牵牵伸伸后后并并合合可可得得到到不不匀匀率率更更小小的的产产品品。并并条条机机的的各各根根条条子子平平行行喂喂入入,因因此此是是单单独独牵牵伸伸各各根根条条子子,然然后后利利用用集集束束器并合,属于先牵伸后并合。器并合,属于先牵伸后并合。7

40、2二、并条机的自调匀整二、并条机的自调匀整 P146P1461.1.自调匀整装置的组成自调匀整装置的组成l检测机构:检测纱条检测机构:检测纱条l放大机构:放大检测到的微小变化放大机构:放大检测到的微小变化l记忆延迟机构:延迟信号传递时间记忆延迟机构:延迟信号传递时间l传导变速机构:调节牵伸倍数传导变速机构:调节牵伸倍数 732.2.自调匀整装置的分类自调匀整装置的分类(1 1)开环系统)开环系统 先检测后控制,先检测后控制, 回路非封闭。回路非封闭。(2 2)闭环系统)闭环系统 先调节后检测,先调节后检测, 回路封闭。回路封闭。(3 3)混合环系统)混合环系统 开、闭环系统混合使用。开、闭环系统混合使用。 74FA322并条机并条机 :开环:开环 ,凹凸罗拉,凹凸罗拉(动画)检测喂入条子总体粗细,(动画)检测喂入条子总体粗细,后区牵伸倍数相应改变(后罗拉后区牵伸倍数相应改变(后罗拉速度改变)。速度改变)。75瑞士立达瑞士立达C4梳棉机自梳棉机自调匀整装置匀整装置图8-14 C4型梳棉机自调匀整装置示意图7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