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西方经济学 2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7274170 上传时间:2024-07-19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28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西方经济学 2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2年西方经济学 2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2年西方经济学 2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2年西方经济学 2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2年西方经济学 2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西方经济学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西方经济学 2(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 13 西方经济学(本)主要章节重点名词和重点问题辅导 2018-12 月一、考试卷型、分数比例 1.单项选择题(15 题, 15 分) 2.多项选择题(5 题, 15 分) 3.判断题( 10 题, 10 分) 4.名词配伍题(5 题, 10 分) 5.简答题( 2 题, 20 分) 6.计算题( 2 题, 15 分) 7.论述题( 1 题, 15 分)二、复习方法 1.第 1、7、9、11、17 章不作为考试重点。 2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三种题型重点复习导学上相应的题型(见导学参考答案 ); 3计算题范围:宏观、微观各 1 道,重点掌握:计算:均衡价格和弹性,消费者均衡、利

2、润最大化,生产要素,国民收入与乘数。(可参考历年试卷中相关的试卷或第2、 3、4、6、 10、14 章的计算题 PPT) 4简答题、论述题重点掌握以下内容,名词配伍题由于作了较大调整,故下面提供给大家的不准,请大家按照考核说明上的规定组织复习。5论述题:微观第五章、宏观第十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第十六章。第二章供求理论需求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 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供给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

3、价格呈同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需求收入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问题: 1.需求与需求量变动的不同。在经济分析中,需求量是指在某一特定价格水平时,家庭计划购买的数量;在现实生活中,影响需求的由各种因素如收入、消费者偏好等也影响需求量。但需求量主要是由价格决定的。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的区别在于:第一,影响两者变动的因素不同。影响需求量变动的因素是商品本身的价格;影响需求变动的因素是商品本身价格以外的其它因素。第二,在曲线上的变动不同。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点的移动;需求变动表现

4、为整个需求曲线的移动。2简述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有:(1)购买欲望。如果购买欲望强,意味着该商品对消费者满足程度高,这类商品需求弹性大;反之,购买欲望弱,意味着该商品对消费者满足程度低,这类商品需求弹性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3 页2 / 13 (2)可替代程度。一种商品的替代品数目越多、替代品之间越相近,则该商品的需求弹性大,反之,一种商品的替代品数目少,替代品差别大,则该商品需求弹性小。( 3)用途的广泛性。一种商品用途较广,则需求弹性较大;反之,一种商品用途较少时,则

5、需求弹性小,因为该商品降价后也不可能有其他用途,需求量不会增长很多。(4)使用时间。使用时间长的商品,其价格需求弹性较大:反之,使用寿命短的商品,其价格需求弹性就小。上述是影响价格需求弹性的主要因素,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同时,还应综合分析上述因素的作用。第三章效用理论收入效应: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名义价格下降,可使现有货币收入购买力增强,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达到更高的效应水平。无差异曲线:是指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和谐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预算线:也称消费者可能线,它是指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的数量组合。

6、总效用: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替代效应: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价格下降,一种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会多购买价格便宜的商品,少买价格高的商品。问题: 1.画图说明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的;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减少。2. 从序数效用理论分析,消费者均衡的条件,为什么?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

7、相同满足和谐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预算线也称消费者可能线,它是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的数量组合。预算线公式是:按序数效用理论分析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点就是把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预算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E,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3 页3 / 13 图:消费者均衡这种均衡条件与边际效用分析法所表述的均衡条件是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同样的问题。第四章生产与成本理论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为了生产一

8、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边际收益:是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销售收入。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当不断地增加一种要素投入量时,增加一单位该种要素投入所须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数量越来越少,即随着一种要素投入的不断增加,一单位该种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问题:1.一种可变要素的合理投入(生产的三个阶段是如何划分的?为什么厂商的理性决策应在第二区域?)生产的三个阶段是根据产量的变化将生产过程划分为平均产量递增、平均产量递减和边际产量为负三个阶段的。第一阶段,可变要素投入的增加至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在此阶段部产量和平均产

9、量都是递增的,所以理性的生产者不会选择减少这一阶段的劳动投入量,而会继续增加劳动投入量。第二阶段,平均产量开始递减至边际产量为零。在此阶段,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处于递减阶段,但总产量是增加的,且达到最大。第三阶段,总产量开始递减,边际产量为负。在此阶段,总产量开始下降,所以理性的生产者不会选择增加这一阶段的劳动投入量,而是会减少劳动投入量。综上所述,理性的生产者不会选择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进行生产,必然选择在第二阶段组织生产,即只有第二阶段才是可变要素投入的合理区域。但在这一区域中,生产者究竟投入多少可变要素可生产多少,必须结合成本函数才能确定。2.画图说明等产量曲线的特征。等产量曲线是指在技术

10、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一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等产量曲线特征与无差异曲线特征很相似:(1)等产量曲线具有斜率为负,因为要保持产量不变,在合理投入范围内,增加一种要素的投入量,就要减少另一种要素的投入量,两种要素是互相代替的。(2)在一个平面图中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不能相交。(3)一个平面图中有无数条曲线,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表示的产量越大。( 4)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表明在产量不变的条件下,连续等量地增加一种要素投入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3 页4 / 13 量,需要减少的另一种

11、要素的数量越来越少。3.边际成本曲线和平均成本曲线的关系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 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 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N,在交点N 上, SMC=SAC ,即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在相交之前,平均成本大于边际成本,平均成本一直递减;在相交之后,平均成本小于边际成本,平均成本一直递增。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相交的N 点称为收支相抵点。如图所示:4.画图说明等成本线的特征。(1)等成本线是指在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厂商可以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组合的所形成的曲线。如图:(2)在在等成本线以外点,如图中的A 点,两种生产要素的组合是最大的,但成本达不到;在成本线以内的点,如图

12、中的B 点,成本虽然能够达到,但两种生产要素的组合不是最大;只等成本线上的各点,是在成本既定的条件下,两种要素的组合是最大的。第五章厂商均衡理论完全竞争:是指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寡头垄断:是指少数几个厂商控制着整个市场中的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结构。垄断竞争:是指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市场中既有竞争因素又有垄断因素存在的市场结构。问题: 1. 画图说明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并比较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的长期均衡有什么不同?在短期内,完全竞争厂商虽然可以实现均衡,但由于不能调整生产规模,厂商在短期均衡时可能会有亏损,如上所分析的那样。但在长期中,所有的生产要素的数量都是可变的

13、,厂商就可以通过调整自身的规模或改变行业中厂商的数量来消除亏损,或瓜分超额利润,最终使超额利润为零,实现新的均衡,即长期均衡。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3 页5 / 13 具体过程如下:(1)如果供给小于需求,价格水平高,即存在超额利润时,各厂商会扩大生产规模或行业中有新厂商加入,从而使整个行业供给增加,市场价格下降,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下移,使超额利润减少,直到超额利润消失为止。( 2)如果供给大于需求,价格水平低,即存在亏损时,则厂商可能减少生产规模或行业中有一些厂商退出,从而使整个行业供给减少,市场价格下升,

14、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上移,直至亏损消失为止。(3)供给等于需求,实现长期均衡在长期内由于厂商可以自由地进入或退出某一行业,并可以调整自己的生产规模,所以供给小于需求和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都会自动消失,最终使价格水平达到使各个厂商既无超额利润又无亏损的状态。这时,整个行业的供求均衡,各个厂商的产量也不再调整,于是就实现了长期均衡。( 4 )长期均衡的条件是:MR=AR=MC=AC (5)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相比:第一,长期均衡的条件不同。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的条件是:P=MR=SMC=LMC=LAC=SAC 。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是: MR=LMC=SMC。第二,长期均衡点的位置不同。完全竞争厂商

15、长期均衡产生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而完全垄断厂商长期均衡不可能产生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第三,获得利润不同。完全竞争厂商在长期均衡时只能获得正常利润;而垄断竞争厂商由于其他厂商无法进入该行业,可以获得超额垄断利润。 2.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厂商的短期均衡在短期内,完全竞争市场上产品价格和生产规模是确定的,厂商不能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产量,因此从整个行业来看,有可能出现供给小于需求或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短期均衡可分几种情况:(1)供给小于需求,即价格水平高(PAC ),此时存在超额利润;( 2 )供给等于需求,即价格等于平均成本(P=AC ),此时存在正常利润,超额利润为零,此点叫收支相抵

16、点;(3)供给大于需求,即价格水平低(PAC ,此时存在亏损,超额利润为负;(4 )在存在亏损的情况下,如果价格大于或等于平均变动成本,对厂商来说,还是生产比不生产要好。(5)在存在亏损的情况下,但价格小于平均变动成本( P AVC ),厂商必须停止生产。在短期中,企业均衡的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R=MC 。 3完全垄断条件下的厂商的长期均衡在长期中,完全垄断厂商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改变生产规模,从技术、管理等方面取得规模经济,所以厂商总会使自己获得超额利润,厂商的超额利润是可以而且应该长期保持的,如果一个完全垄断厂商在长期经营中总收益不能弥补其经济成本,那么,除非政精选学习资料

17、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3 页6 / 13 府给予长期补贴,否则它势必会退出此行业。完全垄断行业的长期均衡是以拥有超额利润为特征的。在长期中,完全垄断企业处于均衡的条件是:MR=LMC=SMC 第六章分配理论洛伦兹曲线 :是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提出的,是用以反映国民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种曲线。利率:又称利息率,是指利息占借贷资本的比重。问题: 1. 劳动的供给曲线是如何确定的?为什么?所谓劳动的供给曲线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一特定时期劳动者在各种可能的工资率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就单个劳动者而言,一般情况下,

18、在工资率较低的阶段,劳动供给随工资率的上升而上升,既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但是,当工资率上升到一定阶段以后,工作较少的时间就可以维持较好的生活水平,劳动供给量随工资率的上升而下降,既劳动的供给曲线开始向左上方倾斜,所以,随着工资率的提高,单个劳动者的劳动供给曲线将呈现向后弯曲的形状。2.劳动供给曲线为什么是向后弯曲的?所谓劳动的供给曲线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一特定时期劳动者在各种可能的工资率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就单个劳动者而言,一般情况下,在工资率较低的阶段,劳动供给随工资率的上升而上升,既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但是,当工资率上升到一定阶段以后,工作较少的时间就可

19、以维持较好的生活水平,劳动供给量随工资率的上升而下降,既劳动的供给曲线开始向左上方倾斜,所以,随着工资率的提高,单个劳动者的劳动供给曲线将呈现向后弯曲的形状。第八章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外部性:是指单个家庭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对其他家庭或厂商的外部影响,亦称为外在效应。逆向选择: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问题: 1简述解决外部性的对策。外部性的存在会造成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以及私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不一致,这就无疑导致资源的配置不当。解决的对策:基本思路是外部影响内在化,主要政策手段包括:税收和补贴、企业合并和明确产权等,前两个政策强调政府的作用,后一个政策

20、则强调政策依靠市场本身来解决外部性问题。第十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投资乘数:是投资引起的收入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率。问题: 1.短期消费函数(曲线)与长期消费函数(曲线)的异同一般把消费与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称为消费函数,即C=f(Y) 也可写成C=bY 。从长期看,应该如此,但从短期看,没有收入也应有消费,因为人类要生存就得有消费。短期的消费函数如下式:C0=C +bY, C0称为初始消费,亦称为自发性消费,bY 为引致性消费,即受Y 制约的消费。表明,从短期看,如果Y=0 ,则 C=C0。短期消费函数如图 10-2。精选学习资料

21、-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3 页7 / 13 短期消费函数和长期消费函数的区别在于短期消费曲线不经过原点,即收入(Y)为零时,仍然有消费C0,消费和收入的变化规律与长期消费函数相同,即如果Y 从 Y1增加到 Y2,则 C 从 C1增加到 C2。 2. 简述投资乘数定理及其成立的条件。假设投资变动I,国民收入将随之变动Y,如果经济中家庭部门的边际消费倾向为b,那么,投资增加引起的最终国民收入的增加量为:上式被称为投资乘数定理。乘数定理结论的成立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先,投资乘数效应是长期变动的累积。这就要求在这一过程中,边际消费

22、倾向较为稳定。其次,在投资增加引起国民收入变动的过程中,需要足够的资本品和劳动力。因此,投资乘数定理往往在萧条时期才成立。3.试述投资乘数的作用及投资乘数发生作用的条件,结合实际谈近几年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1)投资乘数指由投资变动引起的收入改变量与投资支出改变量之间的比率。其数值等于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一般地,假设投资变动I,国民收入将随之变动Y,如果经济中家庭部门的边际消费倾向为b,那么,投资增加引起的最终国民收入的增加量为:上式被称为投资乘数定理,而被称为投资乘数。投资乘数也等于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2)投资乘数从两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方面,当投资增加时,它所引起的收入增加要大于所引

23、起的投资增加;另一方面,当投资减少时,它所引起的收入减少也要大于所引起的投资减少。因此,经济学家常常将乘数称作一把“双刃剑”。乘数的作用体现为:在经济萧条时增加投资可以使国民经济迅速走向繁荣和高涨,在经济繁荣时减少投资也可以使国民经济避免发展过热。(3)投资乘数要发挥作用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一是经济中存在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资源;二是经济中不存在瓶颈部门,或瓶颈约束程度较小。联系实际部分。第十二章总需求 -总供给模型总需求:是指全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总供给:是指全社会在一定时间内的总产出或总产量。问题:1.总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24、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3 页8 / 13 在两部门经济中,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是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随着价格总水平上升而减少。在既定的收入条件下,价格总水平提高使得个人持有的财富可以购买到的消费品数量下降,从而消费减少。反之,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人们所持有财富的实际价值升高,人们会变得较为富有,从而增加消费。价格总水平与经济中的消费支出成反方向变动关系。此外,随着价格总水平的提高,利息率上升,投资减少,即价格总水平提高使得投资支出减少。相反,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从而利息率下降,引起厂商的投资增加,即价格总水平下降使得经济中

25、的投资支出增加。因此,价格总水平与投资支出成反方向变动关系。以上两个方面的影响,当价格总水平提高时,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同时减少,从而社会总支出水平下降;反之,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消费和投资支出同时增加,从而社会总支出水平提高。也就是说,总支出水平随着价格总水平的上升而下降,即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3. 画图说明总供给曲线的种类与特点。ab 线,平行于横轴,表明价格水平不变,总供给不断增加,这是因为没有充分就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增加供给。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不同,认为客观上存在失业,所以提出这条曲线。bc 线,从右上方向左下方倾斜,表示总供给和价格

26、水平成同向变化。这是在充分就业前或资源接近充分利用情况下,产量增加使生产要素价格上升、成本增加,最终使价格水平上升。这种情况是短期的,同时又是经常出现的。所以,这条总供给曲线被称为“短期总供给曲线”,或“正常的总供给曲线”。 cd 线,垂直于横轴或平行于纵轴。表明价格水平变化,总供给量不变。这是因为已充分就业或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总供给量已无法增加,这是一种长期趋势。所以,这条总供给曲线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第十三章失业与通货膨胀失业率:是指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通货膨胀:是指商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升。滞涨:滞是指经济增长停滞、胀是指通货膨胀。所谓滞涨 ,是指经济

27、陷入了低增长高通胀的局面,扩张的货币政策失去了刺激成长的效果,而仅仅导致通货膨胀。问题:1.什么是失业?一国实现了充分就业是否就意味消灭了失业?为什么?结合我国的国情谈一谈失业对一国经济及个人的影响。失业是指由劳动能力的劳动人口,有劳动意愿并在劳动力市场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寻找,没有找到有报酬的工作,失业率是指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失业分为周期性失业和自然失业。周期性失业是指因劳动力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失业,也叫非自愿失业;自然失业是经济能够长期持续运行的最低失业率,它包括摩擦性失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

28、,共 13 页9 / 13 业和结构性失业。自然失业是市场制度本身决定的,与劳动力供求状态无关,即使实现了充分就业也会有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存在,所以失业率为零几乎是不可能,只能实现周期性失业率为零。失业问题比劳动力短缺问题对经济不利影响更大。一是失业会直接造成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和社会损失。第二是从社会方面来看,失业的不利影响也是巨大的。失业不但使失业者及其家属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下降,还会给人们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创伤,影响社会安定团结。2.简述造成需求拉动通货膨胀的原因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在于总需求过度增长,总供给不足,即“太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产品”,或者说“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超过按现行价

29、格所提供的供给”。既然总需求增加可以造成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那么使得总需求增加的任何因素都可以是造成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的具体原因。私人部门的消费增加或储蓄减少、投资增加、政府购买增加和减少税收都可以导致总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在总供给曲线不变的情况下,会使得价格总水平提高,从而形成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3通货膨胀的分类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从物价上涨率角度,通货膨胀可分为温和的通货膨胀、奔腾的通货膨胀和恶性的通货膨胀等。从市场机制作用,通货膨胀可分为放开的通货膨胀和抑制的通货膨胀。从人们预料程度,通货膨胀可分为预期的通货膨胀和非预期的通货膨胀,后者是指由于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人们未预期到的

30、通货膨胀。从通货膨胀形成原因,通货膨胀可分为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成本推动通货膨胀、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混合型通货膨胀等。通货膨胀的影响:(1)通货膨胀首先会对工资薪金阶层产生影响。在劳动市场上,工人的工资往往以工资合同的方式预先加以确定,也就是说货币工资率的上涨往往慢于物价上涨。因此,当出现通货膨胀时,工人的货币工资没有变动,但实际购买力却下降了。可见,工人在通货膨胀中受到损害,而这种损害取决于工资调整的滞后期。如果工资合同调整较快,那么领取工资者受到通货膨胀的损害就少;反之,受到损害就大。(2)通货膨胀使得以利润为收入者受益。由于生产成本特别是工资落后于产品价格的上升,因而利润呈上升的趋势。只要

31、成本滞后于产品价格上升,那么取得利润者就会获得好处。(3)通货膨胀使得以利息和租金为收入的人受到损害。由于利息和租金这两种收入形式往往在较长期的合同中被确定下来,因而如果在合同有效期内出现通货膨胀,就会使得资本或土地的实际表现出来的利息或地租高于合同规定的数额,结果按合同规定的数额取得利息或租金的人受到的损害。同时,借贷或租用者就会因此得到好处。(4)通货膨胀使得退休人员遭受的损失最大。退休人员往往在社会保险机构领取定额的保险金和补贴,保险金和补贴的数额很少能赶得上通货膨胀,因此,长年阶层受通货膨胀的影响最大。4.简述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第一,工资推动通货膨胀,由于工人和工会的力量使

32、工资增长率快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率,致使成本提高和物价水平上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3 页10 / 13 第二,利润推动通货膨胀,由于厂商追逐更多的利润,以成本提高为借口,使产品价格提高幅度快于成本提高幅度而产生的通货膨胀。第三,进口和出口推动通货膨胀,由于进口品价格上涨,特别是进口原材料价格上涨,引起的通货膨胀。由于出口猛增加,使国内市场产品不足,也能引起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第十四章财政理论与政策财政政策: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水平

33、所作出的决策。财政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的比例。转移支付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转移支付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变量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化量之间的比例。税收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问题:1.财政政策的内容是什么?结合实际分析我国是如何运用财政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1)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

34、的政策。财政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2)财政制度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个方面的规定。第一,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是税收,其次是公债。第二,财政支出主要是各级政府的支出,包括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和政府投资。(3)财政政策的运用:在经济萧条、总需求不足时,政府要扩大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如增加军费开支,修筑高等级公路,建立新的福利设施,减少税收等,以便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人们的可支配收入。相反,在经济繁荣、总需求过大时,政府则减少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数量,比如推迟某些军事科研,压缩或缓建一批公共工程,提高税率,减少人们的可支配收入u,以便压缩总需求,缓和通货膨胀的压力。(4)联系实际。

35、2.从 1998 年开始,为了刺激内需,刺激经济增长,我国连续4 年发行5100 亿元特别长期国债,请问什么是公债?政府增加公债的发行对经济有什么影响?你如何看待我国近几年实行的赤字财政政策?赤字财政政策应该淡出,还是应该继续实施下去。(1)公债就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权,是政府运用信用形式筹集财政资金的特殊形式,所以也是重要的财政政策工具。(2)发行公债对经济的积极作用:似乎西方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的重要手段。发行公债可以扩大政府支出,增加有效需求,刺激经济增长。(3)发行公债对经济的发展也有不利的一面:第一,挤出效用,当发行公债过多时,政府占用资金越大,会有越来越多的私人因借不到

36、资金而别基础货币市场。同时,财政赤字增加促使利率上升,必然会挤出一部分私人企业的投资,这就是挤出效应。第二,公债利息自何处成为政府财政的沉重负担。公债是要按期付息的。随着公债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债利息支出日益增加,成为财政的沉重负担。第三,给子孙后代造成负担。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13 页11 / 13 3.什么是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它有哪些作用?请举例说明要想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充分就业等宏观目标,仅仅依靠自动稳定器是否可以,为什么?(1)政府税收与转移支付具有适应经济波动而自动增减,并进而影响社会总需求的

37、特点,一般称这样的财政政策及其效应为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 2)在经济处于繁荣状态时,人们的收入增加,税收自动而及时地增加,失业保险、贫困救济、农产品支持价格等转移支付会减少,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而在经济衰退时期,税收会自动及时减少,各项转移支付的增加,有助于缓和经济的衰退。因此,自动稳定器能够减轻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降低波峰高度,提高谷底高度。(3)但是,由于自动稳定器仅仅是对经济波动动作稳定性反应,在波动产生之前并不能产生作用。同时,它也不能充分调节社会需求,从而不能消除经济危机。因此,要实现充分就业、经济稳定增长以及物价稳定等目标,还必须依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的积极作用。第十五章货币理

38、论与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或售卖政府债券,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从而影响利率和货币供给量达到既定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再贴现:商业银行在票据未到期以前将票据卖给中央银行,得到中央银行的贷款,称为再贴现。问题:1.公开市场业务的含义及其应用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影响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手段。当经济不景气时,为了刺激总需求,中央银行便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商业持有的政府债券。当经济过热,中央银行便在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商业银行购买债券后,可以贷出的

39、货币减少,从而中央银行达到了控制货币、控制投资,进而影响经济运行的目的。2.再贴现率的含义及其应用再贴现是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的方式。当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以吸引商业银行将手中持有的债券向中央银行贴现,从而增加商业准备金,以鼓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刺激消费和投资;当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为了控制货币数量和商业银行的放款规模,提高再贴现率,从而减少商业银行的贷款数量。3.存款准备率的含义和应用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指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将其存款的一部分缴纳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的制度。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改变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率来控制货币供给。当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调低法定准

40、备率。反之,当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在法律规定的上限以下提高法定准备率,商业银行的贷款数量减少。述三大手段是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最重要的手段,它们不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配合使用。一般说来,由于调整法定准备率对整个经济的影响程度很大,因而在实践中较少使用。变更贴现率可以间接地控制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因而在实践中较为常用。公开市场业务不仅便于操作,而且很容易进行数量控制,而且很容易进行数量控制,因而在实践中最为常用。4.论述货币政策内容及应用,并结合实际谈谈我国是如何运用货币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41、13 页12 / 13 的。(1)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2)货币政策的工具包括:第一,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之一,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影响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手段。第二,再贴现率的含义及应用。再贴现率是美国中央银行最早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通常西方国家把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的贷款叫做再贴现,把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叫做再贴现率。我国分别称为在贷款和再贷款利率。第三,存款准备率的含义及应用。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中要上缴一部分给中央银行,作为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占商业银

42、行吸收存款的比例称为存款准备率。(3)货币政策的应用货币政策的工具包括当经济萧条时,即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社会上存在失业的压力,政府的目的是刺激总需求,为此就是增加货币的供给量,使利率下降,投资增加,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增加。所以必须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具体地说,在萧条时,要买进有价证券、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繁荣时,卖出有价证券、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4)联系实际部分。第十六章国际贸易理论与对外经济政策经济开放度:衡量一国经济开放程度的指标,是进口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与所有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交往收支状况 的统计报表。1.简述资源禀赋

43、理论(1)是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他的学生俄林提出来的,所以又称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也称 HO 模型。(2)他们认为两国资源比例的差异是引起贸易的决定因素。要发生贸易,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两国间资源禀赋不同,即生产要素相对稀缺程度有差别;二是资源密集程度不同,即生产不同产品有不同的生产要素组合比例。 2.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国际贸易给各国带来的好处是什么?要素禀赋说,它强调的是各国自然资源赋予的差异。这一理论的基本内容是:各种商品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比例是不相同的,各国所拥有的资源不同使各国的贸易是互利的。根据这种理论,国际贸易给各国带来的好处是:第一,资源配置在世界范围内实现最优

44、化。第二,产品价格的均等化。第三,生产要素的价格均等化。4. 有一种观点认为,资本丰富而廉价的国家应该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劳动力丰富而廉价的国家应该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然后进行交换。但也有人认为只要本国能够生产的产品,就用本国生产的产品而绝不进口,这才是爱国主义者,你认为哪种观点正确?为什么?根据资源禀赋理论,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的具体国情加以分析说明。(1)第一种观点是正确的。(2)资源禀赋是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他的学生俄林提出来的,所以又称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也称H O 模型。(3)他们认为由于各国资源禀赋的差别,即各国所拥有的资源不同,每一个国家都应该主 要出口由本国丰富资源所生产的产品,进口本国稀缺的产品,这对各国的贸易是互利的。而 且使资源配置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了最优化,会增加世界各国的福利。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13 页13 / 13 (4)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一个国家的发展一定要强调自己的比较优势,用自己的优势资源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有可持续发展。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1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