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8.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件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7268040 上传时间:2024-07-19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8.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浙江省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8.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浙江省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8.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浙江省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8.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浙江省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8.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8.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8.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件(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八人类与地理环境的专题八人类与地理环境的 协调发展协调发展第一讲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第一讲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345知识梳理对点演练二三一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1.环境问题的概念和成因(1)概念: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2)成因: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排放的废弃物和有害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加大,造成资源的匮乏。6知识梳理对点演练二三一2.环境问题的分类按环境问题的性质可分以下四种:(1)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水体

2、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等;(2)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3)生态破坏问题: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4)自然资源衰竭问题: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7知识梳理对点演练二三一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2.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3.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8知识梳理对点演练二三一三、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崇拜自然(原始社会)改造自然(农业社会)征服自然(工业社会前期)谋求人地协调(现代社会)。9知识梳理对点演练21一、环境问题类型1.读我国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与危害示意

3、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所示的环境问题是()A.荒漠化B.臭氧层空洞 C.水土流失D.全球变暖(2)图示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地区是()A.黄土高原 B.塔里木盆地C.东北平原 D.长江三角洲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考查了环境问题。第(1)题,根据图形信息可知,该地降水集中,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结合选项知该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第(2)题,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黄土高原。 答案解析关闭(1)C(2)A10知识梳理对点演练21二、人地关系思想演变2.(2016安徽五校联考)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由原始的采猎到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及后工业社会。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下列选项中,对图中

4、含义解读正确的是()A.A表示环境,B表示人类社会B.在阶段,人类与环境没有关系C.在阶段,人地矛盾最尖锐D.箭头b表示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性11知识梳理对点演练21(2)下列认识或行为与图中所示的思想发展阶段对应组合正确的是()A.斩伐养长,不失其时B.节能减排,植树造林C.伐木为薪,围湖造田D.竭泽而渔,焚林而猎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1)题,在阶段,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没有认识;到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很有限,只能被动地适应自然,此时人们受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支配,所以只认识到自然对人的作用;到了阶段,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人们开始认为自然是人们任意开发和利用的对象,一味

5、夸大人类社会的作用;到了阶段,人类体会了过度利用自然资源带来的恶果,认识到人类可以认识和改造自然,但必须顺应自然规律,因为自然对人类也有制约作用。第(2)题,“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阶段显然是不具备的;“竭泽而渔,焚林而猎”“伐木为薪,围湖造田”都是人类中心论思想;“节能减排、植树造林”是人地伙伴论思想。 答案解析关闭(1)A(2)C12要点一要点二环境问题的成因与表现环境问题的成因与表现1.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及表现从产生的机理来看,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二是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13

6、要点一要点二2.主要环境问题的表现、成因 14要点一要点二15要点一要点二典例研析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6要点一要点二(1)造成图中所示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A.荒漠化B.酸雨C.全球变暖D.厄尔尼诺(2)针对上述现象,我们可以把“节能减排”的重点放在()A.更多地使用燃烧植物获得的绿色能源B.减少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和动物饲养量C.依靠科技提高化石燃料的使用效率D.大规模地发展重化工业等高能耗工业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1)题,图中显示海平面在上升、北半球积雪覆盖面积在减小,这都是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第(2)题,燃烧更多植物,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和动物饲养量不符合现实;

7、大规模地发展重化工业等高能耗工业也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依靠科技提高化石燃料的使用效率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达到减排的目的。 答案解析关闭(1)C(2)C17要点一要点二解答有关环境问题的思路解答有关环境问题的思路1.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为原因引起的,而自然原因也是环境问题形成的重要原因。分析自然原因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地形条件:封闭低洼的地形,使污染物不容易向外扩散,容易产生大气污染和酸雨。(2)逆温天气:空气的垂直运动受阻,使污染物停留在地面附近,加剧了大气污染。(3)水域条件:相对封闭的水域,流速缓慢,使水体更新速度减慢,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容易引起水体污染。18要点一要点二

8、2.环境问题的防治对策应针对具体的环境问题分析,问题不同,解决措施不同。(1)环境污染问题: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利用率、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2)生态破坏问题:治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3)资源短缺问题:要从“开源”(替代资源的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19要点一要点二典例研析阅读分析下面三幅图,完成下列各题。(1)甲图中“先民拜虎为神”反映的

9、人地关系思想是()A.崇拜自然 B.改造自然C.征服自然 D.谋求人地协调20要点一要点二(2)乙图中人们的行为所导致的主要的环境问题是()A.森林遭到破坏B.自然资源面临枯竭C.环境污染D.生物多样性受损(3)丙图中人们的行为目的与下列人们的行为目的一致的是()A.进行垃圾分类B.进行伏季休渔C.建设水土保持林 D.设立自然保护区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1)题,远古时期,人们对老虎产生崇拜,说明敬畏自然,崇拜自然。第(2)题,人们大规模猎杀老虎,反映了人类中心论的思想,其所导致的主要问题是老虎濒临灭绝。第(3)题,保护老虎,就是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与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一致;进行垃圾分类,目的是

10、减轻环境污染;进行伏季休渔,目的是资源的持续利用;建设水土保持林,目的是防止水土流失。 答案解析关闭(1)A(2)D(3)D21121.(201510浙江选考,4)解决漫画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合理的措施是()A.生产纯净水B.治理水体污染C.修建水利工程D.节约生产用水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考查环境问题。读图可知,该图反映了水体污染严重问题,因此合理的措施就是治理水体污染。 答案解析关闭B22122.(201610浙江选考,8)下图为北太平洋主要“垃圾洲”(由大量塑料物品和碎屑物组成的漂浮物聚集区域)分布示意图。“垃圾洲”的固体漂浮物主要来自()大气沉降河流输入海洋运输海底上泛A. B.C.D.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考查环境问题。根据题意“固体漂浮物”为大量塑料物品和碎屑物,因此主要来源于人类活动排放的固体废弃物,故途径正确。 答案解析关闭C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